登陆注册
9338300000002

第2章 珞珈山常青

张中良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1982年2月初,我从冰天雪地的东辽河畔,来到满目青翠的珞珈山。细柔的雨丝轻拂着面庞,让人感受到南国的春意。

第一次见到陆先生,是在中文系导师与研究生集体见面会上,哪位领导主持,印象已经淡漠,但陆先生的几句话让我记忆犹新:“研究生年轻敏感,上学期间某个方面可能会超过老师,但要整体上超越,还需要几年积累、磨砺。”年轻人好不容易闯过了考试关,进入名校,很容易沾沾自喜,先生当年的提醒,不仅对于我,而且对于今天的年轻学子也同样适用。

我本科是七七级,即文革结束以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我们那一届的优势在于社会阅历丰富,压抑多年的上学愿望得以实现,学习异常刻苦。但是,一则中学阶段闹文革,没有学到多少知识,二则思想解放刚刚起步,教材、图书的开放尚有种种局限,自己的知识积累与学术训练多有不足。研究生考试中有一道题——“如何评价老舍早期三部长篇小说”,我那时尚未读过老舍《骆驼祥子》之前的作品,连《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与《二马》的篇名也记不完全,这道15分的大题一字未答,一分未得,知识水平可见一斑。考试在老舍这里马失前蹄,入学以后,我便从老舍早期小说读起,写的第一篇“论文”,是探讨老舍早期小说人物的结局,题目是《你往哪里逃?》。我只是注意到作品中的一种现象,就此提出问题,而缺少深入的分析。先生看后自然不会满意,但也没有批评,只是表示,要加强写作训练。我顺嘴说在本科时上过写作课,先生回应说,只上写作课怕是学不会写论文。

从1974年起,我在省报等媒体发表过二人转、散文、报道、通讯、理论文章等,总共有几十篇,但学术论文怎么写,本科阶段还懵懵懂懂,有了明确的论文意识是从珞珈山开始的。我和马俊山兄是武汉大学中文系招收的第一届现代文学硕士生。当时合署招生的是毕奂午先生与陆耀东先生,关于现代文学史问题的讨论课在毕先生家里上,20年代诗歌流派课在陆先生家里上,平常的学习与毕业论文的指导则全由陆先生负责。从如何查阅第一手资料,到怎样锤炼思路、形成论文,直至语汇的选择、标点的斟酌,陆先生真说得上把手指教。几经修改,我终于写出了一篇算得上论文的论文——《浅谈老舍〈离婚〉的喜剧特色》,经陆先生推荐,发表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2期,这是我第一次在正式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欣喜之情难以言表。接到两本刊物,我自己留下一本,呈给先生一本,用了王勃《滕王阁序》里的典,题字“喜托龙门之念”,用以表达我的感恩之心。第二篇论文《论茅盾五四时期的文艺思想特色》,论题是陆先生拟订的,我写出之后,先生的批语是“还可以”,推荐发表于《茅盾研究》第2辑。

陆先生对我们要求很严格,轻易不表扬,最高评价是“还可以”。先生对我的内向、木讷大概有些不以为然,入学不久,先生说那么多考生都迫不及待地写信打听录取消息,你是最后一个来信的。有一次,先生看着我与俊山说,你们俩若是加在一块就好了。说完,先生笑了,我们也惭愧地笑了。等到毕业时,研究生院评选先进,我与俊山都发表了两篇论文,不相上下,不好定哪一个优秀,最后,现代文学专业被评为优秀专业。一天晚上,我从学校展示研究生培养成果的橱窗前路过,灯光下,看见我与俊山的论文名列其中,橱窗的一角还有两只小壁虎顽皮地眨动着亮晶晶的眼睛,当时我特别希望陆先生也从那里经过,想象着若是看到同样的场景,先生也许要会心一笑吧。

先生对学生付出多少心血,言语岂能道尽!等到后来我自己也指导学生时,才有了深切的体味。先生总是那么忙碌,为学科建设,为学术研究,也为了培养学生。每次去先生家里,他总是在工作状态之中起身。1984年春,先生为了给《中国文学家传略》写传去北京访问冯至先生,我们一路同行,看到即使在列车行进中,先生也在紧张地校对一份校样。在我的印象中,先生总是那么忙碌,连走路都像一阵风。只有如此辛勤忙碌,才会有鲁迅研究、《徐志摩评传》、《冯至传》、《二十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中国新诗史》等丰硕的成果吧。

毕业以后,虽然见面的机会不多,但总是能够感受到先生的关心。1986年,在北京出席鲁迅研讨会,正好赶上出版社售书,我看见有陆先生的《徐志摩评传》,赶紧买了一本,不巧被先生发现,非得从钱包里掏出书款给我,然后在书的扉页题字见赠。1998年太原年会,我被安排大会发言。休息时,先生婉转地批评我发言不看正面。我着实惭愧,第一次在百余人的学术会议上发言,有点紧张,再则陆先生就在会场中央坐着,我下意识地回避先生的眼光。2006年大连年会,看了我在会上的表现,陆先生笑着对我说:“现在放得开了,成熟了。”会议期间,在老虎滩散步时,先生借用归有光《文章指南》的“先放后收”,希望我适当集中精力,收缩战线。先生早年从鲁迅研究起步,同时也做新诗研究,后来在新诗研究方面取得了更多的重要成果。在校时,先生对我们说,研究要有一个点,但面不能太窄,太窄了将来转型有难度。我想,这是先生的经验之谈。现在,先生大概看我放得太宽了,又希望我适当地收一收,这的确是中肯的建议。90年代初,我在北京完成博士学业,又去日本留学一年,归国后为了有一间宿舍安身,便找了一份行政工作,白天上班,晚上才能做一点自己喜欢的学术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有几年接了一些合作项目,或是率性而为,写一点自己想写的文章。这样一来,面铺得很宽,除了先前做过的老舍研究、杂文研究之外,又涉猎过弗洛伊德、日本文学、比较文学、现代文学图志与小说研究等,还写了不少文化评论、散文随笔。这种状况,到了90年代末进文学所之后已经有所改观。但先生一定是对我前几年的“摊大饼”印象很深,所以才会提醒我要适当地“收”。转瞬间,我已经到了当年陆先生送我们毕业时的年龄,人生苦短,一个人一辈子能够做好一两件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我的确应该集中精力做一点有个性的深度研究了,否则,在现代文学学术长廊上,哪里有我的一席之地?

陆先生对弟子学术上要求严格,但生活上却十分体贴。记得入学之初,陆先生在家里款待我们,谢韵梅老师亲自下厨,那是我第一次吃腊肉。可是,我是多么的不懂事,当师母问我是否吃得惯南方饮食时,我没有说腊肉多么好吃,反而说湖北的大米不如东北的大米可口。我后来想,先生与师母心里一定会哂笑我这个不省事的学生吧。毕业前夕,先生在家中设宴送别,我想到三年来先生的细心指教,心中充满了感激,不胜酒力的我竟然喝出了轻功了得的感觉。

我在珞珈山的怀抱里度过了三年愉快的时光。三月里陶醉于老斋舍前樱花的烂漫,八月间饱享着窗前的桂花浓香,盛夏时自有满山的高大乔木遮荫,冬日里到户外享受着温煦的阳光。春雨潇潇中报到,冬雪飘飘中辞行,无论走到哪里,我的心中都永远矗立着郁郁葱葱的珞珈山,满山青翠中透射出陆先生严厉而慈祥的目光。

2009年3月4日起笔,3月26日改定于北京

同类推荐
  • 那人那情那词

    那人那情那词

    我国古代诗词一如灿烂的珠贝,点缀着历史的海滩:又如明媚的星光,照耀人们的心灵。虽然那些诗词已是过去的辉煌,但是却依然值得我们一读再品。有这样的符号激荡在我们的心口,有这样的文字充盈在我们的脑海。每一次的品鉴都像一次远游,使我们的灵魂挣脱枷锁,在那片或美丽或凄婉的世界里徜徉,放眼望去,美不胜收。温健所著的《那人那情那词》把影响了整个宋词走向的词人一一罗列,并把他们的代表作一一解析,不是用那种冰冷的专家式的口吻,而是用一种热情洋溢的笔法,以词为主轴,人为主角,铺陈出一篇篇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
  • 流亡的语速:来自左岸的音乐极乐同盟

    流亡的语速:来自左岸的音乐极乐同盟

    本书作者极富洞察力和精神性的跨界写作涉及古典历史录音唱片、爵士乐和文学 是对音乐左岸的前卫性和唯美格调的绚烂眺望。
  • 柔石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柔石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凄惨寒切的秋夜,时候已经在十一点钟以后了。繁华的沪埠的S字路上,人们是一个个地少去了他们的影子。晚间有西风,微微地;但一种新秋的凉意,却正如刚磨快的钢刀,加到为夏汗所流的疲乏了的皮肤上,已不禁要凛凛然作战了。何况地面还要滑倒了两脚;水门汀的地面,受着下午四时的一阵小雨的洗涤之后,竟如关外久经严冬的厚冰到阳春二三月而将开冻的样子。空间虽然有着沐浴后的清净呵,但凄惨寒切的秋夜,终成一个凄惨寒切的秋夜呀!在街灯的指挥之下,所谓人间的美丽,恰如战后的残景,一切似被恐吓到变出死色的脸来。
  • 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本书所选都是宋词中思想深刻、词句优美、境界高旷、流传广远的经典之作。每首词除了有详尽的注释之外,还有评析,提示了鉴赏的角度和层次,引导读者发挥自己活跃的神思,畅游于浩瀚的词的海洋。
  •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里,作者田禾通过漫无目的地行走去解读自己。有时,只是停下来闻植物的味道,然后转身走开;有时,随便搭上一列最快开动的火车;有时,又像最真诚的朋友,听自己忏悔傲慢和无知。卸下向世界对抗的戾气,去拥有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和无需声张的厚实。不做遥不可及的梦,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人际,使得生活少些负担和承诺。何必要用一个模子去度量生活的价值?
热门推荐
  • 裂魔威龙

    裂魔威龙

    上古魔君潜入人间祸乱苍生,震怒神州。天山少侠机缘巧合练就奇功,誓死追剿!巍巍昆仑傲天脊,雄雄天山藏道机。缥缈风烟邪恶生,惊动神州百万兵。冷夜冰山闻箫声,风花雪月鉴真性。铁血柔情担道义,仗剑长歌三界行。除魔卫道斩妖凶,龙是最强战苍穹。三碗烈酒一声吼,力劈恶魔寰宇抖!
  • 属于我们的十年之约

    属于我们的十年之约

    我们深爱的三只,属于我们的十年之约,四叶草,小螃蟹,汤圆,千纸鹤,我们都是一家人......
  • 成长的守候

    成长的守候

    每个女孩都是天使,每个男孩都是精灵。他们拥有双翼,虽羽翼还待丰满。所以,需要成长。而一次次成长,背后都有让人泣泪的守候。而她。便是从未涉入人心的天使。在她的眼中,世界是美好的。初中,13岁,七年级刚刚开始成长,还需要守候。她会是最美的天使吗?也许是吧……
  • 猫苑

    猫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真的假的谁玩谁

    真的假的谁玩谁

    本丛书集合了国内顶尖故事创作高手的精彩作品,多为当代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题材(如传奇故事、市井逸闻、乡土风情、致富理财、婚恋嫁娶等)为主,内容积极健康,语言通俗生动、机智风趣,有较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和阅读亲和感,特别适合农民朋友阅读和讲述传播。本书为丛书之《真的假的谁玩谁》分册。
  • 大寂灭武神

    大寂灭武神

    恒古寂灭,战斗不息。林啸一个普通的地球人自昆仑山地狱之门,来到一片光怪陆离的陌生世界。从此手持青铜战戟,战天斗地,追寻太古迷局......太古诛魔令出,人族万古人雄,亿万神魔响应,征战星空亿万里....
  • 霸宠美男之凤倾天下

    霸宠美男之凤倾天下

    这是一个爱看女尊小说的王牌杀手,被路人甲推下楼梯,快穿成九岁吃货大小姐,萝莉长成、玩翻江山,邂逅各色美男的故事。傲娇呆萌的小员外、矜贵冰山的三皇子、心狠手辣的魔族少主、儒雅温柔的神医、妩媚妖娆的千年艳鬼、冷傲多情的杀手、呆萌抽风的名门少侠……本文女主多重身份,出现的众多美男皆是男主一人,结局1V1
  • 春风沉醉的夜晚:经典情爱电影大纪录

    春风沉醉的夜晚:经典情爱电影大纪录

    本书精选多部具有代表性的爱情电影,通过对电影内容细致的剖析和解读,幕前幕后的介绍,及站在观众角度看电影的感受和从电影中得到的启示,全方位、立体式的将众多在世界电影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爱情电影展现在读者面前。
  • 外挂人生

    外挂人生

    王小朗有一天突然被加了外挂的游戏附体了,生活不由她自主地改变了……且看拥有外挂的萌妹子,如何找到自己的幸福生活。
  • 闽海纪略

    闽海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