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12600000002

第2章 仰对泰山

一个行业每出现一位大家,这个行业便出现了一个新的标准,有了一个新的文化高度。就戏曲而言,这个标准就具体体现在一个个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之中。在楚剧历史上,高月楼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高月楼之高,功高至伟。李雅樵之成为李雅樵,是因为有一个个高人不断提携加上自己不懈努力的结果。李雅樵拜高月楼为师,并成为高月楼的上门女婿之后,老泰山的提携和亲授,加速了他在艺术上的发展。

高月楼先生是一位演戏的奇才,他在舞台上的表演情绪饱满,张弛有度,驾驭舞台节奏的能力非常强,瞬间,可以把舞台的气氛从零度推到沸点。他不是一出两出戏演得好,可以说,无论哪出戏,只要由他来演,就可以将戏演活,演得精彩纷呈,耐人寻味。他的表演兼容性极强。不仅演古人,也演今人;不仅演中国人,也演外国人;不仅演本行(即小生行)的,也演其他行的,甚至年龄跨度极大的角色。

抗战胜利,在大后方演出、阔别武汉8年的沈云陔、高月楼回到了武汉。经过短暂的休整,他所在的问艺楚剧团和在汉口正当红的年轻的关啸彬组成新的“民乐楚剧团”。1946年9月,新组合在“民乐”剧院隆重开张,大汉口的戏曲市场,出现了新格局。此时,在“美成”领衔并担任后台经理的李雅樵,遇到了空前的挑战。两个剧场相距不远,上演的剧目大同小异,演员阵容却相去甚远。新组建的“民乐”,除了老伶王沈云陔、高月楼外,又加盟了正年轻、扮相好、嗓音甜的新伶王关啸彬。这意味着“新民乐”对新老观众都有吸引力。年轻气盛的李雅樵,遇到了他从艺以来最严峻的挑战。这个时期与李雅樵合作的演员是张玉魂、花艳秋,主要班底是蔡艺飞、张云侠、雷明月、筱艳云、筱玉魂(即詹玉魂)。由于两家上演的剧目大致相同,都是《大访友》、《白扇记》、《大辞店》、《二戏楼》、《天宝图》、《九人头》等老戏。为了竞争,李甚至赤膊上阵,直接演汉剧《打鼓骂曹》、京剧《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以及济公戏。1946年的下半年,高演《七侠五义》,李演《七侠五义》,高演《征东》,李演《征西》,李雅樵甚至反串花旦,在《征西》之《三请樊梨花》里饰樊梨花。1946年12月13日《罗宾汉报》刊登的两则楚剧海报耐人寻味:

“美成”上演《薛丁山征西》(主演李雅樵),“民乐”上演《薛仁贵征东》(主演高月楼)。

李雅樵面对的是一位艺术全面、影响力远在他之上的巨匠,“美成”的票房明显敌不过“新民乐”。面对高月楼,李雅樵没有退缩,他性格里总有股“不服周”的犟劲。

1947年上半年,李转到天仙戏园演出,上演了武戏《哪吒闹海》,他饰演哪吒。这在楚剧历史上是个开先例的举动。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他和剧种内的同行比,步子迈的大得多。一方面是他年轻气盛,有一定实力;另一方面,他对门“天声”戏园,就是刘五立当家的京剧团,李雅樵没事就去看他们的戏,还请京剧武行师傅来教戏并参与演出。这种借鉴和学习,给成长中的李雅樵帮了忙。后来,李雅樵在他的《业务自传》里写道:“那时我正年轻,总想显示自己‘懂得多’,不大讲‘款’,像汉剧的《二王图》,京剧的《华容道》、《过五关》、《击鼓骂曹》这些戏我都唱。我们长期聘用京剧的武戏师傅来为我们作指导,甚至还演《哪吒闹海》这类大打出手的武戏。”

抗战胜利后,沈云陔、高月楼等一批有威望的艺术家由重庆回到武汉。李雅樵说:“看了他们的演出,我们(敌占区的楚剧同行)十分钦佩。不久,我与关啸彬便参加了他们的戏班。沈、高二位老师对我与关啸彬很器重,也肯于提携,一有机会就与我们谈戏、谈人物、谈表现手法。后来,关啸彬参师沈云陔,高老师与我则成了翁婿,关系密切,我艺术上更加获益。这段时间里,我除了演一般戏外,还演了《蔡伯喈》、《薛丁山征西》等。在《潇湘夜雨》里,高月楼老师演崔文远,我演崔通,在《包公》里,我演前面‘断太后’,他演后面‘打龙袍’。高老师演戏,舞台效果极其强烈,他善于挖戏,没戏的地方他却能找出戏来,表演非常细腻,观众非常喜爱,他对我可说是言教身传,我虽然嗓音好,却怎么也压不过他。”

1947年下半年,李雅樵、王天佑、钱德森、杨少华等合并到沈云陔所在的“新民乐”楚剧团,李雅樵开始与高月楼、沈云陔、关啸彬共事,演出《打潼关》、《征东》、《征西》、《七侠五义》等连台本戏。在《七侠五义》中饰展昭、白玉堂、包公、蒋平,在《征东》、《征西》里,饰薛仁贵、薛丁山、杨樊等角色。新组建的民乐楚剧团有130余人,阵容空前强大。为了把新的团队统一管理起来,大家公推王若愚为主席,起草了《“民乐”业务检讨委员会简章》。那一年李雅樵25岁,高月楼40岁。无论从年龄、精力还是条件,李雅樵都占先,但是,他无法超越高月楼,他面对的不是一座楼,是一座山。

高家一门演艺精英,高月楼的侄儿高少楼,也是楚剧历史上独树一帜的“千面人”。合团以后,唱全本《吴汉杀妻》,从“打潼关”一直唱到“起解”,到了“堂楼”才是高月楼出场,戏码一直是这样派。王天佑回忆道:“一次,高月楼在后台盘高少楼的伢玩,忘了化妆。李雅樵唱完了前头的戏跑过来催他说,师傅,您还不上场?高月楼说,你把‘堂楼’唱了它。李雅樵一听,不甘示弱,就把应该由高月楼唱的吴汉见王兰英的戏唱了,观众反应也蛮好,这一唱就显示了李雅樵的潜力。”这就透露了一个信息:高月楼的戏李雅樵能顶。

1948年,熊剑啸、袁璧玉离开了问艺楚剧团,当时正在唱《七侠五义》。这个戏的蒋平是熊剑啸唱的,蒋平说服白玉堂有一段嚼白,别人说不好。唱《七侠五义》,高月楼饰白玉堂,李雅樵肯定饰展昭,蒋平走了怎么唱?李雅樵就改唱武丑蒋平,结果李雅樵唱的蒋平嚼白要了个满堂好。王天佑回忆:“我还要感谢熊剑啸,李雅樵顶了熊剑啸的丑角,他演展昭的任务就落到我头上了,熊剑啸一走,把我抬高了。”

1949年2月,李雅樵与高兰珍结婚,成了高月楼的上门女婿。翁婿二人先后有近7年的时间,一起生活,一起演戏,谈天论艺,高月楼的艺术见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李的艺术观。以后,李雅樵的高明之处也证明,他用了高月楼的东西,还看不出来是高月楼的东西。李雅樵站在泰山肩上向更高处攀登。

武汉市楚剧团的老同志都记得,1954年,北京京剧团到武汉演出,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张君秋都来了,他们招待楚剧演了一场戏:裘盛戎的《坐寨盗马》,谭富英的《打棍出箱》,李多奎的《望儿楼》。楚剧招待他们的是《潇湘夜雨》。这个戏是麒麟童的戏,沈云陔、高月楼20世纪40年代在重庆移植成了楚剧。高月楼演《潇湘夜雨》的崔文远,沈云陔饰翠兰,李演崔通。戏中“跑伞”是个过场戏,高扮演的崔文远,在风雨中行走,拿着伞走一个高“吊毛”,到最后下场时,因无法把伞撑开,人跪在伞里一步一步挣扎前进,那个表演真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就是剧中的“联弹”,都是满堂好!幺了锣,这几位京剧大家都到后台,非常赞赏楚剧的舞台艺术,尤其对高月楼演的崔文远啧啧称羡。这里提到的“联弹”,京剧演《潇湘夜雨》是没有这种搞法的。沈云陔、高月楼在20世纪40年代移植的这出戏,记录了楚剧在表现手段上很多宝贵的经验。

周信芳看过高月楼在《九件衣》中演的申大成。看完戏,他跑到后台对沈云陔说,你们这个申大成了不得。他举个具体的例子说,申大成到夏玉婵家里去借衣服的时候,是个夜晚,桌上点了个油灯,夏玉婵去拿衣服,顺手把灯盏拿了下场。灯盏一拿下去,高月楼马上表现出台上漆黑一片的感觉,他用手到处摸板凳,坐着,等他的表姐出来。夏玉婵转来,灯一亮,他马上又感到有光亮了。周信芳说,这就是一个演员了不起的地方。后面公堂上审九件衣时申大成的表演,那也是一绝。李雅樵当时在剧中演花二。

50年代,这翁婿二人,高演《宝莲灯》的刘彦昌,李演沉香,以后李演“华岳庙”小生刘彦昌,高演“二堂”“打堂”老生刘彦昌。至于连台本戏《七侠五义》的展昭、白玉堂、包公,《征东》、《征西》的薛仁贵、薛丁山、杨樊等角,均是高、李前后轮换饰演。经年累月零距离向大师学戏,李雅樵如坐春风,大获裨益。

50年代,高月楼、李雅樵翁婿,在为楚剧创造辉煌的同时,也在完成新老两个时代的交接。

高月楼死得太早了,47岁死于胃穿孔。1955年3月的一天,高月楼白天演完《宝莲灯》的刘彦昌下来就吐血,抬到二医院,就下了病危通知单。后来开了刀,胃病似乎好了。学生们去看他,他还说,我好了还要教你们戏的啊!没过几天,3月18号就走了。那时李雅樵正带队在南昌演出,接到信赶回来时,高已落了席。高先生的送葬规模,在武汉戏曲界绝无仅有。楚剧元老级的人物全体执绋送其上路,戏曲界同仁同致追悼,武汉市市民共为哀惋,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发来唁电。送葬的那天,高的灵柩途经中山大道,沿街的商店、行人自发地摆起香案设祭,鸣放鞭炮为其送行。送殡的人流,延绵十里不断。

望着为高月楼送葬的队伍,时任武汉市文化局戏改处负责人的巴南冈深有感触,他记起搞戏曲改革刚刚发生的那些故事。楚剧老本《蝴蝶杯》,田玉川有两个老婆,“戏改”为了去掉“两房老婆”的情节,全剧只唱到前面公堂就幺锣了,后面田玉川逃难的戏就删掉了。结果,观众不答应,说戏冇唱完,1700人的剧场,观众不退场。那天,高月楼和沈团长的戏演完回去了,怎么办呢?赶快派人到家里去喊二位来。高家离剧场近,听说这样的事,“蹬蹬蹬”高月楼赶到剧场,从观众席直奔舞台。见到高月楼来了,观众一个劲地拍巴掌,剧场再次沸腾起来。随后,高月楼与沈云陔加了一出《玉莲汲水》,才算满足了观众的情绪。

送殡的现场,巴南冈再也看不到高月楼了,他看到的是高月楼在观众心中的影响,观众对楚剧的热爱。

他把眼光投向了一身重孝的李雅樵。

同类推荐
  • 见闻杂记

    见闻杂记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 跨世纪的文化瞭望:刘心武、张颐武对谈录

    跨世纪的文化瞭望:刘心武、张颐武对谈录

    这两场精湛的对话,前后跨度近二十年!著名作家刘心武与著名学者张颐武共同探讨新时期以来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文学与文化的推进与转变,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一系列重大文学事件、文化思潮和重要作家、作品的观察,极为深入,富有启发性。作为当代文学重要参与者、建设者的两位对话人,为今日读者提供了一份亲切、深刻、极富创见的观察。
  • 痕

    都江堰市以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道教发源地青城山闻名遐迩。作为其地标识的水文化和道文化,历史悠久,风格独异,吸引着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大家在这里流连忘返,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文艺作品。
  • 民间俗语精粹

    民间俗语精粹

    《民间俗语精粹》这本书精选民间俗语近3000条、条目按首字的音序排列,并解释了每条俗语的含义。
  • 说法:流行语超市

    说法:流行语超市

    本书是一本杂文集,每篇杂文都是围绕着一句近年来的流行语展开。
热门推荐
  • 午夜奔驰.A

    午夜奔驰.A

    “你还别不当回事,这些都是这夜场的规则,也是这都知道的秘密。就你说的这几样,单说客人,就是一群不定性的。今天看着这个好给她订房,明儿个又给那个女孩儿抢了过去,为这事儿闹崩打起来的不在少数。更别说一些嫉妒心重的人见不得别人挣得比自己多,背后里说多拿服务费的人跟客人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当然,或许有也不能这么说啊。”青青对着不怎么熟悉的关雪说着明珠一号的一些事情,也是这夜场公关的事情。
  • TFBOYS之情定三生

    TFBOYS之情定三生

    那些年我们青春的痕迹,你是否都已放下。公主和王子的故事太完美,讽刺着我们伪善的面孔下丑陋的灵魂。当年谁许谁一世一双人,白首不相离。现如今分道扬镳,各安天涯。青春的梦都只是梦,总有一天会被残忍的唤醒,面对沉寂的空气和天边遥远的银铨,你是否会泪流满面。如果再见,你是会微笑说你好,还是紧紧相拥,拥抱自己那还来不及,便已逝去的青春和爱?
  • 为谁倾心

    为谁倾心

    她贵为宰相之女,无奈,因为政变,她不得不与不爱的人成婚。本想安逸一生,可那个口口说爱她的夫君竟与叛军勾结。为了家族的责任,她选择背叛他,却也永远失去成为母亲的权利,原来她想要的幸福一直没有存在过吗?
  • 灵龙传

    灵龙传

    只有强者,才有资格傲视天下。这一世我与你浪迹天涯,哪怕三千强敌又何妨。凭着心中的梦想和热血,我要保护自己心爱的人,杀、杀、杀!只有在敌人的尸体上,才可以站得更高,一个少年的修仙巅峰梦。
  • 吸血鬼们的爱情

    吸血鬼们的爱情

    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有个叫苏岭的小城,里面最出名的学院是希虐学院...
  • 亡族的不死人

    亡族的不死人

    强大的不死族突然在族长的带领之下举族隐世,一个兴盛的种族却是走到了需要依靠一个外人来拯救的地步。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隐世或许也改变不了什么,在只有一半血脉的不死族皇子从试炼归来之后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的不死族废墟,曾经的兴盛就像是那落在废墟之上的尘埃一般,落地之后就是那么的毫不起眼……
  • 神魂岛之巅

    神魂岛之巅

    竹萧的传奇经历!!!!!!!!!!!!!!!!!!!!!!!!!
  •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是一本写给中国人的哲学启蒙书,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对什么是哲学进行了层层的挖掘与解读,时而进行睿智的思考,时而带来机智的幽默,让您在动静结合间,感受哲学带来的无穷乐趣。
  • 爱情手机

    爱情手机

    政和年间,正值兵荒马乱的时节,大夏朝立足百年的根基在北周的侵犯下终于如被蝼蚁侵蚀般的堤坝再也抵挡不住翻滚而下的河流,大夏朝和北周的边界上到处都在流民和负伤的兵士。这时,一家三口正穿梭在山林之间,夫妇二人身上的衣服脏乱不堪,像裹着一块破布,男子满脸胡渣看不出真正相貌,面色黝黑,身体很是强壮,身上负着一身家当,鼓囊囊的一团,仔细看还能看到系在腰上的一口破锅。女人相貌却很委婉,她怀中抱着一个小孩儿,小孩儿两三岁模样,面庞略有些黝黑,一双大大的绯色瞳仁略显呆滞,从身形看还看不出男女,身上的衣服还算洁净,不过从明显不贴合身体的外观上就能看出这衣服应该是改过的。
  • 方与圆的人生智慧课

    方与圆的人生智慧课

    方圆之道,自古至今便被视为生命之大道,做人之大智,做事之大端。方,就是做人要正气,具备优秀的品质;圆,就是处世老练、圆融。在方圆之道中,方是原则,是目标,是做人之本;圆是策略,是手段,是处世之道。千百年来,“方圆有致”被公认为是最适合中国人做人、做事的成功心法,成大事者的奥秘正在于方与圆的完美结合:方外有圆,圆中有方,方圆相济,方圆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