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12600000014

第14章 李雅樵表演艺术概论(2)

如果没有相应的人文环境,即使天才,也有被掩埋的可能。在这一点上,李雅樵是幸运的。除上述人文际遇外,他身边还有多位识他助他的智者能人,如郑维汉、方光诚、熊剑啸、彭文秀等。他们与李雅樵之间,更多的是人格与才智的相互确认和呼应。

三、楚剧美学优势与李派艺术特色

有位剧院当政的朋友问我:“同样都是戏,为什么演汉剧没观众,演楚剧观众就那么多?”我心中一喜,因为他在思考。一个剧种的文化敏感带如果集中在思考层面和创造层面上,那么它的前景就大有希望;相反,如果它的文化敏感带集中在匠艺层面和记忆层面,那它的衰败也就不可避免。汉剧如此,楚剧也如此。

楚剧比汉剧晚生几百年,前者来自农耕文化,后者属于传统戏剧。诞生时代的历史烙印与文化属性,让楚剧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草根文化、平民视角

楚剧是农民的“女儿”。她在湖北黄孝农村与纯朴的农民相濡以沫百年。既没专业演员,更无商业动机,纯粹是节庆仪式上的自娱自乐,是农民的审美意识塑造了楚剧前身“花鼓戏”。她进城之初,也是来自农村的“篓子帮”、“采石帮”鼎力相助,最为捧场。这泥腿子父母虽未给予她高贵血统,却给了她天然率真、清纯灵动的草根天性,以及善良温和、平等待人的优良品格。还给予她一双立足社会底层、放眼俗情世事的眼睛。这扎根泥土的文化视角当然与指点江山的正统眼光迥然不同,她是农民百姓的代言人。而农耕文化又是中国文化的本源,它的DNA融化在整个民族的血液中。因而,楚剧文化实际上对应着每一个中国人。楚剧从价值观念、选择角度、表达方式到样式风格,都是平民百姓的话语诉求,受到他们的拥戴是理所当然。

李雅樵表演艺术,是楚剧精神烛照的产物。如楚剧经典剧目《打金枝》的移植创作,就充分展示出李雅樵的艺术追求。各大剧种纷纷搬演的一个传统剧目,唯楚剧移植过来后独放异彩。将多角多行平分秋色的群戏,改造成以生角为主的唱功戏,并成为李派艺术代表作流传至今,李雅樵功不可没。

楚剧《打金枝》与其它剧种相比至少有两个不同点:一是用平民的家长里短,淡化了皇家的权力威严,强化了这个皇家故事的伦理亲情。把那个高高在上、至尊至贵的皇帝,改造成为一个和蔼可亲、善解人意、平等待人并善于化解矛盾的可爱老头。二是改造了皇帝的行为方式。李雅樵塑造的这个唐王是其它剧种没有的,他完全放下了一言九鼎的皇帝架子,突出他家庭伦理角色的仁慈宽厚和絮絮叨叨,甚至还有那么一点婆婆妈妈。如唱到“他们小夫妻吵吵闹闹是时常有的”时,他将旦角的常用动作“双手内翻腕拍腿”,改为“双手内翻腕”后,朝郭子仪“随意垂下”的家常味动作;劝女婿“百事都要忍耐”时,用手臂暗暗碰碰郭暧,似以男人之间的平等与亲密授其处世秘诀。将这些市井男女的生活动作用在一个皇帝身上,这在其它剧种看来恐怕是不可想象的。但在李雅樵塑造的楚剧唐王身上,不仅成为可能,还更显生动。用人性渗透权力,以权力张扬人性,就在这慈祥仁爱的人性美的光照之下,他漂亮地化解了一场潜在的政治危机。真有这样的皇帝吗?不大可能。只能说,这是个寄寓着中国老百姓审美理想的形象,是草根文化、平民视角打造的楚剧皇帝,是李雅樵以毕生心血智慧浇灌而成的李氏唐王。

2.楚剧的源头活水:人本意识

艺术的功能是审美,艺术的本体对象应该是人。然而,中华戏剧较长时间囿限于教育功能,充当“教化”工具。这种错位,使戏剧文化长期疏离对人的探索与开掘,停留于以类型化人物演绎故事的层面。楚剧从农耕文化中带来了朴素的人本意识,它以自我认知为艺术主体,不太在意官方意志与正统礼教,唯崇尚世俗伦理、乡土风情,以搅动人生五味瓶、要人哭让人笑为己任。这就将戏剧的对象锁定在人情人心上。这是花鼓戏于自娱自乐中与生俱来的特色之一。

楚剧的这种人本意识,又在后来的“灯会”“茶社”的生存条件下,与观众的双向塑造得以巩固。在人少、时短、与观者面对面的时空中,演者只能以最能打动人心的唱段与折子取胜。这就磨砺出楚剧瞄准人和人心的本事。智慧的楚剧老艺术家们都深知自己剧种的“狠气”:比“玩艺”绝对胜不了大剧种,但演人演情、从而揪住观众的心,这就是我的“狠气”了!用沈云陔的话说:“这就是我的命!”别小看了楚剧的这个“命”,它就是艺术的源头活水,也是楚剧令观众百年痴迷的奥秘。

楚剧朴素的人本意识,于无意间为戏剧文化做着正本清源的大事:以民主意识消解着官方意志,以人本意识取代正统观念,挣脱教化重负努力回归艺术本体。遗憾的是,它缺乏清醒的理性支撑,以至高峰期后,未能自觉坚守住这一美学优势。而当代文艺对草根文化与人本意识的追寻与呼唤,已让当代文学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

3.以生活化淡化程式化,让个性化消解类型化

这是戏曲改革中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对楚剧来说却是个与生俱来的艺术特色。京汉剧集传统戏曲之大成,丰富的程式积累既是优势也是羁绊。而楚剧从田野走来,虽一穷二白,却也一身轻松。那生活情态的丰富多彩,那人体活动的千姿百态,是楚剧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即使借鉴,也要以生活化滋润程式,将“你的变成我的”。楚剧以灵动活泼、自然轻松的表演语汇,给戏曲舞台吹来一股凉爽的清风,慰藉了观众的审美疲劳。

戏曲走过了漫长的人物类型化阶段。行当,既是表演的技术基础也是人物类型化的框范。而楚剧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行当程式可依赖,这就给创造人物的个性化提供了空间。

李雅樵就是追求表演艺术生活化与个性化的行家里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表演语汇的古韵新姿。

纵观李雅樵表演艺术语汇,既不是传统戏曲的程式化,也不是自然形态的生活化,而是以世俗生活情韵渗透传统技艺、以戏曲身段动律规范散漫生活的古韵新姿化。他的艺术创造往往是以特定角色为出发点,借用戏曲程式的动律、神韵及适量的基本技术,再以世俗人情常态予以润色。故而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特定人物的生动鲜活的形象。

二是:声腔艺术的白话语境追求。

戏曲素有“剧诗”美誉。不仅讲究整体诗境,其唱词更讲究规整押韵,有时念白也追求规整押韵。诗的国度产生诗的戏剧,是审美的必然。而楚剧的美学精神,却给李派声腔艺术的求异追求提供了空间。

在李派声腔创作中,常见如下现象:“改词加字”、“增字不增板”、“添加感叹语”、“双下句”等现象。这是戏曲舞台上从未见过的唱词格局,诸如十字句竟变成了“也不仅仅是你这个丈母娘疼爱你的女婿”,或“二来是孤的皇儿依仗孤的势力她的言语有一些张狂”这样的多字句。他用白话冲淡诗韵,以多字句突破诗格,让感叹语强化唱词的说话语气。所有这些努力,目的只有一个,让口头语调节工整语态,使唱走向亲切、随和与生动。他的这些具体技法是探索性的,而他的追求目标却是宏大的。在今后的审美筛选中,这些技术有的会被继承发扬,有的也许会被淘汰。但这丝毫无损他审美理想的价值。将艺术还原生活,让充满生活质感的艺术更能吸引观众的耳目,这是戏剧乃至所有艺术的终极目标。

三是:人物个性基调的审美把握。

同类推荐
  • 桑榆情

    桑榆情

    这本文集中,作者饱含着对亲人们的深厚感情,谱写人间最纯真的爱情和友谊。其中对生养和哺育他长大成才的父母亲,养育之恩不敢忘。尤其是母亲,那真是恩比天高,情比海深。在许多名人大家对母亲的舔犊之情歌颂的文章里,屡屡出现,这是对人间最伟大的爱——“母爱”的肯定。
  •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和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系列长篇,是作者的一个创作尝试,沈从文模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遇记系列童话而进行的一个创新写作,借阿丽思之名游中国,用寓言故事等写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好管闲事的人》延续初期创作风格。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故事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童话、婚姻爱情、航海冒险、宫廷趣闻和名人轶事等,故事中的人物有天仙精怪,国王大臣,富商巨贾,庶民百姓,三教九流,应有尽有。这些故事和人物形象相互交织,组成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画面,是研究阿拉伯和东方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的珍贵资料。这些口头创作的故事,经过几百年的修改、补充,到16世纪才最后编定。它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最负盛名,拥有最多读者和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它的艺术魅力历久不衰,对世界文化,特别是欧洲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 红楼的草根儿们

    红楼的草根儿们

    本书选取《红楼梦》中的贾府下层人物中有代表性的十二个人,分别就他们的个性和命运遭际展开深入剖析,文笔细腻、观点独特鲜明。作者给几乎每个人物都设定了不同的生活情境,好让他们的命运在“向左走,向右走”的取舍中,更加鲜明地体现出命运的“惟一性”……
  • 安塔拉传奇(第五部)

    安塔拉传奇(第五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热门推荐
  • 古武都市行

    古武都市行

    一本古武残卷,半块绿玉佩。引发惊天绝密,消失的远古文明,神农架枯鼎,神秘莫测的奇象异怪。懵懂少年,身负惊世绝学,金钱、权利纷至沓来,行走都市之空,在世海沉浮中能否把持住一颗平淡的心?破开都市之空,行走刀锋浪尖,蓦然回首,却已立在苍峰之巅,指点江山。
  • 妃常嚣张:邪魅王爷难驯服

    妃常嚣张:邪魅王爷难驯服

    NO.1“要钱还是要命!”“要钱!”“要钱还是要我?”萧酒儿抬眸,死死的皱着眉头:“夫君,我要钱和你的皮囊,你的心可以走……”NO.2一袭白衣,翩翩佳公子“公子,今年贵庚,可有娶妻?”“……”“公子,在下家财万惯,可否跟在下回家?”“……”“公子……”“萧酒儿!”男子转身,熟悉的美色让女子为之一抖逃!NO.3树荫下,双双对弈。黑子落。“女子当如令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白子围。“男子当如贾安,一夜七次郎……”
  • 一吻定情:天才对对碰

    一吻定情:天才对对碰

    第一次见面,还是冷面小正太的他对上了冷面小萝莉的她。从此鸡飞蛋打,冤家路窄,当他发现了自己爱上了那个智商超高情商负数的人,他该怎么办?而小正太小萝莉表面的伪装被对方撤掉以后,又将会是什么?
  • 语言艺术全书(1册)

    语言艺术全书(1册)

    语言是一门艺术,亦是通于人情世故大门的关键;换言之人情世故,大半蕴藏于语言中。然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出来的。再者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语言则是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故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使读者认识到表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让自己更会说话,能迅速练就“三寸不烂之舌”。
  • 十月围城前传

    十月围城前传

    在以时间和空间节点为坐标的引领下,改编者用带有压迫感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关于保镖和刺客的惊心动魄的故事。1906年,革命领袖孙中山冒险赴港,名为探望母亲,实则与革命代表见面。为保卫孙先生的安全,民间高手与清廷鹰犬、港英政府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清廷派出的暗杀队,远比想象得凶狠。
  •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贞观之路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贞观之路

    在中国沧桑五千年的历史上上,唐朝无疑是最为光辉灿烂的年代。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诗人李白、大将郭子仪、开放交流的实践者玄奘等等,上述从事各专项工作的优秀工作者代表了他们身后的广大群体,他们和他们所遇到的事件一起构成了大唐王朝这二百九十年的历史……
  • 昭阳趣史

    昭阳趣史

    《昭阳趣史》拼奏了多种写赵飞燕姊妹故事的小说以成篇。赵飞燕出身微贱,只是凭着她的天生国色与轻盈舞姿而进入昭阳宫,受到汉成帝的宠爱,登上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宝座。
  • 天王水鉴海和尚住金粟语录

    天王水鉴海和尚住金粟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龙吞天

    九龙吞天

    这个世界,有暗裔剑魔,刀锋女王;有潮汐海灵,月之祭司;有圣龙咆哮,天狐泪血;有菩萨转生,凶妖乱世……数十个顶级文明共存,百族争锋谁胜谁负?他拥有可契约万兽的血液,拥有一只无限爆兵的虫族母皇,拥有天使、巫妖、巨龙……无数的九阶顶级兵种。他麾下有赵云与三千白马义从,有项羽与八百江东子弟,有白起与十万大秦锐士;有诸葛亮,张良,孙膑……千古谋臣兵圣。风起九州,浪卷天下!
  • 韩安欧巴

    韩安欧巴

    韩安,10年未见,你变化好大。我还是你熟悉的易歆,经历了吵吵闹闹,欢欢笑笑后,我知道,我们无法再做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