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12000000017

第17章 闲话香港演员(2)

当然有实力的新人还是有的,04年是林苑、05年是刘心悠和梁洛施,06年又是邓丽欣。但林苑自从《江湖》中有过惊艳表演之后,也只在《大丈夫2》和《醒狮》中现身过。刘心悠的情况也类似,虽然《阿嫂》中被曾志伟、任达华、黄秋生、方中信等一干老江湖保驾护航,但直到今年的《出埃及记》,她才有了第二次唱主角的机会。倒是梁洛施,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从《伊莎贝拉》到《刺青》,文艺片促使她破茧成蝶,此番出演《木乃伊3》,更有利于提高她的国际知名度。邓丽欣也凭借《独家试爱》和《十分爱》这两部爱情轻喜剧中的清新演出,成为新一代的玉女偶像。另外在王晶、郑中基的影片中,也经常会捧一些美女新人出来,比如傅颖、杨爱瑾、官恩娜这样的小女生,还有佘诗曼、钟嘉欣这样的TVB花旦,无非是混个眼熟,但有的连眼熟都没混到,就被人忘记是什么长相了,怪不得要她们还不如要大陆的那些冰冰、“小燕子”们!

“唱而优择演”的现象依然普遍,其实邓丽欣原先就是歌手身份,而歌手薛凯琪也通过《早熟》和《新扎师妹3》红了一小阵。但考虑到这两年香港乐坛的现状,依然是不爱演戏的容祖儿独霸天下,你能指望卫兰、卫诗们像郑秀文、杨千桦和Twins一样成为票房的保证吗?显然太不靠谱了。

3.谈谈内地演员在港片中的表现

这两年来,内地影星孙红雷频频在香港影片中露面,继《七剑》中扮演“风火连城”凭借几句“无厘头”的话语惊艳全场后,如今又在《天堂口》和《铁三角》中奉献了自己的特色演出,而《门徒》中,我们看到了张静初,《每当变幻时》中,我们看到了黄渤,《导火线》中,我们也看到了范冰冰和许晴。随着2004年1月1日CEPA的正式实施,内地演员在港片中的露面机会是越来越多,下面便将这些内地演员在港片中的表现来分个类,看看到底哪些人如鱼得水,那些人水土不服,还有哪些人形同鸡肋。当然这里要说的内地演员指的是扎根内地,赴港走穴的一帮人,而不包括李连杰、赵文卓、于荣光、熊欣欣、周比利等已在港发展多年的大陆武生,更不包括王菲、黎明、杨恭如那些我们一直看作是香港明星的“移民一族”了。

一、融合型:

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把张铁林当作是英国人,因为没道理让一个英国人总是演我们的大清朝皇帝。但他确确实实是英国国籍,刚从英国回来的那阵还得到了徐克这样的香港大导演之青睐,先是让他在《男儿当自强》中饰演豪情万丈的国父孙中山,后来又让他在自己监制的《新仙鹤神针》中饰演居心险恶的大反派曹雄,为他日后在电视剧中的“君临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说句实在话,他对这两个角色的演绎还真的比较到位,孙中山的爱国豪情,曹雄的先“装”后“狂”,都被他表现得像模像样。那个时候的张铁林,还没有陷入到他后来演皇帝时的那种惯用的套路中去,也没有出现“我爷爷的爷爷都说好”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广告词。

如今在内地电视界,张铁林是“皇上专业户”,斯琴高娃则是“皇太后专业户”,而她在电影方面的造诣也颇为深厚,07年上半年便在许鞍华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为我们奉献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精彩表演,也为来年香港金像奖的影后入围预订了一个位子。其实她最早出现在港片中,还是1984年的《似水流年》。该片是新浪潮导演严浩的代表作,讲述一个香港女子到大陆寻根的故事,以丰富而细腻的笔触,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而斯琴高娃饰演的那个大陆女子,也为她赢得了第四届香港金像奖的影后,成为内地影星中的第一人。此后她又在关锦鹏的《人在纽约》中再次出演一个大陆移民,而麦当雄的《上海皇帝》(导演潘文杰)中她居然成了上海滩大亨黄金荣的夫人,一个说话掷地有声的女性家长式人物。究其在港片中获得成功的原因,无非是她饰演的角色很讨巧,基本上都是在演大陆女人,虽然角色处在香港导演的镜语体系中,但这些导演不是文艺片导演就是剧情片导演,他们的作品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也就为演技精湛的斯琴高娃提供了很好的表演舞台。

斯琴高娃获得金像奖影后之后的十几年间,就再也没有内地女演员染指这一奖项了,甚至连提名都很困难。但随着张曼玉这一代老演员们的逐渐淡出,新演员又很难挑得起大梁,新世纪的香港金像奖似乎又成了内地女演员的天下,秦海璐于2001年凭借《榴莲飘飘》获得最佳新人奖,而周迅在陈果的另一部作品《香港有个好莱坞》中的表现也让人眼前一亮,她们都继承了斯琴高娃的衣钵,在这些香港文艺片中饰演内地角色,自然不需要按照港式表演风格来演绎。而自从2005年章子怡凭借《2046》中白玲一角获得第24届金像奖影后以来,内地女演员居然实现了这个奖项上的三连庄,不过就那些让她们得奖的影片而言,《如果爱》是香港导演拍摄的“内地影片”,而《满城尽带黄金甲》更是内地“第一导”张艺谋的大作,只有《2046》算是真正的香港影片,不过却由于其浓郁的文艺特质,给了章子怡这样的强烈自我意识者一个很好的发挥空间。别忘了还有在《门徒》中倾情演出的张静初,她将一个女吸毒者发自肺腑的绝望和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成为来年的金像奖影后的有力争夺者。

相比于香港女演员的集体萎靡来,香港男演员却在一批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实力派巨星的带领下依旧保持着强劲的势头,所以内地男演员很难在港片中有太多的表现机会,连陈道明和陈宝国这样的内地大腕,也只能在影片中担任次要角色或者反派角色。而陆毅、聂远这样的内地小生,更是在影片中变得毫无个性可言。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在内地专演公安干警的尤勇,如今似乎已经成为杜琪峰的御用演员,从《大事件》到《以和为贵》再到《铁三角》,虽然戏分都不多,但却让人印象深刻。也许是杜氏作品更容易挖掘每个角色的内在魅力,争取让每个演员都表现出他独特的一面来。

二、游离型:

其实章子怡在港片中第一次亮相,并不是《2046》中的白玲,而是《蜀山》中那个灰头土脸,高声朗诵着“天地间有一种匡扶正义的力量,我曾经有缘见识它,可惜我没有好好珍惜,如果让我再有机会,我一定要把这种力量找出来”的女义士。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配角,对剧情并没有起到太多推动作用,虽然当时还算不上国际巨星的章小姐不惜糟蹋自己的形象卖力表演,但给人的感觉仍是游离于整部影片之外。日后人们再提及她的这次演出时,所能记住的也只剩下她的那句颇有抄袭嫌疑的台词了。

比起章子怡、周迅在金像奖上的辉煌来,当年内地“四小花旦”中的赵薇和徐静蕾可谓寒酸多了。从《绝战紫禁之巅》开始,赵薇便先后在《少林足球》、《天下无双》、《炮制女朋友》、《夕阳天使》、《玉观音》等港片中饰演女主角,但多半是沿袭了她在《还珠格格》中那种疯癫的表演风格,正儿八经地演起《玉观音》中的女警安心时,又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还好《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给了她一个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可那能算港片吗?至于徐静蕾,从《双雄》到《伤城》(当然更失败的还是《风云》中她和王志文饰演的一对夫妇),她完全丧失了自己自编自导自演影片中所体现出的那种才气,沦为一个并不好看的花瓶。

当然最游离于港片表演体系的莫过于内地第一影后巩俐了。虽然她刚获得07年的金像奖影后,但那是因为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而不是因为她曾经演过的那些港片。反观她演过的《上海滩赌圣》和《唐伯虎点秋香》,她的呆板木讷同周星驰的神气活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位演惯了农村妇女和封建小媳妇的山东大姐根本就不知道如何融入到无厘头的圈子中去,因为这同她此前饰演的那些银幕形象以及从小就被灌输的电影理念相差实在太远了。与其强颜欢笑,还不如带个白色长发,装成《天龙八部》中的天山童佬模样,在天上飞来飞去放着光镖。

这样的例子真是太多了,比如《老鼠爱上猫》中的李冰冰,《猛龙》中的夏雨,《导火线》中的范冰冰,甚至还有《每当变幻时》中的黄渤,都在港片中迷失了自己。解决这种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尽量让这些大陆演员少演一些纯正港味的港片,而让他们多演一些淡化地域特色的港片,毕竟内地文化和岭南文化的差别太大,这些来自内地,特别是北方的大腕们一时很难接受。

三、鸡肋型:

看过《导火线》的观众肯定会纳闷,许晴饰演的那个警方高级督察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当然她继承了香港警匪片中警局上司专横无能的传统,但除了同甄子丹饰演的马军发生了两次言语冲突外,就再也不见她的踪影了。所以,她这个人物的设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多余,出不出现都无关大局。

与此类似的是《新扎师兄》中的舒高,这位当时湖南卫视的当家花旦,用她的“无穷魅力”迷倒了影片中任达华和谢霆锋这一老一少的“父子帅哥”,而自己却莫名其妙地消失在影片中段。真的不明白影片为什么要启用她来当所谓的“第二女主角”,难道就是因为她在湖南那边的票房号召力。

随着港片越来越考虑到内地这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所以有不少港片不惜牺牲剧情的连贯性,仍会启用内地明星在其中扮演一些无关痛痒的角色。即使这个明星此前从来没有演过戏,比如《春田花花同学会》中的张靓颖(周笔畅好歹还是个主角),还有刚才所提到的舒高,希望凭借他们的明星效应,吸引大批粉丝前来观看。所以这些明星出现在影片中不过是打一个广告而已,与影片的好坏无关。

其实周星驰也经常借助“星女郎”选秀来宣传自己的新片,每次这种“星女郎”选秀活动都搞得声势浩大,结果影片上映之后观众都会大呼上当,因为真正担当主演的还是那些成名已久的女明星,而“星女郎”所饰演的角色不过是鸡肋而已,比如李卉,比如黄圣依,再比如张雨琦。

总而言之,比起香港演员在内地影片中的经常出彩来,内地演员在香港影片的表现显然还是逊色了不少。但随着华语电影大一统的趋势,今后也不会分得那么仔细,因为很多影片都混杂了中、港、台三地的演员,而制作阵容更是越来越不分彼此。当地域特色渐渐被模糊了以后,我们也没有继续探讨这个命题的必要了。

4.天使魔鬼混合体——黄秋生

第一次在银幕上见到黄秋生还是1993年的夏天,当时我们正在录像厅里观看《黄飞鸿对黄飞鸿》,片头主演名单上出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黄秋生。由于当时的知识有限,大家都以为片中一个拉黄包车的龙套角色就是他,但这也不足以作为主演啊!几年后重温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就是那个黑心的老板,十足的反派角色。

年轻时候的黄秋生真的有些风流倜傥,一副中英混血面容足以撑撑场面,此后不知是岁月不饶人,还是变态角色演多了的缘故,就变得越来越“曲线救国”了。搞到现在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刘德华的长辈,殊不知他比刘德华要足足年轻一岁之多。

粗略数了一下,黄秋生差不多演了150部影片,即使是最专业的港片迷也很难将这些影片全部欣赏完毕。而由于接片过多,他的作品中难免掺杂着大量水准不高的劣作,所以他也就有了个“烂口影帝”的不雅称号。“烂口”说明他专演烂片,“影帝”却是夸他不论接什么角色,都能演得像模像样。有人说如果能从香港找出一位可以演话剧《茶馆》的演员,那么这个人必是黄秋生无疑。

一、演员黄秋生:

1.黑道黄秋生

在香港当男演员,不可能不与黑道“染上关系”,就连成龙大哥都在《双龙会》里“玩命”了一回,就更不用说那一脸横肉的黄秋生了。

早期的黄秋生,总是出演一些大奸大恶的黑道凶徒,《至尊计状元才》中他嚣张跋扈横行澳门,《无敌幸运星》中他处心积虑想霸占遗产,当然最心狠手辣的还是《辣手神探》中的那个军火头目,最后丧心病狂得竟连毫无还手之力的病人都不放过。

后来他洒脱自如地塑造了《古惑仔》中大飞哥这个角色,长发披肩,胡子拉碴,每次出场时的招牌动作是挖鼻孔,活脱脱一副地痞流氓形象。但别看大飞平时疯疯癫癫,真正到了关键时刻还挺能起作用的,《猛龙过江》中卧底于三联帮揭穿了丁瑶的阴谋,《只手遮天》中顾及兄弟情义放了浩南一马,到了《战无不胜》又及时赶到,救了大天二一命,真是有点“救世主”的味道。同时他还是黑社会中的“语言家”和“思想家”,经常妙语连珠,通过黑道看人生,和自己小妹那段随感而出的“买个佛,保平安”言论令人感慨不已。

大飞哥的形象太过张扬,而《枪火》中的鬼哥却如一个内家高手般气定神闲,令人难以琢磨,他能被自己兄弟打上一拳毫不在意,又能在不经意间轻松干掉一个气焰嚣张的捣蛋分子。

不过在《黑道风云之收数王》和《龙在边缘》中,黄秋生就无法施展自己的鬼马才华了。虽然身为帮会领袖,位高权重,但只要一打架,挂的往往就是他自己。

当然最衰的莫过于《一碌蔗》中的大丧哥了,肥大的脑袋成了不折不扣的“冤大头”,被不分青红皂白的傻小子长年累月地当作靶子,最终积痛成疾,一命呜呼。

遭此噩运的黄秋生此后再也不敢混黑道了,换了身警服成了香港警察的“形象代言人”。

2.差佬黄秋生

到了2003年,黄Sir当仁不让地成了黄秋生最亲切的称呼,又是黄志诚,又是黄姜,以往吊儿郎当的江湖大哥摇身一变成了相貌堂堂的警队上司,不修边幅,不苟言笑,总是默默地展示着脸上的那堆横肉,反而令人感到有些不习惯起来。

笔者其实更喜欢《野兽刑警》中他扮演的那个“五毒俱全”的痞子警察“烂鬼东”,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哭有笑,有疯有癫,充分展示了人物性格的立体多元化。只是这个角色虽然将他再次推上了影帝宝座,却仍然未使他成为大众宠爱,直至黄志诚督察的出炉!

如果说张扬和内敛是黄秋生表演风格的“两极”的话,那黄志诚督察显然已经靠近了内敛的极端,因为很少能在香港电影中见到如此老练稳重的警察。不过,在对警察这类角色的长年演绎中,黄秋生还是更喜欢饰演性格张扬的那一种,譬如《天地雄心》中和刘德华大演对手戏的那个毛毛糙糙的伙计,表演之出彩程度完全盖过了刘德华。而在《人肉叉烧包2——天诛地灭》和《灭门惨案之孽杀》这类凶杀题材的影片里,他演的警察往往身上毛病多多,却凭借着自己的小聪明化险为夷,最终破除疑案。至于《香港第一凶宅》中的那个“妻管严”的水警,则完全为了搞笑而来。

“这么多年来我只演过两类角色,一是黑社会的,一是警察!”此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不可否认这两类角色黄秋生演得实在是太多了。

3.变态黄秋生

同类推荐
  • 瓷之源:上虞越窑

    瓷之源:上虞越窑

    本书介绍瓷器最早的发祥地上虞越窑的起源,发展,窑址的分布,瓷器器物种类,器形特征,花纹装饰,瓷器业兴衰原因,专业运输销售等。还附有各种陶瓷小知识以及大量精美的图片。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坚持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究其动因,当然少不了朋友们不断给我的鼓气,希望我不要半途而废。同时也是剧中人物在时时无形地推动着我,越写越感到非把他们写出来不可。这期间也有一些朋友劝我何必自找苦吃:你写得好吗?你写出来有人看吗?有人用吗?你有钱将它推向社会吗?知道吗?现在“触电”难呢!他们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但是,我最终毫不回头地走自己的路。
  • 三只耳朵听音乐

    三只耳朵听音乐

    本书是小提琴曲《梁祝》作者——陈钢的散文集,收录《三只耳朵听音乐》、《关于“耳朵”的补白》、《三个“洋”老头》、《命运在敲窗》等作品。
  •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本书关注中国近年电影的焦点问题,从新的理论视野展开整合与比较,对华语大片的本体特征、语境、功能、前景等进行系统论述,同时引发出对大众美学、主流意识、类型和超类型、明星制、数字美学等相关命题的思考。
  • 生活美学

    生活美学

    本书探讨了生活美学,论述了人体美学、服装美学、饮食美学、建筑美学、旅游美学、环境美学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小白

    小白

    小白与小白在一个乍寒还暖,充满难得温暖阳光的星期天里不期而遇。一个小白,是一个漂亮的女孩;一个小白,是一条漂亮的小狗,它并不英雄,但却可以称作为当之无愧的英雄,这是为何呢?
  • 霸宠天下,邪恶帝王妩媚后

    霸宠天下,邪恶帝王妩媚后

    受人嘲讽的无颜皇后,就是镜子前这个土肥圆?项菲仪不想接受这个现实,她的身材完全走样了……减肥,锻炼,马甲线,一鼓作气,从土肥圆,逆袭到了倾国美人,项菲仪完成了人生巅峰的完美逆袭,重新回到了她的特工时代。“女人,跟朕回去!你就是朕唯一的女人了!”他霸道宣誓,明明是他死皮赖脸找来的,偏偏还摆出这么一副高傲的姿态。“我要是偏不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读史可以明智

    读史可以明智

    本书共分三编,上编主要分析皇权运作时最高统治者的各种手段与权术中编则分析臣民对专制社会的认同,对皇权的忠诚,对社会正常运转所作的努力下编为士的历史,分析了士的两个品格:家国情怀和御用心态。
  • 师傅吓死宝宝了

    师傅吓死宝宝了

    本人实在不善于写内容简介,亲们,看书入坑吧!(*^.^*)亲亲~来吧~~~
  • 星恋轮回

    星恋轮回

    一世又一世的转生,只为了她,放弃了一切,有努力的得到了一切,如果没了她,即便拥有整个世界,也只觉得是浮云,便也没有活下去的意义了!
  • 中国算盘

    中国算盘

    小小说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符合读者需要,很有大众亲和力的文体。它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所以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丛书百部小小说名家出版工程,旨在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
  • 代天弑魔

    代天弑魔

    灭世天劫,众魔横世,玄美天界在顷刻间灰飞烟灭;群雄战意浩瀚,惜奈无力回天!一位少年身揣神秘天书,手挥熠圣飞剑在玄武大陆风云而起,代天弑魔,劲武乾坤,身渡千劫,一步步登上玄武之巅!任你魔界恶势各怀惊天魔技,我自一剑挑断,任你圣天乌龙魔法无边,毁地灭天,我自迎难而上,照杀不误!一场场打斗精彩绝伦,惊心动魄;一段段奇遇迷离扑朔,诡秘莫测;皇族公主,倾世花仙,妖艳女魔,民间靓女,玄天圣女……轮番登场,演绎缠绵绯测,扣人心弦之旷世绝恋!等级:斗魂,修罗,战皇,古仙,灵神,准尊,道尊,大尊,天尊,天圣。
  • 狐妖大排档

    狐妖大排档

    大好青年吴青见义勇为一时不慎被狐妖救下这可怎么办,要以身相许吗?可惜狐妖是个满脸胡茬的大叔。大叔还说,你以后,就来我这里打工吧,包两顿饭。“狐妖不都是女的吗,你怎么是男的?”“哼,要都是女的,不早绝种了!”“别失望,从今往后,你,也是狐妖了。”从此吴青的命运永远改变,迈入修行之路,得窥大道真颜。狐妖嘛,当然是有女的,而且,大多数都是女的,为了繁衍种族吗,必须要完成一些很纯洁很严肃的事情。什么事情?你懂得……现代也有修仙者,而且,很多很多。他们,都在你想象不到的地方,数着零钱,打着哈欠,偶尔眼中精光闪过。家门口修自行车的,菜市场卖水果的,当然,寺院道观里也有一些,他们全都在追求着那个终极的目标,以身合道,永生不朽!
  • 幼学求源幼学须知

    幼学求源幼学须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书

    天书

    他拥有所有人都羡慕的显赫家世,却没有任何修炼武艺的可能,空有诸多的修炼功法,而自己一本都不能修炼!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一本奇异的功法,机缘巧合之下,竟然发现自己能够修炼!从此,他便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