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所谓进取心,就是积极主动地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当然,这个世界还有一类人,虽然不能主动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只要有人告诉他该去做什么,怎样做,他就会马上行动。这类人往往也能生活得不错,但是却不是最为成功的人。
还有一类人是只有被人从后面用鞭子抽打时,才会被迫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类人总是感觉自己始终都在辛苦地工作,即使不愁吃喝,也会感觉自己运气不佳,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
这都不算是最糟糕的,因为还有一类人即使被人从后面用鞭子打着,他也不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样的人往往一事无成,生活落魄。
这三类人同进取心强的人相比,拥有不如意的生活完全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主动和被动本身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通常我们说的“走上坡路”,就是指人的进取心。“走上坡路”的含义极其广泛,但是有一种含义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那就是在生活中,无论我们树立了什么样的目标,我们都应把这个目标不断地向前推。因为,人的生活目的本身是没有界限的,如果你划上了界限,就说明你由继续向前变为了停滞不前,有时候也可能是放弃。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人们为什么要走“上坡路”,也许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得到更理想的职位、建立更积极的人际关系网络、将孩子培养成才、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等,这些想法都是人们走上坡路的动力,每个人都需要有这样的意愿。因为,如果一个人对生存进步、对实现自己的目标没有强烈的渴望,那么他就不会用百分百的努力去争取。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同时间赛跑,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我们自己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即使你对自己的人生目的尚未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看法,你也能感受到自己会被强烈的进取心所牵引。倘若你不相信进取心能够让人产生如此大的驱动力,那么,不妨看看你周围的人们,看看他们在遭遇了挫折和困境后是怎样挺过来的。有的人疾病缠身却依然乐观,有的人遭遇天灾也不轻言放弃。而这些遭遇了挫折的人们依然昂首向前。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在遭遇挫折之后能够马上重新估计他们生命的价值,并把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进行重新界定,而这些事情正是为了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因此他们绝不允许自己浪费时间和精力。
其实,现实中也有很多的人在遭遇了挫折或困境的时候会选择一蹶不振、选择放弃逃避……攀岩的放弃者拒绝的是山峰为他们提供的“一览众山小”的机遇,他们忽视、掩盖并且拒绝向上攀登,于是,他们就失去了一种引导他们向前、向上的力量,与此同时,他们也同生命给他们的许多馈赠失之交臂。
当然,放弃者还不足以让人叹惋,最令人惋惜的当属那些半途而废者。这些人往往是在走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停下来,然后给自己一个停止的理由:“这就是我能(或我想)到达的地方。”其实,他们这样做只是因为自己不想再继续向前了,或者说他们担心前方的道路更加坎坷,因此选择结束这段旅程,他们安慰自己,这样的高度已经可以满意了。殊不知,事情往往是如果他们再继续努力一点点,他们的人生高度就会有质的飞跃。
这样的半途而废者虽然也接受了一些挑战,而且也具备一定的进取心,只是他们在有了一点点收获后就驻足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一切都很顺利,也可能遭遇了一些困难,他们也会为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付出或牺牲很多,因此,他们也会小有成就,也会得到别人冠以的“成大事者”的美名。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样一类人的人生始终是不完整、不彻底的。即使是被冠以“成大事者”的美名,也是因为一部分人认为所谓成“成大事者”就是达到一个特定目的地的人。其实,这个所谓的目的地,并非真正的终点,而是整个过程的一个小阶段。半途而废者,同那些他们的拥护者一样,都将最终的目标定位在了整个旅程途中的一个点上。他们以为或者他们愿意以为那就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这可能是由于目光短浅,也可能是由于他们不想继续面对前方的风风雨雨,所以,这些人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大事者”。
真正成大事者,都有强烈的进取心,他们会看得长远,会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一个高高在上但是也并非遥不可及的位置。那个位置很难顺利地到达,但是只要努力不放弃,就迟早有到达的那天。这才是真正有进取心的人。他们在对自己进行一番客观评价后,会命令自己选择“走上坡路”,向上攀登,也许道路很艰险,但是他们不畏惧,他们会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顽强不屈的意志去战胜种种困难,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强往往真的能够使他们奋发向上,终达目的地。这些人是可能性的思想家,在他们眼里,什么年龄、性别、种族、身体状况或精神状态以及途中可能遇到的一切困难,都不足以成为他们停下或退却的借口,他们的宗旨就是不断进取,因为他们强烈的进取心早已成为一种自身内在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将他们的一切潜能激活,使他们大踏步地向前行进。
所以,要想成大事,就必须要有进取心。也许目前你离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还很远,那也没有关系,完成现阶段的一个个小目标,也可以为以后大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从现在开始,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吧,不要做那种被后边的鞭子抽打着才肯向前走的人,更不要做那种即使被抽打也依然停步不前的人。谁都不甘于平庸,那么,唤醒自己的进取心吧,积极主动地做该做的事,将来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人生。
乐善好施是在为自己铺路
生活中,有的人对需要帮忙的人退避三舍,而有的人则刚好相反,他们见到给人帮忙的机会,就像一只饥饿的狐狸扑向它久违的猎物一样。无疑,后者才是深谙与人交往之道的高手,他们深知人情账户的重要性,知道今日的施予正是以后的获得,当他们落难或者不如意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施以援手,甚至很多人主动找上门来提供帮助。做人做得如此风光与储蓄“人情账户”的良好习惯是分不开的。
人情就是财富。积累人情这一无形资本是人情关系学中最基本的策略和手段,是开发利用人际关系资源最为稳妥的灵丹妙药。
围城的作者钱钟书,一生中最落魄的日子莫过于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那时,由于入不敷出,不得不把保姆辞退了,由夫人杨绛亲自操持家务。虽然为了生活,钱钟书的写作动机带有商业性,但他每天500字的精工细作,仍跟不上商业性的写作速度。后来,全靠黄佐临导演上演了他妻子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他们尽快渡过了难关。
多年后,钱钟书的《围城》开拍了,正是由于当年的人情,黄佐临导演之女黄蜀芹才独得钱钟书亲允,被选为导演。
黄佐临多年前的人情储蓄为自己女儿的事业打开了全新的局面。当然,黄佐临导演在当时并不会想得如此功利。但是,如果没有当年的一份人情在,事情将可能是另一种局面。
也许,有的人会说:“怎么就能肯定对方一定会还你的人情?这年头,秋后不认账的人太多了。”是的,对方会不会还人情是个未知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你不做人情储蓄,就一定无所得。何况即使对方没有任何表示,你也会为自己赢得施恩不图报、德行好的美名。如果你周围的人都在说你人好,你的路还会不好走吗?
相反,对得失斤斤计较、不肯帮助人的人是可悲的。撇开他人在关键时刻得不到帮助会怎样不说,也丢开社会对不肯帮助人的人的评价不谈,就其自身而言,也会让自己成为一个可悲的人,是自己亲手堵死自己所有可能的路,也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自绝于人生的人难道不可悲吗?
也许你也听过这个故事:
越战结束以后,一个士兵打完仗回到美国,在旧金山给他的父母打了一个电话,说他想带一位朋友回自己的家。他的父母很高兴地答应了。可当他父母听说他的朋友是一个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的残疾士兵而且急需人照顾的时候,他们又对儿子表示抱歉,只答应给那位朋友另找一个可以养伤的住所。儿子坚持要让朋友跟自己一起住。这时父亲生气了,严厉地说:“孩子,我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残疾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么沉重的负担。我们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因为这种事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我想你还是自己赶快回来吧,赶快把这个人给忘掉。他自己会找到活路的。”就在这个时候,儿子挂上了电话。
几天过后,他们接到旧金山警察局打来的一个电话。他们被告知,他们的儿子坠楼身亡,经警察局认定是自杀。
悲痛欲绝的父母乘飞机抵达旧金山,并被带到陈尸所辨认儿子的尸体,他们认出了儿子,但惊愕地发现:他们的儿子恰恰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
权衡利弊,储蓄人情绝对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好习惯。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去做才算是有效地储蓄了人情呢?
施以恩惠是人情关系学中最基本的策略和手段,是开发利用人际关系资源最为稳妥的灵验功夫。在帮助别人时,我们要掌握以下基本要领。
(1)施恩时不要说得过于直露,挑得太明,以免令对方感到丢了面子,脸上无光。如果已经给别人帮过忙,更不要四处张扬。
(2)施恩不可一次过多,以免给对方造成还债负担,甚至因为受之有耻而与你断交。
(3)作为领导要培养下属对你的感情依赖,让他们心甘情愿为你效力。
(4)给人以恩惠还要注意选择对象。像狼一样喂不饱的人,你帮他的忙,说不定他还会反咬你一口。
施恩分为两种:一种是雪中送炭,一种是锦上添花。两者都可落得人情,但两者之间的价值却有天壤之别。雪中送炭是救人于生死、济人于危急,就好比给一个即将渴死的沙漠旅人以清泉;而锦上添花则好比给富人以金条。这两者给人带来的心理满足是天差地别。因此,要帮助就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拥有尊严,才能赢得机遇
做人做事得有原则,得有底线。保有尊严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要求,懂得自尊的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一个人不能以失去尊严为代价来换取机遇,这不仅不能给他带来想要的东西,反而会让自己蒙羞受辱一辈子。
有一个出色的画家在记者招待会上回忆自己的当初时,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这样一个故事。他说自己从小就爱画画,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当上大画家,后来他到了一座远离家乡的城市求学,报考了当时那个地方很出名的一所专业美术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可还是未被录取。
想要回家,又不甘心,可是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自己又还是一个学生,很难养活自己。就这样矛盾了好几天之后,当他下定决心还是回家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早已身无分文了。没有办法了,情急之下,他来到学院外不远处的一条繁华街道上,在一棵柏树下搭起了画架,想以给路人画像赚一点回家的路费。
开始的时候,根本没有人搭理他,他就自己对着大街画,看见什么就画什么,到最后饥饿难耐的他实在没有办法了,便在一张白纸上写上:“为您画像赚取回家路费,不满意不要钱。”并将白纸贴在了画架上,这引来了路人的围观。因为是在学院旁边,来来往往的学生不少,看着都是同龄人,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有几个学生走过来让他画了像,然后给了钱。就在这时,来了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扔在他的脚下,他当时很生气,但是忍住了,他看了看无赖,最终弯下腰拾起地上的钱递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丢在了地上。”无赖接过钱,重新扔在他的脚下,傲慢地说:“这钱是赏给你的,你必须收下!”他再次看了看无赖,忍住心中的怒火,深深地对他鞠了个躬说:“先生,谢谢您的资助!刚才您掉了钱,我弯腰为您捡起。现在我的钱掉在了地上,麻烦您也为我捡起来。”无赖被这突如其来的话震住了,只好在旁边学生的掌声中捡起了地上的钱并放在他的手里,正准备转身走人时,“等等,先生,为您画的画还没画呢,我不是乞丐,只是想靠自己的劳动赚回家的路费。”那个无赖红着脸,不知进退……在场的人们都为画家鼓起掌来,画家顿了顿又继续讲了下去。
他没有发现在围观的人群中有双眼睛一直默默关注着他,这不是别人,正是旁边那所美术学院中的一位主考官,也是学院的副院长,副院长将他带回学院,最终录取了他。
其实每个人都会经历生活的低谷时期,而往往在那个时候最容易招来无端的蔑视,愤然反击是人的本能,可是我们要想使自己和那些低俗的人有区别的唯一办法就是理智地去对待,狗咬我们一口,我们不能反咬狗一口。我们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展示并维护我们的尊严,这时人性的真善美、假恶丑就自然流露出来了,邪恶总是会被正义战胜的。
你得明白有的时候,你弯下的是腰,但捡起来的,却是你无价的尊严。这不仅是对挑衅者的有力回击,同时也是赢得他人赏识和尊重的有力筹码。而赢得了他人的赏识和尊重,就有可能为自己争取到难得的机遇。
机遇蕴藏于人脉之中
积蓄人脉,就是积蓄机遇
现代社会,人脉显得尤为重要。一个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无论做什么都会更加顺畅。人缘好的人,会有很多人愿意为其伸出援助之手,或者说至少不会去阻碍其前进。因此说,储蓄人际关系会为你的生活和事业储蓄一股强大的助力,而这强大的助力就是你得到更多机遇的坚实之基。
老王经营着一家小电器行,收入不是特别多,但生活还算是富裕。一次,一个顾客来找老王,说要订一批高档灯具,还放下了1500元的定金,后来由于某些原因,货到后那人又不要了。通常情况下,这属于买方的原因,定金应该被卖方扣下,但是老王却要将定金全部退还给那个人,还说就当是正常进货,以后慢慢卖。那位顾客对老王的做法也感到很意外,他不好意思地说:“这事的确是我的原因,应该由我来承担责任,您还是按照规矩扣定金吧!”老王却笑着说:“倘若没有难处,你也不会做出尔反尔的事。我们都是生意人,买卖不成仁义在,这个定金我不收了,如果你看得起我,那我们就交个朋友吧!”那个顾客自然是感激不尽。
其实,老王这个人平时就对顾客一团和气,他真正信奉“顾客就是上帝”,对于年纪大的顾客,他会送货上门,甚至帮忙安装;对于熟识的顾客,他从不斤斤计较,结账时会主动将零头抹掉……因此,老王这个生意虽然没有发大财,但是他的人缘却在当地出奇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