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95400000006

第6章 反共主义在美国产生与发展的根源(3)

“天定命运”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首先是“种族优越论”。虽然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是民族的大熔炉,但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白人种族优越论”,即“白人至上”的观念。美国的种族优越论虽不像希特勒的种族理论那样被公开宣扬,但却存在于主流美国人的观念中,体现在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51年时就讲过这样的话:“世界上纯正白人的数量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非洲人全都是黑色或黄褐色的;亚洲人主要是黄褐色的;美洲人(包括新来者)各种肤色都有;在欧洲,西班牙人、意大利人、法兰西人、俄罗斯人以及瑞典人总体来看属于那种我们称之为肤色黝黑的人;德意志人也是如此;只有撒克逊人是个例外,他们使用英语,构成了地球表面上白种人的主体。我期望他们的数量不断增加……或许我对我的国家的人的肤色存有偏爱,因为这种偏爱对人类来说是自然天生的。”这种自然天生的对本种族的偏爱逐渐演化成种族优越观念。迈克尔·亨特认为,美国人的种族优越观念反映在19世纪的大量绘画作品中。比如,在一幅被用在学生课本中的名为“人的种族”的人物画中,白人的头像摆在中间,正脸全貌,是个仪表端庄、面容秀丽、神态安详的贵妇人形象;而周围的其他有色种族的人则被描绘得或侧脸半面、或胡须遮面,而且目光呆滞,面无表情。在有种族偏见的白人看来:“白色象征善良、纯洁、美丽,而黑色却象征着罪恶、腐朽、丑陋。”美国扩张主义者认为,以白人为主体的美利坚人是最优秀的民族,他们有征服劣等民族的权利。这是“天定命运”。他们还“希望这种天定命运的向外扩张权利不被赋予除美国外的任何其他民族。”

其次是“美国伟大”的思想。“种族优越”感,再加上美国特殊的历史,使美国主流社会产生了“美国伟大”的思想。早在美国立国前,托马斯·潘恩就在著名的《常识》中宣称:“我们拥有使世界重新开始的力量。”以后,先是以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代表的联邦党人提出了“美国伟大”的概念,然后又为以托马斯·杰斐逊为代表的反联邦党人所接受。汉密尔顿从独立战争的经验教训中领悟到:人是有野心、有报复心和贪婪的,这是人类的本性,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生活的法则;国家和人一样,必定会为财富和荣誉这些古老的野心目标而发生冲突,斯巴达、雅典、罗马、迦太基的经历都证明了这一点;美国人必须认识到,他们也生活在一个与完全理智和完全道德的幸福帝国相距甚远的世界里;因此,美国必须成为一个像欧洲那样在世界起支配作用的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成为一个伟大国家。“美国伟大”思想成了美国扩张主义的另一个重要意识形态。“美国伟大”就意味着美国人“天定命运”具有拯救落后民族并使之获得新生的能力和“使命”,就意味着美国应该成为世界的领导者。

第三是“民主制度优越论”。美国人认为,美国所创立的立宪民主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政治制度,最能保障人们的自由权利,因此应当被世界各国效法,而“伟大的美国”则负有“使命”和“责任”向整个美洲大陆乃至全世界传播、推广这种制度。美国兼并俄勒冈时,参议员丹尼尔·迪金森(DanielS.Dickins·n)在国会辩论中说,俄勒冈问题是“两大体系之间的问题,即君主制和共和制之间的问题”;众议员威廉·索耶(WilliamSawyer)认为,合并俄勒冈可以“把我们从革命先辈那里接受过来的自由制度纯纯正正地传给后代”。1845年,国务卿詹姆斯·布坎南(JumesBuchanan)表示,为了捍卫共和制,合并加利福尼亚是可行的。《纽约先驱报》的文章甚至宣称,为了保卫自由制度,不仅要合并加利福尼亚,而且要占领全部墨西哥。众议员查尔斯·卡思卡特(CharlesCathcart)在第29届国会上宣称,将“使整个大陆的居民组成一个共和主义大家庭”。美国完成大陆扩张开始向海外扩张后,推进民主成了其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德国、奥匈帝国等国是专制国家,而英、法以及二月革命后的俄国是民主国家。威尔逊要“站在欧洲民主力量一边而战斗,反对野蛮的威廉统治的德国。”“而且对威尔逊来说,只是击败德国是不够的,他还要打败那些人类的祸根,即德国所追求的帝国主义、军国主义和专制制度。”“一场胜利的战争只能是全球性变革的前奏。”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存在相似的因素。美国学者西格尔认为:“美国人随着他们传统观念的发展,一直确信未来是他们的,民主政治将传遍全球。”

上述“天定命运”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构成了其重要内涵。作为“优越种族”的国家、民主制度的发源地、“伟大的美国”,应该领导整个世界,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构成了美国实现这一目标的巨大障碍,特别是当共产主义具有向全球蔓延之势的时候。

§§§第三节反共主义形成与发展的若干促动因素

反共主义能够在美国形成并得到发展,而且一度势力相当强大,除了上述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对抗以及美国特有文化背景方面的根源外,还有一些因素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促动作用。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宗教、社会阶级结构、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失误三个方面。当然,这些因素不仅在美国存在,在其他西方国家也存在。

一、宗教

美国虽然不像一些欧洲国家那样有国教,宗教与政治有着直接的密切联系,但美国也是个宗教势力很大的国家。宗教对政治的影响虽不很直接,但却是不可忽视的。实际上,宗教也是美国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是由于它并非美国所特有的,而且在形成反共主义上所起的作用没有上述因素更直接,因此将之列为促动因素。

学者们普遍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笃信宗教的国家”,是“宗教色彩最浓的发达国家”。据1979-1980年《政治家年鉴》统计,美国有各种宗教活动场所33.3万多处,神职人员216550;信徒13100多万人,占当时美国人口(22000万)的近60%。这是能够统计出来的数字。美国记者艾伦·埃尔斯纳认为:基督教是美国一支强大的社会力量,美国有近50万个教堂和宗教活动场所,每10个美国人有7个说他们是教会会员,宗教似乎无所不在。还有一种说法,在每100个美国人中,大约有64个是基督教会或其他宗教团体的教友,其他不属于任何教会的人,也大都有着某种宗教信仰。在信教者中,基督教徒占有绝对优势,其中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又居领先地位,分别有7200万人和4983万人。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不仅信教的人数多,而且教徒的文化程度也较高,宗教活动较为活跃。

美国从立国之时起就实行了“政教分离”原则。1791年颁布的宪法修正案第一条对这一原则加以确认,规定国会不得制定“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的法律。尽管如此,在美国,政与教之间仍然存在着密切关系。政府干预宗教、宗教介入政治的事例在美国历史上不胜枚举。有时,两者不是互相“分离”,而是彼此“合作”。

就宗教对政治的影响来讲,可以说是重要而深刻的,因为“宗教自由从一开始即是”美国的“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的基石”。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首先,美国政府的决策层及对政府决策有重要影响力的政界、商界要人很多都是教徒,他们的信仰对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政治立场有着重要影响,从而使政府的决策时常打上宗教的烙印。其次,经选举而产生的国会两院的议员和各级行政长官,为了争取选票,必定要迎合占选民多数的信教者的利益和要求。比如,罗纳德·里根总统在竞选时就提出,要在公立学校恢复祈祷。在美国外交史上,特别是对非基督教国家的外交,传教士在影响政府决策特别是美国公众对某国的评价上所起的作用往往比媒体还大,有时甚至大于外交官。第三,教会本身就是个势力相当强大的利益集团,可直接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甚至压力。比如,教会人士时常违法收容非法移民,对抗政府的法令,向政府的权威挑战。宗教领袖一般都要在诸如外交、国防这样事关国计民生的国家大事上表明自己和宗教界的态度,以影响政府决策。1988年,两位牧师——杰西·杰克逊和帕特·罗伯逊还竞选美国总统。美国学者艾尔弗雷德·希罗认为:“宗教机构在思想和行为上对美国外交事务,最终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潜在影响是实实在在的。”“由宗教机构资助或与宗教机构有关的书籍、刊物、报纸以及其他著述可以抵达绝大多数美国人的家里。”有些宗教组织和教派与某个政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比如占登记选民25%的白人福音派新教徒就与共和党关系密切。据《竞选与选举》杂志1994年的研究结果,白人福音派新教徒在至少18个州的共和党中占支配地位,并且在另外至少13州的共和党中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力,这种情况使很多普通的共和党人感到难以理解并认为这有些疯狂。第四,美国政治生活处处都带着宗教的印记。“我们信奉上帝”就是美国人的一条格言,并刻印在了硬币、纸币上;国会的参、众两院都有设有牧师的办公室;陆、海、空军里有常驻牧师,他们拿军队的工资,佩带军衔。许多官方仪式都带有宗教色彩。比如,每届国会开会之时首先必须祷告;领导人去世以后要按照宗教仪式进行安葬;举行向国旗宣誓仪式时要高颂“上帝麾下的一个国家”;圣诞节是全国性假日,届时白宫里要安放圣诞树,总统要参加固定的仪式。

就反共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宗教主要从4个角度发挥作用:

第一,宗教与马克思主义天然对立。马克思主义属于无神论,而且是最彻底的无神论,对宗教持完全否定的态度,甚至斥之为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这种态度必然会招致宗教信徒的对抗情绪。当1824-1827年罗伯特·欧文在美国进行空想社会主义的合作社会的试验时,“美国大多数公众对欧文持敌视态度,他们与其说厌恶他的社会主义,不如说厌恶他对宗教的无情攻击。”马克思主义也不可避免地遭受这样的敌视。许多在推行反共主义政策上起了重要作用的人物都是宗教信徒,比如约翰·杜勒斯。杜勒斯的反共反苏倾向与他的宗教信仰有很大关系,他认为美苏对抗主要是一场西方基督教文明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思想斗争,前者由美国领导,后者由苏联领导。曾在美国中央情报局任高级官员的哈里·罗西兹克认为:“冷战变成了一场反对异教徒的圣战,一场信奉上帝的自由世界人民反对无神论的‘共产主义’的自卫战。”

第二,基督教有排斥其他信仰的传统和倾向。虽然在美国,拥有优势地位的基督教一直能与其他宗教和平共处,而且宪法还规定,国会不得制定“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的法律,从而为宗教信仰自由与平等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从宗教教义和历史传统看,基督教及其各派系存在着排斥其他信仰的倾向。在历时几十年的北爱尔兰问题上,造成冲突的重要原因就是新教徒与天主教徒的对立,冲突双方截然以宗教信仰不同为标志而分野。而在中世纪,因基督教各派系间对立而引起的冲突和战争更是十分常见,规模较大的如16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和1618-1648年欧洲三十年战争。同一宗教内的不同派系尚且如此对立,对待“异教徒”就更具有排斥倾向了。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就是典型事例。虽然当时发动远征的主要动机是天主教会、封建主和大商人企图乘机扩张势力、掠夺财富、缓和西欧社会危机,但也不排除宗教因素的作用。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维护基督教,也构成了前后8次、历时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得以发动起来的重要因素。基督教徒们在从欧洲大陆移居美洲时,也将基督教的这种排它倾向带进了新大陆。比如在1650年康涅狄格州颁布的法典中竟有这样的条文:“凡信仰上帝以外的神的,处以死刑。”再比如,在对待奴隶问题上,就对非基督徒具有严重的歧视,1670年,弗吉尼亚的一项法令规定,由海路来的“所有非基督徒奴仆”必须终身服役。在基督教徒看来,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是更加“怪异”的异端邪说。

同类推荐
  • 制度高于一切

    制度高于一切

    制度高于一切。制度决定成败和兴衰,制度决定高度和跨度。一个发达而进步的企业必基于一种发达而进步的制度。一个昌明而伟大的国度必基于一种昌明而伟大的制度。一个和谐而文明的社会必基于一种和谐而文明的制度。
  • 普京八年

    普京八年

    普京执政八年。是俄罗斯对外政策逐渐成熟、地缘战略日臻明晰的阶段,也是俄罗斯对世界政治和国际格局影响不断增强的时期,因而这段时期的俄罗斯外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00年初,普京面临的国际环境相当恶劣,科索沃战争使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关系降至冰点。围绕美国企图部署全国导弹防御系统和退出苏美《反弹道导弹条约》问题的外交斗争进一步加剧了俄美紧张关系.而在第二次车臣战争等问题上的分歧也更加恶化了俄欧关系;美国的渗透加剧了独联体地缘政治多元化,俄罗斯在其传统势力范围的领导地位遭到严重的侵蚀;俄罗斯在“第三世界”的传统盟友因为此前俄罗斯奉行的“自动放弃”政策而疏远离弃……
  • 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本书从六个方面,即海外华侨与近代中国、创建组织、舆论宣传、经济援助、武装支持以及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海外华侨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介绍了海外华侨在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等革命组织以及宣传革命思潮、捐助并参加武装起义等方面的贡献。
  • 理性履职观

    理性履职观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0]?,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本书全面考察了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深入探讨了周恩来精心组建、调整和管理新中国第一至五届中央政府的过程。本书分为上下两部,上部重点研究从新中国创建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中央政府筹组、运转和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整的风雨历程,以及周恩来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下部深入研究了周恩来在长期领导政府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管理理念、科学的行政方式、独特的行政风格,以及杰出的人才观和廉政建设思想。本书对我们全面了解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的初创与沿革,传承周恩来卓越的管理思想与优秀的工作作风,对我们搞好今日政治体制和行政机构改革有深刻的启迪。
热门推荐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亲和力

    亲和力

    《亲和力》主要讲述了一对情侣历尽波折,到了中年方成眷属,在乡间过着宁静而幸福的生活。谁知由于丈夫的朋友以及妻子年轻、美丽的养女的到来,四个人之间便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重新组合,并由此生出了激情、痛苦,以及短暂的幸福和长久的不幸,这难道真是小说中所谓的亲和力使然。
  • 就是不让你好过!

    就是不让你好过!

    作为老奸巨猾的女儿,她一直都没什么觉悟,还要嫁给一只臭屁又阴险的大孔雀,开什么玩笑?!作为一名年少有成的精英,竟然有人喜欢给他添堵,还妄想吞了他的心血,能让你好过?当封湛有一天发现,自己吃错药喜欢上了一个二货,而二货背后还有两条黄鼠狼的时候,他就开始了默默的步步为营。
  • 琉璃少爷重拾爱

    琉璃少爷重拾爱

    八岁,上帝将你带给了我,从此,我无法停止对你的感情。一见钟情,如此简单。十岁,面对我的质问你冷声回复我,你不会让我与母亲好过。十二岁,你知道了我对你的心意,却只是冷嘲热讽。你说,风骚的女人她的孩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你不可能会喜欢我。十四岁,我中考前夕,你给我来了一个致命炸弹。我的妹妹居然成为你的女朋友,而你没有认出来。十五岁,我选择休学去国外疗伤,你给了我一句慢走不送。十六岁,我带着治愈好的心回归,你却在这时候要我和你在一起。从八岁到十六岁,整整八年,我没有一刻停止喜欢你。所以对不起,我无法和你在一起。你的告白,是对你自己的最大讽刺。
  • 18岁后要历练,你必须懂点说话技巧

    18岁后要历练,你必须懂点说话技巧

    18岁后,没有坚实的人脉,没有过硬的学识,那你的未来、你的成功将无从谈起。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是否掌握了说话技巧! 《18岁后要历练,你必须懂点说话技巧》向大家介绍一套完整的快速掌握说话技巧的方案,通过学习,你既可以看到卓越口才的实例,又可以掌握卓越口才的精髓,同时你也将学习到锻炼卓越口才的实用方法。
  • 一张发黄的纸约

    一张发黄的纸约

    那时候,我们还小,小得不懂去爱与被爱等我们长大了,才猛然醒悟,不如就像小时候懵懂的爱着我宁愿我们不要长大。
  • 公子颜如玉

    公子颜如玉

    淮楚被长安楼的公子颜收留之后,结识了公子苏,同时也与幼时的玩伴秦淮重逢。在如水的时光里,淮楚渐渐得知这三人的诸多秘密·······
  • 剑舞阿拉德

    剑舞阿拉德

    一把属于阿拉德的剑一个黑暗的大陆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一切的一切,只为了......
  • 寻常禅

    寻常禅

    本书从现实社会人们经常遇到的一些困扰出发,试图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阐释佛陀的智慧,以佛学的理念来提出适合现代人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对策,帮助世间迷惘的人从心灵的困境中走出。
  • 医女天下.下堂王妃难再娶

    医女天下.下堂王妃难再娶

    白雪皑皑,城楼之上她纵身一跃,死而复生,改容换貌,一杯忘情水从此忘却前尘往事,开始全新的生活。却不想,换个时间,换个地点,他终是她渡不过的劫。一次次的相遇,挥之不去的似曾相识。医女闯天下,一段段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谱写不一样的传奇。(喜欢可敲作者934419588敲门砖任意角色名)(本文由多个小故事穿插而成,)小故事排序:1(渡不过的劫)2(王妃要下堂)3(丑女大翻身)4(长发及腰)5(女子无才便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