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75800000062

第62章 玉屑集(1)

赵丽宏

“玉屑”之引

现代人,生活紧张,物欲膨胀,很多人心烦意乱,怨尤顿生,大千世界纷繁热闹,却寻不到一个清静去处。殊不知,有一个美妙所在,人人都可随意造访,如能沉浸其中,哪怕是片刻瞬间,也是莫大享受。这所在,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

读诗,而且是读古诗,岂不背时?

我们老祖宗,用他们的智慧和才华,创造了人类文学宝库中最耐人寻味的文字。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少了不起的诗人,方块字被他们反反复复使用,却常用常新。中国的古诗,以简练的文字,构筑成阔大幽深的意境,让人惊叹,这实在是汉字的光荣。那些流传千百年而依旧魅力不衰的优秀诗词,是文字中的钻石,是真正的文学瑰宝,识字的中国人,如果不懂得欣赏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贝,难道不是天大的憾事?

宋人魏庆之,有《诗人玉屑》传世,数百年来一直有人在读,在研究,那是一本诗话,内容和作诗有关,有诗人的故事和言论,也有关于写诗方法等种种论述。我要写的文字,其实和这本书没有太大的关系。我喜欢《诗人玉屑》这书名,尤其是“玉屑”这两字,想象一下,一把雕刀,滑过润洁的玉石,刀锋下,溅起晶莹的碎玉,如雪,如丝,一缕缕,一片片,在阳光下飞舞,飘扬,虽只是闪烁于片刻瞬间,却可以长久漾动于心头,那奇妙的清亮莹光,可以驱逐浊思,照亮幽暗的心谷。读古诗,当然可以用现代人的眼光,欣赏的触角和情感的波动,若能如刀锋琢玉,滑过古人智慧艺术的诗句,溅起片片玉屑,何其美妙。

古老的中华大地上,诗魂不死,诗人不绝。我想,只要我们还在使用汉字,中国古诗的魅力便不会消失。

早春消息

暖风徐来,冰雪消融,春意在大地上悄悄蔓延。春意最早在什么地方露头?苏东坡有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河里游泳戏水的鸭子最先感知到温暖的春意。这其实是诗人的想象,苏东坡诗中没有具体描绘鸭子们如何感知春意,但就这么巧妙一点,已经可以让人联想春意如何不动声色地悄然而至。鸭子们在水中欢腾的模样,读者可以自己去想象,那一片被欢快的脚掌和翅膀搅动的春水,正带着春天的暖意,缓缓而来。苏东坡写早春景象,在他的词中也有佳句:“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这几句诗中,东风是早春信使,吹得柳绿花发。鸭戏春水,表现的是瞬间景象,而东风播春,却是一段较长的时空。诗人对春的观察,细致入微,从微观到宏观,从有形到无形。

在我的记忆中,古人描绘大自然最初春意的佳句,可以举出很多。李白的《宫中行乐词》中,有两句诗写得传神:“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寒冬的冰雪在梅花的幽香中消融,柳条在和煦春风中暴出了金黄嫩绿,这也是最早的春消息。同样的意境,在李白的诗中可以找到不少,如《早春寄王汉阳》中:“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落日忆山中》中:“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杜甫的《腊日》中,也有两句妙诗,和李白的诗意异曲同工:“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这样的早春诗意,李清照也感受到了:“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从绿和梅在暖风中的变化中感觉“春心动”,是李清照的创造。宋人张来的《春日》中有两句写得很生动:“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在冰棱滴水融化中,看到冬天已悄悄过去;从柳梢的新绿中,发现春天已偷偷归来。同样的意境,也可以在宋人张栻《立春偶成》中看到:“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春到人间草木知”和“春江水暖鸭先知”,属于相类的思路,“草木知”,也可以引动读者的丰富联想,春风中,草木复苏,大地泛出新绿。韩愈咏春,曾写到:“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也是草树知春,不过却已经春深似海了。他这首诗题为《晚春》,所以会有万紫千红的景象。

韩愈的《春雪》,写的也是早春景色,却与众不同:“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二月初,正是春之头,在刚刚解冻的田野里看到草芽,心生惊喜。对盼春心切的人来说,这一丝春色初露,实在不过瘾。于是诗人笔锋一转,请来了白雪,这当然是春雪,是冬天的尾巴。雪花在已经萌动春芽的草木间飞舞,仿佛是在向诗人预示春花烂漫的盛景。

多年前我曾以《早春》为题写过一组短诗,每首六行,写这些诗时,眼前漾动着大自然的春意,心里也出现古人的诗句。去年在《光明日报》发表这组诗,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其中有《芦芽》,描绘的是我当年下乡“插队落户”时的感受,每年初春,看到河边芦苇发芽,总是心生喜悦和希冀:

出土便是宣判冬天的末日,

尽管寒风仍在江边呼啸横行。

纤细的幼芽竟能冲破冻土,

地下搏动着何等强韧的春心。

不要再为自己的柔弱哀叹,

且看这遍野迎风而长的生命。

杜鹃啼血

杜鹃,在汉语词汇中,是花,也是鸟。

杜鹃是多年生灌木,品种繁多,花开缤纷七色,以红色居多。春天山野中,杜鹃是最常见的花,盛开时,满山遍野殷红如火。江西民歌中的《映山红》,陕北民歌中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唱的便是杜鹃花。

杜鹃作为鸟名,含义更为丰富。杜鹃,就是布谷鸟,又名子规、杜宇、子鹃。如果生活在乡村,在春夏时分,能听到杜鹃彻夜啼鸣,如歌如吟,如泣如诉,引人遐想。我年轻时在崇明岛“插队落户”,经常听到杜鹃的鸣唱,那声音总是从远处传来,在田野中飘绕不绝。那时人们都把杜鹃看作报春鸟,“布谷声声”,是督促农民播种耕耘。但在我听来,杜鹃的啼鸣,总有凄苦悲凉之感。这或许是因为联想到那些古老的传说。

杜鹃花,如何成了杜鹃鸟?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一首五绝作了很妙的回答:“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我没有仔细看过杜鹃的样子,但知道杜鹃有红色的嘴,富有想象力的古人以为这是啼血所致。杜鹃鸣唱时节,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于是便有了“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的联想。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望帝是传说中周朝蜀地的君主,名杜宇,不幸国亡身死,魂化为鸟,哀啼不止,口中流血。“杜鹃啼血”,在很多古人的诗中提及,杜鹃被称为杜宇,由此而来。李商隐《锦瑟》中,“望帝春心托杜鹃”,引用的就是这个典故。因为这样的故事和传说,杜鹃出现在古诗词中,多与凄惘和悲苦相关联。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辛弃疾《定风波》:“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文天祥晚期的诗歌,多悲切之情,国破家亡,前景渺茫,他曾以杜鹃的形象寄托自己的情思:“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这首题为《金陵驿》的七律,生动表达了因国破家亡而生发的忧伤沉痛。

杜鹃的啼鸣,在很多游子的耳中,彷佛在诉说“不如归去”,诗人常因杜鹃之鸣而撩动乡愁。范仲淹有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杜鹃,不仅是花和鸟,也是中国古诗中涵义幽邃的意象,值得玩味。

弦管暗飞声

古人在诗中描绘的音乐,我们大多都已经无法听到。然而那些吟咏音乐的诗篇,直到今天依然令我神往。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那些美妙的诗句,已成为中国人记忆中最熟悉的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把琵琶的声音转化成这样的文字,是天才所为。

唐人诗中,写弹琴的诗很多,其中不少写得非同一般。如李白的五律《听蜀僧浚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其中“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两句,是典型的李白风格,既有想象力,也有气势。

常建的《张山人弹琴》,也写得传神:“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岂惟丘中赏,兼得清烦襟。朝从山口还,出岭闻清音。了然云霞气,照见天地心。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改弦扣商声,又听飞龙吟。稍觉此身妄,渐知仙事深。其将炼金鼎,永矣投吾簪。”琴声中,云霞缭绕,仙鹤翔舞,还有飞龙歌吟,这当然是诗人的想象。琴声驱散了现实世界中的喧嚣烦乱,把人引入仙境。

写琴的诗中,流传较广的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其中“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是韩愈描绘琴声的名句,此诗我曾在《诗和琴》一文中谈过,不再重复。宋人晏几道的《菩萨蛮》写弹筝,也值得一读:“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晏几道写的是“哀筝”,通篇都是哀声,其实也是游子的乡愁。

同类推荐
  • 中华千年文萃:赋赏

    中华千年文萃:赋赏

    本书选取屈原、宋玉、贾谊、张衡、曹植、苏轼等人的作品,尽量采取古籍版本,古代人名、地名和专用词等仍使用原字,未改为简化字,并按作者简介、正文、注释、点评形式来编排,旨在引导读者自己去感受思索,从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获益。
  •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诗集》共二百首诗词,包括国内篇和异域篇两个部分,真实而又浪漫地描绘出在中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 风雨人生,自然与世态的种种感悟和漂旅行程。国内篇涵盖国内的峥嵘岁月、坎坷生涯、世间百态、社会缩影、美好河山……
  • 静观人生

    静观人生

    这是一位大师笔下的人生。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丰子恺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从他的作品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他那丰富的生活经历,看到他所接触的多姿多彩、纷繁复杂的人事,感受到他那浓厚的生活情趣。
  • 年轻时:张颐武解读人生警语

    年轻时:张颐武解读人生警语

    本书是北大教授张颐武最新散文集,本书为作者的华丽转身之作。作者在这本书中一改大学教授以往在大家心目中的刻板印象,不谈学术,只谈为人处世之道,是作者少有的一本适合不同读者的老少咸宜的正能量读物。正如本书序言中所说:古人洞穿人情世故的通达,生命思考的透彻,待人接物的谦和,学习追求的执着都让我们有茅塞顿开之感。看这些人生的警语,常常觉得自己处事的缺点毛病都被说中了,自己的局限和短板以及努力的方向被讲清了,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常常从这样的一句渗透着古人对人生感悟的话语中得到启发。
  • 重返巴格达

    重返巴格达

    本书是唐师曾在海湾战争结束10年后,持私人护照自费重返制裁中的巴格达,只为追踪和记录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而长远的伤害。家庭分崩离析、生命灰飞烟灭、辐射贻害无穷……伊拉克由曾经的富裕、文明、稳定的国度转变为贫困、混乱、尊严扫地、大批失业、男盗女娼的社会。本书一以贯之唐师曾的英雄激情,他历陈战争伤害,真实记录国家的多舛遭遇与人民的悲惨命途,以警现世。本书累计销量近30万册。
热门推荐
  • 都市之王者在人间

    都市之王者在人间

    罗杰,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朋友背叛,他无奈。强者伤他,他忍耐。但是,如果一个人触碰到他的逆鳞,就会跟你欲以死相拼。都市之王者在人间,欢迎收藏。
  • 销售绝对是门手艺活

    销售绝对是门手艺活

    怎样分析和理解产品?怎样有效寻找客户?怎样判断客户需求?怎样一击即中,完美收官?作为一个销售人员,签单靠的不是天赋,而是对以上销售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把握和控制。《销售绝对是门手艺活》作者在12年的销售实战中,对销售流程中每一个影响结果的细节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将销售工具、设计方案、流程管控、完美攻杀等环节进行分解,并以案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向我们讲述了完美成交要注意的要点与细节。作者告诉我们:每个销售人员,都要像工匠一样,打磨好销售流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最终才能促成成交。因为,销售其实是门手艺活。
  • 血色谜妃:神帝无谓妻宠妻

    血色谜妃:神帝无谓妻宠妻

    她,22世纪神秘组织之首,惊天医术毒术。她,安家嫡出大小姐,天生废材痴傻。当她变成她,光芒惊煞了世人。但她遇上俊美无双,残酷无敌,腹黑无赖的他,又会谱写出什么传奇故事。“你,你…你离我远点,我会咬人的!”只见他邪魅一笑,“娘子,为夫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
  • 大小诸证方论

    大小诸证方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宫传

    天宫传

    既然有天庭,那么神仙之中也有官场。太上老君的烧火童子想入主天宫,自然要从人界学起。仙侠小说,历史风格。本书已肥,请杀。
  • 网游之和老婆的战争

    网游之和老婆的战争

    老婆说:“想上床,在游戏里面,打赢我的公会再说!”矮婆不爱你怎么办!老婆有爱的人怎么办!很简单!杀死那个小白脸,然后在征服老婆!让老婆爱上你!一个职业佣兵,从国外,让自己的军人爷爷,骗了回来,和自己从小就忌讳的女人结婚.........求推存,收藏
  • 屋外阳光正好

    屋外阳光正好

    宁静的午后,两个人静静的依偎在沙发。屋外,阳光正好。最美的爱情便是他爱你的时候你也爱他。最好的结局就是时光蹉跎,他依然在。
  • 爱情塔罗转起来

    爱情塔罗转起来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这么一个人,遥远的爱着。这辈子也许都无法在一起,也许都没有说过几句话,也没有一起吃饭看电影,可是就是这个遥远的人支撑了青春里最重要,最灿烂的那些日子。以至于让以后的我们,想起来,没有遗憾后悔,只是暖暖的回忆。
  • 对于tfboys守护就好

    对于tfboys守护就好

    一个重庆二货,一个高冷少年,还有一个浅浅虎牙。岁月匆匆,只有他们还依然如旧。愿时光温柔对待他们,只为~~~~~~
  • 窥界

    窥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星辰为祭,天崩地裂,道果被窃。九圣大陆,宗门林立,诸强争霸,只为道果,寻求长生,不死不灭。问寰宇天辰,谁可主宰?一个少年只为求生,战天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