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74800000034

第34章 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

何向阳

元好问的这一问,是一句好问。却在历史上并不有名。这一问是在另一已于20世纪传唱开的问句后面的,那个问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随着岁月流转,已到中年的我,更深爱着标题的这个问。

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

倒不是这代人已到了“暮”,或者是内心已翻越了千山,而好像是过了不惑之后,反而有些什么更需要去寻了出来,勘探的激情挟持着,更多的是“只影为谁”的思索与困惑。

不知道是不是一种下意识的历史感?

也许这是那脚底生风的原因?

与欣力并不相识,直到今天,所阅也只是她有限的文字。还是前几年,听现在已做了我先生的人提过她,确其实,他与她也不相识,只是读了她的一个剧本,那时的他要去纽约拍摄这剧本,是写一位学服装设计的中国女性在大洋彼岸的另一国度寻找她的画家爱人的故事,那个剧本最终在央视播出,因全剧太长,没有细看,只记结局是爱而不得,异乡的画家寥落不见,而寻找他的人却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这个20世纪的典型故事,在一个时期内曾被我与现在做了我先生的人反复讨论到,他在那部片子里还客串了一个画家的朋友。那是2001年?2002年?只是那时,记住了欣力。

后来的点滴文字,知道了她曾越洋而去。那个倔强的女主人公,或者是她心影中的自己?并不可考。这样推理,更不可靠。

只是去年零散读到的“骑鹤”之文,才知另一种西行已然开始。

一页新纸翻开了。

大道延展。西北从山西大同到内蒙丰镇、凉城、岱海、呼和浩特,经巴彦淖尔、磴口到阿拉善左旗、宁夏银川、中卫、甘肃兰州,再到张掖、玉门、嘉峪关,直到敦煌。这条线我曾分三段走过,分别在1990年、2000年和2004年,山西、内蒙一线已相隔20年了,不可想,而走马黄河的宁、甘一线,也距离自己有10年光阴,还有去新疆途经的敦煌,仍然记得一路的黄沙戈壁。没有人烟的行走,在内蒙,记得在夜中到黎明的车上,见到前方荒野中一小片灯火的喜悦,又是一个村庄了,或者只是一些牧民。那些行走,隔了青春,仿佛已不为寻找,或者,寻找也不为找到,而只留下了在路上的丝缕感念。

犹如欣力。一纸铺开。只是把足印字一样地写在大地。

所以我并不看好她于前言讲的寻先祖遗迹的目的——当然这是她最下力去刻意寻找的部分,较之这一部分,我更珍重她另一个上路的目的——漫游。也许,前者,是迫她上路的理由,是她的写作规划的出发点,但是后者,却使她的行走达到了一种超然的自由。理由与自由之间,我宁愿选择后者。

本着这样的心境行走,路途便不再是一种苦役,而走得越远,你就越会与伸展开的大地取得一种同步的呼吸。

换句话说,你会更深地沉入江湖。

但是行走者需要一个目的,欣力借了这个寻祖的目的上了路。用她的话说,寻找,是因为想念。她说:“我想念他们。”她说,“想家是一种病”。这个家,是她向往借了行走去寻的庞大家族。

于是,老屋旧瓦,残垣断壁,山河人物,她力图拽住一个线头,这一拽,便一发不可收。但是较之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书写雄心,我更喜欢她的历史就像大自然的表述,“我的手切上那条永不停歇的脉”,这句子的感觉多好。历史就像大自然,她说,“只能了解,无法改变”。但是对于家族历史的了解也不是原先就有的,对于已化作山川河流成为自然一部分的她的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原本的回忆应该由自己的上一代做的,可是,“父亲母亲是革命的一代,他们有太多重要的事做,对于家族旧事,似无暇询问。”欣力于此处写:

历史却并不因此黯淡。

那么这一代呢?随着故人离去,“通向历史的那扇门悄悄关上”,往事尘封,无人再提,无人再想——那些陈旧得好像不是这个世界的事。“我们要进步,我们得进步,我们要加入红小兵、红卫兵、共青团;我们要上大学,出国留学,衣锦还乡……”。我们的事也做不完呵。但是此处欣力写:

历史,并不因此消失。

我喜欢她的斩钉截铁。这种对于历史不因人的漠视而存在的信念,是我们要去寻找其真相的动力。这个要在刚硬的历史中寻找亲人血脉的女人,说:我的探索由此开始。

中国文化中的寻根,无论文学、电影,抑或绘画,理论,检索起来,都以男性参与居多,文学中上一世纪八十年代的寻根思潮,那种对于历史的审视与怀疑,那种对于边地的热恋与探险,那种对于野史与家族的想象与兴趣,不可能随着岁月的消失而远去,它就像一场无声的思想爆炸,它的思想的碎屑必然会落在下一个时代里,构筑成这一时代中的人文片段与文化声音。欣力的这一文本虽无意成为它的延续,但在文化思想上已打上了它的潜在烙印。

可是有一点,很有意思。女作家对于寻根的态度与男性有质的不同,王安忆曾以《小鲍庄》参与其中,却最终以《纪实与虚构》的家族叙事跳出,那个坚硬的国民性却一直是韩少功自《爸爸爸》开始直到《马桥辞典》都不舍的线头。女作家寻根,往往最终寻到了自家的亲人,他们远古的来历,恰可证明女人自我的生身,这个寻根的最终提向是自我——我从哪里来?我的血脉里流着谁的血?我的血液里混合着谁的血液?比如赵玫《我们家族的女人》。而男作家的寻根的出发点是自己,指向却是远与古,他们试图厘清的是我们如何变做了今天这个样子,那个变的过程怎样?那个变的原因何在?或者说,什么是我们变之前的基因?

比较一下,可能女性更亲近于自然,而男性更向往于历史。或者说,女作家想往的是亲人,而男作家更兴致于国民。是不是,女性更适宜漫游,男性更倾向于勘探?

欣力的寻根是在家族亲人自然中展开的。但她的行文之始好像抱了对于历史参悟与解读的雄心。

不如漫游。

漫游与勘探的不同在于,勘探是抱了一个鲜明的目的去要一个结果,它不能不有功利的目的。而漫游则是尽享在路上的风景,待那结果在某个远方渐次呈现。

而硬要将两种叙说搅在一起,我只能说,我更热爱的是她行文中偏向自然的部分。

那个自然。冒一下头,便又隐了去,给人以不可捉摸的玄机。

比如,在大召门前为了一枝银簪讨价还价刚刚成交的当儿,在房子老、东西旧,形形色色的古物前,“偏偏站出个鲜鲜亮亮的可人儿”——她“肤如凝脂,手似柔荑,身上杏黄,腕上翠绿,头上岫紫,脚上桃红,由垂了珠帘的老屋出来,站太阳地儿里”。

比如她翻越贺兰山的迷途之夜,终于从深山中走出而遇到的那个塔尔沟收费站的年轻人:“只见他,三十开外年纪,俊面修身,黄泥制服四个兜,硬挺的垫肩配浓眉朗目,冻雨之中,身上无棉,就这么出去的”。

比如在往昔的阿拉善王府正不知如何去定远营而“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作者,恰遇见个陈姓女讲解员,“坎坷土道,她倒不怵,高跟鞋笃笃的,走得利索”。

比如,大佛寺售票处的张掖女子,“人家淡然一笑……开抽屉关抽屉撕票,哗啦一声,窗关上,人家已经在寺院大门口,朝我举了票招手呢”。

比如,在甘州市场,在搓鱼鱼、拉条子、臊子面、酿皮子、揪面片包围的晌午,在“暗红发亮,润泽无比,香气逼人,提在手上,教人不能不爱人生”的卤肉慢品之间,所看见的对面店家的女人的照镜子,“她四十左右年纪,穿碎花褂子”,“发现我看,人家别过脸去,我也别过脸去。待会儿忍不住再看,人家拿了镜子,又在照。她的店没生意,所以她闲。她可也不跟别人似的招揽生意,只顾照镜子”。

比如在延福寺西墙外和那个小陈的欲言又止的对话,她讲在给她患癌三年的母亲喝胡萝卜汁,树影中两个女人的无法安慰又心心相通,“她停下,低头,又说:有时候,我真害怕……”

我想,正是这些人,才使得文章方整清健,气韵空灵吧。正是这些人的活泼泼的存在,才使得历史之流变得鲜活。正因为有了这些人在路上相伴,才真得教人不得不爱此生。

放不下呢。

这也许就是漫游的意义?

欣力所行,无论中卫高庙,还是兰州渡桥,或是贺兰山路,我都走过,还有她写姥姥所引的周敦颐的《爱莲说》,就在上个月我还去了他写此文的古镇,在周子茶社喝过茶,然而读其文,最感念的不是那些已见的陈年旧迹、王孙故人,而是未曾见到过的这一个个无名的亲人,他们生活在与我相距遥远的西部,却教我觉得我与他们的气息是如此贴近。

所以有时候的寻与看,其在人心中的比重是不以外力的意志而衡定的。不知这是不是另一种“无情对面是山河”,辛稼轩定不是此意。当然我更喜用高庙上的一句:“妙有真境”。

真境的获得,多在任意。

漫游的心,也许是一颗中年的心?亦不尽然。

《堂吉诃德》、《浮士德》,无一不是以漫游之心写漫游之人的作品,我见不出其淡漠老迈,而只心会于这世上已难得一见的赤子之心。

比如早年的游侠。

他们的出行更是连文字都在省略之类。

所以,并不是妥协,无目的。而是教自我获得一种“无知”且“忘我”的观物态度。以纯真的心去接近世界,抵达世界之心,于此,那世界才会向你呈示它那婴儿一般美的“源初的清新”。

朋友,这是真正的“渡”啊。只是不在寺院,不设法门。

只影为谁?这时的谁,不是一个具体的你。而是那颗既不求占有、也不求胜利的心。

选自《散文选刊》2011年第6期

同类推荐
  •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的古诗情怀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的古诗情怀

    《毛泽东的古诗情怀》:毛泽东创作的古诗词,以及在文章和讲话中引用古典诗文的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运用之妙都是前无古人的。同时,他还古为今用,赋予传统文化以新意和时代气息。阅读本书使读者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领略到伟人独特的语言艺术,在经典中获得文化浸润和精神升华。
  • 生命的年轮

    生命的年轮

    张钧编著的《生命的年轮——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是散文集。精选了作者多年创作的散文六十余篇,描写了作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家人、朋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反映了作者对家人、朋友深沉的爱,对孩子寄予厚望,对生活和工作的执著。《生命的年轮——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里的散文意象纷呈异彩,想象出奇,展现了他内心一个很广阔的心灵世界,作者的造意功能开拓了他散文广阔无垠的思维空间。
  • 用情点击

    用情点击

    本书以“点击广州时政,刻录广州映像”为主线,精选了作者近十几年来在报刊、网络上发表的新闻报道、评论、纪实作品,从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的双层视角,记录和评述了广州在高等教育、政治建设等各方面的表现。
  •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2010年由杨钦欢总策划,何建明、程贤章主编的《〈中国治水史诗〉评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评传汇集了李存葆、何建明、蒋子龙、徐坤、张炜、叶延滨等近百位知名作家的治水作品。中国治水专家对百名作家参与治水史的创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治水史诗(套装上下册)》弥补了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个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纪实价值。
  • 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

    本书以“文学欣赏”为主线,精选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名家名篇,分为绪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四部分。
热门推荐
  • 玄元界尊

    玄元界尊

    一个落魄的大学生司马辰做了两年的小区网络生意,因一次雷雨天于意外之下遭遇电击而来到天元大陆。因生意苦逼了两年的他,才发现自己再次苦逼的上了一个即将死去的孩子身上,更让他差点吐血的是快再次挂掉的“他”和一个抱着“他”的女人居然被数人追杀着……然而,这才是一个开始!PS:此书暂时停更!抱歉!!
  • 庶女翻身:本姑娘来自天朝

    庶女翻身:本姑娘来自天朝

    她本是21世纪绝色神偷,亚州赌霸,身怀绝技,容色夺目,只因出了那么一点小小的“意外”,轮为穿越大军中的一员,很悲催的穿成豪门庶女,死爹死娘死爷爷的她,在府中众人的打压之下,将如何绽放光茫,锋芒展露!
  • 伪帝袁公路

    伪帝袁公路

    我就是个盗版。T.T真是无奈啊。如果还不行,那就算了嗷嗷嗷啊
  • 鬼怪人生

    鬼怪人生

    自古鬼怪与人类并存此消彼长,只有弱强之分没有消失于灭亡。我生在运河边,水多,人多,怪事多。
  • 你的时光灿若繁花

    你的时光灿若繁花

    本书是一部原创长篇青春情感励志小说,系我社最新重点打造的青春文学书系“爱小说”系列之一种。以童颜、胖子、卓跃和虞小美等一群大学生为主角,叙述了他们生活、学习、情感纠葛。全书文笔流畅,文风俏皮,格调明朗,情节曲折,是可供休闲消遣之轻阅读文本。
  • 同桌棒棒糖(同桌好好玩)

    同桌棒棒糖(同桌好好玩)

    《同桌好好玩》从同桌到邻桌,从校园到家庭和社会,形成环环相扣的教育链条。主要人物有“福尔摩斯”巴奇,调皮鬼周大齐,爽歪歪李晓果,见义勇为的侯洋,学习好的小美女纪阳,等等。别小瞧这些爱玩的孩子,他们的本事可不小,他们在玩侦探中竟能让一个快破裂的家庭获得重生,他们通过卖花给贫困的小伙伴温暖;他们在集体的力量中让顽劣的小混混尝尝拳头,也让他们自己从恶作剧中醒悟。
  • 泪笑九重天

    泪笑九重天

    流着泪没心没肺的笑,远比笑着流泪痛苦的多。或许千万的痛苦无人倾诉,并不真正绞心,莓是听话人将它当笑话一般,才是真正的嘲讽。
  • 名门旧爱

    名门旧爱

    谢谢亲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名门旧爱》已出版上市,出版名为《一生向晚》——————————————————————————————————————————————新文:http://novel.hongxiu.com/a/1236941/http://novel.hongxiu.com/a/1429110/乔晚曾经爱过一个人,爱到惊天动地,万劫不复。那年,乔晚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嫁给了榕城名门祝靖寒。她愿意嫁,他却不愿意娶。两大豪门明里暗里的交易,他和她的婚姻不过是廉价的附属品。婚后三年,她未育一子,她的头上被扣实了不孕的头衔。殊不知,那个男人根本就不愿意碰她。后来乔晚才知道,祝靖寒的心里,藏着一个别的女人。有些事情他沉默,不是默认,只是懒得理会。*六年前的一场大火,那时候的乔晚才十八岁。为了救他,她的腹部留下一道永远抹不去的疤痕。夜色,他眼神微冷,冰凉的手指抚上她腹部的疤痕,他说:“乔晚,你这疤是哪来的?”“火灾后遗症。”她淡然的眸,望向男人那一汪深潭的墨眸。只见男人淡淡的笑了,薄凉的眸子寒气慑人。“下一句你是不是要说六年前救我的那个女人是你?”“如果我说,就是我呢?”“乔晚,你真不要脸。”*一纸离婚协议,他要和别的女人订婚的消息传得满城风雨。她窝在飞往异国的飞机上,笑的释然。那天,乔晚在微博的最后一条留言中写道。‘我一天一天的等,一年一年的等,等到的却是万念俱灰,祝靖寒,我以为我爱你,这就够了。’这条微博的权限,却是仅自己可见……*经年流转,一切真相大白。祝靖寒一直以为,那个女人嫁给他的原因不过是因为祝家的权势。犹记得许久之前,他曾一遍一遍的问过乔晚同一个问题。她为什么嫁给他?而乔晚总是一脸的笑意,笑的温婉,给了他两个答案。完结文《婚久负人心》链接:http://novel.hongxiu.com/a/975366/读者群:156905815
  • 神魔九玄天

    神魔九玄天

    他是伊斯塔拉帝国三大家族之一萧家的大少爷,人们口中的混世魔王,世人皆怕的修罗殿殿主之一的修,但这些都不是他真正的身份,他真正身份乃魔神之子,新任魔神!当家族惨遭迫害,他历经磨难,终于站在了九玄天之上,一家团聚。正如命运罗盘所显示:魔族重现,新神诞生,新帝降世,天地变色,神族陨落!(本文为已完结作品《玄天乾》正文)
  • 恨残痕

    恨残痕

    爱是什么?恨又是什么?爱到深处是恨;恨到极致是爱;由爱生恨,由恨生爱......到底.....谁对谁错?--------------------------------------------其实,没有孰对孰错。其实,一直都是我自己在骗自己.....爱上了他,不早就知道了么......这——注定是一段逆天之孽缘!可是......我从未后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