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71400000005

第5章 《尝试集》序

《〈尝试集〉序》一九一八年二月十五日初刊于《新青年》第四卷第二号。

《尝试集》序

一九一七年十月,胡适之君拿这本《尝试集》给我看。其中所录,都是一年以来适之所做的白话韵文。

适之是现在第一个提倡新文学的人。我以前看见他做的一篇《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俗语俗字入文;现在又看见这本《尝试集》,居然就采用俗语俗字,并且有通篇用白话做的。“知”了就“行”,以身作则,做社会的先导。我对于适之这番举动,非常佩服,非常赞成。

但是有人说:现在中华的国语,还未曾制定,白话没有一定的标准,各人做的白话诗文,用字造句,不能相同,或且采用方言土语,和离文言太远的句调;这种情形,却也不好。我以为这一层,可以不必过虑。因为做白话韵文,和制定国语,是两个问题。制定国语,自然应该折衷于白话文言之间,做成一种“言文一致”的合法语言。至于现在用白话做韵文,是有两层缘故:(1)用今语达今人的情感,最为自然;不比那用古语的,无论做得怎样好,终不免有雕琢硬砌的毛病。(2)为除旧布新计,非把旧文学的腔套全数删除不可。至于各人所用的白话不能相同,方言不能尽祛,这一层在文学上是没有什么妨碍的;并且有时候,非用方言不能传神;不但方言,就是外来语,也可采用。像集中《赠朱经农》一首,其中有“辟克匿克来江边”一句,我以前觉得以外来语入诗,似乎有所不可;现在仔细想想,知道前此所见甚谬。语言本是人类公有的东西,甲国不备的话,就该用乙国话来补缺:这“携食物出游,即于游处食之”的意义,若是在汉文里没有适当的名词,就可直用“辟克匿克”来补他,这是就国语方面说的。至于在文学方面,则适之那时在美国和朱经农讲话的时候,既然说了这“辟克匿克”的名词,那么这首赠诗里,自然该用“辟克匿克”,才可显出当时说话的神情。所以我又和适之说:我们现在做白话文章,宁可失之于俗,不要失之于文。适之对于我这两句话,很说不错。

我现在想:古人造字的时候,语言和文字,必定完全一致。因为文字本来是语言的记号,嘴里说这个声音,手下写的就是表这个声音的记号,断没有手下写的记号,和嘴里说的声音不相同的。拿“六书”里的“转注”来一看,很可以证明这个道理:像那表年高的意义和话,这边叫做lau,就造个“老”字;那边叫做Khau,便又造个“考”字。同是一个意义,声音小小不同,便造了两个字,可见语言和文字必定一致。因为那边既叫做Khau,假如仍写“老”字, 便显不出他的音读和lau不同,所以必须别造“考”字。照这样看来,岂不是嘴里说的声音,和手下写的记号,不能有丝毫不同。若是嘴里声音变了,那就手下记号也必须跟着他变的。所以我说造字的时候,语言和文字必定完全一致。

再看《说文》里的“形声”字:正篆和或体所从的“声”,尽有不在一个韵部里的;汉晋以后的楷书字,尽有将《说文》里所有的字改变他所从的“声”的;又有《说文》里虽有“本字”,而后人因为音读变古,不得不借用别的同音字的。这都是今音与古不同而字形跟了改变的证据。

至于文言和白话的变迁,更有可以证明的:像那“父”、“母”两个字,音变为pa、ma,就别造“爸”、“妈”两个字;“矣”字音变为li,就别造“哩”字;夫(读为扶)字在句末——表商度——音变为bo,就别造“啵”字,再变为ba,就再借用“罢”字(夫的古音本读buo);“无”字在句末——表问——音变为mo,就借用“么”字,再变为 ma,就再别造“吗”字。 (无的古音本读mu)这更可见字形一定跟着字音转变。

照这样看来,中华的字形,无论虚字实字,都跟着字音转变,便该永远是“言文一致”的了。为什么二千年来,语言和文字又相去到这样的远呢?

我想这是有两个缘故:

第一,给那些独夫民贼弄坏的。那独夫民贼,最喜欢摆架子。无论什么事情,总要和平民两样,才可以使他那野蛮的体制尊崇起来:像那吃的,穿的,住的,和妻妾的等级,仆役的数目,都要定得不近人情,并且决不许他人效法。对于文字方面,也用这个主义;所以嬴政看了那犯的“”字,和皇帝的“”字(皇字的古写),上半都从“自”字,便硬把辠犯改用“罪”字;“朕”字本来和“我”字一样,在周朝,无论什么人自己都可以称“朕”,像那屈平的《离骚》第二句云,“朕皇考曰伯庸”,就是一个证据,到了嬴政,又把这“朕”字独占了去,不许他人自称。此外像“宫”字、“玺”字、“钦”字、“御”字之类,都不许他人学他那样用。又因为中华国民很有“尊古”的麻醉性,于是又利用这一点,做起那什么“制”、“诏”、“上谕”来,一定要写上几个《尚书》里的字眼像什么“诞应天命”、“寅绍丕基”之类,好叫那富于奴性的人可以震惊赞叹。于是那些小民贼也从而效尤,定出许多野蛮的款式来;凡是做到文章,尊贵对于卑贱,必须要装出许多妄自尊大看不起人的口吻;卑贱对于尊贵,又必须要装出许多弯腰屈膝胁肩谄笑的口吻。其实这些所谓尊贵卑贱的人,当面讲白话,究竟彼此也没有什么大分别;只有做到文章,便可以实行那“骄”、“谄”两个字。若是没有那种“骄”、“谄”的文章,这些独夫民贼的架子便摆不起来了,所以他们是最反对那质朴的白话文章的。这种没有道理的办法,行得久了,习非成是,无论什么人,反以为文章不可不照这样做的,若是有人不照这样做,还要说他不对。这是言文分离的第一个缘故。

第二,给那些文妖弄坏的。周秦以前的文章,大都是用白话;像那《盘庚》、《大诰》,后世读了虽然觉得佶屈聱牙,异常古奥;然而这种文章,实在是当时的白话告示。又像那 《尧典》里用“都”、“俞”、“吁”等字,和现在的白话文里用“阿呀”、“嗄”、“”、“唉”等字有什么分别?《公羊》用齐言,《楚辞》用楚语,和现在的小说里搀入苏州、上海、广东、北京的方言有什么分别?还有一层,所用的白话,若是古今有异,那就一定用今语,决不硬嵌古字,强摹古调;像《孟子》里说的,“洚水者洪水也”,“泄泄犹沓沓也”,这是因为古今语言不同,古人叫“洚水”和“泄泄”,孟轲的时候叫“洪水”和“沓沓”,所以孟轲自己行文,必用“洪水”和“沓沓”,到了引用古书,虽未便直改原文,然而必须用当时的语言去说明古语。再看李耳、孔丘、墨翟、庄周、孟轲、荀况、韩非这些人的著作,文笔无一相同,都是各人做自己的文章,绝不摹拟别人。所以周秦以前的文章很有价值。到了西汉,言文已渐分离。然而司马迁做《史记》,采用《尚书》,一定要改去原来的古语,做汉人通用的文章;像“庶绩咸熙”改为“众功皆兴”,“嚣庸可乎”改为“顽凶勿用”之类,可知其时言文虽然分离,但是做到文言,仍旧不能和当时的白话相差太远;若是过于古奥的,还是不能直用。东汉王充做《论衡》,其《自纪》篇中有曰:“《论衡》者,论之平也。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又曰:“言以明志;言恐灭遗,故著之文字;文字与言同趋,何为犹当隐闭指意?”又曰:“经传之文,贤圣之语,古今言殊,四方谈异也。言当事时,非务难知,使指隐闭也。”这是表明言文应该一致;什么时代的人,便用什么时代的话。不料西汉末年,出了一个扬雄,做了文妖的“原始家”。这个文妖的文章,专门摹拟古人:一部《法言》,看了真要叫人恶心;他的辞赋,又是异常雕琢。东汉一代颇受他的影响。到了建安七子,连写封信都要装模做样,安上许多浮词。六朝的骈文,满纸堆垛词藻,毫无真实的情感;甚至用了典故来代实事,删割他人名号去就他的文章对偶;打开《文选》一看,这种拙劣恶滥的文章,触目皆是。直到现在,还有一种妄人说:“文章应该照这样做”,“《文选》文章为千古文章之正宗”。这是第一种弄坏白话文章的文妖。唐朝的韩愈、柳宗元,矫正“《文选》派”的弊害,所做的文章,却很有近于语言之自然的。假如继起的人能够认定韩柳矫弊的宗旨,渐渐的回到白话路上来,岂不甚好。无如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这些人,名为学韩学柳,却不知道学韩柳的矫弊,但会学韩柳的句调间架,无论什么文章,那“起承转合”,都有一定的部位。这种可笑的文章,和那“《文选》派”相比,真如二五和一十,半斤和八两的比例。明清以来,归有光、方苞、姚鼐、曾国藩这些人拼命做韩柳欧苏那些人的死奴隶,立了什么“桐城派”的名目,还有什么“义法”的话,搅得昏天黑地。全不想想,做文章是为的什么?也不看看,秦汉以前的文章是个什么样子?分明是自己做的,偏要叫做“古文”,但看这两个字的名目,便可知其人一窍不通,毫无常识。那曾国藩说得更妙,他道:“古文无施不宜,但不宜说理耳”,这真是自画供招,表明这种“古文”是最没有价值的文章了。这是第二种弄坏白话文章的文妖。这两种文妖,是最反对那老实的白话文章的。因为做了白话文章,则第一种文妖,便不能搬运他那些垃圾的典故,肉麻的词藻;第二种文妖,便不能卖弄他那些可笑的义法,无谓的格律。并且若用白话做文章,那么会做文章的人必定渐多,这些文妖,就失去了他那会做文章的名贵身份,这是他最不愿意的。

现在我们认定白话是文学的正宗:正是要用质朴的文章,去铲除阶级制度里的野蛮款式;正是要用老实的文章,去表明文章是人人会做的,做文章是直写自己脑筋里的思想,或直叙外面的事物,并没有什么一定的格式。对于那些腐臭的旧文学,应该极端驱除,淘汰净尽,才能使新基础稳固。

以前用白话做韵文的却也不少,《诗经》、《楚辞》,固不消说。就是两汉以后,文章虽然被那些民贼文妖弄坏;但是明白的人,究竟也有,所以白话韵文,也曾兴盛过来:像那汉魏的乐府歌谣, 白居易的新乐府,宋人的词,元明人的曲,都是白话的韵文;——陶潜的诗虽不是白话,却很合于语言之自然;——还有那宋明人的诗,也有用白话做的。可见用白话做韵文,是极平常的事。

现在做白话韵文,一定应该全用现在的句调,现在的白话。那“乐府”、“词”、“曲”的句调,可以不必效法,“乐府”、“词”、“曲”的白话,在今日看来,又成古语,和三代汉唐的文言一样。有人说:“做曲子必用元语。”据我看来,曲子尚且不必做,——因为也是旧文学了——何况用元语?即使偶然做个曲子,也该用现在的白话,决不该用元朝的白话。

上面说的都是很浅近的话,适之断没有不知道的;并且适之一定还有高深的话可以教我。不过我的浅见,只有这一点,便把他写了出来,以博适之一笑。

一九一八年,一月,十日。钱玄同。

同类推荐
  • 散文杂拌

    散文杂拌

    本书作者邓友梅著名“京味作家”,作者本人内心深处坚守的情感,也是他作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放眼世界的文化积淀,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虚怀若谷、谦德满怀的老作家一路行走一路自立的风骨与精气神。《散文杂拌》收入作者的多篇中短篇作品,各个写作时期的重要作品,基本反映了作者创作的全貌。
  • 现代性:批判的批判

    现代性:批判的批判

    本书对十余年来活跃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现代性批评话语提出了一系列的质疑,并且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学术发展的背景与方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反思和追问,并提出了重新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框架。
  • 郁达夫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荡不起来的秋千:刘国芳哲理小说

    荡不起来的秋千:刘国芳哲理小说

    刘国芳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微型小说作家之一,他的名字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就读过刘国芳的微型小说。《荡不起来的秋千》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 远眺珠穆朗玛

    远眺珠穆朗玛

    一部多姿多态、品位高雅的优秀文学著作,是享受艺术的美味佳肴,掩卷深思,韵味无穷。
热门推荐
  • 附骨之宠

    附骨之宠

    那一夜,李月华被心爱的准驸马出卖给逆贼。她经历了亡国、宫变、丧亲、屈辱,她被仇人践踏,她被最信任的好姐妹一刀刀毁容,她由尊贵的公主沦为半人半鬼的废人,她以为一生,就这么完了。不,她不甘心。不甘心看着仇人坐拥属于她的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庶女弃妃

    庶女弃妃

    父亲官为大夫,本为一代名儒,却不想因一场文字狱而遭难,成为了刀下冤魂。而她幸好被一少年所救,只是为了活下去不得以流落妓院。她想要报家仇,然而陷害她父亲之人乃皇亲国戚,手握重兵。而她只是一介小女子,一颗棋盘上的棋子而已。只是那年幼时所遇到的少年,再次出现在她身边,让她重现出现了希望……
  • 傲世狂妃

    傲世狂妃

    她是军王;她是赌后;她是魔医。她是人人闻风丧胆的死神。世界首富之女,她美绝人寰,一双淡漠蓝瞳,让多少人陷足沉沦!她是王,死神之王,一手赌技,一身医术,一个头脑,笑傲苍穹。当她到达另一个时空,她锋芒毕露,她俾睨天下,她狂妄自负,她风华绝代!●腹黑篇月上陌寒面露赞赏之色,“你们夜探皇宫是要坐什么?”“做什么?夜探皇宫当然是来住的了。”某女一脸无语+鄙视地望着月上陌寒道。月上陌寒嘴角抽了抽:“该不是想顺便拎点宝物走吧?”“我像是这样的人吗?”她是不会承认自己的心思被猜中了的。●霸气篇她冷咧地挽起唇:“你叫本宫蠢就蠢,那本宫岂不是很没面子?”且看狂傲女霸气至极,笑傲苍生!
  • 休夫

    休夫

    挺着六月的身孕盼来回家的丈夫,却没想到,丈夫竟然带着野女人以及野女人肚子里的野种一起回来了!“这是海棠,我想收她为妾,给她一个名分。”顾靖风手牵着野女人海棠,对着挺着大肚的沈轻舞浅声开口。话音一落,吃了沈轻舞两个巴掌,以及一顿的怒骂的顾靖风大怒,厉声道“沈轻舞,你别太过分,当真以为我不敢休了你。”“好啊,现在就写休书,我让大夫开落胎药。现在不是你要休妻,而是我沈轻舞,要休夫!”
  • 人生礼俗

    人生礼俗

    所谓人生,就是人这种特殊动物的生存与生活,生存是生命的保存,往往被认为更多地带有自然性;生活则是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活动,更多地被赋予了社会、文化的色彩。人类未必是惟一对死亡有清醒认识的动物(据说大象也有类似人类葬礼的行为),但却是惟一能对死亡有所思考有所作为的动物。人类可以在他的生命之轮的前行运转中为自己安排种种的活动,帮助自己生存得更好,从而也使自己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人生礼谷(民俗学的规范术语为人生仪礼,鉴于“礼俗”一词更容易为大众接受,故而书名使用“人生礼人俗”)正是人类安排的使自己的生命有内容、有价值的活动之一。
  • 嫁给吸血鬼:老公请温柔

    嫁给吸血鬼:老公请温柔

    “你好美,简直像卢浮宫的艺术品一样。”凤赖邪眨巴着天真烂漫的大眼睛说道。某人额头爆出黑线,端着咖啡继续看报纸。“我同学问你是不是我哥哥,没有女朋友的话,可以介绍给她?”凤赖邪无比可爱的绽放天使般的笑容。某人冷眼无视,领着掉进污水里的猫咪去清洗。“小K觉得天气太热所以我在给它降温。”凤赖邪露出一口洁白的小白牙粉真诚的说道。某人捞出瑟瑟发抖的小K,看了看窗外漫天飘着的鹅毛大雪。“那个阿姨为什么要走啊?今天不住在家里嘛?”凤赖邪粉无辜的看着一路狂奔而走的女人好奇的问道。某人冷冷的看着她背在身后的小手,那里有着她还没来得及放出来的蛇虫鼠蚁。“外面雷声好大,我好害怕,我可不可以跟你睡?”凤赖邪光着脚丫可怜巴巴的说。某人嘴角抽搐,望了望窗外的毛毛细雨。家破人亡的那一天她遇到了正在“进食”的某“人”。于是乎,她过起了“悲惨的生活”。“悲惨”嘛?好吧,她必须承认,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悲惨”。某人不过是比别人“特殊”了那么一点点某人只不过是养了一只会说话的猫咪小K某人只不过是在捡到她的十几年时间里容貌丝毫不变某人只不过是会在偶尔发怒的时候眼睛变换一种颜色某人只不过漂亮的让天底下最美丽的女人都感到羞愧某人只不过喜欢在午夜时分出去“进食”某人只不过…只不过……好吧,她必须承认某人好像不是人…
  • 权谋之妃临天下

    权谋之妃临天下

    现代最卓越女特工任务中,魂穿蠕虫洞,为求生存,经历灵魂大战,穿越后再世为人。刚睁眼,立刻遭遇伏击。面对满门下狱,馋臣当道,她以绝代风华,卷土重来。美人计,女将军,剑奴…不在意未婚夫另择佳偶,她单打独斗,玩转江湖,惊艳朝野,经营一方势力。富可敌国、兵强马壮的世子,不惜冲冠一怒为红颜……江山初定,亡魂与她慎重对话,谁去谁留?谁人导演魂穿?百业待兴,助世子撤藩、巧查历代冤案。西窗剪烛时,纵马天涯事,把酒问青天日,她竟遇蠕虫洞之门再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火场三十载异世记实录

    火场三十载异世记实录

    一个火葬场烧尸工的三十年的,最真实的恐怖经历。家里因为没钱供我读书,我被迫辍学,十九岁的我,前途一片茫然,不知是去?是留?梦想与希望俱灭。然而,天无绝人之路。我意外看到一家医院招收看尸工,便去应聘,很轻松就成功,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在医院里短短的几个月里,我竟两次遇鬼:一个被脸朝下埋葬的女子,六个半路出车祸的丧乐手,每一场都让我惊心动魄,每一次都能在死里逃生。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一番巧合之下,有幸进入了当时最大的火葬场,开始了真正的噩梦......
  • 心灵教练(下)

    心灵教练(下)

    心灵教练技术通过四步教练技巧(厘清目标、反映真像、迁善心态、行动计划),四种教练能力(发问、聆听、区分、回应)、NLP核心技术、教练身心语、九型人格读心术、DISC性格分析,融西方教练技术和东方智慧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