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45800000024

第24章 遗珠(1)

温馨如歌

写下这个题目,顿感脸部肌肉有点绷紧。是因为自己平时性情太温和,心态使然?还是自己快近“耳顺”之年,即将迈出“温馨又从容”的步履?且不说言为心声,也不忌老调重弹。为文者,想写什么,不写什么,纯属个人兴趣。

我也许能找出N个理由,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强调“温馨”这个词了。我要为之疾呼、为之歌赞。

有人说了,你是社会学家吗?你是高层决策者吗?你是杞人忧天。当下,我们生活中不是没有温馨,而是缺乏发现者。就像人们常挂在嘴上说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人。

但我还是要记录有关温馨的人和事,搜索其记忆中闪光的、刺眼的碎片,以及对温馨的点点思考。

2010年,江西宜黄县强拆事件成为中国互联网上一大新闻。而我,正是这一震撼全国事件起因的见证人。

就在宜黄事件主人公钟家人自焚前几天,时值三伏,我接到宜黄同学邹火急火燎的电话。他说,他在赶往南昌的路上,务必要我在办公室等他,他有重要事情求助。不多久,邹和他的儿子汗湿衣衫赶到,一开口,先说目前自己处境困难和危险,钱物都空,连身上的T恤都是借别人的。他告诉我,今天上午他的住房被强拆,公安、消防、法院有180多人参加,警车、推土机、消防车在场执行任务。不到五分钟就把他一幢两层楼的大屋砸成瓦砾堆,还以妨碍公务拘捕了他的家人。他要求我派记者去采访报道这起骇人听闻的强拆事件。

我虽在省报负责舆情工作,可在事件原因和性质没有搞清楚之前,政府形象与百姓利益要放在同一层面来考虑。我要他先和懂法律的记者交谈。从记者反馈意见中得知,这是一起有违反法律程序的强拆事件。于是,我打电话给熟悉的宜黄有关人士,要他们慎重处理好这事。过了几天,我出差到庐山,在山上巧遇宜黄的几位县领导,因为有我熟悉的人,我再次说起邹同学的事,请他们做好善后工作。他们几个人很矜持,点点头,笑一笑,没多说。

没多久,钟家人自焚及上访事件爆发,几乎是网上直播引来一片指责声浪。最后是县委书记、县长立案调查。省委书记说,这起事件教训深刻。宜黄当年寻找华南虎没多大影响,这个“强拆”事件令其扬名天下。

事后,我在想,为什么会发展成这种结果?冥思良久,我似乎顿有彻悟。从在庐山见到那几位县领导的表情,我就应该读出答案。他们脸上虽不显山露水,可表情里充满了自负。邹曾在省城大学读书,当过乡党委书记,省市县都有人脉关系。县领导就曾对钟家人说过,邹这样有背景的人,房子要拆就拆了,你还不就范。所以他们拆了邹的房子,觉得是胜利了,更加无所畏惧。并没意识到强拆带来的负面效果,更没注意到新媒体的镜头对准了他们。他们脑子里信奉长期在基层游荡的一个规则:对下面的民众只要来蛮的,一切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如果维护社会环境都是以强势来支撑,以蛮干为手段,那就不是和谐社会,也就没有了温馨的氛围,社会矛盾就会凸显发酵成社会冲突。

按理说,县里搞城市建设,目的是改善民生,让居民有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而强拆就走向了温馨的反面。官民关系高度紧张,还能不生出点大事来?

以后,邹同学没有和我再联系。网上说,钟家事促成邹家事得以解决。怎样解决详情不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温馨气氛一定真没有。

周国平是我敬佩的一位学者作家,他的文字富有哲理且很温馨。他早些年写了一篇题为《何必温馨》的文章,对“温馨”一词直抒胸臆。他写道:“我不太喜欢温馨这个词,它基本上是一个属于女中学生词典的词汇。”“爱,未必温馨,又何必温馨;人生,未必温馨,又何必温馨。”周国平讨厌说温馨,是因为他认为温馨这个书卷气很重的形容词,如今摇身一变,像一位通俗红歌星,到处走穴,频频亮相,泛滥于歌词、散文、商品广告中。

是泛滥了吗?我在互联网上打出一句“温馨是什么?”就看到一首诗,每段开头是这样写的:

温馨是谈恋爱,初相逢时一见钟情的甜蜜……

温馨是走在雨中徘徊,一把伞下你我身影时的浪漫……

温馨是相爱时,走在大街上,浪漫牵手时的幸福……

温馨是下班之后,等待你回来时的焦急心情;

原来,温馨也是这么平凡的让人难以割舍,

温馨是一首唱不完的歌……

看来生活中不能没有温馨,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与温馨有约。当你走在过街地道口,抬头看见墙上写着温馨提示:小心地滑,注意安全。你会感到什么是温馨;当你在林中小道上见一对老年夫妇踏叶踽踽而行,你会认同这就是温馨;当你回忆军民携手并肩挺立抗洪堤岸的生动情景,你会倍觉温馨凝聚的力量;当你看到群星荟萃舞台争相赈灾募捐的热烈场面,你会触摸到温馨带来的感动。我感觉,文明程度是以温馨为标尺,和谐社会是以温馨为底色,完美爱情是以温馨为代名词,幸福人生是以温馨为顶峰。社会动荡是因为缺乏温馨,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也是因为没有温馨。就是老百姓检验好官差官,也是以他执政的地方社会环境是否温馨作为基本标准。没有温馨,哪有美好、哪有幸福、哪有稳定、哪有民心。就是您周国平先生,不也写过“家是温暖的港湾”,“望着湖面上缓缓而行的点点帆影,我暗暗祈祷,愿每张风帆下都有一个温馨的家”这样温馨四溢的文字吗?!

我的思绪在飞腾飘逸。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和”的思想,把它作为举足轻重的治国方略,也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来源。家是国的基本单位,国是放大了的家,治国先齐其家。“一家仁,一国仁。”而“和”是温馨的源头,“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温馨、社会环境温馨、人际关系温馨的社会不就是我们追求的和谐社会吗?“和为贵”,“和而不同”。同样,一个和谐世界的建立,也离不开平等相处、其乐融融的温馨大环境。

每当我看到这张温馨的照片,心里就会有无限的感动。这是一张发表在人民日报的照片,标题《三年捡垃圾助哥上大学》;图片说明介绍,山东省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妹妹每天往返三四十里路在一个大型垃圾场捡拾垃圾,把卖废品所得的每一分钱都用来供哥哥念书,使哥哥能顺利考上大学。画面是兄妹深情地拥抱,妹妹温情地闭上眼睛,那双历尽艰辛有点苍老的手紧紧扣在哥哥的背上。

原来温馨离温暖如此之近,温馨与挚情相互依偎。其实,大爱就是温馨的基石,爱的力量是通过温馨无限地焕发出来的。温馨是种追求、是个目标,更是一种状态、一种精神。它不再是柔弱的代名词,它往往是一种力量的象征。温馨可以营造,魅力来源自然。温馨是有文化内涵的,所以弥久长留,效益无穷。不少城市甚至打出了“建设文明温馨xx”的口号。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最能表达温馨的。可不怎的这个概念在当下模糊了。我有个要好同学的女儿,和男朋友谈了八年,结婚仅一年,刚有小孩,就吵着离婚,还闹到法庭上。谈及离婚的缘由,男当事人说,首先是家里没有了温馨,过去恋爱时常有的蜜语亲昵全消失;连对视的眼神都是直愣愣的,没有了情感的温度。于是,在外碰到一点点异性的情感火花马上燎原。女当事人说,谈了八年,抗战都完成了,怎么就抗不住外界的一点点诱惑呐?他说在家没有温馨,可温馨靠一个人能做到吗?

社会温馨来自机制,而家庭温馨则来自心灵;营造温馨来自大家,而品味温馨则来自个人。温馨是品读出来的,是回忆而来的;是众人携手创造的,也是个人悉心织就的。

写到这里,我想起当年央视春晚着名歌星韦唯唱的一首《爱的奉献》;当主持人说出小保姆身患癌症、棋圣聂卫平的姐姐陪她看病并照顾的故事,歌声响起:“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那动人温馨的场面感动了全国的观众,台上台下都在呼唤同一个声音:只要人人都去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那社会、那家庭、那每个人都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和幸福的人。

到过台湾旅游的人,都会对邓丽君的“筠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邓丽君之墓倚山临海的美观,更是园内她那动听的歌声长年飞扬。邓丽君的甜歌像花儿开在春风里,温馨如风、如雨、如梦,让人思念到永远。艺术,美丽了温馨,使其博大隽永;温馨,上升至艺术,定能芳菲满园。

2011年11月1日

往事钩沉

回忆过去是美好的,又是沉甸甸的。往事如烟,极易飘散,而留在心底的记忆,是经过沉淀的、有分量的、有质感的。之所以难忘,是饱含了世间的大度、人生的刻度、情感的温度。最好的过去,我认为是这样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遗憾太多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亲人、自己为之奋斗的理想。

我相信,记忆之树是人生之路的亮丽风景线,是会结果实的。随着年轮的增加,我的记忆之树,如今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老家的公社当一名社办干部。名义是公社广播站站长,实际上是干写广播稿、卖饭菜票、顶差下乡包点等工作。属不累且十分快乐的活儿。

我住的地方是公社门口的一排小平房,邻居有公社的值班、财务、文秘、后勤等人员。因房子年久失修常漏雨。那是一个冬日的上午,太阳出来了,我隔壁办公室的老李把几包牛皮纸袋的材料拿出来晒,说昨晚下雨屋漏淋湿了。材料摊开,放在长凳上,他要我帮忙看一下,不要让来往的人乱翻。我那天刚好没什么事,冬阳又暖暖的,正好晒晒太阳,就守在材料旁。时间久了,就过去把材料翻开一下,把没晒到的页面放到上面来。出于好奇,我随手翻了上面的一份材料。这是一个“坏分子”的交代悔过书。刚看开头,就一下子吸引了我,让我一口气翻看下去。

这份材料的开头是这样的:首先是写自己是穷苦农民家庭出身,是党和政府的培养,让自己上了大学,在省直单位有了工作,娶妻生子。可自己翻身忘本,还常“发牢骚”,在单位提意见,不但自己提,还鼓动别人提。单位给了自己帮助教育,定为“坏分子”在“文革”前期下放农村老家,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劳动改造。除劳动外,还要定期向公社有关部门汇报思想动向和问题。这是他思想汇报的一份。他觉得这很有必要,体现了党和政府“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政策,自己一定要全力做好。

思想汇报先写了他这段时间在农村劳动的收获体会,写了贫下中农对自己的教育和帮助,使自己感到过去的言行是脱离了农民的本色,辜负了党和人民的培养,是有罪的,应痛改前非。等等。

接着他写道:为了表示自己过去“斗私批修”做得不够,今天再交代一个过去藏在内心深处的问题。那是在省直单位工作期间,他和妻子是分居两地。他宿舍邻居是一位女同事,未婚,平时关系还好。有一次,女同事的弟弟来了,买了三张话剧《八一风暴》的票,邀请他在江西艺术剧院一同观看。晚上看完演出散场时,正好碰上暴风雨,他们就在剧院售票处的房子里边躲了一阵雨,停了雨才赶回来。哪知,他刚要就寝时,女同事急切地来敲门,说回来的路上,把一只进口的苏联手表丢了,请他帮忙去找一下。他二话没说,就同女同事沿着回来的路上去找,一直找到剧院售票处,真没想到,手表居然在售票处里面的椅子上找到了。当时已是晚上11点多钟,街上已没有什么行人。由于太激动,在售票处里面,两人竟忘乎所以拥抱亲吻起来。

关系仅此而已。材料上接着就深挖根源,说自己资产阶级思想严重,腐化堕落,自己有妻子,还干伤风败俗的事,真不应该。说明自己劳动改造还很不彻底,任重道远,还必须坚持下去,彻底做好“斗私批修”……

我震惊了,这真是触及灵魂深处的忏悔。当时我想,他怎么这样傻,他不说谁也不知道啊,这不是往自己脸上抹黑吗?要是再批斗时会不会罪加一等。现在我想,当时的人的思想是多么的纯净啊,真是“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爆发革命”。现在的贪腐分子,在确凿证据面前还抵赖呐。

我是在农村老家上的高中,时间是1969年至1971年。虽是“文革”期间,可学校“复课闹革命”的气氛尚在,在农村读书的风气比城里还要盛。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等,不复杂;老师来自各方,要复杂一些,也就各有特色。

先说语文老师。姓万,名良田。出身不太好,据说就这姓名就批了好一通。说他剥削阶级思想严重,想霸占万亩良田。“文革”前期,他从县里下放到我们公社中学。他当时50岁出头,可看上去显老,像有60岁左右。他瘦高个,架一副宽边高度近视眼镜,平时不多言,总爱捧一本《中华活页文选》看。大家最爱听他上课时讲典故的由来,那讲出来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感觉万老师真是有一肚子学问。万老师脾气很好,可有一次在课堂上发脾气了。那是他朗读一篇古文,抑扬顿挫,表情丰富,念到忘情时,竟有点摇头晃脑,像个古代的书生,让下面的学生哄堂大笑起来。万老师放下书本,两眼直视着众学生,许久,从嘴唇迸出一句话:“你们要达到我现在的水平,还要十年。”我进省报工作后,一次参加全国考古南方片会议,在老家丰城洪州窑现场,见万老师在向与会代表介绍情况。原来万老师以后调到县文化馆,从事文物考古工作。可能是工作称心如意,十多年过去,我发现他还只有60岁左右。

英语老师就有点来头了,姓钱,是个在全国畜牧界都有点名气的老教授,省农学院下放的。原放在公社农科所,没事干,为发挥他的作用,加上学校缺英语老师,就借了过来,两边兼顾。我最初见到他是在学校的后院。那天,有人在前面操场大叫,快去看钱老师阉猪啊,真是笑死人!我从操场下坡,在学校猪场的墙边,见有个梯形木架,上面绑着一头猪,那猪正在哇哇直叫。原来,他阉猪不是像我们农村兽医那样,从猪的肚子上打个洞掏出睾丸,而是开胸破肚做手术,血淋淋的,边做还边向身边的助手讲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平时,他穿着朴素,总是一套不清爽的蓝工装。谁给他抽烟,不管多差的烟,他也接着,并点上火,和你聊几句,但抽了几口,就乘你不注意将烟捻灭。他每个月要去省城一趟,回来就提两个鼓囊囊的旅行包。后来是他儿子透出秘密,带回的都是营养补品。可以看出,与当地人打成一片,注意自己的形象,应是他的主导思想。

同类推荐
  •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

    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

    浩然作为跨越十七年、“文化大革命”、新时期的见证作家,他在每个生命阶段的创作都预示着当代文学的转折性意义,他在文学意义上的重要性不言自...
  • 地火

    地火

    本书故事情结波澜跌宕,险象环生,壮怀激烈,字里行间催人泪下,歌颂了在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公安干警、人民群众反腐败斗争的精神风貌,是时代的一个缩影。
  • 走过就不会忘记:时代专集诗情精选

    走过就不会忘记:时代专集诗情精选

    泉涌自心底的咏叹,缠绵悱恻,千回百转,结成了花蕾,饱含了天上的霜露,今天终于绽放了:时代专集情诗精选《走过就不会忘记》含白话诗与今人创作之古体诗词,合二百余首,由三十名当代国内与旅居海外的诗人执笔。多数诗人正当风华正茂之年。他们的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有感而发,发自至诚。他们的语言优美凝重,联想新颖,意象繁复,情感真实而饱满,迥别于无病呻吟之流、草莽呓语之作、低级顽劣之辈。当此现代诗创作陷入“写诗的比看诗的多”的窘状之时,这一本清新诗册恰如雪中梅花,笑傲枝头!
  • 眼光

    眼光

    本书是本散文集,文中虽然很多写的是生活中的事,但作者有一双锐利的审美眼光,擅于将许多人眼里看似很普通、很平常的东西,从中发现美、提炼美,体现出智慧、善良、美、真、自由、希望和爱。每一篇散文如同一幅幅熟悉的画面跃然纸上,让人如临其境,供人品尝和回味。
热门推荐
  • 异界邪少

    异界邪少

    现代大学生搞笑穿越,轻松加愉悦一路高歌笑看人生我主沉浮!
  • 女人心灵圣经

    女人心灵圣经

    西方人崇尚《圣经》,因为它如同一部知人心的天书,帮助人们解烦恼,去忧愁,教导人们如何宽心。《女人心灵圣经》虽然不能与它媲美,但它会帮助现代女性们彻底释放心灵,找到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闪光点……
  • 重生之前妻难为

    重生之前妻难为

    前夫游政廷是传说中的那种霸道总裁,碰上了虐恋情深的真爱郑芙雅,于是就不小心炮灰了前妻周海鸽。周海鸽重生后开始想尽办法拆散游政廷和郑芙雅,不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另外一个男人,郑芙雅的前男友郭易。
  • 赏金帝国10086

    赏金帝国10086

    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必然。—2437年7月卡基洛德在亚市处以绞刑
  • 口才赢就一生全集

    口才赢就一生全集

    语言的力量能征服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人的心灵。它具有神奇的魔力,它可以震撼人的心灵,操纵人的情绪。“投资口才等于投资未来,”拥有好口才,你就能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游刃有余,助你改变思维模式,为成功打开更多的通路。
  • 冰云咒

    冰云咒

    千万年之久,魔兽封印逐渐消弭,穷奇、梼杌、饕餮、混沌四大凶兽即将出世,又一场不可避免的腥风血雨。集苍生灵气所生的少年承担起拯救天下的重任,各方灵兽鼎力相助,她便是其中之一。在这个动荡的世界,当他遇到她,终究醉在了那一抹红颜。人也好,兽也罢,一旦沾惹红尘,谁又能全身而退?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一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逃亡之丧尸世界

    逃亡之丧尸世界

    2099年在K国研发一种药物,能让死人起死回生。人们都在欢呼,这是人类的突破。可怕的科学也让世界改变。
  • 前清之旅

    前清之旅

    两姐妹穿越到鼎鼎大名的孝庄皇后和苏茉儿身上,展开了传奇的穿越之旅
  • 不屈的生命

    不屈的生命

    地震是多么可怕,但总有那些勇敢无畏的救援人员奉献出无私的爱!!!地震让人失去生命,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地震就并不可怕。地震虽可怕,但不缺爱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