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45800000019

第19章 读人(3)

施叔青的名字,在台湾,人们是十分熟悉的,这并不是因为她出生在台湾,而是因为她出版的众多的文集以及其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奠定了她在台湾文学中的地位。她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就发表了处女作《壁虎》,受到专家的好评,以后不断勤奋创作,写出了众多引人注目的作品。她有一种极具女性禀赋的细微观察,对于落寞于时代变迁的社会心灵,她有一种真诚的特殊敏感。她虽并不刻意去叙写社会问题,但她总是能从自己人物的精神底蕴中,不露声色地触及或大或小的种种社会问题。这是一颗关注民意人生的文学心灵,是中国文学传统中最可宝贵的人文精神。而她在题材选择上,也开拓了新的书写空间,不一定写什么重大的社会事件,而是去关注家庭与人员关系的日常琐事,但又不曾拘泥其中跳不出来,她的作品展现的是整个现代社会的大背景。通过人际关系反映人的本质、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本质是她的最终目标。她随美籍丈夫客居香港的一段时间,曾担任过香港艺术中心亚洲节目部主任。她编制的节目中,有侯宝林的相声、陈爱莲的舞蹈、吴祖光的戏剧,为海内外了解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做了许多工作。

她是位率直和健谈的人。在谈到文艺观点和创作感受时,她强调“作家的创作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人与事”,“我自觉是个在东西文化摆荡的边缘人,因此下笔时很自然地塑造一些背景与我类似的人物。”其实这恰恰就是她的优势所在。她认为,作家成熟了,不断成长,就容易跳出自我,写生活的层面就会越来越广。作家要讲文学艺术性,使读者在读作家作品后有回味的感觉。她喜欢强迫自己不断学习,在写作中利用新的有趣的知识。尽管她的艺术探索已经有可观的成绩,但她总是觉得自己才刚刚开始起步。

我还是20多年前见到她,但我一直关心她的创作情况。上世纪90年代初,她搬离香港在台湾定居后,又完成了长篇小说《遍山洋紫荆》《微醺彩妆》《行过洛津》,长篇系列小说《雕花的太师椅》,出版了佛教传记《枯木开花:圣严法师传》等。《香港三部曲》获金石文化广场1997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书。她真是一个有信念且多产的文学跋涉者。虽然我在网上看到她的照片,人有点胖了,有点老了,但对于一个在文学艺术上有执着追求的人来说,青春的色彩是永驻的。

最后记录她的一个细节。她是多才多艺的,对文学、考古、音乐等门类都有造诣。那次采访,因时间安排太紧,我们只有边走边谈。我陪她去上街,她提出去文物商店。进了文物商店,她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就不愿出来,一呆就是一时三刻。看她那痴迷的神态,开始我认为是她对文物的特殊爱好,是一种艺术的追求。后出店,她才直率地告诉我,她想“捡漏”,看这里的文物如铜镜、瓷瓶等是不是有标错年代的,如有,她好买了带到香港去赚一把,真是鬼机灵。虽然最终失望,可她觉得纵览繁多文物,对她来说,就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听公仲老师说,那次来江西讲学,离开大陆时,因气氛太好,加上施叔青是性情中人,她喝醉了,是别人搀扶着她上船的。这么多年了,她还记得这一幕吗?还记得江西之行吗?施叔青女士,你如能再来江西,看惊人变化,见众多文友,定会有更多的人与你同醉。

2012年8月28日

读肖复兴

我站在昌北机场的乘客出口处,手上拿着一张卷着的江西日报,从北京来的航班降落没多久,只见一位文质彬彬戴眼镜的中年男子走到我跟前,说:我是肖复兴。江西省散文学会于2004年成立,开展的第一次散文讲座活动,请来讲课的第一位专家就是肖复兴。

肖复兴是中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知青作家之一。也是我喜欢的那种朴实无华、又很有文采的学者型作家。他的作品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过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他写得很细腻、很亲和、很感人,而且是高产作家,出版文稿、作品集近百本。

肖复兴和我有同样的记者经历。他的性格直率,有文人那种儒雅气质。在明月山讲课时,他说:“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伤怀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人可以回过头往后看,但路却总是要往前走。”他的《黑白记忆》是一本回忆录式的长篇纪实文学,作者重返北大荒,开始了一次追忆如梦年华的青春之旅。作者把这段难忘的日子装到一个访问式的框架中,而不是像以往传统的编年体那样来提炼泛泛的回忆。它既是作者的青春回忆录,也是一代人残酷的命运史,更是一段共和国颠簸的断代史。特别是作者在文中一改往日的创作风格和写法,在历史、社会、人生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精辟的思考,其思想深度超过了以往同类题材的作品,实属知青文学中的上乘之作。他指出:记忆原来是这样的沉重。记忆可以是和过去相会的一种形式,记忆力也可以是面对今日思索的一粒种子。他大声疾呼:习惯忘却、没有记忆能力的民族,便容易得过且过,沉醉在现实的灯红酒绿中狂欢。他的《我的人生笔记》则是一本以作家、记者、教师、画家等不同的眼光去看社会、品人生的书。大千世界的一幕幕生动的场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他的笔下真实再现,栩栩如生,并发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悟。从他的一篇篇作品的标题就可体会到他对人生的一种积极态度:《平安是福》《生命不仅属于自己》《学会感恩》《简洁是最美的生活》《怀旧是一张网》。书中还附上了他的许多不同年代的生活照,他想表达的是什么哩?他是想用他流畅清亮的传统文学语言,用他英俊高雅的中国知识分子标准形象,去表达和映照自己人生的一种真实坦荡的情感、一种无愧无悔的承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礼赞!

我感觉,肖复兴的作品特点,首先是他的题材广泛。他从小在老北京城南长大,他突然惊讶地发现许多原来见过的老宅院老店铺已经或正在拆毁。为不让记忆随风飘散,他花了两年时间,奔走于老北京城南的街巷,终将一些极珍贵的人与事、景与物记述描画于消失毁灭前。他爱好音乐,“音乐能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出的东西,我想这就是我能坚持十年来写音乐的原因吧。”在《音乐笔记》这本书中,收集了多年来他所写的有关音乐的篇章,获首届冰心散文奖。对于体育的书写,他富于激情,曾经在《新体育》等报刊开设专栏,拥有广大读者。他的作品《向往奥运》《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剑之歌》等曾经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文,改编成电影,或翻译到国外。

但我在阅读他的作品中,最欣赏的是他的文学观察力和表现力。《寂寞你是一个漂亮的标签》《继母》《奥斯维辛的雪》等篇目,谁看了都会印象深刻,受其感动。他是文学之人,走到哪里都有文学观察。《一场戏的工夫》,他把看戏的来去路上看到的一对恋人喜怒无常的故事,描写得惟妙惟肖,生动活泼;而《软卧车厢上铺的女人》,将一个俗气的女人刻画得入木三分,呼之欲出。这些都可以反映出作者厚实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

肖复兴在写作中,不忘文人的责任和担当,经常表明自己的观点:“很多人特别愿意把过去遗存下来的文化资源,当成今天赚钱的法宝,将文化和历史当成了商标,当成商家开门揖客的大堂侍女,当成营销的手段和盈利的润滑剂。我们要对历史心存敬畏,而不能把文化资源当成廉价的噱头。”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化”十分担忧,强调: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别仅仅为了物质的利益,迷失我们自己,而使得我们能够在今天看清有过辉煌的过去的通道,寻找回到我们精神家园的路。

肖复兴的家住北京潘家园不远的小区内,我去拜访他,在他家聊天。他说道:艺术创作需要激情,但也同样需要沉淀,需要思考,需要厚积薄发。他笔耕不辍,常年有作品见诸报刊。他是一位有激情、有沉淀、有思考、有追求的大家,值得我终身学习。

2012年8月24日

读莫言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2012年中国文坛的最大新闻,也是中国文学一件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喜事,让广大文学爱好者对沉寂多年的文学创作,添了秋天里的一把火,重新燃起了大干一场去夺金争银的欲望。

说来有愧,在莫言获奖之前,我是一篇莫言的作品都没看过,包括散文,由他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除外。我并不是对莫言作品刻意有什么排斥,主要是看过电影《红高粱》后,认为情节显粗犷,但也粗鄙,如屠户剥人头皮。后又听说莫言出了新着《丰乳肥臀》,一听这名字就觉得粗俗,倒胃口,不想看。我也不是莫言的人和事什么都不关心,他和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对话我就认真看过,认为在乡村谈文学很有点接地气贴近百姓生活。在莫言获奖的当天晚上,我就从网站上下载了他的近作《蛙》的一部分,阅读起来,感受莫言的叙述和语言魅力。

之后,我也成了莫言迷,把有关他的专访、评论、人物通讯等报刊文章都收集起来,仔细阅读,脑子里思考的和许多关心他的人的想法是一致的,就是:为什么莫言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我的看法是,作家是靠作品来说话的。莫言的作品有强烈的地方和家族特色,即乡土化、地域化、民族化。这和许多世界级大作家和获大奖的作家品质是一致的。他把自己的农村家乡作为自己的文学创作基地和源泉,他深知:只有生活地基牢固,文学大厦才能高耸。高密、红高粱、红萝卜、蒜薹、酒国等,一个个可触摸到的具象,衬托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作品中的“我爷爷”、“我奶奶”、“我姑姑”,亲切的就像写报告文学,不是在写小说,这种家族式的描写,更显现了莫言作品的个性,让他的作品贴上了“这一个”的标签,使广大中外读者渐渐地认识了莫言。

创作手法对一部作品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莫言初入文坛的写作手法是传统的,后他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加进了先锋、魔幻、诡异等元素,使作品有了多层次的叙述风格,有了天马行空,汪洋恣肆,扑朔迷离。再后来又回归到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找到了更好的叙述结构和表现风格,如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蛙》。“不重复自己,不断地向自己发起挑战。”这成了莫言的指导思想,这也可以作为对他的作品不断出新的诠释。

写什么,怎么写?是莫言一直思考的问题。他说:“高明的作家就是选择一个好的题材,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题材,讲述一个能够令人有切身感受的故事。”“归结的最终,就是把人当人来写。”莫言在处理题材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歌颂与批判、英雄与非英雄、精神与肉体、善良与罪恶,混杂又模糊,反映现实,又超越现实;颂扬有度,鞭挞得当。特别是计划生育、人命案件的题材,处理不好就会招致失败。莫言的成功为文学青年树立了标杆。

还有的一点,我认为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莫言善于推介自己。从他成长的经历来看,他抓住了参军、提干、上军艺、考研等人生的节点。他和日本着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亲密无间,大江健三郎为莫言在日本及国外的影响,甚至获诺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让中外观众认识了有一个叫莫言的作家,有一部就行了。莫言如今又转向戏剧、语剧剧本的创作,转向多快。让更多的人认识你,对清高自负的作家来说,要做到是不容易的,莫言做到了,做得很好。他的作品已被翻译十几种语言发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只有中国作品走出国门,才有中国作家享誉世界。

再就是本人的素质。莫言从小吃过野菜、啃过煤,深知饿的滋味;也受到过打击和欺负,懂得人生的艰辛。所以,他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任何机遇和幸福,矢志不渝,激情如火,积极进取,勇往直前。“要争气”,是他父辈教育他、也是他熟稔在心的誓言。生活的磨难,是他创作的素材,更是他前进的动力。正如《真心英雄》的歌曲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最后说说获奖本身的话题。国人对莫言获奖众说纷纭。一方面,有人对获奖很在意,如常听到什么商品获巴拿马金奖(多少年了、数量众多),以此炫耀其价值。另一方面,有人对获奖十分反感,认为不能以获奖来论英雄。从价值属性来说,精神产品不能单以获奖来认定其价值。但有些大奖的有相当价值的,如茅盾文学奖、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我们常说要淡泊名利、甘于清贫,但不能作为不思进取、甘于平庸的借口。莫言获奖的引领和呼唤价值,比实际价值要大得多。他的获奖对文学召唤民族精神、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这才是莫言获奖的巨大意义所在;而不是莫言个人能拿多少奖金,他的书能销多少册。

可以这样说,中国当代作家写得比莫言好的肯定有,他们为什么没有获诺奖,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许是他们的作品介绍到外国的不多,也许是老外不喜欢他们的作品风格,也许就是运气不好。文人相轻是文坛的陋习,古今中外使然。对莫言获奖,有人还会说:“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我想,这都在意料之中,但在情理之外。要知道,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是在人们的相互学习、相互砥砺中前行的。

2012年10月27日

同类推荐
  • 悬挂在墙上的骆驼刺

    悬挂在墙上的骆驼刺

    本书作为独立文体的美文,实质是散文的一种。我们希望美文家们可以以自己的人生体验,自己的生活阅历,自己的缜密思考,自己的别具匠心,把他们所学所悟记录下来,传承下来,使人们从微小处鉴别、校对、修正自己的生命和灵魂。期望可以陶冶青少年读者的道德和情操。
  • 一个人的故乡

    一个人的故乡

    散文集《一个人的故乡》不仅为我们讲述了一系列关于故乡的话题,贯穿着作者全部的故乡情结和人生际遇,还让我们领略了关于故乡那份悠远的情感、那份炽热的情怀、那份纯情的寄托。
  • 岁月觅踪

    岁月觅踪

    全书分我的人生、诗词选录、近期文辑、方志文摘等四个部分,记述了从抗日战争时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人生履痕和社会变迁:抒发了对亲情故土喝国家发展的情怀:探索和总结了十余年编纂方志的经验。
  • 对错都是为了爱

    对错都是为了爱

    我们争执对错,计算平衡,纠结胜负……却常常忘记了,彼此爱着,才是最重要的事。30多个故事,30多种不同的人生,30多次直面爱与生命的本质后才得到的透彻感动。在这本书里,历尽世事的刘墉不再传授如何披着铠甲识破假丑恶,反而用一双慧眼和一颗柔软的心,来帮我们认识被淹没在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爱的面目。明明可以有更“精明”的选择,却义无反顾地选了“愚蠢”的那一项;明明爱本身一点也不公平,却从未想过舍弃;明明在心里深爱了一辈子,却无法说出一句简单的“我爱你”……
  • 毛泽东读《水浒传》

    毛泽东读《水浒传》

    本书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对《水浒传》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和点评者的评论,以及对《水浒传》版本的关注;第二单元是毛泽东对梁山好汉革命精神、斗争艺术、经验教训的提炼、阐扬和运用;第三单元是毛泽东对小说人物的漫议、分析和引证;第四单元是毛泽东解读和运用《水浒传》在政治生活中受到误解的辩驳以及晚年他发表谈话引起“评《水浒》”运动的评析。总之,本书把一位革命家解读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整个情况和新鲜见解全部展示在读者面前。
热门推荐
  • 灭世新生记

    灭世新生记

    武道和科技的结合,未来世界和现代世界的激情碰撞,天笑,一个拥有另一个璀璨文明世界记忆,思想,甚至做事方法的人,让他带你走进这神奇的世界中。
  • 仙乱万界

    仙乱万界

    凌风飞升后才知道仙界根本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这里也有穷人,不,是穷仙。这里也有贫民窟,做什么事都要钱(也就是仙石),作为刚飞升的三无人员,凌风很光荣的成为一名矿工,直到他挖出一个神秘的小殿………
  • 嗜谋计划

    嗜谋计划

    如果你问潜能者是什么,其实就是脑开发过度的人类。人的潜能开发不超过百分之三,而这群神秘又冷血的潜能者,却能开发超过百分之八十五。当然这不是谁都可以开发,体质不行的根本不能开发,据说脑袋会炸掉。在b市区,就有着这样一群怪人。而杨曦,一名无父母无靠打工上学的潜能者,无意间竟慢慢走进了潜能世界。在这背后,竟然还有一个巨大的阴谋:嗜谋计划。“靠,谁把我弄进潜能世界的,我灭了他啊!”杨曦无奈的冲天空大吼。赵青微微一笑:“是我。”杨曦微笑的说道:“我出去走走。”说罢匆匆跑掉了。
  • 少林真传伤科秘方

    少林真传伤科秘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一个在海边长大的男孩,一位遍访世界500强的高端财经主播。一轮时光,中年况味,陈伟鸿为你亲述人物和财富背后的精神,洞悉时代与人生起伏的真相。45年的半世人生,个人小传与时代大传相互映衬;13年的“对话”如流云过隙,政、经各界高手轮番登场。“惊鸿一瞥”,瞥见的是这个时代最本质、最喧嚣、最激动人心的片段。正如陈伟鸿书中所写,“我们都是这世界的一瞥风景,而自己,也从别人的风景里审视世界。”
  • 红颜凉薄:祸水王爷不要闹

    红颜凉薄:祸水王爷不要闹

    她在一次意外下,魂归异世,附身于一个十三岁的一个小女孩身上。草包?废柴?看她血脉觉醒,各种职业任她挑!阴险?狠毒?对不起?你难道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吗?人若犯我,我必十倍还之!家族抛弃?呵,待她带着炼药、御兽,两个技能回来时,还闪瞎不了你的狗眼?成长之路,谁与谁携手三界?各路美男纷纷倒贴,其中还有她的召唤兽?直到某一天,某位低调腹黑大神终于忍无可忍,脱去束缚,霸道宣告,某女挑眉:你先打赢我再说吧。某大神压她下榻:那就试试看吧!
  • 魔女戏人间

    魔女戏人间

    自古神、魔、妖、鬼、人五界不可跨界,否则天诛地灭,我亦一直遵守这恒古不变的定律。本以为此生将永活在孤寂的岁月中,可一次人间之行,将我原本被黑暗拢照的世界充满了光明,让我沉沦在温暖的漩涡中无法自拔,明知是那是地狱,是烈焰,我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为什么老天如此不公,就算长生不老有怎样,就算拥有一身法力又怎样,我就算本领再通天,也终究无法拥有那一抹阳光般的温暖,注定永活在黑暗中。为什么老天要如此对我,我本是一界凡人,本可以在我的世界中,每天逛逛街,谈谈爱,普普通通的平凡过此一生,即使我没有法力,不能享受飞的感觉,即使我只有几十年的有限生命,可我拥有自由,拥有光明,可如此简单的一个要求,竟是那么的难,因为我注定不平凡、、、、、
  • Little Lord Fauntleroy

    Little Lord Fauntlero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令人不好意思的人体

    令人不好意思的人体

    神秘的百慕大、金字塔,神奇的恐龙世界,千奇百怪的动植物,还有遥远的太空及外星人,以及历史上数不清的传奇人物和故事,对孩子来说,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对历史知识、生物知识、未解之谜等特别感兴趣,而探究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孩子增加阅读量,加强知识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对小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潜能开发起着重要的影响。
  •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