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41700000025

第25章 音乐与戏曲(1)

一传统民族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种类繁多,如今仍然在民族音乐中使用的都有数百种之多。大体说来,这些乐器可粗分为拨弦乐器、拉弦乐器、吹奏乐器、打击乐器四大类。下面择要介绍20余种。

古琴

即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少周代已有,一说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盛行。琴面装有七根弦,由粗而细,自外向内按五声音阶排列。琴面还嵌有十三个琴徽,以标识弦上音位而用。演奏时右手拨弦,左手按弦取音。有散、泛、按三种音色变化。散声以空弦发音,其声刚劲浑厚。泛音是以左手轻触徽位,发出轻盈虚飘的乐音。按声是左手按弦发音,移动按指可以改变音高并能奏出滑音、颤音或其他装饰音。此外还能演奏同度、八度、五度等音程。2003年11月7日,中国的古琴艺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

知识链接

【琴心】《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琴心,即以琴声传达爱情之意。

【琴瑟】瑟,形似古琴,多为二十五弦。春秋时已流行,常与古琴合奏。故人们往往以“琴瑟之好”指称夫妇间感情和谐。来源于《诗经·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胡琴】唐宋诗词中常能见到胡琴一名。当时凡是来自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拨弦乐器,统称胡琴。唐段成式《乐府杂录》中称二弦琵琶为胡琴。而作为拉弦乐器的胡琴,最早记载见于宋沈括《梦溪笔谈》。元代用于宴乐。今有京胡、二胡、板胡等,通常胡琴指京胡。

古琵琶

拨弦乐器。本作“批把”。“批”、“把”是古代两种不同演奏手法的称谓,右手向前弹称为“批”,右手向后弹称为“把”。秦汉时期,对使用批、把演奏手法的乐器概称之为“琵琶”。有传说琵琶起源于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东汉末年传入我国。以后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步定形为一种半梨音箱,曲项四弦,置胸前演奏的琵琶。琵琶是中国弹拨乐器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乐器,既能表现气势磅礴的古战场气势,也能表现花前月下缠绵的思念之情。

古筝

春秋战国时代流行于秦地,故史称秦筝。汉晋以前十二弦,唐宋以后增为十三弦。明清以来逐渐增至十五弦或十六弦。按五声音阶定弦。传统演奏技法:用右手大、食、中三指弹奏。用左手食指、中指或无名指、中指按弦,以取得“按、颤、揉、推”等变化音。早期的古筝高亢粗犷,有“秦筝慷慨”之说。东汉以后逐渐发展为淡雅古朴的风格。

知识链接

【筑】古代击弦乐器,形似筝,颈细肩圆,有十三根弦,弦下设柱。可能较为适合表现凄凉悲壮之音,战国时燕太子丹送别荆轲时,高渐离击筑,为变徵之声。

箜篌

古代弹拨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其历史据考证已有两千多年。盛行于汉唐时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明代以后渐少使用。现改革的箜篌有三十七根弦,擅长演奏揉、滑、压、颤音效果,表现力极为丰富。箜篌之音,在浪漫唯美中透着一份悲剧性情调,特别适宜表现追忆往昔的梦幻意境。

汉武帝时参考筝、筑、箜篌等乐器而创制的弹拨乐器。圆形音箱,直杆,四根弦,有十二柱位,每个柱位横贯于高低不同的四根弦之间,为四弦所共用。初始名为琵琶,后人称为秦琵琶或月琴,到唐代已有十三个柱位。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唐武则天时,遂将此乐器改称阮咸。近代又简称为阮。后世的阮,有四根弦的,也有三根的。柱位也比汉代有所增多。

古代吹奏乐器,形似梨,用陶土烧制而成。最早出现于约七千年前,大部分是二音孔和三音孔,至殷商时期的五音孔陶埙已能吹奏七声音阶和部分半音,发音古朴醇厚而悲壮。

知识链接

【埙篪】篪(chí),古书上说的一种竹,古代又指一种用竹管制成像笛子一样的乐器,有八孔。埙和篪合奏时,声音互相应和。故常以埙篪比喻兄弟亲密和睦,或借指兄弟。源出《诗经·大雅·板》。

筚篥

亦写做觱(bì)篥(lì),又称芦管、笳管。为木制吹管类乐器,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起源于西域,后传入中原。南北朝时有大小筚篥、桃皮筚篥及双筚篥等多种形式。隋唐至宋元时盛行全国,宋代教坊十三部中有筚篥部。唐代诗人有很多诗篇写到这一乐器。

又称横笛,竹制。上开有吹孔和膜孔各一,按指孔六个,音色清脆,音域较宽,能吹两组多一点的音。笛是我国最常见的吹管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末期已出现。北方地区流行的笛较短,常用于梆子腔一类戏曲的伴奏,又称为“梆笛”,音域一般为两个八度左右(d2-f4);南方地区流行的笛略长,常为昆曲伴奏,俗称“曲笛”,音域为a-d3。笛子发出的音古人常以凤鸣为喻,如《太平御览》所引旧籍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溪,斩而作笛,吹作凤鸣”;《列仙传》亦有“萧史日教弄玉吹箫作凤鸣”的说法。

箫、排箫

箫为单管竖吹,汉代开始盛行。古代箫多为竹制,但也有玉制或瓷制的。上端利用竹节封口,在封口处开半椭圆形吹孔,音量较小,音色委婉清雅。箫在魏晋南北朝时,已适用于独奏和合奏。其低音区善于表达深沉的旋律;中音区善于表达优美的抒情性。排箫又称为凤箫。把一组竹管排列一起,用绳子、竹篦片编起来或用木框镶起来。排箫有无底、封底两种,前者称为洞箫,后者称为底箫。

笙和排箫有点相似,最初既没有簧片,也没有笙斗,只是用绳子或木框把一些发音不同的竹管编排在一起。后来人们逐渐给笙增加了竹质簧片和匏质笙斗,和排箫区别开来。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丰满,低音浑厚低沉,音量较大。在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中,笙也是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乐器。在和其他乐器合奏的时候,能起到调和乐队音色、丰富乐队音响的作用。

芦笙

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早在西汉初已出现。芦笙大小不一,管的数目也不尽相同,单管、双管以至五管、六管、八管、十管都有,但较常用的是六管芦笙。六管芦笙是用六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分成两排插入木制的笙斗中;每管的根部各装一个铜质簧片;管的下端各开一个小孔,吹奏时手指按孔发音。芦笙多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

古代乐器。青铜制,悬挂在架上,用槌击而鸣。钟的历史很久远,河南陕县庙底沟文化遗址就发掘有陶钟。但钟最盛行之时为青铜时代,在当时,钟不仅是乐器,而且还是地位和权力象征的礼器。王公贵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种仪典、宴飨与日常宴乐中,广泛使用着钟乐。西周中期开始有用十几个大小不等的钟组成的编钟。也有单一的,称为特钟。有的口缘平,有悬纽,又叫,盛行于东周,是从钟发展而来的。

编钟

古代打击乐器,也是象征拥有者权位的礼器。编钟出现在商代,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自宋以来渐渐衰退。战国早期“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尽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音乐性能良好,能演奏古今各种乐曲,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堪称“编钟王”,被誉为“世界奇观中独一无二的珍宝”。

知识链接

【簨虡】钟架古称(sǔn jù),横梁为,也作笋、栒;承托横梁的立柱为“□”,也作“□”。

古代石制乐器,悬挂在架子上,以物击之而鸣。甲骨文中,磬字左半像悬石,右半像手执槌敲击。后世的磬在材质由原始的石制进一步有了玉制、铜制的磬。磬,最早用于先民的乐舞活动,后来用于历代帝王、上层统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宙祭祀、朝聘礼仪活动中的乐队演奏,成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礼器。唐宋以后新乐兴起,磬仅用于祭祀仪式的雅乐乐队。按照使用场所和演奏方式,磬可以分为特磬和编磬两种:特磬是皇帝祭祀天地和祖先时演奏的乐器;编磬是若干个磬编成一组,挂在木架上演奏,主要用于宫廷音乐。另外,佛寺中状如云板的鸣器也叫磬,用来敲击集僧;佛寺中钵形的铜乐器亦称磬。

柷(zhù)为古代打击乐器,又叫椌(qiāng)。形似方匣子,木制,上宽下窄,用椎(木棒)撞其内壁发声,奏乐开始时击鸣,表示乐曲即将起始。用于历代宫廷雅乐。传世清代柷,通高约50厘米、每边长65厘米。

知识链接

【敔】音yǔ,与同类的古乐器。又称(jié)。木制,形如伏虎。奏乐将终,击使演奏停止。

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传说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土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南北朝至隋唐,吸收和利用了不少外来的鼓,并在艺术实践中加以发展。鼓在歌舞、戏曲等艺术活动中,是常见的伴奏乐器之一,有时起着指挥的作用。

我国各族常用的打击乐器,以黄铜制成,可以分为大锣、小锣、云锣、十面锣等。大锣锣边钻孔系绳,左手提起或挂于架上,右手执棰击奏,发音较低,但声音洪亮、富有力度;小锣锣面呈坡形,锣脐分大、中、小三种,锣边无孔,不系锣绳,以左手食指关节处提锣内缘,右手执锣板击奏,发音较高,声音清脆,有诙谐色彩;云锣由十面小锣组成,用绳系于木架上,左手执架柄,右手用锣棰击奏,可演奏旋律;十面锣是由十几面大小不等,音色、音高各不相同的锣悬于木架上,由一人独奏。锣在我国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声音洪亮,在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各种戏曲、曲艺以及歌舞伴奏中,各种庆祝集会、赛龙舟、舞狮子、欢庆丰收和劳动竞赛中,都很常见。

铙钹

铙、钹,两种近似的铜制打击乐器。在形制上,铙中间隆起部分较小,其径约当全径的五分之一;钹中间隆起部分圆而大,其径约当全径的二分之一。以两片为一副,相击发声。在音质上,铙发音较响亮,余音较长;钹发音较浑厚,余音较短。铙与钹在民间常配合使用,用于民间吹打乐和戏曲伴奏。明清以来流行的十番锣鼓曲,配器上就充分利用了铙和钹各自的特点,造成丰富的音响效果。

八音

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钟、铃等属金类,磬等属石类,埙等属土类,鼓等属革类,琴、瑟等属丝类,柷、敔等属木类,笙、竽等属匏类,管、箫等属竹类。

二古乐术语

中国传统音乐是个独特的领域,所用的概念术语是专门的,下面介绍其中最重要的几个。

雅乐

古代帝王郊祭、朝贺大典所用音乐的泛称,与俗乐相对而称。周代雅乐是指“六舞”,即《云门》、《咸池》、《大韶》、《大厦》、《大镬》、《大武》,前四种属文舞,后两种属武舞。以后历代统治者奉此为乐舞的最高典范,认为它的音乐中正和平,歌词典雅纯正。各代均曾因前代雅乐散失而吸收民间音乐重新制定。元明以来,雅乐与俗乐的区别虽还存在,但这两个名称不太使用了。

俗乐

古代各种民间音乐和外来音乐的泛称,与雅乐相对。宫廷宴会时也用俗乐,称为燕乐。俗乐与人们日常生活情感关系密切,与雅乐相比更易于感染人、打动人,因此俗乐流行于社会大众层面,但许多统治者也喜爱俗乐。唐玄宗时设教坊管理俗乐,并在梨园教练俗乐乐工。另外,一般把散乐(百戏)包括在俗乐之内。

五音

亦称“五声”,即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阶。五音中各相邻两音间的音程,除角与徵、羽与宫(高八度的宫)之间为小三度外,其余均为大二度。近似现代音乐简谱中的1、2、3、5、6。后来又加上二变,即变宫、变徵。变宫近似现代音乐简谱中的“7”,变徵近似“#4”。我国传统的音乐中没有和“4”相当的音。五音加二变,合起来叫“七音”或“七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七声音阶:宫(1)、商(2)、角(3)、变徵(#4)、徵(5)、羽(6)、变宫(7)。古人的整体性思维方法,使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总习惯于与其他事物联系、附会。五声是音阶的概念,但古人说到五声的时候多与四季、五方、五行联系在一起。如欧阳修《秋声赋》就把秋季、商音和西方配合起来说。

知识链接

【五音不全】此处的五音是指音韵学上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所分的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五类音。五音不全是指发音时不能正确地区分上述五种类型的声母。

七音

“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在此基础上再加变宫、变徵,就构成了七音,分别为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它们与现代音乐简谱大约可对应为1、2、3、#4、5、6、7。七音中,以其中任何一音作为乐曲主旋律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就构成了一个调式,不同的调式有不同的感官色彩和表达功能,因而也能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如变徵之声即变徵调式,特点为苍凉悲壮。

律管

古人用管、钟、弦定音,所以有管律、钟律、弦律之说。律管是用来定音的竹管(后世又用铜管),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来确定乐音的高低。律管的长度是固定的,长管发音低,短管发音高。

六律、十二律

我国的古代律制。十二律,即古乐的十二个调。律,本来指用来定音的律管,由律管所定的十二个标准音即称十二律。这是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有固定的音高和特定的名称,大致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十二个调。由低到高依次为:(1)黄钟,c;(2)大吕,#c;(3)太簇,d;(4)夹钟,#d;(5)姑洗,e;(6)中吕,f;(7)蕤(ruí)宾,#f;(8)林钟,g;(9)夷则,#g;(10)南吕,a;(11)无射(yì),a;(12)应钟,b。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称六律,偶数六阴律,称六吕,总称六律六吕,或简称律吕。古书上说的六律,通常是指阴阳各六的十二律说的。

乐调

在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中,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五声音阶则为徵(5)、羽(6)、宫(1)、商(2)、角(3)。音阶的第一级音不同,调式就不同。以宫为音阶起点的是宫调式,意思是以宫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商为音阶起点的是商调式,意思是以商作为乐曲旋律中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其余由此类推。

工尺谱

我国传统的记谱法之一。约产生于隋唐时代,由一种管乐器的指法记号逐渐演变而成。常见的是用上、尺、工、凡、六、五、乙,依次记写七声。高八度各音加“亻”旁作标记,如“仩、伬、仜”等;低八度各音除六、五、乙分别改为合、四、一外,其余均在末画带撇表示。节奏则用板眼记号“、”、“×”、“·”、“o”、“ㄥ”、“△”等表示。

三古典名曲

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中,形成了一批音乐经典,其中有“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称的是《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高山流水》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伯牙创作的《高山流水》在唐代分成《高山》与《流水》两曲,至宋代,《高山》由四段构成,《流水》分成八段。现存最早的《流水》琴谱载于明代《神气秘谱》。后来《天闻阁琴谱》中收录的由张孔山改编的《流水》最为流行。另外,1977年美国发射的宇宙飞船,发射到太空的2小时节目中只有7首音乐节目,《流水》即是其中之一。

《梅花三弄》

同类推荐
  • 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文化产业比较案例图书,为“比较文化产业学”的举旗之作。在文化产业纵深发展的中国,对文化产业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案例比较,无论对文化产业实践还是文化产业学科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书精心搜罗国内外多方面文化产业比较案例,并加以深入解析,既可作为文化产业学科教材或教辅资料,又是文化产业管理者、从业者、研究者和对文化产业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本书分国际视域、区域比较、文化传媒、文化体验四大部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交融,对策思路与问题剖析相贯通,反面教训与正面启示相互验证,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兼具较强的学理性与可读性。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 驻足世界奢华酒店(全集)

    驻足世界奢华酒店(全集)

    本套书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著名豪华酒店,从酒店的区域、历史、风格、服务等方面出发,揭示酒店背后所隐藏着的文化和生活内涵。酒店各有不同,有的是设计酒店、度假酒店,有的是历史悠久的豪华酒店,虽然坐落在不同城市,但均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延伸,并且为旅客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异国文化。书中附有酒店名称原文、地址、预定电话、网址等实用资讯。这套书不是介绍酒店的小册子,不同的视角和对酒店建筑文化、民族风情、特色服务的浓彩重墨的描写使它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万吨巨轮顷刻间支离破碎永沉海底;飞机失踪数年后出现在遥远的月球;数十人被在黑雾中迷失灵魂;人畜眨眼间被吸入魔窟化为白骨;沙漠中幻象纷繁引人赴死;峡谷里众多冒险者神秘死亡……对于这些神秘之地,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外星人的秘密基地,人类不得入内;有人说是死亡笼罩的所在,误入者必死无疑;也有人说是大自然的禁区,一旦踏入将会遭受灭顶之灾。死亡无法形容的恐怖;神秘不能诠释的离奇。这是地球上最后的秘密,我们称这些区域为——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 走进美利坚:旅美十年见闻札记

    走进美利坚:旅美十年见闻札记

    对于没有去过美国的中国人,往往容易心存好奇和诸多想像。因为美国在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决定了人们对美国的深层关注和更多联想。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多次出访美国,而让我记得最清晰的是2001年的5月下旬去美国参加“纽约经济周的论坛”活动。
热门推荐
  • 鬼医录之:狐心宠妾

    鬼医录之:狐心宠妾

    她是名门嫡女,战神王爷的未婚妻,可就在大婚前夕,惨遭妹妹挖心夺脸。重生归来,一双紫眸潋滟天下,一颗灵狐之心算尽天下人心。她誓要将那些迫害她的仇人统统送进地狱。可是为什么就有人偏偏喜欢跟她作对?那个面瘫王爷,人前高冷禁欲,人后却是无赖撒泼求抱抱。今天怀疑她是敌国奸细,明天说她是对头的亲信,更过分的是,审她居然审到了床上了。“你别过来,你要干什么?你可是正人君子!”某女紧张的拉着被角节节败退。某男一脸邪魅步步逼近,“正人君子也是男人,乖……”
  • 未来之星河时代

    未来之星河时代

    失落文明的战舰使人类加快了人类的进程使人类进入了星际时代战网,天网,秘宝,机甲让人类强大星际巨兽,域外天魔,失落者……看萧云如何到达不死的永恒
  • 妖孽王爷邪魅妻:逆天嫡女

    妖孽王爷邪魅妻:逆天嫡女

    前世的背叛,现世的锋芒毕露,且看他们眼中的傻子废物二小姐,如何让他人大铁眼镜。她的一颦一笑,性格多变,一朝一夕,隐藏着无穷无尽的杀意。她以博为笑,眉眼冷犀如利剑,喜怒无常亦是取他人性命。他是邪魅冷残嗜血王爷,他们不是干柴碰见烈火,而是烈火燃烧着烈火。她的冷,毒,嗜血,残忍通通吸引了他。她一次次的冷嘲热讽,引来他一次次的勾唇一笑而过。
  • 圣域灵瞳

    圣域灵瞳

    他意志坚韧,不甘平庸,却资质平平,出自卑微的支族。一次意外,他融合一只太古神灵的眼睛,从此鲤鱼跃龙门,如彗星般崛起,踏上传奇修行之路。从渺小蝼蚁的世界底层,步步生莲,踏入这个宗门林立、天才如云、远古万族、神话争锋、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 武炼金身

    武炼金身

    携带神秘古书,穿越异界大陆,修武道,灭强敌,炼金身,什么强大血脉,我一拳打爆。所有的强敌给我通通破之。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武道的世界不需要懦夫,看武破九天,战尽所有强敌,一步一血路,终登无上至尊之位!
  • 转身爱只增不减

    转身爱只增不减

    她以为对他的爱早已在他亲手推他下楼,使她们的孩子还未出世就离开了她,带着满身伤痕她逃离了这个让他伤心的地方。四年了她又回来了,也许该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了,凤凰浴火再生,她以一个全新的自己站在他面前,可一切都变得让她不能掌控,一见面他就强悍的把她抱入了怀里,发出了一抹蹂溺的吻,这一吻,吻踏了天吻崩了地,更吻垮了她整个人。她错了,不管是四年还是十年她都逃离不了这个与他爱恨纠缠的男人。
  • 修神战之鬼战

    修神战之鬼战

    鬼界战乱起,地府乱魂出人间,无奈前世人鬼恩怨,再续情仇说。百年前,鬼灵王预感自己即将成神,巡游天下,发现阴尸鬼李继迁暗中积蓄,所图甚大,鬼灵王封印成神之日,将李继迁逼入极恶深渊。百年后,一对情侣惨死成鬼,分别代表着人间鬼界的阴尸和鬼灵,一场恩怨情仇再次展开······一个关于战争的传说,带我们了解不一样的战争世界,鬼界战争的传说,贯穿人间鬼界的不一样世界。
  • 无敌辩师

    无敌辩师

    本书因某些原因已经作废,暂时不给更新,推出新书《猎爱高手在都市》。
  • 邪王宠妃:娘子别闹快回家

    邪王宠妃:娘子别闹快回家

    她,贵为宰相之女,太子未婚妻,偏偏指给了遭人唾弃的王爷做暖床姑娘!“别过来,你别过来,再走一步,我就跳下去!”她频频回头,喝止身后的男人。咚!“此湖只及腰际,娘子你尽管跳,为夫陪着。”他不慌不忙将她从水里捞出。“我不会离开你的。”她含情脉脉。“你说过不会离开的!”他愤懑怒怒。自此,硝烟不止,他为她沉沦了。他待她半辈,她宁为自由弃他,恕不知,她非已当初的她。恩恩怨怨,缠缠绵绵,两情相对究竟谁驯服了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血蔷薇有毒的战放

    血蔷薇有毒的战放

    地狱归来,踏血而生,火光漫天,不如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