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4100000026

第26章 大国兴衰和海权更迭(2)

宋朝建国后,即从海路展开对外贸易,并大力发展造船业。宋朝的统治不及于西域,传统的东西交通要道受到阻隔,但通过海路,东与高丽、日本,南与南海以至非洲诸国仍然往来频繁。当时,远涉重洋的民用船舶称之为“客舟”,可载2000斛粟。船上的设备包括抛泊、驾驶、起碇、转帆和测深等方面一应齐全,在当时世界上是较为先进的。朝廷使用的海船称之为“神舟”,其长阔高大和什物器用人数,都相当于“客舟”的3倍。造船业的发达,促使远洋航行技术不断进步。北宋海船已使用指南针测定航行方向。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记载了罗盘仪构造的基本原理。另有史料记载:“舟师在航行中,夜观星,昼观日;遇阴晦天,白天黑夜都看指南针”。③987年,宋太宗派遣宦官八人,分四路出发,到南海诸国招徕商人贸易。宋时,海上交通线共有四条:一是沿用唐时旧路,从广州通往今越南、印尼等地,再由此和阿拉伯(大食)交通;二是从明州或杭州起航,通往日本和高丽;三是入渤海到登州;四是哲宗时新开泉州到南海的一路,可抵达阿拉伯各国。宋神宗曾说,“东南之利,舶商居其一”。据《武经总要》记载,宋代广南水军的巡航范围已达西沙群岛,在澎湖诸岛有水军。元代时,海洋活动可谓又胜前代一筹。《元史》记载,由海道同元朝建立各种关系的国家约有20余个。《岛夷志略》中列举的东南亚及西亚、东非等处的地名就有100多处,记载的中国远洋船队与之建立海上贸易关系的亚非国家和地区达120个。当时的行泉府司管辖的海船有15000艘之多,海船的规模也相当可观。非洲的一位旅行家曾写道:他们那个“国家的全部贸易都操在中国船只手中”。当时,位于苏门答腊岛上的三佛齐是元朝与南海诸岛国交通的枢纽。由此而东至爪哇,向西经马六甲海峡远及于印度、锡兰、阿拉伯半岛和东非。与海外经贸和内河粮运的同时,元朝的海外征战也较多。

1268年,忽必烈曾令部将在高丽制造可载4000石的海船1000艘,以备元军东侵日本之用。1274年在元兵南下灭宋的同时,忽必烈又命屯戌在高丽的凤州经略使、高丽军民总管等人,将田军及女真军、水军15000人,乘千料舟、拨都鲁轻舟、疾舟、汲水小舟各300艘,越海远攻日本。1281年,元朝向高丽发军十万人,水手15000人,战船900艘参与远征日本的战争。1282年,忽必烈遣江浙、福建、湖广兵5000人,战船2500艘,循海道进入占城(今越南南方)。1283年又责令江南行省大造海船,发五卫军2万人征日本。1286年,忽必烈下诏罢征日本,专力攻安南(今越南)。1287年发江淮、江西、湖广省蒙汉军7万人、船百艘和云南兵、黎兵等再入安南。1292年忽必烈命福建、江西、湖广兵2万人,战船千艘,载一年粮,远涉重洋,进占爪哇。元军于12月从泉州出发,浮海经万里石塘(东沙、中沙、西沙、南沙群岛)等地,2月13日抵爪哇界,分军水陆攻击。

从上述可见,元朝对海洋的经略特别是海外征战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次数最多的,而且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陆上拓疆模式,具有一定的海权意识。

郑和“七下西洋”标志着明朝初期中国航海事业进入顶峰

1405~1433年,史称“明初时期”。这一时期,国力强盛,经济富裕,在宋元时代丰富的航海遗产和历史惯性的推动下,明代统治者出于巩固自身地位、扩大国际影响、满足物质享受的需要,曾集中举国资财,先后派遣宦官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官方远洋船队七下西洋,遍访亚非各国,从而,将中国古代航海事业推向前所未有的顶峰时期。

明代初期,造船业十分发达,而且制造技术和船只生产量都居于当时世界各国的前列,是发展水平较高的手工业部门。造船的种类有海上远航用的大型海船,海上或者江河作战用的战船、运粮的浅船、航行在江河的快船等。明初官营造船业规模最大的是南京的龙江船厂,还设有龙江宝船厂,专门为郑和下西洋制造大型高级海船。福建的福州船厂是专门生产防倭船只的。广东新会东莞船厂专门制造海上战船。

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即派遣郑和等率领船队进行规模浩大的海洋出使,除政治目的外,也是为了拓展海外贸易。郑和首次出使,率领士卒27800人,修造大船62艘,他既是明朝奉敕的使臣又是船队军兵的统帅。他们经南海入西洋,途经苏门答腊、阿鲁(亚鲁)、旧港(三佛齐国)、满剌加(马六甲)、小葛兰(奎隆),达到印度半岛西海岸的古里国。此后,明成祖在位时期,又先后六次遣郑和率舟师出使南海西洋至西域诸国,远至今西亚与东非,史料上记载的所经国家多至30余个。郑和的远航,在古代中国对外关系史和航海史上都是罕见的壮举,同时,也使郑和认识到海洋以及海权的重要。他曾向明仁宗进言:“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同时,他还提出:目前,中国舰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郑和的海洋观和海洋思想,即使以现代的政治和历史眼光来看,应当说也是正确的,但可惜的是并没有引起明王朝统治者的重视。

细细算来,郑和的海权思想,与美国马汉“海权论”的基本观点有很多相同之处,而且还早于马汉“海权论”460多年。

今天,距离郑和远航已经600多年了,“七下西洋”依然是一个不朽的话题。当代美国学者路易塞斯评论道:“郑和船队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没有可以与之相匹敌的。”郑和七下西洋,有四次舰队总人数超过27万人,而后来的哥伦布、达·伽玛、麦哲伦等的远航规模最大不过两三百人。远航的郑和,没有侵略、没有掠夺、没有殖民,更没有杀戮。所到之处,总体上干了三件事:一是“开读赏赐”,宣读大明皇帝的敕谕。二是颁布中华“正朔”,即中国的历法,其中集中了中国人民在千百年实践中积累的对季节、气候的规律性认识,以及许多伦理道德、礼仪习俗等。三是给所到国家带去了瓷器、工艺和文化。正因为如此,郑和被今天的世人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和平使者”。但也应看到,耗资巨大、费时长久的郑和下西洋,在给中国换来尊重、换来荣耀的同时,并没有换来实惠的利益。此后,先后有倭寇、荷兰人、葡萄牙人、英国人、八国联军、日本人、俄罗斯人打中国人没商量!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人远下西洋所换来的,只有自我陶醉——“共享太平之福”!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说明,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笔者从郑和下西洋到清末开始的百年耻辱中感悟到:当今世界上,不要一门心思去希望别人说你的好话,更不要想着让“全世界人民”都热爱你,只要有人怕你特别是那些图谋不轨的国家害怕你,那就足够了!

明中叶至清末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海洋事业衰败至极,海上外侮接踵而来

1433年至1840年,史称“明中叶至清末鸦片战争时期”。也许是应了老子的“物壮则衰”、“物极必反”的断语,明初时郑和“七下西洋”既是中国古代航海成就的巅峰,也是中国航海事业由盛转衰、由进变退的转折点。

14世纪70年代,整个世界历史已经进入封建主义转向资本主义的前夜,中国的封建社会制度也开始进入晚期。在渐趋保守和没落的明朝统治下,宋元时期的航海贸易政策受到了否定,实行了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赍赐航海”政策,对民间私人航海贸易采取了严厉的海禁政策。来自海上的外侮也接踵而来。

到了明世宗嘉靖时,除了沿海倭寇侵扰外,葡萄牙殖民的势力也来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15世纪末,葡萄牙的海外扩张达到高峰,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展势力。1511年侵入马六甲,阻断了中国与南洋各国的交往与贸易。

有资料介绍,16世纪明王朝的军队曾与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进行过较量。1514年,葡萄牙一艘商船开到广东沿海。当时中国官员对高鼻子、红毛发的西方人闻所未闻,但允许他们将所带来的货物卖掉后回国。葡萄牙商人因此得利丰厚。1516年,4艘葡军舰队强行驶入中国内河,开往广州,强占广东东莞的屯门岛海岸,并在那里盖房围栏,安营扎寨,屯兵造武器,飞扬跋扈、不可一世。1521年,明世宗(嘉靖皇帝)下令实行海禁。葡萄牙国王派甫恩多灭儿率领一支由5艘巨舰、1000多名士兵组成的舰队闯入中国海域,还在大屿山强行登陆驻军布防,蛮横地要求明政府与之签订通商协约。中葡之战由此点燃导火索。由于葡萄牙使用的是火器,中国军队只有铁器,因此初战中国失利。1522年12月,广东海道副使汪鋐在反复研究克敌制胜之法、学习掌握葡军火器制造工艺之后,利用近战、火战,一举将葡萄牙舰队击溃,甫恩多灭儿乘小船才得以逃生。从此,葡萄牙人被赶出了广东屯门一带。1553年葡人托言商船遇到风暴,水浸贡物,请求在澳门借地晒晾。起初他们只是造茅棚停息,就船贸易;尔后逐渐建造居室扩充住地。1557年,葡萄牙人用欺骗手段才又租赁了澳门,回到中国沿海。

从总体上讲,自明初到穆宗隆庆时,明廷的对外贸易基本上是实行所谓“海禁”,即禁止商人与海外通商。其目的,一是加强海防,“寸土不许下海”就在于切断海上联系,以防止国内的反乱与海外的侵扰;二是由官府独占海上贸易,以防侵犯官府商利。后来,福建巡抚许孚远总结以往海禁的教训,认为“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遂在奏疏中提出,开放海禁不但于国有利,而且也是加强海防的最好办法。此后,海禁时紧时松,朝廷禁海与开海之争一直未停息。

清,顺治十七年(1600年),清政府曾迫使沿海居民内迁30里,明代与南洋、日本诸国的海上贸易基本中止,只有台湾郑氏继续开展海外经营。

三藩战后,康熙帝下令开海,准允沿海居民迁回旧居,开放原来的海禁,以发展海外贸易。当时海外贸易发展到日本、东南亚,远至欧洲。有资料介绍,康熙二十七年远航日本长崎的船只就达到192艘;每年赴东南亚的商船大约为30~40艘左右。顺治至康熙初年,先后通航荷兰、英国、法国、葡萄牙等国。从总体上讲,这一时期清朝在海外贸易中一直处于有利的地位,史料中记载康熙二十三年开海后的情况是“可谓极一时之盛”。

1683年6月,康熙帝曾起用施琅征伐台湾。施琅所率战船,百船分列东西,自督56船分八队进兵。经过海上激战,全歼郑氏水师,占领澎湖,8月进驻台湾。足见当时的海上军事力量雄风之大。

1716年,康熙帝下令禁止南洋贸易和限制出海,目的是防范东南沿海人民与海外的联系,这一举措,极大地限制了海外贸易和沿海各省工商业的发展。

乾隆时期,英国已经不断在海外殖民,向东方扩展势力。护送货船的英国兵船,经常在中国东南沿海侵扰,截掠他国船只。

嘉庆时,曾对英国兵船在沿海的侵扰行为予以坚决制止和回击。

从总体上看,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前二百年间,基本上是以禁海闭关为其政策的支柱,以停止贸易作为防范外国侵略的武器。从鸦片战争开始,在以后的海上交战特别是甲午海战中,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以中国水师的失败而告终,这些众所周知的史实,现在已经被列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了。

历史上的中国面对海洋长期存在四大问题

今天的中国人,一直以“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为骄傲,自诩为农耕民族、大陆民族。其实,这只是基于已有历史知识的一种认识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1970年夏季,台湾当地居民在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溪谷采到一片灰红色的古人类化石。经日本考古学者用氟锰法测算,断定是3万年前一位约20岁的男性青年的顶骨。这一史前人类被命名为“左镇人”,迄今为止,他是我们发现的最早开发祖国宝岛的先驱。他的出现,将台湾原始社会的历史在长滨文化的基础上,向远古推溯了两万年左右。来自大陆的“左镇人”何以到达台湾?据考证,3万年前的台湾海峡还只是一片低洼地,后来才在地理变迁中变成今天的海峡。“左镇人”的发现,让台湾一些学者为之兴奋不已。一位叫黄大受的教授曾在台湾《中央日报》发表文章呼吁“改写中华古文明史”。他认为,中国人一直以黄帝为始祖,故自称“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一直以黄河流域为发祥地,故称其为“黄河母亲”。其实,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发现,不仅将中华文明史的开端进一步向上古延伸,而且使中华文明史由单一的农耕文明、大陆文明向多元化拓展。比如,中原仰韶文化遗址距今已超过5000年,东北赤峰地区红山文化距今也在5000年以上,西北大地湾文化遗址距今已达7000年,浙江河姆渡古文化遗址出现了距今7000年的早期海洋文明。考古发现,生活在东南沿海的“饭稻羹鱼”的古越人,在六七千年前即敢于以轻舟航海;百越文明也属于海洋文明。今天的东南亚、南太平洋诸岛上的许多民族,都与古越人的后裔有一定的血缘关系。

笔者并不是想去改写既有的中华历史教科书,那是考古学家的事情、是史学工作者的事情、是需要国家政府审定和把握的事情。笔者只是想说,今天的中国人不能被历史上认识的局限性所形成的既定认识所局限,在中华民族的基因中原本就有海洋文明的成分,能从泾河、渭河走向北部大漠、西部戈壁、南部中南半岛、东部大海的中华民族,也具有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基因和能力。也许是受了传统的单一“农耕民族”讹论的影响,历史上的中国虽然最早走向海洋,但并不具有海洋民族应当具有的海洋意识和海权意识。中国对待海洋问题有四个基本特点:

第一,拥有大片海域却长期轻视经略海洋。从远古时期起,中国人的社会活动就一直是以陆地农业经济为主,海洋经济从来没有摆在重要的地位上。从世界各国发展历史看,以农为本必然导致重陆轻海的思想观念。中国从神农、黄帝起,尤其是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之后,农本商末的思想就占据了主导地位。虽然,历史上涉及海洋经济政策的改革,如管仲的“官山海”,桑弘羊的“盐铁论”,以及唐、宋时期的“市舶司”和历朝历代颇为辉煌的远洋贸易等,也曾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整个社会活动中,经略海洋始终处于“配搭儿”的地位。

同类推荐
  • 战争之王

    战争之王

    一个中国人因一场意外事故流落他乡。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块珍贵的血色钻石;拥有神奇力量的血钻到底是邪恶的化身,还是魔鬼的宿主。饥饿、疾病和死亡,时刻威胁着人们,怎样才能生存下去?食人野兽、人与动物的契约、祖龙洞秘密、毒贩、军火商、钻石、石油……欲望无底、利益纠葛、血腥战乱、无情掠夺……当战争和暴力成为这片大陆的主角,哪里去寻找和平与安宁。
  • 航空母舰传奇

    航空母舰传奇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领袖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领袖篇

    世界邪恶力量发动人非正义的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太多的苦难、血腥与残暴;而世界民主力量的正义的反抗又使其充满了英勇、顽强和悲壮,并以最终的胜利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因此可以说,二战历史是一个悲剧和成就、痛苦和壮丽、灾难和理想并存的历史,是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历史。本书将通过对二战时期著名领袖英勇事迹的描绘,提醒世人应牢记历史,永远铭记在战争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领袖。
  • 法家眼中的孙子兵法

    法家眼中的孙子兵法

    从法家的角度来解读《孙子兵法》这部书。这是兵家武经七书系列的第一部,计划完成武经七书,再加上《三十六计》共计兵家八本书的解读。并且现在正在录制《法家三国》,从法家的观点来点评三国演义这部小说。
  • 战舰之争

    战舰之争

    华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昂首走在世界的前列,然而当人类历史步入近代后,华国社会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外部冲击,经受了一个多世纪的蹂躏,最后远远落在了世界的后面。正当战争再一次一触即发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改变大华国历史的人物,他就是现任海军总督的陆涛!好吧其实就一个科技宅(天才?)在异界(过去?)的故事(搞笑?)!笑~
热门推荐
  • 皇后太嚣张:暴君狂宠逃后

    皇后太嚣张:暴君狂宠逃后

    穿越?灭国?莫名其妙变成一个一无是处的亡国公主。还被那个道貌岸然的暴君盯上,时刻威胁!不仅要想办法逃走,还要应付一堆不怀好意的白莲花……什么?听说他们之前是有仇吗?这事她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女人,你若敢逃,朕不管你逃到天涯还是海角,都有办法把你抓回来。‘’某皇霸气宣告主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洛尘忆之不凡大陆

    洛尘忆之不凡大陆

    不凡仙宗,观仙台上仙音瞭绕,婉转动听的琴音令人心醉。蓝色长裙,袭地而坐,玉指轻轻挥弹着古琴。精美的五官,窈窕身材如同脱俗的仙子。白衣男子站在高台边缘背对仙子,眼眸微闭,良久叹息开口道:“半雪,我负天下,便为你。你真的要负我?”佳人并没有停止玉指,只是眼中的迷离却没有被男子看见。“此曲洛尘忆,小女子昙花一梦所悟。千年轮回终不悔,百年枕梦情长空。”男子身躯微颤,摇身飞掠消失在天际。几滴泪珠滴落古琴,最后的音律也成了悲伤的空鸣。
  • 针德战

    针德战

    扑克牌内暗藏着的仇恨,和当年的齐天大圣一样不满天规被贬下界。巨魔捞针的封印再次解开,堕落天空的使者渐渐浮现,天界将军的背叛,天帝该如何面对?眼睁睁的看着身边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死去,世上真的有起死回生秘术?选择、死亡、毁灭、分离……所有的所有,谁能解开?【黑洞文学社】
  • 宠夫之婚然天成

    宠夫之婚然天成

    洞房之夜,回来神志不清的夫君,口中唤的却不是她;原本是名门千金,一朝家道中落,竟在夫家夹缝生存。灾难之后,涅槃重生,夺爱情,振家业,谱一曲奇女子之歌。
  • 重生之歌神系统

    重生之歌神系统

    提前告知:本世界为地球的平行世界,与地球有所不同。带着歌神系统,纳兰长生回到了六年前的2008年。从参加全国新歌手选拔大赛,他开始崭露头角,逐渐站到了娱乐界的最高峰。他阻击了日韩脑残粉的风气,把华国文化精髓推向了世界,站在了格莱美的领奖台上。他的歌喉被誉为21世纪上帝赐给人类最好的礼物,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千万人追捧。这是属于他的时代,也是属于每个热爱音乐者心中的梦想。“能透露一下歌神的缺点吗?”——世界上最大的报刊《时代环球》记者询问他的几位红颜知己。“歌神有缺点吗?容我想想。太多情,算不算?”——注:已经A签,每天保底两更,并且在作品相关中有相对应的加更政策。新书需要人气,需要各位读者大大们的添砖加瓦,希望鼎力支持!收藏票票什么都来者不拒。
  • 弃爹王爷靠边站

    弃爹王爷靠边站

    一场意外,她与他产生了一个短暂的交集,收获是十个月后的两个萌包子,五年后,两人再次相遇,她已是拥有遍布全国命脉产业的幕后老板,而他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的王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叶夏末一叶秋

    一叶夏末一叶秋

    夏末的遇见,初秋的想念。曾以为我们只是朋友,却不曾想到你的离去,竟会令我感到如此不安彷徨。我以为你的离开是故事的终结,却没想到故事才刚刚开始。也许初次见面时,上天就已经给我们彼此拉好线了吧!你再次出现在我身旁,以你小小的力量为我点起烛光,照亮远方。我的身份……给不了你承诺,那我们便做个约定吧……“十年,你愿意陪我吗?”“我……我愿意。”“你等得起十年吗?。”“我能等。”“你……”“我陪你十年。”十年之约,不可辜负。而你,亦不可负。
  • 血腥大涅磐

    血腥大涅磐

    地球正式进入宇宙,同时也迎来了史上第一次种族灾难!在无穷无尽的战兽席卷地球之前,幸运少年楚城偶然获得了可以与外星人交易的超级程序!----------------------------------------楚城语:如果你不是超级英雄,那就请你去做一个真正的小人吧!楚城语:为了力量、权力,我可以付出任何属于我的东西!非救世主型末世流小说,正义之士莫入!
  • 小动作大健身

    小动作大健身

    本书内容包括:起居时的小动作、日常健身小动作、办公室里的小动作、睡前的小动作、忙里偷闲小动作、减肥塑身小动作、防治疾病小动作、两性健康小动作等八章。
  • 做事的智慧与禁忌

    做事的智慧与禁忌

    用智慧的方式做事,你将迅速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而如果做事触犯禁忌,一番辛苦之后也许是徒劳无功的。《做事的智慧与禁忌》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例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运用正反对比的方式,将告诉你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做事才能更容易获得成功。合上《做事的智慧与禁忌》后,相信你一定有所收获。本书由廖康强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