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2600000032

第32章 为消费者创造新体验(5)

潜在的产出令需求更加复杂多样。诸如满足客户各方面的需求,帮助客户提高决策效率和产品消费速度,改善成本结构和降低额外的消费成本,以及帮助客户增加最主要的业务收入,减少业务固有的风险和波动性,等等,都是企业潜在性的产出。这些产出令消费者体验到利益的增值,并在以后的消费中将其看做与物质形态的产品“配套”的消费元素。

参与价值创造

企业的战略应该是创造价值的艺术。同样,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也是一种创造价值的行为艺术。企业关键性的任务应该是重新安排新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以动员消费者参与到价值创造中来。

宜家公司在各种商业环节中,都运用了顾客参与创造价值的营销模式。比如为顾客和供应商提供工作共享、共同生产的安排,令顾客在时间、劳动、信息、运输等消费环节中承担了供应商的角色任务;由于对宜家公司商业和技术服务的需求,供应商也便成了公司的顾客。这种全程、全员互动的经营策略令它创造出最大的人均价值和总利润。

在新的价值链下,企业的目标不是为顾客创造价值,而是动员顾客从公司的各种产出中自己创造价值。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顾客参与价值创造是一种不断付出与获取的过程,为攫取价值而付出的努力,必然需要得到与之相配的利益收获。同时,顾客通过自身努力得来的价值,往往会被赋予更高的价值意义。

6.利益永存的信念

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认为:“如果人们将情境看做是现实的,那么它们的结果也是现实的。”这种观点诠释了自我实现的预言所发挥的心理效用。创造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预言它。这句话看起来如同神话般玄妙并且夸张,但在现实中确实普遍存在预言变为现实的例子。

一位颇有经验的风险投资家预言,投资与网络有关的股票将有比较大的收益。很多人相信这个预言并纷纷买进互联网相关股票,于是这些股票大幅度上涨,预言便实现了。相反,如果预言此项投资亏损较大,人们信以为真并争相抛售,股票显然会下跌。

同股票行情下跌的情境类似,个体变化、产品短缺、银行倒闭,甚至战争都可能由于“它们即将发生”这样的预言而发生。

这些情境恰好掩映了罗伯特·K.默顿对于“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解释,即最初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是对情境的“错误”定义,但在它所引发的实际行为发生以后,行为的实现令预言变为正确的概念。

人们的行为动机很多时候源于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需求等基本需要之后,人们更需要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高层次,当它得到满足,人们会感到最大的快乐。自我实现的预言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消费需求是人们各种心理和生理需求的综合体,通过消费行为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满足,同样要受到自我实现预言的内在作用。换句话说,消费者所坚持的消费决策与行为,很大程度上倾向于自我实现预言的证实。

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消费者自我实现的预言指向利于企业的方向,并对预言的证实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事实在预言中前进

假如某天忽降倾盆大雨,一位销售雨具的商人见此时机,立即向行人出售他的商品,并分别提供了雨伞、雨衣和雨靴三种不同的选择。这时有三位结伴而行的路人决定购买雨具,然而他们由于意见不同一时间争执不下。

第一个人坚持购买雨伞,他认为雨伞既挡雨又遮阳,还可以三人共用;第二个人坚持选择雨衣,认为雨衣的防护作用较强,且方便前行;而第三个人则强调雨靴才是必备,他分析虽然雨可能很快停止,但由于雨势太大必然形成积水,造成行路不便。

这三位顾客均固执己见,并据理力争试图说服其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对此我们将作何判断?

我们无法定论三位顾客究竟谁是最正确的。他们都预言了某种情况的发生,并以此为根据去判断和决策购买哪一种商品更为合适。第一个人预言晴天仍可以共用这把伞;第二个人预言雨势一直强大,他们可能遇到不便;第三个人预言雨很快会停但会阻塞交通。

这只是一种假设的情境,但在现实中极为普遍。消费者总是有各种理由选择并坚持某种倾向性的决策行为。当他们预言某种状况的发生,必然要竭尽全力地证实这种预言的真实性,并在结果当中寻找与预言切合的部分,指出预言得以验证的事实依据。

自我实现预言使得错误的盛行得以延续,这是由于预言者会引用真实的事件进程去证明预言一开始就是正确的。对于这种现象,心理学的解释是,每个人都有证实偏好心理。

研究者在实验中向所有的被试者,描述了一个名叫简的女子,她在不同的情况下会表现出很外向或较为内向的性格特征。比如在慢跑时她会与陌生人自由交谈,但在超市里会感到害羞和胆小。

被试者在了解到这些信息以后,被要求判断:其一,简非常适合做房地产销售——这是一个与外向性相联系的工作;其二,简非常适合做图书馆研究员这份与内向性相联系的工作。

被试者同时得知,简正在申请这份工作,那么她是否适合该项工作?

实验的结果是,判断简正在申请房地产销售的被试者,往往列出她的外向性作为相关依据,而认为简申请图书馆研究员的被试者,所列出的依据都与她的内向性相关。

简而言之,被试者都不同程度地显示出“证实自我判断”的偏好。同时,他们越喜欢证实自我判断的证据,就会认为简越合适她所申请的工作——尽管这只是被试者“假定”的判断。

由于人们普遍存在这种“自证假设”与“证实偏好”的心理,使得人们的普遍性认知和信念难以改变。即使有大量证据足以质疑这些认知和信念,最终人们仍然可能去“寻找”证实坚持原有认知与信念的证据,并从中获取一种“自我实现”的安全感。

消费者自我实现的信念

消费者的自证偏好使得自我实现的预言变成一种信念的力量。

中国移动通信在全球通产品的广告诉求中,表达出一个强而有力的概念:我能。这是一则类似于消费者自我实现的预言,而支撑这种预言的是内心的精神信念。并不是每一个消费者都像广告中的主角一样,拥有挑战极致的亲身经历,但每一个消费者都拥有自我实现的梦想,而全球通的“我能”,就意味着“坚持信念,实现梦想”。

全球通的成功在于,它站在精神信念的肩膀上,挖掘出消费者自我实现的需求。

同一种事物,不同的消费者可能拥有不同的信念,这些信念同时影响着消费者的态度以及行为。一些消费者会认为名牌产品的质量要明显高于一般产品,并且能够提供相当大的附加利益;一些消费者则坚持认为,由于产品的实质性技术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不同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品质上存在的差异并不大,同时名牌产品所提供的附加利益只是人们想象中的结果。

显然,两者信念不同,导致他们对名牌产品的态度截然不同,前者可能追逐于名牌产品的消费,后者则可能游移于名牌消费之外。

一般而言,消费信念产生于消费者所持有的关于事物属性和利益的认知。在购买决策过程中,消费者的信念建立在自我实现的需求之上,通过消费实现自我需求令信念更加坚定不移。

消费者自我实现的信念有三种不同类型。

价值认知的信念

发动机就是机器的驱动设备;阿司匹林是抗感冒药,同时具有抑制血栓的功效;等等。这些都是基于物质本身属性而言的价值认知。当人们坚持这种认知,或坚持于某种特定的知识或理念时,就表现出信念的层面。

信念往往是人们长期所持有的心理认知,价值认知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如“知识就是力量”已经成为提升自我价值认知的信念。

利益实现的信念

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和服务时追求特殊属性,更多的是考虑这种属性能够带来怎样的使用后果,或者提供什么特殊利益。利益实现的信念是对这种属性利益的认识或认知。

利益扩展的信念

利益扩展的信念是对高层次需求满足的一种认知,主要体现出人们的精神追求。它是一种坚定理想与抱负的信念,也是相信自身潜能与成就的信念。福特汽车公司曾以“你的世界,从此无界”为主题展开活动,意在表达消费者开创广阔天地和精彩生活的信念。

操控消费者内心的预言

无论全球通所宣扬的“我能”是预言,还是信念,最重要的是,中国移动公司准确地传达了希望能够令消费者理解、认同、相信,甚至忠诚于全球通的理念。

哈雷摩托车所有的宣传不过在翻新一则古老的预言“自由是个性的解放,精神的解脱”,结果它赢得了广大的忠诚消费者。

当苹果公司自信且骄傲地宣言“生活将更具创造力”时,所有的消费者都会在其产品中寻找“创造性”的设计,并竭力享受于生活之中。

这些企业成功地操控了消费者内心的预言,并再次创造了它。

了解自己

如同消费者自我实现的预言,它的滋生与成长必须满足于一定的客观与主观条件,企业选择操控消费者内心的预言,必须将预言根植于可生长的土壤之中。因此,企业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产品的属性、企业或产品的独特优势,以及企业在未来需要的是什么。

第一,积极合理的预期。

这个预期不是消费者的,而是企业有怎样的市场预期。之所以定义为积极合理,是因为企业在制定预期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与实际能力相差太大的状况。因此,预期决策只在于那些令预言实现的可能性问题。比如“一杯牛奶振兴一个民族”是可实现预言,“快餐只喜欢汉堡王”则不是。

第二,指向明确的定位。

企业的预言要与产品的市场定位相一致。也就是说,预言的指向性目的是为推广产品的独特属性。大众汽车公司曾昭告消费者“70年代的大众车将要难看一阵子”,这样做无疑是在突出其“实用”的产品特性。

了解顾客期待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操控对方的心理先要解读对方心中的密码。消费者自我实现的预言往往基于某种特殊的认知、偏好。因此,企业操作预言的基础不是顾客会相信什么,而是顾客在期待什么。

预言之所以会令人相信,是由于它符合人们内心的期待或者追求,否则它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美国跳蛙牌儿童智力玩具预言“提高动手能力,你的孩子将更聪明”,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愿意相信它,正是因为它迎合了他们望子成龙的期待。

预言干扰

外界的干扰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朝向现实发展的作用力之一。通常,预言的实现需要来自外部力量的参与。企业在预言实现过程中的积极干扰,其实是倾向于企业自身利益,而对消费者自我实现的预言进行的再创造。

当消费者倾向于某种预言评论,或者急于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找寻证实性事实时,决策者所提供的加强事实浓度的证据,将使消费者进一步认为预言所指的假设性条件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这就是预言干扰的鼓励性措施。

同类推荐
  • 超市经理人知识读本

    超市经理人知识读本

    《超市经理人知识读本》共十一章,分别叙述了超市经营知识入门、超市业改革与发展趋势、超市开业分析、超市选址策略、超市开店流程、投资收益分析等内容。
  • 别说你懂微信营销

    别说你懂微信营销

    《别说你懂微信营销》主要收集当今社会真实的微信营销案例,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求真务实的态度向读者传递最真实的微信营销成功案例。所有案例都是由从事各个行业,如房产、汽车、酒店旅游、餐饮婚庆、医疗、电商、教育等领域的当事人以亲身经历的口吻叙述讲出,配以真实的图片和照片,给所有想了解、学习、从事微信营销的人以切切实实的帮 助与指导。
  •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

    本书分三个部分共十三章,包括绩效管理基本理论、绩效管理流程、绩效评价方法三部分。
  • 向巴菲特学投资

    向巴菲特学投资

    本书从宏观的视野出发,以微观的操作细节为立足点,系统地介绍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技巧和智慧。这些理念、技巧和智慧都是他用一生的投资经历证实过的,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 管理革命

    管理革命

    本书将中外企业在管理上的历次变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归纳和结,并对每一次管理变革给企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进行了实例剖析和合评述,从而为现代企业在管理制度、管理策略和管理工具等方方面面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架构、客观的利弊鉴证和历史性的方法指导。业管理必须进行不断的改革,而改革必须有史可鉴,有理可循,有规可因此,相信本书对于锐意图变图强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糖糖的平凡生活

    糖糖的平凡生活

    平凡生活点点滴滴青春洋溢记录人生重新开始,小人物的平凡生活
  • 似花非彼花

    似花非彼花

    他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上仙,而她却只是小小的一朵彼岸花……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特工,偶然的穿越,勾起了二人间千丝万缕的红线。丘比特的神箭将他们紧紧绑在了一起,可若还要遇见她……他还是见面时的淡漠,“对不起,分手吧。”她微微转身,忽然笑得花枝乱颤,是啊,明知道有这样的结果,可为何还要去爱呢?
  • 七之罪

    七之罪

    在修仙与修神并存的世界里,各个种族还未有明确的分类,武技,魔法两大文明相互碰撞,一个少年强势崛起,让这个充满动乱的世界有了一丝希望之光。
  • 冷傲太子的灵契师

    冷傲太子的灵契师

    前世,他把她推入万阵血咒中。以她血肉铸成了封印,将山海卷尘封。今生,她狂妄归来,发誓要将所有亏欠如数讨回。只是当封印再破。长老欺她,什么?敢欺负本太子的女人,解除长老一职,回家养老。庶妹打她,废了庶女的双手,从此再无灵力。夜里,他负荆请罪,露出坚实的腹肌调笑道:“娘子,咱们来滚床单吗?”“滚……”“去你屋还是去我屋?”“去你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先婚后爱:总裁老公宠上瘾

    先婚后爱:总裁老公宠上瘾

    订婚礼上,她被爆出与未婚夫小叔一起出入酒店的视频丑闻。她的人生从此翻天覆地。父亲赶她出门,母亲懦弱不堪不肯替她辩驳一句。直到丑闻的男主角出现,这个b市最尊贵的男人,说要娶她。“嫁给我,曾经欺辱你的人都将趴伏在你的脚底。”
  • 重生之妖孽小王妃

    重生之妖孽小王妃

    重生一世,她不想报仇,只想珍惜身边的人,平平淡淡快快乐乐的过一生。
  • 愈放下愈自在

    愈放下愈自在

    适度的欲望可以是生活的动力,但是过度的不满足,只会为自己增加许多不必要的烦恼,甚至觉得痛苦。本书通过一个个经典的、富有现实意义的哲理小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人生真谛:愈放下,愈自在。放下看似消极,实质却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当你学会放下时,在获得心灵愉悦的同时,还能免去许多生活中不必要的烦恼和纷争。
  • 一只乡村老鼠的传奇经历

    一只乡村老鼠的传奇经历

    本书所选的百余则童话,是作者从事寓言童话创作十几年来精品力作。这些童话或长或短,或校园故事,或动物传奇,每一篇都凝聚着作者对事物对社会的理解和人生的感悟。
  • 护花少爷

    护花少爷

    风流逍遥、暧昧霸道,泡尽天下美女,尽揽世间群芳。一个身怀绝技的高中生,如何在纷乱的都市中俘获美女芳心,如何成就一番霸业?一切尽在护花少爷。称雄世界,唯我天煞。
  • 剑破天冥

    剑破天冥

    星辰破碎,诸天万界,道祖凌驾天界。程凌被天界陷害。传承剑祖传承能否剑破天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