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3500000008

第8章 :成他人欢喜,成就自己

在广州白云山能仁寺中有一副对联,“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佛本多情,将天下众生的喜忧福祸放在心中,这是禅法的心意,大慈大悲、与众生结缘正是佛心的深情,一个真正成佛的人往往是用情最深切的人。

相传释迦牟尼佛前世修行时,其诚心实意惊动了天界,天帝为了测试他的诚心,即令侍者化成一只鸽子,自己则变成一只鹰,在鸽子后面穷追不舍。

修行者看到鸽子的危难情况,挺身而出,把鸽子揽入怀里保护着。老鹰吃不到鸽子,很是不满,责问修行者说:“我已经好几天没吃的了,再得不到吃的就会饿死。修行人不是以平等视众生吗?现在你救了它的命,却会害了我的命。”

修行者道:“你说得也有道理,为了表示公平起见,鸽子身上肉有多重,你就在我身上叼多少肉吃吧!”

天帝故意使放在天平秤上的修行者的肉总是比鸽子肉轻,不停地从修行者的身上割肉,直到割光他全身的肉,可是天平两端的重量还是无法相等。修行者只好舍身爬上天平秤以求均等。

天帝看到修行者的舍身,便随侍者一同变回了原形。天帝问修行者:“当你发现自己的肉已割尽,重量还是不相等,你是否有丝毫的悔意?”

修行者答道:“行菩萨道者应有难行难修、人溺己溺的精神,为了救度众生的疾苦,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怎会后悔呢?”

天帝被他的慈悲心感动,恢复了修行者的健康,心悦诚服地认可了他的修行。在修行者的心中,鸽子的生命很重要,老鹰的饥饱也很重要,只有自己不重要,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慈悲心,以众生的苦乐为苦乐,是佛心所在。本焕长老敬重佛祖的这番慈悲,更是效法佛祖关注众生,因为内心的无限敬仰与憧憬,并以此为言行准则,他不知结了多少人缘,给人多少希望,予人多少欢喜。他常说:“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的福德在众生之中。如果没有众生,一切菩萨都不能成佛。”把他的话,转换成平常人受用的话即是,一个人的福祸与他者的际遇不可分割,欲想成就自己,需念念为别人。

当我们将手中的鲜花送与别人时,自己已经闻到了鲜花的芳香;而当我们要把泥巴甩向其他人的时候,自己的手已经被污泥染脏。与其在自我中心导入泥流,不如成他人事的同时,成就内心一份欢喜。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有一个乞丐到寺院里找到荣西禅师,向他哭诉说家中妻儿已经多日不曾进食,眼看就要饿死了,不得已来请求禅师救助。

荣西禅师听后慈悲心顿生,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但是自己身边既无金钱,也没有多余的食物,他左右为难地环顾四周,突然看到了准备用来装饰佛像的金箔,于是他对乞丐说:“把这些金箔拿去换些钱,再给你的妻子孩子买些食物吧!”

乞丐离开之后,一直站在旁边的弟子终于忍不住怨气,对荣西禅师说:“师父,您怎么可以对佛祖不敬呢?”

荣西禅师心平气和地对弟子说:“我之所以这么做,正是出于对佛祖的一片敬重之心啊!”

弟子愤愤地说:“这些金箔本来是用来装饰佛像的,可您就这样送给了乞丐,我们要用什么来装饰佛像呢?难道这就是你对佛祖的敬重之心吗?”

荣西禅师正色说:“佛祖慈悲,割肉喂鹰、以身饲虎都在所不惜,我们怎么能为了装饰佛身而置人性命于不顾呢?”

禅师的施与,解救了乞丐一家人,虽然禅师本身并没有从中获得解决寺人生计的食物或者金钱,但他却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成就了一颗慈悲心。这种发自内心的善意的关怀,带给他人温暖的同时,也给自己一种成就感。

曾经有为禅师发愿要做一棵树,给行路人乘凉;愿是一道桥梁,让众生渡过河流到他们的目的地;愿做一盏灯,给众生光明及正确的方向。在给自己设定的期许里,他禅师没有把“修成正果”、“我要成为……”列入其中,因为修成什么样的结果、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以为他人成就了什么为前提的。

像本焕长老说的世间没有不为众生的菩萨,在自己成就幸福的时候,不忘成就他人,一个不忘成就他人关怀的人,最终所得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得到心灵的宽慰。

气要和,性要缓,春来草自清

多年古镜要磨功,垢尽尘消始得融;

静念投于乱念里,乱心全入静心中。

——清·普能嵩

世界上从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叫烦恼,叫怨恨,只是因为人们的心性、气息难免浮躁、焦虑,常常被身边不顺的事、不理想的事引爆,如此心中才会落满烦人的尘埃。佛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生活的路从来不会平坦,那就把心先放平,纷扰中把心安在静处。

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

一个人问禅师:在修禅之前,山是山,水是水;在修炼禅宗之时,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修成之后,山仍是山,水仍是水,为什么同样的山水会在人眼中有不同的呈现?

禅师说:修行之前,我们的脚步很少停下来,所以心灵很少去揣摩事物背后的东西,此时遇见山水也无非惊鸿一瞥,所以山不过是山,水不过是水;修行时,刻意地探求事物背后的意义,难免会把一些矫情的东西强加给平凡的山水,所以山水失去了本来的面目;修炼到一定的境界后,心平了,世界静了,遮盖事物本来面目的思绪、烦恼等等,像云雨初霁一般放晴,此时蓦然回首,山仍是山,水仍是水。”

这个人若有所悟,刚要开口时,禅师说:“凡夫俗子和开悟者没有区别,只不过开悟者离地六寸”

山本苍翠,水本清冽,可是匆忙的脚步,总是一刻不得闲地催促人们你追我赶,于是烦恼伴随着必然出现的快慢、先后侵入人心,遮蔽了可以和美景相遇的视线。禅家说“开悟者离地六寸”不是说开悟者疏离俗世,而是说他们能比普通人看得远一些。因为看得远,所以不拘泥于眼下,不为一时的先后紧追慢赶,进而在喧嚣纷乱的世界中,收获一份虚空的内心安定。

“虚空”不是不想、不做,而是在把心灵放空的前提下,心平气和地看待人生的起起落落,从容地走人生的路。本焕长老所说:“人的思想都是复杂的。每个念头,念念都不停,思想也不停,所以首先要思想安定。”欲求思想安定,其实就是修持一种闲看花开活落的淡定。花开时,且去欣赏,让花之芬芳熏染灵魂深处的软骨;花落时,且看残花随风飘逝、暗香残留,让曾经的绚烂留在冬天的记忆里。

以花之开落喻人事物理,人生如花苞开合,有烂漫的得意,有萧索的失意,以安定之心静看落英缤纷,得意中不忘形,失意时不萎靡,能在功名加身时保持心境的淡然,能在诸事不顺时理清思路。不期然间,思想深处已经结出了青涩的果实。

内心真正安定的人能在结庐人境,在喧嚣繁华中不生浮躁,不起烦恼,拥有一颗无分别的心,从容面对任何境遇。诚如唐朝懒瓒禅师诗中说道的:

世事悠悠,不如山岳,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当时,唐德宗闻得此诗,钦慕诗中流露出的洒脱之气,便派手下的臣子去迎请懒瓒禅师。臣子在懒瓒禅师隐居的山洞前大喊:“圣旨驾到,赶快下跪接旨!”洞中的懒瓒禅师,不作回应,毫不理睬。大臣探头进去,见一个邋遢和尚正在烤地瓜。整个洞中烟雾弥漫,薰得老和尚鼻涕纵横,眼泪直流。大臣忍不住说:“和尚,看你脏的!你的鼻涕流下来了,赶紧擦一擦吧!”

懒瓒禅师头也不回地答道:“我才没工夫为俗人擦鼻涕呢!”

懒瓒禅师边说着边夹起炙热的地瓜往嘴里送,并连声赞道:“好吃,好吃!”

大臣们凑近一看,惊得目瞪口呆,懒瓒禅师吃的东西哪是地瓜呀,分明是像地瓜一样的石头!懒瓒禅师顺手捡了两块递给大臣,并说:“请趁热吃吧!世事都是由心生的,所有东西都来源于知识。贫富贵贱,生熟软硬,你在心里把它看做一样不就行了吗?”

大臣看不惯禅师这些奇异的举动,也听不懂那些深奥的佛法,不敢回答,只好赶回朝廷,添油加醋地把懒瓒禅师的古怪和肮脏禀告皇帝。德宗听后并不生气,反而赞叹地说道:“我们国内能有这样的禅师,真是我们大家的福气啊!”

懒瓒禅师是真正达到佛的境界的人,他的眼中没有富贵贫贱,没有生熟软硬,万物在他心里都是一样的,他的心是真正清净的,是没有分别的。就像六祖慧能的禅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个人的安定,不是寂静无声,而是看透繁华后的欢喜。当落英成泥,漫天的白雪便是最美的景色;当地瓜不在,周围的石头也能在心中散发出地瓜的香甜。一心清净,即使是冰天雪地、万物沉眠,心里的莲花也能处处处开遍。所以长老才说,念头和思想都停下来,思想才安定得。

对事对物,失之不忧,得之不喜,不要自己找事,不要自寻烦恼,心湖本来平静,何必错失驻足湖畔看日出日落的闲暇。在喧嚣处为自己留一分清闲,不时从热闹的俗世中退回来,调和内心,在纷扰中把心安顿好。

同类推荐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本书分为八章,内容包括: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得失莫叹,随遇而安;忍辱为上,慈悲为怀;佛家的智慧与幽默;欲变其世,先变其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等。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诗意罗浮

    诗意罗浮

    《诗意罗浮》是散文集《仙境罗浮》的姊妹篇。 《诗意罗浮》由22篇散文组成,以记叙、游记等手法,记录了罗浮山的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养生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和生态文化。本书以罗浮山人文景观为线索,串起一系列传说、历史事件,以小见大,由景及人,叙事说理,每一篇都充满了对罗浮山的深情,对罗浮山的厚爱,对罗浮山的感悟。
热门推荐
  •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豪门闪婚,陆少的宠妻

    豪门闪婚,陆少的宠妻

    一场医疗事故,一张亲自鉴定,将她推至风口浪尖。他是名门之后,身上光环无数。她是别人眼中弃之如敝屣的“假凤凰”。在外人眼里,陆予深是风华无双、温润如玉的翩翩君子。在苏澜眼里,陆予深是这样的……“大概是,见到你的第一眼,就想娶你为妻吧。”“第一次给老婆做饭,当然要做的很好。不是有句话说,想拴住一个人的心,得先拴住他的胃嘛!”“主人?”陆予深眼神黯然,但是正色道:“我是你的丈夫,不是你的主人。你到现在,都没有摆清角色吗?”当苏澜真正地摆正陆太太的位置,蓦然想起陆予深初见时的话,忍不住好奇。“你是不是很早就喜欢我了?”“大概在你十八岁的时候吧。”苏澜恶寒,惊恐往后退。
  • 苏轼文集1

    苏轼文集1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对抗穿越者手札

    对抗穿越者手札

    绞杀邪恶巫妖,驱逐喷火恶龙;他们一身正气,他们满肚诡计;遍布各个位面,实力非常无敌;上可拳打天堂敬老院,下能脚踢巴托幼儿园;终于有一天托瑞尔的人们回忆起了被穿越者支配的恐惧但是有些人可不这么认为,”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一天我们可以把他们彻底赶出我们的世界“——肖恩对抗穿越者手札第一条:不准讨论穿越者!不准讨论穿越者!不准讨论穿越者!
  • 极品小妹

    极品小妹

    她曾是一名退伍的中队长。一场意外魂穿到了几年前因车祸而死的君小小身上,又因为性格变化和行为的反常被哥哥所察觉,并亲口揭穿…但这不但没有增加兄妹之间的隔阂,反而使她重新来过…以一个少女的心态成就了自己的极品生涯…她从来不按常理出牌,脾气古怪,诡计多端!谁敢动她的人,保证让你亲妈都不认识你!当有人对她说:我好讨厌你!时,她会说:呵呵,讨厌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
  • 如何沟通领导才放心 怎么做事领导才信任(大全集)

    如何沟通领导才放心 怎么做事领导才信任(大全集)

    大多数职场中人既不了解领导的心理活动,又缺乏与领导交的技巧,因此和领导之间产生了隔阂。这常常使我们的判断、工作方式和态度产生偏差,不但不能创造一个身心愉悦的工作环境,反而阻碍了成长和发展。只有与领导保持有效沟通,充分展示自我的能力和品格,消除与领导之间的误解和隔膜,才能获得领导的信赖和器重,才能有更好的上升空间。
  • 火影系统闯异世

    火影系统闯异世

    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偶然间“来到”异世,身怀神秘系统,一步步强大,破开层层迷雾,发现一切都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操控着一切……红颜若雪倾世佳人八门遁甲冲冠一怒浩劫降临唯笑天地间!“你若是神,那我便弑神!”——叶笑
  • 橘梅领骚

    橘梅领骚

    一个女孩手拿一本书,依窗望雨,喃喃的念道;马似屏风不动,双炮过河车猛。骤起卒林风,点燃战火称雄!九宫,九宫,城下四处兵涌!一个故事开始了!
  • 总裁老公吻上瘾

    总裁老公吻上瘾

    他是神秘而低调的商业奇才,她是默默无闻的职场菜鸟。面对闺蜜背弃、父母欺骗,她含泪走向红地毯,嫁给陌生人。然而他却意外出现,扔下一句‘你要嫁的人应该是我’,牵着她的手冲出了礼堂。一场甜蜜婚姻,是相夫教子守望一生,还是陌路两行各行其道?爱情总是在相互折磨中慢慢滋生,无踪迹,无法寻觅。一但爱上,便无法回头。
  • 玉娇梨

    玉娇梨

    《玉娇梨》二十回,写的是青年才子苏友白与宦家小姐白红玉(曾改名“无娇”)、卢梦梨的爱情故事,因称“三才子书”内容上着意显扬才子才女,“薄制艺而尚词华,重俊髦而嗤俗士”,较之《续金瓶梅》之类,总算是又走上了一条较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