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3500000011

第11章 :慢慢来,着急不能成功

《羊城晚报》的记者采访本焕长老,问本焕长老怎样看待出家。本焕长老答道:“社会的事、大家的事情很多,也不能个个都出家。”

记者欲要反驳,说:“可是现代人有很多烦恼啊,小孩子要努力考大学,毕业又要担心就业,找到工作后还要担心买房买车……”

本焕长老没等他说完就说:“这个事没办法急的啦,各人有各人的因缘,各人有福德因果。有了福德就能成功,没有福德就不能成功,慢慢来,着急也不能成功。”

本焕长老略带地方口音的接话,一针见血的点出了现代人烦恼的根源:着急。

因为着急,所以人们总是为更快、更早地达到目的而心浮气躁,不能遂了心愿时,还要哭爹喊娘,骂天咒地。可是花开有花期,树绿有节气,一棵小苗永远不可能在一天内开花结果。达成一件事,就像培植花种,纵然盼它发芽、盼它开花,还是要耐心等待一个温度、水分、时间恰到好处的时刻,早一点不行,晚一点也不行。本焕长老的一句“慢慢来,着急不能成功”,其实是在叫人以养花的心生活、进去,静候一个恰当的契机,和自己真正想要的未来、真心想要的所求相遇。

一位学僧问禅师:“师父,以我的资质多久可以开悟?”

禅师说:“十年。”

学僧又问:“要十年吗?师父,如果我加倍苦修的话,又需要多久开悟呢?”

禅师说:“得要二十年。”

学僧很是疑惑,于是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休不眠,只为禅修,又需要多久开悟呢?”

禅师说:“那样你永无开悟之日。”

学僧惊讶道:“为什么?”

禅师说:“因为你只在意禅修的结果,又如何有时间来关注自己呢?”

太过注重的结果的时候,行走的步调会紊乱,匆忙赶路的过程中,双脚触及地面的力度就会减轻,如此生活就会有失踏实,进而会降低生活、成功的的质量。为此,禅师才劝诫学僧,凡事切不可急躁冒进。戒除急躁,能够真正静下心来,看清自己的混乱,看清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么。

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多得数不过来。我们总是希望尽可能多的东西为自己所拥有,于是心浮气躁、汲汲营营地追求。求得了这个,丢失了那个,心中满是愤懑,求不得、舍不得,懊恼不堪,生命就这样在拥有和失去之间流走。

佛经里说:“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增不减的道理,其实就是自然界运行的一种规律。好比阴阳图,阴盛,阳就会衰,但从整体来看,阴阳的总量并没有变化。在佛教看来,增减是一种假相,但世人却以为增减是实在的,因而整日在增与减的变化中计较。手中拥有的东西,比如财富增加了,就喜不自胜;握住的东西,如权势少了,就心焦绝望。其实从人生的大范围来看,有增必有减,此时增了,彼时就要减;财富增了,其他的“有”便要减;财富减少了,或许幸福反而能增。可是人们偏偏不懂得增减背后的无常机制,像个弹簧一般任由无常摆布,对此老子叹问:“孰能安以久动之而徐生?”

“动之徐生”,是“慢慢来”三字的另一种解释,它可阐述的意义很多,浅显而言,慢活便是。徐生贵在一个“慢”字,就像能源一样,长远地开采,慢慢地享用,珍惜地利用,便不至于过快地枯竭,如若是不加节制,乱用一通,即使能源无数,无限再生,也只是糟蹋而已。因此“慢”是万物生生不息地长生妙用,而在本焕长老来看,“慢慢来”的重要性远不止于如此,它还是做人做事的法则。

为人态度从容,可以怡然自得,和谐处众,以智化怨;做事不暴不躁,可以不乱不浊,冷静就难,淡定受喜。如此,即使不盘腿打坐,也可洞悉天地自然奥秘。因此,面对记者的抱怨,本焕长老只给“慢慢来”三字告诫。这一点,对于普通人而言,尤其这个时代,尤为需要。

普通人中少有人能获得养尊处优的机会,除了儿时可以享受父母的照顾,一旦成人,便须自谋生计。可是谋生计者,几乎每一天都在争分夺秒,忙忙碌碌,然而,事事穷紧张,却始终不知如此疲惫究竟为了甚。以“慢慢来”的心,换一种生活方式,放慢脚步,有条不紊地走向自己的那个成功。

如果是个生意人,慢慢地赚钱,细水长流,钱永远都有的分;一下子成了暴发户,下次没得赚,富了这代,穷了后代不是做生意的长久之道。

如果是个小职员,慢慢地学习,循序渐进,成长的空间永远都存在。操之过急,难免让人觉得浮躁,被人看出功利之心,反而不是优秀员工的生存之道。

如果只是一个无权无钱的小人物,那就慢慢享受小人物的小幸福。就像自驾游一样,不在乎终点,只在乎沿途的风景。把手边的事做好,享受生命的过程,感受过活的幸福。

……

简而言之,不论处在何种职位,收入何如,慢一拍生活就是自然生活,把生活当求学去修习,不求学优而仕,只把心安放在自然地求索中,循序渐进,那么人生便会在徐生慢活中得到片刻的宁静,得到生活的享受。自然地生活不会乏味,而是安稳,不要被急躁的心情牵着鼻子走,让内心纷杂的念头安定下来,在一呼一吸之间,顺着生活本有的节奏,沉淀一份心平气和、悦纳甘苦的醇厚、成熟。

心平气和,烦恼不生

有一个人被烦恼缠身,于是四处寻找解脱的秘诀。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看见在一片绿草丛中有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横笛,逍遥自在。

他走上前去问道:“你看起来很快活,能教给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

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没有了。”他试了试,却无济于事。于是,他继续寻找。

不久,他来到一个山洞里,看见有一个老和尚独坐在洞中,面带满足的微笑。他深深鞠了一躬,向老和尚说明来意。

老和尚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他说:“是的!恳请不吝赐教。”

老和尚笑着问:“有谁捆住你了吗?”

“没有。”

“既然没有人捆住你,何谈解脱呢?”他翻然醒悟。

绳索没有将人捆缚,真正让这个人感到身陷囹圄的是他心中的烦恼。相比于麻绳、铁索来说,烦恼无形,却能十分有力地让人寸步难行、画地为牢。他们常常抱怨,抱怨学业不顺利,抱怨生活节奏太快,抱怨工作太累,这些人虽身在牢笼外,却将自己的心困在了牢笼之内。和他们不同的是,有另一种人即使身陷囹圄,也能够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心,欣赏明媚春光,聆听虫鸣鸟语,享受柔和微风。

对此,本焕长老开示道:“烦恼,它们还在翻来翻去,一刻不停,象一锅开水,吵吵闹闹、上上下下的。这种情况,大家不要怕,怕它也没有用。它翻它的,你搞你的,不要有心跟它斗,不要起烦恼,你只管心平气和地去用功,因为你是粗的,它是细的,但是时间久了,你也会细的,那时就该它走人了。”

本焕长老的这番话中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烦恼丛生的根源在人心,莫名的烦恼,没有缘由地烦恼从来都是拿着我们派发的通行证进入人心的;第二烦恼是弹簧,愈要可以去消除,反而会适得其反;三,制服烦恼需要平心、静心,不可操之过急。

古人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的需求是出产烦恼的土地。想要幸福时,会为了得不到爱的人、向往的生活烦恼;想要晋升时,为了被他人顶替、无法得到领导的信任苦恼;想要漂亮的衣服时,因为手头紧张、薪金微薄而心生郁闷……有所求,就可能求不得,这是世间永远抹不掉的矛盾。但是人们不能因为得不到而没有需求,我们唯一能做的不过是把需求的标准降低,自己为自己松绑,不要过于执着。

《金刚经》中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不执着,让心自在,不让心停在任何事物上,不让心在某个事情上码堆,事过心过,事来心生。如果不丢掉,就是心有所住,也就是心被困住了。

有一次湖南的希迁禅师他问一位新来参学的学僧:“你从什么地方来?”

学僧恭敬地回答:“从江西来。”

禅师问:“那你见过马祖道一禅师吗?”

学僧回答:“见过。”

禅师随意用手指着一堆木柴问道:“马祖禅师像一堆木柴吗?”

学僧无言以对。后来,这位学僧见到马祖禅师,讲述了他与希迁禅师的对话。马祖道一禅师听完后,安详一笑,问学僧道:

“你看那一堆木柴大约有多少重?”

“我没仔细量过。”学僧回答。

马祖哈哈大笑:“你的力量实在太大了。”

学僧很惊讶,问:“为什么呢?”

马祖说:“你从南岳那么远的地方,背了一堆柴来,还不够有力气?”

学僧在希迁禅师那儿受窘,心中有不快。这份不快伴随他从湖南回到江西,之后被马祖禅师识破。禅师把学僧心中放不下的不快、烦恼比作一捆无法丈量的柴,虽不曾点破,却不无幽默地批评了学僧庸人自扰的心态。

既然烦恼是自己招致的,那可不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消除烦恼呢?本焕大师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一个整天喊“我不烦恼,不烦恼”的人,反而是被烦恼绑得最紧的人。剔除烦恼,不是要等到烦恼来了后去防御,而是要在烦恼来之前去修心。“修心”二字是本焕长老所说的要用功夫的地方,用工夫修习一份心平气和。

气息的平静是假装、强求不来的,诚如南泉法师曾说,这份平静“越要保持,越要偏离。”如此不妨在时间地河中驾驭一叶小舟,闲看两岸的风景向后退去,我们的视线只是停留在两山间嵌漏下来的那抹斜阳中。

不刻意追求,不勉力索取,不用任何执著心给自己设置障碍。能活得简单自然,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每天留一点时间独处,退回内心,在心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时时矫正自己看问题的视角和心态。保持本色,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人应活出自己的本色,保留一颗原始朴素的初心,而不应随波逐流,给自己增添负担。

在不断的跋涉中,时时清理生活中由欲望带来的多余累赘,拥有的东西只满足基本需要就好。然而一时的淡然不过是清闲,一时的简朴不过是懒于打点,真正无烦恼的心平静气,是人一生的修行和坚持。印顺法师曾称赞自己的师傅已经到了不起妄念的地步,这一句话可以概括完的八十载休息,是无数白昼和黑夜交替的静坐、参悟。

若没有这般坚持,一个过百岁的老人何以由内而外地释放一种饱含沧桑力度的慈祥。王国维先生曾说写诗为文有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从苦思冥想到信笔疾书,是一个从刻意到随意,从生疏到成熟的过程。而修心求静,摆脱烦恼,也是一个这样渐变的过程。

其实,就算本焕长老本身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彻悟的,任何令人赞叹的事业背后,都离不开时间中的历练。正是因为这样,本焕长老才特别强调用功夫。对于俗世中的人来说,这点功夫并不玄妙,它实际上就是生命的一种积极、快乐、简单的状态,注重加强自身的心灵建设,持续不断地净化心灵,满足于一份单纯而简约的幸福,自不容烦恼滋生。

同类推荐
  • 金刚经·心经·坛经

    金刚经·心经·坛经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根本没烦恼

    根本没烦恼

    本书作者辜琮瑜透过唯识学,侦察出“烦恼”的真面目以后,有了这样的灵光乍现!如果能够明白各种烦恼的身世由来、性情特征,是不是可以化敌为友,转烦恼为菩提?本书希望能萃取佛教的千年智慧,就着唯识学的烦恼分类法,让这些烦恼贼一一现形。作者不但以“透视烦恼”短文,揭除了三十一种烦恼的面具,让我们认识它们的真面目;更以六十篇心灵随笔,分享她与这些烦恼互动的种种心情故事。不论是做为优美的散文品读,或是实用的炒药解烦,本书都能把烦恼融化为清凉甘露,那就根本没烦恼啦!
  • 犹太商人羊皮卷

    犹太商人羊皮卷

    本书讲述了犹太人的智慧结晶《羊皮卷》,由此深入解析了他们的财富秘密,是一本引导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目标、完善自我的优秀图书。
  •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本书通过多篇禅意故事,告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当下、知足常乐、珍藏本钱、顺其自然等积极健康的观念。
  • 爱是勇者的游戏

    爱是勇者的游戏

    在这本书中,年轻的仁波切首先展示了自己对众生的爱和探索真理的勇气。他用朴素的语言,谈论真相、美、信念、痛苦、祈祷、当下等终极问题。这些讲述坦率、幽默、智慧。作为与众不同的生命引领者,他说“宗教的目的从来不是跟从宗教本身,而是透过教法去改变自己”。他祈愿所有的读者,“读到这本书后,不是增添了某种知识,而是成为一个放松、自在、清净的人,成为智慧的勇士。生活不再是一个障碍,而成为一个欢乐的游戏”。
热门推荐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胡适成名作,在北大讲义内容基础上,胡适经过一年的删补修定,写成《每天学点中国哲学》(原书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它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辉煌成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对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最后的皇后

    最后的皇后

    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与世隔绝及离群索居的宫廷内景,社会动荡带给她的心灵冲击,生活变故带给她的巨大的震动,失去人身自由的流亡生活给她造成的巨大精神创伤,使她的一生极富变化和戏剧性,同时也使她的人性开始了异化,她陷入了深层的内心痛苦和重围中无法自拔,是万恶的封建王朝和日本侵略者将她推向了历史的深渊,婉容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而21世纪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来到这里,成为了这个被历史抛弃的悲情女主,为了摆脱命运的安排,她绞尽脑汁,凭借着对历史熟悉的先知先觉和智慧求取从容人生。
  • 真情实感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真情实感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六芒星师

    六芒星师

    世间还有没有无论是神还是魔也无法逆转的事?那就是——命运!千年前的一场阴谋,令万妖之主银狼王陷入轮回,而作为阴谋者之一的黑狼王却遭到人类的背弃,被封印于六道轮回之中。千年之后,银狼王转世为人,即便如此,每当月圆之夜,他依旧会变成一只银狼,一只凶残的野兽。当尘封千年的记忆被开启,他该何去何从?是报复,杀光所有人类;还是,找回那一份遗失千年的爱……当残酷的命运再一次降临,他又该如何抉择,是顺?是逆?他说:或许有一天,我心成魔,但我命由我不由天……
  • 我的姐姐叫阿瑶

    我的姐姐叫阿瑶

    异世而来,没有漂亮的容貌,没有高贵的身份,没有痴情帅哥围着她团团转,她只是普普通通的村姑而已,却一点不得安宁,她的身边只有:一个爱装逼的臭道士、一个腹黑的蛟、一个会吃的弟弟、一个叽叽歪歪的八卦女、一个胆小如鼠的书呆子、一个爱泼冷水的美少妇外加一个高冷的师父。异世女、伏羲血脉、河图洛书、诛仙四剑这是我来这里使命,消灭蚩尤吗?管我鸟事,我就想练了法术回去而已。那太清天尊摸了摸胡子道:“一切皆有缘,时机未到!”“我想你为我生,而你却为他死?”若寒微微笑了笑道:“阿瑶,别骗我了,也别骗自己了,虽然你我签了生死约,而他是你情愫毒!”
  • 重生1634

    重生1634

    一个现代人因为地震,莫名其妙的重生到了明末,他该怎么做?保崇祯?杀鞑子?灭流寇?还是拉起一帮人造反?......李国强说:“现在说这些全是扯淡,先吃饱肚子才是正事,其他?等吃饱饭再说......”
  • 鸿蒙之虚无证道

    鸿蒙之虚无证道

    穿越,重生!鸿蒙,洪荒!修炼,崛起!现代宅男凌云被一道紫雷拉到了鸿蒙世界!主宰鸿蒙,却有虚无界,和三千鸿蒙世界!鸿蒙,虚无!一个虚无的道路,杀戮,血腥,风云四起!
  • 老板不告诉你的50件事儿:做自动自发型员工

    老板不告诉你的50件事儿:做自动自发型员工

    自动自发意识的威力巨大,它会让每个人发自内心地去做一件事,并把它看得无比重要,无比在乎这件事过程中的每一步以及最终结果。带着自动自发意识去做事情的人,不仅会全力以赴,而且能够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它的结果全权负责到底。而这样的人,无论在何时,都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 烽火连天最三国

    烽火连天最三国

    简介:2010年,一部新三国创下全国1.53%的收视率,居同期影视剧第一。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自成书之日起一直受欢迎至今。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长坂坡,草船借箭,空城计,六出祁山...经典故事层出不穷,那么人们不禁发出疑问与感叹:这些精彩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吗?看文献读历史原材料很枯燥,而且很多地方晦涩难懂。看历史不但很麻烦,而且也很不精彩。这本书不是枯燥无味的三国志白话文解说,也不是三国史考究。它以史实为基础,用讲故事的方式,从东汉灵帝初平元年184~286年间发生的主要故事。在轻松愉快之中,让您了解真实的三国,了解那些没被小说触及到的三国人物。
  • 中学时代

    中学时代

    黄土高坡上的一个小城镇里,全县唯一的一所重点中学里今天人声鼎沸,特别是在高一年级新生分班表前更是人头攒动。这些人大部分是孩子,还有一部分是家长。他们大都穿着朴素,身上透着几份泥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