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31300000009

第9章 浮烟似的诗人的脚步(1)

你展开像个千瓣的花朵!

鲜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

那温存袭人的花气,伴着晚凉……

那位多雨伦敦的林徽因已经从迷茫细雨中行出,披上披风奔驰如花地行过东北的暗夜,来到香山的林徽因,如流水遇见青山,秩秩斯干,幽幽南山,铿然出一支支好曲。

1931年,林徽因发表了第一首诗《那一晚》,诗情从她行船离那岸上的诗人远去开始,离去后,她遇见了很多风景,也遇见了自己终生托付的人,可是心底里却依然忘不了那个在岸上耕种的诗人,于是那些情绪都成了她闲寂时的诗。

在这一期刊上还发表了《仍然》。两首诗林徽因都用了“尺棰”作笔名发表。尺棰取自《庄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一尺之棰即一尺之杖。这个笔名最初用于1923年,林徽音在《晨报》增刊上发表的第一部翻译王尔德的作品《夜莺与玫瑰》。

《夜莺与玫瑰》讲的是一个青年学生想要得到一个女子的爱情,需要献上一朵红玫瑰,青年在花园中哀叹:“呀!幸福倒靠着这些区区小东西!古圣贤书我已读完,哲学的玄秘,我已彻悟,然而因为求一朵红玫瑰不得,我的生活便这样难堪。”

夜莺听见了,感叹:“真情人竟在这里。以前我虽不曾认识,我却夜夜的歌唱他:我夜夜将他的一桩桩事告诉星辰,如今我见着他了……我所歌唱,是他尝受的苦楚:在我是乐的,在他却是悲痛。‘爱’果然是件非常的东西。比翡翠还珍重,比玛瑙更宝贵。珍珠,榴石买不得他,黄金亦不能作他的代价,因为他不是在市上出卖,也不是商人贩卖的东西。”

但是玫瑰需要在月色里用歌声摧成花朵,然后用自己的心血染红,将胸口顶着玫瑰的尖刺,彻夜歌唱,让刺刺入心窝,直到唱死——

待月娘升到天空,放出她的光艳时,那夜莺也就来到玫瑰枝边,将胸口插在刺上。她胸前插着尖刺,整夜的歌唱,那晶莹的月亮倚在云边静听。她整夜的,啭着歌喉,那刺越插越深,她生命的血液渐渐溢去。

最先她歌颂的是稚男幼女心胸里爱恋的诞生。于是那玫瑰的顶尖枝上结了一苞卓绝的玫瑰蕾,歌儿一首连着一首的唱,花瓣一片跟着一片的开。起先那瓣儿是黯淡得如同河上罩着的薄雾---黯淡得如同晨曦的脚迹,银灰得好似曙光的翅翼,那枝上玫瑰蕾就像映在银镜里的玫瑰影子或是照在池塘的玫瑰化身。

但是那树还催迫着夜莺紧插那枝刺。“靠紧那刺,小夜莺。”那树连声的叫唤,“不然,玫瑰还没开成,晓光就要闯来了。”

于是夜莺越紧插入那尖刺,越扬声的唱她的歌,因她这回所歌颂的是男子与女子性灵里烈情的诞生。

如今那玫瑰瓣上生了一层娇嫩的红晕,如同初吻新娘时新郎的绛颊。但是那刺还未插到夜莺的心房,所以那花心尚留着白色,因为只有夜莺的心血可以染成玫瑰花心。

那树复催迫着夜莺紧插那枝刺,“靠紧那刺,小夜莺,”那树连声的叫唤,“不然,玫瑰还没开成,晓光就要闯来了。”

于是夜莺紧紧插入那枝刺,那刺居然插入了她的心,但是一种奇痛穿过她的全身,那种惨痛愈猛,愈烈,她的歌声越狂,越壮,因为她这回歌颂的是因死而完成的挚爱和冢中不朽的烈情。

那卓绝的玫瑰于是变作鲜红,如同东方的天色。花的外瓣红同烈火,花的内心赤如绛玉。

夜莺的声音越唱越模糊了,她的双翅拍动起来,她的眼上起了一层薄膜。她的歌声模糊了,她觉得喉间哽咽了。

于是她放出末次的歌声,白色的残月听见,忘记天晓,挂在空中停着。那红玫瑰听见,凝神战栗着,在清冷的晓风里瓣瓣的开放。回音将歌声领入山坡上的紫洞,将牧童从梦里惊醒。歌声流到河边苇丛中,苇叶将这信息传与大海。

那树叫道,“看,这玫瑰已制成了。”然而夜莺并不回答,她已躺在乱草里死去,那刺还插在心头。

青年带着红玫瑰去见姑娘,说:“这花便能告诉你,我怎样的爱你。”

可是那姑娘却只爱珠宝不爱玫瑰,将玫瑰掷在街心,掉在车辙里,让一个车轮轧过。

青年这才醒悟:“爱好傻呀,远不如伦理学那般有实用,它所告诉我们的,无非是空中楼阁,实际上不会发生的,和缥缈的虚无不可信的事件。在现在的世界里存在,首要有实用的东西,我还是回到我的哲学和玄学书上去吧。”

19岁的少女,刚从一场热情如火的爱恋中遁逸出来的她,翻译这部作品,其中的意味有诸多的暧昧。爱情撕心裂肺,却不能给人生安分。林徽因感动于这种杜鹃啼血的爱,但这种爱只能被当作纪念碑一般被歌颂和纪念,而不是落到伊的手心中,凋零。

几年后,林徽因夜莺的啼血之爱,被徐志摩写成了《杜鹃》——

多情的鹃鸟,他终宵声诉,

是怨,是墓,他心头满是爱,

满是苦,化成、缠绵的新歌,

柔情在静夜的怀中颤动;

他唱,口滴着鲜血,斑斑的,

染红露盈盈的草尖,晨光

轻摇着园林的迷梦;他叫,

他叫,他叫一声“我爱哥哥!”

她不相信的爱他一直相信着,他想要送她那朵啼血的玫瑰花,她却笑望着别人走过他的年华,她的爱不够完成一个童话,她没有给他一个开始,就不会再有“从此”,“从此过上幸福的日子”,永远只是一个童话。

林徽因翻译的这个作品,让徐志摩共鸣不已,他仿佛在19岁少女的眼中看见了自己的印象,爱情如此撕心裂肺,却不让他后悔,他喜欢这个印象,在他临死前出版的诗集《猛虎集》的序中,他写道:“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深成的一片。”

19岁的林徽因还只在翻译别人的童话,一直到27岁她才开始写诗,除了《那一晚》,同一期诗刊上她还以本名“林徽音”发表了《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她的行径?

催一阵急雨,抹一天云霞,月亮,

星光,日影,在在都是她的花样。

更不容峰峦与江海偷一刻安定。

骄傲的,她奉着那荒唐的使命:

看花放蕊树凋零,娇娃做了娘;

叫河流凝成冰雪,天地变了相;

都市喧哗,再寂成广漠的夜静!

虽说千万年在她掌握中操纵,

她不曾遗忘一丝毫发的卑微。

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

来抚慰恋爱的消失,死亡的痛。

但谁又能参透这幻化的轮回,

谁又能大胆的爱过这伟大的变换?

白衣苍狗,刹那之间,沧海桑田,转瞬之时,世界一直在幻变,世界从未有永恒。卢梭说:“如果它流动,它就流走;如果它存着,它就干涸;如果它生长,它就慢慢凋零。”

永恒是人类的谎言,为了防止腐坏,人类使用了防腐剂,却不能让自己的青春不颓败,人类可以浇筑肉身成坚硬的雕塑,却不能保有灵魂长驻。我们如挥翼飞过的蜻蜓,再在瞬息之间挥动千次薄翼,也不能停留在汹涌的时间之流上,停留没有意义,不如就好好爱这变幻,随波逐流,随风而逝,随岁月苍老、死去,他年再换一个新生,忘川渡来,涉江再采芙蓉!

《五灯会元》里新罗大茅和尚云:“欲识常住不凋性,向万物迁变处识取。”林徽因,生在中国最动荡幻变的时代,螳螂之臂挡不住历史车轮,落水之叶只能顺水之流,无法保有自身,那就不如好好爱惜自己所处的这个时间,如蝴蝶爱庄生之梦,就作那不渡苍海之蝶,共济苍生。所以林徽因和丈夫才能在战火纷飞的乱世里,在困苦的生活、病痛的身体状况下,依然要点起一盏煤油“马灯”,完成中英文的《图像中国建筑史》,下一秒,他们不知又会逃难到何方,但在可以停下喘息的这一刻,不忘自己的坚持,在这样的坚持里,哪管时代洪荒,大地凶荒。似水时代,汹汹奔腾,蜻蜓之翼不能停留,那就化如风,风行水上,涣为文章。所以林徽因说:“这时代是我们特有的,结果我们单有情感而没有表现这情绪的艺术,眼看着后代人笑我们是黑暗时代的哑子,没有艺术,没有文章,乃至于怀疑到我们有没有情感!”

不过,在人世沧桑世事变幻里,有一种主题却是永恒的,在这个《诗刊》的创刊号上,徐志摩《爱的灵感》说——

现在我

真正可以死了,我要你

这样抱着我直到我去,

直到我的眼再不睁开,

直到我飞,飞,飞去太空,

散成沙,散成光,散成风,

呵苦痛,但苦痛是短的,

是暂时的;快乐是长的,

爱是不死的:

我,我要睡……

倾城佳人,白衣书生,都抵不过时间流年,红颜终究成了白发,沧海几度桑田,千年前序幕,万年后闭幕,爱在始终,是唯一不变的字幕

这一年,徐志摩带着不死的爱溘然长逝。

这一期《诗刊》上,林徽因还一同发表了《仍然》,回应1926年徐志摩的《偶然》:

你舒伸得像一湖水向着晴空里

白云,又像是一流冷涧,澄清

许我循着林岸穷究你的泉源:

我却仍然怀抱着百般的疑心

对你的每一个映影!

你展开像个千瓣的花朵!

鲜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

那温存袭人的花气,伴着晚凉:

我说花儿,这正是春的捉弄人,

来偷取人们的痴情!

你又学叶叶的书篇随风吹展,

揭示你的每一个深思;每一角心境,

你的眼睛望着,我不断的在说话:

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

永远守住我的魂灵

徐志摩说:“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林徽因说:“我却仍然怀抱着百般的疑心/对你的每一个映影!”你向我吐露了所有的心声,而我沉默如镜,看得见你的爱,却看不见我的回应。“永远守住我的魂灵”,林徽因守着自己的爱,怕一撒手,万念俱灰,所以她没有给轰轰烈烈爱着自己的徐志摩回应。而即使她和梁思成是相亲相爱的夫妻,但林徽因的爱也不会比梁思成多一点。她一直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魂灵。只有在她的建筑事业上她才肯全身心交付,爱得无比投入,那些一砖一瓦历经人世多番轮回早看淡尘世悲欢,绝不会爱她一分,她也爱得把生命交付也在所不惜。只有面对它,她才是那啼血的夜莺,一生讴歌它至死!梁从诫亦说过:“母亲爱文学,但只是一种业余爱好,往往是灵感来时才欣然命笔,更不会去为赋新词强说愁。然而,对于古建筑,她却和父亲一样,一开始就是当作一种近乎神圣的事业来献身的。”

所以人们总是看到徐志摩痴情,没看到林徽因痴情,她的痴情不在他们,而是如同张晓风说的:“女子所爱的岂不也是春天的湖山,山间的情岚。岚中的万紫千红,女子所爱的是一切好气象,好情怀,是她自己一寸心头万顷清澈的爱意,是她自己也说不清道不尽的满腔柔情。像一朵菊花的‘抱香技头死’,一个女子紧紧怀抱的是她自己亮烈美丽的情操。”

林徽因只有在病到需要休养的情况下才会写诗,而不病的时候,就在做建筑研究,她把自己人生最好的时光都给了建筑,而在自己病痛不堪的时候,才会去想一首首美丽的诗,让诗歌如白云抚慰自己疲惫的翅膀,引来微风推起它,如流水轻托自己萎顿的背鳍,供起波浪行航它,如蒹葭栖息自己残破的薄翼,等着阳光修好它。

林徽因她爱着的建筑事业总是让她餐风露宿蓬头垢面地为之奔波,而她爱着的诗,让她有了诸多的心思为自己创造最美的梦幻。据她的堂弟说林徽因写诗常常在晚上,点上一柱清香,摆上一瓶插花,穿上一袭白绸睡袍,看着庭中一池荷叶,在清风习习中开始写诗。“我姐对自己那一身打扮和形象得意至极,曾说‘我要是个男的,看一眼就会晕倒’,梁思成却逗道,‘我看了就没晕倒’,把我姐气得要命,嗔怪梁思成不会欣赏她,太理智了。

在香山的五月,林徽因又发表了《激昂》与《一首桃花》。

桃花,

那一树的嫣红

像是春说的一句话

朵朵露凝的娇艳,

是一些

玲珑的字眼,

一瓣瓣的光纹,

又是些

柔的匀的吐息。

含着笑,

在有意无意间

生姿的顾盼。

看,——

那一颤动在微风里

她又留下,

淡淡的,

在三月的薄唇边,

一瞥,

一瞥多情的痕迹。

桃花是三月唇边一瞥多情的痕迹,林徽因在香山与桃花骤然相遇,桃花成了她的诗,她成了桃花的梦。海子亦有诗:“白鱼流过/桃树树根/嘴唇碰破在桃花上”。

其实早在1929年,徐志摩也写过桃花的意象的,那诗是《春的投生》,只是他写的那人是陆小曼,也许写这首诗的徐志摩,从与陆小曼婚后的幻灭里重新寻获了春的希望:

昨晚上,

再前一晚也是的,

在春雨的猖狂中

投生入冬的尸体

不觉得脚下的松软,

耳鬓间的温驯吗?

树枝上浮着青,

潭里的水漾成无限的缠绵;

再有你我肢体上

胸膛间的异样的跳动;

桃花早已开上你的脸,

我在更敏锐的消受

你的媚,吞咽

你的连珠的笑;

你不觉得我的手臂

更迫切的要求你的腰身,

我的呼吸投射在你的身上

同类推荐
  • 大风歌:风之涌

    大风歌:风之涌

    该诗丛诗歌作品以中国初民时期到西周后期的历史文化为观照对象,宏阔的人文架构是诗歌的精神脉络,散步在民间的信仰、宗教,以及政治、哲学与人学范畴的诸种题材,是本诗丛所涉及的广阔范围。
  •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足球文学方略

    足球文学方略

    2010年,就《一生有你:一场由足球引发的文学思考》的写作,我断断续续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一个31万字的书稿。将在09年年末初初努力得来的“足球文学”以文本形式‘立身’。以此为理论基石的创作也渐入佳境,到了翌年5月关于足球文学的“二次概念”也已经油然而生。从09年年末到2010年年末,一年的时间,自认为是自我探索阶段的一次进步,通过两阶段概念支撑下逐渐完善的理论体系,“足球文学”的模子已经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我已经幼稚地想要去寻找出版社,将《一生有你:一场由足球引发的文学思考》作为自己的处女作,开启潘多拉魔盒,“足球文学”也就能这样被广而告之。
  • 与你相遇在素锦华年(宋词四公子的词与情)

    与你相遇在素锦华年(宋词四公子的词与情)

    宋朝是个文治辉煌的朝代,诗人词客风流蕴藉,笔下生花;翩翩少年花前侧帽,柳边系马。而那些美丽的宋词,就如同活色生香的女子,在歌扇轻摇间回眸一笑,就使大宋王朝满堂花醉。
  •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读者俱乐部推出的这本《成长心声》,是由一篇篇短小的文章组成的,里面包含了成长过程中的诸多方面,讲述了各自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所感受到的,是一本阅读性很强的书籍。
热门推荐
  • 慕少,闪婚请低调

    慕少,闪婚请低调

    叶孜一直不懂:为什么原本属于她的幸福,都能被叶洛洛这个心机婊轻易抢走――,她的家,她的父亲,她的初恋,没有一个经得起考验。直到遇见慕宁佑这个霸道无赖,叶孜觉得自己的春天终于降临。可叶洛洛又一次凑了过来,像嗅觉灵敏的狗,捕捉到肉的味道……叶孜故意试探:叶洛洛是不是看上你了?慕宁佑嫌弃的皱眉:哦,我看不上她。叶孜还是不放心,慕宁佑狡黠一笑:不信?我证明给你看――叶孜欲哭无泪:我信我信!
  • 从我全世界路过的你

    从我全世界路过的你

    怎么大风越狠,我心越荡,幻如一丝尘土……大二学生林熬,从小在孤儿院长大无亲无靠,在大学中的他一边读书一边兼职挣钱。平凡的他本来打算在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度过此生。但是世事难料,他为了保护自己暗恋的同桌和别人打了一架,后来他被学校给开除了。就在他以为他这辈子就快完的时候,一场车祸和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人生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网游天龙之生死符情

    网游天龙之生死符情

    这是我为曾经奋斗在一起的兄弟所写转眼间,八年即过,即将迎来天龙的第九个年华
  • 有一种高明叫无为

    有一种高明叫无为

    书中的五十八条领导戒律,从个人素质、用人智慧、识人智慧、战略决策等各个方面,详尽地论述了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你能谨慎对待这些问题,不仅能劈荆斩棘,挽救颓势,使自己的前景广阔,而且能建功立业,造福苍生,泽被后世。若不善加运用,或者纯粹为了一已之私利,那么不仅会自取其辱,身败名裂,而且还会祸国殃民,遗臭万年。我们想信本书中的六十二条领导戒律,必定会给您很大的警示和提醒。最后,希望您千万不要打破本书中的游戏规则,希望您在领导场中一路走好,一路走稳!
  • 灭界启世

    灭界启世

    红莲展开,业火遍地,焚尽这世间的不平,一切都会重新开始......
  • 平阳奇冤

    平阳奇冤

    清嘉庆年间平阳知县徐映台私加田赋,中饱私囊,生员庄以莅上书举报,知县徐映台闻讯前去捉拿,遭当地武师许鸿志救走。于是,诬陷庄、许“煽动民变”。闽浙总督未经核查即下令镇压并将“民变”谎报朝廷。结果庄、许遭捕,后虽觉察平阳并无“民变”,但为维护嘉庆皇帝御旨“尊严”,屈杀庄、许二人。期间,庄以莅的表弟林钟英清白无辜,被疑私藏案犯,遭抄家毁产,林母及幼女惨遭严刑逼供。官场腐败、官官相护,即使个别贪官污吏遭到整肃,但为了维护其体制利益与皇权威严,真正冤案终不得平,庄、许一直含冤九泉,酿成真正的“平阳奇冤”。
  • 海湾战争中的地面作战(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

    海湾战争中的地面作战(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

    本书纪录了海湾战争中的地面作战,包括动荡不安的中东、伊科争端、海湾危机的升级、“沙漠风暴”前夕、“沙漠风暴”的展开、海湾地面战斗爆发、战争停火良久的反思等内容。
  • 原来可以等到你

    原来可以等到你

    你爱过一个人吗?洛西西爱过。她爱陆霆尧爱得千疮百孔,等他十二年,却从不后悔。可是,最终抵不过他一句:西西,我要娶她为妻了……
  • 玩味

    玩味

    娄义华:现任职中国先锋作家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香江》文学杂志执行总编。从事新闻工作十余载,先后在《当代诗坛》杂志任编辑;《湖南人口报》记者、新闻摄影记者、编辑;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任编导;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东方新报》社任编辑、首席记者、主编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