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29200000004

第4章 奴隶社会时期(2)

周幽王任用虢石父为卿治理国政,国人都很怨恨。因为石父为人奸佞巧诈,擅长阿谀奉迎,又贪利好财,而幽王却重用他。幽王废掉了申后和太子后,申侯很气愤,于是联合缯国、犬戎攻打幽王。幽王便点燃烽火打算召集诸侯的救兵,结果诸侯都以为幽王又在戏弄他们,都不肯率兵而来。申侯于是在骊山脚下杀死幽王。就这样,“岐山崩”一年后,又一个暴虐无道的君王灭亡,西周从此结束,历史进入了东周列国诸侯征战的时期。

春秋五霸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期。在这290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480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五个霸主:相传,春秋初期的诸侯列国就有140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下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也是互相攻伐,争夺霸权。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也是互相征战,争做霸主,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被称为“春秋五霸”。历史上的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最先成为霸主的齐桓公:齐国在齐桓公统治时期,任用管仲为相,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为霸主。

齐桓公是在公元前685年即位的。他即位后,便在政治、经济上作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日益强大起来。齐桓公采用管仲的意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团结其他诸侯,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少数民族,还出兵阻挡北上的南方强国楚,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后来,齐桓公又召集诸侯国在蔡丘会盟,周王室也派人参加,会盟上正式承认了齐恒公的霸主地位。

不能算霸主的霸主宋襄公: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一心想成为霸主。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春,宋、齐、楚三国国君相聚在齐国的鹿地。宋襄公一开始就以盟主的身份自居,认为自己是这次会议的发起人,同时又认为自己的爵位比楚、齐国君高,盟主非己莫属。

但是,楚成王令楚兵把宋襄王拘押起来,然后指挥500乘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宋国。最后宋襄公被楚国抓走后又放掉。急功近利、空讲仁义是使宋襄公失败的地方,但讲信用而以仁义待人,却使他位列春秋五霸之一。不过他也是有名无实,不能算是真正的霸主。

中原霸主晋文公:接着称霸的是晋文公。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领楚、郑、陈等国军队围攻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宋国派人到晋国求救。

晋文公采纳了部下的正确意见,争取了齐国和秦国参战,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而后,他又改善了晋同曹、卫的关系,孤立了楚国。这时,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子玉大怒,发兵进攻晋军。

晋文公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以便选择战机,命令部队向后撤退90里。古代军队行军30里叫做一舍,90里就是三舍。晋军“退避三舍”,后撤到卫国的城濮(今山东省憋县)。城濮离晋国比较近,补给供应很方便,又便于会合齐、秦、宋等盟国军队,集中兵力。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两军开始决战。晋军诱敌深入,楚军陷入重围,全部被歼。城濮之战创造了在军事上先退让一步、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此后,晋文公又请来周襄王,在践土(今河南广武)和诸侯会盟。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晋文公从此便成了中原的霸主。

另一个中原霸主楚庄王:齐国称霸时,楚国因受齐国抑制停止北进,转而向东吞并了一些小国,国力日渐强盛。

齐国衰落后,楚国便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又成为中原霸主。

带领秦国强大的霸主秦穆公:晋国称霸的时候,西部的秦国也日益强大起来。秦穆公企图向东争霸中原,但由于向东的通路为晋国所阻,因此便向西吞并十几个小国,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史称“称霸西戎”,“兼国十二,开地千里”。

诸侯大国不断争霸,说明了周朝王权的削弱。自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以后,周朝王室更加衰微。从前是天子统帅诸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现在这些权力都落到诸侯手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新兴的地主阶级也纷纷起来夺权,周朝的奴隶制实际是处于“礼坏乐崩”的境地。

小知识

“春秋五霸”的八种说法

从古至今,关于“五霸”至少出现过八种说法,这八种说法如下:

(1)“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史记》

(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阖闾、勾践”--《荀子·王霸》

(3)“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4)“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5)“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夫差”--《汉书·诸王侯表序》

(6)“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鲒崎亭集外编》

(7)“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郑庄公、楚庄王”--《辞通》

(8)“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夫差、勾践”--部分中学课本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的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

三家分晋也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

战事纷扰: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逐渐被大国并吞了。有的国家内部发生了变革,大权渐渐落在几个大夫手里。这些大夫原来也是奴隶主贵族,后来他们采用了封建的剥削方式,转变为地主阶级。有的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还用减轻赋税的办法来笼络人心。这样,这些人的势力逐渐变得越来越大。

一向被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到了春秋末期,国君的权力也日渐衰落了,实权由6家大夫把持。这些大夫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因此也经常互相攻打。后来有两家被打散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在这四家当中,又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四家的战争:在四家当中,智家的大夫智伯瑶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而这三家大夫也都知道智伯瑶存心不良。可是这三家的心不齐,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万家户口割让给智家;魏桓子不愿得罪智伯瑶,也把土地、户口让了。智伯瑶又向赵襄子要土地,结果赵襄子却不答应。智伯瑶火冒三丈,马上命令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赵襄子自知寡不敌众,带着赵家兵马退守晋阳(今山西太原市)。

不久,智伯瑶率领的三家人马便把晋阳城团团围住。赵襄子吩咐将士们坚决守城,不许交战。每逢三家兵士前来攻城的时候,城头上的箭就好像飞蝗似的纷纷落下来,使三家的人马都没法前进一步。

晋阳城凭着弓箭死守了两年多,三家兵马始终没有能把它攻下来。一天,智伯瑶到城外察看地形,忽然发现晋阳城东北的那条晋水,于是想出了一个主意:晋水绕过晋阳城往下游流去,要是把晋水引到西南边来,晋阳城不就被淹了吗?于是,他立刻吩咐兵士在晋水旁边另外挖一条河,一直通到晋阳;又在上游筑起坝,拦住上游的水。这时正赶上雨季,水坝上的水满了,智伯瑶便命令兵士在水坝上挖出一个豁口。这样,大水就直冲晋阳,灌到城里去了。城里的房子被淹了,老百姓不得不跑到房顶上去避难,灶头也被淹没在水里,人们不得不把锅挂起来做饭。可是,晋阳城的老百姓恨透了智伯瑶,宁可淹死,也不肯投降。

智伯瑶约韩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水势,他指着晋阳城得意地对他们两人说:“你们看,晋阳不是就快完了吗?早先我还以为晋水像城墙一样能拦住敌人呢,现在才知道大水也能灭掉一个国家呀!”

韩康子和魏桓子表面上顺从地答应,心里却在暗暗吃惊。原来,魏家的封邑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韩家的封邑平阳(今山西临汾县西南)旁边都各有一条河道。智伯瑶的话正好提醒了他们:晋水既然能淹晋阳,说不定哪一天安邑和平阳也会遭到晋阳同样的命运呢!

晋阳被大水淹了之后,城里的情况越来越困难了,赵襄子非常着急。当天晚上,赵襄子派张孟谈偷偷地出城,先找到了韩康子,再找到魏桓子,约他们反过来一起攻打智伯瑶。韩、魏两家本来就在犹豫之中,经张孟谈一说,自然都同意了。

第二天夜里,过了三更,智伯瑶正在自己的营里睡觉,猛然间听见一片喊杀的声音。他连忙从卧榻上爬起来,发现兵营里全都是水,而且水势越来越大,把兵营全部淹了。智伯瑶正在惊慌不定,一霎时,四面八方响起了战鼓。原来,赵、韩、魏三家的士兵驾着小船、木筏一齐冲杀过来。智家的兵士被砍死的和淹死在水里的不计其数。智伯瑶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三家的人马逮住杀了。

战国七雄出现:赵、韩、魏三家灭了智家,不但把智伯瑶侵占两家的土地收了回来,连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以后,他们又把晋国留下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从那以后,韩、赵、魏都成为中原大国,加上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其为“战国七雄”。

同类推荐
  •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当时主要是为了“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影响极为深远。本书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选取了部分精华,对原著中的书目做了适当删减,对标题做了重新提炼,撷取了一些在为人处世、才智谋略、道德修养方面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帮助读者开启通往中国古典文化的殿堂之门。
  • 帝灵御天

    帝灵御天

    后宫佳丽三千人,累死皇上有大臣。后宫佳丽三千人,铁杵磨成绣花针。楚天一朝不慎,离奇穿越,开始了超级泡妞系统的坑神之路…当凌绝巅峰时,蓦然回首,已是武凌异世星空,纵横七界无双!
  • 兰州历史文化(八):士子名流

    兰州历史文化(八):士子名流

    本书收入了一是在兰州土生土长的名人、二是虽出生不在兰州但他们的丰功伟绩却是成就在兰州,三是远离故土外出仕宦者,在兰州历史上40多位名人。
  • 莫非汉土

    莫非汉土

    1210年,南宋嘉定三年,金大安二年,蒙古太祖五年。这一年,蒙古扩张开始进入高峰时期,到处攻城略地。这一年,金国在外有强敌蒙古,内有各路起义军,被弄得焦头烂额。这一年,南宋还沉浸在暖风吹的游人醉当中,根本不知道他们未来将会迎来一个无比强大的敌人蒙古。这一年,正处于中世纪的欧罗巴各国把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根本不知道未来将会迎来一个搅局者。这一年,玛雅人还在无忧无虑的安心生活,并不知道有人已经把目光投放到了他们身上。而就在这一年,有一个穿越者立下了他一生的理想。“我要让普天之下莫非汉土,率土之滨莫非汉人!”
  • 刺清

    刺清

    【刺清,顾名思义,主角亦如一根锋芒毒刺深深地嵌入大清王朝之中,刺其毒瘤,泄其毒血】~~~~~~~~~~~~~~~~~~~~~~~~~~~~~~~~~~~~~~~~~~~~~~~~~~~~“我十八岁开始戎马天涯,沉浮一生,是奸佞是枭雄还是待后世历史去评定吧!”霍天神情笃定,眼神深邃道。
热门推荐
  • 昏婚欲坠:妈咪向左向右

    昏婚欲坠:妈咪向左向右

    乐迦琴在婚姻遭遇第三方势力入侵后,相信丈夫的她选择沉默和不解释,但是却因此和丈夫的关系一度陷入冰窟。这个时候,她在自己从小生长的燕城认识了小自己五岁的荣城。一度曾谈婚论嫁,但是命运总是未知的。她后来回到丈夫身边,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有一天荣城忽然出现在她面前.......
  • 神魔大战之神魔大陆

    神魔大战之神魔大陆

    两万年前神魔大战神在人界大败魔,魔元气大伤.......
  • 大宋魔法师

    大宋魔法师

    一个前途光明的魔法学徒,在失败的试验中被传送到了宋朝。大宋宣和年间,是一个风云激荡、英雄辈出的大时代。乱世洪炉中,少年魔法师利用改良的魔法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 中阿含经

    中阿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巫道真解

    巫道真解

    一腔逆血燃碧落,一身傲骨乱黄泉!一个身负血海深仇的少年,一个被人视作废物的绝世天才,偶得上古帝巫传承,从此踏上逆修之路,气冲日月,剑舞长天,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巫族大帝传奇。
  • 重生之网游帝王

    重生之网游帝王

    伴随一声沉闷枪响,年轻的行会会长遭人谋害,却意外重生六年前。读档人生,掌控雄厚资本、操控游戏格局、聚拢高手助力、静待仇敌出现……誓用这世界的鲜血与圣诗,谱写一段帝王传奇!这虚拟的天地间,鲜血正在烧燃,信仰却被踏践!诸神远立天边冷笑,凡人沉沦血泊呐喊!握紧的大剑血迹未干,身后汇聚的人影步履艰难,却、战意滔天!“战!”
  • 冥婚诡谈

    冥婚诡谈

    嫡姐娇贵,庶姐难缠,我还未及笄就被迫出嫁,喜堂装扮的像灵堂,没有红一色黑,拜堂的夫君是纸人,还能更吓人一点吗,洞房的纸人居然真的动了,被个纸人吃干抹净,还有谱儿没谱儿了?诡异的老管家,满是血腥的灵堂,人鬼不分的神秘夫婿,当我一步步靠近真相,只找到一口棺材和一个没有署名的牌位,当我撬开棺材时一双冰冷的手掐着我的脖子低低的说:“娘子,擅闯禁地者死!”
  • 八识规矩略说

    八识规矩略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王朝:寻找

    我的王朝:寻找

    远古留下的传说,是否能够在已知的世界里找到答案。
  • 百年:如何建立一个伟大并长盛不衰的公司

    百年:如何建立一个伟大并长盛不衰的公司

    这是一本严肃思考和探索企业如何永续发展(百年企业)的、打通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现实和未来的、兼具理论深度与可读性的著作。改革开放30余年后,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继续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到了面临代际传承、转型发展、突破创新的关键时刻,政商学界开始普遍探索如何构建百年企业的话题,本书分别从百年企业发展的时空之谜、复杂之谜和生命之谜这三大终极问题进行百年长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