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29000000014

第14章 交通运输(1)

交通运输的起源

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在速度上明显处于劣势,在力量上同样微不足道,且缺乏持久性。然而人类却制造了工具,从而弥补了先天性的不足,并得以生存下来,成为地球的主宰。

轮的起步:现今,所有车辆的轮子都是在滚动而非滑动,只要有可能,人们就会在需要搬动的物体下面安装上可以滚动的类似于轮子的东西,如飞机起落架、旅行皮箱上都装有轮子。这样做可使搬动变轻快。

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的摩擦力是压力与摩擦系数的乘积。压力通常与重量成正比,而要搬动的重物的重量一定,要想省力,只有减少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比滑动摩擦系数小几个数量级。如一个100千克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水平力拉要用40千克的力;同样的重物,如在下面放上适当的轮子,在同样的路面上拉,只要5~8千克的力。通常来说,轮子越圆、越硬,地面越硬、越平,拉起来就越省力、越快。

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底格里斯河流域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之间的苏美尔人,是最早发明车轮的人。公元前2000年前后,中东地区出现了一种作战用的轻快马拉车,其车轮用木条弯成圆形并用木条做成辐条而做成漂亮的辐式车轮,其样式更接近现代车轮。

有了轮,同时也就有了原始的粗糙的车。

舟的出现:人类的祖先一定注意到树木能在水中浮起,甚至看到了小动物趴在树上随水漂流,于是发明了木筏。

后来,人们将树木的中间掏空,人呆在原始的“舱”里,为减少水的阻力,又将其两头削尖,就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独木舟。人们将它用作河汊纵横的沼泽地带的交通工具。

如果木筏和独木舟没有动力驱动,那么除了随波逐流,它们就难以行动。最早可能是用树棍来划或撑,这树棍即是桨的前身。后来,人们用树棍撑起兽皮,让风吹动兽皮推动木筏前进。这兽皮即是原始的帆。

帆的发明,是人们第一次有意识地利用人力与畜力之外的自然力--风力。帆发明后,为更好地利用风能推动船只前进,人们对帆做了很大的改进,比如有了能调节面积的帆,而且常常是一条船上装多张帆,大风用小帆、小风用大帆。如果调整船的方向使帆面与风向成适合的角度,船利用逆风就能前进。这时,船走的就不是直线,而是“之”字形线路。

畜力:在很早以前的北方,气候寒冷,某些地区出现了狗拉雪橇的交通工具。直到现在,阿拉斯加在冬季还常举办狗拉雪橇比赛。驯鹿拉雪橇也是林海雪原上的不错的交通工具。

公元前4000年前,人类就开始养马匹。一部分气力大的马被用来拉车运货,一部分速度快的马成为代步工具,速度快且在战场上能保持镇定的马成为战马。

在古中国,还修有专门的官道和驿站,从京都通往全国各地直至边疆。驿站上常年备有良驹,有专人伺候,一旦有紧急公文,便用这些马接力传送。一战时,骑兵因其速度快、能出奇制胜而颇受重视。几乎与马车同样常见的牛车也一样有悠久历史。

陆地交通运输

人类无法像鱼类那样生活在水中,也无法像鸟儿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必须脚踏实地生活在陆地上。尽管很早就有了木筏和独木舟,但人类在改进交通工具上的努力最初主要还是针对了陆上交通工具。

人力车:人力车不仅载重量比直接的肩挑背负大得多,而且也省时很多,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车辆之一。一般的人力车或两、三轮,或独轮。

公元前1600年,中国商代时期已造出辐式车轮的两轮轻便车。秦汉时称人力两轮车为“辇”,一般为王公贵族所乘。独轮车一般用于道路狭窄到只容一轮通过的地方。这种车在山区特别常见。

畜力车:人类驯服了动物后,只要有可能,当然更愿意用畜力车。除了自行车,人力逐渐为畜力代替,更接着便被各种机械动力车辆取代。在没有汽车的时代,牛车和马车一直唱着主角,中国春秋时期还培育出比驴大而健于马的骡子。于是,除了牛车和马车外,又有了骡车。

骡子力大,因此多用来拉货,载货的畜力车常见的有两轮的和四轮的。由于所拉货物的轻重不同,通常拉车的牲口数也不同。车上有平板的或鞍式货厢的,用来装货、也可载人。

摩托车:摩托车有两轮或三轮的,那种带拖斗三轮摩托车一般用于军队的摩托化部队。

摩托车除了方便用于个人出门办事,还可用于执行巡逻、通信和客货运输等任务,还有就是用于比赛和作特技表演。

1884年,英国人布特勒制成出一辆三轮摩托车,它是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1885年,德国人达姆勒制成用单缸风冷式汽油机驱动的三轮摩托车。在此基础上,法国、比利时等国先后制成有实用价值的摩托车。从19世纪末以来,摩托车的结构和性能不断被改进和提高。

早期汽车的出现和发展

汽车是指由本身装备的动力装置驱动的、具有四轮或四轮以上、不靠轨道和架线、在陆地上行驶的车辆。

自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后,蒸汽机就被广泛用于各种需要动力的场合。1769年,法国陆军军官尼古拉制造出了第一辆装有动力的“车”--一辆长达7米的三轮车,由蒸汽机推动前轮前进。该车速度约3.6千米/小时,行驶不能超过12分钟。尽管不算成功,但这次尝试还是带动一些国家开始了蒸汽机汽车的生产。

1790年,巴黎出现蒸汽机公共汽车。19世纪初期,英国的一些城镇间已有行驶在定期路线上,时速为20千米左右的12~16座的蒸汽载客汽车。

不过,蒸汽机汽车又大又重,很容易破坏道路;而且还会产生浓烟、噪音,速度慢、不易操作等。虽然后来又出现了以石油代替煤的美国斯坦利蒸汽汽车,但蒸汽汽车还是无法摆脱被淘汰的命运。

19世纪,人们已制造出性能良好的蓄电池和直流电动机,有的实验室甚至用几十节电池串联做大型电解实验。这时,人们很自然地想到了用电来驱动车辆,于是就开发出了电力车。这种汽车比蒸汽汽车轻便,且不用烧煤。另外,它几乎没噪音。

这种车一度流行,其中比利时捷那吉制造的加米·康坦特号流线型电力汽车,在1899年5月创造出105.9千米/小时的惊人记录。它是当时速度最大(非长时间行驶的平均速度)的交通工具。

电力汽车虽不烧煤,但耗电很快,运行80千米路就必须停下来充电。充电是个很慢的过程,以致耽搁很长时间,于是也注定慢慢被淘汰。到1920年,在路上鲜见蒸汽汽车和电力汽车了。

现代汽车的发展

真正实现速度的持续行驶时间飞跃的,是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内燃机轻便有力,操作简单,携带燃料的重量轻。

1860年,法国人雷诺制成了气体发动机,并在1863年把这种发动机装到车上进行了试验。1885年,德国人达姆勒获得汽油发动机的专利权。第二年,他的同胞本茨(生产奔驰车的公司的创始人)制造出第一辆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机动三轮车。同年,达姆勒制成了时速19千米的四轮车,此后,汽车制造业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达姆勒制造的第一辆汽车基本与现代汽车一致。1895年,法国人米谢兰兄弟制成充气轮胎,使汽车的行驶性能和乘坐的舒适性大为提高。这时,汽车基本上成为现代汽车。此后,汽车制造者们竞相发展用于专门目的的汽车,同时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和安全性,并在汽车上装上了空调、音响等附属设备,使乘坐汽车具有舒适感。

现在,世界上的大汽车公司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1903年,美国亨利·福特创立福特汽车公司。1908年起,老福特主持生产著名的福特牌T型小轿车,首次采用大规模流水线生产,降低造价和售价,使汽车开始大众化。

德国的大众汽车股份公司生产的“大众”甲壳虫轿车也是风靡世界,连续生产到20世纪70年代才停产。1969年,该公司开始生产“奥迪”牌轿车。现在,这家公司的主要产品有“高尔夫”、“马球”等。

产品以优质豪华扬名于世的达姆-奔驰股份公司生产的梅塞德斯-奔驰系列车中的230、250、280、300等型,都为中国车迷所熟悉;其超级豪华型的奔驰600型车主要为各国政府首脑及富商巨贾们服务。

日本的汽车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丰田汽车工业公司是日本最大的汽车制造厂家,丰田公司生产的轿车主要牌号有“凌志”、“皇冠”、“赛利卡”、“花冠”等。

英、法、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都有其著名的汽车公司,生产世界级的名牌轿车。如法国雪铁龙公司的雪铁龙,雷诺公司的雷诺车,标致公司的标致系列;英国的高品质、豪华型的劳斯莱斯,意大利的菲亚特,瑞典的沃尔沃等都是享誉世界的名车。

汽车工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各大公司纷纷将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用到汽车制造上,推陈出新。

小知识

公共汽车

公共汽车是有固有路线和停车站的大型汽车。1827年,法国巴黎一家浴室的老板用公共汽车接送顾客,最初的公共汽车就像一个长长的大箱子,是用马拉着行走的。1831年,英国人沃尔特o汉考克为他的国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装有发动机的公共汽车。

这辆公共汽车以蒸汽机为动力装置,可载客10人,当年被命名为“婴儿号”,并在伦敦到特拉福之间试运行。不久,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公共汽车代替了蒸汽机公共汽车。

最早制造出汽油发动机公共汽车的是德国的奔驰汽车公司,而长途公共汽车则出现于美国。1910~1925年间,美国开辟了许多长途公共汽车路线,连接没有铁路的地区。早期的公共汽车一般可载客20多人,乘坐也比较舒适。

汽车的结构

汽车的基本结构由车身、动力装置和底盘三个部分组成。车身包括驾驶室和车厢;动力装置是驱动汽车行驶的动力源,现代汽车的动力装置主要由汽油机和柴油机构成;底盘是车身和动力装置的支座,同时是传递动力、驱动车身、保证汽车正常行驶的综合性载体,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和操作系统构成。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是整个汽车构造中最复杂部分,也是评价汽车优劣的主要依据。汽车的驱动动力即由发动机提供。现代汽车通常装配四冲程汽油发动机。这种发动机除本身机体外,还由两个机构和五个系统组成。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前者等同于人的手臂,能使气缸中燃烧膨胀气体的压力通过活塞、连杆、曲轴,使活塞上下的直线运动变成旋转运动,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后者的功能相当于人的呼吸器官,用以调节控制各个冲程要求的燃气和产生的废气的进出。当气门有节奏地配气时,发动机工作循环才能正常进行。

供给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如同人的嘴、喉、肠、胃。汽油泵先把汽油从油箱中吸出过滤干净,再送入化油器中,与滤清的空气混合,再通过进汽管进入汽缸燃烧。化油器的功能是将油充分雾化、汽化,并同空气均匀地混合使之更有效地燃烧,就像人吃进食物要经过胃的消化才能吸收其营养,并使之转化成热能一样。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的功能是产生高压电火花,按工作顺序点燃气缸中压缩后的混合气。

冷却系统:汽车冷却系统主要是从散热器(水箱)中流进缸体中围绕着气缸的水道。水先流进缸体底部,吸收缸体的热量后再上升至缸体上部,从散热器顶部流回散热器。一个小水泵使冷却水保持一定的循环方向。汽车行驶时,风吹到散热器上,使其中缓慢流过的热水重新冷却。

汽车上还装有冷却风扇,由曲轴通过皮带传动,以增大风量,从而增加冷却速度。有些发动机只有空气冷却没有水冷却,称“风冷发动机”。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是依靠机油泵的压力,将机油分流到各金属零件结合处需要润滑的地方,以减少金属零件间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传动系统的作用,是将曲轴输出的动力传至后轮,是汽车发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机制。

制动系统:一般来说,汽车每一只车轮上都有一个脸盆一样的制动鼓同车轮一起滚动。制动鼓内壁的制动蹄片,当司机踩下制动踏板--“脚刹车”时,制动液通过管路将压力传到制动蹄片上。制动蹄片在制动液作用下张开,贴在制动鼓内壁。蹄片与鼓产生摩擦,进而使车辆转速下降或停止。

汽车制动的基本原理是增加行驶车轮的摩擦系数,达到制动目的。从动力来源区分,可分为气压动力系统与液压动力系统。

汽车的造型

随着机械工业、冶金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冲压技术、焊接技术的突破,更有空气动力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汽车的造型脱离了“马拉车”的原始状态,车头与车身趋向一体,车身材料也由金属代替了木材;接着,又出现了工艺美术设计概念,出现了设计要体现实用需要与精神需要相结合的概念,体现使用者生活方式的概念,体现工业技术水平和民族、国度文化特色的概念,从而构成汽车造型艺术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并由这些基本规律形成汽车造型艺术的发展历程。

马车型汽车:1885年,卡尔·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三轮汽车。

该车前轮比后轮小,发动机位于后轮上方,其设计尚未摆脱马拉车的基本形体,故称“马车型汽车”。

同类推荐
  • 低碳服装:属于你的绿色时尚新生活

    低碳服装:属于你的绿色时尚新生活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白云蓝天,雾霭流岚、花香鸟语、蝶舞莺飞……如此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的呵护。不要让小河的水总是恶臭,不要让机动车的尾气令人掩住口鼻,不要让草丛里的塑料袋不计其数……让我们牵起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使我们的地球更美丽,更精彩。《低碳服装--让你穿得舒服又健康(典藏版)》(作者徐帮学)旨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活。这本《低碳服装--让你穿得舒服又健康(典藏版)》是“低碳科普馆”系列之一。
  • 科技万事通(时尚生活指南)

    科技万事通(时尚生活指南)

    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日俱新,生活的节奏也不停的加速前进。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穿梭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我们抬头不难看见林林总总的商业,琳琅满目的街道,社会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人的消费来进行的,而时尚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消费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对待价值观的态度。积极,乐观,时尚,这些都是生活的元素,想要让自已变开心,就需要懂得如何能汲取古典和渲染新潮的生活方式。
  • 太空奇观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太空奇观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动植物奇闻之谜

    动植物奇闻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 生活知识百科(第三册)

    生活知识百科(第三册)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知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著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时代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家庭生活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因为更完善、更及时地向人们介绍生活知识已经成为大众的普遍需要。本书针对家庭生活知识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科学的指导,是专门介绍家庭生活知识的百科式的工具书。其对于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帮助人们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其他图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热门推荐
  • 生活之甜系列:海边漫步

    生活之甜系列:海边漫步

    本书记述父子出游海滨,以介绍漫步海边时所遇的各种海洋生物为对象,介绍其特点、习性等特征。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内了解掌握海洋生物信息。丰富的插图、轻松的对话为本书一大特色,相信会得到读者的喜爱和一致好评。
  • 爱你,以神之名

    爱你,以神之名

    十三年前,一场大火让她变成孤儿。十三年后,她又意外获得了神族Queen的能力和神的青睐。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十三年前逆光一族吸血鬼王的离开让一切成谜,十三年后,鬼王带着她失散的哥哥重新回到大家的视线中,身份却已经对调。她的真实身份,又究竟是什么?
  • 重生之不嫁你又如何

    重生之不嫁你又如何

    前世她被她玩弄于股掌之间,生死之际,她立下誓言;如有来世,定让她生不如死,今生,她御黑凤,获奇缘,她和他肩并肩携手履行前世誓言前世,他视她柔情如土,自私自利,终使他与她失之交手,欲要亡羊补牢,可否为时不晚?如今末世重来,她与他故事应怎样续写?是淡然如陌?还是破镜重圆?一切的一切终究是未知的未知。。。
  • 陌陌流年淡情缘

    陌陌流年淡情缘

    你爱我吗,流年呆呆的望着眼前这个她整整爱了三年的男子,却不敢问出口,泪无力地落下,夏吟默,你是流念不论怎样都逃不过的劫。
  • 李玄传奇

    李玄传奇

    小家伙慢慢的成长,然后一鸣惊人。
  • 潮嘉风月

    潮嘉风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第五尸祖

    第五尸祖

    一个战火时期活下来的少年,却只能沦为乞丐,被人活活打死,抛尸半山腰洞中,在一切机缘下以僵尸的身份从生,看透生死,誓要成皇,破冥界,收妖,收魔,斗神、斗佛、斗破苍穹…
  • 花懿夫人

    花懿夫人

    她是名誉天下的萧何曾孙女,贵为嫡侯主,是皇帝梦寐以求的神仙妃子。她向往江湖,倾慕游侠。当她逃离帝王宠溺之眸,变身商贾之女卓苦薏,她与他终于相逢。他是江湖剑君,隐藏着一段惊人的身世。江湖迷离,世事难料,人心扑朔。傲睨天下的皇帝,依然情深意厚。温文尔雅的王者,剑眉披拂温柔。第一商贾的少主,戾眸凝她眷眷。江南四公子之一,唯他冷面冰瞳。偏偏,她与他恩怨难了,情缘何处落定。(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兰州历史文化(四):民族移民

    兰州历史文化(四):民族移民

    本书从“兰州,多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多元的历史文化内涵、民族交融的斑斓色彩”、“流亡的人们,带来了抗战时期兰州的繁荣”、“如歌的岁月——内地援兰大写意”、“多种文化交汇,兰州城市永葆活力的源泉”介绍了兰州移民与民族的历史。
  • 围婚

    围婚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在长相和身价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性情和爱好上也没有特别之处,对于婚姻,他们渴望,却有着自己严格的筛选标准,想得到却又害怕受到伤害。于是,他们不停在婚姻门口徘徊,被人们称为“围婚一族”。个性,是围婚的代名词,渴望,是围婚的真心话,而相亲,就成为围婚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试金石,投鼠忌器还是勇往直前?优柔寡断抑或立场坚定?这一切的一切,都和星座无关,而是实打实的一辈子。筱曦和雨辰,温和的一对;爱星和大川,纠结的一对;淑娴和雨峰,失调的一对;梦珂和辛亮,世俗的一对,总有一对,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