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89200000015

第15章 秘境寻踪(6)

三星堆与《山海经》有关系吗?

三星堆文化所代表的先秦古蜀文明,那炫丽辉煌的青铜器与礼乐发展水平,无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增添了迷雾。到底这是一个怎样的古老文明?这个文明古国与《山海经》又有何关系呢?

先看看《海内经》的记载吧:「黄帝妻嫘祖,生吕意……取淖子,曰阿女。」郝懿行疏:「浊、蜀古字通,又通淖,是淖子即蜀山氏子也。」这说明,远古蜀国不但与黄帝部落通婚,而且已进入了《山海经》的记载。在成都十二桥遗址中,除出土各类兽骨外,还出土不少用于占卜的大龟甲。成都平原不产大陆龟,据《山海经·中次九经》载:「又东北三百里曰岷山,江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良龟。」原来大龟乃岷山所出,揭示了古蜀国龟甲来源,更说明了《山海经》对当时古代蜀国的了解应十分详尽,其中必有关于解开三星堆之迷的文字。

《山海经·海内经》中关于黄帝、昌意、蜀山氏、韩流等上古西蜀的世系记载,环环相接,颇成体系。到《大荒西经》则说:「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为什么说「风道北来」呢?这正是印证了古蜀「鱼妇」氏族与北方中原古国的紧密联系。鱼妇氏族最后取代了西蜀的柏灌氏王朝,建立起「鱼凫王朝」的辉煌青铜文明。鱼妇之族系从颛顼之族中分化而出,乃是黄帝的后裔。《淮南子·地形》:「后稷垄在建木西,其人死复苏,其半鱼在其间。」这条材料,其事、地均与《海内南经》所载人面重身的「氏人国」如出一辙。三星堆出土金杖图案上的人、鱼、鸟刻纹,也表现出「颛顼死即复苏」的鱼妇氏族信仰。

此外,三星堆陶盉与二里头陶盉这种夏文化的礼器一样,往往在形态上仿造鸡的头部与眼睛。《礼记·明堂》:「夏后氏以鸡彝。」这也正说明了三星堆文化与北方中原夏文化的传承与联系。夏属于黄帝后裔,「死即复苏」的颛顼也是黄帝后裔,从考古学上也能印证《山海经》中透露出三星堆文化的源头推测。而三星堆中出土的巨大青铜神树,则正是《山海经·海内南经》中的「建木」。

三星堆位于成都平原中部,出土神树在形态上与经文建木「其叶如罗,其实如栾」相合,且「呼而不响」、「日中无影」、「天下之中」的描述也符合。三星堆古国在此「建木」神树之南及以西,因此《海内南经》又云:「氏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鱼身,无足。」《大荒经》:「有互人之国,人面鱼身。」可见又有印证于经文中「鱼妇」王朝的记载。

那么,为何《山海经》中只记载到鱼妇王朝的三星堆古蜀国,而后就不记载了呢?这还得从三星堆考古中找答案。

三星堆两个祭祀坑中,一次性地埋入了所有国家级的宗庙礼乐重器,如果不是发生了什么困难的话,这在古代是难以想象的。考古人员发现这些巨大贵重的青铜器,在埋藏前都有被人为毁坏和焚烧的遗迹。由此可见,当时必然发生了惊天动地的政治剧变。

古人称亡国为「失鼎」,立国为「定鼎」,三星堆古鱼妇国人既然「失鼎」,当然是亡国之灾的来临。《蜀王本纪》:「(鱼妇)王猎于湔山,便仙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古代「猎」与战争为同一件事,又视死亡为仙化,故可见鱼妇末代君民应是战败而死。

原来,当时南方濮人部落之一的杜宇王国(以杜鹃鸟为图腾),攻陷了三星堆古蜀王国。鱼凫王朝国王战死,城破之前,祭司们把国之宝器焚埋。这个灭亡了黄帝族裔、继续统治西蜀的杜宇氏,正是后世诗作中「泣血」、「啼血」的杜宇鸟。这支部落既为南方「百濮」野蛮民族的一支,当然会受到中原华夏苗裔的歧视。《山海经》记载了从黄帝、嫘祖直到鱼妇的所有世系,而鱼妇既已灭亡,显然就不必再记载西蜀的新野蛮统治民族了。故三星堆以后的古蜀,不见载于《山海经》。

同类推荐
  • 跟着时光向前

    跟着时光向前

    者以时间为经,借物事为纬,极力营造一个超越现实又基于生活的艺术天地,诗意的语言,悠然的哲思,空明的意象,撩人的意味,日常生活平凡事物中的人生况味,都引领着人去体悟生命的真切、厚重和美感。雪光里的村庄,月色下的枯荷,院子里的鸟巢,山崖上的小树,冬夜里的炭火,春天里的小蜜蜂,童话般的草垛……《青少年必读的当代精品美文:跟着时光向前》分为跟着时光向前、延续是静悄悄的、鹧鸪的叫声三辑。
  • 冰凝血热

    冰凝血热

    作为一支在抗震救灾战斗中建立了赫赫战功的主力军,他们是重庆的英雄,也是中国的英雄。发生在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同样铺天盖地,同样突如其来。就重庆而言,受灾范围之广,受损程度之重,抢险难度之大,安全风险控制之难,在这个城市的电力发展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面对灾情,重庆电力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部署,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武警官兵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重庆电力人举全公司之力,打响了抗冰抢险恢复重建的大会战。
  •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

    观乎人文,化成天下。中国古典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所选取的初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61篇就是其中的精华。本书对这61篇古诗文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赏析,并附有译文、考点总结和易混辨析,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审美鉴赏能力,并针对考点有计划地进行分析和指导,真正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 红楼韵事

    红楼韵事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犀利的笔触,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爱情婚姻、人情世故、家族兴衰、权力运作、风俗流变、道德与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解析,揭示了红楼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破解了许多未解之谜,生动展现了清朝社会各阶层生活中的潜规则。本书富于哲理,故事性强,文字幽默风趣。读者在领略阅读快感的同时,还能对《红楼梦》的理解更为深刻,从而得到人生的启迪。
  • 山村一夜:叶紫作品精选

    山村一夜:叶紫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热门推荐
  • 我被蹉跎的青春

    我被蹉跎的青春

    有多少青春可以重来?有多少青春被我们在岁月中蹉跎了?一部属于70年代出生的人的作品,也许我们没有相同的青春,但我们有着一样的青春记忆!
  • 险象环生之蟒缘

    险象环生之蟒缘

    一直都安逸于现在生活的夏彡,被老四戏称为小三,因禁不住“色诱”,被挟到一个会议室,被迫与江湖上的英雄好汉踏上一条未知的寻宝之旅,见证中国各地的未解之谜……
  • 魂武魔穹

    魂武魔穹

    太古时期,人魔展开大战;历经千年,最终人族以微弱优势战胜魔族联军,并将魔神大军及其麾下的十二员魔魂天将封印在了虚空黑狱,设下封印。然经过万载,封印之力逐渐衰落,十二根封印魔魂的魔柱破封而出散落在各个位面,魔神苏醒又将预示着玄天世界又将展开一场腥风血雨。慕凡降生天魂,然却被魔魂宿主,情况危急之下被药神山药辰所救,但是却无法根除身上魔魂印记,只能暂时压制,故而埋下隐疾,为打破魔魂束缚,踏上了一条修武之路;魂武魔穹,且看少年慕凡如何破魔定天,我主沉浮!
  • 绝世男妃

    绝世男妃

    “不要,不要啊。不要死啊。我只剩下你了。不要离开我。求求你,求求你。”“对不……起。咳咳。”“我不要什么对不起,我只要你,我只剩下你了,千年前是这样,千年后还是这样。我只有你。求求你,不要离开我。呜呜……”
  • 银色音符

    银色音符

    “小葵,不要哭,告诉你哦……”妈妈温柔的长睫毛在眼睛上微微颤抖,她微笑地指着窗外洁白的月光。“妈妈、爸爸,还有小葵,我们其实都是从很遥远的‘弦音星球’来到这里的!”窗外,无际的漆黑夜空之中,只有月亮寂静地绽放着神秘的光芒,而在它的四周,安静地弥漫着淡淡银白色的光晕,仿佛笼罩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弦音星球?”小葵白皙的脸颊上还带着点泪痕。她趴在铺着白色床单的床铺前,像要探寻着无限未知的宇宙般,努力地瞪大眼睛。“我们的星球啊……”妈妈凝视着小葵认真的模样,轻轻地抓住她的手。妈妈修长而纤细的手指,曾经在琴键上释放出魔法一般的动人音乐。
  • 极品女兽师

    极品女兽师

    她,凌沐雨,震惊闻名全国的神偷加杀手。她,凌沐雨,神幻大陆翰越国宰辅凌御天之女,自小患有严重心脏疾病,一声惊雷。不同命运,不同世界的两个灵魂交换。再一次睁开眼,懦弱光芒褪去,换上的,是杀手的冷静与神偷的睿智。
  • 归之真

    归之真

    天地大限将期,生灵涂炭在即,于无意中明了真相的他,将以自己的方式拯救苍生,他誓以燕旭之名真能延续人族大愿!
  • 有仙在都市

    有仙在都市

    他一觉醒来,发现原本熟悉的大秦国变成了华夏国。一梦千年,故人不在!千年后的他该如何在这个热兵器时代存活下去?这是一个在都市修真的故事。“我的目的不仅是征服所有女老师,还包括这群萝莉。”
  • 随身带着葫芦走

    随身带着葫芦走

    韩东是一个外企的小业务,无意中捡到一个吊坠葫芦,不曾想这个吊坠葫芦竟然让他从二十六岁变回了十九岁的容貌。当他读出葫芦底部的咒语后,意外地走了葫芦空间中,从此开始了对葫芦空间的偷盗生活,里面的物产丰富……
  • 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

    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思维的内容决定语言表达的形式;思维水平的差异,也直接影响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由贺永立、张万仪编著,本书是作者长期思考和教学的成果,原书首次出版之后得到了学者和语文老师的认可,本书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创新思维的要素、思维定势及分类、转换视角进行思考、创新思维的优化及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收敛思维,以及语言表达在这些环节中的运用。中间穿插了很多相关案例和思考题,对于教师的教学具有比较强的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