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77300000013

第13章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机关(10)

行在刑部改论通、谅罪,当赎复职。”

例二:弘治十七年(1504)初,“总镇两广太监王敬家人王忠尝与其党王礼等攘取暹罗贡使货物。既而,忠复以他罪事违礼等,皆惧罪逃匿。上命刑科给事中赵铎等往勘。”

2封驳三法司有关司法审判之题本《明史·职官志》曰:“凡制敕宣行,大事复奏,小事署而颁之;有失,封还执奏。凡内外所上章疏下,分类抄出,参署付部,驳正其违误。”刑科对于皇帝所下之谕旨得封还之,坚持己见奏闻皇帝。刑科对于三法司已批红之司法审判题本,亦得附加参语(参考意见)付部,驳正其违误。事实上,刑科行使上述两项职权,封少驳多。兹举例说明如下:

(1)有关封还执奏部分成化七年(1471)十月壬申,江西吉安府知府许聪有罪案发,“械聪至京,仍命都察院会官廷鞫之,乃比故勘律拟斩,命即如拟处决。刑科都给事中白昂等以未经审录为情,不从,且命毋复奏。”(依明代典制,死罪案件,都察院审理完结后,应送大理寺审录,明宪宗不依典制即命处决人犯,刑科给事中封还执奏时,明宪宗又不从,且命决囚前毋复奏,可谓独断已极。)

(2)有关驳正违误部分例一:洪武十五年(1382)夏四月戊戌,“上海知县王瑛以选力士不称旨,刑官以欺诳不敬论之。给事中刘逵驳以为,贡举非人,律有定条,选力士不称,而坐以大不敬,太重,不当律意。上是其言,命法司自今论决务从平恕,毋或深文。于是瑛得从轻论。”例二:万历二十七年(1599)四月乙未,“云南抚按陈用宾等会勘李先着、吴显忠之狱,谓先着受猛廷瑞金,迹涉可疑,然功亦虽掩。吴显忠有功无罪。

刑科参驳,谓先着诚因循纵寇,然其赃先发寄县,其心亦可原也。若显忠纵抢夷人财物,安得谓之全无罪,宜再行巡按复勘,刑部两存以请,上命不必再勘,着三法司虚心会鞫,勿枉勿纵。”

3办理决囚前三复奏工作

《大明会典》定曰:“凡三法司处决罪囚,奉钦依者,俱该锦衣卫直日官,将原给驾帖,填写5由,并人犯姓名。俱送本科(刑科),列名批钤,以凭处决。”《大明会典》又曰:“凡法司具奏斩绞罪囚,决不待时,并秋后处决者,本科仍三复奏,得旨,然后行刑。其枭首重犯,在狱病故,刑部奏请押赴市曹处决者,本科(刑科)亦三复奏请旨。”

刑科给事中的三复奏,系慎刑程序,避免枉杀无辜之人,这是刑科给事中的重要工作。宣德十年(1435)三月丙申,明宣宗曾“敕谕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锦衣卫及刑科给事中:‘人命至重,死者不可复生。自今凡犯死罪,临决之际,须三次复奏明白,然后加刑。违者,处以重罪。’”

刑科给事中三复奏时,皇帝有可能变更原裁决,而另为新裁决。兹举例说明如下:

例一:正统八年(1443)九月乙亥,“大理寺左少卿薛瑄坐罪,当秋后处斩,二次复奏如律。瑄子淳等三人诉8以一人代死,二人充军,赎父罪,不允。及三复奏,上命锦衣卫监禁之。”

例二:天顺元年(1457)二月己亥,僧禄司右阐教道坚尝因故太监陈祥奏请建大隆福寺,且假祈禳,入内殿诵经,费府库财。上命斩之。已而刑科复奏,命宥死,发充铁岭卫军。”

九五军都督府(一)五军都督府组织《大明会典》曰:“国初,置统军大元帅府,后改枢密院,又改为大都督府。

秩正一品,设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等官。洪武十三年,始分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各府都督初间以公、侯、伯为之,参赞军国大事。后率以公、侯、伯署府事。同知、佥事则参赞军事。”

五军都督府是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个都督府的合称,简称“五府”。五军都督府,“每府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恩功寄禄,无定1。)”五军都督府所设都督等官并无固定1额,或多或少,并无一定。

(二)五军都督府职掌(有关司法审判部分)

《大明会典》定曰:“其职分领都司、卫、所。掌一应从驾仪卫、诸武职替袭优给事项,所属悉上之府,府为转送兵部请选,其他若武臣诰敕、水陆操练、俸粮屯种、军情声息、清勾替补、薪炭荆苇诸事,各分移所司而综理之,盖职专军旅,其任特重云。”《大明会典》所称“职专军旅,其任特重”并非事实。洪武年间,五军都督府的权力已渐移至兵部,五军都督府渐成为兵部之下司,并无实权。

明代洪武至宣德年间,“以兵部掌兵政,而统军旅,专征伐,则归之五军都督府。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五军有统兵之权,而无出兵之令。”正统以后,兵部又逐渐取得统兵之权,其权力6超过五军都督府。故《天府广记》曰:“(洪武)十三年,分大都督为五军都督府,见若以为品秩如其故者,而兵部阴移之,其权渐分矣。至永乐而尽归之兵部,所谓五军都督者,不过守空名与虚数而已。”

明初五军都督府原设有断事官,掌理有关军人之司法审判。洪武元年(1368)春正月庚子,“立大部督府断事官,秩从五品。”洪武十三年(1380),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以中军都督府断事官为五军部督府断事官。《明太祖实录》洪武十七年(1384)十一月丁丑载:

五军断事官邵文德言:“本司与刑部、都察院皆掌天下刑名,而刑部分设四部,各有郎中、1外郎、主事。都察院置十二道,有监察御史以分掌之。部又有尚书、侍郎,院又有都御史以总其纳,犹虑壅滞不决。惟断事官独1,实难其任,乞增置1数分隶五府,各掌其事,庶几狱讼易理,而无稽违之患。”上命廷臣议之。吏部尚书佘定议:“五军都督府宜各设左右断事二人,提控案牍一人,司吏三人,典吏六人以分理刑狱。”从之。

洪武二十三年(1390)春正月丁卯,“升五军断事官秩正五品,总治五军刑狱。分左、右、中、前、后五司,司设稽仁、稽义、稽礼、稽智、稽信五人,俱正七品,各理其军之刑狱。”洪武末年所定之《诸司职掌》亦曰:“(五军都督府)断事官、左右断事官,职专总督左右中前后五司官,问断五军所辖都司、卫、所军官军人刑名,其五司官,稽仁、稽义、稽礼、稽智、稽信,则分问各司该管地方都司、卫、所刑名等事。”建文中,革断事官及五司官,明成祖即位,亦未复设。其有关司法审判之权力移至刑部及都察院。

建文以后,五军都督府本身虽不再设断事官,但所领之各省都指挥使司设有断事司,直隶在京各卫指挥使司设有镇抚司,掌理军人之司法审判。各省都指挥使司断事司审理重大军人案件完结后,应经奏闻皇帝,送刑部或都察院复核。直隶各卫指挥使司镇抚司审理重大军人案件完结后,亦应奏闻皇帝,送刑部或都察院复核。

明代重大案件,皇帝常敕令公、侯、驸马、伯、五府、六部、九卿及科道会审。至于京师斩绞监候案件(即朝审案件),定制由三法司等衙门复核,五府自得参与会审及复核。又依史料观之,五军都督府对军人田土案件有司法审判权,兹举一案例说明如下:

弘治九年(1496)四月庚辰,“会昌侯孙铭、锦衣卫指挥使孙憬、孙銮下狱。铭等互奏,争居室庄田,行后军都督府、锦衣卫审勘,各不输服。命三法司会问,所奏俱有不实,各赎杖,复爵还职。”

十巡城御史(一)巡城御史设置沿革明初洪武至宣德年间,皇帝并未派遣监察御史巡视京师五城。“京城设巡城御史,始于正统时。”正统十三年(1448),“令五城巡视御史,凡事有奸弊,听其依法受理送问。”巡城御史“不置公署,巡视所至,遇有喧闹,当时遣断,或暂借各卫所公署发落。景泰中,京师多盗,差御史十人捕治,事平留五人分理,建立公署,凡有奸弊诸事,许受理送问。其差用试御史,三月一更。万历中,都御史孙丕扬请用实授御史,一年而更,未行。”

(二)巡城御史职权(有关司法审判部分)

《春明梦余录》曰:“京师虽设顺天府两县,而地方分属五城。每城有坊。

……每城设御史巡视。所辖有兵马指挥使司,设都指挥、副都指挥、知事。

后改兵马指挥使,设指挥、副指挥,革知事,增吏目,选于吏部。”

巡城御史之本职为监察御史或给事中,巡视五城系其差事。且依《大明会典》所定,“五城等处御史,俱小差。”原则上,巡城御史三月一更。巡城御史的主要职掌是督导五城兵马指挥司做好京师治安等工作。

“永乐规定京师划分为五城四十坊,原只划在内城,区域不详。嘉靖有了外城,划外城为南城,内城只划中、东、西、北城,内外城共三十六坊。”五城的次序为中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城。五城巡城御史各有其管辖区,兹列表说明如下:

中城

南薰坊、澄清坊、明照坊、保大坊、仁寿坊、大时雍坊、小时雍坊、安富坊、积庆坊。(共九坊)

东城明时坊、黄华坊、思诚坊、居紧坊、北居贤坊。(共五坊)

西城

阜财坊、咸宜坊、鸣玉坊、日中坊、金城坊、河漕西坊、朝天宫坊。

(共七坊)

南城

正东坊、正西坊、正南坊、崇北坊、崇南坊、宣北坊、宣南坊、白纸坊。(共八坊)

北城

教忠坊、崇教坊、昭回靖恭坊、灵椿坊、金台坊、日忠坊、发祥坊。

(共七坊)

巡城御史原无司法审判权。“正统十三年,令五城巡视御史,凡事有奸弊,听其依法受理送问。”依此项规定,巡城御史于京师刑名案件,仅有“受理送问”之权,意即受理案件后,送刑部或都察院审理,巡城御史本身并无司法审判权。

成化以后,巡城御史之职权日趋扩大。“成化四年(1468),令锦衣卫、五城兵马司禁约赌博,缉捕盗贼。巡城御史,通行提调。”但至嘉靖以前,巡城御史仍无司法审判权。

嘉靖年间,巡城御史辄受理民间词讼,取得部分京师案件事实上司法审判权,但仍非典制所允许。“嘉靖三十七年(1558)六月,刑部尚书郑晓等言:

‘故事,在京军民词讼俱赴通政司咨送法司问断,各衙门有应问者,参送法司问断,不得自决。比来事权不一,诸司各自受词,拘禁箠楚,或妄以意见出入,颠倒法令,致良善苦于纷拿,奸顽喜于诈害。请申明会典条例,令各衙门通行遵守,庶政体归一。’疏上,得旨:‘当今在京军民词讼,各衙门并巡城御史毋得迳自受理,违者奏治。’”

万历十四年(1586)后,巡城御史得审理京师词讼小事(指户婚、田土、钱债案件),其余刑名案件仍应送刑部问断。“万历十四年三月,刑部尚书舒化言:五城不当准受呈词,人命不当简注,事体不当归结。御史徐大化极力争之。上命京师词讼小事听五城御史受理速结,以便小民,至于成招拟罪者,送刑部问断。且令部院详议。议得五城受理不宜问罪,不得滥罚,不得淹滞及简证刺字。至于旧贼充番,尤为不便,宜禁止之。上允,着为命。”(充番,指充任东厂番子。)

至万历二十七年(1599),巡城御史于京师刑名案件仍无司法审判权。

同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外国缔结的双边和多边条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
  • 陇东案例警示录

    陇东案例警示录

    法制纪实文学《陇东案例警示录》。从这部书里,读者可以看到我们的公安民警怎样在履行着自己打击犯罪的神圣职责;可以看到富有正义感的热血青年怎样在与持枪歹徒展开殊死搏斗;还可以看到一些青少年是怎样在一步一步走进犯罪的泥潭;而我对生活中各类骗局、陷阱的披露,同时也在暗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还将继续进行……
  • 金融市场典型案例法律研究

    金融市场典型案例法律研究

    本书选取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四大金融市场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及其法院的判决进行介绍,从法律的层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 公民权利义务与国家制度

    公民权利义务与国家制度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基本法律知识宣讲》系列丛书之一。我们约请了相关领域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学术素养的法律专业人士撰写,问答的形式对公民权利、义务与国家制度作了提纲掣领的说明。既可以让读者了解一般的案件审判知识,又可以了解有一定深度的相关法理,内容层次循序渐进,易于理解和掌握。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热门推荐
  • 辽东志

    辽东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剑荡八荒

    重生之剑荡八荒

    意外的重生,让叶龙有了与众多高手一争高下的资本,各种宝物出处,各种技能搭配,各种副本攻略尽数记在叶龙的脑海之中,且看他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让自己让朋友让红颜让国家傲立于世界之巅。新建小说群:95470909希望大家共同探讨娱乐注意,在加群时,请注明本书书名,否则一律不加哦。以手中半尺笔锋,勾画心中世界,尽自己所能,予众人欢乐激情新人不容易,求收藏,求推荐,求一切
  • 末世女主的女配妹妹

    末世女主的女配妹妹

    林淼儿和林焱儿是一对亲生姐妹姐妹,一个女主一个女配,长得那么相似,但是只有一个拥有女主光环,原本关系那么密切的姐妹却因为那截然相反的待遇而离间了关系。
  • 如果生命可以再度青春

    如果生命可以再度青春

    本书分为五大块:亲亲·宝贝,亲情·呼唤,乡音·乡情,爱人·朋友,断片·私语。作者用质朴的语言,以散文、生活随笔的方式,回忆并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叙了关于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的故事,以及从中获得的感动和感悟。愿书中展现的这些美好、感动和喜悦,让我们在平淡流年里相拥温暖。
  • 种道

    种道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若是凭这恒久耐心种下一颗道种,那花开蒂落之时,又会收获什么?本非凡人,无意修仙,奈何天道不公,为何有人天生便是衣食无忧!为何又有人需与那野狗争食?自古苦儿多命舛,且看凡人登天梯。本老儿修仙去了,尔等可敢跟我来?
  • 虎图腾

    虎图腾

    人发地元、地发天乾、天发皆众。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巫师是最崇高的职业.而巫师则根据自身的道行分为巫者、巫师、大巫师、人巫、地巫、天巫!人地天三级更是分为气血、灵慧、预思、摄魂、灵媒、斯辰六重境界。看禀君如何虎啸九天,化身白虎图腾。
  • 斗天战神

    斗天战神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与这星辰大海斗,与这诸天万界斗,与这神斗,与这魔斗!天上地下,谁人安敢一战?
  • 神薨

    神薨

    一个身具绝世体质的废物少年,一丝藏身古玉之中的残魂凝气、化凡、踏天、尊、灭、神!且看一个备受欺凌的羸弱少年,如何走上霸天绝地的武道巅峰我摇晃着向前走,哪怕血与骨散落一地。---李玄逸
  • 连环画大揭秘

    连环画大揭秘

    我国的连环画,源远流长,虽有悠久的历史,却无统一的名称。在本世纪初,由于石印技术的输入,通俗读物广为流行,在上海等地先后出版了一些以少年儿童为对象,《连环图画水浒》封面在旧小说插图的基础上蕃衍而成的图画故事书,这便是今日连环画的雏形。由于当时出版这些书的多是一些里弄小书坊,力量单薄,各自为政,有的地方叫图画书,有的地方叫小人书等等。
  • 大明学霸

    大明学霸

    梦回京城,鲜血浸染了紫禁城,万寿山上只有数不尽的悲哀。‘苦我民尔!’的悲愤之音犹在九州大地回绕,异族的铁蹄踏破了山海关,此恨何及?南京明孝陵中的朱元璋眼见国破家亡,该发出怎样的怒号?异族屠戮,九州陨落!胸中也充满悲愤之气,恨不能诛奸贼,灭异族,光复中华,还我朗朗乾坤清平世道。一曲后庭花,一笔瘦金体,加上三五热血,足矣,足矣!这里的大明,有我,大明学霸!这是我的大明,学霸大明!(以上简介纯属胡扯,真实的故事是:一个穿越者,被众多老婆调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