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77300000011

第11章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机关(8)

南镇抚司设镇抚一人,从五品。自洪武十五年锦衣卫添设北镇抚司后,南镇抚司似已不再问理本卫刑名,其职掌“专理军匠”而已。

2北镇抚司

《大明会典》曰:“洪武十五年,设镇抚司。……其北镇抚司,本添设,专理诏狱。”《明史·刑法志》亦曰:“洪武十五年添设北司,而以军匠诸职掌属之南镇抚司,于是北司专理诏狱。”由上述记载可知,北镇抚司亦系设于洪武十五年(1382),惟其设置较晚于南镇抚司。

“锦衣卫狱”(或简称锦衣狱)实即“北镇抚司狱”(或简称镇抚司狱),亦即世所称“诏狱”。北镇抚司设镇抚一人,从五品。品级虽与南镇抚司镇抚相同,但北镇抚司镇抚权力极大,6超过其品级。北镇抚司隶属于锦衣卫,就体制上言,北镇抚司应由锦衣卫指挥使监督,镇抚应听命卫指挥使。明代中期以后,这项体制大体上仍被遵循着,卫指挥使的权力与地位均超过镇抚,卫指挥使得指挥监督镇抚。明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以后,这项体制完全被破坏。

明代中期以后,北镇抚司独立性愈来愈大,关键性的转变是在成化十四年(1478)。《大明会典》曰:“成化十四年,始增铸印信。”又曰:“凡问刑,悉照旧例,径自奏请,不径本卫,或本卫有事送问,问毕,仍自具奏,俱不呈堂。”《明史·刑法志》亦曰:“(成化)十四年增铸北司印信,一切刑狱毋关白本卫。即卫所行下者,亦径自上请可否,卫使毋得与闻。故镇抚职卑而其权日重。”明世宗嘉靖初年,御史曹怀言:“朝廷专任一镇抚,法司可以空曹,刑官为冗1矣。”北镇抚司镇抚之威权可见一斑。

3经历司

各京卫之下均设经历司,锦衣卫亦同。经历司设经历一人,从七品。

“掌本卫文移出入等事。”

4十七所

《大明会典》(万历年间修)载,锦衣卫所属有十四所。(此十四所系千户所)惟《明史·职官志》载:“锦衣卫……统所凡十有七。”可见锦衣卫所属千户所,在万历以后,增加了三个千户所。《明史·职官志》并没有详载这十七个千户所的名称,只是概括地说:“中、左、右、前、后五所、领车士。五所分銮舆、擎盖、扇手、旌节、旌幢、班剑、斧钺、戈戟、弓矢、驯马十司,各领将军、校尉,以偏法驾。上中、上左、上右、上前、上后、中后六亲军所,分领将军、力士、军匠。驯象所,领象奴养象,以供朝会冻列、驾辇、驮宝之事。”从这段记载中,只看到(1)锦衣中所,(2)锦衣左所,(3)锦衣右所,(4)锦衣前所,(5)锦衣后所,(6)上中所,(7)上左所,(8)上右所,(9)上前所,(10)上后所,(11)中后所,(12)驯象所等十二所名称,其余五所名称不详。

锦衣卫所属军士,无论是将军、校尉、力士、军匠,其数目都不固定,所谓“恩功寄禄无常1”。锦衣卫官“嘉靖以前,文官子弟多不屑就。万历初,刘守以名臣子掌卫,其后皆乐居之。”其实早在正统年间,中贵子弟就已经乐居锦衣卫官,《明史·兵志》即曰:“正统后,妃、主、公、侯、中贵子弟授官者,多寄禄锦衣中。”

锦衣卫十七个所,分置官校,官指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等,校指校尉、力士,他们除了直驾、侍尉之外,专司侦缉,名为“缇骑”(缇骑一语4自汉代,原义为穿着红色戎装的骑兵)。锦衣卫军士“鲜衣怒马”,总人数应在数万人以上。

锦衣卫权大位尊,权贵子弟多寄禄卫中,奏带冒衔锦衣。嘉靖初年,曾查核冒滥武职,《春明梦余录》载:“自正统后,贵妃、尚主、公侯、中贵子弟多寄禄卫中,递进用事。至正德间,奄宦擅权,贵幸子弟以奏带冒衔锦衣者尤多。……今查应革者二千一百九十九1,岁省度支十万计。”一次汰二千一百九十九1,可见当时锦衣卫冒滥之严重。

5东司房与西司房

锦衣卫下设东司房与西司房。惟此二机构之设置不见于《大明会典》,仅于《明史·刑法志》中见之。《明史·刑法志》曰:“而外廷有扞格者,卫则东西两司房访缉之,北司拷问之,锻炼周内,始送法司。”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魏大中即曾“羁锦衣卫东司房”,惟东司房与西司房之详细情形,目前尚不明晰。

三锦衣卫有关司法审判的职掌锦衣卫原系军事机关,但因皇帝之信任,职掌扩大至司法审判。本节仅讨论锦衣卫有关司法审判之职掌,其职掌无关司法审判者,均不予论述。

关于锦衣卫之职掌,《大明会典》载:“锦衣卫……其职掌,直驾、侍卫、巡察、捕缉等事。”《明史·职官志》载:“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

……盗贼奸究,卫涂洫,密缉而时省之。凡承制鞫狱录囚勘事,偕三法司。”《明史·刑法志》载:“太祖时,天下重罪逮至京者,收系(锦衣卫)狱中,数更大狱,多使断治,所诛杀为多。”又载:“世宗立……复谕缉事官校,惟察不轨、妖言、人命、强盗重事,他词讼及在外州县事,毋得与。”

由上述记载可知,锦衣卫有关司法审判之职掌约有下列数项:

(一)侦缉:上述记载所谓“盗贼奸宄,街涂沟洫,密缉而时省之。”“惟察不轨、妖言、人命、强盗重事。”原则上,锦衣卫所侦缉的是所谓“机密重事”。

但事实上,其所侦缉的范围非常之广,可以说是无所不包。

(二)逮捕:上述记载所谓“捕缉”、“缉捕”,兼指侦缉与逮捕。

(三)审判:上述记载所谓“刑狱”、“断治”、“鞫狱录囚”皆系审判。

锦衣卫有关司法审判之职掌,如深入研究,则发现上述三项职掌只不过是其大略而已。锦衣卫有关司法审判之职掌非常广泛,兹分述之如下。

(一)侦缉例一:洪武二十六年(1393),“锦衣卫指挥蒋献告蓝玉谋反,下吏鞫问……狱具,族诛之。”

例二:(天顺初),“锦衣卫指挥逯杲听事者言,诬(弋阳王)奠壏蒸母,帝令(靖王)奠培具实以闻,复遣驸马都尉薛桓与杲按问。”

例三:(天顺初),校尉言:“(李)斌素藏妖书,谓其弟健当有大位,欲阴结外番为石亨报仇。”(逯)杲以闻,下锦衣卫,(门)达坐(李)斌谋反。

锦衣卫侦缉四方,百姓畏之如虎。其侦缉之情形,《明史·刑法志》载:

“凡缙绅之门,必有数人往来踪迹。故常晏起早阖,毋敢偶语。旗校过门,如被大盗,官为囊橐,均分其利。京城中奸细潜入,佣夫贩子阴为流贼所遣,无一举发,而高门富豪局蹐无宁居。其徒黠者恣行请托,稍拂其意,飞诬立构,摘竿牍片字,株连至十数人。”

(二)拘提(逮捕)

例一:天顺元年(1457),“命锦衣卫差官往执宁夏神铳内官高平、公干云南内官阎礼,并籍其家以来,俱砾于市。”

例二:嘉靖二十二年(1543),“上曰:‘各省乡试,出题刻文,悉听之巡按,考试教官莫敢可否。……叶经职司监临,事皆专任,并同(周)矿等,陈儒等,俱令锦衣卫差官校逮系至京治之。’”

例三:天启六年(1626),“(丁)乾学籍居京城,(高)守谦先时故与有隙。

至是,已夤5珰门下为锦衣官。知乾学方以触珰惧祸,拥集二千余人,突入其家,称奉驾帖拿门。乾学方俯伏听旨,诸奸将棍石乱击,又倾抢财物,一哄而散。乾学以殴伤愤死。”

例四:万历元年(1573),“王大臣事起,冯珰密差数校至新郑,声云:‘钦差拿人’。胁高文襄(高拱),令自裁,家人皆痛哭,高独呼校面诘,索驾帖观之。诸校词窘,谓‘厂卫遣来奉慰耳’。非高谙典故,几浪死矣。”

锦衣卫拘提人犯,只凭驾帖,无须精微批文。《大明会典》曰:“凡奉旨提取罪犯,本卫从刑科给驾帖,都察院给批,差官前去。”实际上并非如此。成化十二年(1476),大学士商辂即奏言:“近日伺察太繁,法令太急,刑网太密。

官校拘执职官,事皆出风闻。暮夜搜检家财,不见有无驾帖。人心震慑,各怀疑惧。”

逮捕与拘提性质类似,锦衣卫逮捕人犯,也须驾帖。锦衣卫须持原奏到刑科签发驾帖。明世宗嘉靖年间,锦衣卫和刑科曾经为签发驾帖一事起争执,最后是锦衣卫获得胜利。《明史》载:“故事厂卫有所逮,必取原奏情事送刑科签发驾帖。千户白寿赍帖至,(刑科都给事中刘)济索原奏,寿不与,济亦不肯签发,两人列词上,帝先入寿言,竟诎济议。”

(三)监禁例一:(建文年间),“王宁,寿州人,既尚(怀庆公)主,掌后军都督府事,建文中尝泄中朝事于燕,籍其家,系锦衣卫狱。成祖即位……封永春侯。”

例二:(正德年间),“宸濠败,张忠、许泰诬(王)守仁与通,诘宸濠,言无有。忠等诘不已,曰:‘独尝遣冀元亨论学’。忠等大喜,搒元亨,加以炮烙,终不承,械系京师诏狱。”

锦衣卫狱即镇抚司狱,依明人记载,该狱十分阴惨:“镇抚司狱亦不比法司,其室卑入地,其墙厚数仞,即隔壁嗥呼,悄不闻声。每市一物入内,必经数处验查,饮食之属,十不能得一。又不能自举火,虽严寒,不过啖冷炙,披冷衲而已。家人辈不但不得随入,亦不许相面。惟拷问之期,得于堂下遥相望见。”

锦衣卫狱所囚人犯有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者。如嘉靖年间,御史杨爵先后在狱七年,兵部1外郎杨继盛系狱三年。万历年间,御史曹学程系狱十年,临江知府钱若赓狱更长达三十七年。忠良之臣长系黑狱之中,令人悲痛。

(四)审讯(侦讯)

例一:(弘治年间),“内使刘雄过仪真,知县徐淮不以时供应。雄怒,弃关文渡江,愬诸守备太监傅容,奏其事。命械系淮,付锦衣卫考鞫之。”

例二:正统八年(1443),“内使张环、顾忠匿名写诽谤语,锦衣卫鞫之,得实。诏磔于市,仍令内官俱出观之,”

锦衣卫审讯时亦得使用刑讯。最重者受全刑,《明史·刑法志》载:“全刑者,曰械,曰镣,曰棍,曰拶,曰夹棍。五毒具备,呼謈声沸然,血肉溃烂,宛转求死不得。”刑求致死的情形很普遍。

锦衣卫使用之酷刑极多,其中一种酷刑,叫做“昼夜用刑”。据明人记载:“此刑以木笼四面攒钉内向,令囚处其中,少一转侧,钉入其肤。囚之膺此刑者,十二时中但危坐如偶人。”

锦衣卫常奉旨与三法司会审大案,或派往外省会审大案,此种情形与锦衣卫单独审讯之情形不同,兹不赘述。

(五)移送拟罪锦衣卫审讯后,应移送法司拟罪。《明史·刑法志》曰:“而外廷有扞格者,卫则东西两司房访缉之,北司拷问之,锻炼周内,始送法司。”嘉靖年间,刑部尚书林俊亦言:“祖宗以刑狱付法司,以缉获奸盗付镇抚,讯鞫既得,犹必付法司拟罪。”

成化元年(1465)以前,锦衣卫移送法司时,原本只是移送人犯及供招等而已,并不能附加参语(参酌之语,意即拟罪意见)。成化元年以后,移送时得附加参语。《大明会典》曰:“凡(锦衣卫镇抚司)鞫问奸恶重情,得实,具奏请旨发落。内外官1有犯送问,亦如之。旧制俱不用参语,成化元年,始令复奏用参语。”锦衣卫有了附加参语之权后,等于有了准拟罪权。三法司的拟罪权被侵夺了。《明史·刑法志》即曰:“镇抚职理狱讼……然大狱经讯,即送法司拟罪,未尝具狱词。成化元年始令复奏用参语,法司益掣肘。”

嘉靖年间,吏部侍郎何孟春即叹曰:“法司于东厂及本卫之所送问者,不敢为一毫为平反矣,刑部尚有何人能少易抚司之按语乎!”(此处所称按语应即系参语)

(六)拟罪在君主政治之下,一切国家权力(包括行政、立法、司法)均属于君主。

明代审判机关(三法司)并无现代所谓“司法独立”或“审判独立”之观念,明代三法司对于犯罪案件只有“拟罪权”,但是这项权力并不是三法司所独有的,锦衣卫也有这项权力。

前已言之,成化元年(1465)以后,锦衣卫有附加参语之权,侵夺了三法司的拟罪权。但这仍然是间接的侵夺,在国家体制上,三法司仍然是法定的审判机关,只有三法司才有法定的拟罪权。

锦衣卫是皇帝的亲信,在某些重大案件,皇帝早就授给锦衣卫拟罪权了,直接侵夺三法司的拟罪权。嘉靖二年(1523),刑科都给事中刘济即直言:“锻炼于诏狱之手,旨从内降,大臣初不与知,为圣政累非浅。”所谓“旨从内降”,也就是说犯罪案件不经三法司拟罪,迳由锦衣卫拟罪请旨,圣旨由内廷直接下达。

其实早在明太祖时,锦衣卫即已有拟罪权。《明史·刑法志》即曰:“太祖时,天下量罪逮至京者,收系(锦衣)狱中,数更大狱,多使断治,所诛杀为多。”明代历朝皇帝对于付诏狱的重大案件,经常不经由三法司拟罪,而直接由锦衣卫拟罪,“旨从内降”,生杀予夺,在于一人。到了明代末年,在皇帝的眼中,锦衣卫与三法司一样,都是“刑官”。崇祯十五年(1641),言官姜埰、熊开元以言事下诏狱,左都御史刘宗周约九卿共救,奏言二臣当付法司。帝怒甚,曰:“法司、锦衣皆刑官,何公何私?”崇祯帝明白表示,锦衣卫与三法司一样,都是法定的审判机关。皇帝都如此认知,夫复何言?

(七)执行依《大明会典》,“三法司处决罪囚,奉钦依者,俱该锦衣卫直日官,将原给驾帖,填写5由,列名批钤,以凭送问处决。”这是一般的正常法定程序,但锦衣卫执行死刑,常不依法定程序。除刑求致死外,有未奉旨即迳行杀害者,有奉皇帝命令杀害者,兹举二例以说明之。

例一:永乐十三年(1415),“前交趾参议解缙死于狱。时锦衣卫纪纲上囚籍,上见缙姓名,曰:‘缙犹在那?’纲遂希旨,醉缙酒,埋积雪中,立死。”

例二:崇祯十五年(1641),姜埰、熊开元以言事下诏狱。“帝怒两人甚,密旨下卫助骆养性,令潜毙之狱。养性惧,以语同官,同官曰:‘不见田尔耕、许显纯事乎?’养性乃不敢奉命。”

(第六节)其他机关

一宗人府

(一)宗人府组织《大明会典》曰:“国初,置大宗正院,秩正一品。洪武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设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掌皇九族之属籍。以时修其玉牒,书宗室子女嫡庶、名封、生卒、婚嫁、谥葬之事。凡宗室有所陈请,即为上闻。

听天子命,初以亲王领之,后以勋戚大臣摄府事,不备官。”《明史·职官志》所载宗人府原有之“录罪过”职掌,移至三法司,而若干其他职掌“亦尽移之礼部”,宗人府成为一个地位崇高但没有权力的机关。

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为宗人府时,“秦王樉为令,晋王、燕王棣为左、右宗正,周王、楚王桢为左、右宗人。”事实上,秦王、晋王于洪武十一年(1378)之藩,燕王于洪武十三年(1380)之藩,周王、楚王于洪武十四年(1381)之藩。明太祖任命他的五个儿子担任宗人府的职务,是有名无实的。

永乐以后,多以勋戚大臣摄宗人府事。《春明梦余录》即曰:“及建都北京,永春侯王宁,洪熙、宣德,武定侯郭铉署事。正统三年,始建府,西宁侯宋瑛;嘉靖中,京山侯崔元署事。宁、瑛、元,皆驸马都尉,铉,仁宗贵妃弟。崇祯五年壬申,推掌印,以近代多用都尉诸戚畹,太康伯张国纪辈起而争之,然竟用都尉。至(崇祯十一年)乙卯再推,复力争,仍用都尉万烨。”驸马都尉一官,位在伯爵之上侯爵之下。凡大长公主(皇姑)、长公主(皇姐妹)及公主(皇女)之夫,皆封驸马都尉。明代宣德以后,皇亲(含驸马都尉)常奉旨处理宗室犯罪案件。

(二)宗人府职掌(有关司法审判部分)

洪武年间,宗人府原有“录罪过”之职掌。后因宗人府不备官,仅以勋戚大臣摄府事,原有“录罪过”之职掌,移至三法司。宗室犯罪案件,依其情节之轻重,而有多种不同之处理方式。重大案件多逮至北京,由三法司会多官审理。一般案件多遣司礼监太监、三法司堂官(或司官)及锦衣卫等官往其封地审理。至于介于轻重之间的其他案件,则有多种不同处理方式,并无一定。

宗人府掌府事等官得会同三法司参与宗室犯罪案件之司法审判,兹举下列案例说明之:

例一:正统六年(1441)十一月乙卯,(明英宗)“书谕靖江王佐敬及各辅国、奉国将军曰:‘得王奏,言辅国将军赞俨告男佐忠不孝之罪,念系宗事之亲,今遣皇亲武定侯郭玹前去,同王及各将军拘执佐忠拥问明白,即送仪卫司收监奏来处置。’”

例二:嘉靖二十四年(1545)九月丁丑,楚世子英燿弑父案发。明世宗“诏司礼监太监温祥同驸马都尉邬景和、刑部左侍郎喻茂坚、锦衣卫都指挥使袁天章,会镇巡等官往按其事。……会巡抚单纯、巡按伊敏生验治徐景荣等各词服,论罪具奏。上复令法司集廷臣杂议,掌府事东宁伯焦栋等、吏部尚书熊浃等议曰:‘英燿性本凶残,行复秽恶,弑父鞭尸,天理灭绝,罪不容诛……’”

同类推荐
  • 法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法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随着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法律这个非常严肃的词语渐渐被所有人所重视。在一个法制社会中我们应该运用法律来保障我们合法权益不受到伤害。如果不了解法律,在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还全然不知,在遇到有争议的事情中不知所措,那我们真是有点悲哀。法制社会是运用法律来调整整个社会的发展,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了解了法律,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挺起腰板,因为法律会为我们主持公道。
  • 法学思与辩

    法学思与辩

    法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特殊的科学,研究“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法学肯定法律对于社会的制约和调整。从而,法学成为教育全体人民遵纪守法,具有特殊的价值。现代的法学,是指研究法律的科学。但是关于法学与科学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这主要涉及价值论的研究是不是科学的问题。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法学思辨文集。
  • 《福建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条例》释义

    《福建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条例》释义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而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途径。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强调要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散装水泥的推广和运用,有关的制度政策也得以相继出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为了维护国旗的尊严,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为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热门推荐
  • 枪神纪之未来世界

    枪神纪之未来世界

    在这个人类精英都搬迁到外星球的世界成为了恐怖分子的天堂,到处都是恐怖分子和军队的战争,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能源!特工,不再只是生存在黑暗的角色,他们渐渐变成了实力的代表,每一个拥有特工证的人都将必是人们所敬仰的存在。特工学院,就是为了培养这些存在而存在……一个传承中国古学的少年,怀揣着自己的特工梦,来到这所学院将近一年,却始终突破不了智力这道比天还要高的墙壁……
  • 穿越之最强太子爷

    穿越之最强太子爷

    杨海现代社会青年,工地上一场意外让他灵魂穿越到了一个从未被写入历史的上官皇朝中……
  • 异色瞳:钟楼顶的女孩

    异色瞳:钟楼顶的女孩

    世界初现之时,出现了许多星星,每一颗星星都有自己的力量源头——万物初始灵。她将幻化出万物,此界此星,便是如此……凌默芊,俊俏的女孩,与别人不同的是,她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今年,她的生日,有所不同……如此相同而又不同的世界,在她的到来下,定不会安宁。她的命运,早已被谱写……儒诺倪—啊嗒思—滨!
  • 不冷杀手逆天妃:琴爱沧海桑田

    不冷杀手逆天妃:琴爱沧海桑田

    云海岚两次接连穿越,最终与他相见,神魔千年的沉淀,一把琴,一双人。“爷,人家可是废物七公主……”“嗯,只要在床上不废物就行。”“爷,要是人家看见比你更帅的呢!”“还有比我更帅的?”“爷,如果我有一天离你而去……”“碧落黄泉,我不会让你有那么一天。就像你说的,这生生世世你都会跟我绑定在一起。”一世风华,携手比肩,倾世的一双璧人,竟是横扫这大陆,令各路人马闻风丧胆的霸主。这一世云海岚浴火重生,她定要那些牛鬼蛇神灰飞烟灭。新人新书,如果有不好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第一次尝试写文,欢迎大家提出建议!(不喜误入)本文更新较慢,建议先养在杀。
  • 独眼的沙利文

    独眼的沙利文

    恶魔战争时期,双冠王国发生伊兹那大屠杀之前,一个士兵曾做出过一个决定。有人说,正是这个决定影响了战争的走向,伊利温三世最终能打败恶魔军团与士兵的决定是密不可分的。但还有人说,正是这个士兵的决定导致了伊兹那大屠杀事件、女神之盾被攻陷以及成千上万的诺亚人因此死亡。无论如何,这个在历史上被称之为“独眼的沙利文”的士兵,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在任何文献中出现过,他那被战争而毁坏的家乡也仿佛从未存在过。但在一部分人心中,独眼的沙利文才是双冠王国真正的英雄。历史可以被篡改,但真相会永远留存,独眼的沙利文的事迹,那些奴隶们知道,平民们知道,贵族们知道,国王也知道。至于他的是非功过,相信历史自有评断。
  • 倾世女皇:醉卧天下

    倾世女皇:醉卧天下

    忍辱负重多年,遭冷落、陷害、毁容、讥讽。忍?为什么还要忍!大不了便是同归于尽!一场骇人听闻的大火,曾忍受多年的她一朝穿越成女尊蝶舞国的六王爷。空有一副好皮囊却胆小懦弱,不得恩宠!且看她重生归来,仿古人兮,争权夺势,玩转朝纲,扭转乾坤,成就一代倾世女皇!唐唐Q群:204982822
  • 海尔兄弟之迷失的公主

    海尔兄弟之迷失的公主

    完成环球旅行的海尔兄弟他们回到了他们出生的太平洋的一处海岛上,在这海岛,他们遇到了一个有着蓝色长长头发的小女孩,她的故乡在遥远的星空,月光下那抹孤单的身影刺痛了琴岛的心,他们决定帮助她,神秘的百慕大,荒岛上的玛雅人,来自月球的人,诡异的虫洞,异空间的蓝月星人,一切神秘俱在本书中。
  • 修真九要

    修真九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非虚构的我

    非虚构的我

    《非虚构的我》是麦家对自己的人生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他将自己的身世,经历,亲人,挚友,好恶,困惑,恐惧,念想……一一如实道来,毫不躲闪。
  • 做人做事就这么简单

    做人做事就这么简单

    人生一世,无外乎两件事: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做事。做人固然没有一定的法则和标准,但它存在一定的通则,一定有它的技巧与规律。做人做事需要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来学。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或是人生任何的时刻,都需要不断地去校正自己的言行,让自己以善美的心姿融入到生活的舞台上,赢得社会、生活、他人的信赖。历史上的王侯将相、圣贤豪杰,凡成就大事的人,都是做人做事的高手。他们之所以在做人做事方面有成就,完全得益于他们知道了人生的奥妙,懂得做人做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