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76800000002

第2章 教育战略地位的三次飞跃(1)

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存在和发展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教育不仅起着维系和传承的作用,而且通过对人的培养、开发,不断地在创造着未来。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上就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早在战国初期产生的,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的《学记》中就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世界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掠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人民的极度贫困,不少有志之士极力主张“教育救国”,寄希望于发挥教育的作用,使国家强盛起来。其中如着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可以说竭尽毕生精力,身体力行,推行“教育救国”,成为中国近代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人民教育家。但由于当时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孤立的教育难以实现救国的理想,除了给世人留下宝贵的思想外,最终只能是以失望而告终。教育,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以后,才能逐步摆上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实现其富国强民、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社会主义新教育的创建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漫长的封建统治时期,既创造了辉煌的华夏文明,又窒息了中国在近代的发展。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一批西方国家相继建立了资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中国则正处在清王朝的封建专制时期(1644~1911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瓜分,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从1640年到1949年这300多年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与生产力的发展,冲破了中世纪封建主及宗教势力对教育的垄断,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走向大众化创造了条件,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在这300多年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了蒸汽机,实现了以机器代替体力和手工进行生产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电磁学、热力学、化学等学科基础上,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和化学进一步扩展了蒸汽力,电话、电报扩展了人的感官能力。在现代物理和电子技术基础上,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进行着第三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逐步迈向自动化和信息化。

在这300多年间,中国先是封建专制,教育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垄断,教育内容是以孔孟之道为主宰的人文科学,教育是以应试为目的,为封建王朝培养统治人才,与社会生产完全相脱离。在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之后,教育又被深深打上殖民地烙印,以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毒害中国人民。

国家主权的丧失,社会制度的腐朽落后,帝国主义的侵略,何言教育的地位,又何言教育能救国救民呢?直到1949年10月1日,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些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才使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中国的教育获得了新生。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和进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我们国家创建了社会主义的新教育,实现了中国在近代教育的第一次飞跃,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现代化征程中教育的新起点。

社会主义新教育与旧中国的教育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教育,主要体现在毛泽东同志的教育思想和新中国的教育实践中。首先是毛泽东同志为创建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全面改造旧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指出的,新中国的教育应符合“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要求。“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新中国的教育应当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新中国教育应当是大众的,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就是新中国教育制度三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它被载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之中。《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该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国家设立并逐步扩大各种学校和其它文化教育机关,以保证公民享有这种权利。国家特别关怀青年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教育主张,《共同纲领》和《宪法》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方式,将新中国教育制度的性质和内容确立下来,实现了在批判半封建半殖民地旧教育基础上的新飞跃。

其次,新中国教育的创建突出表现在对旧中国留下的旧教育进行接管与改造,使教育回到人民手中。新中国成立后,首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原国民党统治区的公立学校,“废除反动课程,添设马列主义课程,逐步地改造其它课程”,取消了原国民党公立学校的反动训导制度。1950年12月,政务院通过《关于处理接收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

1951年1月,教育部根据政务院的决定发出《关于处理接收美国津贴的教会学校及其它教育机关的指示》,《指示》规定:一切接受外国津贴的学校都要进行登记。1951年将接受美国津贴的学校全部处理完毕。按学校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处理办法:1改为公立;2改组董事会与学校行政,行政权属中国校长;3改为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私立学校。

人民政府接管了外国津贴的学校,收回了国家教育主权。在旧中国,由外国津贴而被控制的学校数目较大,其中有高等学校21所,中等学校514所,初等学校1133所,在被接管后全部回到人民手中。从1952年下半年开始,对私立大、中、小学进行接办和改造。当时有私立专科以上学校79所,约占全国207所的38%;私立中等学校1469所,占全国近5000所的30%左右;私立小学8925所,占全国小学3468万所的25%左右。到1953年底,全部私立学校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学校。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改革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学制,强调要加速劳动人民知识分子的培养,各级各类学校向工农及其子女开门,并明确了各种形式的干部学校、补习学校和训练班的地位,使广大工农干部有机会接受科学文化教育;明确了对中等专业学校,业余初、中等学校的办学要求,缩短了中小学的修业年限,有利于工农子弟接受教育;规定了高等学校的修业年限,高等学校毕业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等。

第三,采取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新中国教育尽快全面发展。1951~1953年底,对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进行调整。

为什么要作调整,在1952年9月4日《人民日报》社论中作了明确说明:“旧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基本上是为帝国主义和反动统治服务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院校的设置是盲目的,是严重脱离实际的。只能培训出不切合实际的所谓‘通才’,这种通才教育的结果,在旧中国表现为‘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今天新中国正在向着工业化的道路迅速迈进,我们需要大量的合格专门人才,尤其是工业建设的专门人才。”“因此,如果不对旧的教育制度,旧的高等教育设置加以彻底的调整和根本的改革,就不能使我们国家的各种建设事业顺利进行。”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逐步创办函授学校和夜大学,并在机构上为大量吸收工农成分学生入高等学校准备条件。”在完成高校院系调整的基础上,国家又于1955年对高等学校布局作了调整,将部分学校迁往内地办学,将沿海地区一些高校同类专业迁到内地重新组建新的高校,加强内地原有高校的建设。现在的武汉、西安、南京、重庆、成都等市,高等学校数量相对集中,形成国家高等教育基地,是与当时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分不开的。这些举措使我国高等教育在适应国家建设需要方面前进了一大步。1953~1957年,是我们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发展教育事业被列为五年计划的重要规划内容。自此开始,国家制定五年计划和实施的年度工作计划中,教育均被纳入国家经济发展的范围,成为整个国家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使新中国教育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经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毛泽东同志进一步审阅,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58年9月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规定:

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指示》对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体制作了如下表述:“为了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采取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国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国统一的教育目的下,办学形式应该是多样性的,即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包括函授学校、广播学校)并举,免费的教育与不免费的教育并举。”

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指示,明确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新教育的体系、体制与结构和推进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方针。毛泽东同志于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又进一步明确表述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方针的确立对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表明新中国的教育不仅面向工农大众,而且把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培养人的根本途径,大力培养德、智、体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新人。这是新中国教育区别于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根本标志。

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在毛泽东教育思想指引下,新中国成立后创造了社会主义的新教育,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性质,从认识到实践实现了教育的第一次飞跃。对教育在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讲道:

同类推荐
  •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

    本书乃民国七年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国文讲义之汇编,撰写者分别为无锡钱基博、吴江薛凤昌、吴江沈昌直,时在戊午暑期,意在为初学者习国文辟一从入之门耳,三书于国文奥义、作法、根底各有侧重,惟指示大略,令习者得乎其法,明乎其径,优而游之一也,故名之。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中,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思想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优秀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强阵地。 本书为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召开的“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论文集。全书分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强省一级和地方高等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等四编,选录了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余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自香港、澳门的代表及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等近500人的论文。
  •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本书反映了2013年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概貌,收入了厦门市宣传文化系统组织的调研成果和其它相关的工作成果,为读者从各个方面了解厦门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情况提供较为详细、全面的信息,为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平台,为厦门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提供服务。本书涵盖了2013年度厦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反映了厦门市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提出推动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规划、策略,对于推动厦门乃至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酷短信之至理名言

    酷短信之至理名言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热门推荐
  • 包养腹黑大明星

    包养腹黑大明星

    她,林一诺。父母起名时取一诺千金之意。可惜,千金没做成,大三的年纪要靠兼职养活自己。阴差阳错的还包养了他,一个莫名其妙摔在她跟前的男人。想赖在她家白吃白住,那是连门带窗都没有的事。既然他主动提出肉偿,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 三世甘堕桃花劫

    三世甘堕桃花劫

    三万年前,上神梦瑶是神族唯一的正神,女娲氏后人,与魔皇之子陌离情投意合,琴瑟之好,却因那场神魔大战香消玉殒,一缕孤魂入驻轮回之镜。三万年后,婴胎受灵而生,天生的神灵,仙与魔的相遇依旧是正与反的对立,三万年前的结局是否会重演?“大叔,你认错人了。”“大叔,梦瑶上神与我很像吗?”“你到底有……有没有喜欢过我?喜欢过我……柳灵雪?”三万年后的再相逢,他误认了她,却发现一具身体两缕灵魂,她究竟是梦瑶还是灵雪?可当真相揭开时,结局会如何?时光逆转,倾覆所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州乱世征途

    九州乱世征途

    传承万年的帝国,已然日落西山。众所期盼的辉煌,似乎正在来临。九大家族,各种算计……一个异界来客,好像是投入大湖的一颗石子,初时的动静之后归于沉寂。却不知,小小的涟漪,掀起滔天大浪。只相信自己掌控命运的夏禹,来到九州,看万般争夺,千般算计,冷笑傍观:你们想得太好了,不过,却要问我同不同意!
  • 星辰诀

    星辰诀

    混沌无光大陆,烽火连天,征战不休!小小年纪背负家仇国恨,闯荡大陆!又将如何用其稚嫩双肩,托起一切?又将演绎何种人生!?又将有何种不平凡的经历?无光大陆见证着少年之崛起!!!
  • 花开浪漫的华年·夏

    花开浪漫的华年·夏

    作品以诗一样的笔触,记录、描写了中国目前最大的、自农村涌向城市的漂泊人群中,一个大学毕业的知识人员的生活中的所遇、所感,抒写着其身上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美丽诗性与浪漫情怀。
  • 妖孽太子宠邪妃

    妖孽太子宠邪妃

    我本无心害人,我本不想卷入斗争,可是一切一切皆非我所愿,当身边唯一的亲人死去之后,她发誓报仇,进入侯府,步步为营,毁了嫡姐的容貌,陷害继母,诬陷嫡妹,从青楼娘亲生的庶女,变成继母的嫡女,从五皇子的正妃,坐上皇后的位置。她的身上染着仇人的血,踏着她们的骄傲,尊严,一步一步走上了那至尊后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冒牌天才

    冒牌天才

    手术突然停电?这也太衰了吧!咿!这MM为啥不穿衣服?透视了?咔嚓!哇!眼睛就能拍照?岂不是要做个比那个陈老师还伟大的摄像师!再等等!居然还能复制输出!突然异能了。要怎么活?当然是过的比别人给力啊!
  • 鬼王宠妻:王妃要爬墙

    鬼王宠妻:王妃要爬墙

    本想做完这次任务就拿钱环游世界,结果穿越了?!行,穿越我认了,可是被叫废材?让我很不爽!堂堂的嗜血女王,会是废材?笑话!绝地反击,废柴逆天,再强的人我也虐得了。你们有的我要有,你们没有的我还要有。顶级丹药,极品神兽,我信手捏来,想和我玩是么?我等着!我要的不多,就站在这个世界的顶端就行。“那白送你个至尊相公,要不?”“你怂不怂?是不是太久没看见我杀人了?”“从爱上你的那刻,我就认怂了。”“滚!”嗜血之路,鬼王请靠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等恶妃

    一等恶妃

    尚书千金,温柔怯懦,因太后御赐大婚而在半路被有意中人的新君派人劫杀,惨死花轿,而她狂妄暴躁,最善明争暗斗,温婉千金变身狂躁女魔头,从此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看霸气的她如何斗情敌,杀小三,拯救出轨王爷男友!
  • 无噬

    无噬

    千离殇是世界上的第一黑客,但在他在执行任务时却发现自己的身世疑点重重。当他一层层的剥开迷雾,才明白背后的秘密多么惊天。为了报仇所有的人都为他而死,他则孤独终老。。。。第一次写,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