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75900000022

第22章 “劳动平等”基础上的制度安排(1)

(第一节)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

一、“资本平等”与“劳动平等”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马克思在此指出《资本论》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是一种生产关系,资本不是物,而是能榨取剩余价值的价值。因此,“马克思的整本书都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的”,它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的规律。与此相应,《资本论》第一卷,重点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揭示了资本面前人人平等的虚伪性。

资产阶级法权正是把生产过程中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不平等关系,通过流通过程中的等价交换关系表现为自由和平等的原则,这是典型的以不平等为前提的平等原则。恩格斯说:“这样从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条件导出现代的平等观念,是首先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作出的”。《资本论》第二、第三卷重点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配问题,分析了不同类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在“资本平等”原则下获取平均利润。在这里不同类型的资本家相对于劳动者来说成为了一家,从而揭示了所谓的“资本面前人人平等”是只有资本家之间瓜分剩余价值的平等。

可见,“资本平等”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家当家作主的社会,保护的是资本家的利益,以及建筑在此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所谓“资本面前人人平等”,只是在资本家之间瓜分剩余价值的平等权利。

所以,不管资本主义已经经历了多少年,还将存在多少年。其制度安排都会遵循“资本平等”这一基本原则。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平等”原则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主要内容。

1.资本与劳动力“等价交换”的权力,即资本雇佣工人,榨取剩余价值的权力。这一权力首先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权来使之得以保证。

2.按等量资本的等量时间占有获取等量利润来保证不同类型资本能“平等”获取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其“按资分配”

制度来保证。

2.进一步支配已获得的剩余价值的权利。资本主义社会主要通过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制度安排来保证这一基本原则的实现。

“资本平等”是基本原则,从其影响范围看,不仅是企业制度,也包括整个经济制度;不仅是经济方面,也包括政治制度和文化方面。只要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其制度安排都不会违背这一基本原则,只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其实现形式有所变化而已。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资本主义社会企业制度的形态发展,可以看到这一基本原则的根深蒂固的作用以及在不断地被加强。

资本主义社会的企业制度已经经历了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等。业主制企业资本家直接雇佣工人,管理工人,直接榨取剩余价值。在这里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是直接的,较为明显的。这时资本家之间的分配主要通过平均利润的规律,在资本之间实行“按资分配”的“平等”原则,这一平等是通过市场而间接得到的。资本主义企业制度在实施公司制后,这一幕后的“按资分配”走向了前台,直接表现为在一个企业中按资本的大小“平等”地获取相应的报酬。在公司制中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管理工人的权利委托给了经理,从而进一步掩盖了资本榨取剩余价值的本质。

二、“劳动面前人人平等”的内涵

与“资本平等”相对应,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劳动平等”,也就是说“劳动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

1.劳动力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如前所述劳动力价值的发展本身就意味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优于资本主义,是从制度上保证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

2.“劳动平等”是相对于“资本平等”的产物,它的出现,天生地就以消灭剥削为己任。

所以要充分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本质,就必须在制度安排中遵循“劳动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与“资本平等”相对应,“劳动面前人人平等”不仅仅表现在分配问题上,它贯彻于社会主义制度安排的各方面。

(一)人人有平等的劳动权社会主义社会,是劳动者当家作主的社会。保护每一个劳动者有同等的劳动权是首要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只有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权力,在这一表面平等而实质的不平等下被榨取剩余价值的权利。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在本质上已经不是商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对物的依附关系,这为社会主义社会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劳动权提供了基础。

平等的劳动权是平等的劳动所得权与平等的劳动所得支配权的基础,没有平等的劳动权,就不可能有平等的劳动所得权与平等的劳动所得支配权。这里一定要注意平等的劳动权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有参加劳动的权利,从本质上讲,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已经不再是“无产”的了,因为每个劳动者都是国有财产的一分子,是国有财产的所有者。因此从深层次讲,这里的平等劳动权是指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当家作主的权利。因此,改变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状态,既是平等劳动权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平等劳动权程度的重要指标。只有从资本(或资金)雇佣(驱动)劳动,变为劳动占用资金、劳动驱动资金,才能真正保证人人平等的劳动权。从而也才有可能做到按劳动分配报酬,才有可能使劳动者有把自己劳动所得进一步投入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积极性。

(二)平等的劳动所得权平等的劳动所得权是社会主义社会报酬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反对剥削基础上的等量社会必要劳动力的等量时间占用获取等量报酬的权利,马克思把它归纳为“按劳分配”。

1.在劳动者之间实行的是等量社会必要劳动力的等量时间占用将获得等量报酬。社会将按劳动者在创造价值和促进价值发展中投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来分配报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将在实施“等量社会必要劳动力的等量时间占用获取等量报酬”中起到重要作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会呈现出一种“平均劳动报酬规律”。所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这里讲的是报酬,而不是工资。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价格表现,这里讲按劳分配的报酬,应包括劳动力价值与积余价值的分配。

2.在劳动者与其他社会人之间,“平等的劳动所得权”是建筑在反对剥削基础上的。虽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可能一下子消灭剥削,但必须不断地制约不劳而获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的现象。

也就是如我本书中前面所论述到的,只有从长6来讲,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有利于劳动力价值发展的前提下,从全体劳动者的长6利益考虑,我们才可以把新创造的价值按国际惯例让渡给8意帮助我们的朋友们。

(三)劳动所得的支配权劳动所得的财产不可侵犯,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劳动者的根本保障,也是促进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更紧密结合的重要方面。

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保护资本主义再生产的重要基础,资本是榨取剩余价值的价值,只有不断地榨取剩余价值,才能保持资本的运转。因此,保护资本所得,就是保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再生产。

在社会主义社会,要使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地再生产,就必须促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更紧密结合。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观念还在影响着人们,世界上还在普遍地执行着资本主义分配原则。直接地掌握生产资料,将更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所以保护劳动所得,不仅使保护劳动者通过劳动所得的提高来改善消费,促进劳动力价值的提高;更在于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所得进一步投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再生产过程中,因此劳动所得神圣不可侵犯,在社会主义社会有两个层面。其一是劳动者直接参加劳动过程而获得的劳动报酬必须保护,神圣不可侵犯。其二是由于劳动者为了保证年老时消费等原因暂时不用的劳动价值和超过劳动者本人消费的劳动价值,投入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后获得的负价值熵的物质补偿,也应视作劳动的延伸所得,应属于“劳动所得神圣不可侵犯”的范畴之内。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保证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地位,保护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和长6利益。

(第二节)劳动委托代管制的建立

一、马克思是第一位创造了产权理论的社会科学家

在西方经济学中,科斯是制度经济学派的先驱,被西方学者称作产权理论的创造者。其实早在科斯以前一百多年,马克思就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系统的产权理论。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时,并没有把财产权看作是单一的权利,而是看作是一组权利的结合体。所以,他除了研究所有权以外,还研究了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经营权、索取权等一系列权利,以及所有权与这些权力的统一与分离。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无论对于认识资本主义经济或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现代产权比较典型的形式是将所有权分为法律所有权(原始产权)和经济所有权(法人产权)。原始产权,又称最终产权,是法人产权的对称,指在财产形成或流转过程中,最初投资者对这些财产所享有的权利。原始产权通常表现为收益权和财产的最终处置权。现实经济生活中对财产的实际占有、支配、使用和处分权,通过让渡由法人享受。产权权能是指财产所有权中各项权利的使用及其功能,即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的使用及其功能。

在原始产权与法人产权的分离,以及产权权能分离的基础上,构成了不同类型的产权权利体系。

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统一和分离问题在马克思的产权学说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在研究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基础上,研究了利息和利润的关系,研究了股份制中的权利分离。马克思在研究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的基础上,研究了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来4,以及地租与利润的关系。马克思在研究劳。

动力所有权和支配权或使用权的分离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在经济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要明确区分劳动和劳动力,指出劳动力是一个特殊商品,劳动者让渡给资本家的只是“劳动力的暂时使用权”或“暂时支配权”。马克思这一观点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其意义是非凡的。正如恩格斯在《(资本论)第2卷序言》中所说的:马克思“研究了货币向资本的转化,并证明这种转化是以劳动力和买卖为基础的。他以劳动力这一创造价值的属性代替了劳动,因而一下子就解决了使李嘉图学派破产的一个难题,也就是解决了资本和劳动的相互交换与李嘉图的劳动决定价值这一规律无法相容这个难题”。

二、资本委托代理制与劳动委托代管制

委托代理制是股份制企业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由委托代理制可引申出在企业股东所有权和企业经营权分离基础上的一系列机制,包括股本发行与销售机制、股权实现机制、经营权的实现机制等。这些机制的作用使所有者直接支配的资产向委托财产转化,从而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化。在委托代理制下,所有权不再是传统的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相统一,而表现为有限度的支配权和充分的收益权,领取股息与红利和获得股票在市场出售的盈余成为股权的主要内容,所有权主要实现于享有收益上,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的。对于作为现代资本主义所有权主体的大资本家来说,它们不仅可以通过控股而掌握企业重大的战略决策权,由此有效维护其产权,而且可以获得支配使用公司或企业集团整个财产中的他人财产的权力和占有他人财产的收益,而对参与公司或企业集团资本的广大小股东来说,尽管他们不实行资产的占有,但是仍然可以获得资本收益,以及有获得股市投机利益的机会。可见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委托代理制,相对于传统企业制度而言,是在“资本平等”下,处理各类资本之间关系的一大进步,对于各类所有者来说,不仅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它们自8的选择。根据以上分析,这里还必须注意一点,正确地讲,委托代理制度应称作资本委托代理制,它是处理资本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

资本委托代理制是建筑在“资本平等”基础上,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生产资料的预付者已经不再是资本家,社会主义生产过程必须逐步走向“劳动平等”的轨道,这就必须建立一种建筑在“劳动平等”基础上的制度安排。在这里我提出了劳动委托代管制的概念。

劳动委托代管制是活劳动、物化劳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等其他产权分离的结果,委托人是活劳动的所有者和物化劳动的所有者或占有者。劳动委托代管制的产生是社会主义所有者直接支配的产权向委托产权的转化,是劳动与劳动成果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化。通过这一制度的建立,作为国有财产的代表可通过掌握重大的战略决策权,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作为活劳动所有者的劳动者也可能通过这一制度,不仅有“用脚表态”的权利,也享有“用手表态”的权利。

劳动委托代管制的提出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社会属性问题,管理在社会主义也呈现其二重性。一方面作为劳动过程是各生产要素的整合者,另一方面,通过委托代管必须代表劳动者的利益,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可见,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是“三个代表”的忠实执行者。

有人提出了“集体劳动雇佣国有资本”、“工人劳动雇佣国有资本”的观点,这一观点中的一些逆向思维的方式对我们有不少启发,但用“雇佣”两字似可推敲。我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所有的劳动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在劳动委托代管制中就应该体现“劳动平等”的基本原理,这里包括现在的活劳动,也应该包括过去的劳动,特别是那些继续影响着我们现在劳动过程的那些过去劳动。

我认为,上述提出的一些制度安排可以试验,但称为“集体劳动占用国有资本”、“工人劳动占用国有资本”更确切。但要注意,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企业制度安排应以劳动委托代管制为其主要形式。

三、社会主义为劳动委托代管制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类推荐
  •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本书由总论、改革篇和发展篇三部分组成。总论部分主要阐述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问题;改革篇主要阐述国有企业通过改革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发展篇主要阐述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 冰与火的洗礼

    冰与火的洗礼

    本书的写作是基于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多次对民营企业所进行的调研和访谈,同民营企业家进行的亲身接触,以及多次会议和论坛。融汇了民营院两年多来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并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以期从更深的层次、更全面的方位,展现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 经济学会撒谎

    经济学会撒谎

    本书是一本趣味性经济学读物。通过一些有趣的话题,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用好经济学。其核心思想仍与经典、传统的经济学思路一贯,但看事物的角度则力求新奇,改变大家对经济学的传统认识,解决一些学习经济学,运用经济学时的观念误区,使经济学能够更好地为我所用。
  • 幸福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

    幸福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

    本书围绕什么样的城市才称得上幸福城市、如何建设幸福城市两大主题,作者对幸福城市建设总结为“一二三四五”理论:一个中心(以市民幸福为中心)、两个法则(既要爱情法则,更要亲情法则)、三个层次(幸福城市的高度)、四大支柱(幸福城市的保障)、五大标准(幸福城市的维度)。列举了迪拜、奥胡斯、杭州、成都等7个世界上著名的幸福指数高的城市作为经典案例,揭示幸福城市并不神秘,幸福密码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为当下席卷神州大地的幸福城市建设浪潮提供启迪与参考。
  • 中国金融安全运行机制与预警管理研究

    中国金融安全运行机制与预警管理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金融安全内涵及理论与实践研究评述、中国金融安全运行原理与机制研究、中国金融安全运行的总体分析与评价、中国金融安全预警管理理论研究、中国金融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构成、中国金融安全预警管理实证研究等。
热门推荐
  • 朱光潜经典作品选集

    朱光潜经典作品选集

    《谈美》和《谈美书简》是朱光潜两本最为经典的美学入门书,语言通俗易懂,本书将这两部作品合为一辑。《谈美》是朱光潜早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阐释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谈美书简》是朱光潜晚年的心血之作,探讨了西方美学思想。《西方美学史》是美学泰斗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专著,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谈修养》是朱光潜对自己人生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也是作为过来人的他与青年的亲切谈心。本书针对青年人普遍面对的人生困惑,进行了分析和解答。全书由二十多篇文章组成,话题都是与青年人密切相关的,如立志、心理、伦理观、学问、读书、交友、性爱、恋爱结婚,等等。
  •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历史不忍细看。历史如何能够细看?一细看,便好比用高倍放大镜看美人,光洁圆润全然不见,入目但是鳞纹交错、毛孔贲张、瑕疵毕露。于是,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大处着墨,更何况,还需为尊者讳、为名人遮、为君王避、为时政忌。因此,读史时,常常会读出几分含混、几分闪烁。那当然是史家的难言之隐。但其实那几分含混和几分闪烁中,往往藏着许多细节的真实。
  • 开心每一天

    开心每一天

    峰回路转,总有绚丽彩虹。独善其身,总有灾祸降头。明明其事,总待后知后觉。一笑而过,看不尽的红尘滚滚。(大家看得开心就行!)
  •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好妈妈的秘密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好妈妈的秘密

    关于人与自然的紧密关联,雷切尔·卡森这样说:“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如今,在强调让儿童与自然重逢的时候,我们同样面临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阅读的缺失,这虽是儿童的,但首先是成人的,因为年轻父母们也很少读书了。孩子需要陪伴,更需要我们讲故事给他们听,可以和他们一起读读书。就如同与自然的关系那样,可以感受阅读之关的人,一定可以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
  • 凌凌倏儿

    凌凌倏儿

    发生在异界的奇特时空,宫廷内的政变,家族古老的历史正在一步步向我们揭开,这奇异的星空,在天空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想要救赎?还是想要……
  • 赤炎剑者

    赤炎剑者

    秦炎五行大陆的一个天才,为报父仇而走上强者的道路.无意间得到神器赤炎剑,在五行大陆闯下赫赫威名。
  • 飞鵠灵幻抄

    飞鵠灵幻抄

    如果战斗的时候不能喊出招式名称那这本书就没有意义了。
  • 玩转一下世界

    玩转一下世界

    三年前,一场阴谋把两个人分开。三年后,两人霸气回归,看看他们是怎样玩转世界的吧……
  • 霸气校草宠溺甜甜萌女

    霸气校草宠溺甜甜萌女

    啦啦啦啦啦啦啦易烊千玺跟女主会发生什么呢~拭目以待吧!第一章第二章纯属凑字,女主可不是这个名字的呀!
  • 铁血杀

    铁血杀

    千年前的神话离奇殒灭,天地间的浩劫无声隐埋,线索与希望寄存于一丝血脉。他叫任尘,曾一招斩尽十八将,也曾在惊鸿天下时拂袖随风去,可怎奈逃不出冥冥中的宿命与孽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