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3200000029

第29章 哈佛大学“零点项目”中的艺术教育(1)

(第一节)关于“零点项目”

1967年,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纳尔逊·古德曼教授(1906—1998)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建了“零点项目”研究。古德曼教授此举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20世纪60年代,古德曼开始“重新思考认识”,“重新确立美学的研究方向”。他强调艺术的认识功能,并认为艺术与科学一样,是人在理解过程中发现、创造与增长知识的手段。古德曼所说的“认识”,实际上是一种较宽泛的概念。他指出:“在复的审美理解过程中,认识不仅限于语言或语词思维,还要运用想像、感觉、知觉、情感。”他也反对将审美经验的认识等同于概念的、推论的和语言性的东西。古德曼看重审美经验的认识性,是因为他将艺术视为指涉世界的多种符号系统中的一种。他看到,世人多重视语言、逻辑符号系统在人类表达与交流沟通过程中的作用,却大大忽视了艺术符号的认识功能,忽视了艺术教育。正是为了挑战传统观点,改善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不平衡状况,古德曼教授才立志从零开始,将艺术学习当做一种认知行为来研究,并由此创建了“零点项目”。

其次,美国60年代的教育改革也促进了“零点项目”的创立。如前文所说,自从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政府就为改进科学、数学与技术教育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大笔资金,尤其是针对中小学教育。但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却少有人问津。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的一些私人与公共机构开始注意到这种不平衡,并决心改变这种状况。它们为零点项目提供了第一批研究基金。

在已经过去的几十年里,零点项目研究了儿童、成人与各种组织的学习过程的发展。现在,该项目在已往研究的基础上,帮助培养独立并具反思能力的学习者,推进对各学科的深层理解,提倡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该项目详细理解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与艺术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并以此为各项研究的基础。它们把学习者置于教育过程的中心地位,尊重个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学习方式,以及不同的个人以各自的方式来知觉这个世界,表达自己的思想。

几十年来,先后有100多位研究人1参与了零点项目的工作。零点项目已成为研究艺术教育的权威机构,并逐渐通过各学科的研究向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拓展。最近,这里的研究人1甚至开始探索怎样将自己的研究运用于商业活动中去。然而,零点项目的总体目标只有一个:不断发展新的研究以帮助个人、团体与机构发现自己的最大潜能。

(第二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零点项目”研究的现任负人之一是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哈瓦德·加德纳(1943—)。加德纳的著述甚丰,至今已有18本论著与几百篇论文问世。他最为卓著的成就是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批判了那种认为只存在一种可用标准测量的智能的观念。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起源于对智商概念与智能一元化的怀疑。

加德纳指出,智商测验只重视一个人得到了正确答案的结果,而忽视解决难题的过程。智商测验活动通常是微观的,相互间根本无联系性可言,与真实的生活也相去甚6。它所考察的信息大多反映了从某一特定社会环境与教育环境中所获取的知识,而且它也无法体现个体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因此,加德纳认为智商运动是盲目经验主义的。加德纳曾是皮亚杰的崇拜者,但他发现,皮亚杰的视野过于狭隘。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虽然勾勒出了人的智能的发展形式,但他所说的发展只是一种类型的发展。他强调了那种成为科学家的思维形式,却忽略了成为其他社会角色的思维形式,如艺术家、律师、运动1或政治家等。

加德纳通过研究已知的正常儿童各种能力的开发过程,人脑受伤以后诸能力的丧失状况,以及特殊人群(如超常儿童、白痴学者、有学习障碍的儿童等)的认知能力,重新确定了智能的前提:“一个人的智能必定会带来一套解决难题的技巧,它使个体能解决自己所遇到的真正难题或困难,如果必要的话,还使个体能创造出一种有效应的产品;智能又必定会产生一种找出或制造出难题的潜力,因而便为新知识的获得打下基础。”加德纳又为自己的“智能”名单提出了八种标准:大脑损伤所造成的潜在孤立;心智不健全而有专长者、神童及其他异常个体的存在;可以识别的核心运算或一套运算;有独特的发展史,还有一套可定义的专家“极顶状态”的操作;有一个进化史和进化的似真性;来自实验心理学研究的证据;来自心理测验学研究的证据;对符号系统符号转译的敏感性。依据这些智能的前提与标准,加德纳整理出了七种形式的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与自我认识智能。

一、语言智能

加德纳通过对诗人的研究得出结论,语言能力是一种智能,而且是人类得以最广泛最平等地分享的一种智能。诗人把语言智能发展到了极高的程度,是研究语言智能的向导。语言知识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表现在四个方面:语言的口头运用,语言的记忆潜力,语言的解释作用,以及语言的反省、分析语言自身的能力。实践也证明,如果人脑被称为“布罗卡”的区域受到损害,人的思维过程虽然不受影响,却无法再说出合乎语法的句子。另外,研究人1还发现,即使没有受过训练的聋哑儿童,也会自己发明一种手语来用。这些都充分证明了语言是一种独立的智能。

二、音乐智能

音乐智能是指感受、欣赏与创作音乐的能力。现实生活中的音乐天才证明了音乐智能有其先天性。从生理学上看,大脑右半球的某一区域对音乐的感知和创作起着重要的作用。考古学上的证据表明,6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乐器。从世界各地的文化与婴儿智力发展的研究中也能看出,音乐是人类的普遍本能之一。音符本身就是一种符号系统。可以说,音乐技能符合了加德纳提出的智能标准,因此,它也是一种独立的智能。

三、逻辑数学智能

逻辑数学智能涉及逻辑思维、数学运算与科学分析等方面,它与语言智能都是智商测试的主要基础,也是人们最先认可的智能。尤其是,逻辑数学智能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加德纳反对借此认定这种智能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特别的优越性。

皮亚杰已对逻辑数学思维的发生与发展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这种思维形式起源于个体与对象世界的相互作用。个体与客观对象接触时,在重新安置它们,确定其数量的过程中,获得了关于逻辑数学领域的最基本的知识。从此时起,逻辑数学智能很快就脱离了物质对象世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个体从客观对象到客观对象的描述,从行为活动到诸行为活动间的关系,从感觉运动领域到纯抽象领域,最后达到逻辑与科学的高度。脑科学表明,大脑的特定部位在数学计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四、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涉及许多有松散联系的能力,如“认出相同因素的实例的能力;把一种因素改造成另一种因素或认出某种改造了的因素的能力;想像出大脑意象然后再改造这种意象的能力;将空间方面的信息制作成图形的能力”;以及“对进入视觉或空间展现的各种不同的力量线的感受性”,“从不同领域中辨认出相似性的隐喻能力”。很多研究者认为,空间智能促进了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发展。美国当代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甚至认为视觉与空间意象是思维的根4,“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中,真正的创造性思维都是通过‘意象’进行的”。大脑研究也证明,人脑的右脑掌管空间位置的判断。加德纳由此认定,空间智能是一种独立的智能。

五、身体运动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的核心是指一个人对身体运动的控制能力和熟练操作对象的能力。受笛卡尔传统的影响,有人或许对将身体的运用描述成一种智能形式有异议。但加德纳指出,熟练地运用身体在人类历史上一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而且,这种智能形式在西方古典时期就发展到了顶点。古希腊人就崇尚运动、平衡中的人体美,追求身体与心灵之间的和谐。近代的心理学家也发现了身体运用与其他认识能力的运用之间的密切联系。“人们有一种明显的倾向,就是着重去考虑认识方面以及强调熟练身体运用的神经心理学基础,还有一种明显的通过‘纯粹的’身体技能来推测思维过程的倾向。”众所周知,身体运动由大脑运动神经皮层控制。大脑左半球控制身体右半部分的运动,右半球控制身体左半部分的运动。不同文化的人都将身体运动作为儿童发育的时间表。

六、人际关系智能与自我认识智能

加德纳提出了人格智能的概念。人格智能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一个人内在的发展,即自我认识智能;一种是转向了个人以外的其他个体,即人际关系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就是觉察其他人的差异并作出区分的能力,尤其是对他们的情绪、性格、动机与意向上进行区分的能力。

自我认识智能涉及人对自我内心世界的认知。它了解、区分个人的感情生活与情绪变化,并加以标识,以理解、指导自己的行为准。

这两种智能引起的争议最多,但加德纳却十分看重它们对人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智能帮助人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合作。自我认识智能可使人更好地理解自我,解决好个人的问题。

加德纳认为,这七种智能在相当程度上是独立存在的。某种能力的丧失并不能影响其他智能的存在。每个人只有一种最杰出的智能,但每个人又都需要多种智能的合作来解决问题。各种智能间也能相互促进彼此的发展。认识到人是具有多种智能组合的个体,对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当代教育体制依然以语词和数字的研究为核心,只注重逻辑数学智能与语言智能的发展。实际上,各种社会角色并不是这两种智能所能包容得了的。不同智能组合的个体对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教育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发掘人的内在潜能,并让这些潜能得到明智的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有力的辩护。

艺术教育能开发人的音乐、空间、语言、身体运动等各方面的智能,对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节)艺术与人的发展

早在20世纪70年代,加德纳就开始关注艺术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他力图将皮亚杰的发展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结合起来,从新的视角论述艺术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同类推荐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内生技术进步模式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海外新闻2009出版实录》内容包括:走近美国康泰纳仕国际集团、从《衬衫换甜点》看美国出版新变化、国际出版界热炒“雷曼兄弟”、美国财经图书行情依然看好、《美国地区英语辞典》即将全部完成、从两本中美版权合作杂志看去、浅谈《悦己SELF》的广告与发展、美国杂志编辑出版的奥妙、中外合作杂志是中国期刊界的“狼图腾”? 中国《读者》可否收购美国《读者文摘》、“卡斯特罗语录”在古巴出版、欧洲报纸出版商想到美国收购、金融危机影响英国出版的编印发等。
  • 窗边的孩子

    窗边的孩子

    本书的目的是发现家庭环境因素对北京市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问题(成瘾和偏爱暴力游戏)的影响过程和方式,从而使家长、学校和社会管理部门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初中生和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出现电子游戏使用问题,并对预防其它心理和行为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论文运用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并提出了家庭环境对电子游戏使用问题影响的“下旋螺旋模式”,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 王家岭的诉说

    王家岭的诉说

    “这是一起造成38人死亡、115人受伤的极其严重的责任事故”。这是一部直赴灾难现场,用事实的真实追踪描述还原灾难的内情文学报告,是超越了新闻报道的直观表层描述之后的事实和理性思考与追问。《王家岭的诉说》是一部典型的灾难文学作品。赵瑜率队,五作家察访祸灾真相;矿工诉说,众难友揭秘国字煤田。深度解答网民疑团,王家岭上生死实录;严格拷问矿主良知,黄河赤子气贯全书。
  •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本书从经营战略理论入手,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广播媒介经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广播发展实践的经营战略。同时,对我国广播经营实践中出现的伦理冲突和道德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广播经营的伦理规范。本书对我国广播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传媒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热门推荐
  • 千金复仇之爱上你我不无悔

    千金复仇之爱上你我不无悔

    时间,可以淡忘一切,也可以让某些记忆加深,有些人,说好忘记,却做不到。
  • 金丹四百字

    金丹四百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沼泽

    沼泽

    这是一本描写男性成长心路历程的长篇小说,详尽真实地揭示了主人公的渴望、苦闷、彷徨与放纵,生动地反映了人性中复杂多面的特点,折射出变革时代的纷纭万象对传统伦理观念的冲击,从而引发出人们对于爱情、婚姻乃至社会道德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 噬天魂爵

    噬天魂爵

    孤身一人挑战一切,不后退,不低头,也同样不曾后悔只为一个不可能的梦,只为一生唯一的执拗。
  • PENROD

    PENRO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历史掌故(下)

    历史掌故(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弓也长青无聊散文集

    弓也长青无聊散文集

    多是我无聊之作或者贴吧转发我觉得不错的作品
  • 无限之殊途同归

    无限之殊途同归

    现实生活的挣扎,主神空间的生死一瞬;生如苟活,死如长眠;陌生与熟悉的交织,恐惧与渴望并存!吴晛,现实生活中逐渐颓废的平凡人,却开启了轮回世界的大门,阴谋、布局、战斗、痛苦;爱情、友情、背叛、恐惧;没有实力,无法幸存;没有实力,徘徊挣扎;没有实力,只能埋葬!毫不留情、异变帷幕、心灵警报、怨灵诅咒……现在,轮回世界,正式开启……
  • 梧桐那么伤

    梧桐那么伤

    你曾给了我一道伤疤,在眉心;你曾给了我一记耳光,在脸上;现在,你给了我一辈子的内疚和挂念,在胸膛。我可以再也不看镜子,忘记这道伤疤;我可以不去回忆,忘记这记耳光;但是我如何让自己的心脏不再跳动,来遗忘这辈子对你的挂念和内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