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3000000010

第10章 古代印度(1)

[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3世纪]

河流是人类的母亲。河流也是文明的摇篮。当人类最初的伟大文明,在洒满阴光的尼罗河畔的埃及、丙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初具规模时,它们东方几千公男之外的古印度,也出现了类似的文明躁动。这样的躁动,一个发生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冲积平原,另一个发生在东南亚的低地———恒河流域。古代印度文明的几个最有影响的中心,就坐落在这男。

湮灭地下的古城

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县南部,滚滚流淌的印度河右岸,有一座半圆形的佛塔废墟。1922年,几名印度勘察队员偶然来到这里,在佛塔的废墟里,找到了几块刻着动物图形和令人费解的文字的石制印章。这一发现及历时十多年的考古发掘,终于向世人证明印度河文明与苏美尔文明一样古老而灿烂。

印度这一名称来源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这里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印度是指今天的整个印度次大陆而言,它是古代这块大陆上的各个部落或国家的统称,它是人类起源的故乡之一。已知最早的印度河沿岸居民是来自西部不远处俾路支斯坦山区的游牧人,他们和达罗毗荼人以及其他土著居民一起创造文明。自公元前21世纪中叶,属于印欧语系的印度·雅利安人侵入到印度,成为古代印度的主要居民。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到古代的结束,又有波斯人、希腊人、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等先后入侵,并占据了印度西北部的不少地区。由于外族的不断入侵和定居,古代印度的居民自古就表现出复杂性的特点。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是相当古老而久远的,但世事沧桑,时代变迁,它的真实面目或湮没于地下,或毁坏殆尽,所幸存的也已模糊不清。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考古学家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展开发掘工作,以期发现更多的古文明成果,结果发现了许多城市和村落的遗址,其中最大的城市遗址是今天的信德和旁遮普。学者们称这种文化为哈拉巴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的范围是很广的,从南到北相距约1100公里,从东至西约1550公里;后来,新的发现使这个界限又有所突破。其年代,大约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50年。

当年的信德(摩亨佐·达罗)和旁遮普(哈拉巴)这两座城市,周长都在4.8公里以上,面积大约各自都有85万平方米,其居民各自都有3.5万人左右。旁遮普的卫城有高而厚的砖墙;信德的城市建筑和规模要比旁遮普壮观,这是印度河文明的典型城市。卫城的四周有防御的塔楼,中心建筑物是一个大浴池,在此东北有一组建筑群,其中有一个很长的大厅;卫城南部另有一组建筑物,其中心是会议厅。下城是居民区,街道整齐,主要大街宽达10米。在富人区还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这两座城市,一个在印度河的上游,一个在印度河的下游,相距644公里,形成两个中心。这显然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国家的都城。除此之外,在印度河流域还发现有几十处城镇和村落,这里可能也存在过一些小的城邦。

信德的手工业比较发达,在这里发掘出的金属有金、银、铜、铅和锡,还发现不少金属制的和石制的斧、矛、箭镞、短刀、投石器,玻璃制成的装饰品,陶制品,其中陶器上还绘有动植物图案。还出土了大量的造型艺术品,如小雕像、骨刻、绘画及2000多个护身符印章。

哈拉巴文化是已进入青铜时代的文化。这一时期居民的主要生产活动是农业,但在农业上还很少使用金属工具。当时耕地使用锄头,木犁和带有燧石头的轻犁也已开始使用,也有水牛和封牛牛帮助犁田。种植的作物有大麦、小麦、稻、胡麻、瓜、枣和棉花等。除了农业外,居民还从事畜牧业,驯养水牛、封牛牛、山羊、绵羊、猪、狗、象、骆驼和驴等牲畜。手工业也很发达,对金属的热加工和冷加工已有较高的水平,并能用焊接法制造金属器。制陶业和纺织业的水平较高。商业贸易有所发展,与西亚有了经常贸易联系。在当时,已有了二进法和十进法等度量衡制度。

印度河文明的文字主要保存在石、陶、象牙等制成的印章上,迄今所知道的符号约有500个。印章上文字与图画并见,多为单行的,而且很短,至多不超过20个符号;这些符号是发音符号,也有些是表意字。

但是,印度河文明大约从公元前18世纪开始就莫名其妙地衰落了。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认为印度河文明的毁坏是由外族入侵造成的。大约在公元前1750年,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城市遭到了入侵者的严重破坏,特别是信德城市被彻底摧毁,那里不少被杀戮的男女老幼的遗骨就足以证明入侵者的残忍。已经出土的特殊类型的陶器和其他物质文化,也能证明新的入侵者已经占领了印度河流域的中心地区。

种姓制度

从印度河文明的衰落,到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入侵这几百年间,古印度的历史几乎是一片空白。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雅利安人迁入印度之后大约过了1000年才有文字体系。在这之前,即如《吠陀》那样被雅利安人视为史诗一般的圣书,也仅仅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并经口头复诵而代代相传。

雅利安人是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一支,最初生活在外高加索一带,以游牧为主。公元前3000年代,他们开始向中亚迁徙,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又向南迁徙,越过兴都库什山进入恒河流域,征服了孟达人。土著居民惨遭劫难,或被赶走,或被杀戮,或被奴役。他们称土著居民为“达萨”,意即敌人,称自己为“雅利安人”,是“出身高贵的人”。他们作为征服者占据了原先土著居民的土地,逐渐定居下来,由游牧生活转为定居的农业生活。

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600年,是印度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出现了几十个小国家。这些小国家之间经常进行战争,互相掠夺土地、财富和人口,兼并的结果出现了16个较大的国家。在这个时期,雅利安人中已经形成婆罗门教,这个教的经典称《吠陀》。吠陀原意为知识和学问。《吠陀》共有四部,其中《梨俱吠陀》是最古老最重要的一部,反映了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10世纪期间印度河上游人们的社会生活情况,史称“早期吠陀时代”或“梨俱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前900)。这是雅利安人的氏族部落解体的时代,是军事民主时代。另三部编纂时间较晚,史称“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前600),这是雅利安人国家产生的时代。

雅利安人从部落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组织形式叫“瓦尔那制度”,这是区分雅利安人与非雅利安人的一条严格界限,后来又演变为古代印度的一种严格的等级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汉译佛经对古代印度瓦尔那制度的称呼。“瓦尔那”是梵语varna的音译,意为“颜色”,葡萄牙语称为casta,来自拉丁文castus,意为“纯洁无瑕”。根据重要的印度历史资料《摩奴法典》的记述,自在神梵天“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和双脚相应地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四个种姓,并规定了他们各自的义务和职业。这就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起源。

这种严格的等级种姓制度萌芽于印度历史上的早期吠陀时代。当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时,他们用“雅利安人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把入侵的雅利安人和土著人区分开来。在梵语中,“雅利安人”的意思是“高贵者”、“有信仰者”。随着氏族制度的瓦解和社会分化的加剧,在雅利安人内部逐渐形成了四个不同的等级,即瓦尔那和种姓。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僧侣;第二等级是军事贵族,称作刹帝利;第三等级是吠舍,即雅利安人的一般自由民;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多为佣工或奴隶,他们由战败的雅利安人和被征服的土著居民所组成。除了四个等级外,还有一种“旃陀罗”种姓,他们是一些被征服的山林部落的居民,或是不同种姓的人通婚所生的子女,被视为“贱民”、“不可接触者”。

在雅利安人国家形成过程中,种姓制度起到了保护氏族贵族利益的作用。前三个等级被认为是“再生族”,他们有权参加各种宗教活动;而首陀罗这一等级被认为是“非再生族”,无权参加宗教仪式,几乎被剥夺了一切政治和经济权利。

被视为“贱民”的旃陀罗社会地位更低,受尽欺凌,更无政治和经济权利可言。另外,各种姓之间不得相互通婚。

种姓制度的基本特点就是职业世袭、内部通婚、宗教界限森严、法律面前不平等。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高低并不取决于他的能力,而仅仅依据其家庭出身,严格按血统世代不变。直到1950年,印度政府才将这种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的种姓制度予以废除。

与瓦尔那制度发展紧密相连的是婆罗门教的兴起。该教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对自然的崇拜。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和等级制度的演进,人们的宗教思想有了新的变化。公元前7世纪,专司祭祀的婆罗门种姓与婆罗门教产生了。婆罗门教的教义和理论主要体现在“三神一体”和“轮回业报”两个方面。它的宗旨就是要人们忍受人世间的一切痛苦,逆来顺受,不作反抗,维护种族制度,从而婆罗门教逐渐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工具和精神枷锁。到了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经过宗教改革后,婆罗门教为印度教所取代。

孔雀与贵霜帝国

同类推荐
  • 新编世界五千年(三)

    新编世界五千年(三)

    1649年1月27日,英国最高法庭判决查理一世是暴君、叛徒、杀人犯和人民公敌,应处死刑。1月30日,查理—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臣民们把自己的国王送上断头台,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成果。从此,欧洲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 宋代理学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

    宋代理学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

    本书论述宋儒的圣人史观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中国历代王朝政权合法性的解释,对中国历史演进规律的认识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最后以三部史著为例探讨宋代理学对中国古代史学的影响。
  • 国共往事风云录(一)

    国共往事风云录(一)

    从黄埔到北伐,从十年内战到联合抗日,从中国命运决战到天安门升起五星红旗,世纪风云,斗转星移,国共两党分分合合,政治较量与军事对抗,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一代名人也都因此而深刻在历史的册页上,本纪实长卷通过国共两党的风云往事,展现中国现代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和人物的命运。透过历史的迷雾,那个风云时代的名人轶闻仍然折射出神奇的光影……
  • 将清

    将清

    将,扶也。——《广雅》天不我将,唯人自将。一个梦回大清乾隆末年,穿越城为史上第一大贪官和珅的侄子的故事,一个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注定将演绎一段不凡传奇的剧目。~~~~~~~~~~~~~~~~~~~~~~~~~~~~~~~~~~~~~~~另与读者话:本人素来喜好历史,本书背景尽量以史为本,不误人子弟,有志同道合者可来一观,不足之处望多见谅,并请不吝指教。
  • 极品下人

    极品下人

    萧宇,因为一次意外来到一个是宋朝的时代,却不是宋朝的国度!他成为华府大院里脸皮最厚、最无耻的――低级下人!什么礼法,道德,伦理纲常,在他眼中都是狗屁!美女和金钱才是他最大的嗜好、人生唯一的乐趣!无数历史名人的一一出现,他会如何相处?一介下人如何扮猪吃老虎忽悠忽悠古代人......幽默搞笑又感人热血,还带点暧昧和争霸,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下人!身穿青衣长衫,调戏调戏美女!头戴书童小帽,吟一出手好湿!手持三寸小扇,指点指点江山!脚踏一双布鞋,踏平华夏外域!他的口号:无耻者,无敌!
热门推荐
  • 苍龙武破

    苍龙武破

    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石破天穿越到苍龙大陆,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充斥着强者霸权,石破天为了守护亲人,踏上巅峰之路,成为追求强大力量的一员,在老师柳叶子的帮助下,石破天完成了宿命,站上了最巅峰。
  • 红尘梦语

    红尘梦语

    红尘一梦,梦断成空,此去流年,此恨难终。经年过往,如烟飘散,命运尽头,你已不见。谨以此书记下一生所遇的,那些记忆中如烙印般存在的人。——风木札记
  • 名人演讲词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名人演讲词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演讲是时代的音符,是历史的记录,是才情的展示,是艺术的杰作。出色的演讲犹如滔滔江河,震撼人心,也如涓涓细流,滋润心田;能让现场欢声雷动,也让现场鸦雀无声;能让人笑声不断,也让人泪流满面。古往今来,各个时代、各个领域的名人们,以他们杰出的演讲口才,点燃了人们的激情,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征服了历史的狂澜,推动了文明的前进,留下了一代人的传奇,书写了一代人的辉煌。本书精选世界政坛领袖、思想先哲、科学巨匠、文艺泰斗、商界精英、社会名流等各类名人的演讲佳作。这些经典之作,有的高屋建瓴、气势逼人;有的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有的慷慨激昂、奔放热烈;有的低回舒缓、委婉哀怨;有的汪洋恣肆、游刃有余,各领风骚。
  • 阴影之罚

    阴影之罚

    人类,因欲望而堕落,因欲望而疯狂,因欲望而痛苦。阴影中我抬起头:“我要的只是一点点快乐、一点点安宁和一点点自由,很过份吗?”天空中传来冰冷的声音:“这些是世上最宝贵的财富,你太贪婪,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 灵魂夜行

    灵魂夜行

    有的人死了会上天堂,而有的人死了会下地狱。当人死了之后,灵魂又会飘荡在何处呢......
  • 骄女创世纪

    骄女创世纪

    她,是黑翼主母之女;她,是背负着全族期望的继承人;她,拥有无可限量的未来;但是,她会带给世界的,不仅仅如此。世界将因她而天翻地覆,文明将因她而再造,未来的纪元将以她来命名……
  •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所收录的文章,皆为古保祥创作的名人励志故事,读了此书,会让你醍醐灌顶,原来那些成功者曾经和你一样的平凡。
  • 血溅潇湘乱

    血溅潇湘乱

    一个卑微的身份,一段异样的旅程,一场无憾的人生!他不想诉说,却万众瞩目!他不屑权势,却指点江山!他说事已至此,你们谁都无法改变!路潇湘就是这么一个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漫漫红尘路,血溅潇湘乱!
  • 深夜来枝曼陀罗

    深夜来枝曼陀罗

    一个饱尝心酸的女孩,幻想自己是朵曼陀罗。一个倍感痛楚的男人,幻想女友还存活于世。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如果你是我,你也会这样做的。
  • 我的体内有魔神

    我的体内有魔神

    原本的他生于豪门,不料一场车祸让家庭支离破碎。父亲去世,母亲瘫痪在床。15岁的他从天堂掉落凡尘,承担起家庭重担。“我欲成魔,血与封天!”神又如何,魔又怎样?这世界上,最丑恶的不是恶魔,而是..人心!!——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