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0300000032

第32章 学术论文分类选评(3)

这是晚唐诗人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前人对这首七绝名作评赞颇多:周敬《唐诗选脉会通》赞其“色色争妍,真好一幅江南春景图”;宋宗元《纲师园唐诗笺》称其“二十八字中写出江南春景,真有吴道子于大同殿画嘉陵山水手段,更恐画不能到此耳”;何焯《三体唐诗》以为,“功夫极深”,“缀以烟雨二字,便是春景”;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亦评其“前二句言江南之景,绝妙惠崇图画也;后言南朝寺院,多在山水胜处,有四百八十寺之多,况空蒙烟雨之时,罨画楼台,益增佳景”云云。前人所评,全不出诗句字面意义,都以为小杜四句尽写春色,且一致将后二句解说为一般陈述句式,同作者本意似有不甚协调处。

今人的多种注释和赏析资料,大抵沿袭前人观点,仅就字面意思解析这首诗。

《古代诗词名句选》解释如下:

这四句诗写出了富有特色的江南春景:花红柳绿,莺啼燕语,水村山郭,酒旗迎风,更有许多金碧辉煌的庙宇,在蒙蒙烟雨中交相辉映。

《唐诗鉴赏辞典》所载“杜牧·江南春绝句”条下作了如许赏评:

......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杜牧诗文选注》则略加考释:

四百八十寺——南朝从梁开始大兴佛教,梁武帝时达到极盛,建筑寺院有五百余所。“四百八十”本来是确定数字,在这里用作虚指,形容寺院之多。

《唐诗选》在引述《南史·郭祖深传》对南朝寺院建筑规模进行考析之后,作了这样的评论:

末两句写景如画,景中寓情,凭吊南朝的覆亡,并讽其迷信佛教,广建佛寺。唐朝君主也崇信佛教,寺宇奢丽,杜牧写此诗含有现实的讽谕意义。

这则评论,把杜牧诗中“现实的讽谕意义”界定为唐朝君主的“崇信佛教,寺宇奢丽”。这同杜牧所处的具体时代,以及作者的际遇和情绪相去甚远。

唐初,李氏帝王为使自己披上“君权神授”的外衣,一反隋代崇佛抑道的做法,确认道教始创者李耳为李唐皇族的“始祖”,大力扶持道教。武则天专权后,开始崇信佛教,至宪宗达到鼎盛。元和十四年(819),韩愈上书“谏迎佛骨”,险些丢了性命。但是,唐武宗即位后复倡道教,帝号为“至道昭肃孝皇帝”,立意恢复初唐法治。为了削弱日益增大的寺院政治、经济势力,武宗以“僧尼耗蠹天下”为由,下令毁拆佛寺,勒僧归俗。史称“会昌之政”。司马光《资治通鉴》曾引杜牧《杭州南亭记》(一名《杭州新造南亭子记》),对武宗毁寺勒僧的情形作如下描述:

武宗即位,始去其山台野邑四万所,冠其徒几至十万人。后至会昌五年,始命西京留佛寺四,僧唯十人;东京二寺。天下所谓节度、观察,同、华、汝三十四治所得留一寺,僧准西京数;其他刺史州不得有寺??凡除寺四千六百,僧尼冠二十六万五百。

“会昌之政”期间,杜牧极不得意,屡遭谪遣。他于会昌二年(842)由京城长安出守黄州,四年(844)迁池州,六年(846)移睦州。杜牧当时心有积忿,在《祭周相公文》中,他曾这样写道:

会昌之政,柄者为谁?忿忍阴污,多逐良善。牧实黍不幸,亦在遣中,黄冈大泽,葭苇之场,继来池阳,西在孤岛。

在《上吏部高尚书状》中,他又写道:

某启:人唯朴,材实朽下,三守僻左,七换星霜,拘挛莫伸,抑郁谁诉?多遇时移节换,家远身孤,吊影自伤,向隅独泣??

文学作品反映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心理”,“它是时代的生活与情绪的历史”(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5页)。

杜牧写《杭州南亭记》时,正值唐宣宗反会昌之政,诏复佛寺。杜文对宣宗“佛尚不杀而仁,且来中国久,亦可助以为治”等诏文倍加赞誉,称之为“仁圣天子之神功”。就在这篇小《记》里,杜牧还称道“梁武帝明智勇武,创为梁国,舍身为僧奴”云云,赞美之意溢于言表。

依据上述史实和杜牧本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江南春绝句》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意蕴,我们不难断定:这首七绝无疑写于作者这段特殊的江南生活阅历之中,其“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二句,不可能不折射“会昌之政”造成的残破景象。

再从杜牧写史绝句的习惯表达方式看,大多为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借史抒情,前人曾称之为“二十八字史论”。例如《过华清官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又如《赤壁》、《兰溪》等绝句,皆为前两句描绘“此时此景”,后两句则翻出境界,借助“彼时彼事”,寄托作者对现实的深刻见解,表达强烈的批判精神。而遥远的历史又总是同现实相糅合,给人以针砭现实政治的丰富意味。在这一点上,杜牧的论史七绝和他的《阿房宫赋》等散文和辞赋一样,有着十分相似的气势和风格。综上所述,无论从杜牧诗作的历史背景考察,还是从作者论史绝句的独特风格和表现技巧来判断,《江南春绝句》都并不在于“通篇层层布景”,借以达到“色彩明丽”的表现效果(富寿荪等《千首唐人绝句》,上海古籍出版社l985年版,第683页)。结尾两句的含义也并不在于要“写出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在空蒙烟雨中若隐若现”,渲染“一种朦胧之美”。而是把武宗毁拆寺院的残破景象与穷愁潦倒的文人心态联系在一起,烘托出萧条凄冷的悲剧性的政治氛因,使之与和畅明丽的自然风光形成一组鲜明的对照。这首名作的结末句式,也并非历来人们所认定的陈述句,而是一个反问句,其真实内涵是:“南朝梁武帝大倡佛教后建立的无数金碧辉煌的寺院,经过‘会昌之政’,如今还有几座飘摇在蒙蒙烟雨之中呢?”

二、评析

《杜牧“楼台烟雨”所蕴涵的独特意味》一文,篇幅短小,内容精炼。文章融分析、考证、推论为一体,材料翔实,学术性强。作者独到的学术见解,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推论之上的。

文章的论题,逻辑限定十分明确,所谓“独特意昧”是专指杜牧“烟雨楼台”一句中所蕴涵的,但这一句又是“哪首诗中”的呢?显然,如果再加上诗名,论题自然显得过长了。因此,文章一开篇就引用这首小诗,并简洁地点明诗题。这一“引”、一“释”,就是对论题所作的补充和限定,借逻辑用语来表述,就叫作“定义”。

以下两段,是文章的“引论”部分。作者所引证的“前人评赞”和“今人注释和赏析”两部分,分别组成两组并列的归纳推论,二者所推出的结论是:无论是前人还是今人,都“仅就字面意思解析这首诗”,“同杜牧所处的时代,以及作者的际遇和情绪相去甚远”。引论部分所归纳的这一观点,强调了论文命题与写作的必要性,同时,也为文章的分析论证规定了基本方向。

再往下便是文章的“本论”,本论部分由一个较为复杂的演绎推论组成,演绎的大前提是借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的观点:文学作品反映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心理”,“它是时代的生活与情绪的历史”。高尔基的这一观点揭示了文学内涵的基本规律,具有鲜明的真理价值,用它来作演绎推论的大前提,是十分可靠的。

围绕这个大前提所包含的整体内容,作者组织了三个层面的分析材料:一是对时代生活(即史实)的分析;二是对作家思想情绪的分析;三是对作家咏史七绝独特表现手法技巧的分析。

三组分析中所列举的史实和作品分析材料,组成了整个复杂演绎推理的“小前提”。这些史料和作品都来自实在的引证,因而,其真实性是不容质疑的,最终的结论自然也就真实可靠了。

全文的结论,可以说既是本论中整个演绎推论的结论,又是对构成演绎推论小前提的三组分析材料的观点综合。结论的实质内涵是:杜牧不可能不凭自己的真实感情来写真实的生活,作品不可能不折射“会昌之政”所造成的残破景象,《江南春绝句》的前后两部分,表现的是自然美景同政治阴影的鲜明对照。据此,论题所说“烟雨楼台的独特意蕴”就是:“南朝梁武帝大倡佛教所建的无数寺院,如今还有几座飘摇在蒙蒙烟雨之中呢?”

试想,如果作者在写作之前,就有这样一个论证逻辑结构的大抵规划,那么写起文章来自然要轻松、便捷得多。由此,我们可以充分感触到:认识论证的逻辑方法,学会安排逻辑推论的技巧,对于学术论文的写作,意义十分重要。当然,这篇论文也并非无懈可击。至少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严格的考辨是不允许随意假设的。文章的结论,是在“这首七绝无疑写于作者这段特殊的江南生活阅历之中”的基础上得出来的,尽管作者对这种推断提供了不少论据,但最终仍旧没有彻底消除推断假设的意味。因此,还不能算是一种完全的确证。

其次,杜牧写过不少漂亮的咏史绝句,前人也的确有过所谓“二十八字史论”的美誉。但小杜咏史绝句大多都是直陈其意,没有过于隐晦的实例,这同《江南春绝句》还是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作何解释?论文作者并没有提及。

再次,诗歌的审美意味应是丰富隽永的。即使本文论点具有唯一的正确性,对前人自古至今的另一种理解的事实,也是应当给予认可的。从立论的语气上讲,立论一方不必要绝对地排斥前人的观点。因为,用这样的态度来认识文学作品客观的美学价值,才更加符合艺术审美和欣赏的规律。当然,作为一篇矫正前人观点的“翻案文章”,矫枉过正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理解的。

教育类论文选评

一、例文

对一个农村家庭教育先进典型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提纲

(1)调查目的:了解农村家庭教育先进典型的具体情况;分析农村家庭教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探索农村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一般规律。

(2)调查地点:云南省宣威市杨柳乡可渡村。

(3)调查对象:农民胡军道(男,54岁),阚福珍(女,52岁)夫妇。

(4)调查方法:走访,谈心,调查会。

(5)调查时间:1996年4月16日上午8∶30~11∶00。

(6)调查人员:(略)

(二)调查实况

为调查农民胡军道家庭教育先进经验,我们一行四人赶早上门。

胡家三间瓦房,跟周围的村民相比居住条件属于中等。我们到时,屋外有两个本村的木匠师傅在做家具。

来访者:“师傅们忙着做什么?”

师傅:“给他家打几套家具。”

来访者看到屋里屋外排列的新家具,问:“是不是做嫁妆?”

女主人掩着嘴笑。男主人:“不是,不是。他们(指孩子)都说现在的不好用,又不好看,要换一换。”

屋里原有两个小沙发,一个大沙发,都是旧的,正好够客人坐下,女主人忙沏茶,男主人忙装烟(黄壳“红梅”):

“你们来也不早点说一声,没有好烟,随便抽抽。”

来访者:“(家具)都做这么多了,还要做些什么?”

男主人:“还要做两个书柜,雪梅说学校的书架不好用。”(老三雪梅,中师毕业,本乡中心学校教师)

女主人:“她还要一对沙发,(不然)来个人没坐处。”

来访者:“几个孩子大学毕业都分在外面,现在工作情况咋样?你们放心不放心?”

女主人:“怎么会不放心呢?倒是他们不放心我们,经常写信来问‘给要这、给要哪’?我们缺什么嘛......”

男主人:(对几个大学及专科毕业在外工作的孩子一一介绍)

“唉,就是老四燕梅中学毕业没考上。其实,她学习也不差,就怪她大哥,老早早就写信来劝她‘不要怕考不上,考不着就来我这里,我给你找工作’。这不是,到时候就真的考不上了。你不劝她倒好,她懂得想她的事、使她的劲嘛!”

女主人:“现在她倒好了,在瑞丽开商店,姊妹几个数她文化最低,也数她最挣钱。”

男主人:“实际也满她苦,做生意也要舍得苦,没日没夜地苦。”

来访者:“还有几个在读书的?都介绍给两位上边来的老师听听。”

男主人:“老五在云南大学法律系,老六在城头一中读高中。”

来访者:“听说老六也是高材生——学习是前几名?”

女主人:“他读书不专心,姊妹七个就数他玩性最重。”

男主人:“前几年读初中,进城去参加化学竞赛,别人忙着复习准备,他倒跑出街上逛,看到人家在街边下象棋(摆残局),他蹲下去就跟人家来几盘!”

女主人:“胡冰梅(老七)倒是最乖了,就在上边乡上中学,今年毕业,老师说没问题。”(指升学)

来访者:“你们两口子劳动,抚这么多孩子读书,困难大不大?”

女主人:“现在不算了,都有他们(已参加工作的孩子)顾着许多。”

男主人:“前头些年是困难,那么多张嘴吃饭,个个都要读书,苦是的确苦。”

来访者:“你们有没有想过,让几个孩子少读点书,在家帮大人种地干活?”

女主人:“我们有时候也想,村里好些人都劝过我们——‘大人这么苦,怎么不叫回两个来?’——叫哪个?孩子们都学得好好的,那个我们也不忍心。”

男主人:“孩子们也懂事,叫他们花时间认真读书,可是一到放学,他们就直接到地里来干活,书包都等不得放下。”

女主人:“只要爹妈说过的事,费多大的力他们都要干完、干好。最忙的是烤烟叶的时候,掰下的烟叶背回家堆满三间屋子,等着孩子们下晚自习回家来才辫烟,辫到深更半夜,一杆杆送进烤房担好,才得睡觉。”

男主人:“读到大学,参加工作了,放假回来也是什么都要干,你叫他别干也不行。放下包,卷起袖子就笑着来了......”

来访者:“供孩子上学这么多年,家长觉得最困难的是什么?”

男主人:唉——(深思,但没有张口回答)

女主人:“孩子回来要钱买书,大人手头没有,借又借不到。有时从鸡窝里摸出一个鸡蛋,还热乎乎(刚下)的,交给孩子捧着去供销社,卖一个鸡蛋刚刚够买一本作业本。”

(屋子里很静,大家都没出声??)

(三)调查分析

我们所调查的胡军道、阚福珍一家,是誉满杨柳乡可渡村的教育先进家庭。根据对调查内容的初步分析,其家教成功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父母的基本素质较好:父亲胡军道虽然没进过学校,但自幼在外做工,喜欢学习,爱听人说书、讲故事,照他自己说,“书上的字认得些,读得出音来,但就是不会动手写”。母亲阚福珍是本村第一代高小(小学5~6年级)毕业生,用丈夫的话说,“孩子们一上学,有事都找她”。

2.父母对儿女态度端正:一方面,农活再苦再累,不让任何孩子停学;另一方面,家务和农活都要求孩子参加。七个孩子从小学开始,实际上都处于“半农半读”的学习状态,家庭内部形成了“有困难大家共同克服”的良好意识。

3.父母有一定的教育眼光:胡家的家庭教育,充满了“生活教育”和“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这种氛围是生活所迫、自然形成的。同样条件的农户,为什么别家不能如愿呢?根本原因就是家长有无“教育眼光”。胡军道把老四胡燕梅没有考上专业学校的原因,归咎于大哥缺乏分寸的误导。他认为孩子“懂得想她的事、使她的劲”,过早给她指点从商的出路,使她松懈,“到时候就真的考不上了”。所以结论是:“就怪她大哥”!胡军道的认识,包含着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多重内涵。此外,男女主人对老六“玩性重”的事例描述,好像是批评,却又有几分赞赏的口气,从中反映出他们对孩子个性的认可、肯定和尊重。这是非常可贵的。

同类推荐
  • 校园牌技类活动指导手册

    校园牌技类活动指导手册

    根据党和政府有关政策和部门的要求以及国内外最新校园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特别编撰了《五彩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丛书,不仅包括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管理、策划方案等指导性内容,还包括阅读、科普、歌咏、器乐、绘画、书法、美化、舞蹈、文学、口才、曲艺、戏剧、表演、游艺、游戏、智力、收藏、棋艺、牌技、旅游、健身等具体活动项目,还包括节庆、会展、行为、环保、场馆等不同情景的活动开展形式等,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娱乐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 中国政治史速读

    中国政治史速读

    历史总是让人回顾,让人想一探究竟。本书纵横交织,为我们介绍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以时间为线索,从王朝更替说起,分类而谈,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那已逝的历史。
  • 参透凡尘的经典禅意美文

    参透凡尘的经典禅意美文

    《经典美文系列丛书:参透凡尘的经典禅意美文》出于读者对禅意美文的喜爱,精挑细选了一部分名家的作品。聆听仁者、智者呓语,感受禅诗意般的清欢美好。柔软的心需要这些诗意来暖化,好的品行需要清凉的禅思来引导。在阅读中,以初心观照世间万物,触目随缘都是心光,幽幽而任远,得大自在,解脱尘世的种种烦恼,感受随时随地都是清欢的人间好时节。
  • 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

    本书是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思想道德修养课组的教师教学经验的结晶。以帮助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为出发点,以专题的方式集中讲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官难免应该掌握和理解的主要问题。它避免了同类教材中存在的内容重复、互相裹挟的弊病,比较精练而全面地体现了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是出现于21世纪初的带有新鲜气息的一本适合大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教材。
  • 红与黑(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红与黑(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耽于美色

    耽于美色

    第一次见到他时,他才六岁。娇小的身躯,墨色的长发,夜色的衣衫,漂亮的眼睛,如魔临世。那时,我便明白,我要他!可当他奄奄一息地躺在我面前我却无能为力时,那三分的兴起倾刻间,消失殆尽!
  • 淳熙玉堂杂记

    淳熙玉堂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校草的的狂热追求者

    校草的的狂热追求者

    他是帅气的校草,她是从不知减肥为何物的吃货—当她遇见了他,她才知道丘比特的?早就射中了她。阳光帅气的他和渺小的她的爱情故事从此拉开序幕。
  • 既然握紧就别放开

    既然握紧就别放开

    我们姓氏不同,没有血缘羁绊。九年时光不长不短哥,这是我第一次唤你吧。嗯我想以后也不用了,还是唤你翁宇吧。叫哥,我喜欢听。嘿,翁宇你还喘上是吧!老公和哥,二选一。哥…嗯,乖。没有多少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生活如涓流,平淡并不无味。想什么?要什么?有什么?想你,要一生,有这么一个人给我一生
  • 女捕头

    女捕头

    “朕从不敢相信朕会爱上一个男人,可事情就是这样了。”年少的天子如是说。“是男是女又如何?我才不会在乎,只要是你就行。”年轻的上司如是说。夏初有点郁闷。她本是警校一枚小警花,一朝穿越,却落得女扮男装青楼为家。一起谋杀案让她展露才能,误打误撞的进了衙门。也好,做不成警察,做个捕快也算间接实现了梦想。验尸查案、推理擒凶,夏初做捕快做得风生水起。只不过,查案断案她在行,这突如其来的爱情让她怎么破呢?
  • 脉:我对山姆的回应

    脉:我对山姆的回应

    本书以作者和美国教授山姆谈话的表现形式和生动的史实,介绍中华民族文化十大特征:以和为魂、以德为本、和平主义、爱国主义等等。
  • 夜旅人

    夜旅人

    1937年7月11日,上海699号公寓。晚上十点整,盛清让结束学界的讨论会返家,廊灯忽然灭了。2015年7月11日,上海699号公寓。晚上十点整,宗瑛从凶案现场回家,廊灯闪了闪。两个时空,因同一种光影交汇。盛清让,民国名律师,儒雅温和,老派正直,内心有一种积蓄力量的平和。宗瑛,现代女法医,冷静果敢,作风凛冽,为人有一种近乎单纯的执著。初相见,他是她的“不赶时间先生”,手握一把黑色折叠伞送她去医院。再相逢,他是她另一个时空的租客,拿着民国二十六年的租房证明。时空交错,深夜相逢。他们的爱情,在彼此的世界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一旦爆发,便是永恒。
  • 乱世沉浮

    乱世沉浮

    冯小怜,传奇般的女子,她的一生经历了三个男人,三个朝代。可是,这个看似活的多姿的女子,心中又是否会有许多无奈呢?有人说她是红颜祸水,有人说她是狐媚君主,可谁又知,君主又何尝不是情愿的呢?这个女子的无奈与悲哀,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如果有来生,我只愿再叫你一声高玮哥哥。”
  • 天尘冥

    天尘冥

    他,是临界的界皇子,是受百姓们爱戴的皇子,是南安国的武林盟主,是受武林中人钦佩的盟主,是耐世剑的主人,是让耐世剑百里挑一的主人,是邪瞳的拥有者,是具有皇室血统的邪瞳拥有者,是为了自己身边的人默默无私奉献的人,是哪怕牺牲也会为了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是武艺高强,却愿为自己女人平凡一生的人……
  • 网王之十二月尘埃落定的雪

    网王之十二月尘埃落定的雪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圣诞老人一定是存在的。”“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