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0300000001

第1章 学术思维的品格、模式和习惯(1)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快速地改变着整个世界,从“知识就是力量”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飞跃,将“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目标,如此迅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振兴中华民族,关键是科学技术,基础在于教育;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和造就,则是振兴教育的战略重点,这已经成为人人都明白的现实逻辑关系。

同理,终身学习和不断提高,是每一个人民教师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终身学习过程中要获得高效率的知识增长和能力提高,必须借助于先进教育思想的武装,熟练掌握现代教育研究的基本技能,这已经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要求。

作为高等师范学院各专业学科共同的专业技能课程,《学术论文写作》(亦即《科学论文写作》),有助于我们认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及其应用价值,帮助我们培养优秀的学术思维品格,养成良好的学术思维习惯,从根本上提高我们在现代教育中的职业竞争能力。“学术思维”不是神秘的词汇。无论古今,“学术”的含义都离不开运用知识,掌握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内涵。当然,从具体的人来讲,“闻道有先后,学术有专攻”,各有专长,需要相互弥补,共同合作;从任何一个专业的学术研究领域看,构成学术体系的学术问题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层次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学界泰斗是很少的,绝大多数的学术工作者都在做“积土成山”的基础工作。无论研究《汉字信息系统数字化》,还是研究《怎样帮助中、小学生纠正错别字》,从学术价值上讲都是很有意义的。因此,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一方面要破除“高山仰止”的迷信和畏惧,另一方面还要树立“路在脚下”、“志存高远”的精神和目标。

让我们满怀敬仰科学、热爱学术的激情,瞄准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目标,以探求真理的匆匆脚步,走进学术思维的广阔无垠的天地......

学术思维的品格

一、探求真理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崇高美德

(一)学术思维的价值取向在于探求真理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真理一词的原本意义都是指宗教教义的精髓。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真理一词逐渐被人们用来指代客观事物的规律和科学的定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对自身和自然的认识,一直经历着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化和迈进的过程,人们“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明真理和发展真理”;因而,在学术思维过程中,我们要“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靠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反过来说,在发现真理、证明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中,处处都显透着学术思维的漫漫足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的正是古今学人崇尚知识和学术、追求正义和真理的意志和决心。

被马克思誉为“近代实验科学真正始祖”的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0~1626)认为:“研究真理(就是向它求爱求婚),认识真理(就是与之同处)和相信真理(就是享受它),乃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

我们强调从这种高度来理解和认识学术思维的价值取向,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术爱好者、学术论文写作的学习者和实践者明确思想目标,把认真研究问题、大胆探索创新、勇于揭示和坚持真理的意志、品格和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为热爱真理而投入、为科学事业而献身的学术思维品格,拒绝那种自命清高、玄而又玄的学术倾向。

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塑造了一个为正义和真理可以接受一切打击和折磨的崇高形象,他敢于违抗神界最高统治者宙斯的意志,盗取火种送给灾难深重的人类,给人间带来了光明和力量。他因此遭到宙斯的残酷迫害和无情打击,被牢牢钉在高加索山顶的悬崖上,每天让一只鹰来啄食他的心肝肺腑,折磨长达3万年之久,而普罗米修斯永不屈服,永不后悔。青年马克思在自己的《博士论文·序》中,颂扬这位拯救和造福人类的先行者是“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也曾借用普罗米修斯的精神鼓舞人们追求理想的决心和斗志,把“人生之最高之理想在求进于真理”作为自己的不朽誓言。这些先进的理念、思想和勇气,是每一位热爱科学、热爱学术的人,应当尽早汲取的精神营养。

(二)探求真理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进步

还是那位弗兰西斯·培根说得有道理,他在致友人的书信中如此表白:

我写书不是为了消度空闲时间和供人们娱乐消遣。我所关心的是人类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这是我愿意借助于正确和健全的理智思考来加以改进的。

在自己的求职信中,弗兰西斯·培根还这样说道:“我无意于功名利禄,升官发财。我只希望能得到一个职业可以谋生,并有足够的业余闲暇使我能从事我所热爱的科学研究??我想清扫那些无意义的哲学争论,而探索一种可以通过观察、思考和发现,去达到真理的新途径,使人类知识得到进步。”正是为了最终实现这一目标,这位人类学术史上的巨匠在晚年完成了两部不朽的著作——《学术的进步》(1605)和《新工具》(1620)。

每一个真正了解实验科学卓越成就的人,每一个敢于正视实验科学思想指导下完成的近代工业革命对人类物质文明的突出贡献的人,都应当对这种以“推进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人生价值选择,投之以赞美的目光。

孔夫子一辈子“诲人不倦”,建立了世界思想宝库中积极进取的儒学思想体系,成为古今中外无数志士仁人称颂的“万世师表”。以至于今天资本主义世界的许多思想家,面对缺乏人情味的金钱关系和不可遏制的利益占有欲望而无可奈何,提倡运用具有无限包容精神的儒家思想来拯救世界。

这些典型事例,都是人类学术思想宝库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认真理解这些成果之所以形成的价值目标选择方式,帮助我们自觉锻炼“探求真理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进步”的学术思维品格,这是促进我们养成热爱真理、探求真理的崇高美德的最基础的思想条件。

二、严谨治学是形成学术思维品格的基础

如果说“崇高的美德”是探求真理的人们所期盼收获的鲜花和果实,那么,这种收获的到来不仅仅要有探求真理的盼望、勇气和决心,而且还必须具有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因此,我们反复强调:“严谨治学是形成学术思维品格的基础”。

人的认识要产生飞跃,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学习开始,通过量的积累最终达到质的飞跃。要真正做到严谨治学,夯实知识和学术的基础,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要刻苦学习前人留下的浩瀚知识

在人类科学史上,一个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总是有限的,人类的发展和进化之所以超乎其他种群而卓立于世,根本原因就是通过语言和文字的记载、传递,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

同一时代的人与人之间,先天并无太大的差别,通过后天不同的学习、积累和实践才产生了差异。如果说“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那么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由于“是不是认真一点、刻苦一点”所造成的。所谓“勤能补拙”,“功夫下到自然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前苏联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巴甫洛夫这样告诫青年人:“你们要想攀登到科学的高峰,应该先通晓科学的初步知识。前面的东西如果没有领会,就决不要动手去搞后面的”;“要养成谨严和忍耐的习惯。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琐碎工作。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累事实”。列夫·托尔斯泰的观点也一样,“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万丈高楼平地起”,靠的就是一砖一石的不断积累;“无数涓流成瀚海”,靠的也是一点一滴的无尽汇积。青年大学生要想成才,靠的正是学习人类浩瀚知识的刻苦精神。“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也是每一个求学者、每一个学术爱好者,事业赖以成功的真正秘诀。

(二)要科学积累一切有价值的实际经验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把二者总合起来,用得着中国一句老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只要有心,只要善于学习罢了。”要“有心”,要“善于学习”,就要在广泛学习前人、科学归纳总结的同时,用心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善于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成果。

一方面,自己要大胆实践,深入实践,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自己的实践。就学术思维的训练而言,就是要从培养自己对问题的发现能力开始,广泛钻研教材以外的相关论著和资料,寻求帮助自己解答问题、阐发观点的材料和思路,在对学术论题的思考和学术论文的写作中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如果我们能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的学科论文,认真写好学期论文和学年论文,并能对自己感兴趣的其他问题作出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四年大学生活中学术研究经验的积累,就可以促使我们逐步“入门”,并不断得到“深造”。

另一方面,要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成果。在信息发达的当今世界,知识信息的数量和载体迅猛增长,除了抓紧学习同自身专业相关的优秀论著之外,还要抓紧时间学习专业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因为,80%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在专业杂志上首先发表的。同时,还应当充分利用现代阅读手段,从计算机网络上查阅和下载对自己最有用处的成果资料。只有从别人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吸取最新的知识信息,学习最新的研究方法,接受最新的科学成果,才能使自己的信息触觉不迟钝,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落伍,才能为自己的学术思维插上腾飞的双翅。

(三)要有朝气蓬勃的创新意识

学习的目的在于使用,使用的效果如何,则要依靠创新的力度。我们耳闻目睹的教育现状告诉我们,谁不能从单纯记忆型和应试型的人才模式中摆脱出来,成为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主动者,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在具体的学习、实践过程中,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培养自己的学术思维能力和品格,就是增强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最现实的方法和最有效的措施。

在这个方面,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意见》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投入了一定的经费,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的条件,利用这些条件培育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成果,应当成为每一位大学生自觉树立的神圣职责。

培育创新意识和展示创造业绩,也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要从创造性的学习和训练开始,寻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和步骤,从课本拓展到课外,从基础知识拓展到应用实践,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做到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从而实事求是地树立自主创新的阶段目标,争取自主创新的积极成果。

当然,学习前人、注重实践和追求创新三个方面,并不是脱节和分离的,无论作为严谨治学的实践行动,还是作为形成学术思维品格的可靠条件,三者都是辩证统一、不可偏废的整体。只有在三个方面都身体力行、做出实效,严谨治学的学术思维品格才能逐步培养并最终形成。在这个问题上,任何一点畏难的情绪,任何一种贪图轻松享乐的想法,任何一丝自我满足的心理,任何一点自我放松和懈怠的意识,都是于事无补的。

三、与时俱进是学术思维品格的内在精神

近年来,“与时俱进”这个词组谁都不会陌生,但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我们的词典中原本没有这个词汇。这个典型的事例正好雄辩地证明了客观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的道理。

其实,我们的祖先就深知这个道理,从“宇宙”一词的含义便可推知一二。《淮南子·齐俗》云:“古往今来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庄子曾经不无豪迈地说:“余立于宇宙之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按照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时间和空间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既没有脱离空间的物体,也没有脱离时间的事态。“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正是把天体运行规律、时序的四季变化和动物的生老病死、植物的繁茂衰枯联系在一起来认识自然规律的。“与时俱进”本来应当是一个如同“春花秋月”一样普通的词汇。然而,在封建制度的漫长统治和封建思想的长期禁锢中,无论是政治还是思想的统治者们都希望自己的权利和意志永恒不变地一统天下,致使封建落后的思想形态逐步趋于保守,也正是来自对这样的历史缘由和思想根源的严肃反思,才促使我们把“与时俱进”作为“学术思维品格的内在精神”加以阐发和认识。

(一)强调学术思维品格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精神,首要目的就在于要破除迷信观念,克服盲从意识

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它要反应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科学是最具人本情怀的新工具,它的应用在于源源不断地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科学是人类创造的最为宝贵的遗产,它不接受任何个人的支配和限制,决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科学的思想越普及,科学的技术越先进,人类社会就越趋向进步,越趋向共同富裕和全面繁荣。把“与时俱进”作为内在精神的学术思维品格,要求我们为破除迷信、为实现深刻的思想解放、为推动科学的普及和社会的进步繁荣,作出不遗余力的贡献。

(二)强调学术思维品格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精神,核心内容就在于要推动理论的大胆创新

在这个方面,人民共和国的三位领袖都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给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在黑暗中摸索,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最广泛的革命实践,领导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奋斗,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在当时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人民实现了独立自主的愿望;邓小平严格按照实事求是的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前进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从“两个凡是”的僵化模式中解放出来,合理引入市场经济,从而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波澜壮阔的实践,大大推进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江泽民在科学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精髓的基础上,以开放和超前的思维方式把握世界发展的全局和趋向,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命运、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幸福高度结合起来,进行杰出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国际开放市场观念的成功对接,准备了科学的理论框架。这一切,无不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品格。

同类推荐
  • 感动学生的真情故事

    感动学生的真情故事

    真情,一个永恒但绝不沉重的话题,足以让我们的心阵阵颤动,足以让我们久久回味。李元秀主编的这本《感动学生的真情故事》给你讲述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没有奢华的辞藻,没有刻板的说教,有的只是朴实平淡的叙述。《感动学生的真情故事》的真情故事像一股清新的甘泉,流过你干涸的心田后,必然还你一片璀璨和希望。
  • 最新名言警句大全

    最新名言警句大全

    名言警句,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可以指导人生的旅程,激励和鞭策人们去追求事业的成功,人格的完美,愿望的实现;可以使人们在用它进行思维的过程中获得智慧、力量和勇气,从而影响和改变人的一生,使其前途充满希望和光明。所以,名言警句历来是人们重要的精神食粮。 本书内容丰富、门类较多,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既有古人之名言,又有今人之隽语。
  • 编织人际交往纽带(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编织人际交往纽带(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管理信息系统原理

    管理信息系统原理

    本书基于管理与技术融合的思想及社会一技术系统的视角,深入探讨了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用技术、方法与应用。全书分为6篇:第1篇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分类及管理信息系统对组织的作用;第2篇介绍了支持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主要技术;第3篇主要阐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发展、工作和构成的原理;第4篇展示和分析了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各类典型的应用系统;第5篇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开发的过程和方法;第6篇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开发中的项目管理、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
  • 达尔文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达尔文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天下第一李存孝

    天下第一李存孝

    公元890年秋天,自认武功天下第一的王彦章为保持天下第一的荣誉,不得不与前来淤泥岛的、已经秒杀了近百名自称武功天下第一高手的李存孝一战,不料未出两个回合即被击败。然而,李存孝与王彦章惺惺相惜,都有建立人人平等、安居乐业“理想国”的共同理想。于是,李存孝与王彦章结拜为兄弟,并在淤泥岛谈文论武、教授十几天武功后离去。此后,王彦章隐居不出,待李存孝在太原被杀后才投靠梁王,一直做到开国将军。王彦章被杀后,为李存孝守墓的周侗看着李存孝爱着的女人刘翠青、和爱着李存孝的女人李翠青相继在墓前自杀,看着五代君主相继败亡,宋朝建立,感觉自己已经90岁了,生命已经老了。
  •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邪宝

    邪宝

    已经完本,谢谢阅读。
  • 不修不朽

    不修不朽

    所谓修行:开发大脑,影响天地,天人合一,我主万物!太古时有不朽强者,太古后无人能成不朽之位。“世人修行为不朽,我修行为何?”他体内有剑仙专治太古大凶的禁制,他身上有不朽强者与他交易的黑珠,他手中有机缘所得千年不锈的铁剑……但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山村少年!
  •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悍妃本色

    悍妃本色

    一朝穿越,她被误认成大兴国太子妃而被囚禁东宫。几次逃跑未遂无奈和上官逸签下契约,成为替身太子妃。本来想做个混吃等死的坑夫米虫,岂料腹黑太子看不过去天天带美人回来骚扰,人人骂她是废物,某妃终于怒了!红颜是吧,让她更红!毒妺是吧,看谁更毒!情敌是吧,放马过来!美男是吧,越多越好……能赚钱能玩宫斗,能文善武为政客,智斗美男俘人心,最强情敌成闺蜜,上得战场下得厨房,谁说女子不如男?!嚣张男女爱挑战,某妃不屑冷哼:“各位别闹了,回家洗洗睡吧!”
  • 武禁烽烟

    武禁烽烟

    太平教,以民义为先,却为正道所不容。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金刚怒目,所以降伏诸魔。
  • 二流侦探与猫

    二流侦探与猫

    我喜欢惊悚乐园,喜欢里面的人物,所以……来写了。二流侦探与猫,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 冷情公主pk恶魔王子

    冷情公主pk恶魔王子

    她,是一个孤儿,身世是一个密。他,是世界第二大黑帮冷帮的大少爷,有着恶魔之称的他遇到了她.........
  • 异世奇缘之伍家族的阴谋

    异世奇缘之伍家族的阴谋

    一个叫流遇见的男生,因为他深爱的人死了,而后又在偏僻的山里,寻到了一个上古神器,因而发现了,一个由伍家族的绝世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