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59400000024

第24章 新时期(1976年10月以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代表人民的意志,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使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阔步前进。新时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历程中,相继产生了党和国家的新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些科学思想的基本原理与新时期中国妇女运动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丰富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及其对妇女理论丰富和发展的意义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以实事求是为核心内容,因此,也被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它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1945年中共七大在党章中正式确立的。但是,“文化大革命”中,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盛行,这条思想路线“被抛开了,给党的事业带来很大的危害,使国家遭到很大的灾难,使党和国家的形象受到很大的损害”。

新时期伊始,“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经济上的混乱还极其严重,妇女工作也不例外。“那时,要摆脱困境,打开局面是多么的不容易”。特别是,由于当时党的主要负责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为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设置了巨大的思想障碍。只有排除这一障碍,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状况。因为,遵循科学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的前提,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包括新时期妇女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主义事业,并在其实践中科学地、创造性地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提。也正因为如此,粉碎“四人帮”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者,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深入开展揭、批、查“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罪行,部分地开始进行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及党和国家组织的整顿工作;较快地恢复国民经济及促使其他各条战线的工作得到不同进展的同时,顶着“两个凡是”错误指导方针的压力,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进行了不懈努力,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1)“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观点的提出

新时期开始后,能否正确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包括能否正确地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妇女运动的领导及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妇女运动的指导,这对中国的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会有十分重大的影响。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在致中共中央的信中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上述观点,是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提出的。5月3日,中共中央转发了这封信,肯定了邓小平的意见。5月24日,邓小平在同中共中央办公厅两位同志的谈话中指出:“’两个凡是‘不行。把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讲的移到另外的问题上,在这个地点讲的移到另外的地点,在这个时间讲的移到另外的时间,在这个条件下讲的移到另外的条件下,这样做,不行嘛!”邓小平认为,能否打破“两个凡是”的束缚,“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他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个思想体系。......我们要高举旗帜,就是要学习和运用这个思想体系。”同年7月21日,他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进一步阐发了上述思想。这是新时期邓小平发出的端正思想路线的先声。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一文。次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由此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这篇文章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触及了重大的现实政治问题。针对当时党中央主要负责人对这场讨论予以压制的情况,5月至9月,邓小平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深刻阐明了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思想。6月2日,他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是唯物主义。”9月16日,他在长春听取中共吉林省委常委汇报工作时强调:“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他批评说:“所谓理论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现在对这样的问题还要引起争论,可见思想僵化。根本问题......还是违反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思想,违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实际上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反映。”在这段时间,叶剑英、陈云、李先念等领导人都对这场讨论表示了坚决支持的态度。这使得包括诸多妇女在内的党内外干部群众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及“左”倾思想的束缚,使广大干部群众受到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由此促进了全党重新确立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路线。

(3)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功召开

在进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基础上,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陈云同志的率先引领下,会议冲破了原定只讨论经济建设问题的范围,而使其成为一次拨乱反正和提出新的指导方针的会议。12月13日,邓小平在闭幕会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进一步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他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这篇讲话为随即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围绕把党的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个中心议题,果断地停止使用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错误口号,坚决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此外,全会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的成员。它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进入新时期后的一个崭新阶段——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开始了。

2.对妇女理论丰富和发展的意义

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功召开,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从根本上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结束1976年10月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包括妇女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与此同时,也为新时期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因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提高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特别是党的领导者和广大妇女工作者,从新时期中国妇女的客观实际出发思考和规划妇女运动的发展,总结其经验教训的自觉性,从而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最基础、最重要的认识条件。正因为如此,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妇女工作领导者,反复强调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妇女运动的问题。在进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期间,1978年9月8日至17日,中国妇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9日,时任全国妇联副主席的康克清在向大会所做的报告中,要求广大妇女工作者“学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善于发现、总结和运用先进典型来推动整个妇女工作的前进”。她还要求,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先进典型,总结先进典型,特别在推广先进典型的时候,一定要掌握一分为二这个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规律,“做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作为榜样的巨大力量。决不能把先进典型绝对化、神圣化、凝固化,不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照抄照搬他们的一切具体做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9月21日,邓颖超(时任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在表彰全国“三八”红旗手和“三八”红旗集体大会上的讲话中,号召全国妇女们“要学习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弄清楚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认识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就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坚持毛主席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端正思想路线,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

随着拨乱反正工作的完成,1982年9月6日,中共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部分,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做了完整、准确的概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此后,中国共产党沿用了这一概括,并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如何理解、贯彻这条思想路线提出新的要求。中共十二大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结合妇女运动发展中不断提出的新问题,党中央领导人和妇女工作领导者,更多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问题。

1983年2月11日,康克清(时任全国妇联主席)在全国妇联春节联欢会上讲道:“小平同志说,没有改革,就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妇联的机构,我们的妇女工作,究竟怎样改革?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坐在屋子里是想不出来的,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和群众一起参加改革,我们才能求得真知。”

1992年11月29日,陈慕华(时任全国妇联主席)在全国妇联六届五次执委会上专门讲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开拓进取”的问题。她强调:“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对我们妇联组织来说,就是要自觉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的精神状态,克服改革怕乱、竞争怕险、开拓怕难和’等、靠、要‘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符合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都要大力支持,并且大胆去试、大胆去创;凡是不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就要进行调整和改进;有些拿不准的可以先在局部或小范围试点;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就不要再去重复。”

进入21世纪后,在新时期的妇女运动取得很大成绩的情况下,2003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吴仪,在中国妇女第九次代表大会闭幕会上专门讲了“进一步解决社会反映强烈、关系妇女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她强调:“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受现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我们还不能为妇女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贫困仍是制约妇女发展的主要障碍;’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等思想和陈旧观念在社会上还有相当的影响;一些部门和单位性别意识淡薄、侵害妇女权益的问题屡屡发生;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总体上低于男性,农村女性辍学、失学现象仍然存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妇女卫生保健条件差、水平低;妇女在婚姻家庭领域受侵害的问题依然突出,强奸、拐卖妇女等严重侵害妇女人身权利的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仍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这种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对待现实妇女问题的态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对正确认识和解决妇女问题的影响。

可以说,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既打开了新时期党和人民思想解放的闸门,又指明了新时期党和人民思想解放的正确航向。正是遵循这条科学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指引广大妇女,特别是妇女工作者,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正确认识妇女的状况,提出妇女运动发展和妇女理论研究的目标与任务。这无论对妇女运动的发展,还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都是极为有益的。

二、新时期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

在拨乱反正基础上波澜壮阔地发展的妇女运动,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丰富和发展的实践基础。因为,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的任何一方面理论一样,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发展也不能脱离具体实践——妇女运动的实践。

新时期的中国妇女事业,是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重要方面折射出了这一事业发展的风貌。了解新时期的妇女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探讨新时期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976年10月以来,中国妇女运动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

1.1976年10月至1991年妇女运动的发展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拨乱反正工作的进行,妇女工作的重点逐步地、成功地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妇女运动在恢复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生,并在改革浪潮中急流勇进。

同类推荐
  • 创新概论

    创新概论

    创新的提法由来已久,但是,对创新理论的研究自20世纪才开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成为一个越来越广泛使用的名词。知识经济依赖于创新,只有创新能力的不断发掘、新方法的层出不穷、新产品的推陈出新,才能实现知识经济的良性循环。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 朗诵诗歌集

    朗诵诗歌集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中国学生缺什么?

    中国学生缺什么?

    本书以“当代中国学生缺什么”为主题,从缺真实、缺健康、缺阅读、缺创造、缺激情、缺发展、缺快乐等七个方面进行系统论述。全书以案例——反思——链接——回应为写作体例,通过鲜活的现实案例,明锐的反思分析,激发心灵的碰撞,揭示学生身上所投射出的教育、家庭及社会问题。引发思考。
  • 盛开:第十七届全国新概念获奖者范本作品A卷

    盛开:第十七届全国新概念获奖者范本作品A卷

    本书为2015年春节期间举办的第十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作品集,获奖者均为当下正游走在校园里的少年作者,他们拥有最崭新的视角和情感,以此描绘出新一代最年轻的成长面貌和梦想导航。作为《盛开》每年推出的特色系列,一直以来都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辅导类和课外阅读类书籍。
  • 智慧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智慧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多维视野中的农村社会研究

    多维视野中的农村社会研究

    文章讲述的是:城乡二元结构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内卷化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性别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等内容。
  • 陌瑾成了陌生人

    陌瑾成了陌生人

    终有一天,爱的人会和爱的人在一起,会成好朋友的终究会成好朋友。爱错人的人会甘愿微笑退出。没有那么多的如意,人生总要一波三折,连绵起伏。
  • 天烽

    天烽

    烽火连天的天启大陆。无数人因战争而家破人亡。天黑之后的世界,没有人敢享受它的黑暗。乱世中英雄无数,只是谁又能终止战争的脚步?
  • 屠天谕

    屠天谕

    三载失去一朝归,我失去了什么,我又得到了什么,身负血海深仇,大仇得报毅然踏上最强的道路,恢弘的武技,绚烂的魔法,璀璨的斗气,强横的妖兽,热血澎湃的奇妙星际旅行,外域得文明交织,一路高歌,只为踏上最强巅峰复活双亲。.................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终极妄想

    终极妄想

    很多年前我也许不会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这其他的种族,但是现在我觉得那是可能的。很多年轻我也许不会相信梦的世界是真实的,但是现在我相信了。世界上有很多未解之谜,甚至谜团,有的可能会被大家认为是不真实的。但是它确实存在。
  • 开天立道系统

    开天立道系统

    创世界,开天地。定秩序,立道源。系统生,天庭启。道宫成,吾为尊。
  • 聆听风雨之声

    聆听风雨之声

    童年的她,失去了自己的玩伴,却没有想到。这是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
  • 老北京的传说

    老北京的传说

    《老北京的传说》分为“老字号”、招幌以及市井生活三个部分。北京的老字号标志,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早期的民族商业文化、关系密切。在繁华的东四、西单、鼓楼、前门、大栅栏等处,店铺林立,各种商业字号比比皆是。许多店铺的名称、牌匾,文化品位之高,是其他城市很难比拟的。很多创业人都颇费心思,一心想给自己买卖图个好名字,这预示着生意成功的一半。
  • 中国2014:改革升挡

    中国2014:改革升挡

    随着十八界三中全会公告和《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决定》的公布,中国新一轮改革已经开启。国人的关注点也由是否重启改革转变为如何落实中央的政策。根据这一特点,本书选取各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企业家,就其所从事的研究、行业献言献策。为了力求拨开改革的迷雾,推动社会将改革的道路坚定走下去。书中选取的文章尖锐而犀利的指出中国在各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当采取的措施,学者、企业家思维力度之强,行文尺度之大,充分展现了改革的勇气与智慧。
  • 火影忍者:外传

    火影忍者:外传

    一个弱小的少年,带着满腔的热血,向着强者前进。一个壮实的青年,带着火红的妖狐,对着天空憧憬。一个完美的强者,带着至高的实力,寻找每一颗他心中的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