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1200000032

第32章 用益物权(5)

农地使用权,是指以种植、养殖、畜牧等农业目的,对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农用土地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据此定义,农地使用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一)农地使用权的主体为一切农业经营者

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之下,土地承包经营权之主体一般仅限于土地所属农业组织的内部成员,除此以外的其他农业经营者不得成为该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人。换言之,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关系中,发包方是土地所属的特定集体组织,承包方只能是该特定集体组织的社员,双方之间要有一定的行政关系。可见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而在明确以物权关系固定农地使用关系之后,基于物权理论,农地使用权人的范围即当然不行再局限于土地所属的本集体组织的成员———社员,相反,应扩及于一切农业经营者。

(二)农地使用权系以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经济组织长期使用的土地为客体

农地使用权是存于土地上的权利,建筑物上不得成立此项权利。所谓土地,以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或国家所有由集体经济组织长期使用的土地为限,在城市国有土地上不得成立农地使用权。具体言之,农地使用权的客体限于:耕地、草地、林地、滩涂、水面及其他适于农用目的的土地。

(三)农地使用权是一种在他人土地上进行农业性质的耕作、养殖或畜牧的用益物权

自罗马法以来,各国民法对于土地作为农业用地或作为建设用地的性质不同,规定了地上权与永佃权这两种物权性质的土地利用权制度。对于建设用地,我们前面已经在地上权章论述。

地上权与农地使用权虽同为利用他人土地的权利,但农地使用权之目的,限于农业性质的耕作(农作)、养殖或畜牧,这点与地上权不同。所谓耕作,是指在土地上投入劳力、资本等,进行栽培植物而获的收益,种植作物不以五谷为限,其他如种植瓜果蔬菜、茶烟桑麻等,也包括在内。但是如果以造林或欣赏为目的进行种植竹木而使用土地,则属于地上权。所谓畜牧,是指为获取畜产品而放牧和饲养牲畜等。所谓养殖是指为了获得水产品而在水面培育和繁殖水产动植物。

农地使用权是对他人土地进行直接使用、收益为内容的一种物权,故为用益物权。农地使用权一旦设定,权利人的权利即获确定,权利人立即可直接行使对土地的占有、使用及收益的权利,他人不得干涉。而且由于物权的效力,农地使用权人享有的这种权利,不但可以对抗社会一般人,而且也可以对抗土地所有人。

(四)农地使用权是不以支付地租为成立要件的物权

一般而言,农地使用权之成立为有偿,即设定农地使用权以交付地租为成立要件。但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的农业还处于一个相对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大多数农村人口还须直接靠土地生产维系生活。因此,在设定具体的农地使用权时,应当允许当事人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收取租金。至于农地使用权合法成立后,土地所有人免除其付租义务,则为土地所有人抛弃收租权利,与农地使用权是否无偿成立不能混为一谈。

三、农地使用权的期限

农地使用权是在他人的土地上进行种植、养殖和畜牧以获取收获的权利。权利人进行种植、养殖和畜牧的行为应是一种长期的行为。如种植树木,待树木成长砍伐以获收益,需要较长时间。同时如果农地使用权的期限过短则会导致使用权人的短期行为,如不进行投资致使土地肥力下降。因此,基于农地使用权的性质及目的,农地使用权的期限宜长不宜短,参考现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期限为50~70年,建议农地使用权的期限为50年,并规定期满如无法定事由,自动延长50年,依此类推。此所谓法定事由,具体由法律作出列举规定。可考虑作为法定事由的有:农地使用权人死亡而无适于继承农地使用权之继承人;农地使用权人转向从事非农业而无保留农地使用权的理由;农地转为非农用目的;农地因自然原因已归于消灭。

§§§第二节农地使用权的取得

一、因法律行为而取得

(一)农地使用权之设定

农地使用权之设定,指当事人双方经由设定合同创设农地使用权。农地使用权设定的当事人,一方为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一方为从事农业活动的农业经营者;客体为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或国家所有由集体经济组织长期使用的土地;内容为当事人双方之权利与义务。

一般而言,农地使用权之设定,须采用书面形式,并经依法登记后,始生效力。书面为农地使用权设定的成立要件,登记则为其生效要件。如农地使用权之设定不以书面为之,则无所谓农地使用权设定这生效问题。

(二)因转让而获得农地使用权

农地使用权能否转让呢?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来看,农地承包权在征得发包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转让。可见作为用益物权的农地使用权,应当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转让,使农地使用权具有一定的流转性。但转让不能违反农地使用权的目的。也有学者主张,农地使用权不应当允许转让,如不能出卖和赠与。①

(三)农地使用权之出租

农地使用权为用益物权之一种,具有财产价值,依其性质,可以作为为租赁关系之客体。也就是说,农地使用权可以出租。从而他人也就可因租赁关系而取得农地使用权之效力。

二、基于法律行为以外的原因而取得

基于法律行为以外之原因而取得农地使用权,仅有继承一种。一般而言,在被继承人死亡,继承开始时,继承人即取得被继承人之农地使用权,并不以登记为必要。但是,如非经登记,则继承人不得将取得的农地使用权予以出租。但从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来看,继承不能成为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原因。之所以不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是因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基于承包合同而产生,具有一定的身份性。同时也为了土地的有效的利用,防止继承人继承后因无力耕作导致田地荒芜。我们认为,农地使用权作为一种用益物权,属于财产权。应当允许农地使用权继承。

§§§第三节农地使用权的效力

农地使用权的效力,是指农地使用权人的权利和义务。农地使用权人取得权利后,即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一定的义务。

一、农地使用权人的权利

(一)农地使用收益权

农地使用权是在他人土地上进行耕作、养殖或畜牧的权利,因此在耕作、养殖或畜牧的范围内,农地使用权人当然得就土地为使用收益。这里所指的收益,不但指天然孳息,而且也包括法定孳息,如将土地出租而收取租金。农地使用权人进行使用收益农地时,可自主决定从事农业生产的方式、种类以及投入,他人无权干涉。

(二)出租权

前面已经提到,农地使用权为一种非专属性的财产权,因而依其性质,农地使用权人可将农地使用权出租于他人。但如果法律另有规定时,则不在此限。必须说明的是,我国台湾地区最近提出的《民法典物权编修正草案初稿》采取相反立场,明文禁止农地使用权人将其土地或农用工作物出租于他人。其第64条规定,“为顾全农用权设定之目的,明文禁止农用权人将其土地或农用工作物出租于他人。但关于农用工作物之出租另有习惯者,从其习惯”,“农用权人违反禁止规定时,土地所有人得终止农用权。”

农地使用权之出租,不得与设置于土地上的农用工作物分离而为出租。

①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50页。

(三)转让权

前面已讲述,我国目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经发包人的同意可进行转让。因此,作为用益物权的农地使用权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转让。但在农地使用权上能否设定担保物权呢?对此,我国法律无规定,学者也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农地使用权可以出租,但不可用于抵押;也有人认为,农地使用权可以出租,也可在集体组织内部成员之间设定抵押。本书认为,在承认农地使用权自由转让的前提下,也应当允许以农地使用权设定抵押。但不管是转让、出租,还是抵押,都不能违反农地使用权的目的。

(四)出资补偿权

在农地使用权消灭后,农地使用权人对投入于土地之上的投资尚未收回的,有权要求土地所有者予以补偿。

二、农地使用权人的义务

(一)支付地租的义务

农地使用权不以支付地租为成立要件。是否支付地租要视情况而定。如约定要支付地租,则支付地租为农地使用权人主要的义务。对于支付地租的种类、支付方式等,都由当事人自由约定,如无约定时,则依习惯。基于公平原则,如农地使用权人因不可抗力导致其收益减少或全无时,农地使用权人可向土地所有人请求减免其地租。

(二)依约定方法和用途使用土地

农地使用权人负有依约定的使用方法及目的使用土地的义务。换言之,农地使用权人不得以约定方法以外的方法使用土地,或将土地用作其他目使用。违反此项义务导致土地所有人损严重时,土地所有人可终止其农地使用权。

(三)保持土地之生产力

农地使用权人以耕作、养殖或畜牧为目的使用土地时,负有保持土地生产力之义务。违反此项义务,导致土地不能依原约定方法使用收益时,并经土地所有人阻止或通知改善而无效时,土地所有人可终止其农地使用权。

(四)返还土地的义务

在农地使用权消灭时,农地使用权人应当将土地返还给土地所有人。如果当事人约定,在返还土地时应恢复原状,农地使用权人应当恢复原状。

§§§第四节农地使用权的消灭

农地使用权之消灭,包括消灭原因与消灭后果。就消灭原因而言,农地使用权为物权之一种,物权之一般消灭原因,如标的物灭失、约定存续期间届满、混同及标的物被征收等,在农地使用权也有适用,以下仅说明农地使用权的特殊消灭原因。在此之后,说明农地使用权消灭之后果。

一、农地使用权的消灭原因

(1)农地使用权之抛弃。农地使用权的抛弃,为农地使用权消灭的一项重要原因。学者对于农地使用权可否随时抛弃产生疑问。通说采取否定立场,认为农地使用权不得随时抛弃,而仅在一定情况下才可抛弃。所谓一定情况下,是指在一定期限以前向土地所有人作出抛弃农地使用权的意思表示。另外,有立法(草案)和学说认为,因不可抗力致使农地使用权人3年间全无收益时,农地使用权人可抛弃其权利;非因不可抗力,继续1年不为耕种时,视为农地使用权人抛弃其权利,此时农地使用权消灭。①农地使用权之抛弃,为物权变动之一种,因此,非经登记一般不生抛弃之效力。

(2)农地使用权人违反禁止性规定时,土地所有人可终止农地使用权,此时农地使用权消灭。

(3)农地使用权人应依约定的使用方法使用土地,其以耕作、养殖或畜牧为目的时,应保持其生产力。农地使用权人违反此项义务,致使土地不能依原约定方法使用收益时,经土地所有人阻止或通知农地使用权人改善而无效时,土地所有人可终止其农地使用权。此时农地使用权消灭。

二、农地使用权消灭的法律后果

农地使用权消灭,通常产生以下三项法律后果:

(1)农地使用权消灭时,农地使用权人负有注销农地使用权登记,返还土地于所有人的义务。

(2)农地使用权消灭时,土地上的出产物及农用工作物,皆为农地使用权人花费劳力或资金设置所得,因而其可取回出产物及农用工作物。

(3)土地所有人应偿还特别改良费用或其他有益费用。即农地使用权人为增加土地之生产力或土地之使用上的便利,而支出特别改良费用或其他有益费用,农地使用权消灭时土地所人应向农地使用权人予以返还。至于返还的数额,一般以现存的增加额为限。

①陈华彬:《物权法原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537页。

§§§第十一章地役权

§§§第一节地役权的基础理论

一、地役权的概念与特征

地役权,是指为使用自己土地的便利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在地役权关系中,为自己土地的便利而使用他人土地的一方称为地役权人,又称为需役地人,需要提供便利的土地称为需役地;将自己的土地供他人使用的一方称为供役地人,供役地人的土地称为供役地。地役权的法律特征主要有:

(一)地役权是存在于他人土地上的物权

地役权的客体是土地,并以该土地属于他人所有或使用为要素。地役权的成立,以有两块土地为必要,享有地役权的土地叫“需役地”,供使用的土地叫“供役地”。需役地与供役地一般是相互毗连的,但并不以此为限。供役地原则上应为他人所有,但在该地为一人所有,却为不同的人使用时,也可设定地役权。对于地役权的本质,学说上曾存在着需役地所有权延长说、增加需役地价格之形状说、需役地权利说等不同学说。①但多数学者认为,地役权的本质是一种以限制供役地所有权为内容的他物权。

(二)地役权是为自己土地的便利而设定的权利

设定地役权的目的在于为自己土地的使用提供便利,以增加自己土地的效用,提高利用价值。即使用供役地的目的,是为了需役地的便利。所谓“便利”,又称“便宜”,一般指方便利益,不以经济上的利益为限,精神上的利益也包括在内,如为欣赏山水设立的“眺望地役权”即属此类。如《意大利民法典》第1028条规定:“除经济利益外,需役地本身具有的较多的方便条件或者环境条件也是便利。同样需役地本身具有的工业用途也是一种便利。”“便利”的内容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及公序良俗原则,可由当事人根据实际情况约定。一般认为“便利”的内容有以下几项:①以供役地供使用,如通行、汲水地役权;②以供役地的收益为目的,如取土地役权;③以避免相邻关系的任意规定为目的,如依相邻关系土地所有人有不得设置屋檐的义务,假如该人欲避免这一义务,则在邻地上设定一直注雨水的地役权即可;④以禁止供役地的某种使用为目的,如要求邻地不得建筑一定高度的房屋的地役权。供役地所有人就需役地所有人对其土地的使用,有容忍的义务或不作为。在此,须理解“他人土地”和“自己土地”的意思。所谓“自己土地”是指自己享有使用权的土地,而非专指享有所有权的土地;所谓“他人土地”是指他人享有使用权的土地。因为设定地役权的目的在于调节土地的利用的关系,并不在于调节土地的所有关系。故此,只要存在设定地役权的需要,非所有人可以为自己使用的土地在他人具有使用权的土地上设定地役权。

①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73页。

(三)地役权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

同类推荐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与处理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与处理

    本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法律知识宣讲》丛书之一。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为蓝本,结合相关司法解释进行了宣讲。
  •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你不知道的刑侦内幕:一线警察讲段子1

    你不知道的刑侦内幕:一线警察讲段子1

    《你不知道的刑侦内幕:一线警察讲段子》是由资深警察何斌经过五年采访,根据一线警察口述资料,加工整理而成的一部刑侦纪实故事集,书中精选了四十多个真实的经典案件,包括杀人案、抢劫案、诈骗案、盗窃案等不同案件类型,将凶杀、绑架、奸情等犯罪元素一网打尽。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热门推荐
  • 田园锦绣

    田园锦绣

    穿越前,种田养鱼包山头,发家致富。穿越后,种田养鱼包山头,发家致富。目标一致,套路熟悉,甩手去干!不蒸馒头争口气,绝户头的小日子也要过得风生水起!至于那两个穷追不舍的美男,肖彦莹哈哈一笑:谁干农活又快又好,就是谁了!简护卫:挑粪这事情,俺小时候经常做!许世子:挑粪真是个技术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美女的神级管家

    美女的神级管家

    极品男保姆,进入到一家美女如云的合租别墅!帮美女洗澡,给美女穿衣,甚至给美女服务,只要美女要求的,高朝一定奋不顾身!更加让高朝抓狂的是,时不时会有特殊技能从天而降:透视、隐身、变身、、、、、、、高朝被女神玩,何尝不是高朝在玩女神!
  • 森灵妖姬

    森灵妖姬

    煞星陨落,妖女降世。她是来路诡异的血婴,偷盗成性,在山野市井摸爬滚打,遭尽世俗白眼!虎落平阳,鸡犬相欺。他是身世高贵的王长孙,文武双全,却被弃作他国质子,饱受世间冷暖!人界,玖洲大陆。九国鼎立,硝烟四起!她叹:“天下统一,该有多好。”他诺:“我若为帝,你必为后!”仙界,九霄云宫。逍遥成仙,无欲无求。她笑:“我若成仙,忘了你该多好。”他怒:“我绝不许,羡鸳鸯不羡仙!”魔界、妖界、魅界……岁月蹉跎,物是人非,事事不休,千里相寻。灵界,古之森林。身世之谜,鸠占鹊巢!她哭:“你为人帝,我为灵媂,此生不复相见。”他闹:“跨越异界,弃帝成魔,此生绝不后悔!”(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博弈爱,我爱故我在

    博弈爱,我爱故我在

    我不敢说,我有办法救你,救你就是救我自己,力量在爱里;再不容迟疑,我爱故我在,爱,动手吧。他爱你,并不是你是谁,而是他在你身边,他是谁;一旦,失去了对你的好,不再会对自己好了;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爱是对的,错的还没学会爱,就急着去爱。
  • 海贼王之魔芯

    海贼王之魔芯

    你是我第一个男人,一个冷漠无情的男人,爱上你...我再也别无他法......我本天真的以为,你不仅爱我的肉体,还爱我的全部......可惜我错了,你到头来一直都再利用我,利用我,一再利用我......“罗,你是否有真心的爱过我吗?”她看着他,仿佛这个世界只有他和她。“......”他低头不语,她便知道答案。“你不爱我,就把心脏还我............————————————————分界线——————————————————这篇是脑洞大开所致QAQ罗大已被崩坏QwQ不喜勿入QvQ看了有什么写不好的地方请尽情吐槽Q3Q谢谢支持么么哒233
  • 霸道少爷的萌宠妻

    霸道少爷的萌宠妻

    她是一个被四个哥哥宠爱的小公主,四个哥哥对她的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有我自己的梦想,我才不要听你们的安排,我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
  • 日本论日本人

    日本论日本人

    《日本论日本人》由戴季陶、蒋百里所著,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原始信仰、皇权崇拜、社会阶级的演变、武士和町人的性格、政党的形成、民族主义向军国主义的演变、社会风气、生活习惯、家庭成员的关系等,一一作了分析。《日本论日本人》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代日本的国际局势、经济困境、政党矛盾、阶级隔阂等,综观了日本社会的变迁,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这两部作品被学界视为中国人研究日本的标杆性的著作,其思想价值经久不衰,在今天天对于中国读者了解日本的民族性格仍有重要作用。
  • 哑巴王爷妖娆妃

    哑巴王爷妖娆妃

    她是妖娆狠辣的魔宫宫主。杀公主,废皇后,夺位登基。他是身体孱弱的哑巴皇子。抢皇位,征四国,君临天下。他的人生目标:宠她爱她,将天下最好的都给她!她的人生目标:陪他伴他,他若为帝,她必为后!他们的共同格言;天下人的死活与我何干,只要他(她)在我身边就好!
  • 草原猛士的旅程

    草原猛士的旅程

    广袤无垠的草原,气候类型多样,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复杂。在如此辽阔的草原上还生活着许多可爱的野生动物。但是由于人类对草原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危机人类与动物的生存环境。如何保护草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成为人类面对的课题。
  • 秉性能移

    秉性能移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实际上等于说,人的秉性的改变与完善同人的生活环境没有内在的联系,这实属一种偏见。人首先要改变与完善秉性,才能改变与完善江山。好秉性,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是遇事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不计较;遇人则能宽容,善爱人,平等相待。因而,好秉性的人,少有烦恼,心态健康,长寿者多。那么,如果我们力所不及,做不了伟人、巨人、能人、出人头地的人,不妨做一个好秉性的人。好秉性,是令人羡慕的秉性。生性好秉性的人,未必大富大贵,却能洒脱快乐。好秉性的人,能伸能屈,知进知退,经得起成功失败。她秉性的人,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得之淡然,失之泰然,胡能成大事。谬误向前一步,就成真理;秉性移动一点,就成好人。爱江山更爱好人,移江山先移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