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8900000018

第18章 呼兰河传(16)

但是老厨子就不然了。有的时候,他和冯歪嘴子谈天,故意谈到一半他就溜掉了。因为冯歪嘴子隔着爬满了黄瓜秧的窗子,看不见他走了,就自己独自说了一大篇话,而后让他故意得不到反响。

老厨子提着筐子到后园去摘茄子,一边摘着一边就跟冯歪嘴子谈话,正谈到半路,老厨子蹑手蹑足的,提着筐子就溜了,回到屋里去烧饭去了。

这时冯歪嘴子还在磨房里大声地说:

“西公园来了跑马戏的,我还没得空去看,你去看过了吗?老王。”

其实后花园里一个人也没有了,蜻蜓,蝴蝶随意地飞着,冯歪嘴子的话声,空空地落到花园里来,又空空地消失了。

烟消火减了。

等他发现了老王早已不在花园里,他这才又打起梆子来,看着小驴拉磨。

有二伯一和冯歪嘴子谈话,可从来没有偷着溜掉过,他问下雨天,磨房的房顶漏得厉害不厉害?磨房里的耗子多不多?

冯歪嘴子同时也问着有二伯,今年后园里雨水大吗?茄子、云豆都快罢园了吧?

他们两个彼此说完了话,有二伯让冯歪嘴子到后园里来走走,冯歪嘴子让有二伯到磨房去坐坐。

“有空到园子里来走走。”

“有空到磨房里来坐坐。”

有二伯于是也就告别走出园子来。冯歪嘴子也就照旧打他的梆子。

秋天,大榆树的叶子黄了,墙头上的狗尾草干倒了,园里一天一天地荒凉起来了。

这时候冯歪嘴子的窗子也露出来了。因为那些纠纠缠缠的黄瓜秧也都蔫败了,舍弃了窗棂而脱落下来了。

于是站在后园里就可看到冯歪嘴子,扒着窗子就可以看到在拉磨的小驴。那小驴竖着耳朵,戴着眼罩。走了三五步就响一次鼻子,每一抬脚那只后腿就有点瘸,每一停下来,小驴就用三条腿站着。

冯歪嘴子说小驴的一条腿坏了。

这窗子上的黄瓜秧一干掉了,磨房里的冯歪嘴子就天天可以看到的。

冯歪嘴子喝酒了,冯歪嘴子睡觉了,冯歪嘴子打梆子,冯歪嘴子拉胡琴了,冯歪嘴子唱唱本了,冯歪嘴子摇风车了。只要一扒着那窗台,就什么都可以看见的。

一到了秋天,新鲜黏米一下来的时候,冯歪嘴子就三天一拉磨,两天一拉黏糕。黄米黏糕,撒上大云豆。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三个铜板一条,两个铜板一片的用刀切着卖。愿意加红糖的有红糖,愿意加白糖的有白糖。

加了糖不另要钱。

冯歪嘴子推着单轮车在街上一走,小孩子们就在后边跟了一大帮,有的花钱买,有的围着看。

祖父最喜欢吃这黏糕,母亲也喜欢,而我更喜欢。母亲有时让老厨子去买,有的时候让我去买。

不过买了来是有数的,一人只能吃手掌那么大的一片,不准多吃,吃多了怕不能消化。

祖父一边吃着,一边说够了够了,意思是怕我多吃。母亲吃完了也说够了,意思是怕我还要去买。其实我真的觉得不够,觉得再吃两块也还不多呢!不过经别人这样一说,我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也就不好意思喊着再去买,但是说实在话是没有吃够的。

当我在大门外玩的时候,推着单轮车的冯歪嘴子总是在那块大黏糕上切下一片来送给我吃,于是我就接受了。

当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冯歪嘴子一喊着“黏糕”“黏糕”地从大墙外经过,我就爬上墙头去了。

因为西南角上的那段土墙,因为年久了出了一个豁,我就扒着那墙豁往外看着。果然冯歪嘴子推着黏糕的单轮车由远而近了。来到我的旁边,就问着:

“要吃一片吗?”

而我也不说吃,也不说不吃。但我也不从墙头上下来,还是若无其事地呆在那里。

冯歪嘴子把车子一停,于是切好一片黏糕送上来了。

一到了冬天,冯歪嘴子差不多天天出去卖一锅黏糕的。

这黏糕在做的时候,需要很大的一口锅,里边烧着开水,锅口上坐着竹帘子。把碾碎了的黄米粉就撒在这竹帘子上,撒一层粉,撒一层豆。冯歪嘴子就在磨房里撒的,弄得满屋热气蒸蒸。进去买黏糕的时候,刚一开门,只听屋里火柴烧得噼啪地响,竟看不见人了。

我去买黏糕的时候,我总是去得早一点,我在那边等着,等着刚一出锅,好买热的。

那屋里的蒸气实在大,是看不见人的。每次我一开门,我就说:

“我来了。”

冯歪嘴子一听我的声音就说:

“这边来,这边来。”

有一次母亲让我去买黏糕,我略微地去得晚了一点,黏糕已经出锅了。我慌慌忙忙地买了就回来了。回到家里一看,不对了。母亲让我买的是加白糖的,而我买回来的是加红糖的。当时我没有留心,回到家里一看,才知道错了。

错了,我又跑回去换。冯歪嘴子又另外切了几片,撒上白糖。

接过黏糕来,我正想拿着走的时候,一回头,看见了冯歪嘴子的那张小炕上挂着一张布帘。

我想这是做什么,我跑过去看一看。

我伸手就掀开布帘了,往里边一看,呀!里边还有一个小孩呢!

我转身就往家跑,跑到家里就跟祖父讲,说那冯歪嘴子的炕上不知谁家的女人睡在那里,女人的被窝里边还有一个小孩,那小孩还露着小头顶呢,那小孩头还是通红的呢!

祖父听了一会觉得纳闷,就说让我快吃黏糕罢,一会冷了,不好吃了。

可是我哪里吃得下去。觉得这事情真好玩,那磨房里边,不单有一个小驴,还有一个小孩呢。

这一天早晨闹得黏糕我也没有吃,又戴起皮帽子来,跑去看了一次。

这一次,冯歪嘴子不在屋里,不知他到哪里去了,黏糕大概也没有去卖,推黏糕的车子还在磨盘的旁边扔着。

我一开门进去,风就把那些盖上白布帘吹开了,那女人仍旧躺着不动,那小孩也一声不哭,我往屋子的四边观察一下,屋子的边处没有什么变动,只是磨盘上放着一个黄铜盆,铜盆里泡着一点破布,盆里的水已经结冰了,其余的没有什么变动。

小驴一到冬天就住在磨房的屋里,那小驴还是照旧的站在那里,并且还是安安敦敦地和每天一样地抹搭着眼睛。其余的磨房里的风车子、罗柜、磨盘,都是照旧地在那里呆着,就是墙根下的那些耗子也出来和往日一样地乱跑,耗子一边跑着还一边吱吱喳喳地叫着。

我看了一会,看不出所以然来,觉得十分无趣。正想转身出来的时候,被我发现了一个瓦盆,就在炕沿上已经像小冰山似的冻得鼓鼓的了。于是我想起这屋的冷来了,立刻觉得要打寒颤,冷得不能站脚了。我一细看那扇通到后园去的窗子也通着大洞,瓦房的房盖也透着青天。

我开门就跑了,一跑到家里,家里的火炉正烧得通红,一进门就热气扑脸。

我正想要问祖父,那磨房里是谁家的小孩。这时冯歪嘴子从外边来了。

戴着他的四耳帽子,他未曾说话先笑一笑的样子,一看就是冯歪嘴子。

他进了屋来,他坐在祖父旁边的太师椅上,那太师椅垫着红毛哔叽的厚垫子。

冯歪嘴子坐在那里,似乎有话说不出来。右手不住地摸擦着椅垫子,左手不住地拉着他的左耳朵。他未曾说话先笑的样子,笑了好几阵也没说出话来。

我们家里的火炉太热,把他的脸烤得通红的了。他说:

“老太爷,我摊了点事。……”

祖父就问他摊了什么事呢?

冯歪嘴子坐在太师椅上扭扭歪歪的,摘下他那狗皮帽子来,手里玩弄着那皮帽子。未曾说话他先笑了,笑了好一阵工夫,他才说出一句话来:

“我成了家啦。”

说着冯歪嘴子的眼睛就流出眼泪来,他说:

“请老太爷帮帮忙,现下她们就在磨房里呢!她们没有地方住。”

我听到了这里,就赶快抢住了,向祖父说:

“爷爷,那磨房里冷呵!炕沿上的瓦盆都冻裂了。”

祖父往一边推着我,似乎他在思索的样子。我又说:

“那炕上还睡着一个小孩呢!”

祖父答应了让他搬到磨房南头那个装草的房子里去暂住。

冯歪嘴子一听,连忙就站起来了,说:

“道谢,道谢。”

一边说着,他的眼睛又一边来了眼泪,而后戴起狗皮帽子来,眼泪汪汪的就走了。

冯歪嘴子刚一走出屋去,祖父回头就跟我说:

“你这孩子当人面不好多说话的。”

我那时也不过六七岁,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我问着祖父:

“为什么不准说,为什么不准说?”

祖父说:

“你没看冯歪嘴子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吗?冯歪嘴子难为情了。”我想可有什么难为情的,我不明白。

晌午,冯歪嘴子那磨房里就吵起来了。

冯歪嘴子一声不响地站在磨盘的旁边,他的掌柜拿着烟袋在他的眼前骂着,掌柜的太太一边骂着,一边拍着风车子,她说:

“破了风水了,我这碾磨房,岂是你那不干不净的野老婆住的地方!”

“青龙白虎也是女人可以冲的吗!”

“冯歪嘴子,从此我不发财,我就跟你算账;你是什么东西,你还算个人吗?你没有脸,你若有脸你还能把个野老婆弄到大面上来,弄到人的眼皮下边来……你赶快给我滚蛋……”

冯歪嘴子说:

“我就要叫她们搬的,就搬……”

掌柜的太太说:

“叫她们搬,她们是什么东西,我不知道。我是叫你滚蛋的,你可把人糟蹋苦了……”

说着,她往炕上一看:

“唉呀!面口袋也是你那野老婆盖得的!赶快给我拿下来。

我说冯歪嘴子,你可把我糟蹋苦了。你可把我糟蹋苦了。”

那个刚生下来的小孩是盖着盛面口袋在睡觉的,一齐盖着四五张,厚敦敦的压着小脸。

掌柜的太太在旁边喊着:

“给我拿下来,快给我拿下来!”

冯歪嘴子过去把面口袋拿下来了,立刻就露出孩子通红的小手来,而且那小手还伸伸缩缩地摇动着,摇动了几下就哭起来了。

那孩子一哭,从孩子的嘴里冒着雪白的白气。

那掌柜的太太把面口袋接到手里说:

“可冻死我了,你赶快搬罢,我可没工夫跟你吵了……”

说着开了门缩着肩膀就跑回上屋去了。

王四掌柜的,就是冯歪嘴子的东家,他请祖父到上屋去喝茶。

我们坐在上屋的炕上,一边烤着炭火盆,一边听到磨房里的那小孩的哭声。

祖父问我的手烤暖了没有?我说还没烤暖,祖父说:

“烤暖了,回家罢。”

从王四掌柜的家里出来,我还说要到磨房里去看看。祖父说,没有什么的,要看回家暖过来再看。

磨房里没有寒暑表,我家里是有的。我问祖父:

“爷爷,你说磨房的温度在多少度上?”

祖父说在零度以下。

我问:

“在零度以下多少?”

祖父说:

“没有寒暑表,哪儿知道呵!”

我说:

“到底在零度以下多少?”

祖父看一看天色就说:

“在零下七八度。”

我高兴起来了,我说:

“嗳呀,好冷呵!那不和室外温度一样了吗?”

我抬脚就往家里跑,井台,井台旁边的水槽子,井台旁边的大石头碾子,房户老周家的大玻璃窗子,我家的大高烟筒,在我一溜烟地跑起来的时候,我看它们都移移动动的了,它们都像往后退着。我越跑越快,好像不是我在跑,而像房子和大烟筒在跑似的。

我自己玄乎得跑得和风一般快。

我想那磨房的温度在零度以下,岂不是等于露天地了吗?

这真笑话,房子和露天地一样。我越想越可笑,也就越高兴。

于是连喊带叫地也就跑到家了。

下半天冯歪嘴子就把小孩搬到磨房南头那草棚子里去了。

那小孩哭的声音很大,好像他并不是刚刚出生,好像他已经长大了的样子。

那草房里吵得不得了,我又想去看看。

这回那女人坐起来了,身上披着被子,很长的大辫子垂在背后,面朝里,坐在一堆草上不知在干什么,她一听门响,她一回头。我看出来了,她就是我们同院住着的老王家的大姑娘,我们都叫她王大姐的。

这可奇怪,怎么就是她呢?她一回头几乎是把我吓了一跳。

我转身就想往家里跑。跑到家里好赶快地告诉祖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看是我,她就先向我一笑,她长的是很大的脸孔,很尖的鼻子,每笑的时候,她的鼻梁上就皱了一堆的褶。今天她的笑法还是和从前的一样,鼻梁处堆满了皱褶。

平常我们后园里的菜吃不了的时候,她就提着筐到我们后园来摘些茄子、黄瓜之类回家去。她是很能说能笑的人,她是很响亮的人,她和别人相见之下,她问别人:

“你吃饭了吗?”

那声音才大呢,好像房顶上落了喜鹊似的。

她的父亲是赶车的,她牵着马到井上去饮水,她打起水来,比她父亲打的更快,三绕两绕就是一桶。别人看了都说:

“这姑娘将来是个兴家立业好手!”

她在我家后园里摘菜,摘完临走的时候,常常就折一朵马蛇菜花戴在头上。

她那辫子梳得才光呢,红辫根,绿辫梢,干干净净,又加上一朵马蛇菜花戴在鬓角上,非常好看。她提着筐子前边走了,后边的人就都指指划划地说她的好处。

老厨子说她大头子大眼睛长得怪好的。

有二伯说她膀大腰圆的带点福相。

母亲说她:

“我没有这么大的儿子,有儿子我娶她,这姑娘真响亮。”

同院住的老周家三奶奶则说:

“哟哟,这姑娘真是一棵大葵花,又高又大,你今年十几啦?”

周三奶奶一看到王大姐就问她十几岁?已经问了不知几遍了,好像一看见就必得这么问,若不问就好像没有话说似的。

每逢一问,王大姐也总是说:

“二十了。”

“二十了,可得给说一个媒了。”再不然就是,“看谁家有这么大的福气,看吧,将来看吧。”

隔院的杨家的老太太,扒着墙头一看见王大姐就说:

“这姑娘的脸红得像一盆火似的。”

现在王大姐一笑还是一皱鼻子,不过她的脸有一点清瘦,颜色发白了许多。

她怀里抱着小孩。我看一看她,她也不好意思了,我也不好意思了。我的不好意思是因为好久不见的缘故,我想她也许是和我一样吧。我想要走,又不好意思立刻就走开。想要多呆一会又没有什么话好说的。

我就站在那里静静地站了一会,我看她用草把小孩盖了起来,把小孩放到炕上去。其实也看不见什么是炕,乌七八糟的都是草,地上是草,炕上也是草,草捆子堆得房梁上去了。那小炕本来不大,又都叫草捆子给占满了。那小孩也就在草中偎了个草窝,铺着草盖着草地就睡着了。

我越看越觉得好玩,好像小孩睡在喜鹊窝里了似的。

到了晚上,我又把全套我所见的告诉了祖父。

祖父什么也不说。但我看出来祖父晓得的比我晓得的多的样子。我说:

“那小孩还盖着草呢!”

祖父说:

“嗯!”

我说:

“那不是王大姐吗?”

祖父说:

“嗯。”

祖父是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听的样子。

等到了晚上在煤油灯的下边,我家全体的人都聚集了的时候,那才热闹呢!连说带讲的。这个说,王大姑娘这么的。

那个说王大姑娘那么着……说来说去,说得不成样子了。

说王大姑娘这样坏,那样坏,一看就知道不是好东西。

说她说话的声音那么大,一定不是好东西。哪有姑娘家家的,大说大讲的。

有二伯说:

“好好的一个姑娘,看上了一个磨房的磨倌,介个年头是啥年头!”

老厨子说:

“男子要长个粗壮,女子要长个秀气。没见过一个姑娘长得和一个抗大个的(抗工)似的。”

有二伯也就接着说:

“对呀!老爷像老爷,娘娘像娘娘,你没四月十八去逛过庙吗?那老爷庙上的老爷,威风八面,娘娘庙上的娘娘,温柔典雅。”

老厨子又说:

“哪有的勾当,姑娘家家的,打起水来,比个男子大丈夫还有力气。没见过,姑娘家家的那么大的力气。”

有二伯说:

“那算完,长的是一身穷骨头穷肉,那穿绸穿缎的她不去看,她看上了个灰秃秃的磨倌。真是武大郎玩鸭子,啥人玩啥鸟。”

第二天,左邻右居的都晓得王大姑娘生了小孩了。

周三奶奶跑到我家来探听了一番,母亲说就在那草棚子里,让她去看。她说:

“哟哟!我可没那么大的工夫去看的,什么好勾当。”

西院的杨老太太听了风也来了。穿了一身浆得闪光发亮的蓝大布衫,头上扣着银扁方,手上戴着白铜的戒指。

同类推荐
  • 红X

    红X

    《红X》,80年代后作家代表人物蒲荔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2004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首发于2004年《花城》杂志第四期,这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作家第一次在核心文学期刊上发表长篇小说,它被认为是80后作家正式登上文学舞台的标志
  • 真心相对的爱情赛事

    真心相对的爱情赛事

    伊胜雪说完就快速地蹦跑开来,其实沈若赫已近知道了伊胜雪说的什么,只是还想认真的听一遍,在追逐的路上,沈若赫大声的呼喊,“从今天开始,伊胜雪就是我的人了”。
  • 荒野深处

    荒野深处

    乌云又厚又低,在山峡间涌动弥漫,似猛兽般铺展开它巨大的躯体,张牙舞爪地笼罩着海拔4200米的轮空大坂。周围满是重重叠叠荒凉不毛的山岩峭壁……
  • 安魂曲

    安魂曲

    每一个写作者,或许都曾想过:原不该生在此时,倒情愿活在过去的某个时候——生在唐或宋,生当五四,或者哪怕早生几年、十几年,正赶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风云际会……当他这么想时,他倒不一定特别喜欢唐朝或五四的生活,他想的是,那时我可能是李白或李商隐,是苏轼或李清照,是胡适或者鲁迅……
  • 潇洒的小城

    潇洒的小城

    本书收入作者发表过的随笔及报告文学50多篇,分为”杯中天地”、”街谈巷议”、”有龙则灵”、”同事列传”等辑。
热门推荐
  • 名师之魂

    名师之魂

    本书收录了对49位浙江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访谈,展现了这些优秀教师先进的语文教育思想、文化,深刻的语文教育反思,以及他们在语文教学中的机智和个性。
  • 东周烩(下):战国篇

    东周烩(下):战国篇

    以轻松、诙谐的笔法,给大家带来一场名为“春秋战国”的历史盛宴。书中囊括了从周王室东迁洛邑,到秦始皇赵政灭掉六国,一共515年的历史;描写了包括周幽王、郑庄公、管仲、楚武王、宋襄公、先轸、楚庄王、晏子、老子、孔子、吴起、墨子、孟子、庄子、赵政等数十位历史文化名人;记载了包括“烽火戏诸侯”“颖考叔劝孝”“齐桓公称霸”“泓水之战”“晋国雄起”“阖闾战楚”“勾践兵败”“三家分晋”“窃符救赵”“王翦灭赵”“中原统一”等重大历史事件。作者笔触简约、细腻传神,让两千年前的前尘往事浮现眼前,可读性甚高,值得有兴趣的人一同品读。
  • 穿越时空之替身情人

    穿越时空之替身情人

    一个跨越千年的故事一段执着了两世的爱情一段延续了几千年的苦恋一部关于前世与今生、情与仇、爱与怨的爱情故事她是仙魔女的转世她是统一天下的天后她也是战争的根源她是红颜,但她真的是祸水吗?她两世为替身,但是她真的是替身吗?红颜祸水乱天下,那她是乱天下还是平天下?
  • 娇娇小魔妃:我的夫君是和尚

    娇娇小魔妃:我的夫君是和尚

    我相信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总有一天,他会身披黄金甲,脚踏七彩祥云,在万众瞩目时出现,娶我。这句话,让很多姑娘唏嘘感动。但江绯只觉得,自己是一个屠龙公主,总有一天,她会身负大刀,手执铁链,豪气万千地出现在被恶龙猥亵的王子面前,一路披荆斩棘,救王子于水火之中,之后两人陷入情网、没羞没躁。但……王子,你怎么就变成了和尚呢?江绯看着她的王子殿下终日拿着经书,研究着鬼画符似的典藏,心中的怨气越来越盛,这些劳什子的东西到底有什么好看的啊!老天,求放过!现在屠了王子殿下来不来得及?
  • 成功人士必知的生活哲理

    成功人士必知的生活哲理

    人生在世、哪一个不渴望成功,但并非人人如愿。其实,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这很小的差异就是心态,很大的差异就是不同的心态产生的结果。虽然影响成功的因素顾多,但决定因素仍是心态。只要调理好心态,就能促进其他因素的好转。从而达到成功的目的。
  • THE TALISMAN

    THE TALIS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殇离墨

    殇离墨

    他宠她溺爱她,犹若阳光一样存在于她的生命之中,而她也不知不觉将心失落,目光只追随与他,本以为二人可以相依相守,谁料想命运给了他们沉重一击!一路走来,关怀可曾改变?爱可曾减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诱惑王妃:王爷太腹黑

    诱惑王妃:王爷太腹黑

    王糖糖是二十一世纪的小萝莉,两个月前在马路上救了一位老婆婆,老婆婆为了感恩就送给她一块价值连城的玉佩给她,结果抱着睡觉也能穿越,还是穿到几千年前的未知朝代,各种可爱事情发生在她身上,皇帝赐婚,好啊,听说三王爷相貌是很不错的,什么!花轿到了门口,不让进门,什么东西,老娘今天就进这门!王爷了不起啊,皇帝我都不怕!
  • 嫡女斗智,朕的宝贝皇后

    嫡女斗智,朕的宝贝皇后

    顾清淼嫁给沐云辰,只是一场争夺皇位的对弈,她喜欢美男,更喜欢一家人安然无恙,既然天下第一的美男非要死要活的赖着她嫁给他,干嘛不同意?只是这是什么情况?沐云辰说:“爱妃顶撞本王,本王不会惩罚,只需交出五十两银子即可。”李管家振振有词:“一月五两的房租,这是王府最便宜的住所。王妃一个月内不交齐,奴才会去相府亲自要债。”钱王,身为男人,你抠成这个样子,你好意思吗?*他是沐云辰,云风王朝钱王,桀骜不羁,斤斤计较的笑面虎一个。“太后,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王妃朝服太贵,臣妾从王爷那里实在买不回来。”某女可怜兮兮哭诉,内心狂笑。沐云辰眉头一挑,脸上的笑,岔气。****一朝穿越,身为孤儿的顾清淼从此过上爹疼娘爱的幸福日子。然,五岁之时,亲娘离奇失踪,半月后,庶妹也消失不见。她从府中嫡小姐瞬间落得连丫鬟都不如。十二年后,先帝两封遗诏,一石惊起千层浪。太后毒,皇帝狠,贵妃冷嘲热讽,大臣算计,庶妹嫉恨,连亲爹都用怀疑的目光望着她。她人前步步谨慎,人后嚣张狂傲,她忍了十二年,只为寻回亲娘,谁若拦她……顾清淼在数十位武功高手面前轻松走过,冷脸问道:“沐云辰,你确定还要继续捣乱?”沐云辰温润一笑,她是他心里唯一的女人,唯一到,他愿为她一疯!片段:宫宴上。顾清淼怀着双胞胎,坐在龙座上,忧心忡忡的问沐云辰,“皇上,孩子生下后长得一模一样,本宫认不出谁是谁怎么办?”沐云辰道:“皇后宝贝儿可以在他们身上系个刻着名字的玉佩。”“若是玉佩不小心乱了怎么办?”“那就随他们去,反正都是你儿子,又不会冒出别的女人的儿子。”顾清淼:“……”众妃:“……”——————新文开坑求收藏!轻松甜蜜宠溺的爱情,搞笑顽皮互相拆台的男女主,别错过呦!点击下面【加入书架】收藏满100,200,300时会加更哦!快把我放进你的书架里吧!
  • 邪王追妻:凤逆天下

    邪王追妻:凤逆天下

    苏锦落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穿越,穿越就穿越吧,为毛还是个弃婴。不过幸好捡了个强者师父,只是这个站在师父面前说要把我领走去当童养媳的妖孽少年是谁,谁能来告诉我发生什么事了?“落落,咱们玩个游戏好不好?”“不好”“我们下棋吧,我赢了就我娶你,你赢了就你嫁我吧”“……”某女风中凌乱了,这有区别吗?看大灰狼如何一步一步的把小绵羊引入陷阱,然后拆入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