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1600000002

第2章 爱默生与超验主义(2)

总之,清教徒怀着一种使命感、神圣感在创业,将在美国的开拓疆土、扩大产业、增加财富视为天职,他们始终过着一种圣洁、公义的生活,他们将自己的一切活动都神圣化,他们因此为美国人立下了奠定千秋万代的产业和基业,为人类社会发展市场经济立下了典范和原动力。尽管并非人人都是清教徒,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是全人类的财富,值得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人们去学习、掌握和运用。

三、加尔文主义

加尔文主义是法国著名宗教改革家、神学家约翰·加尔文毕生的许多主张的统称,在不同的讨论中有不同的意义,在现代的神学论述习惯当中,加尔文主义的意思是指“救赎预定论”跟“救恩独作说”。加尔文支持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说”,主张人类不能透过正义的行为获得救赎、恢复逐渐被天主教所遗弃的奥古斯丁学说“救恩独作说”、反对逐渐成为天主教神学主流的“神人合作说”,因此加尔文建立的教会命名为“归正宗”或“改革宗”,发展出来的神学称为归正神学。加尔文主义出现于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归正宗的基本教义和信义宗基本相似,也承认人因信仰基督而蒙恩称义,归正宗的主要特点是选举长老监督教务,由牧师和不受神职的长老集体管理教会,认为任何人都不得享有无限权力,并且认为教会人士可以参加政治活动,使世俗更加接近上帝的旨意。所以归正宗掌权的国家,一般教徒更重视经济、民主制度和公众教育,并建立了一些通过民主选举所诞生的国家。

加尔文主义五要点:

完全无能力( Total inability)或全然败坏(Total depravity):人类由于亚当的堕落而无法以自己的能力作任何灵性上的善事。

无条件选择(Unconditional election):上帝对于罪人拣选是无条件的,他的拣选并非因为人在伦理道德上的优点,也非他预见了人将发生的信心。

有限的救赎(Limited atonement):基督钉十字架只是为那些预先蒙选之人,不是为世上所有的人。

不可抗拒的恩典(Irresistible grace):人类不可能拒绝上帝的救恩,上帝拯救人的恩典不可能因为人的原因而被阻挠,无法被人拒绝。

圣徒蒙保守(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已经得到的救恩不会再次丧失掉,上帝必能保守其拣选的。

这五点教义的英文首字字母恰Tulip,即“郁金香”之义。正是加尔文教的这五点教义对整个美国的清教主义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第四节 超验主义与美国文学

“所有的现代美国文学都起始于一本叫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书,”海明威如是说。但依笔者所见,没有爱默生这个19世纪美国伟大思想家及其超验论学说的传播和影响,就没有独立的美国文学。即使吐温和海明威本人也得益于爱默生所培养的强调创新精神和与自然紧密联结的文学氛围的薰陶。其他与吐温和海明威一起支起美国文学这座大厦的栋梁们,如索罗、霍桑、麦尔维尔、惠特曼、迪金斯、亨利·詹姆斯、艾略特、庞德、弗罗斯特和福克纳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爱默生超验主义学说的影响,用各自独特的写作方式为美国文学做出了特殊贡献。

一、19世纪30年代前的美国文学

19世纪初期,美国知识分子对欧洲的文化遗产顶礼膜拜,美国所有的非凡景色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些平凡实体,不具有与传说和诗歌相关的魅力,他们渴望拥有欧洲的充满历史遗迹的大自然。然而,历史较短的美国并不具有这一概念下的自然,而且,在西部广囊无垠的原始大陆的对比下,东海岸文明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要驯化自然,建立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看来至少还需要一个世纪的努力。在这一占统治地位的自然观念影响下,当时具有进取精神并讲求实际的美国人认为,创造的财富越多,人在自然中留下的文化、历史积累就越多。因而,社会上商业主义、工业主义和物质主义盛行,宗教思想方面,冷酷严厉的卡尔文主义一统天下,人被认为是完全堕落无望的造物,他生而有罪,并坚持罪恶的道路,除了依靠上帝的恩典,别无他救。在这样的思想观念影响下,自然很难产生独立的美国文学。当时的美国作家在题材、风格、思想上皆承袭英国文学传统,小说效法艾迪逊、斯梯尔、斯特恩和高尔德史密斯,诗歌严守五音步抑扬格的英国传统技法。即使象华盛顿·欧文那样杰出的文学家,也没有重大的突破——他虽然写的是发生在美国本土的事情,但在主题、形式、思想观点上都对英国作家高尔德史密斯进行了模仿。因此,尽管人们常常将欧文誉为第一位美国文学家,但实际上当时并不存在真正的美国文学。

二、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主张

1803年,爱默生诞生了,他的出现注定要给美国社会和美国文学带来巨大变革。爱默生是一个对神学、文学、东西方古典哲学和西方近代哲学有过深入研究的哲学家,他深受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富有献身真理的精神。他十八岁毕业于哈佛大学,做过教师、牧师。后来,他对教会产生了怀疑、厌恶,不顾舆论的强烈反对,辞去了牧师职务。此后几年,他旅行欧洲.会见了当时的浪漫派作家华兹华斯、卡莱尔和柯勒律治,熟谙英国和德国浪漫主义。回国后,他开始了一场场演讲,演讲的题目涵括广泛,从诗歌到个人主义,由自然到民族文化。无论什么题目,爱默生都要谈到两个主题:自然对人类的保护性和仁慈性以及人的神性和自发性。

1835年,爱默生在波士顿的康科德定居了。在那里,他创办了一个由作家和知识分子精英组成的“超验主义俱乐部”。其成员有梭罗、布朗松·艾尔考特、玛格丽特·福乐、琼斯·费利和奥雷斯迪·布朗松等人,这是一些朝气蓬勃、具有自由思想和独立意识的知识分子,他们强烈不满当时统治一切领域的感观哲学和奠基在洛克哲学思想之上的唯一神教派神学。他们常常聚会,讨论哲学、神学、文学和社会问题,通过爱默生的讲演和他们主办的《日规》季刊宣传他们的超验主义学说。超验主义学说起源复杂,它既建立在同时代德国哲学家如康德、费希特等的哲学思想和德国、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基础之上,也受到柏拉图、普罗提努斯、孔子、印度古典哲学、佛教和法国哲学家如帕斯卡尔等的影响。超验主义认为:上帝并非与世界分离,他存在于世界之中;人的灵魂可以与上帝交流;自然与人的精神彼此养育,相互反映;逻辑不如悟力,它只能将人引向较低等级的真理。

在统治人们思想的神学和宗教领域,爱默生掀起了一场革命。他重新审查了基督教教义,谴责沿袭下来的教义和教会授职仪式陈腐、相互矛盾、具有欺骗性。他将教会和灵魂对立起来,宣称救赎发生在灵魂内部。他呼吁抛弃毫无活力的传统惯例和信仰,建立一种新型的个人与上帝的关系。超验主义除去了旧宗教中的恐怖成分,相信上帝是激起人们敬畏之感的仁慈的神,而不是对人漠不关心的神。超验主义者反对危险的宗教狂热。他们相信上帝每天都与信徒同在,而不是只坐在唯一神教的安乐椅上。在被卡莱尔誉为“一本真实的启示录”的《论自然)中,爱默生激励美国人民摆脱过去和现在的重轨,将自己投入内在权威和自然美所允许的自由之中。他写道:“我们的时代是个后顾的时代,它在为先辈们建造坟墓,这个时代写的是传记、历史和评论。先辈们目睹上帝和自然,而我们却是通过他们的眼睛看。为什么我们不能享受一种与宇宙亲自交流的关系?为什么我们不能有来自感悟与洞察,而非来自传统的诗歌和哲学?为什么我们不能有一种我们自己得到启示的宗教,而非先辈受启示的历史的宗教?我们处在自然的环抱之中,自然的生命之流环绕、流经我们、邀请我们,靠着自然给我们提供的能力和与自然相称的行动,为什么我们要在过去的枯骨中来回摸索,或将一代活人套进陈腐的假面中去?今天的太阳同样照耀。今天的田野上,羊毛更多,亚麻更盛。这儿有新的土地、新的人、新的思想。让我们呼求自己的作品,自己的法律,自己的崇拜吧!”

爱默生富有挑战性和激奋人心的呼吁,打破了思想界的沉闷,震惊了忙忙碌碌的美国人,唤醒了沉睡的美国知识分子,给他们送来了新思想、新观念。将他们从卡尔文主义、物质主义和盲从的束缚中释放了出来,给当时的美国社会带来了清新的改革之风。他的超验主义学说不仅影响了一代作家、诗人、画家,解放了他们的思想,给他们指明了创作方向,而且“他为美国艺术奠定的形式与主题基调将永远成为美国艺术的表达方式的标志。”

(一)爱默生的超灵论

超验主义首先强调靠直觉感知的精神作用。精神就是宇宙中最重要的、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完全善良的超灵。他存在于自然和人本身,是构成宇宙的主要因素。爱默生宣称“宇宙是由自然和灵魂构成的”。“事物阻碍人,压制人,使人忙于日常事务,成为一个理性的人。顺从事物的摆布会熄灭人身上每一点人性之光。但如果人忠实于较好的直觉或感情,拒绝事物的控制——正如一个高级动物所应做的那样,保持灵魂,坚持原则,那么,事物就会迅速减退,顺从地回归原处”。超灵的概念显然是对18世纪以来流行的牛顿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这一概念的反拨,是对当时资本主义美国生活中的物质化和思维中的机械化趋势的逆反,也是对无视精神健康,一味追求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领先地位的流行趋势的反动。霍桑、麦尔维尔以及现代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都对爱默生的超灵论作了很好的表述。现代诗人艾略特反复哀叹嘲讽现代人成了物质的奴隶,他们的精神世界成了一片荒原,也是对爱默生超灵论的重复和强调。

(二)爱默生的个人主义

超验主义主张超验论强调个人的重要性,排斥群体整一性。爱默生的名言是:“我所求的是个人,而非整个民族”。超验论者认为,个人是社会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个人的精神更新了,才会产生社会的精神更新。人的一生中最为关心的应该是个人完善、个人教育和个人提高,并非拼命致富。他孜孜不倦地劝勉人们,做一个依靠自己、不盲从的人。“要明白这个世界是为你而存在的……”他说,“要相信自己!”“坚持主见,不要模仿他人。”爱默生认为,人是依照神的形象而造出的。那就是说,超自然的、永远遍于宇宙的上帝在人的灵魂里运作,因而人是神圣的,可以与超灵交流达到精神完善。这一主张无疑是对卡尔文主义的堕落无望的人这一严酷概念的反拨,是对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的丧失人性的过程的反拨。新英格兰的工业化正在把人变为非人,人们正在失去个性,成为整齐划一的模式。爱默生看到这一过程的发展,因而再三强调个人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爱默生不忘告诫人们:没有道德原则的指导,无限发展的个性不仅会造成个人的毁灭,而且会给社会带来破坏。在《拿破仑》一文中,他以拿破仑为反面教员,指出:拿破仑为满足自己无限扩张的自我主义,不顾一切,完全没有任何道德原则,结果不但自己落得失败的下场,而且给法国人民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灾难。爱默生告诫美国人要警惕,人要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丧失良知和情感。他预言道:“无论大众或个人,每个出于情欲和利己的目的的行为,都将失败。”后来,美国扩张主义者无视这一警告,不是在越南战争中遭到惨败,而且给越南人民和美国人民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吗?在麦尔维尔的《白鲸》中,捕鲸船船长埃哈伯与名为“皮阔德”的捕鲸船的覆没下场,也形象地表证了爱默生的这一观点。

(三)爱默生的自然主义观点

爱默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自然的崭新观念,在他看来自然不纯粹是物质的,不是单调或毫无中介意义、未开化的、隶属历史范畴之下、引人走向物质主义的平凡实体。他认为自然是精神或上帝的象征,是有生命的,它充满了上帝的存在。他认为自然是最纯净的,是超灵的外衣,因而能在人身上产生使人圣洁的道德影响,对人的思想起健康和恢复的作用。当一个人完全沉浸于自然世界,与自然成为一体时,他就会得到精神升华的转变。爱默生对自然的另一看法是:人周围的世界是象征性的。流动的河水标明宇宙永不止息的运动;四季与人的一生相应;蚂蚁,这个身体微小、心脏很大、辛勤劳作的小生灵,是人本身的崇高形象的缩影。爱默生的自然象征主义观点——认为自然中的事物带有象征的特征,物质世界象征着精神世界—丰富了美国文学传统的清教象征主义手法,给它增添了新鲜活力;这一观点对爱默生同时代的作家(如霍桑、麦尔维尔)产生了深刻的影啊。这一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

(四)爱默生的哲学观。

爱默生对人生持肯定态度,由此产生了他的乐观主义哲学观。他坚信有一种力量在永不止息地运作,把坏变成好,把好变得更好。他坚信善会战胜恶,天使肯定比恶魔强大。在谈到拿破仑的失败时,他认为那是必然的,“那是事物的性质,是世界的永恒规律阻碍、毁灭了他”。在他看来,善是位良医,但恶有时是位更好的医生。他认为现实中所有的不幸与苦难都是表面的,是使人圣洁的工具,他不是没有看到他所处的时代的弊病与畸变,事实上,与同时代其他善于思考的有识之士一样,他也哀叹普遍的腐败,哀叹真正的基督教精神的衰落。但他相信,道德畸变是良好激情的不适当表现。只要人因上帝的恩惠并与之同在,具有与此相称的心智、力量和辨别是非的感觉,那就永远不会错。有时现代的人们否定爱默生的哲学观,认为他不辨善恶,他的乐观主义是超验论的愚蠢。但许多著名的美国作家,如霍桑、麦尔维尔、马克·吐温和亨利·詹姆斯等,都在小说中表现了对人生的肯定态度,表现了这样的信念:生活中的邪恶和灵魂的丑恶有助于使人成熟和完善,使人生更美好。

(五)爱默生的美学观点

同类推荐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回忆真是一件让我惶恐不安的事情。当我提起笔来,写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真的感觉到童年往事如同笼罩在我身上的薄雾一般,模糊而飘渺。当我要把它掀开时,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混沌不清了。因为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很难分清楚回忆中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想。不过,有些回忆在我的大脑深处,是永不褪色,永远生动的,虽然这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但对于我的生命却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为了避免文章冗长乏味,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情节,来讲述我人生的故事。
  • 寒冰的篝火:同时代人回忆茨维塔耶娃

    寒冰的篝火:同时代人回忆茨维塔耶娃

    茨娃女儿、妹妹、马克·斯洛宁、利季娅等人回忆茨维塔耶娃,茨娃两极化的性格,对待朋友和生活的态度,临死前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茨维塔耶娃之死……在书中得到立体的呈现。这些回忆是相关传记写作时常援引的资料。
  • 宋代儒医

    宋代儒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代儒医》介绍了“儒医”的起源、尚医士人、通医名儒、儒门名医、儒医的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隋炀帝

    隋炀帝

    本书以隋炀帝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隋炀帝的一生,再现了隋朝的建立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画面。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本书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自1950年至2013年国务院授予的航空工业历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部分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时,列入党中央、国务院14次表彰大会之一的全国科技大会表彰的“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也一并收入,共计l38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感人事迹,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本书内容翔实、内容丰富,实为记录航空英模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的人员阅读。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樱恋雨泪

    tfboys之樱恋雨泪

    四位跨国首富遇上tfboys和刘志宏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 废材逆袭:惊天动地三小姐

    废材逆袭:惊天动地三小姐

    她安若雨人如其名似雨,但清冷。作为二十一世纪杀手被自己所爱的男子陷害穿越,穿越到了异时空的安府的同名同姓的安若雨身上,面貌却被人故意改丑,且看她如何一步一步让看不起自己的人如何对自己臣服!他风伊夜看似安安静静,但却不知他一开口便似乎换了一种空气一般,冷冽的眼神,唯独对她一见钟情。且看二人如何一步一步走向那高巅称霸!
  • 妖魔无上

    妖魔无上

    踏遍九州大地,游览五湖四海,喝最烈的酒,尝最美味的食物,修炼最猛神通,斗战最强敌人,收揽最美的女人。纵然天地腐朽,我亦傲然而立,无拘无束,无畏天地,无惧神魔。男儿一生,当热血朝天,无怨无悔。
  • 辣手狂医

    辣手狂医

    楚凡,上古传说医术唯一继承人,竟然来到医科大学当了一名小教师。他医术超群,武力高强,英俊潇洒,风流不羁……
  • 大般涅槃经后分

    大般涅槃经后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熣灿

    重生之熣灿

    郑凡穿越后,回到了初中刚毕业的时候。此时中考已过,志愿也已填好,人生之路上的第一个阶梯上天没给他机会去改变。虽然路的方向已定,但是路的宽度却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看他如何将一条坎坷狭窄的平凡小路,变做一条璀璨大道。PS:本想起《重生之璀灿》的,结果书名被占用,就用了两个形近的汉字,恩,这两个词同样读音,同释义,没区别。属于通假字范围。
  • 神奇的地球现象

    神奇的地球现象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最逆

    最逆

    且看如我辈一般平凡的小子如何逆天改命,缔造不朽传奇,诛神戮魔,傲视苍穹。(读者群:315067252)
  • 弟弟我们好好谈谈人生可好qwq

    弟弟我们好好谈谈人生可好qwq

    他叫夏晓雨,他有个弟弟叫夏晓宇。他的弟弟夏晓宇是一个现实中的完美男神。嗯,成绩好,长得帅,性格冷,集万千光华一身之类之类的。夏晓雨被汉子表白,夏晓宇被妹子表白。——“哥哥,你看我们粉丝团里腐女腐男都在嚷着我们在一起,我们就答应他们吧。”
  • 漫画人生  幽默大师——方成传

    漫画人生 幽默大师——方成传

    他是享誉海内外的漫画泰斗,也是新中国举办个人漫画展的第一人,其代表作《武大郎开店》已成为漫画史上的里程碑。他潜心钻研幽默三十年,成为中国系统研究幽默的第一人,其研究幽默的深度与广度,全世界至今无人企及。 他一生经历丰富,历经苦难,但他却把坎坷的一生变成了幽默的、艺术的一生。他就是幽默大师方成。本书主要讲述了方成的漫画人生。《方成传(漫画人生幽默大师)》由张维著。方成,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漫画家之一,与漫画家华君武、丁聪被并称为中国“漫画界三老”。这位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新闻漫画的泰斗,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漫画作品,于1980年在北京美术馆举办漫画展,成为新中国举办个人漫画展的第一人。他在水墨漫画的创作上做出了有力的探索,他的作品如一面时代的镜子,亦如一把社会的解剖刀,直指社会弊端。其代表作《武大郎开店》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位老人的一生,活得很精彩,诚如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栏目采访方成时的开场解说词所言:“一位九旬老人,用画笔影射世间百态,用幽默抚慰春夏秋冬,而他曲折的一生更是20世纪整个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精神矍铄、谈笑风生,一面时代的多棱镜,一把社会的解剖刀,见证、欢笑与淡定。”《方成传(漫画人生幽默大师)》主要讲述了方成的漫画人生。《方成传(漫画人生幽默大师)》由张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