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57500000006

第6章

为什么要去北京?

优优也说不清她究竟是为了什么,要去北京!

登上这列清晨启程的列车时优优非常激动,那激动甚至还带了一点誓不回头的伤感和悲壮,后来优优向我回忆那时的心情,她说她离开家是觉得这个家再也没有她的位置。这个家,从内容到形式,都已支离破碎。

或许,是由于她再次想到了周月,并且不可抑制地,想见到周月。因此她的远行似乎就有了某种私奔的意味,或许她心中的那点悲壮,即是由此而生。

列车载着她离开了家,离开了大姐,离开了她自生下来就从未离开过的城市。她两手空空,背包里只有几件早晚加添的衣服。买车票的钱是前一天大姐让她交给阿菊父亲的房租,她还没来得及交呢。车票并不贵,火车带着她穿越白天和黑夜,穿越高山和大河,去投奔一个美丽的希望,这场远征仅仅用去了火锅店一个月房租的十分之一。

后来优优并不讳言,当她站在仙泉火车站的售票厅里,仰望着墙上那面巨大的列车时刻表,她的目光最终投向了北京。选择北京作为终点的那个时刻,她心里想到的就是周月。

让我唯一可以理解这个选择的,是优优的年龄。她当时只有十八岁。十八岁的女孩对一切都充满幻想,把一切幻想都当作伸手可触的现实。她知道周月在北京的公安学院上学,她相信自己一到北京肯定能找到周月。

她甚至没有怀疑只要找到周月就会找到她渴望得到的同情和安慰,渴望得到的保护和爱情。她无意间把自己寒来暑往不断隐藏和积蓄于心的那份爱情,当作了他们两人彼此的共鸣。她忽略了这份爱其实仅仅是她自己的一个隐私,她忽略了这份爱的另一方从一开始就从未走进来过。尽管,这份爱在她义无反顾地离家出走时已经超越了男女之情,似乎带有了亲人的性质--优优后来向我描绘了她的下意识,她说她觉得周月是她的一个小哥哥,是她从小相知的亲兄弟。

当然她很快就会知道,她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第二天中午列车把她带进了北京,她一走出车站就开始打听北京的公安学院,她没想到问遍沿途无人能知,仿佛在北京街上匆匆行走的,全都不是北京的人!

她从北京站正面的路口拐上了长安街,长安街比想像中的气派。她从东单口一直走到西单口,她真的看到了向往已久的天安门。天安门广场也比想像中的宽阔,似乎只有天安门暗红色的城楼不及画片上那样雄伟。她在西单口盲目地向右拐弯,沿着西单大街往西的方向走去。她没料到北京有这么广大,走到太阳西斜也没走出市中心的繁华。一路上她仍然执著地打听询问:请问您知道北京的公安学院在哪里吗?无奈男女老幼皆摇头不知。也有少数人热心好事,也都是语焉不详方向乱指。

当对北京的好奇渐渐冷却之后,一腔希望也随之渐渐破灭,优优于是开始想家,开始想念大姐和阿菊,也想念她家的那条巷子······甚至,还想念除了埋头生意很少与她交流的姐夫。

天色渐渐黑下来了。北京天黑了和仙泉真是不一样的,黑夜的北京比白天还要漂亮,到处流光溢彩,五颜六色。那望不到头的霓虹灯让优优重新兴奋起来了。北京真好啊!但当她在街边的一家饭馆里吃完了一顿饺子后,又有点懊恼了,北京真贵啊!饺子要多了,但她还是把它们都吃下去,她一顿饭就独自吃掉了十五元,是她有生以来没有的。

饺子店旁有个小旅馆,每张床铺四十元。优优犹豫半天还是住下来,因为她已实在走不动。她也不知道还有哪里的床铺更便宜,她从昨天早上到现在,已经两天一夜没合眼。

旅馆里的床板非常硬,被子也湿乎乎的有些黏。枕头有股子发霉的味,同屋还有两个女人互不停嘴一直吵了大半夜。优优真的累坏了,但她怎么也睡不着,她没想到离家的滋味原来是这样的。

好像一夜间她就长大了,懂得了要为明天去操心。

优优在这座小旅馆住了三整天,她也到处奔波了三整天,寻找着那所几乎像个传说的"公安学院"。其实北京公安学院离她已经非常近,后来我和优优乘出租车路过时她还指给我看,与那旅馆只隔了一条街道。优优是住到第三天才恍然大悟的,她上街找了个交通警察,开口一问,民警一指,才知道相距如邻。

优优终于找到公安学院了,但没能见到周月的面。那时正值一个新的学期刚刚开始,周月所在的班级全都分配到公安基层单位实习去了。优优从老师问到同学,从教员办公室问到学生宿舍,先是听说周月去了平谷县局,后又听说他去了西城分局,最后在男生宿舍里碰上周月的一位同班同学回来取东西,才确切地知道周月是分到市局××处去了。

市局××处,是后来我将所写的小说交给公安宣传部门征求意见时他们建议使用的词。优优很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了这个××处,其过程特别繁琐,乏善可陈,故而从略。何况我在写到此处时,已经忍不住急于要把优优最终见到周月的那个情形,尽快说出。

寻找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胡同里乱转,北京的胡同多得就像一个老人的皱褶。那个××处就藏在这样一条最不起眼的褶子里,门脸也平实得像一座普通的旧院,虽不寒酸破烂,也不显山露水,总之与优优的想象很不相同。优优对公安机关的印象一向是威风八面,对警察的印象也是严肃有余,而且,多少还有那么一点凛然霸气。所以她想象不出周月这样一个酷似韩国歌星的翩翩少年,穿上警服会是什么模样,什么感觉。

这座旧院的门口,有间传达室似的屋子,这间屋子便是一个机关的标志。在传达室里值班的是个没穿警服的老头,正在一丝不苟地分发报纸,他头也不抬地应付着优优的询问,夹带着衙门式的漫不经心。可当听到周月这个名字之后,那老同志的态度立刻变得认真关切:"你找周月么?你是他什么人?是老乡?啊,周月受伤住院了,公安医院你认识么?公安医院就在······"。

那一刻优优竟是喜忧难辨,她终于找到了她的爱人,但在辗转跋涉终于抵达终点的时候,她又觉得这一切竟如此简单,简单得就像一个结局圆满的俗套,令她感觉不甚过瘾。可周月怎么又受伤了?伤在了哪里?这个横生的悬念又立即成了这个俗套故事意外的续集。正当传达室那位大叔向她指点迷津之际,有个要去公安医院的车子恰巧出门,于是便拉上优优一同前往,让优优感觉时来运转一切都变得顺利和轻易。

优优是跟着××处的两位领导一起赶到了医院的。到达后才知道情况比她的想象严重许多,周月是前一天刚被送到这里,他在一次堵截逃犯的行动中被一名罪犯用木棍击中头部,昏迷长达二十小时,清醒之后记忆全失。他能听懂别人的话语,也能断续说上一句两句,但对来看他的同事、老师和同学,全都视同陌路,对昏迷前的事情,一概陈述不清,甚至问他自己姓甚名谁何方人氏,亦皆反应迟钝,恍惚不知。

优优在病房外的走廊端头,看到医生与××处的领导和公安学校的老师谈论周月的病情,神态悲观。医生一再阐述此种失忆之症,确属疑难病种,一向医疗乏术,需要慢慢药治和耐心调养,包括心理治疗,均须循序渐进,虽然也有少数短期治愈的先例,但多数病症旷日持久,经年累月,急是急不得的。从医生的口中优优听到,周月头部遭此重击,除外伤较重之外,颅骨居然无损,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病房外的走廊上站满了赶来探望的人,民警之外,还有不少群众。除了几个身份较高的领导被允许进入病房,其他人一律挡在门外。医生为了避免周月用脑过度,已经给他服了镇定药物,让他进入了睡眠的状态。

后来,那几位领导模样的人均被邀到医生的办公室里,商量治疗方案。优优就站在门外偷听,门是半开着的,屋里的谈话大体能够听清。医生向领导们通报了病情后又开始介绍治疗的常规,很快他们涉及到一个问题--治疗初期病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单位出人轮流照顾,是由周月的学校出人呢还是由周月的实习单位××处出人,各方意见不一。一种意见是应由学校方面出人,因为周月是学校的学生,学校应当关心到底;另一种意见认为周月虽是在校学生,但属在实习单位参加任务时因公负伤,所以应由实习单位为主出人。看来由学校出人和由实习单位出人双方都有实际困难,所以医生建议他们不如出钱请个护理人员。照顾这种病人一个月只须出个八九百块,要是管饭六七百也就够了。关键是请的人要有责任心,因为照顾这种病人需要事无巨细。实习单位的代表--也就是和优优同车而来的领导马上表态:只要能请到人,这个钱就由他们处里来出,多点少点都没关系。他也许没想到他的话音未落马上就有人报名了,这个报名的人就是优优自己。

优优听到了他们的讨论就大胆地推门而入。她说刘处长,你们让我照顾周月吧,我现在反正没事做,钱多钱少都无所谓,我愿意照顾周月的。停了一下她又说,真的,给不给钱我都愿意。

屋里的领导都愣了,片刻之后那位刘处长才想起把优优向大家作介绍:"啊,这是周月的老乡,是从仙泉来的。哎,你姓丁对吧,你叫什么来着?"屋里的气氛轻松下来,谁都意识到矛盾已经迎刃而解--一个刚来北京的,暂时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女孩,而且还是病人的同乡,显然也是朋友或者同学一类的关系,因为对病人的关切而自愿承担这份工作,这不是很好么,这说明周月这小伙子真是个命好的人。

优优万万没有想到,她有生以来第一次走出家门,第一次远离大姐,在人地两生人海茫茫的北京找到的第一份工作,竟然就是照顾自己的爱人!这会是真的么?那感觉如临梦境。

得到了这份工作,优优的幸福感来得那么由衷,她向领导们说她不要钱的那些言辞,的确发自真心。别说不要钱,就是倒贴钱,她也干的。但公安的领导们还是决定每月付她六百元工钱,加上三百元饭费,一共九百元整,比大姐在仙泉体校当临时工挣的工资,多了一倍。而且吃饭就在医院内部的食堂里吃,如果节省的话,三百元还能有余。

得到了这份工作,优优给大姐打了一个长途,她告诉大姐她现在已经到了北京,已经在北京找到了工作,让大姐放心。从电话里她听出大姐的声音是那么焦急和挂念。这说明她在大姐心里,除了姐夫之外,依然占据着重要位置。这让优优非常感动,这让优优更加想家。但是,找到周月并且即将与之厮守的喜悦,压倒了一切,包括独自远行的恐惧和空虚,以及真真切切的思乡之情。

优优真正见到周月是在三天之后。三天后周月从特护病房搬到了普通病房。也许因为他是因公负伤,所以被特地安排在单人病房,虽然只有十几平方米,但据说就是这种病房,按常规也只有处级干部才配住上。

周月移到普通病房时头上依然缠着纱布,手上依然挂着吊针。不知是伤病所致还是药物作用,依然睡多醒少。正如医生估计的那样,几天来他的记忆没有丝毫恢复,也没有恢复的迹象。他搬进普通病房后单位里有好几拨人又来看他,学校里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也络绎不绝地来了,可他依然如故,谁也没能认出。

当然,他也不认得优优。

病中的周月,被厚厚的纱布缠着的周月,优优也认不得了。

他怎么瘦得这样厉害呀,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嘴唇没有半点光泽。他总是睡,只在需要吃饭时才被人叫醒。他吃的是医院配的流食,用吸管吸进胃里,吸的时候他的眼睛也是闭着。

优优照顾他的第一天,他只对她说了一句话,当时他刚刚吸完流食睁开双眼,目光在优优脸上停了片刻,然后用含糊不清的声音说了一句:"尿······"尿?

优优犹豫了一下,还是放下手中的杯子吸管,跑到外面叫来一位男性医生。男医生拿来一只小便器,塞进周月的被子里,然后说道:"尿吧,尿得出来吗?"周月的两只手在被子里动了半天,终于尿了。好象尿了很长时间,男医生才把小便器从被子里拿了出来,转脸对优优说:"看见没有,以后他要小便你就这样给他,让他自己尿,啊!"优优点着头,接了小便器,跑到女厕所里,倒掉洗净。

给周月倒尿,优优不但没有一点肮脏嫌弃的感觉,反而,还觉得与周月更加亲近。甚至,她觉得自己因此就成了与周月最为亲密的女人,就象姐妹,就象······妻子。那一刻她恍恍惚惚地,感觉自己真的成了周月的妻子。

从这一天开始,优优每天都是在这样的心情下,愉快地工作着,她几乎不把这份工作当作工作,而是当作了她的生活。白天,她寸步不离地守着周月,晚上,就把铺盖铺在地上,和衣睡在病房。她发觉自己绝对是一个忠实可靠的妻子,可以比任何人都更加细心地照料着患病卧床的丈夫,这种感觉既来自她对周月的爱心,或许也来自周月的"懵懂无知"。"无知"的周月对优优表现出无比的顺从和依赖,这使得两人的配合相当默契。优优就象小时候玩过家家那样,和自己的玩伴互定了角色,认真地、幸福地、全心全意地,"生活"起来了。

她每天照顾周月洗脸、擦身、喂药、喂饭和把屎把尿,她任劳任怨地做这一切,这就是优优幸福生活的全部内容。周月似乎从一开始就习惯了她的服侍,他要什么,只要有所表示,她立刻就能领会。她要他怎样,只要提出要求,他基本都能照办,很听话的。两人之间在各种细节方面的契合,越来越浑然天配。但有一点,优优后来也感觉到了,他们越来越不象一对夫妻或恋人,而象,一对母子。

优优常常想:就算她是在照顾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就算周月一辈子都治不好了,就算他一辈子都糊涂着,她也愿意嫁给他。她觉得他们这样生活挺好的,感情只会越来越深。她暗下决心,她要这样照顾服侍周月一辈子,挣钱养活周月一辈子。

当然,她看得出来,周月的病情开始有了明显的好转,头部的伤口愈合得很好,精神和智力也大有长进。医生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循序渐进地实施了一些心理诱导,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周月搬进普通病房的第二天就来了两个医生,和周月说话。优优看得出,医生是在对周月的思维反应进行某种测试。一位医生说:"周月,你好吗?听得见我说话吗?听见了就点点头。"周月茫然地看他们,但点了头。两个医生对视一笑。其中一个又说:"周月,我问你,一加一等于几?你现在头还疼吗?能说话吗?说不了就点头,是几就点几下头。"周月没有点头,只是看医生。医生重复一遍:"一加一,等于几?"周月的嘴巴一张,居然含糊不清地说了句:"二"。

医生们看上去深受鼓舞,都很高兴,另一个医生进一步要求:"周月,你把左手抬起来给我看看,左手!"周月没动,皱着眉头在分辨什么。

医生又连续地,把要求重复了两遍,并且举起左手示范给他看,当他们快要失望放弃的一刻,周月突然颤巍巍地举了手。两个医生同时松了口气,微笑无言。尽管周月举起来的,是他的右手。

类似的测试和诱导,用不同的方式渐渐演进,周月反应的速度和准确度,日新月异。在他两周之后可以下床的时候,已经基本上能够做到生活自理。医生和优优与他互相交流的日常生活用语,不仅大部分可以听懂,甚至还可以用相对复杂的词组进行回应。比如,以前吃饭,优优问他味道怎么样,好吃吗?他只会点头或摇头。后来,他偶尔在点头之后,嗓子里可以发出一声:"咸"字来。而现在,他已经可以在吃到一半的时候就主动地说出一句:"太咸了!"或者:"一点都不好吃。"之类的话来。

周月每说出一句这样或那样更加复杂的话来,优优都犹如中奖般兴高采烈。但医生们还是保守地评估,说周月现在的智慧,仅止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

在周月住院的最初一段时间,来医院来的探望者很多很多,特别是公安学院的那些学生,每天都络绎不绝。其中还有一位政法大学的学生名叫小梅,据说是周月的一个网友。在所有来看周月的大学生中,优优和小梅最谈得来,因为小梅没有大学生的架子,也因为她说起话来真诚直率,不仅关心周月,同时也关心优优。优优很少敬佩女人的,尤其是和自己年龄相近的女人。也许小梅是第一个例外。她的修养、谈吐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和成熟,征服了优优。后来,来看周月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小梅依然来。一到星期六或星期天,她就会出现在病房里,来看看周月,顺便和优优聊上一会儿。她告诉优优,周月以前跟她提到过他在老家还有一个姑姑,他小时候就是和姑姑生活在一起的。小梅已经把这个情况报告给公安学院的老师,如果能找到周月的这位姑姑,把她接到北京与周月相见,也许对周月恢复记忆会有好处。因为无论任何人,无论他后来经历了什么,但从大脑发育的过程来说,只有童年的记忆最难磨灭。

小梅一直来看周月,但周月一直说不清小梅是谁。

小梅来看周月,大都会带来一些吃的,一般都是水果点心一类。可这些东西大部分都让优优吃了,直到周月不用再吃那些稀汤寡水的流食,换成了需要正常咀嚼的饭菜为止。当周月可以下地行走以后,他就开始让优优扶着,自己走到卫生间去。继而,还可以在优优的陪伴下去医院的花园散步。这时候优优的职能,实际上已经从护理员变成了医生。优优对周月进行的心理诱导,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比医院的医生强了很多。周月生活语言能力恢复得如此之快,其实主要应当归功于优优,因为正是优优一天二十四小时地和周月呆在一起,除睡觉之外,始终不停地用极大的耐心,象对待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儿,和他唠唠叨叨地讲话,不断地引导他找到语言的记忆。

当然,最需要找到的记忆,并不仅仅是语言。

每天,优优陪着周月去花园散步,回病房休息,她反复地用各种方式、各种话语,在周月的大脑里,导入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让周月不停地问自己:我是谁?

她这样问他:"你知道你是谁吗?"她第一次提出这个问题时周月无动于衷,以近乎痴呆的漠然作为回应。后来,他似乎开始思索这个问题了:我是谁?甚至,他开始苦苦寻找大脑中残存的线索:"我是谁?"。他的表情告诉优优,他在认真而痛苦地思索,尽管,苦思冥想之后他总是摇头。

优优说:"你是周月!"周月?

周月的表情一派茫然。

除了"你是谁"这个核心问题之外,相关的问题还有:"你从哪儿来?"优优第一次问到周月的来历时他们正在医院的花园散步,周月出乎优优意外地马上有了回答,他指指那座灰色的住院大楼朗声答道:"从那里。"优优笑着摇头:"不是,你是从公安学院来的!"公安学院?

周月愣着。

优优又说:"更早的时候,你是从仙泉来的。仙泉,还记得吗?那是很远很远的一个地方,是很美很美的一座小城。"仙······泉······小城?

周月低头思索。

优优说:"你是从仙泉体校来的,你是个打拳的,知道吗,打拳!"优优摆出了打拳的架势,并且真的在周月的前后左右挥舞双拳,步伐跳跃,做了一套组合套路。在优优记忆力和模仿力最好的年龄,她几乎天天要去拳击馆看周月打拳,那些基本动作、基本步伐,虽然隔了数年,但照猫画虎意思不离八九。她一边做着动作,一边在嘴里学着教练的吆喝:"嘿,移动起来!注意保护,左勾拳!右勾拳!刺拳!动作快点。咳,你太笨了!"无论优优怎么比比划划,怎么蹦蹦跳跳,怎么吆喝叫喊,但周月总是无动于衷地看他,最后总是面带疑惑地问道:"你这是干吗?"他看上去真的搞不懂优优这样疯疯傻傻地一通折腾,究竟是干吗。优优折腾了一会儿自己也累了,也觉得那样子很傻,终于劳而无功地停了下来,除了重重地喘口气外,了然无趣。

某日,周月被接到北大医院接受专家会诊去了。整整一上午优优无事可做,她忽发奇想,一个人坐公共汽车跑到公安学院来了。她找到了周月的一位老师,那老师是周月的班主任,来医院看周月时给优优留过电话,让优优有事可以找他。优优就找他来了。他带着优优来到周月的宿舍,在他同意和在场的情况下,优优打开了周月床上卷起的铺盖,还看了周月摆在宿舍里的一些生活、学习的用品及书籍一类的物件。她是想从中挑出几样有意思的东西带回医院,说不定能使周月睹物生情,让蒙蔽的记忆瞬间开启。

优优在床上床下翻了半天,无甚收获。周月有一只皮箱,箱上有锁,优优和老师都不便,也无权,将它打开。临走,优优只拿了一件卷在铺盖里的红色运动短衫,那短衫已然很旧很小,估计是周月当内衣穿的。优优拿走它是因为那运动衫也是她自己经历中的一件旧物,优优一眼就认出它了。四年前她曾将这件红色运动衫故意塞在拳击馆的长凳下面,因此获得了与周月第一次对话的机会。

优优拿走这件红色短衫,还因为它胸前印着"仙泉体校"四个颇有纪念意义的大字。

优优回到医院时周月已经回来了,他回来见不到优优,象个孩子那样着急,见优优回来才高兴起来,但问他会诊的结果,他也不甚了了。优优也没告诉他自己去了公安学院,也没把那件仙泉体校的运动衫拿给他看,她是到了第二天上午陪周月去花园散步时,才把那件运动衫悄悄地带在身边。那一天天气格外晴朗,万里无云,园中的草坪绿得耀眼极了,草中的石板小路也显得一尘不染。优优故意装作漫不经心,带着周月沿着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行至草地深处,优优让周月转过身去,说有件东西要给他看。周月听话地转身,还问好了没有。优优从衣服里拿出那件红色短衫,快速地套在自己身上。虽然是周月十五六岁时穿的衣服,但此时穿在优优身上,还是显得肥大几分。

优优穿好衣服喊了一声:"回头吧!"周月以为要做游戏,不料笑着刚一回头,优优一拳打上来了,周月毫无防备,胸口砰的一声,遭了重重一击!他呆呆地瞪着优优,表情既是疑惑又是吃惊--优优突然魔法大变身,变成个挥拳进攻的红衣人,那红红的运动衫在明丽的阳光下,热力耀目,灼灼逼人。那火一般的颜色显然吸住了周月的眼睛,也许他是在看那四个大字--仙泉体校!那四个大字也许让他似曾相识。

优优继续进攻,同时口中叫喊:"移动!快点,移动!不要碰围绳,出拳要快,注意拳速,左勾拳!直拳,快,直拳!"这都是优优在拳击馆听来的词组,数不清多少黄昏,放学之后她就坐在仙泉体校拳击馆的长凳上,耳朵里总是灌满这些词组。周月依然怔怔地看她,看着她手脚并用发着神经,在他面前上蹿下跳呼来喝去。远处的行人也都停了脚步,用惊诧目光望了望他们。周月似乎被什么神经触动了一下,慢慢把两只胳膊抬了起来,又慢慢把双手握成拳头,那姿势虽然软弱迟缓、犹犹豫豫,但,却比优优标准!

周月的反应,既是优优的期待,也是优优的意外。她被这个意外弄得几乎愣了刹那,刹那间她兴奋起来,她的喊声兴奋得忘乎所以!

"对!来,打我,来,出拳!"她用她小小的拳头,击在周月毫不设防的胸前,她一连打出数拳,还摇摆着身体腾挪躲闪,"来,来,笨蛋!"她出拳的力量越来越大,她的挑衅几近肆无忌惮。

突然,周月出了一拳,那一拳出乎优优的预料,竟快得迅猛如电。优优真的象被电击了一下,只听见砰的一声,眼前金星万点,她的身体几乎都没有趔趄半步,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人仰马翻。

周月出拳的姿势,还僵滞在他那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当中,而优优却早已疼得迸出了眼泪。她的一只眼眶明显地青肿了一块,整个面孔变得麻木不仁,但她的神经还能欢笑,她坐在地上大笑起来。

"对,周月,就是这样打!你想起来了吗,你是一个打拳的!"

同类推荐
  • 在你的手里走来走去

    在你的手里走来走去

    《在你的手里走来走去》中,每个人的欲望都是那么的鲜明,每个人物实现自己的欲望时都那么艰难,每个人的欲望都那么合理。而最为让我战栗的是,这些鲜明的合理的个人的欲望一旦和时代的欲望、社会的欲望突然相逢时,则显得那么飘摇不定,那么弱势无着,时刻会被颠覆、篡夺、扭曲和变形。
  • 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

    本书以主人公大卫的成长经历为主线,描写了一大批人物的命运起伏及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者还通过大卫的半生经历,揭露了英国教育制度的腐败、童工制度的残酷。
  • 鬼打墙

    鬼打墙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百万英镑(英文版)

    百万英镑(英文版)

    本书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著的小说。讲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办事员美国小伙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伦敦的两位富翁兄弟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文章以其略带夸张的艺术手法再现大师小说中讽刺与幽默,揭露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是马克·吐温作品精选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作品,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短篇小说。
  • 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

    讲到英国文学,不能不提到狄更斯;讲到狄更斯,不能不提到《大卫·科波菲尔》。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把本书和《圣经》并列,誉为:“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的确称得上是文学史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主人公大卫,是一个善良博爱、正直勤奋、务实进取的知识分子典型。他虽然也有过错误的念头,荒唐的举止,但妻婆的“无论在什么时候,决不可卑鄙自私,决不可弄虚作假,决不可残酷无情”成了他的座右铭,手向上指着的爱格妮斯就是他的“指路明灯”。
热门推荐
  • 校园之超级王者

    校园之超级王者

    兵王之王重回都市。做美女贴身保镖,制恶霸,灭黑帮,戏校花。纵横都市,游戏校园,纵意花丛,无所不能,做校园王者。
  • 佛说谤佛经

    佛说谤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魂穿之异世王妃很腹黑

    魂穿之异世王妃很腹黑

    她沐梓颜21世纪沐氏掌舵着,不料被家族的老一派所害。意外魂穿异世界,撑起这副和自己一样身体的容貌。你的全部我都接收了,大难不死,看她如何玩转异世界,,,,,,,,,,
  • 滂沱

    滂沱

    人类在40世纪初,成功抵御了多次地外文明的入侵,在第三次地球保卫战胜利之后,也就是公元3020年,世界各个国度通过公民投票成立了联邦帝国。而联邦议会是现在地球文明最高的统治机构。议会成员由之前多国首脑组成,主要是带领人类抵御地外文明以及决策人类的发展方向。地外文明的入侵导致了很多城市消失殆尽,无辜平民牺牲无数。这些惨痛深刻的事实,促使幸存的人类开始建造坚固的防御系统。科技的运用使得人类得到了基础的安全保障。从而人类也得到了短暂的喘息机会!故事就是从人类最近一次保卫战争胜利之后不久开始的。
  • 米虫王妃:爷,给妞笑个

    米虫王妃:爷,给妞笑个

    我承认我很懒,做事也迷糊,我知道我从小的愿望就是当米虫!可是,老天爷!不能我懒你也懒吧?你要想让我穿越我真的一点意见都没有,可是,可是你好歹也让我落个崖,溺个水什么的吧?好吧好吧,我承认,我不爱跋山,也不爱涉水没给您老人家创造良好的机会!那你也不能让我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古代啊?然后还莫名其妙成了全国首富的女儿不会勾心斗角,还好,琴棋书画总算占了两样,但也离才女差得远,一个丫鬟都比我聪明然后还要我嫁给家中有三妻四妾,且这个数目还在增长的王爷,这是什么乌龙穿越啊?不行,为了我下半辈子实现当米虫的崇高理想,我这次要勤劳一下小女子逃婚去也~逃婚好,逃婚妙,逃婚以后的生活呱呱叫。遇劫匪,摆地摊,杭城首富家里当女先生。蓝大少,书童云,桃花朵朵身边刷刷开放。夜凰侍,影黑卫,个个身手了得一起环绕。教小姐,斗二娘,嘴刁舌滑懒女舌战妇孺。哇咔咔,玩古代,王爷八哥少爷裙下称臣。
  • 何莫归来记

    何莫归来记

    前世的何莫醉心杀场,为了帮兄弟徐卫复辟所谓正统,更是绞尽心机,不惜抛却骨肉亲情,伤害他最爱的阿敷。等他幡然醒悟,并准备带着阿敷远走高飞时,一切已晚,何莫最终因为背叛徐卫,丢掉了性命。幸运的是,老天又给了何莫一次重生的机会,他决定要换换路子。何莫表示,既然再来一回,他就只干三件事——爱阿敷、做纨绔、坑徐卫。可是,事情好象和他原先想的不一样......
  • 最后孤城

    最后孤城

    降月大陆、乱世,古月王朝!帝逝,天下诸侯不合,战火四起,王臣猛将不睦,硝烟弥漫,人族内部分裂。异族伺机而动,出天下百强族,携万众麾下,向人族发起了战争!人族诸豪杰尽皆陨落,至尊人族现已没了当初的盛况,为了反抗,天下英杰联合,创人族至强联盟“战殿”!因常年战役不绝,劳苦苍生万物,灾祸千年长存!曾诗有云:“如早知今壮,诸侯是否也以战内藐百族……笑也!”于此乱世,谁来封苍穹,净天下,化一切灾苦,送苍生一片…想象中的繁华……
  • 追爱:樱花绽放的季节

    追爱:樱花绽放的季节

    如果这世界上有今生来世,那么这一次我将用尽我的一切守护你。因为一次意外的出手相救,她与他的命运就纠缠在了一起,即便知道我们不想爱,不能在一起,可我还是无法自拔的爱上了你。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坚持走下去,即便最后遍体鳞伤,我也不会改变-郭蓉
  • 爷家后院有妖孽

    爷家后院有妖孽

    某邬大爷,于某年某月某日在一堆小树苗遮挡的地方匆匆挖了个坑,然后一泻千里,只听见砰啪一声邬大爷的人生就此拉开。(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王俊凯之银杏树下的爱恋

    王俊凯之银杏树下的爱恋

    这是王俊凯和一位女生的故事,大家快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