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40300000011

第11章 发明全世界第一条流水线,使高利润成为可能(1)

1913年4月1日,我们首次进行了装配线的试验。这次试验的是调速轮磁发电机的装配。我们将工人的工作分成29个操作步骤;这使得组装时间降至13分又10秒。

接着,我们将装配线的高度提高了8英寸——那时已是1914年了——这使耗时降到了7分钟。进一步对工作速度进行试验,我们将单件耗时降至5分钟。简言之,试验的结果是:在科学调研的帮助下,现在一个工人完成的工作量,比几年前4个人完成的还要多。

如果一个设备可以节省10%的时间,或是增产10%,那如果没有它,就等于多纳10%的税。如果一个人一小时能赚50美分,那么节省10%的时间,就意味着他每小时能多赚5美分。一个拥有摩天大楼的人,要是知道怎样将收入提高10%,他甚至愿意付增收的一半来知道这方法。他之所以拥有摩天大楼,是因为科学证实了,以某种方式使用某种材料,便可以节省空间,增加租金收入。30层高的建筑,其占地面积并不比5层的多。而如果守着老式建筑方法,5层楼的建筑就意味着白白损失了25层楼的租金收入。12000名员工,如果每人每天少走10步,就相当于节省下50英里的多余动作与被浪费掉的能量。

福特的生产便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它们都是自然而然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刚开始时,我们雇用机械师;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很明显,请不到那么多的机械师,而实际生产中也不再需要那么多技术工。基于这一点我总结出一条原则,将在后面详述。

显而易见,这世上大多数人即使身体健全,脑力的局限也让他们无法过上好生活。也就是说,光靠手工劳动,他们无法生产足够多社会所需的产品,用以交换自己所需的产品。我听过这样一个说法——事实上,我想很多人都这么想:我们从工作中学到技术。并不是这样。是我们将技术投入到了工作中。

在构建蓝图、经营管理以及生产工具时,我们运用高端的技术,使得那些不懂技术的人,也可以享受技术带来的成果。关于这一点我将在后面讨论。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智商能力有不同。如果福特公司的每样工作都要求技术,那工厂也建不起来。所需要的技术人员100年都培训不完。如果全靠手工,100万个工人一起工作,也没法完成我们如今的日产量。也没人雇得起100万个工人。但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纯手工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格,怕是大众购买力所无法企及的。即使可以想象如何管理这样多人,那想想工厂又该有多大!又有多少人不是忙着生产,而是忙着将别人生产出来的产品运来送去?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人的日薪最多也就10或20美分,因为,工资不是由雇主支付的,他只是调配财政。真正支付工人薪水的是产品。而只有靠管理安排生产,产出的产品才有可能支付薪水。

更为经济节约的生产方法并非一下就能推行,而是慢慢实行。比如,我们是逐步做到自主生产零部件的。T型车是我们自主生产的第一部车。组装节省了许多成本,其经济效益又延伸至其他部门。因此,虽然我们现在拥有许多技术娴熟的技工,他们并不负责生产——他们简化过程,让他人生产。这些技术人员,制造工具,进行实验,安装维修机器,研发车型,实在是非常优秀。

的确,像他们这样的优秀人才,不该大材小用,去做由他们发明的机器便能更好完成的工作。一般工人来应聘时都没什么技能;他们在几小时或几天内学会工作。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学不会,那对我们而言,这个人就是无用之材。他们中许多人都是移民,而雇佣他们的全部要求便是,他们有潜力做好足够多的工作,对得起自己所占空间需要的管理费。他们不需特别强壮。我们也有对体力要求极大的工作,但这样的工作正在迅速减少;其他工作则几乎不怎样花力气,这样的工作,如果只从力气上来说的话,三岁小儿都应付得来。

如果不深入技术性的生产过程,是没法一步一步,按时间顺序来探讨整个生产制造的发展的。我还真不知道这要怎么说,因为,几乎每天都有新事物发生,没人能将所有风吹草动都了然于心。我将随意举些改变为例。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到当世界以生产为基础时会发生些什么,也能发现,商品价格比应该的价格高得多,人们的工资比应得的低得多,还有一大片宽广的领域有待我们开发。在这方面,福特公司才只迈出了一小步。

一辆福特车拥有大约5000个零部件——这包括了螺丝、螺帽等等一切。

有些部件非常大,有些则精细得如手表零件一样。首次组装时,我们就只是在一个固定地方安装车,工人将所需要的零部件都拿到这地方来,这样的方式与造房子可谓异曲同工。当我们开始造零件时,很自然,便在工厂设了专门的生产部门。然而,通常还是由一个工人从头操作到尾。快产多销的压力,使得我们必须改进生产方法,让工人们不用再挤来挤去。工人没有科学方法指导,花在拿材料工具上的时间,比他工作的时间还要多;他却仍然只领一份薄薪,因为走来走去可不是什么能得高薪的工作。

在组装方法上的第一个改进便是,我们开始将工作整合到工人面前,工人不用再到处找材料工具。现在我们所有的操作都遵循两大原则,即:如果可以的话,工人最多只走一步;以及,没人再需要弯着腰工作。

以下是装配线生产的原则:

(1)按操作顺序安置工人及工具,这样,在制造的过程中,每个零部件的传送距离都尽可能地缩到最短。

(2)使用生产传送带或其他传送方式,这样,当一个工人完成了他的操作步骤,他只需把零部件丢在原来的位置——这个位置必须是他手边最方便的位置。并且,如果可能的话,运用重力学原理,将零件传送到下一个工人那儿操作。

(3)使用滑动装配线,在便捷的距离内传送待安装的零部件。

遵循这些生产原则的好处便是,工人动作量减至最低,几乎只需要一个动作,就能完成一件事。在外行人看来,组装底盘是操作中最有意思,可能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一环,而且有一段时间,它的确是项非常重要的生产程序。而我们现在只在快要销售时才运来部件进行组装。

1913年4月1日,我们首次进行了装配线的试验。这次试验的是调速轮磁发电机的装配。无论任何事,我们都是先从小处试起,一旦发现更好的方法,我们就会立即摈除旧方法。但在我们作出任何大的变革之前,一定要完全确定新方法的确是更好的。

我想这应该是世界上首条流水线。我们是从芝加哥食品包装厂那里获得启发的,他们包装牛肉时用到了空中吊运车。我们之前用传统方法组装调速轮的磁发电机。由一名工人负责全部操作,他一天工作9小时,可以完成35至40件成品,或者说,组装一个需要20分钟。我们将他的工作分成29个操作步骤;这使得组装时间降至13分又10秒。接着,我们将装配线的高度提高了8英寸——那时已是1914年了——这使耗时降到了7分钟。进一步对工作速度进行试验,我们将单件耗时降至5分钟。简言之,试验的结果是:在科学调研的帮助下,现在一个工人完成的工作量,比几年前4个人完成的还要多。流水装配线确立了高效的生产方法,我们现在将它推广到各个部门。发动机的装配,之前由一人负责,现在被细分成84个操作步骤——这些工人完成的工作量,是他们以前同样人数时的3倍。之后不久,我们又将这方法运用到底盘的装配上。

固定一地组装底盘的话,最快的纪录是平均每个底盘12小时28分。我们对此进行试验,用一根绳子和绞盘,拉着底盘传送了250英尺。6个装配工随着底盘走动,从堆在传送带上的零部件中挑出所需要的。这不过是个大致的试验,就已将每个底盘的组装耗时降到了5小时50分钟。

但是,不能认为这些都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必须对装配线的速度加以谨慎试验。在对调速轮的磁发电机进行试验时,我们先尝试了每分钟60英寸的速度,这太快了。之后又尝试了每分钟18英寸,又太慢了。最后,终于定下来,每分钟44英寸。我们试验的原则是,工作时不可手忙脚乱——工作时间应是工人工作所必须的时间,一分不多,一秒不少。由于成功使用流水线组装了底盘,我们开始逐步审视整个生产方法,从而用机械传送带进行所有组装,并算出适合各部件的组装速度。例如,底盘的装配流水线,速度为每分钟6英尺;组装前轮轴的流水线,则以每分钟189英寸运行。底盘的组装被分成了45个操作步骤,或操作站。第一个工人将4块挡泥板安到底盘架上;在第10道工序则安上了发动机,如此这般。有些工人只负责1个或2个小操作,其他人则负责更多步骤。一个工人将一个零件安上,但并不负责拧紧——可能这个零件要好几道工序后才会完全安好。上螺栓的人不负责上螺帽;上螺帽的人不负责拧紧它。在第34步操作,渐现雏形的发动机上了汽油;在这之前它上了润滑油;在第44步操作,散热器加满了水;而在第45步操作,我们的车开上了约翰大街(JohnR.Street)。

发动机的装配也基本采用了这个方法。1913年10月,装一台发动机还需要9小时54分钟;六个月后,因为采用流水线,这一耗时降到了5小时56分钟。

同类推荐
  • 你喜欢吃榴莲吗?

    你喜欢吃榴莲吗?

    本书以简短的案例与故事结合漫画的形式,对在企业环境中如何取得成功进行指导,涉及说服、推销与感召的关系,亲和力等的讨论。
  • 旅游目的地营销

    旅游目的地营销

    本书既重视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理论的系统介绍,同时也强调了对具体营销与管理方法的分析和说明,因此对各级旅游组织、旅游企业改进和加强旅游目的地营销管理活动的较大的指导意义。同时,本书也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旅游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和本科阶段高年级学生的专业教材,或作为旅游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使用。
  • 马云内部讲话Ⅱ

    马云内部讲话Ⅱ

    书中收录了最近三年马云的19场未被公开讲话,10封内部紧要信件。2010年至2013年,正是互联网江湖风生水起之时。阿里巴巴集团和马云也历经了诚信风波,人事变局,淘宝分拆,隐退转型等等考验,终于成长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顶级互联网企业。
  • 商业模式原理

    商业模式原理

    为什么“愤怒的小鸟”会在没有任何传统渠道宣传的情况下“一飞冲天”?为什么苹果公司会摆脱“管理经营最糟糕公司之一”的头衔,实现华丽蜕变?为什么IBM在“砍掉”有显著优势的PC业务之后能更具活力?这一切的背后都蕴含着商业模式的创新。进入21世纪之后,商业模式逐渐取代产品和服务成为商业竞争的主题。那么究竟什么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到底有什么功能?商业模式如何演变、成型?《商业模式原理》一书将为您解开上述谜题。在解密基础上,“原理”一书开创性提供了商业模式管理的总体架构,为您提供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自创生存空间的独特钥匙。
  • 市场营销中的潜规则

    市场营销中的潜规则

    本书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作了调整、优化与创新,本书有意识地把消费者行为学的普遍原理与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殊性及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最新具体实践相结合,即在阐述世界各国消费者行为的共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阐述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殊性。学会这些潜规则将对你...
热门推荐
  • 悠然农家女的幸福生活

    悠然农家女的幸福生活

    我们都需要背负自己的责任,不去逃避,他们的爱情也将从这里开始。遇见你,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愿这幸福,是我们的未来。
  • 地狱轮回站

    地狱轮回站

    进入这地铁列车的那一刻,你的命运便已被注定,你只能被动的去选择挣扎的活着,亦或是凄惨的死亡方式,在这个诅咒中,你能靠的只有你自己,你将被迫去执行一次次的恐怖灵异任务,失败只有死亡,进入到这里的人,只会存在一个想法,那就是活下去!!!
  • 都市超级神棍

    都市超级神棍

    这年头,挣钱好的也就是神棍了,因为没人跟你讲价还担心你把钱收低了、、、、赵小余,一次撞邪后意外得到功法,成为一名修炼者,从此过上神棍生活,无论是权贵还是美女,都是要收费的!!!
  • 心理学与心理自助

    心理学与心理自助

    本书以大量实例诠释了现代人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并从专业心理医生的角度向读者阐述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帮助被心理问题困扰的人走出困境,重建健康美好的心灵家园。
  • 狐仙少女的妖怪物语

    狐仙少女的妖怪物语

    平凡的少年,偶然间发现了后座女孩的秘密,她竟然是狐仙。再加上我的好友(男),居然能够变成吸血鬼少女。即使是科学发展至今,在各个地方仍有着妖怪的存在,狐仙少女,探寻着世间的神秘。记录下这些妖怪的事迹。
  • 一些话讲给我和你们听

    一些话讲给我和你们听

    本书的内容并不是玛丽苏的甜文,也不是心肌绞痛的虐文。此书是用来记录生活的书,所以更新也是不定时的。每个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的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不想让认识的人知道,就找一个隐蔽的方法记录下来。一直觉得文字是最忠实的朋友,他会听你说,陪你哭,只要你有需要,就能随叫随到。(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我是制作神

    我是制作神

    从得到系统的那一天开始,他的人生注定不平凡。第一款游戏,让他成功挤进了这片行业;第一部小说,让他成功的吸引了读者。第二款游戏,让他成功的站稳了脚跟;第二部小说,让他成功了小有名气。随后接下来的十几款游戏,让他直接成为了这片行业的至高者;接下来的十几部小说,也直接让他成为了网文界的至高神。…………当数十年后,一名已经中年的男子面对记者,幸福的说道:“我非常感谢上天让我出生在了有王凌的那个年代,因为他让我见证了友情与热血!”
  • 等一个故事

    等一个故事

    这是一个贩卖青春的地方。故事的原型大多来自我身边的人,我们都是普通人,可是我们有着各自闪闪发光的故事。告诉我你的过往,愿以我之笔,写你之心。
  • 惊世狂魔

    惊世狂魔

    21世纪某科技大学的学生,在一次意外中重生到玄天大陆同名同姓的废物少年身上。从此废物变天才,修炼速度惊人。无意中发现自己身份竟然是魔界的太子,而魔界远在十年前就被人族、妖族、冥祖、神族联手灭族。少年身负国耻家仇,终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杀凡帝,斩妖族,灭冥界,诛众神。血染乾坤,一统苍穹。不一样的热血传奇,不寻常的玄幻故事。***请大家略过第一卷,直接从第二卷开始观看***
  • 上古世纪与勇士

    上古世纪与勇士

    上古世纪诸神大战,三族苍生如蝼蚁,挥手之间灰飞烟灭。当最后一个神吉恩·艾博奈特倒下的时候,神统治了这个世界了吗?没有!而我,只是精灵族的一个小小的战士,我甚至没有看清楚我是怎么死的。不过当我醒来的时候,我竟然回到了2000年前,那就是埃弗林王国时代,十二个英雄的远征队正在组建,他们将要去得到神之庭院里面封印的神之力量。而正是这神之力量,毁灭了这个世界!我要改变这一切!这个世界上没有神,凡人与神的距离,就在抬头与低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