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36500000014

第14章 都是炸弹

赵匡胤的皇位其实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样安稳。要稳当也不会出门就被人刺杀。《曲洧旧闻》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太祖皇帝即位后,车驾初出,过大溪桥,飞矢中黄伞。禁卫惊骇,帝披其胸,笑曰:‘教射,教射。’”而所有对赵匡胤不满的人,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忠于后周也好,想自立为帝也罢,这些人都有可能成为李筠的小伙伴,

之前我们提到过赵匡胤大肆分封功臣,高官厚禄绝不吝啬,但是这些高级官位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是你想封就封的。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赵匡胤具体的赏赐。

第一个:以周义成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石守信是赵匡胤的老兄弟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交情。由殿前司的第三把手,变成了侍卫司的第二把手。(此时侍卫司已经没了都点检一职。)

第二个:江宁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这个升得有点快,侍卫司系统里有马军和步军两个系统,高怀德有马军老大升到殿前司副都点检。没办法,谁让高怀德现在是赵匡胤的妹夫,按照赵匡胤姐姐敢抡着擀面杖逮着赵匡胤打得情况来看,赵匡胤妹妹估计也是不好欺负的。为了不再被打,赵匡胤自然要对妹夫好点,于是高怀德坐上了殿前司的第二把交椅。

第三个:殿前都虞候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这个也是“义社十兄弟”的重要人物,老交情了。升官什么的都是小意思,反正赵匡胤之后还得收回来。

另外两个副导演也都升官了,内殿祗候供奉官都知赵匡义升任殿前都虞侯,就是赵匡胤最初步入高级将领行列的职位。不过现在应该称之为赵光义,自从赵匡胤当了皇上,这个字就只属于他老人家一个人了。赵光义绝对是升得最快的一个,赵光义是公元939年出生的,也就是说现在也才21岁,就是他老哥当年刚刚离家出门打天下的年纪。不过谁让人家姓赵呢。

另外一个姓赵的升得也比较快,归德节度掌书记赵普,受封为右谏议大夫。导演变成了总裁,他这个副导演怎么说也能混个重要部门的经理当当。其他的就没什么可说的,影响不大。武信军节度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为镇安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虎捷右厢都虞候张光翰为江宁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龙捷右厢都指挥使赵彦徽为武信军节度使。

这时候,禁军系统中还有两个职位。一个原本是属于李重进的职位,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结果李重进升官了,变成了中书令,这个缺就空下来了。还有一个就是赵匡胤自己空下来的缺,殿前都点检。这两禁军里的最高统帅空了下来,赵匡胤并没有把它们留给那群帮自己起事的老班底,因为现在赵匡胤要用这两个职位来安抚两个人。

一个叫韩令坤,升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成为侍卫司的一把手。一个叫慕容延钊,有殿前副都点检成功转正,成为殿前都点检。这俩人都是赵匡胤的老朋友了,而且很巧的是这三人曾经在很短时间内相继担任了殿前都虞侯的职务。也就是说赵匡胤和这两个人是前后脚成为高级将领的。

当初柴荣刚即位,三个人中年纪最小的韩令坤先当上了殿前都虞侯,当了没几天就发生了高平之战。高平之战打完之后韩令坤就升官了,比韩令坤大两岁的赵匡胤成了殿前都虞侯,赵匡胤也没当两天,比韩令坤大了十岁的慕容延钊又成了殿前都虞侯,之后这哥仨就一直在禁军的高级将领中晃悠,大家都虽然官职有些许差距,但都是平起平坐,再加上又都是一个大院里长大的,关系自然不错。

柴宗训即位后,说是有契丹来犯。韩令坤本身就在北边驻守,负责抵御契丹入侵,慕容延钊就先带着五万先头部队出发前去支援。结果都跑到了真定的时候,两人突然发现赵匡胤刚出京城第二天就回去当皇帝了,这时候两人才知道是被赵匡胤排除在圈子之外了。更过分的是,俩人后来发现契丹压根就没来,纯属赵匡胤那小子故意的。韩令坤还好说,本来就在外边,慕容延钊可是一口气从开封跑到真定,这不逗人玩吗。

和其他手握军权的节度使不同,但是韩令坤和慕容延钊这两个主可不一样,他们和赵匡胤三人前后脚进入禁军的高级将领的行列,而且都是能征善战、在禁军中极具威望的牛人。像赵匡胤有自己的一套班底一样,这两人必然也有自己的一套班子。位高权重的,总有一帮子人跟在后面混饭吃,不管你个人愿不愿意。慕容延钊带出去得先头部队就有五万,要知道赵匡胤后来带领出征的也不过八万。这俩人要是给赵匡胤捣乱,赵匡胤在禁军的家底能剩多少还真不好说。

好在这俩人本来就不是喜欢折腾的人,赵匡胤当皇帝也就当皇帝了吧。而且赵匡胤为了稳住这两个老伙计,也是很有诚意的,一个当了侍卫司的老大,一个当了殿前司的老大。这两个大佬是稳住了,但是问题在于那些赵匡胤为了给自己人腾位子,踢出去的那些人怎么办。这些人必然是对赵匡胤很不满,所以赵匡胤要先搞定这些人。

第一个就是从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变成了中书令的李重进,跟死去的韩通一个职位了。幸亏韩通死了,因为他之前的位置是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他要不死,石守信往哪升啊。李重进还有一重身份,就是郭威的外甥,本来好好地皇亲国戚,现在兵权没了,这好用的身份也没了,所以说一开始赵匡胤最担心的其实是李重进。但是李重进这时候估计是没想着反还是怎么着,居然申请要如今朝见。

按说赵匡胤要是真担心他,把他招进京,再随便封个大官,把他软禁在进城也就算了。结果赵匡胤不知道咋想的,居然没让李重进进京。我琢磨着,这俩人都是在相互试探着,要是赵匡胤真让李重进进京,李重进估计当时就反了。不过就后续发展来看,还是赵匡胤棋高一着,谁让人家有高级间谍啊。

其实还有个跟李重进身份差不多的张永德,这人是郭威女婿。之前是殿前司老大,不过他比较可怜,是柴荣临死前把他兵权夺了的,虽然可能有让他之后官复原职的安排,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他也没地说理去。而且张永德现在就是个检校太尉、同平章事的虚职,手头没兵,他也没处说理去。再加上原来的禁军系统里,他的老班底也被赵匡胤换得差不多了,所以张永德只有老老实实的接受赵匡胤篡位的现实。

第三个李筠,这个经营潞州多年,几乎以一部之力对抗北汉的大将。之前高平之战,刘崇更是干脆就直接绕过了潞州,去找柴荣决战。当然这个人赵匡胤没搞定。这个原因在我看来,除了李筠本身不老实外,主要是赵匡胤这个使者没选好,至少没有下面这个好。

第四个,袁彦。这个袁彦本来是武信军节度,权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结果后来被折腾到陕西去了,虽然后来赵匡胤又给他升了官,加检校太尉。但是这个袁彦脾气很不好,关键是他能耐和脾气是成正比的,这赵匡胤就担心啊。“陕帅袁彦凶悍,信任群小,嗜杀黷货,且善甲兵,太祖虑其为变。”再难搞也得搞定啊。当然这种活,不能交给武将做,要是在派个直脾气的武将,俩人不直接动刀子都是万幸了,还指望办好差事,实在想太多。但是不让武将去,一般人也镇不住袁彦啊。这时候,赵匡胤想到了大年初四那天,站在金銮殿上的那抹自信身影---潘美。

估计赵匡胤是认准了,潘美是干这种苦差事的好手。这种活实在不是人干的,不知道能不能完成任务到不说,关键是生死还得看人品,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砍死了。于是倒霉的潘美又是一个人上路,又是紧赶慢赶跑到陕西,好在潘美之前在陕西混搭过一段时间,路还是比较熟的。之后的结果还是一样,一样没人知道潘美和袁彦说了啥,但是是一样的好结果。“遣美监其军以图之。美单骑往谕,以天命既归,宜修臣职,彦遂入朝。”潘美全身而退,又一次完美的完成了任务。

赵匡胤那个开心啊,潘美这小子实在太好使了。“上喜曰:‘潘美不杀袁彦,能令来觐,成我志矣。’”

第五个:郭崇。这人倒真是个老实人、忠良,当初跟着石敬瑭干得时候,发现石敬瑭居然把燕云十六州给送人了,觉得实在丢人。干脆直接撂挑子就不干了,自己跑了。后来就跟着郭威干,亲率七百骑帮郭威拦截刘赟的就是他。后来郭威登基,把名字郭崇威改成了郭崇。后来赵匡胤篡了后周的天下,这老实人是哭得死去活来啊。结果就有些人觉得郭崇这小子心念旧朝,早晚要谋反。幸好赵匡胤没信,而且郭威也确实没有那个打算,只是专心打理好自己一亩三分地。

第六个:李穀。说起来,这人到不是什么威胁,也不是赵匡胤搞定的,不过这人跟李筠倒是交情不浅,而且他所在的位置洛阳对李筠来说实在太关键了。“穀归洛中,昭义李筠以穀周朝名相,遗钱五十万,他物称是,穀受之。既而筠叛,穀忧恚而终。”交情就在于李筠给他送了一大笔钱,他还收了。后来李筠造反,还被干掉了。这下李穀倒霉了,整天担心被清算,直接忧郁死了。

这些一个个可都是定时炸弹啊,搁谁都不放心啊,然后就想赵匡胤最担心的那样,炸弹爆了!

同类推荐
  • 勃列日涅夫时代

    勃列日涅夫时代

    本书像一幕史诗大剧,一幕幕活剧给读者带来前苏联由“升平”到衰败的真相和启发。苏联解体之后,当年严密封锁、讳莫如深的秘密档案次第开放,使得本书所涉及的史料丰富而翔实,加之作者作为作家和政论家,独具敏锐的目光和洞察力,对人物、事件的分析、评判深刻而独到,颇富参考价值。作者是新闻记者出身,文笔生动,冷峻幽默,让人在沉思中兴味盎然。本书俄文版出版于2008年。
  • 李自成陕北史事研究

    李自成陕北史事研究

    本书对李自成的祖墓、乡籍、名号、家世、家境、读书情况,习武战斗生涯、起义前经历、起义后回陕北等历史进行了探讨。
  • 卫辉府的传说

    卫辉府的传说

    朱翊镠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之子,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同母弟,生于1568年,四岁即册封为潞王,1589年就藩卫辉府至死。这个昏王藩居卫辉几十年里,凭借自己的特殊地位,仗势豪夺、野蛮盘剥,兼并土地四万余顷,遍布九府二十多县。他勾结地方官府横行乡里,肆无忌惮地欺男霸女、杀人害命,给黎民百姓造成了数不清的苦难灾祸。潞王陵中,断碑残竭记满了潞王的污德秽行;殿宇楼台浸透了百姓的辛酸血泪;衰草荒冢、枯骨干骸,昔日的封建王侯早已腐臭于历史的垃圾堆;斗转星移、岁月流逝,永存于人民心中的是善恶爱憎。至今,卫辉流传着多少委婉凄凉、悲壮惨烈的民间传说。
  • 三国风云之名将路

    三国风云之名将路

    一个孤儿因为一个看似荒唐的梦想穿越来到三国;在这个英雄辈出的大时代,他会改变什么?他能改变什么?一个掌握了现代技术的穿越少年真的能够在三国时代毫无悬念的叱诧风云吗?且看现代孤儿如何成长为一代名将。
  • 三星堆之101个谜

    三星堆之101个谜

    如果有人问,中国最神秘的图书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山海经》。如果有人问,中国最具魅力的青铜文明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星堆……三星堆,一座古城,一个迷失的古国,跨进三星堆,就是跨进一座谜的城,一个谜的国度。
热门推荐
  • 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念诵轨仪

    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念诵轨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所收录的文章,皆为古保祥创作的名人励志故事,读了此书,会让你醍醐灌顶,原来那些成功者曾经和你一样的平凡。
  • 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叶红于二月花

    死亡,是绚丽的。鲜血,是火热的。有些事一定要做,有些血一定得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有自己的路要走。活,就要像二月的花,多姿多彩。死,也要像深秋的霜叶,红于二月的花!
  • 爆笑逗比女之我的夫君是盟主

    爆笑逗比女之我的夫君是盟主

    只因她的一句:''夫君,他们轻薄娘子我,娘子怕怕。‘’便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好吧,现在我终于见识到了饭可乱吃但话可不乱说的道理,此男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把死字带在嘴边,而且还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功能。在他的身边我得时刻担心我的小命,终于有机会可以逃走了,正准备翻墙时,一道声音响起:‘’娘子,你是坐在墙上看星星吗?还是想红杏出墙?‘’结果害得我摔了下来,一个月也走不了路。‘’听着,从此之后,本盟主说什么你就得做什么,我叫你往西走,你就不能往东走。‘’某女弱弱的问道:‘’那个,可以往北走吗?‘’‘’杨沐雪,你想死吗?‘’。。。。。
  • 天眼封神

    天眼封神

    恒元大陆,族类繁多,叶飘河,乃上古天眼一族,自九岁开启天眼之后,双目之内鬼火焚焚,可摄魂夺魄,封印神识,吸人法力,于是乎,他一路高歌猛进,成仙,成佛,成魔,皆不在话下!且看他如何纵横四海,独霸九天!
  • 至尊纨绔

    至尊纨绔

    推荐本人三百万字完本老书《重生最强农民》!推荐本人新书,仙侠——《掌天诀》,敬请新老书友支持!
  • 梦域幻灵

    梦域幻灵

    破土而出的大墓,不为人知的历史,奇妙的梦境,热血的经历。乱世风云,群雄迭起,一个难料的阴谋,一出征伐的游戏。最后,是对是错?英雄,孰是孰非?较量,谁胜谁负?梦中醒来的他,如何演绎这华丽的大戏?现在,幕布,正逐步被拉起......
  • 为什么他们那么富有

    为什么他们那么富有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能从节省“一滴油料”做起,“苹果之父”乔布斯对苹果产品苛求近乎完美,比尔 盖茨以谦卑的态度为微软赢得了巨大的机遇,巴菲特的耐心等待成就了他“股神”的称号,马云不懂电脑却敢创办阿里巴巴和淘宝,李嘉诚从一个穷小子逆袭成为华人首富,王石再忙也要坚持每天读书,马化腾为何总能后来者居上……《为什么他们那么富有》集合了30位财富名人,通过讲述他们的成功故事,展示每个人独特的个性,揭示获取财富的真谛,让你读完受益、助力成长。
  •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责任

    重生之责任

    重生一次,安爵不仅有了一个使者身份,异能也是世界上排的上名的高手,但这一切都被他掩藏在那副纨绔表皮下。谁能打开他封闭的内心,融化他心中的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