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1900000035

第35章 教育和选举 (1)

——王安石的政治主张和施政纲领(四)

民政、财政、军政,这三个方面差不多已将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包括在其中了。此外还有一两项,这里作一简单论述。

第一,教育

教育方面的事务,是王安石平时最重视的,也是他《上仁宗书》谈得最恳切的。等到他执政以后,首先注意到学校。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增加太学的学生。四年(公元1071年),以锡庆院、朝集院作为大学的校舍,把学生调整为三等,初入学的学生为外舍,外舍升入内舍,内舍升入上舍。上舍学生一百人,内舍学生二百人,外舍学生人数不限。后来,内舍学生增加到三百人,外舍学生限制在两千人。这一年,还创办了京东、京西、河东、河北、陕西五路的学校,以陆佃等人为各州的学官。其后,各路州府都创办了学校,学官达到五十三人。著有《文献通考》的马端临说,当时大兴办学校,而教官只有这些人,大概是重视作为教育者的官职,不肯轻授滥设的缘故。

这所学校所教授的内容,以经学为主,每人专门学习一经。到了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王安石把他撰写的《三经新义》一书发给各位学官,要求在学校里讲授。三经就包括了《周礼》、《诗经》、《书经》。

《三经新义》也是当时及后世许多攻击王安石的人的一个借口。据历史记载,苏嘉在太学读书,老师颜复曾经以王莽变法和后周宇文氏变法为题,考这些学生,苏嘉就在文章中极力表示对变法的不赞成。他的文章被老师列为优等,激怒了王安石,把各位学官都赶走了,让李定、常秩同判监事,重新选用学官,不是执政者喜欢的人一概不要。此后就颁发了《三经新义》一书。考察王安石平日言论,总是把一种学术当作端正人心的根本,那么,历史中的记载,应该不是对他的诬蔑。这实在是王安石为政纲领中最丑陋的部分。大约社会要不断进化,确保其思想自由是第一位的。所以,当今之世谈论政治的人,在各个方面都要求整齐划一,把这当作惯例,只有在学术上则完全相反,主张百家争鸣,信仰则尊重每个人自己的选择。真理总是越辩越明,人的心灵,只要疏通就不会枯竭。用强制的手段要求大家信奉一种思想,这只能使思想凋敝。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以来,中国学术史上再也没有光彩照耀的局面,就像王安石这样一个优秀的人,在这方面也重蹈覆辙,真是可悲啊!

不过,王安石当时并非在《三经新义》之外,完全排斥其他思想,不过要求大学以此作为教材罢了。既然设立大学,必定要有教育者,而且,教育者必定有他所主张的学说。大学既然作为一个国家学术的生产部门,它的思想一定会在社会上作为主导而存在,这也是势所必然,是不能回避的。就像今日的日本,其帝国大学有两三位老辈学者的学说,颇为一些年轻学者所反对,受到他们的抨击,但全国大多数学者还是要学习他们的学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既然如此,这也不能过多地责备王安石了。如果说王安石排斥其他思想,就认为他破坏思想自由的话,那么,他其实并没有禁止其他思想的传播,不过是提倡自己一家的主张罢了。

学者有了他所主张的学说,一定想要使其发扬光大并因此而改变世界,这不仅不违背常理,而且是负责任的表现,王安石有什么错呢?如果一个学者没有自己的主张,只是揣摩执政者的喜好,以此来换取高官厚禄,这才是学者在犯罪,而倡导新的学说的人,并没有犯罪。自从元祐(宋哲宗年号,公元1086—1094年)年间将《三经新义》废除以后,南宋时的学者更是不遗余力地进行攻击,从那时开始,数百年来,很多学者都羞于提它。《三经新义》中诗义、书义出自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和学生之手,如今已经不在了。只有《周礼新义》一书为王安石亲自撰写,清朝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还从《永乐大典》中找了出来,加以重新编辑,现在还可以见得到。我曾经找来读过,其中精要之处是很多的,实在是为我国经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从汉代到今天,没有能够超过他的。这一点我会在二十章专门讨论,这里就不啰唆了。

但学者不认真思考,就随声附和、大肆诋毁、排斥抵制王安石的思想,这就是韩愈说过的,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吧?王安石不曾禁止别人学习他之外的学说,倒是反对王安石的人,禁止别人学习王安石的学说。既然如此,那么,束缚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人,是王安石呢,还是王安石的反对者呢?这又是不能不认真考察的。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国子司业黄隐焚烧《三经新义》的书版,禁止学生们诵读他的书。大学的许多学生听说王安石去世了,想要设立灵堂进行祭奠,也遭到禁止。第二年,皇帝下诏禁止科举考试使用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字说》。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一个叫杨时的人上奏朝廷,竟把王安石的著作斥责为邪说,认为它污染了学者的耳目,请求朝廷追夺他的王爵,使得歪理邪说不再迷惑学者。宋高宗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张浚为宰相,又一次重申禁止王安石学说的传播。由此看来,王安石对诸位贤德的学者怎么样呢?当时,看到杨时诋毁王安石的学说,御史中丞王过当即在朝廷之上弹劾他:

五经的意义很精深,因而各家的学说常有不同,这是很难避免的。把自己可以接受的视为正,把自己不能接受的视为邪,这是一种很大的失误和偏颇。前不久有人斥责苏轼的学问为邪说,并加以禁止,如今已经解禁了,允许采用他的长处,这实在是一种通达的见解。祭酒杨时矫枉太过,又来诋毁王安石的学说,把它视为邪说,这也是不对的。学生们习惯了引用王安石的学说,现在杨时提出要禁毁王安石的书,不允许学生们阅读,他们便聚集起来去找他理论。杨时竟闭门不敢出来,不得已,学生们才散去。这也足以证明杨时的做法是不能服众的。

这番话可以说是确切的论点。杨时是什么人呢?他是程颐的学生,曾依附于蔡京,谋求个一官半职,学者都尊称他为“龟山先生”,他在孔庙中享受“从祀”的规格,至今没有被废止。而这些儒家之所以尊敬他,大概是因为他在排斥王安石学说的时候贡献最大。当时程颐的学生们,自以为他们的学说是孔子的正统,凡是和自己不同的,都加以排斥。他们著书讲学,排斥别人的学说以宣扬自己的学说,这固然是学者的本分,应该这样做的,但是,为什么要借助皇帝的力量来封天下人的口呢?宋代的党争,在此之前不过是政见的不同罢了。等到程颐的门徒得了势,开始是禁锢苏氏的蜀学,不久又提出禁锢王学,从此以后,学界的党争也日益激烈起来,而政界更加水火不相容。

以至到了宋朝末年,追究起是谁造成的这种祸端,正派的人不能不对杨时这些人表示深恶痛绝。此后,庆元年间(宋宁宗年号,公元1195—1200年),韩侂胄和胡纮指斥朱熹的道学为伪学,并将朱熹一派及其同情者定为“逆党”,史称庆元党禁,读史的人都很反感这种现象。韩侂胄的禁伪学确实做得不对,然而,是否想过那始作俑者是谁吗?韩侂胄的做法,不过是请君入瓮而已。我对于程朱理学,虽然不是我所愿意学的,但我仍然敬仰它,怎么敢狂妄地诋毁它呢?然而对于诸位君子的妄自尊大,排斥异己,非但不敢附和,而且认为,中国最近这数百年来学术的不发达,就是由于程朱这些人极力束缚人们的思想自由造成的,他们是逃避不了这个责任的。本来没必要谈到他们,因为说到王安石的经义,才涉及此事。

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又建武学堂于武成王庙,选择文官、武官中懂得军事的担任教授,讲解各家的兵法,编撰历代用兵成败的经验教训,以及前世忠义之士的气节操守,对足以成为典范的进行讲解,学生的名额限制在一百人。

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又在大学设置律学教授四人,凡是在职的官员和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入学。同年,皇帝又下诏要求各科进士和被选入官的官员子孙,都要加试断案和律令的要旨。

又在大学设置了医学教授,挑选翰林医官以下的官员、上等学生以及社会上的良医来担任,学生通常经过春试来选取,以三百人为限额,计有方脉科、针灸科、疡(创伤)科,考察、提升、补缺的办法,大约和其他各学科相同。考试合格的,最高可以做到尚药局医师以下的职务,其余的,按照等级补官,去做本学博士正录或外州医学教授等。

这是王安石教育施政的大概情况。我们看他的规划实施,基本上还是注重京城的大学,各个州县的学校,规模似乎都不大完备。不知道是史书没有记载,还是当时的力量尚有不能达到的地方。至于他的大学,和今日欧美各国相比,虽不能说完备,但看它有律学、医学等学科,与经学并重,就可以说分科大学的制度是从这里开始的。它的起源比起英国的阿士弗大学更加古老,如果不是中途废弃的话,使他的事业能继续到今天,难道不足以在世界上为之自豪吗?然而即使像这样仅仅昙花一现,已足以成为我国学术史上的荣耀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二)

    本套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的中出类拔萃者。
  • 戴高乐 巴顿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戴高乐 巴顿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戴高乐巴顿》对戴高乐、巴顿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自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居里夫人为自己撰写的自传。通过直白、坦诚的语言,真实记录了自己——一个普通女孩,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传奇一生。第二部分则是居里夫人为丈夫皮埃尔居里所写的传记。书中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日记,以及他人对皮埃尔居里的评价等,展现出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
  • 曾国藩3:黑雨

    曾国藩3:黑雨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孙传芳传

    孙传芳传

    孙传芳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他的身前身后又留下了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本书细致地描述了孙传芳波澜起伏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杂官稗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味无穷。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那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
热门推荐
  • 单身房东俏房客

    单身房东俏房客

    不以风骚惊天下,便用多情动世人!都说男人花心是福痴心是奴,纯情房东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美女房客。面对或成熟娇媚,或天真黠灵,或青春俏丽,或温婉卓约,或任性刁蛮的各路美女,高进将如何取舍?是纯情到底痴心一片,还是左拥右抱多情浪漫?
  • 混沌妖圣

    混沌妖圣

    一个坚忍沉默的少年。一只暴烈热血的狼妖。苏融平静执剑,将天穹斩出一道裂缝。随我杀上九天,妖,终将成王。
  • 你的泪灼痛了我的心

    你的泪灼痛了我的心

    少女杀手重生,奉命嫁给敌国太子,出嫁途中遭伏杀,前世杀手的敏锐救她突破重围逃回尚稹城……虽贵为公主,却仍刀尖舔血,同榻共枕人处心积虑要置她于死地,危机重重,一刀扎向胞妹心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废柴侦探

    废柴侦探

    所有的犯罪者臣服在本大爷的脚下吧。腹黑的侦探,废柴的少年,中二的少女。热血的年轻人会编制出怎样的故事。一切尽在《废柴侦探》。ps:前两卷几乎可以跳过,真的写的好烂啊,可以从第三卷开始看,耐心等待。
  • 巨星带回家:贴身女助理

    巨星带回家:贴身女助理

    他是亚洲最炙手可热的偶像天王,她是FH旗下最年轻能干的助理兼营养师。李君安很不幸地成为亚洲小天王的新任助理,面对台上光鲜完美、台下脾气古怪超难伺候的巨星,她步步为营,却被步步紧逼,终于在一次醉酒后,糊里糊涂地被大明星吃光抹尽还不能告他强暴!星光璀璨的席墨尧从没想过,对女人和绯闻冷淡的自己,会意外地迷上自己小助理健康清香的味道。有着严重精神洁癖和身体洁癖的他,并不讨厌干净清秀又严格的小助理……
  • 烫伤心脏的眼泪

    烫伤心脏的眼泪

    尹恩绘重获光明后,迫切希望见到失明期间在花店陪伴过自己的那位特殊客人“大叔”。阴差阳错,她误把柏羽崇当成了“大叔”,可是,她的心却逐渐被琳泽薰吸引。当她知道薰才是自己寻找的大叔时,也知道了另一个残酷的真相——“大叔”是制造那次“车祸”的人,也就是导致她失明的人。而且,他靠近她的原因似乎另有隐情——她和他的前女友很像!那么,她该远远离开,还是无悔地爱下去?
  • 我的废柴皇后

    我的废柴皇后

    皇宫的某处,某女人对着天空长吼道:我不要洗马桶!她代小妮也赶了一趟潮流,穿越了,而且还华丽丽的成为一国之母!本以为米虫的快乐生活可就此展开,谁知道——却是个天天和马桶打交道的废柴马桶皇后!老天爷,不会后半生都让我和马桶作伴吧!我不要啊!!!!!
  • tfboys之复仇之路

    tfboys之复仇之路

    这是写三位少女因各种情况被逐出家门。偶遇世界第一富的总裁夫人,总裁夫人正好膝下无子女,就收留了她们,把她们视为自己的孩子,把她们当做宝。三位少女渐渐长大了,她们发誓一定要复仇。在她们的复仇之路中遇见了三位少年,他们相爱了,她们会为了三只放弃复仇吗?
  • 清水里的刀子

    清水里的刀子

    本书收录了“果院”、“娘家”、“黄昏”、“家事”、“列车上”等短篇小说作品。
  • 日月魔帝

    日月魔帝

    旷古绝今的魔翼十重变,超神之境却不愿成神;颠覆世俗的生命魔法,掌握亡灵与自然的真谛!他,是为报家族之仇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他,是维护天下众生和平的信仰。在这战火纷飞的乱世中,一代魔帝应运而生!但,他真的只是魔中帝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