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9500000019

第19章 中国清官文化 (3)

相同的是,于成龙也退休不成,1684年3月,康熙令于成龙巡视东海防务,于成龙扶病出巡,海上周折一个月,旧疾复发,于成龙数日不能进食,呕吐不止。4月18日晨,于成龙挣扎着爬起办公,幕僚看出他行将“出世”,纷纷跪下。交待公事后,于成龙交待自身后事:尸骨归故乡,丧事从简,只交待了这么两句,还想再说些什么,但已口僵不能言,端坐而逝,年68岁。康熙皇上的好官员,大清人民的好儿子于成龙就这样走了,噩耗传出,江水呜咽,山林失色!

【十一】遗物

海瑞死时,身旁没有亲人;死后,没钱埋葬。皇帝特派佥御史王用汲处理后事。王用汲查出海瑞的遗产是:20两银子,旧袍子数件,海瑞身上穿的褪了色的衣服竟是他最好的衣服。这样的高级干部,死后竟连葬资都没有,王用汲只好带头捐款。与此同时,海瑞的画像在苏州陡然升值,百姓竞相购卖,有些人竟然为此发了笔小财。

于成龙死后遗产:盐米数升,布被一床,袍服一件,靴带两条。这就是一个两江总督的遗产!面对这样的遗产,不哭行吗?江宁百姓罢市而哭,有些百姓甚至给于成龙烧纸钱,被其子廷冀阻挡。廷冀的意思很明白:老父阳世不贪一文,阴世也一样!这就是一个高干子弟的情怀!面对这样的情怀,不感动行吗?

【十二】榜样的力量是没劲的

海瑞死了,万历皇上赠其“忠介”谥号,加封太子少保。时人有诗赞曰:

批鳞直夺比干志,苦节还同孤竹清。

龙隐海天云万里,鹤归华表月三更。

萧条棺外无余物,冷落灵前有菜羹。

说与旁人浑不信,山人亲见泪如倾。

海瑞一死,其精神境界得到了最后的升华,民众奉之为神。据说,凡海瑞庙,一切贪官污吏都不敢入。这当然是民众的夸张了,否则政府反贪可就轻松多了,在考场与官场设海瑞神位不就得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民众的无智来,靠这个吓贪官污吏,无非是哄自己玩罢了。

康熙给于成龙书写碑文:“朕读周官六计廉吏,曰‘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吏道厥唯廉重哉。朕用是观臣僚,有真能廉者,则委以重寄,赐以殊恩,所以示人臣之标准也。”

康熙说于成龙“实古今第一廉吏”,最后,于成龙获谥号“清端”,意为清官第一。此后,康熙将于成龙立为廉洁奉公的样板,号召官员们向于成龙学习!

可我觉得,榜样是没有力量的,或者说,榜样的力量是没劲的。因为树立榜样的时候,其前提是个假命题,英明如康熙,也犯了这错误:若臣俱学成龙,天下何为不治?废话加傻话,“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种逻辑用来唱歌尚可,用来反贪,纯粹是乱弹琴!

皇帝并不真正喜欢清官

皇帝并不真正喜欢清官,或者说,皇帝对清官的喜欢是有限度的喜欢。

中国帝王的南面之术可以概括为阳儒阴法,或者说外儒内法。也就是说,中国帝王表面上遵从儒术,内在的实质却在使用法家之术。所谓的法,乃是韩非子的法。

常言说:有道之主,不求清洁之吏。韩非子也认为,人性是恶的,群臣皆有阳虎之心。每一个皇帝,再笨,也知道自己根本性的恐惧是什么,那就是自己屁股底下的龙墩!天下与龙墩,皇帝首先选择的当是龙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青山是什么?就是龙墩!这一点,签订澶渊之盟的宋真宗明白;不让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宋高宗明白;“宁赠友邦,勿与家奴”的慈禧老太太明白;“攘外必先安内”的蒋光头也明白。正是由于大家都明白,所以,汉代即有以龙墩安危为核心的罪名:大不敬、矫诏、擅发兵、阿党妄上等等。到了隋唐时期,终于完整地发展为“十恶不赦”。一句话,凡是对君权构成威胁的,损害皇权威严的,都是不赦之罪。

韩非子的法术,挠到了皇帝的最痒处。术是什么?韩非子有两个层次的答案。在《定法》中他说:“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在《难三》中,韩非子又说:“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两层意思合二为一,术就是指帝王驾御群臣的秘密之术!

驾御群臣,首先要注意辨别忠奸,清除奸侫之臣。韩非子把奸臣的活动规律和惯用手法总结为“六微”和“八奸”。并且提醒帝王,举臣任事的标准,首先是看他是否忠诚,而且这忠诚是绝对的忠诚,没有是非标准的忠诚。韩非子说:“贤者之为人臣,北国委质,无有二心,朝廷不敢辞贱,军旅不敢辞难。顺上之为,从主之法,虚心而待令而无是非也。”

正是由于受了法家的影响,英明的帝王们才不约而同地“乱世用人才,治世选庸才,太平盛世出奴才,政治标准第一,道德标准第二,知识技能其三。”

我们先看看始皇是如何求忠的:始皇在梁山宫,从山上看见李斯的车骑仪仗甚为隆重,表示不满。后来,始皇周围的人将情况告诉李斯,李斯立即减少车骑人数,始皇发现,知道有人泄密,审问在场人,无人承认,只得把当时在场的人全部杀掉!

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既然中国的帝王都喜欢韩非子的法术,为什么表面上却遵从儒家呢?很简单,愚民嘛。特别是秦家二世而亡,血的教训告诉后来的窃国大盗们:要温情脉脉,要脉脉温情!所以,儒家就是窃国大盗们白天的外套,法家则是他们的睡衣!

岳飞之死,严格意义上来讲,在于不忠。高宗主和,岳飞主战,高宗想稳坐皇帝,岳飞却要迎回二圣,这不是跟君主对着干吗?而秦桧之所以能讨得高宗赵构的喜欢,恰是因了他的忠心。更何况法家云:君主本人要独断专行,众人称赞的人,不必喜欢;众人反对攻击的人,君主不必憎恨。君主有时候专喜欢坏蛋,真是气人!

还有乾隆,那么英明,也狠抓反贪来着,难道就对和珅的贪污问题没有察觉?非也!原因还在于和珅虽贪,却是很忠的,又英俊,又聪明,绝无二心,一生都在想着法子哄主子高兴,这样的奴才皇帝不喜欢才是傻冒呢。乾隆自己也说:我也知道和珅坏,可是没了他,谁陪我玩儿呢?

后来,嘉庆治和珅,诸位可不要自作多情地以为新皇帝在反贪。根本原因:之一,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不是嘉庆的人;之二,黑吃黑,嘉庆继位时,国库空虚,内乱频频。所以,乾隆死后第五天,嘉庆就将和珅革职查办。民谣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嘉庆反贪,却是因为自己没钱闹的。

那么你会问:难道皇帝不反贪吗?难道皇帝真的不喜欢清官吗?非也,皇帝当然反贪,但是只在贪风甚炽,影响政权的稳定性与合法性的时候,才反贪的。皇帝根本性的恐惧,除了臣有二心之外,还有就是百姓的造反之心。如果说百姓是妖魔的话,那么清官便是帝王供妖魔享用的牺牲与祭品。说得不客气点儿,清官是帝王放在百姓面前的冷猪头肉!所以,皇帝对清官的喜欢是有限度的,海瑞就是一个例子!嘉靖皇帝又要用海瑞做道德的幌子,同时又讨厌他的粗线条的二百五作风,无奈只好既不杀,又骂他为“那个咒骂我的畜物”。嘉靖升天,新皇隆庆登基,对海瑞的安排却成了新朝的一个难题。按黄仁宇的分析,“比较稳妥的办法是让他升官而不让他负实际的责任”,而现代社会,我们也时不时地能发现,所谓的清官,经常遭遇明升暗降的所谓提拔重用。

官员的薪水有数,上级要打点,来往的客人要招待,开销太大,想清廉是有很大的经济难度的。当清官的经济难度

1628年,朱由检当上了大明皇帝,上任伊始,发出“文官不爱钱”的号召,而且随后的日子里,年轻的皇帝一直是以身作则的:当政十七年,宫中没有进行过任何营建!吃穿俱不讲究。自明神宗以来每月需饭费万余金,而崇祯下令节俭,仅存以前的1%;他还将皇帝穿衣一日一换的惯例改为每月一换;宫中的金银器具皆改用陶器。为他讲课的大臣甚至看到过他的衬衣袖口磨烂,吊着线头。

问题是,皇帝的节俭,构不成全体官员的榜样,相同的例子还有,那就是道光帝。其实,单从经济角度看,当清官就有难度。所以,朱由检发出“文官不爱钱”的号召后,户科给事中韩一良就上疏发起了牢骚:如今何处不是用钱之地?哪位官员不是爱钱之人?本来就是花钱弄到的官位,怎么能不花钱偿还呢?现在都责备郡守县令不廉,但怎么能够廉?有数的薪水,上级要打点,来往的客人要招待,晋级考核,上京朝觐,都需要大量的花费,想廉行么?

韩一良说的是大实话。众所周知,明朝的官员工资,是历史上最低的。吴思给他们算过:省级最高领导,年薪576石大米,折合人民币月薪11780元;正司局级年薪192石大米,相当于月薪3930元;七品知县,年薪90石大米,相当于月薪1840元人民币;像韩一良这样的股/副科级干部,66石大米,相当于月薪1350元。你会说,不少了,比现在的工资还高嘛。实际上,官员到手的工资往往是打过折扣的。拿七品县令的工资来说,他每月只领一石大米,每年十二石,叫本色,其余都折成银子、钞、布发给你。

这么一折,实际到手的就缩了水,类似我们中秋节领苹果,表面上是50元钱的苹果,实际上它可能不值30元,这一点,估计吃公家饭的同志们都领教过。总之,明朝的县长,最后每月领到手的,不超过1130元。你会说,这也不少嘛,那么咱们再算一笔账:那时没有计划生育,如果不是身体有毛病,那么每家孩子少则三五个,多则一个班;那时不兴一夫一妻,官大的,妻妾成群,官小的,起码弄个一正一副一妻一妾,清廉如海瑞,那也是九娶妻妾的;更何况,那时没有妇女解放运动,没有男女平等,没有双职工,没有社会福利,没有公费医疗,没有养老保险,没有退休金。总之啊,保守估计,县长家里六七口人的话,全指望这千把人民币过日子,其生活水准,相当于我们河南穷小城里的下岗职工低保线!

当然了,再没本事的县长,也不会把自己家里弄得像下岗工人之家似的,但也有例外——海瑞县长!海瑞在浙江淳安当知县,自己种菜,没钱吃肉。有一次为老娘做生日,买了二斤肉,这事儿竟上了内参——总督胡宗宪宣布:昨天,海县长为老母过生日,买了二斤肉!当然,还有比海县长更不济的——于成龙,干脆把自己弄得像个叫花子。

清官还有个最后的难事:丧葬费没有的!海瑞死于吏部侍郎之职,相当于现在的中组部副部长,死后只有20两银子,丧葬费都不够,同仁王用汲凑钱把他下葬了。于成龙死后,连二两银子都没有,陈廷敬的《于清端公》载:“时署中无亲指,衣食饭含皆不备,江宁守于公经理其丧。”那时候的政府不负责给官员办丧事,有些太不人道了!

据我归纳,清官,首先得有点丐帮精神,否则挺不下来。清官生不如死,死后也是个饿死鬼;贪官死后如生,死也是撑死的!

做清官的道德难度

“万事俱操心,惟独没有他自己!”这是现代社会一度流行的对模范官员的最高赞歌。这样的赞歌我一听就头皮发麻,它是一种不祥的音乐,准确地说,它是丧乐,因为在这样的乐章里我们看不到人!道德榜样非我化,非人性化,写颂歌的人再在其背后声声不歇地唱赞歌,一步一步地把人往死路上送。有时候我都想,中国某些小记者简直都是刽子手,其手中的笔就是一支歪脖子枪,其专职就是把人一个一个干掉!尼采说:上帝死了,人活了!而我们的宣传报道却是这样的结果:人死了,上帝也气死了。

如果要说官员中的模范,我觉得易牙先生可能是千古第一名。齐桓公说自己什么都吃过了,就是没吃过人肉。没想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易牙回家就把自己的孩子烹了,端给桓公吃!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易牙是一个道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不是人的人!后世的道德榜样,哪个也比不上易牙,不过性质是相同的:某某同志,孩子在家烧坏了一条腿,或者老爹快要病死了,总之,哪怕家里的亲人都有毛病了,他也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好像没了他,地球都不转了。其实中国缺什么也不缺人的,即使你是科长,那下面还有众多副科长的,即使五个副科长同时有孩子发烧,那还有第六个副科长,中国什么时候缺过官员?

媒体也够逗的,把道德模范弄成人不人鬼不鬼的,自己也不知道这模范是人是妖,只好糊而言之:某某某是特殊材料做成的!

总之,官员要想模范一把,清官一把,从道德方面来说,也是有很高的难度的。一句话:六亲不认!包黑子做清官,做到平日没有私人书信往来,亲旧故友消息断绝!我私下里称海瑞为二百五,我自己认为,没有点二杆子精神,想做中国的清官,难哪!这也是百姓呼唤清官,而清官却少得可怜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做清官的体制难度

清贫的决心与道德的操守并不是做清官的充分条件,充其量,它们只能构成做清官的必要条件。集权体制下,做清官,还有很大的组织难度。

同类推荐
  •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是抗战期间蒋经国游历考察大西北的见闻。对西北的开发和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提出了要种树蓄水、改善交通、治理风沙、振兴农业、发展教育等主张,并鼓励青年到西北去进行开发建设。今天重读书中对“开发西北”的积极倡导,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蒋经国“一个中国”观念的形成脉络。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百家姓·三字经)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百家姓·三字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老北京民间传说

    老北京民间传说

    “西四附近真有游荡的忠魂吗?夜半故宫真的是鬼乐园吗?正阳门究竟怎么个“正阳”法?连慈禧都害怕的人会是谁?为啥故宫有些宫门没门槛?为何老宅院现多为“凶宅”?本书将为您揭秘这些疑团,为您带来精彩而有趣的民间传说。
  •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从上古到明代陕西境内的帝王陵墓,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概况、各陵的形制和墓主人以及不同时期帝王陵的特点等。以精确的考古数据作支撑,以小资料链接作为知识的补充外延,充实了全书内容。图片精美,大部分由作者亲自拍摄,可观度较强。
  •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是一本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大视角、内容丰富的作品,涉及晚清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语言文字、家庭生活、官民关系、礼仪习俗、商业等方面,是近代西方人观察中国的代表性著作。美国外交官何天爵结合十几年亲身经历,勾勒出了晚清中国社会全景,精辟地分析了中国人的特性。
热门推荐
  • 末世重生之进化者

    末世重生之进化者

    前世被友情所背叛,重生后的熊梓玲决定不再相信友情,想要再见一面家人的熊梓玲重生了,没有想过去复仇,只要这一世不再和那个杀死她的人为友就好。但有什么和前世是不同的,得知真相的同时,熊梓玲也得知了前世的自己是因何而死。比起前世的绝望,这一世,总还是有点希望的。
  • 梁武帝演义

    梁武帝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黑道少爷的千面妹妹

    黑道少爷的千面妹妹

    她是他的妹妹,他却对她百般的摧残!她有了喜欢的人,他却加倍地羞辱!他的挚友喜欢上了她,他却因此施舍给她关怀……她失忆了,他却停不下伤害!他们有过一个未成型的孩子,却被她残忍地杀害!她忆起来了,他却……他们曾朦胧地相恋过,却逃不出辗转与颠沛!爱情,终将与他们擦肩而过吗?
  • 废柴少爷闯六界

    废柴少爷闯六界

    漆黑的山洞里一道身穿红色长袍的人影依稀可见,他身边一头灰白色的灵兽静静的趴着......且看废材少爷李麟强势归来,勇闯六界,傲视天下。
  • 仙灵战魂

    仙灵战魂

    以我之灵,祭你之魂。执剑于手,相随天涯。——水灵幻上古神剑—玉焚一人玉石俱焚,一人万念俱灰。神器之最,凶器之首!她生来异命,天主孤命,六亲无缘,克人害己....生来便能锁魂夺魄........别人口中妖狐灾星。生来便可锁魂夺魄,这根本就是活的上古神器—锁魂铃,叫人怎可不动心思?魔界欲夺之,仙界欲护之。然而....这仅仅是命格有异吗?
  • 丹下左膳·百万两之壶(上)

    丹下左膳·百万两之壶(上)

    被称作“伊贺狂徒”的源三郎前往妻恋坡司马道场为婿并接管道场。谁料想未见到道场主人之女之际已经聘礼猴壶遗失;于是,江户城内血雨腥风骤然而起,各派人马为争夺此壶不惜拔刀相向,机缘巧合之下引出了在桥下隐世避难的剑魔丹下左膳——几经易手的猴壶,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柳生一族又能否夺回此壶渡过难关?
  • 社交细节全书

    社交细节全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社交作为人们相互间联系沟通交往的纽带和桥梁,显得更加重要。的确,从工作角度讲,现代社会分工愈来越精细,几乎没有人可以脱离他人而独立完成一件事;从生活角度讲,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世外桃源”,通讯的高度发达,信息的快速增长,让任何个体都成为了整个社会链条中的一环,想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变得越加困难。既然一个人要不可避免地与他人产生关联,那么社交就变得异乎寻常地重要。正如励志大师卡耐基说:“一个成功的因素,归纳起来15%得益于他的专业知识,85%得益于良好的社交能方。”
  • 企业伦理新论

    企业伦理新论

    西方对企业伦理问题的关注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消费者反欺骗、反污染、反不正当竞争的呼声的高涨,越来越多的企业注意将伦理道德因素纳入企业活动的范围。我国对企业伦理问题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我国对企业伦理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广泛。
  • 良辰相逢未婚时

    良辰相逢未婚时

    许方佳觉得自己该是恨顾子渊的,是他让自己多年青梅竹马的感情,猝然间不值一提。但是这双手虽不断带给她痛苦,却也曾拉她出地狱。爱情和仇恨同时燃起火种,彼此的过去如附骨之疽,而那一千万的交易所附加的,不仅仅是报复的快感,还有更多的空虚与伤害。如果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如同风帆恋上灯塔,那当千帆过尽,可否共度良辰?
  • Journal of A Voyage to Lisbon

    Journal of A Voyage to Lisb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