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9500000017

第17章 中国清官文化 (1)

有关“清官”的说法及来源

【一】何谓清官

清官,古代称清吏、廉吏,汉代也叫清白吏。“清”,意味着操守上的清白。比如屈原的《楚辞·离骚》里有“伏清白以死值兮,固前圣之所厚”。古时“清”字常与浊字并用,也是这个意思,比如《晋书·王彪之传》云:“时众官见多,而迁徙每速,彪之上议曰:‘凡庸之族众,贤能之才寡,才寡于世而官多于朝,焉得不贤鄙共贯、清浊同官!’”至于“廉”,首先有“品行方正”的意思,比如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说屈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廉”还有廉洁、不贪的意思,比如中国人经常引用《后汉书·列女传》里的一句话:“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由于“清”与“廉”意思相近,所以人们干脆把“清”与“廉”合并使用——比如《汉书·王吉传》里说:吉子骏,骏子崇,“自吉到崇,世名清廉”;当然还可以分而用之——不管是清官、廉官或者是清吏、廉吏,其意味是相同的,首先是指操守上的清白,然后附会出品行方正、大公无私、清苦朴素、不贪污、不图享受等诸多美德在内的意蕴。正如古代所谓的“能吏”强调的是为官者的能力一样,所谓的“清吏”强调的只是为官者的品德。

【二】“清官”二字何时何地出现

其一、“查正史记载,始见于《清史稿》。”(见上海《文汇报》1978-11-25)

其二、“彼为巨盗,我为清官。”(语出明代李贽《焚书》卷四《杂逑·因记往事》)

其三、“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只从明府到,人信有清官。”(语出金代元好问《薛明府去思口号》)

其四、段宝林在其《关于包公的人类学思考》中云:“从清官产生和流传的时间来看,清官一词,与包公(999—1062)关系甚大,似乎可以说是在包公清官故事流传之后而盛行的。《宋史》卷三一六记载时人称包公‘笑比黄河清’。”(见《光明日报》1999-5-6)

其五、“子季连,字惠续,早历清官。”(语出《南史》列传第三营浦侯刘遵考传)

古代治吏以廉为本

廉政问题关系到朝代的兴亡盛衰,关系到政权巩固,社会安定。所以,中国古代各朝代有政治远见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官吏的廉洁问题,把廉洁作为官吏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规范,在吏治中遵循“以廉为本”的思想。

中国从原始社会末期即开始倡廉。西周时代,周王把廉洁作为考察奖惩官吏的重要项目。春秋战国时廉政建设有了进一步发展。儒家从政治上强调廉,但真正把廉政从政治高度加以认识并视为关系兴衰存亡者,乃是法家的管子,即管仲。管子把“廉”看做关系国家兴亡的四根柱子之一,他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明主治吏,而后治民”的思想指导下,制定了对官吏职守的一系列考核标准,其中特别突出廉政建设:“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谨慎坚固,审悉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为了使廉洁的要求得到贯彻,秦王朝还把廉洁要求具体化为“五善”。

其中一善是“清廉无谤”,即廉洁奉公,背后没有“打开电视往里看,里面有个杜二蛋”之类的民谣编排咱。有明一代,更是重刑重典地反贪,政府考察官吏时,首要内容便是官吏的守廉状况,朱元璋更是苦口婆心地给官吏们做政治思想工作,要求大家保持晚节。到了清朝,政府初建,百废待兴,政府更需要清官了,英明的康熙皇上煞费苦心地给众官们树立清官典型,期求众多官吏们能以这些典型为榜样,做到“廉以立志”、“廉以律己”。可纵观整个历史,我们看到的现象则是——统治者愈反对贪污,贪污愈是层出不穷,统治者愈提倡清廉,可清廉却是那么的稀有。当然也有例外,一般是一个朝代出一个名清官,宋有包公,明有海瑞,清有于成龙。我们还是逮两个样本说话吧。

清官故事之样本

——海瑞与于成龙

【一】出生与教育

海瑞(1513—1587),广东琼山(今海南琼山)人。海瑞的爹是中年得子,所以对这个孩子寄予了很高的希望,起名叫瑞,意为吉祥。取字叫汝贤,希望儿子仁、义、礼、智、贤俱备,做个大大的正人君子。1517年,海瑞的爹去世,留下十几亩薄田和一个曾经宦海却未曾富起来的家。

海瑞的娘谢氏出身大户人家,但是28岁守寡,没有了“相夫”的福气,只好把全部精力放在“教子”上,4岁的海瑞遂成为母亲全部的寄托。所以,谢氏对海瑞管教极严,海瑞从小除了读书外,几乎没有玩过什么玩具,性格的刚强与孤僻也就难免了。

于成龙(1617—1684),吕梁地区方山县下昔乡来堡村人。幼读诗书,读出这么个道理:“经史子集千本万卷,无非仁义礼智四字,程朱理学滚瓜烂熟,无非天理良心四字。”要做一个清官,估计这两句就够了,无需其他道德思想了。

【二】信仰

受母亲的影响,海瑞读的当然是孔孟圣贤之书,所以十几岁的他就立志要成为孔孟一样的圣贤,他说:“谓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欲人识其真心。率其真而终身行之,便是圣贤。”28岁时,海瑞考入当地官学——郡庠,由童生变做了生员。于是,海瑞就依了朱元璋所定的“校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当时的生员科考,竞争是很激烈的,据说是30∶1的比例,也就是说,生员中每30个人才能有1位争得参加乡试的资格。海瑞28岁做生员,屡次参加乡试,屡屡不中,而且大明当时的科考规则与明初比较起来已发生很大的变化,简单地说,明初尚可以在试卷上谈论时政,“各抒己见,任陈论国家时事”;海瑞科考时,早已是“但许言前代,不及本朝”。海瑞一肚子忠诚发挥不出来,36岁才中了举。得亏意志比较坚定,没走了范进那弯路,少挨一个嘴巴子。

1647年,于成龙始读佛经,个人信仰遂有些三教归一了:佛、儒、道,各样都有些。概括如下:相信因果报应,讲究天理良心,提倡清心寡欲,崇尚洁己爱民,主张积极入世。

中国传统士大夫一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为政时,奉儒;在野时,奉道。但是要不做贪官,光儒、道尚不行,如果能信佛就好了。信佛才能清心寡欲,至少不吃肉嘛,所以,做清官更有保证。

【三】仕途起步

海瑞中举之后,两次参加会试,奈何连连落选,这仕途怎么也起不了步。当时还有一条仕途小路——明朝的郡庠管理制度规定:凡年满30岁以上者,可以写一篇治国安邦平天下的时事文,呈于朝廷,由皇上或大臣面试,拔优录用。所以海瑞在37岁那年,呈上一篇论文,皇上批给兵部,兵部没有注意。就这样捱了好几年,哪条路都不通,海瑞无奈,只好到福建南平县做了个教谕,算是个地方干部学校之校长吧。海瑞的政治生涯就这样开始了。时为1553年,海瑞41岁。

于成龙的仕途起点,从表面看,比海瑞要高些,好歹是个七品官。1661年,于成龙44岁,抽签抽了个广西柳州府罗城县令。这时的罗城县,环境极差,它刚于1659年被收归清政府,第一任县令被杀,第二任县令上任未到一年,跑了,至今无人上任!别人劝他算了吧,但于成龙最终还是决定赴任,家人哭谏不行,只得哭相送。我不知道于成龙怎么想的,别人挑剩下的,一般人至死不敢去的老少边穷之地,他却咬牙要去,估计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官瘾太大,一种是具有强烈的为大清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

【四】从政之境界

海瑞做了四年校长,效果不错。因此被提升为浙江淳安县县令,时为1558年。做了人民的父母官,当然要做得到位,海瑞说:何为知县?知县就是知一县之事也。在上面的朝廷是我的父母,在中层的各级官员是我的兄弟,下级的吏、书、里和百姓,则是我的子民。各层人事均有其道,均应该按照规矩办事。海瑞当然是按规矩办事的,而且对百姓心存爱心,打土豪,革冗吏;搞廉政,兴教育。夫人亲自做饭,仆人门前种菜,能做的都做了,能省的也都省了。做官能做到没有一己之私,境界也够可以了。

于成龙做官的境界,就更高了,高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程度,可以说,把所有从古到今的清官提溜出来,也找不到一个能与他相提并论的。单说他上任之时的路费就没有着落。没办法,他只好置卖家产来凑。幸好那时没有火车、汽车和飞机,因为即使有他也坐不起,他也不好意思扒煤车混票什么的。长话短说,于成龙骑个瘦驴,历时三个半月,终于来到了自己要治理的地盘——罗城。在罗城转了转,总共发现六户父老乡亲。六户人家皆草屋柴门,老弱病残,上前叫门,主人见到自己未来的父母官,犹如羊羔见虎狼,惊恐万状。无奈,主仆六人只好住进了关帝庙。第二天,于成龙才找着县衙门,只见台阶上的草比人还高,中堂草屋三间,用木头架子撑着,四周没墙,瞧着像房子的样子。这时候,因水土不服,五个随从中死掉两个,跑掉两个,只丢一个——电视上大家也看到过——苏朝卿。现在的清官好歹有官费秘书,可于成龙那时,不但没有秘书,幕僚及随从还得自己倒贴钱雇佣。死去的那两个随从,其家人跑到于成龙家里要于家赔钱,于成龙的长子只好再次变卖家产,替做官的父亲还债!

【五】任内百姓

海瑞在淳安与兴国做知县,民间口碑极好。任满之后离去时,百姓自发组织起来欢送,海瑞几乎不得脱身,据说最后是乘夜从小路溜走的。这倒给我们一个启示,判断一个父母官是否称职,是否清廉,似乎非常简单:他任满要走的时候,百姓是否沿途相送且送得让他脱不得身。

于成龙更甚。1662年秋,于成龙被广西布政使金光祖看中,欲留在桂林。近百名罗城老乡(由于于成龙的清廉爱民,逃亡的百姓纷纷回到罗城,所以,百姓不仅仅是原来的六户了,否则大家会纳闷儿,这百名百姓来之何处)结队到桂林,跪在署院门外“静跪示威”,那意思很明白:还我于成龙!无奈,上级领导只好放于归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者,古时的老百姓多少有些自私与苛刻,喜欢那种把自家的日子过得人不人鬼不鬼的父母官;二者,古时的百姓对于官员的任命,有一定程度的发言权,只不过发言时须沉默,加跪求!

【六】家人境界

清官难断家务事,这话放到海瑞身上最恰当不过了。海瑞的个人家庭生活相当不幸。这种不幸首先反映在他屡次休妻再娶方面。海瑞的第一位妻子生了两个女儿,因与婆婆不合被休。第二位妻子婚后仅一年就由于同样的原因被休。第三位妻子与一位小妾为海瑞生了三个孩子,但三个孩子先后因病去世。海瑞的心目中,忠孝第一,论外,皇上是他的一切;论内,母亲是他的一切。母亲与妻子有了矛盾,他当然义不容辞地站在母亲一边。为了母亲,他随便地休掉了两个妻子,第三位妻子与一个小妾又在1568年的10天之内先后死去。据人怀疑,这一妻一妾死得有些不明不白,而且跟海瑞那寡娘还是难脱干系。历史没有留下这些女人的声音,所以我们无从知道她们对于自己这个清官丈夫的心声,但是怨与恨是一定有的,而海瑞从未享受到天伦之乐也是真的。而这些家属到底境界若何,是不是全心全意地做丈夫的后盾,我们也无从得知了,这里只好存疑。

于成龙的情况能不能稍好些?随于成龙上任罗城的仆人,前后九人,逃回去四人,死五人。死者家人找于成龙长子廷冀索钱的时候,廷冀变卖家产不说,还一个一个给这些索命鬼下跪,替父亲求情。家有一县之长,不但没有任何外援,还得由内里倒贴,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无奈,只好派廷冀前去寻父,随身带着族令:任满,去职归乡,守侍老母。廷冀好不容易走到了罗城,见到了父亲,我们找不到资料,不知道廷冀是如何劝说父亲的,更不知道于成龙是如何回绝的,但是我们看现代清官戏的时候,不妨注意一下那些典型镜头:一人做官,全家怨声载道。父母有病了,他不管;老婆过结婚纪念日,他忘了;孩子过生日,他没时间。但怨归怨,还没见过哪个家属勒令亲人撂挑子不干呢,一般人是劝自己的亲人你在边关爱人民,我在家乡做后盾什么的。一句话,于成龙家属稍微有那么点拖后腿儿的意思。但是他们拖不动于青天,于廷冀空手而回。所谓的空,一是没有逮回父亲,二是父亲没给儿子一个子儿。

【七】县上政绩

同类推荐
  • 《说文》会意字研究

    《说文》会意字研究

    本书在继承前人对《说文》会意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会意字的性质、来源以及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对会意表词和义界表词关系的研究,并借由《说文》会意字取象-表词模式与辞书义界模式的比较,首次提出“会意字的取象表词要以对词义的义界为中介”的论断,并揭示意义的承载形式由义界语言向会意文字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特点;本书还通过穷尽性统计,归纳出本义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会意字的取象—表词模式,同时,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各取象-表词模式形成的原因以及由此显示的汉民族的认知思维特点。此外,本书还提出了《说文》会意字研究对促进汉字教学的几点建议。
  • 吉祥对联2000副

    吉祥对联2000副

    本书收集吉祥对联2000副,包括福字联、吉字联、祥字联、红字联、喜字联;还包括一字联、二字联、三字联、四字联、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八字联、九字联、十字联,一直到二十字联,还有横批,内容丰富,好记好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鬼神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鬼神

    置身于信息时代,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会把“鬼神”当作茶前饭后消遣的话题与笑料,报之莞尔一笑。但是中国几千年的古老信仰和观念不会静如此水,沉沙之下依然涌动和摇迹。
  • 雄关要塞:函谷关

    雄关要塞:函谷关

    函谷关作为我国一个著名的关隘,它坚固险要而又位置重要,这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这使函谷关成为了道家之源。其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因此,函谷关成为了我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更成为河南灵宝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 仁者无敌(从关键词读经典)

    仁者无敌(从关键词读经典)

    写出了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从关键词读经典:仁者无敌》,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热门推荐
  • 侃的网游:凯恩大陆

    侃的网游:凯恩大陆

    英国游戏公司凯恩发布了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由天鹅公司大陆代理,三位少年在校友的介绍下加入。经过地区战,国内战和国际战,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他们真的只是在玩游戏吗!!!???
  • 快穿之漫漫丝语

    快穿之漫漫丝语

    即使改成了快穿文,女主依然治愈,男主依旧爱女主。look(好吧,我知道一点也不押韵)“我所见之人,所遇之事,穷极无数,可我愿付诸一生相伴的,唯你一人。”“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说的就是姜漫和池斯遥的相遇吧。如此矛盾又如此惊喜……
  • 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

    年富力强、希望有所作为的陆国杰上任清河市市委书记后,面对拉帮结派的班子成员、动辄掣肘的工作局面,显得有些忙乱。经过认真的思考,他着重从团结巩固领导班子入手,审时度势,谨慎却又坚决地剖开地方关系网,撤换了部分中层干部,重用能吏,迅速掌握局面,带领清河市走上健康发展的改革之路。小说既贯穿了市委书记的官场生活、爱情生活,又以高度的理性揭示了反腐败任务的艰巨性以及官场关系的复杂性。
  • 无法承受的爱情凄绝:金粉记

    无法承受的爱情凄绝:金粉记

    民国六年,位于南京附近的苏和镇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小镇,蓝映阙和母亲在镇上靠着骗人的巫术糊弄乡邻。某天,一场大雨,附近的山泥塌陷,竟惊现一座清乾隆年间的墓穴。而同时,南京城里来了一封求救信。映阙就读于女校的妹妹蓝立瑶,因牵涉到一桩杀人案件,成为疑凶。映阙为了替妹妹洗脱嫌疑,只身来到南京,因而结识了死者的老板青年才俊萧景陵。彼此互相吸引,情愫暗生。经过一连串的调查,死者的女秘书似乎最具嫌疑,可就最关键的时候,女秘书意外死亡。萧景陵顺势将所有的罪名都归咎在女秘书身上,令蓝立瑶得到释放。事情看似圆满。
  • 绝世神车

    绝世神车

    有车的要看,没车的更要看,续网络时代后的车时代已经到来。
  • 青年作家(2015年第1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1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1998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官路一之步步为营

    官路一之步步为营

    他了家族而踏入仕途,为了百姓利益而不顾一切。不靠家族的扶持,从主任、市长、省长、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百姓的好官,贪官的噩梦。
  • 穿越爱恋:今世桐花开

    穿越爱恋:今世桐花开

    世世桐花落,今世桐花开。掩面看人间,只为与他相遇。前世埋下的因,只能默默承受。今生埋下的果,只想平淡经历。她没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没有沉浮大海的志向,她只想做个普通人,可是,为什么不行?三生石旁,她被尘世束缚,被无助囚禁,只能做千年前的她,十八年前的她。她不想,她不要,她要做自己!不管是三生石还是梧桐树,她只要做自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战神

    无敌战神

    远古有狐,身负九尾,具有毁天灭地之威能。一个气门被废的少年,在特意而有意的安排下,和这可怕的狐狸共宿一躯。从此,掌极致之火,战学院,屠王墓,激战八方天骄,逆天崛起。闯七海,踏六洲,为红颜,狂战天穹,焚灭诸天。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