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4500000012

第12章 孟尝君说赵、燕救魏

孟尝君

前283年

背景导航

孟尝君,(前?-前279年),战国时齐贵族、辩士。姓田名文,孟尝君为其号,齐国的宗室大臣田婴的儿子,袭父爵位封于薛(今山东滕县东南),称薛公。他曾一度出任秦相,遭忌被囚,脱险逸去。他坚持联合韩、魏,牵制楚、赵,发展合纵抗秦势力。

归国后遭人诬告,谢病归老。齐灭宋前夕,他离薛至魏,为魏昭王相,联络赵、燕等国,附秦攻齐,使战国形势为之一变。孟尝君还善于养士,门下食客上千,与战国时期另外三位善养士的贵族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并称为“四公子”。在他所养的上千名食客中,不乏论辩人才,如着名的冯谖等。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国家之间,你争我夺,互不相让,不但都想巩固本国,而且想吞并别人。于是演出了一幕幕纵横捭阖、威武雄壮的纷争活剧来。在这个大舞台上,论辩家们显得异常活跃,他们摩顶放踵,四处游说,或合纵,或连横,表现出非凡的机智与论辩才能,且对推动历史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孟尝君是这诸多论辩家中的一个。

秦昭王二十四年(前283年),秦将伐魏,当时任魏相的孟尝君奉命赴赵、燕求救。赵、燕两国开始都拒绝,但孟尝君凭巧言善辩,讲明了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成功地说服了两位大王,于是,赵国和燕国都出兵救魏国,击退了强大的秦军。本篇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辩词精选

原文:

秦将伐魏。

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

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

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

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

赵王曰:“寡人不能。”

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

王曰:“可得闻乎?”

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

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

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

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王曰:“大变可得闻乎?”

曰:“秦攻魏,未能克之也,而台已燔,游已夺矣。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内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

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译文:

秦国将攻打魏国。

魏昭王听说以后,连夜去见国相孟尝君说:“秦国要攻打魏国,先生为我谋划一下,该怎么办?”

孟尝君说:“如果有诸侯的援救,那么魏国可以保住。”

魏昭王说:“我希望先生出去联络一下。”并给他准备了一百辆车子。

孟尝君到了赵国,对赵王说:“我希望能从您这借些兵来救魏。”

赵王说:“我不能借。”

孟尝君说:“我敢向大王借兵,是因为我忠于大王。”

赵王说:“能说说你的道理吗?”

孟尝君说:“赵国的兵力,并不比魏国的兵力强;魏国的兵力并不比赵国的兵力弱。然而赵国的土地上并不是年年有战争,赵国的老百姓也并不是年年遭战乱,而魏国却是年年有战争,百姓年年遭战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魏国在西边做了赵国的屏障。现在赵国不救魏国,魏国就要和秦国结为盟国,这样一来,就等于赵国以强秦为邻了。国土上也将年年有战争,百姓也将年年遭战乱之苦。把这种危险告诉大王,让大王去避免这种危险,这就是我对大王的忠诚。”

赵王答应下来,出兵十万,三百辆战车。

孟尝君又北上,拜见燕王说:“昔日您曾缔结过燕、魏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现在秦国将要攻打魏国,希望大王能援救它。”

燕王说:“我这里已经两年收成欠佳,现在又要我出兵数千里去救助魏国,让我怎么办呢?”

孟尝君说:“出兵数千里去救助别人,这正是燕国的利益所在。如果像魏王那样,一出国门就是敌兵,即便是想出兵千里去帮助别人,可以实现吗?”

燕王还是没有答应。

孟尝君说:“我献了一个有利于大王的计策,大王不采纳,我就要走了。只恐怕今后天下形势将发生一个剧变啊。”

燕王说:“天下剧变将是个什么样子呢?”

孟尝君说:“秦国攻打魏国,目前还没有攻下,但魏的燎望台已被烧,离宫已被夺。如果燕国不救魏国,魏王屈辱割地,将土地一半让给秦国,秦一定会离去。秦放开了魏国,魏王集中韩国、魏国之兵,又向西借用秦兵,再加上赵国的力量,四周共同攻燕,这时候大王还以什么为利?是以出兵千里助魏保燕为利呢?还是以出门就望见敌军为利呢?出门就望见敌军,这可是路途近而运输又容易啊,大王到底以什么为利?”

燕王说:“行了吧,先生!我听你的就是了。”于是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交给了孟尝君。

魏王十分高兴,说:“我这么快就得到了燕、赵这么多兵啊!”

秦王十分惊恐,割让土地向魏国求和。于是魏国还回了燕、赵之兵,而重重封赏了孟尝君。

妙语佳言

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

秦攻魏,未能克之也,而台已燔,游已夺矣。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内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

论辩技巧

这篇论辩辞善于运用关爱对方,陈说利害的手法。

孟尝君游说燕、赵出兵的主要目的是保住魏国。但如果在燕、赵两君面前哀哀相告,以求得人家的同情和怜悯,效果肯定不会好。孟尝君没有这样做。他从魏、赵、燕三国在泰国面前利益的一致性出发,到赵国把求援说成为赵,到燕国把求援说成为燕,显得处处为对方着想,这种游说显然是容易被人接受的。同时,孟尝君还善于进行利害对比,迫使对方趋利避害,最终同意出兵。当“为己”和“为人”具有一致性的时候,隐去为己或淡化为已,张扬为人或强化为人,显然是一种论辩艺术。

孟尝君论辩善于周旋,善于“启封”。说服对方,常常会遭到对方的拒绝。不善辩者舌短词拙,尴尬退却,善辩者从容周旋,常常又把已上了封条的大门重新打开。孟尝君属于后者。

他劝说赵王出兵,赵王一开口就是“寡人不能。”他劝说燕王出兵,燕王委婉相拒。在这种情况下,孟尝君丝毫没有退却。他对赵王说了一句我这样做是“忠王也”,立刻引起了赵王的注意,一句“可得闻乎?”的询问,表明他的“大门”开始出现裂缝。他对燕则拉出了一副要离开的架式,但同时甩出的一句骇人听闻的话:“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立刻使燕王警觉起来,关死的大门也徐徐打开。启闭排堵,起死回生,是孟尝君论辩艺术的过人之处。

孟尝君善于运用巧借话题,力祛心病的手法。在论辩中,敢于顺着对方的话茬往下说,最后因势利导把对方征服,这恐怕只有大论辩家才能做到了。对方的话茬往往是对方的兴奋点,但却不一定是论辩者的关注点,不成熟的论辩家,往往压制对方的兴奋点,忙于切入自己的关注点,效果往往不好。孟尝君没有这样做。燕王的话茬和兴奋点是恐怕“行数千里而助人”路途太远,粮草不济。孟尝君立刻接过了这个话茬和兴奋点,开始与燕王论辩。他问燕王:“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表面意思是,你如果现在像魏王那样大敌压境,想要出兵千里救助别人,还有可能吗?深层意思是,你现在如果不出兵千里,将来势必大敌压境,到那时恐怕悔之晚矣。出兵千里对燕国来说假如是一种害,大敌压境更是一种害,两害相权,燕王自然取其轻了。

许多时候,游说对象的兴奋点就是他的“心病”,抓住他的兴奋点然后展开论辩,可以祛除他的心病。

相关链接

孟尝君的父亲是靖郭君,名叫田婴。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

当初,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叫文,田文是五月五日出生的。

田婴告诉田文的母亲说:“不要养活他。”可是田文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活了。

等他长大后,他的母亲便通过田文的兄弟把田文引见给田婴。田婴见了这个孩子愤怒地对他母亲说:“我让你把这个孩子扔了,你竟敢把他养活了,这是为什么?”

田文的母亲还没回答,田文立即叩头大拜,接着反问田婴说:“您不让养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缘故?”

田婴回答说:“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大了身长跟门户一样高,会害父害母的。”田文说:

“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授予呢?还是由门户授予呢?”

田婴不知怎么回答好,便沉默不语。

田文接着说:“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您何必忧虑呢?如果是由门户授予的,那么只要加高门户就可以了,谁还能长到那么高呢!”

田婴无言以对便斥责道:“你不要说了!”

过了一些时候,田文趁空问他父亲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

田婴答道:“叫孙子。”

田文接着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

田婴答道:“叫玄孙。”

田文又问:“玄孙的孙叫什么?”

田婴说:“我不知道了。”

田文说:“您执掌大权担任齐国宰相,到如今已经历三代君王了,可是齐国的领土没有增广,您的家私却积贮了万金的财富,门下也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我听说,将军的门庭必出将军,宰相的门庭必有宰相。现在您的姬妾可以践踏绫罗绸缎,而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饭食肉羹,而贤士却连糠菜也吃不饱。现在您还一个劲地加多积贮,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却忘记国家在诸侯中一天天失势。我私下是很奇怪的。”

从此以后,田婴改变了对田文的态度,器重他,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宾客来往不断,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随之传播到各诸侯国中。各诸侯国都派人来请求田婴立田文为太子,田婴答应下来。田婴去世后,追谥靖郭君。田文果然在薛邑继承了田婴的爵位,受封为孟尝君。

孟尝君上咸阳去的时候,随身带了一大帮门客。秦昭襄王亲自欢迎他。孟尝君献上一件纯白的狐狸皮的袍子作见面礼。秦昭襄王知道这是很名贵的银狐皮,很高兴地把它藏在内库里。

秦昭襄王本来打算请孟尝君当丞相,有人对他说:“田文是齐国的贵族,手下人又多。他当了丞相,一定先替齐国打算,秦国不就危险了吗?”

秦昭襄王说:“那么,还是把他送回去吧。”

他们说:“他在这儿已经住了不少日子,秦国的情况他差不多全知道,哪儿能轻易放他回去呢?”

秦昭襄王就把孟尝君软禁起来。

孟尝君十分着急,他打听得秦王身边有个宠爱的妃子,就托人向她求救。那个妃子叫人传话说:“叫我跟大王说句话并不难,我只要一件银狐皮袍。”

孟尝君和手下的门客商量,说:“我就这么一件,已经送给秦王了,哪里还能要得回来呢?”

其中有个门客说:“我有办法。”

当天夜里,这个门客就摸黑进王宫,找到了内库,把狐皮袍偷了出来。

孟尝君把狐皮袍子送给秦昭襄王的宠妃。那个妃子得了皮袍,就向秦昭襄王劝说把孟尝君释放回去。秦昭襄王果然同意了,发下过关文书,让孟尝君他们回去。

孟尝君得到文书,急急忙忙地往函谷关跑去。他怕秦王反悔,还改名换姓,把文书上的名字也改了。到了关上,正赶上半夜里。依照秦国的规矩,每天早晨,关上要到鸡叫的时候才许放人。大伙儿正在愁眉苦脸盼天亮的时候,忽然有个门客捏着鼻子学起公鸡叫来。一声跟着一声,附近的公鸡全都叫起来了。

守关的人听到鸡叫,开了城门,验过过关文书,让孟尝君出了关。

秦昭襄王果然后悔,派人赶到函谷关,孟尝君已经走远了。

同类推荐
  • 接住天上的馅饼,绕开地上的陷阱

    接住天上的馅饼,绕开地上的陷阱

    《接住天上的馅饼绕开地上的陷阱》教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的抉择,如何抓住属于自己的成功机会,又如何避开那些拦阻在我们人生道路上的陷阱,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每天以乐观的心态对待发生的一切,把自己摆放在正确的位置上,那么成功就不会遥远。
  • 善待自己2:追随幸福的N个人生哲理(白金版)

    善待自己2:追随幸福的N个人生哲理(白金版)

    善待自己,善待人生,善待在人生的游戏中的机会,虽然你和许多人的结果是一样的 ,但过程同样重要。人可以有欲望,但要分清自己当时所处的位置。善待自己,善待命运,这是游戏的潜规则。人可以对不起你,但你不可以对不起自己。对自己好,珍惜自己,是最基本的要求。尽量让自己快乐,尽量让自己简单、朴素在复杂的氛围中。世上没有比生活自己的阴影里更可怕的事了。我们不能要求社会对每一个人都公正,因为那就是上苍的考验。善待自己并不等于放任自己。放纵自己的人,会得到短期的快乐。但同时也会因为目光短浅而失去更多的未来的发展机会。长时间无法得到突破,人可能就会迷失。或者放任,或者放弃。这时候人就应该更多地放时间在学习。
  • 性格:性格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性格:性格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智慧,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曾经渺茫的前程;智慧,犹如一把钥匙,开启曾经封闭的心灵;智慧,犹如一缕阳光,播撒曾经昏暗的人生。当造物主拥有了智慧,才创造了美妙神奇的世界,当人类拥有了智慧,才有开启现代文明进程的可能,当你拥有了智慧,才会在人生之路上不断取得成功1 700多年前的薄伽丘就曾经说过“人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拥有了智慧,你会体会到一段与众不同的快乐人生历程当你疲惫时,请想想智者的教诲,当你迷茫时,请听听智者的心声。相信你的成长之路上一定有风雨也有彩虹,但是有了智慧的陪伴,你终会感受到雨过天晴。
  • 电话行销的100个关键细节

    电话行销的100个关键细节

    每一名电话行销人员都渴望成功,可有的人却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他们忽略了电话行销的关键细节。本书正是为了能够提高电话行销人员掌握细节的技巧而编写的,其中包括了电话行销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100个细节问题。如果你能在电话行销中注意到本书所建议的关键细节问题并且运用其中的技巧,那么相信你的电话行销水平一定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本书语言流畅、案例生动,每个细节之后都配有相应的实践练习,可读性和互动性很强,适合电话行销人员、其他销售人员及销售主管阅读。
  • 10秒钟打造成功高手

    10秒钟打造成功高手

    明确的目标和积极的心态,就是成功的开始。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够控制你的命运,《十秒钟打造成功高手》就是要打造每一个有决心夺取自己目标的人成为真正的成功高手。完整的成功计划,最具价值的人生指南。
热门推荐
  • 史上最牛公务员面试攻略

    史上最牛公务员面试攻略

    这是一本教大家如何考公务员的书。作者是两名80后的省直机关公务员,非常擅长公务员考试,每次笔试面试均是第一名。他们从自身的备考、考试和之后组织公考面试的经历出发,梳理出考生最需要的心得、经验、方法和答题思路,整理出备考最实用的复习笔记,让广大考生在轻松阅读中快速掌握公考的高分秘诀。
  • 摸骨

    摸骨

    一场雨让丽水村的天蒙上了灰色,她决定告别弟弟去找寻被征入伍毫无音讯的丈夫。前路漫漫,她双手鲜血淋漓:头骨、小臂、肋骨、腿骨,此人缺失了一条腿,此人缺失了一条胳膊……世人觉她不吉利,人人躲避嫌弃,天下之大竟无一容身之处……奈何世上有机缘巧合四字,且看她,且等她。
  • 星曜武神

    星曜武神

    修炼一道,在于与天夺命。胜者生!败者亡!武道之路定是累累白骨,但依旧有无数人愿意赌上性命。——星衍大陆,一个武力至上的世界!苍穹之下,漫天的星光从九重天上洒落人间,如梦如幻。人们通过功法导引这拥有巨大能量的星光入体,淬炼己身,踏入那神妙的练体之境,从而换得莫大的威力。而这些能够利用星光淬体的强大武者,他们都有一个响亮而又令人向往的名号,星武战士!......这里没有公平,只有靠实力才能获得一切!你,能主宰这一切吗?
  • 豪门弃妇重生:贵女毒心

    豪门弃妇重生:贵女毒心

    富家千金萧淑玉前世因图样图破森被婆家人陷害而死。含恨重生,她要为自己讨回公道,让害她的人统统下地狱,再顺便谋一个疼爱自己的好夫君。不要问为什么能做到,有钱,任性!什么?夫君,你冒天下之大不韪娶我只是喜爱我这个人?怎么可能,没有钱,我只是个心若蛇蝎的毒妇。他一脸温柔的瞧着她,耸耸肩:“我觉得我有责任教导你怎么做个最上等的毒妇。”
  • 风吹野草

    风吹野草

    我们再也回不到当初,哪怕你的人生已经领悟曾经走过的迷途,也会有一天荒芜也许任性会是一种痛苦,谁也不愿繁华就这样落幕野风吹过送来的孤独,心甘情愿走上这条路别以为我会不在乎,我只是想继续努力追逐
  • 穿越之北宋奇侠

    穿越之北宋奇侠

    北宋,哲宗-绍圣元年,江宁府净安寺举行主持接任大典,正在这时,寺中历代主持念珠“朝暮珠”却不翼而飞。就在大家惊慌失措之际,突然出现一个穿着奇装异服,说着怪异语言的青年男子,这个男子却是九百多年后正在博物馆偷盗的岳骄龙。原来岳骄龙正是“朝暮珠”选中的有缘人,为了完成“朝暮珠”定下的三十六项修为,岳骄龙离奇来到北宋,偶遇段誉、虚竹等人,更是因为“朝暮珠”的机缘巧合练得一身上乘武功。为保大宋江山,岳骄龙同众多武林人士一起抗衡朝廷奸臣、周边强国。在抗衡中竟然遇见同他一起离奇来到北宋的吴良德,但吴良德却贪图富贵,试图同奸臣一起诛杀正道武林人士,最终因为奸臣的阻碍、皇帝昏庸,只得无奈看着北宋灭亡.....
  • 村民组长的五月

    村民组长的五月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玄天真仙

    玄天真仙

    融石为甲,披焰成袍。三千大道,万般手段,可否长生?少年唐羽偶得到一卷仙图,自此通六界,踏凌霄,天地唯我真仙。(新人新书,没推荐没支持,各位走过路过求个收藏)
  • 危栏

    危栏

    本书是把普通人带入了官场。这是一位长期耽于官场又不适应官场而又坚持要在仁途上走下去的主人公。表现了他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悲情诉求,表现了他的生存境遇中的独特的生命的变异与内在的疼痛。我读后心中有些难受,有一种不是滋味的滋味,有一些不寒而栗的感觉。这说明小说已达到了它的目的。作者把主人公带入了其设定的结构之中,接受“水与火”的灵魂的拷问。本书故事性强,线条简洁而又推进迅速,这种故事性强而又晓畅好看的小说,也是因为它有着与读者的前意识相一致的预设的结构。
  • 圣灵极巅

    圣灵极巅

    “天残剑圣之后,龙空大陆再无人封神称圣。”这是一句在龙空大陆流传了三千年的话,一开始,世人只当这句话是流言,可是三千年的时间,竟真的再无人晋升圣阶……世人渐渐清醒,这是一场灾难,一场即将来临的浩劫……毁灭纪元,降临了!“我要活着,大家都要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