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400000002

第2章 美是生活 (2)

“人是最高级的灵长类动物”一类表示人的高级性的说法,已经老掉牙了,所以我们不会说因为人的高级性,使得对人的欣赏就变得更高级。事实上,任何一类生物,它们所最为欣赏的,还是自己的群类本身。每种生物都能更多地从同类身上获得自我认证,因此欣赏同类之美都是不同生物审美的最高形态。

各种艺术形式虽然是由人所创造,但它们受到各自表现方式的局限,大多只能进行某一方面的审美。但对人的欣赏则不同,人不仅具有实体的形象,也能制造抽象的思维、节奏等,它可以从各方面去实现人所需要的美感,是最全面的综合形态的美。因此在对人的欣赏过程中,人能获得丰富的物质与精神上的美感享受。

形体美是最容易被感受的

我们都很容易被漂亮的形体所吸引,一个美女不仅会让男人回头,还会使女人侧目。容貌形体好的人确实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注视,这是人自然的美态。

美学家认为当人体符合一定比例时,能显示出最佳的美来。达·芬奇曾总结了一套美的形体比例:人的头长是身高的八分之一,肩宽是身高的四分之一,双臂平伸的宽度等于身长,两腋的宽度等于臀部的宽度,乳房与肩胛骨在同一水平上,大腿正面宽度等于脸的宽度,跪下的身高是整体身高的四分之三,平卧的身高是整体身高的九分之一,两眼间的距离等于一只眼的长度,耳朵鼻子一样长??而中国的宋玉则用“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来描述最美的人体,对面相还有“三庭五眼”等标准之说。

之所以将比例和匀称作为形体美的重要因素,在科学上是由于符合适度比例的身体最能展示人的灵巧,也最能发挥人的力量。不过一些社会因素,也会使美的标准有所不同。就像“三寸金莲”,就是某个时代特有的审美标准。

仪态美是内在心灵的释放

仪态是指人在交际中的妆容服饰和态度举止。形体主要为天生,仪态则由后天学习得来。所以容颜的美丽是“30岁前靠父母,30岁后靠自己”。人在30岁之前,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学习,30岁之后基本都拥有一定的学识和独立的思想模式,仪态能表现的,恰恰是30年来所学习到的这些修养和能力。

由于仪态是最能展示人内在的方式,因此大部分人通过仪态来判断他人。善于利用仪态的人,能给人更多好感,从而获得更多的关注度。

现代人为人际交往归纳出了一门人际艺术,这门艺术教授人如何在人际交往中令交往双方感到舒适,以获得对自己最佳的人际关系。其方法主要是在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时,尽量采用符合对方理想,能引起对方共鸣,能使其获得认证,同时又对自己有一定利益的方法。在对方获得美感的条件下,就更容易获得需要的人际关系。

交际中心灵的善美是美学家非常注重的,这个不用多说。值得一提的是,越是善美的行为,越能给对方美感,使对方也自然回馈善美。这些被称为关爱、同乐、和谐的行为,恰恰能使人际的美感达到最高的层次。

人们为何既喜欢看喜剧又喜欢看悲剧

我们通常能理解人们为何爱看喜剧,毕竟快乐的感觉是人人都希望拥有的。但为何人们还很喜欢看悲剧,甚至曾经出现几乎全国人民为同一部悲剧而伤心感怀的情景?

很多人将喜欢看悲剧归结为心理因素。当我们看到有人和我们同样悲惨时,我们会与其产生共鸣;当我们看到有人比我们更悲惨时,就会感觉自己的不幸是微不足道的。在美学的范畴中,共鸣是最容易获得美感的,而对比则更容易感受到美。

不过也有人指出,悲剧之所以被人们喜欢,是因为它更值得玩味。就像列夫·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悲剧本身拥有的复杂性可能比喜剧来得更多。加上“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论断,使人们对悲惨的理解远比对喜悦的理解来得深刻。因此悲剧不仅受人欢迎,也拥有更深入人心的力量。

负面艺术也能制造美感

其实不仅仅是悲剧,在很多的艺术形式中,都会出现与快乐相反的情感。有的忧伤,有的悲愤,有的荒诞。几乎所有人可能拥有的情感,都可以在艺术作品中找到。

在人类对艺术的追求过程中,人们发现,美感的产生与艺术品本身形象的美或丑是没有必然关系的。重点是艺术品有经典、深刻的表现,其精彩度关系到美感是否能够产生。所以艺术家在创造艺术品时,将重点放在如何对人类及其周围的一切进行经典、深刻的表现。因此人类的不同情绪,甚至带有负面的情绪,都成为艺术表现的形式。

我们知道最容易获得美感的形式就是内心能与欣赏对象产生共鸣,这种共鸣使人的情绪在外界找到了共同点。当共鸣的力量足够大时,情绪就会获得释放的出口,从而获得最佳的美感体验。

正面的情绪获得释放能令人有“心有戚戚”的满足,而负面情绪的释放则能让人获得解脱。负面情绪被释放的快感,毫不逊于快乐情绪所带来的快感。尤其是当负面情绪被长久压抑得不到释放时,欣赏负面艺术就是非常有效的减压方式。

悲剧比喜剧更深刻

美学家普遍认为,悲剧比喜剧更为深刻。叔本华甚至认为悲剧是艺术的高峰。不过这里的悲剧要和生活的悲剧相区分,它是指悲剧的艺术。生活中的悲剧是不幸,可能是偶然因素造成的;悲剧的艺术则有更深的性格原因和社会原因,它们大多是无法摆脱的必然。小说中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悲剧,就是典型的悲剧艺术。

比起制造快乐的喜剧,悲剧的无法摆脱感,吸引人们不断寻找悲剧发生的原因。人们对悲剧的认识,也从最开始无法摆脱的命运,发展到个体性格必然导致的结果,之后又发展为个人无法改变的社会所必然导致的结果。不过这一过程却使人们发现悲剧并非不能改变,个人对其性格缺点的改变,群体对其社会弊端的改革,都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因此悲剧也具有令人深思并寻求改变的力量。

需要警惕的情绪放大

虽然悲剧能释放负面情绪,给人减压,令人深思,但它也可能将情绪放大,甚至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就有不少读者和观众,由于受到悲剧作品的影响而对人世感到绝望,继而选择了自杀。

艺术本身需要艺术家将情绪放大,方能使艺术更具有感染力。但如果不能理性对待这些放大的情绪,任由情绪无限制地扩大,就具有极大的危害。不少艺术家、文学家也由于无法摆脱被放大的情绪影响,最终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仅在这里举一些著名的例子:梵高、莫泊桑、杰克·伦敦、叶塞宁、马雅可夫斯基、海明威、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陈天华、王国维、老舍、傅雷、三毛、海子、顾城、徐迟、张纯如??

点与线的完美世界

我们的世界是由点线为基础建构起来的,点与点能形成不同的布局,线条与线条能构成不同的形状。所以点线的运用,不仅是绘画艺术中强调的重要技巧,也能在生活中发挥奇妙的作用。

点线是我们最简单的叙述方式吗

原始人为了增加记忆,会使用结绳记事的方法。一根绳子上,一个结表示一件重大的事情,当看到这个结就会记起曾经的重大往事。我们今天还能在鄂伦春人的家里看到这样的绳子,如有的家庭会用绳结来代表这家人传了几代。在子孙绳上,鄂伦春人则会挂上一些物品来代表家庭成员。如家中生了男孩会挂上小弓箭,生了女孩则会挂上红布条,看看绳结就可以知道有多少男孩多少女孩了。所以人类最早就是用点与线来记事的,我们今天在绘制历史事件的线形图时,也会采用这种点线结合的方式。

数学上认为点是一个最基础的单位,当点发生移动就会成为线,线的平面组合能构成面,在三维空间中则能构成立体形状。点线的组合其实就是构成这个世界最基本的方式。所以我们自然也就学会了利用点线来进行表述,这早已成为人类最简单的叙述方式。

以点线描绘形状是绘画的基础

中国有一种绘画形式叫做白描,就是在一张白纸上用线条描绘出形状来。白描最早是画家和制作壁画的工匠为了让画面更加精美,先用浅色的线条勾勒出一个形象,然后再填上颜色。这些用线条勾勒的形状只是绘画的底稿,但也是绘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到了印刷时代,由于彩色印刷相对昂贵,要想经济实用,最好能用一种颜色来表现事物。既然线条本身就有很强的表现力,何必再用颜色来增加成本呢?于是在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白描绣像,使白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艺术。

事实上,我们眼中的世界,无论大小方圆,都能将其外部轮廓视为线条。因此在图形艺术中除了少数的绘画形式不用线条预先勾勒,大部分都要借助线条来确定形象。在西方也使用素描的方式来表现形象,不过素描在描绘基础形状的同时,还注意物体表面的明暗变化,即利用线条来表现阴暗的部分,以使形象更具立体感。素描也是西方绘画的基础,可见线条是图形艺术最基础的表现形式。

结构布局是点线的运用艺术

人类对点线的认识并不局限在点与线构成的形状上,更重要的是,点与线能进行结构布局。几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看做点,一个苹果是点,一个人是点,一栋房子是点,一个楼盘是点,一个城市是点,一个国家也可以是点,就连我们住的星球也可以看做点。点与点以怎样的距离摆放,怎样连接成线,对于结构布局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在点线布局中,线能确定点是否具有意义。尤其是同一空间代表不同事物的点线,只有当点与线相连时,才有实用性。比如,在一间客厅里,茶几、电视、坐椅、柜子等都可以看做点,这些点如果连起来就是线,而客厅中空余的地方则可以看做人行动的路线。由家具家电组合起来的点线布局,是否会影响到行动路线的流畅性,是客厅布局的关键。只有当行动路线能流畅地与各家具家电点相接触,才可能使客厅发挥最大的功能。这个点线规则在城市中也同样有用。

文学中的点线技巧

对点与线的应用,使人们发现点与线具有高度的概括作用。所以人们将点线的概念抽象了出来,创造了很多词,如兴趣点、工作站点、流水线、路线等。在文学艺术中更将点线作为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

文学中的点指众多人物和事件中的一个,这个点越典型越能代表整个群体,这就是文学作品要“以点带面”的要求。文学中的线则是指线索、主题,所写人物和事件是否与线索、主题有关,意味着它们是否有必要在作品中出现。而线索、主题越少,就越容易被读者理解,过多线索则会使作品变得杂乱无章,很容易导致失败。

为什么拍照时人们喜欢靠得比平时更近

我们在拍纪念照时,拍照的人一定要靠得近才会好看。我们也经常听摄影师在拍照时叫:“大家靠近点!”很多人认为,要让相机镜头照下足够多的人,一定要让大家靠得近一点才行。其实这并非拍照时人们靠得近的真正理由。

我们之所以要拍纪念照,是拍照的人之间有比普通人更近的关系。谁都不愿意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纪念照一定要看起来很美好。人际关系的美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人与人越近,表示两者之间越亲密。所以,通常人们会在镜头前表现得比平时亲昵一些。

不过摄影师的看法有些不一样,他们发现如果拍照的人按照平时站立的距离拍照,最后在照片中的距离会看起来比实际距离远。我们看照片时也会发现,如果一张照片中的两个人不是肩并肩站在一起,而是隔了一点距离,我们就会觉得两人离得太远了,很疏离,这跟我们平时的感觉完全不同。

点在不同范围内的远近效果不同

我们在看两个以上的点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是跟视野的范围有关的。如果眼睛离它们的距离近,我们就会觉得它们之间的距离远;如果眼睛离它们的距离远,我们就会觉得它们之间的距离近。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画两组同样距离的两个圆点,在一组圆点外画大框,在另一组圆点外画小框。结果我们会感觉画大框一组的圆点距离比画小框一组的圆点距离近。这就是说,小的视野范围,具有使两点间距离拉大的错觉效果。

相片的视野范围不同于人眼,它的视野是相机的镜头所捕捉到的图像范围。人的单眼水平视角可以达到135° ,而标准镜头的视角只有45°~55° 。这使相片的视野通常只有人眼的三分之一左右,我们看相片时,自然会有距离被拉大的错觉。

同类推荐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道德经(修订版)

    道德经(修订版)

    《道德经》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和认识论的内容,是一本十分富有哲理的书。虽然有些思想受到时世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教育以及指导人民都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说理透彻,文笔优美。老子的一些语言,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长地久”、“知足常乐”等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
  •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本书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居家交游、求学问道、气节名利、建功立业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菜根谭》的深刻人生哲学。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热门推荐
  • 晚宋

    晚宋

    宋蒙联合灭金是南宋王朝所犯下的最大战略错误,如果宋蒙当时谈判失败,历史之路又该如何走?本书就假设了一个偶然的因素导致了宋蒙联合灭金的谈判失败后,历史从此改变的故事。本书主人翁李思业是唐朝一支没落宗室的后裔,城破后十四岁的他被掳到金国成为奴隶,几经波折,他重获自由身后回到故国的都城临安,并渐成商贾。一个偶然的发现,他毒杀了前来谈判联合灭金的蒙古副使导致谈判失败,历史从此走错,李思业本人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本书描述一个少年从奴隶到开国皇帝的传奇故事。本书为架空历史小说,请勿和史实对号入座
  • TFBOYS之曾经的约定

    TFBOYS之曾经的约定

    诗雨莹,诗雨倩,叶梓云,遇到了三小只,然而,一切才刚刚开始……“叶子,不要再离开了好吗?”“对不起,我做不到!”“你,可以留下来吗?”“我必须离开!”“你为什么要离开?”“我们希望更有资格站在你身边!”等我,五年,可好……
  • 绯闻娇妻:总裁大人坏透了

    绯闻娇妻:总裁大人坏透了

    那么多的女人,只有这个女人让他贪食如饕餮,一次又一次把自己的心绽放。矜贵如他,卑微的哀求,“做我的女人”得到的却是背叛。她接近他,只是为了实施美人计,偷窃他家族的专利技术,然后消失,他不计任何代价的寻找她,等来的却是她的失忆。
  • 蓝海开发计划

    蓝海开发计划

    本书介绍了海洋的形成、海水的来源、海水的温度、海水呈蓝色的原因、沙滩比海水热的原因、海水密度跃层、海光的形成、海洋冰山的来历、海面不平的原因等内容。
  • 神魔九变

    神魔九变

    这是一个神魔并存的无序世界,这是一个充满了传奇人物的神话世界,这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时代!命运之子镇压诸天神魔,他要建立天道轮回!
  • 皇室学院俏公主

    皇室学院俏公主

    三名少女从英国重回中国,又因父母的原因重回校园,却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轨道。当甜美萝莉遇见傲娇正太,是两眼相看还是一见钟情?当两座移动冰山一朝碰撞,会擦出怎样的激烈火花?当花花大少看上古灵精怪,最后会是幸福一生还是?少年与少女在种种误会和一系列的挫折与困难之后,她们的爱情将何去何从?一起看少年和少女如何守卫美丽的爱情。敬请期待!!
  • 峰子日记

    峰子日记

    每当黑夜袭来,我总会想如果当初我不接过那一根烟,是不是现在会不一样。或许我我能考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选一个与文学或者历史有关的专业。做个老师或者做个编辑。应该会喜欢上一个平凡的女孩,平凡的过一生。现在的我只是个宅在家时时发呆的人,不敢出门的“精神病”患者,一个或许注定孤独终老的男人。
  • 天殇七情

    天殇七情

    “什么!那个人要回来了?”天盟!天魂大陆最神秘最强大的组织联合四大绝地共同展开阻击男主角归来的计划。可是,他千古惊才绝艳之辈岂是那么容易被打败的!王者归来,又将掀起腥风血雨!选择是无悔的,被迫的选择却是坚强的。苍茫中,梦魇缠身的青年魂魄双修,走出了一条怎样的路。异世里,至情至性的青年劫难重重,风里凛冽,死里涅磐。
  • 好运司令

    好运司令

    民国初年,风云变幻,浪荡公子杨化成因差阳错、莫名地被推上历史舞台,成就一代将军。小说情节跌宕,主人公命运多变,令人扼腕叹息,其中既有兄弟情,又有佳人泪,还有英雄血。
  • 星际武装战神

    星际武装战神

    一个从实验室杀出来的怪才,怎么样一步一步成长为超越前人的存在,怎样在帮助自己的兄弟报血海深仇,又是在怎样的生死存亡的战争里保家卫国!主角在未来的星际时空里,在实验室过够了被当小白鼠的生活,杀了出来,一开始遇到了贵人,也就是师傅的哥哥……最后打破了阶级的存在成为了一个逍遥自在的人,他拯救了人类,过上了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