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6700000013

第13章 涤荡灵魂的伟大诗人(2)

其次,陶诗的思想内容也较单调平淡,大都是田园生活、恬然心境的反复吟咏,贫士与酒在诗中出现得太多,这是由其较为简单的人生和趋向恬适的心境决定的。文学作为一门用心灵去赏析感应的语言艺术,平淡清雅固然也是一种魅力,也能触动人们的情怀,闲情逸致固然也能使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真趣,但大多数的时候,人们还是需要那些至悲至情至爱至为激越至为怪戾的东西,陶诗中《咏荆轲》之类金刚怒目式作品被人赞不绝口便是见证。虽然陶诗与李杜相比纵然稍逊一筹,但在同时代却毋庸置疑是别具一格、凡眼难识的极品。而且他开一派田园诗风,对后代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他将率真任情的人生态度通过他的诗表现出来,在一代代作家的心灵中引起回旋不绝的共鸣,这样诗的意义已超出了诗本身。那些在滚滚红尘里挣扎不休的迁客骚人,在饱经风霜之后蓦然回首,才体会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真意,这才向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的田园,这才渴盼追随陶渊明返璞归真。陶渊明的人格心性为人景仰,其诗作为其独特心性和品行的写照,因之也增色增彩,而这人格与诗品已经混融难分。他的淡泊坚贞融入他的诗中,外化为那种天然真态的一部分。人们对其人的神往与其诗文的喜爱也一致不可分割。这样的人造就了这样的诗,这样的诗奠定了陶渊明一代隐逸宗师、田园鼻祖的文学史地位。

谪下人间的诗仙

他的才气他的酒,他的狂放他的愁……似乎从我们能背诗开始,就知道了他。小时候摇头晃脑背“床前明月光”,长大后默念“抽刀断水水更流”,一个谪仙的形象在我们的脑海丰满起来。

李白五岁时随父亲定居于四川昌隆青莲乡。他家道殷实,到了二十岁便开始远游。他仪表气度非凡,才情文章超人一等,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祯一见他就说“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贺知章在读到李白的《蜀道难》后,赞他是“天上谪仙人”。

由于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推荐,李白受到唐玄宗的接见,任翰林供奉,以“布衣侍丹墀”,没有正式的官职。

就李白性格而言,他是一个热爱自然、率性而为的人,这在官场上是混不开的。传说他曾经让玄宗身边的红人高力士给他脱鞋研墨。高力士逮住机会便说李白坏话。一日,玄宗与杨贵妃前往赏花,李龟年率梨园弟子歌唱助兴,玄宗说让李白立即写《清平调》共演唱。李白诗中用“可怜飞燕倚新妆”来衬托和赞美杨贵妃的美貌,而高力士却在杨贵妃面前挑唆说:“他把飞燕比拟娘娘,试想飞燕当日,所为何事?乃敢援引比附,究是何意?”贵妃立时变色。汉代皇后赵飞燕非常纤瘦,汉成帝怕大风把她吹走,专为她建了一座七宝避风台。今人都说唐代妇女以丰满为美,其实未必,只是生活优裕,富态者多,所以画中人多胖美人而已。玄宗曾拿避风台的事对杨贵妃开玩笑说,像你就不怕风,任它怎么吹也没事。女人总是会往坏处想,喜欢找自己弱点,觉得是讥嘲,现在高力士一挑拨,就认为李白嘲讽自己体形偏胖,何况赵飞燕后来是被迫自尽的,不由得恨起李白来。她的哥哥杨国忠是当朝宰相,李白的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李白究竟因为什么事被“赐金放还”不好说,但恃才傲物和不守规矩的因素肯定是有的。虽说李白对翰林院的生活有诸多不满,但毕竟是皇差啊,即使是谪仙,也会失落的。于是,李白写下了《行路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古风》

等众多名篇佳作。既然长安不让待了,李白只好再次漫游,甚至在山东齐州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隐居到庐山上去了,虽说在求仙学道,但是内心仍旧希望可以在国家危难之际建功立业。恰巧永王李璘要出师东巡,邀李白入幕。但永王不久就失败了,李白因之入狱,流放夜郎。虽遇大赦,但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在权贵面前毫不屈服,为维护自我尊严而勇于反抗,激励着后世文人,甚至包括当代人。郭沫若那么喜欢李白,大概就是因为他自己活得窝窝囊囊、委委屈屈吧。

《静夜思》

不是李白原作吗

关于李白原诗究竟是“看月光、望山月”还是现在的样子,我以为,这个无须讨论。因为,我们所讨论的就是现在这首诗,至于“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对于已经习惯了这首诗的人们来说则是另外一首诗。一首诗最初是什么样子并不重要,关键是最后为大众广泛接受而为之展开讨论的诗是什么。

康晓云试图以“原诗”来论证床是井栏,这就引出一个我们早已熟悉的《静夜思》有否在历史流传过程中以讹传讹的问题了,这有必要跟“瓠山才子”较真一下。

康晓云认为,“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一诗,“看”、“疑”、“望”、“思”四个连续的动作互为因果,缺一不可,因“看”到井台前方的月光,恍惚如霜,进而生疑,营造了月光似霜又非霜的意境。

实际上“床前明月光”本身包含了“看”,对于古诗来说,能够联想的无须赘言。其次,这句就是“疑床前明月光是地上霜”的倒叙,很自然地符合了古诗的形式要求。

康晓云又认为第一个“明”字,使得“地上霜”的效果大打折扣。月光太明,则“霜”的效果势必不明显,只有在朦胧的月光下,“霜”感更加真实。只有“看”字才符合人物情态和心理。

这里他仍然是犯了将诗看成实写的毛病。即便李白是触景生情,从实际上讲,凡是可见月光,自然是明月之光。从文字效果上讲,“明月”响亮,这里并没有强调“明”的意思,只是“明”能够倍增凄清。

康晓云还试图由古绝的韵律特色来证明此诗非原貌。他将四句诗用平仄格式表示如下:平平平仄平(韵),平仄仄仄平(韵)。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韵)。

严格的律绝是截取律诗中相连的四句,是非常上口的。参看律诗常识。既然将此诗认定为古绝,就无须去考察其平仄,而只需看其本身是否上口。读来试试,显然是今天的《静夜思》更上口,而“看”字在之间别一下,“山”字又别一下。另外,两处“明月”,有文字上的呼应和音乐上的回旋效果。如同崔颢的《黄鹤楼》,虽然前四句不符合格律,但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反复出现,有一唱三叹之效果。

“将进酒”是“将要喝酒”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光阴如流水,所以及时行乐吧,我的朋友,“岑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请接着喝,尽情喝,“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不要怕没钱喝酒,更不要舍不得花钱,即使钱花光了,宝马貂裘卖了也要喝,“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为何要长醉不醒啊,乃是为了“与尔同销万古愁”!愁什么呢?就是因为人生苦短,天生我材并不一定有用,转眼间青丝如雪。

李白的这首诗,其主题是前人早就有过的,如古诗十九首之三《青青陵上柏》中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所以要“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曹操的《短歌行》之一中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但是,李白写得如此痛快淋漓,胸怀极度舒张,可以说将千古以来一切失意人,或者若有所失者的情绪都倾泻无遗。

这首千古佳唱的题目“将进酒”是汉乐府中的旧题。引文中注明了“将”的发音,也就是说,“将进酒”不是将要喝酒,而是“请进酒”。诗句也表明,大家是正在喝酒,而李白在劝酒,要大家一醉方休。《诗经·虻》中有云:“将子无怒”,就是请你不要生气。

现在收有这首诗的出版物,一般都会注明这个正确发音,但是读者有可能忽略。而以前的很多出版物,比如郭绍虞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古今诗粹》就没有注出来。所以很多人在学生时代就可能读错了,同时也就会理解为将要喝酒。这会破坏那种正在喝着,要继续喝,卖了马和衣服也要尽兴,这一充分舒张作者胸臆、极大激荡读者情怀的心理劲势。

李白入仕的敲门砖

大家知道,诗歌在唐朝是入仕途的敲门砖。不过不要由此以为有文艺特长就可以做官,更不要觉得有诗才就可以建功立业。所谓敲门砖,其实就是用非常美的文字表述自己的心意,打动有威望的人,得到一个被进一步认识的机会。至于能不能入仕,还是要经科举考试,要看实际才能。而李白没有科举方面的准备,所以一直希望通过社会名流引荐而登上高位。

开元二十二年,韩朝宗出任荆州长史和襄阳刺史。他乐于奖掖后进,李白写下著名的《上韩朝宗书》,说自己能文能武,有雄心,讲义气,“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但是韩朝宗无动于衷,他想,一个真正有自信的人,是不会如此夸耀自己的。

但是,李白还是因为诗名入仕了。天宝元年(742),在玉真公主的推荐下,玄宗下诏征召四十一岁的李白入京。

李白入宫为诗文待诏,就是陪皇帝玩,以诗助兴的。李白的政治抱负是做宰相,所以十分失落。也不好好待着,经常喝酒,杜甫《酒中八仙歌》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潇洒是潇洒,这个样子被人进谗言其实也不冤。唐玄宗以“诏许还山”为名,送给李白一笔钱财,遣返出朝了。

其实,李白的入仕与诗歌虽然有关系,但是也许是他的婚姻给他带来了名声和地位,有助于其诗歌的传播。李白的婚姻很有意思:两度娶相门之后。他先是于开元十五年(727)在安陆与高宗朝的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并在安陆待了十年。许夫人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去世。后来他被遣返出长安后,在梁苑(今天河南的开封市)游历时,又和中宗朝的宰相武则天堂姐的儿子宗楚客之孙女成亲。自己做不了宰相,就娶宰相家的女子为妻,不仅是个心理安慰,也多少带有一些功利目的吧。这两次婚姻给李白带来的声名是显而易见的。

李白与宗氏结婚后共同生活了八年,没有留下子嗣。“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与宗氏逃难到了庐山。后来,永王李璘造反请李白出山,李白又想出来做一番事业,没想到永王的叛乱很快就被朝廷平息,李白被流放到夜郎,宗氏与弟弟宗璟给李白送行,此后就没有再见。在流亡途中,李白被特赦,归途去世。

诗歌也好,婚姻也好,都没能帮助李白登上高位,实现抱负,应该说,不是命运多舛,而是他只不过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颠沛一生的诗圣

杜甫的一生过得都不是很顺利。他虽自云“读书破万卷”,但年轻时,也不是十分进取之人,《唐才子传》说他“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公元747年,唐玄宗诏令天下才子到京师就选,三十五岁的杜甫兴冲冲地前往应试。可是也没有被选中,据说是奸相李林甫害怕贤才入选对其不利,从中做了手脚,以致没有一个人及第。也就在此时,杜甫曾任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的父亲杜闲去世,一下子断绝了杜甫的生活来源。迫于生计,杜甫只好运用自己所学的中医知识,去长安城郊采药,然后沿街卖,偶尔也寄食于朋友那儿,这段贫困的羁旅生活,杜甫作诗云:“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杜甫尽管在长安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但仍旧没有放弃对功名的追求。

他不断向权贵投诗,终于在公元751年,向玄宗进献《三大礼赋》受到了赞许,好不容易当了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安禄山又造反了。兵荒马乱之际,活着是最重要的,于是杜甫逃出了长安。

公元757年,郭子仪率兵收复了京师,杜甫随唐肃宗及其百官回到了长安,当上了负责进谏的左拾遗,按说杜甫这时也该时来运转了,可事情并不妙。宰相房琯因作战失利被罢官。杜甫上疏认为房琯没有大罪过,应该仍旧给予重任。他说了一遍不罢休,在面见唐肃宗时,还老提起这件事,最后终于把唐肃宗惹火了,降为华州司功参军,负责祭祀之类的小事。随着官军在相州大败和饥荒,杜甫便弃了官,携家眷向南方逃难去了。公元759年,年近半百的杜甫,来到了成都。

初到成都,一家人先是暂住在西郊的一座古寺中。后来在严武的资助下,在浣花溪畔修建了日后闻名中外的草堂。虽然此时的杜甫对从政已经热情锐减,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心却与日俱增。当他听到唐朝的大军平定“安史之乱”收复河南河北时,老泪纵横,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然而杜甫终于没能回到家乡。据《旧唐书·文苑本传》中记载,杜甫一家离开四川后,客居湖南,由于被突发的洪水围困,没有东西充饥,饿了好多天。最后还是当地县令用小船把杜甫救回来的。县令想杜甫饿了这么多天,应该好好招待一下他,没想到却害了杜甫。杜甫吃着牛肉,喝着白酒,当晚就因为醉饱过度而辞世了。

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可是生前确实潦倒至终,也许真的是“文穷而后工”,非历经磨难不能有旷古名篇吧!

“宫市”是怎么一回事

白居易是与李白、杜甫并称的唐代三大诗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白居易一生亲历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七朝,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

白居易生平之一盛事就是和元稹等诗人发动新乐府运动,主张恢复古代的采风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其口号就是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也就是要为人生为社会而创作,不是为艺术而艺术。为了实践自己的主张,白居易写了五十首讽喻诗,其中《卖炭翁》选入当代中小学语文课本,广为人知。

就《卖炭翁》而言,题记曰“苦宫市也”。今天的读者只觉得官家老爷巧取豪夺,很是愤慨,联想到割资本主义尾巴时期公家人没收农民拿到集市上去卖的菜,甚或联想到城管霸道,而小商小贩们敢怒不敢言,无处说理,所以觉得白居易很是替老百姓出了一口恶气。而很少有人细细推究“宫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所谓宫市,就是宫中日常需要的物品,让有关官吏去外面市场上买。贞元末年,皇上派宦官来主持这件事,这些宦官设立“白望”组织,大约有几百人,在长安的东西两市和繁华市区,左望右望,看中东西,就说是“宫市”即皇宫所买,立即压低价格强买,也不出示公文证件。没有人敢问他们是从哪里来。这些人让货主送东西,还要索取进宫门时给看门人的钱和运入宫中的运费。

同类推荐
  • 团圆奇遇(人猿泰山系列)

    团圆奇遇(人猿泰山系列)

    人猿泰山系列是一部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力的书,是一部教给孩子动物是朋友、大自然是家园的温情冒险小说,是一部中小学图书馆和孩子的书架上不得不放的书,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睡前故事。小说情节奇谲精彩,主人公强悍而无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充满着浪漫英雄主义的丛林世界大门。译者的话: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在读初中时,《人猿泰山》作为世界名著,曾经风靡一时。每逢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几乎满教室争说泰山。当时,这部奇趣曼妙的小说,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了。1988年,我俩六十岁退休后,曾到各地旅游,顺便到各省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查询此书,不但译本遍寻不得,连原文本也没有了。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陨石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陨石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系统介绍了陨石的形成、分布、特征以及它与太阳系之间的科学奥秘。
  • 滋润人生温情故事

    滋润人生温情故事

    一篇篇励志故事,仿佛驾船双桨,助我们逆流而上;一句句哲理名言,宛如驱车长策,让我们执著向前;一缕缕感悟心语,如同智慧钥匙,开启心灵天窗;品读隽永文章,体验百态人生;分享哲理故事,聆听心灵感动。《睿励人生》带给我们的是睿智的感悟,励志的信念。 本书是“睿励人生”系列丛书之《滋润人生温情故事》,书中精选了近百篇温暖的情感故事,让我们用心灵感知世间纯真的温暖与光明,品味幸福与温情,让爱情、亲情、友情浸润疲惫的灵魂,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释放。
  • 福尔摩斯探案集(青少版名著)

    福尔摩斯探案集(青少版名著)

    《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的代表作。作品的主人公福尔摩斯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神探,他面对曲折离奇的案件,往往能够通过对细节的精确观察,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一步步抽丝剥茧,最终使真相大白。这些故事大都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揭示了法律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宣扬了人道主义、善恶报应以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理想主义观点,并热情赞美了人间的真善美。
  • 孩子学安全的第一本书(“小橘灯”亲子学堂丛书)

    孩子学安全的第一本书(“小橘灯”亲子学堂丛书)

    本书用大量详实的安全教育事例涵盖了孩子们的方方面面,使家长们能够通过本书所揭露的教育孩子学安全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从而使孩子们拥有一个更加美好快乐的童年,为孩子们将来的成长、成功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也为了家长们能在孩子的安全教育方面有的放矢、有章可循,为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提供助益。
热门推荐
  • 我最想要的幸福书

    我最想要的幸福书

    幸福,是古往今来的人们追求的目标,然而,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人们脚步匆匆,幸福似乎已经越来越远,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幸福感。其实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人的心态。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心灵瑜伽 我最想要的幸福书》是一本旨在帮助读者找到幸福感的书籍,它从理想、生活、工作、心态、修养、处世等多个方面选取了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用平实的语言讲述平凡的故事,阐述简单的道理,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幸福其实并不遥远。 相信读者在读过《心灵瑜伽 我最想要的幸福书》后,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幸福,原来这么近;幸福,原来这么简单。
  • 重生之灵女倾城

    重生之灵女倾城

    上一世,云倾城因《丹典》被觊觎失去了生命和至亲之人。重获新生,她发誓一定要守护好自己珍惜的人,神挡屠神,佛挡杀佛。直到遇到那个男人,她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战斗机VIP

    战斗机VIP

    一个名叫“奇怪屋”的房子,和这个世界有什么关系。
  • 优秀职场女人是飞行虫

    优秀职场女人是飞行虫

    如果将森林比喻做职场的话,那些优雅的飞行昆虫都会拥有他们栖息的生活圈子,这是自然的规则,就好比在职场中奋战的女人们,她们和森林中优雅的飞行昆虫一样,都有着生存的共同点。本书对刚涉入职场的基层、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中、高层职场女性具有自我培训、方向性引导等价值。
  • 冰火奇侠传

    冰火奇侠传

    人妖结合,天理不容!就算天不容许,也要逆天而行,化身妖魔又何妨!
  • 狐王的逆天宠妃

    狐王的逆天宠妃

    吾之花汝之雪当从何落千之情千之恨宜从何起千万鸟为我结鹊桥然而不知所行………………
  • 夺天邪尊

    夺天邪尊

    与天争,与天斗,九婴夺天!且看灵魂穿越到拥有九婴之体的奇葩废柴,超级纨绔,败家子身上的一代邪医,如何嚣张跋扈纵横修真界,成为一代邪尊!……PS:已完本四百八十万字《极品修真邪少》,三百余万字《极品仙府》,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 魔剑启示录

    魔剑启示录

    莫名的,杜夜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以武技为尚、魔法为尊的世界——星辰大陆危机四伏,权贵争夺,尔虞我诈,一点不比杜夜前世的世界差,利用在前世的知识,杜夜只想试图改变一下乏味无聊的生活而已,却在不经意间,卷入了皇权的是非争夺…………
  • 延寿命经

    延寿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谢谢你给过的幸福

    谢谢你给过的幸福

    爱情....本小说一切人物故事全是虚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谢谢大家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