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800000025

第25章 厨里乾坤 (5)

其实,现在你能吃到的王献之排骨已经简化了,比如没有再用砚台做蘸碟,只是保留了笔架、毛笔等装置。

菜品的文化创意除了提高内涵,吸引顾客,也是提高经营利润的有效手段。我曾经拿这道王献之排骨做过例子,普通的排骨也就卖 5块钱一根,但做成王献之排骨,用笔挂起来,一根就可以卖到 16元,而且还成了吸引顾客的招牌菜。

在饮食的装置艺术上,我还作了些尝试,比如,你现在能在天下盐菜单上看到的一道迷踪野鸭,这道菜是用一个画框加上一只糯米鸭,配上一个指南针。我为这道菜写了一首小诗:“迷途的鸭子,躲在糯米下面,等待着坐南朝北的胃口”,表达出一种迷茫的意境。

还有就是百年孤独和成都粉子两道菜,都是用这两本书的原样放大做成器皿,上桌是两本书,打开时是菜品——百年孤独其实就是红烧甲鱼,成都粉子是粉蒸牛蛙腿。

这些文化看起来都是在菜品之外的东西,附加的小说、诗歌,甚至民俗的联想,给广大食客提供了多层次的美食享受,且很受食客们的欢迎。随着人们消费层次的不断升级,其实,真正的饮食装置艺术时代已经来临。

吃的工具

筷子是中国人独特的餐具,其极度简洁的构造和极其多样的实用功能甚至可以上升到哲学高度,堪称中国人对美食的一大贡献。

筷子是利用杠杆原理来夹取食物。关于筷子的起源有很多传说,比如姜子牙发明了筷子;妲己用玉簪给纣王喂食,遂演化成筷子等。但考古发掘已经证实,筷子的产生要早于商纣王时代。

可以推断,筷子的起源要早得多,它的原始形态应该是树枝之类,原始人用树枝串、架食物放在火上烤,或者叉着食物吃。在《动物世界》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大猩猩都用树枝来夹白蚁吃,这些可能都是筷子产生的基础。

筷子在先秦时代叫做“梜”,秦汉时期叫做“箸”,唐代一度叫做“筋”,伟大的诗人李白就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名句。到了宋代,才有了“筷”的名称。

筷子的材质从最原始的竹子、树枝开始,渐渐发展到金、银、玉、象牙、红木、骨头,乃至现在的塑料、复合材料等。其中,银筷因为有验毒的功效,最受帝王将相的青睐。

筷子不但材质有差别,长短也很有讲究。现在一般的筷子长约 20厘米左右,长一些的比如炸东西用的有 40厘米左右。筷子的长短设计以人的使用方便为宜,太短就变成了手抓,太长则不方便。但我见过用来夹菜的最长的筷子却长达一米多。

那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四川的一些乡村每逢婚丧嫁娶,都会举行一种特别的宴会——“门板宴”,就是把房门的门板拆下来,临时作为餐桌使用,这半是出于物质匮乏的无奈。但用门板做餐桌有个问题,就是坐在门板两端的人因距离太长无法够到菜。于是,就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豪竿”的巨型筷子,长度达一米有余,如此一来,挥舞豪竿就可横扫整个门板上的菜了。现在四川的很多餐馆中做面,也用 50多厘米的筷子,为的是搅动捞取方便。

经常可以发现,什么东西一旦进入了文化层面就会变得复杂了。对于筷子的使用,历来都有很多禁忌,比如,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忌讳把筷子竖直插在食物上,因为那样是祭祀祖先时才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会被长辈骂的。

说到这里,要顺便说说一道菜的起源,就是回锅肉,这道菜其实是起源于祭祖风俗的。根据儒家“祭如在”的理念,即使是给故去人吃的东西也是要做熟的,还要有肉食。但煮熟的肉祭献之后,扔了未免可惜,于是就拿回来再回锅翻炒,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独特的回锅肉做法。

现在一些地方嫁女儿还有陪送筷子的风俗,寓意“快得贵子”。这一风俗至少在宋代就有了,据当时的文人笔记记载,当时人在婚事议定之后,女方家会送给男方家筷子两双,水坛一对,水中有金鱼四尾,寓意“金余”,生活丰裕。

筷子还有很多变体,比如竹叉、竹刀、竹签,很多时候,它们也充当了一次性餐具的作用,特别是街头贩卖的小食品摊多用。筷子虽然使用灵活,但有些食物还是对付不了,比如吃田螺、兔头等,这时就要用到牙签、吸管等。兔头是在四川非常流行的美食,俗称“啃兔脑壳”,这一说法还被用来戏称恋人间的接吻,可见其流行程度。

吃的工具中,登峰造极之作当属“蟹八件”。这一套精巧的工具由明代的苏州巧匠研发出来,后来渐渐成为吃蟹的一套标准装备,一度还成为苏州人嫁女儿的必备嫁妆之一。

所谓的蟹八件分别为砧、锤、斧、剪、镊、钎、匙、碟,具有垫、敲、劈、叉、剪、夹、剔、盛等功用,用它们来吃一只螃蟹,简直就像是做一场外科手术,能把螃蟹的肉吃得干干净净。更有高手在用蟹八件吃完螃蟹肉后,还能用空壳拼出一个完整的螃蟹,真正具有了科学严谨的技巧和态度。

受蟹八件的启发,我曾给成都一家专门做兔头生意的饭店提过建议,研发出一套“兔八件”或“兔六件”,既可以让这种吃起来有些难度的美184食走向全国,还可以形成行业标准,提高饮食文化的内涵。

现代科技开发了越来越多令人惊喜的饮食工具,比如手套,甚至在日本的面条碗上都装上了吹凉面的小风扇,这就有些走火入魔了。

其实,最好的饮食工具还是自己的身体,如手指、舌头、嘴唇等。更重要的是,吃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欲望之一,还是无所羁绊最痛快。

比如,吃花生米,用筷子一粒一粒夹着吃简直如玩杂技一般,实在不痛快,哪如抓着吃过瘾;吃田螺,牙签好用,但用嘴舌吮吸出肉的感觉肯定是最解馋的;喝汤也是,双手捧碗,嘴吹着,溜着沿儿喝虽然不太文雅,但最畅快,最接近美食的本源。用身体直接去接触美食、分解食物带来的愉悦是工具替代不了的。

吃的工具是用来对付食物的,但它反过来也对食物本身产生了影响。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甚至可以解释中餐和西餐菜品的区别。

中餐多把食物切成小块炒熟,这显然比较适合筷子发挥特长。我甚至猜想,面条这种食物的发明与筷子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当然,这需要更多的考证来说明。

西餐中烤、炸、煎的东西较多,比较适合刀叉发挥功效。就说西餐中的面条,据说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也不得不变了模样,成了“拌面”,用叉子卷着吃,不像在中国汤面居多,甚至有一根面装满一碗的“极致”面条,那显然不适合用叉子来吃。而涮火锅这种吃法,也只有在筷子通行的中国才会成为大众欢迎的流行美食。

醋意醋味

醋,是一种再常用不过的调味品。

关于醋的起源有个传说,酒的发明者杜康有个小儿子叫做杼娃,因为水灾来到了今江苏镇江一带,从喂马的酒糟中得到启发,用江水浸泡酒糟,每日翻缸搅动,至第 21日的酉时酿成了醋。

所以,“醋”字在汉语中就是由“酉”和“廿一日”组成的。在《康熙字典》等古代辞书中,“醋”也是被归“酉”部的,“酉”又是古代的酒器,代表酒。所以,“醋”的意思就是:“酒成二十一日后酿成的。”至今,灯谜游戏中,还常用“二十一日酉”来做为“醋”字的谜面。

有了现代工艺,醋的酿造自然用不了 21天那么多了,但还是有些醋厂遵守,比如驰名海内外的百年老字号镇江恒顺醋厂,据说酿醋还是要经过 21天,这种精神让人赞叹。这家公司目前已经是 A股的上市公司了,其生产的镇江香醋也位列“中国十大名醋”之中。

恒顺醋一般比较适合凉拌菜。陈醋是老醋,越陈越好,陈醋的酸度厚,镇江醋的香度厚,各有所长。做糖醋类菜品时,比如糖醋排骨、糖醋白菜等,要用陈醋,酸味够,醋味浓。而一般的凉拌菜,不宜太酸,适合用香醋。另外,对于香味要求较高的炒菜,镇江醋也比较适合。

醋,在中国语言中还有丰富的含义。“醋意”是一个特殊词语,形容一种妒忌、爱意交织的感情。

这一词语的发明归功于唐代名臣房玄龄的夫人卢氏。早年房玄龄未发迹时,曾身患重病,房自觉不久于人世,便对年轻的妻子说,死后请她改嫁,千万不要守寡误了自己。哪知性情刚烈的房夫人听了这话,随手抄起剪刀,当着房玄龄的面给自己毁了容,以表示不二嫁的决心。

后来,房玄龄熬过了那场疾病,并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受到唐太宗的重用,成为“贞观之治”的开创者之一,官封梁国公。为了表彰他的功劳,唐太宗还特地送给房玄龄两个美女做妾。卢氏当然不干,吵闹了起来,拒不让美女进门。皇帝又派皇后等人劝说,还是未果,一怒之下,召房玄龄和卢氏来问罪,并当场给了房夫人两条路,要么接收这两个御赐的美女,要么喝下一坛御赐的“毒酒”。

卢氏毫不含糊,捧起就喝,却酸味非常,原来那“毒酒”竟是醋!卢氏不怕皇帝不怕死,房玄龄纳妾的事也就只能作罢。从此,“吃醋”便成了妒忌的代名词。

醋,传说起源于杜康时代,虽然不可详考,但在《周礼》中已经有“醯入主醯”的记载。“醯”就是指醋,由此推算,醋也有近三千年历史了。

另据记载,周代已经设有“醯人”的官职:“醯人:奄二人,女醯二十人,奚四十人。”这是一个周代王室醋作坊的人员配备记载,专管周王室醋的供应。

最早的醋应该是用青梅等酸性果实做的。《尚书》记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即是说:做和羹的时候,要用盐和梅浆来调味。这里的梅显然是作为酸味剂存在的。在先秦文献中也常见“盐咸梅酸”的句子,可见,早先制作醋的原料多为梅果。

后来,人们又发现用米也可以制作“酸浆”——现在还有专门的米醋。同时,酿醋的方法更加多样了,北魏《齐民要术》中归纳了二十多种酿醋方法,包括“大麦酢法”、“秫米神醋法”、“秫米酢法”房玄龄肖像(秫米即高粱)等。

醋一般是加在菜品和汤中调味的,蘸碟的吃法至少在宋代就已出现,这标志着醋的独立意味更强了,有了这个作基础,“饮醋”也就成为一种风尚。

宋代《梦粱录》、《武林旧事》中记载的以醋命名的名菜有枨醋洗手蟹、醋赤蟹、五辣醋蚶子、五辣醋羊、酒醋辣肉、姜酸生螺等,陆游诗中就有“小著盐醯助滋味,微加姜桂发精神”的句子,堪称做菜调味的指导。

历代都有名醋诞生,《本草纲目》记载的醋就有米醋、麦醋、曲醋、糠醋、糟醋、饧醋、桃醋、葡萄醋、大枣醋、糯米醋、粟米醋等数十种。

发展到现在,醋的种类更多,有“十大名醋”之说,包括山西陈醋、镇江香醋、北京熏醋、山东泺口醋、四川保宁醋、河南正阳伏陈醋、福建永春老醋等。

前面已经说过,凉拌菜用镇江香醋,吃饺子以及专门的酸味菜用陈醋。而四川的保宁醋则是二者兼而有之,酸香结合,也是中国食醋类产品中唯一获得过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

醋在调味上的主要作用有:提味、增味、解腻、去腥、校(正)味。

比如我们吃到的“糖醋味”、“荔枝味”、“鱼香味”、“酸辣味”,都是醋在起主导作用。另外,醋还可以降低辣的味道,保持蔬菜的脆嫩。比如,炒大白菜的时候,加醋就可以明显提升白菜的脆嫩程度。

另外,在烧烤、油炸肉类的时候,在外侧涂一层糖和醋,可以增加酥脆度,最典型的如广东名菜烤乳猪、烤乳鸽、脆皮鸡。家庭里炖东西的时候,加一点醋,可以让食物快熟,增加味道,同时也能保存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并利于钙质的吸收。

烹调中用醋,不仅要取其酸,更要取其香。用醋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用而不酸”,无形中增加了菜的口感和味道。用糖也是一样。

要取醋的香,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热油来烹。炒菜时,油热后,先放一点醋,再放菜炒制。比如做糖醋白菜,先放油,待油六成热的时候,放糖,炒出花,快金黄的时候,倒入醋,然后马上倒入菜炒,这样炒成的白菜既脆又香。

我有一道私房菜叫炝炒豆芽,很多朋友都说很香,很特别,其实,诀窍就是在炒熟之后,顺着锅边淋一圈醋,利用锅的热度把醋味融入其中。这样,出锅时豆芽既没有酸味,又很香,这就是充分利用了醋的“增味”功能的效果。

188还有道菜很考验用醋的功夫——爆炒腰花。炒好了脆、嫩、鲜、香,而不带丝毫的腥臊味,炒不好就难以入口了。

我的做法是,腰花去腰臊洗净后,花刀切好,先加上五六滴白酒(52度以上),然后放盐、料酒、干豆粉,加郫县豆瓣,和少量的醋,拌匀码味,炒的时候最好用菜籽油加上一些炼猪油做成混合油,备好辣椒、花椒。油到八成热(即开始冒青烟),把辣椒和花椒放入,不要炒糊了,放入腰花,翻炒四五下之后,即把腰花铲出放在一边,然后再用锅底剩的油炒姜、蒜片,泡萝卜等,炒出香味,然后把腰花重新倒入,翻炒四五下就可以出锅了。

这样炒出的腰花,既脆又香又嫩,还没有一点臊味,非常可口。醋在这道菜中和酒一起起到了去臊腥、增香提味、保嫩脆的作用。

同类推荐
  • 口口香美味菜

    口口香美味菜

    《口口香美味菜》精选大众最爱吃的经典家常菜,更为喜爱寿司、饮品、甜点的时尚人群和重视四季养生的人群编写了专门的食谱。每个菜品均详细介绍了原料、做法和特点,配以彩色成品图,查阅方便,清晰明了,是极好的家庭烹饪指导书。
  • 寻味江南:话说杭帮菜

    寻味江南:话说杭帮菜

    本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飘香的历史画卷、佳肴故事多、经典的滋味、食都盛宴、食淡百味足、钱塘风味等。
  • 美味广东菜600款(新大众菜谱)

    美味广东菜600款(新大众菜谱)

    合理饮食使幼儿正常成长,青少年发育良好,正常人保持健康,老年人益寿延年,患者早日康复。 清淡、鲜美是广东菜的特点,广东家常菜兼顾美味和营养,观之悦目,食之赏心。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了广东菜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 天天营养百味:千古招牌菜

    天天营养百味:千古招牌菜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大国,其中有些菜式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荣升千古招牌菜之列。这些招牌菜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影响,在今天依然长盛不衰,而且不断得到发扬和光大。《千古招牌菜》教你做从古至今的美味招牌菜肴,书中列出了每道食物所需的材料调料以及详细的烹饪步骤,让你成为大师级别的高手!
  • 食品巧作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食品巧作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本书是“现代生活技巧丛书”之一,汇集的是日常生活中有关食品及食品制作技巧,方便实用,即看即会,是居家生活理想的常备书。
热门推荐
  • 医妃倾城:残王不服来战

    医妃倾城:残王不服来战

    丞相府二小姐,众人眼中的废物、丑女。长得丑,她被人唾弃、厌恶,被太子悔婚。皇上用她羞辱凌王,被冤枉是刺客内应遭人鞭打致死。同名同姓不同灵魂,现在的苏婠央是国家特种训练的药剂师。天下没有她解不开的毒,治不好的病!王爷你嫌我丑?没关系,那我蒙着脸。然,皇上寿宴,那想要羞辱她的人在扯下那从不离身的面纱之后,看到的是天仙亦不可媲美的美人儿。太子后悔了?恩恩,让他后悔去吧。王爷心动了?嘿嘿,殿下,您不是说您不是以貌取人的人么?
  • 逍遥鬼圣

    逍遥鬼圣

    因为一个意外,王晨得到了古老魂师的传承在这座辉煌的都市,王晨却和鬼打起了交道他随便露了几手,便是让他的敌人个个倒霉为了修炼,王晨找了个替人看房的工作,房子太大,他开始发布招租信息他的房客开始到来:纯情害羞的小护士、气质成熟的都市白领、青春活泼的青春女高中生……
  • 帝少赖上身:女人给力

    帝少赖上身:女人给力

    据说拽的二五八万的豪门少主不好惹,腹黑冷血,长相妖孽,心狠手辣,等着拜倒在他西装裤下的女人能排满十里长街,这种男人会轻易动心,爱上平凡无奇的她吗?笑话!不就是想尝尝鲜,换个口味,吃过之后不负责的离开,她一定会让他明白,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滴。
  • 重生之将门邪妃

    重生之将门邪妃

    祸福与共八年,为了兵权,他顶着天下人的耻笑娶一个其丑无比的女人,这是他最恶心羞辱的八年!她心灰意冷,发誓若再世为人,必定血债血偿。
  • 重生九十年代之七岁那年

    重生九十年代之七岁那年

    丁苗苗35岁刚买上自己的房,才搬进去住的第一天就重生了自己7岁那年,住的小隔间。凭借前世记忆,拯救了弟弟的命运,挽救了邻居的悲剧,促成了小伙伴青梅竹马的爱情……弥补前世遗憾。新的一生里,也遭遇了全新的爱情,偶遇了前世的老公,在感情世界里涂抹上更绚丽的色彩,但是仍然不忘初衷,始终坚守本心~有一点点小玄幻色彩,但是异能比例很小,保证身体素质优秀~男女主感情稳定,没有可恶的女配男配插足……双处甜宠是描绘成长在90年代的80后脚踏实地成长的一篇文。
  • 代嫁王妃竟成真

    代嫁王妃竟成真

    本人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还请谅解。这本书的封面是作者本人,请勿拿他和她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因为一次意外的穿越而联系到了一起。
  • 红色法兰西

    红色法兰西

    俾斯麦:“撼山易,撼法共难。”欧仁·瓦尔兰:“没有他,巴黎公社就完蛋了。”马克思:“他是我的好朋友,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好朋友。”列宁:“他是伟大的革命实践者,我们所有布尔什维克都应该要向他学习,争取革命的胜利!”他是谁?法国的总统,红色阵营的领导人,无产阶级的救星,帝国主义的克星,乱入19世纪的穿越者——沃德玛·列米欧这本书挺适合刺客信条的玩家,原因不解释。书友群群号:66547059欢迎书友加群理性讨论
  • 邪皇驯逃妃,臣妾有毒

    邪皇驯逃妃,臣妾有毒

    简介:(本文是现代自强独立的小女子在古代找到真爱的故事。女主个性独立得很别扭,男主腹黑得很欠揍。虽然过程很纠结,结局一定很完美~坑品保证,亲们放心跳坑吧~))菱歌开了新文,求支持~:http://novel.hongxiu.com/a/808233/俏厨娘,秀色可餐-----携子闯江湖。她执掌“鸿鳞阁”,手握天下讯息,见钱眼开,待价而沽,来者都是客,人走茶即凉。却不知她再次穿越而来,只为还一份知己之情。绝情弃爱,薄情负我之人,我亦待之无情。他左拥右抱,妃嫔成群,却迫她入宫,只想重拾旧梦。“朕年过而立,膝下无子,龙嗣不兴,滋事体大,举国忧心,若卿家这一击使朕不能人事,这可是逆天之罪,罪无可赦。”她无奈入主太医院,伺机报复,绝不认输。他一忍再忍,终究忍无可忍。“陛下,此及楚大夫所配之良药,可助陛下大展龙威。”他一脸黑线,怒砸医堂,赐她一夜春宵:“楚卿先试试药力如何?”他如暗夜中的鬼魅,不经意的相遇。“你好香,”初见时,他笑得邪魅,“我会再找你。”“你也不错,下次再约?”她媚笑回应。“我等着你亲手揭下我的面具,拿下我的面具,看到我的脸,你就是我的人了。”他似是诱惑似是胁迫。“哈,夜魃大人的生意经真不错。看了你的脸就是你的人?那摸你一下岂不是下辈子都要跟着你了。”她大为不屑,嗤之以鼻。终于有一天,她发现,原来,他一直守护在身边。-----本文也许稍稍慢热,亲只需一点点耐心,一定会看到一个精彩的故事。如果喜欢,收藏吧,嘿嘿~--推荐:菱歌的已完结文:http://novel.hongxiu.com/a/592171/强宠王爷,我不是你的妃新文:http://novel.hongxiu.com/a/723520/狼嫡女,翻手为云
  • 明天的早晨

    明天的早晨

    近几年来,我游转于粤北的山区和粤西的红土地的时间较多。原因是想实现一个心愿:这些贫困落后的地区,摇笔杆子的光临,相对地比起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就少了。于是不自量力,趁还能走动的时光,用一支秃笔去反映他们变化的轨迹,算是发挥余热吧。也偶然去一下珠江三角洲和经济特区,虽是飞车看花,也可作为自己写作的参照系数。到了这些发达地区,却使我清醒起来,常常自我告诫,不要陷于小农经济的泥淖中而不能自拔。否则,作为所反映的东西,不但不能促进现实的发展,相反,很可能宣扬了自满自足、固步自封的思想,那就终生内疚了。
  • 簦缘无份

    簦缘无份

    她以阴谋相对,他却以真爱相受,当有情人终成眷属时,他却杀了她的父亲,是欲谋还是巧合,是战争还是爱情,为什么她的父亲会死而复生,为什么他娶的妻子是有名无实,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主谋,到底谁才是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