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1100000048

第48章 殚精竭虑开拓革命史学(1)

人大复校

1976年11月的一天,胡华乘公共汽车由东城赴颐和园,途中路过中国人民大学东门,汽车售票员报站:“人民大学到了。”多么熟悉的站名,胡华闻听百感交集,真是久违了。此时名为人民大学的公交车站还在,学校呢?他当晚赋诗记道:揪出“四人帮”后,乘公共汽车路过人民大学有感而发:“伤心惨且过人大,‘站’在校亡痛咨嗟。军阀专政林三虎,生灵涂炭亿万家。男宠女宠狼当道,是耶非耶鹿为马。十年一觉黄粱梦,天安门血已开花。”

“文革”结束了,人民胜利了!那些时,胡华和许多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师都呼喊着共同心声:复校!胡华登门拜访郭影秋、李新、宋涛、胡林紁、尚钺、马奇、戴逸等许多人民大学的老领导、元老和教师骨干,倾吐心中块垒……1977年2—3月,学校的老领导郭影秋连续写了两封信给中央领导,呼吁人民大学应该恢复。胡华们也在努力以实际行动推动这件拨乱反正大事的实现。

1977年8月,胡华和李新、张腾霄、胡林紁、宋涛、罗列、吴宝康、徐伟立、尚钺、石峻、戴逸、马奇、高放、王方名等联名上书党中央,请求恢复人民大学,他们在信中除了讲人民大学的历史及建校以来的成绩、作用外,还着重强调了粉碎“四人帮”后,全国各高校要求恢复人民大学的呼声,迫切需要人大这样的培养理论骨干的学府。

1977年9月,邓小平在谈到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时明确提出:“人民大学是要办的,主要培养财贸、经济管理干部和马列主义理论工作者。”邓小平的这一重要思想和指示,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复校奠定了坚实基础。后来,当人们谈到中国人民大学的恢复时,都不约而同地说:“没有小平的指示,就没有中国人民大学的恢复。”李先念、方毅、余秋里等也都很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复校。

1977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盛大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8周年,胡华以“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身份应邀出席,这是粉碎“四人帮”后第一个国庆招待会。胡华欣喜地在国宴上见到了许多劫后余生的理论和教育界的老友和著名人士,不少人是久别重逢。在叙旧之余,他们一个共同的话题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复校问题。

作为第七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11月25日,胡华在分组讨论大会工作报告的发言中强调:恢复中国人民大学是当务之急,抓紧为国家培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和经济建设人才;争取今年内挂出牌子,立起户头;解决班子、房子;做出计划;争取明年春天能招研究生。不然一步落后,会步步落后。他还呼吁尽快解决:恢复图书馆建设,开展社会正常借阅;发挥老的科研和教学专家作用;北海公园尽快对人民开放;少年宫恢复;放宽图书出版审查,促进百花齐放;注重青年读物和学校教材和教学参考的出版;解决科研教学骨干人员流散、两地分居;军队应腾退长期占用的学校校舍;中共党史应设主管部门等问题。

此后不久,胡华就听到了邓小平、李先念关于恢复中国人民大学批示的传闻。

确切的消息是在1977年12月18日由教育部副部长李琦透露的。他在当天的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座谈会上说:“中国人民大学肯定要恢复,但工作不能等,复校前可以先招研究生。”出席座谈会的胡林紁把这一消息向郭影秋作了汇报。郭影秋当即委托胡林紁尽快把原人民大学各系、所的负责人召集起来,开个通报会,并商量落实工作。12月20日,胡华出席了在北京西郊原校址由胡林紁召集的人民大学各系负责人会议,与会人员得知复校消息后,无不欢欣鼓舞、激动万分。

会上酝酿了八个系恢复的计划。

1978年1月11日,胡华到王府井大街商务印书馆礼堂出席中国社会科学院规划会议。胡乔木主持,出席会议的有于光远、刘仰峤、宋一平、周扬、陈翰笙,教育部高沂,北师大戴逸、马奇、刘宁、顾明远等。会议讨论制订社会科学3—5年的发展规划。会后,胡华因鼻窦手术愈后恢复及写作周恩来研究论文,住入小汤山疗养院。

2月28日上午,胡华自小汤山疗养院回城,路过北师大,见到北师大校部组织处杨。谈起人民大学在“文革”期间,对自己初中毕业前被班主任召集参加“中国青年励志会”的一次活动,上纲上线,定为敌我矛盾。那人说,“应维持1970年人大的原结论(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处理)。1975年春北京市谢静宜等说人大的结论做右了”。胡华当场驳斥谢静宜等此言是政治诬蔑,“四人帮”粉碎了,阴魂必须驱散;套在革命干部和人民群众身上的精神枷锁也必须彻底打开;党的实事求是的干部政策必须落实。

1978年3月4日上午8时半,胡耀邦派人用其座车接胡华至其家,谈修改中央党校之《关于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路线斗争的若干问题》的稿子。胡华向胡耀邦直言自党的八大以来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左”倾错误和危害。

胡耀邦说,“你写的东西,我看了些。你革命热情很高,很有干劲,这很可贵。

思想的深刻性还要加强。”胡耀邦要求胡华,就中央党校这篇反思建国后的“路线斗争”,实事求是进行求证的稿子提出修改意见,以便从史实基础上正本清源,进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胡耀邦要求胡华4月20日交修改意见稿。当时,胡耀邦向胡华提出要调其到中央党校,担任党史教研室领导工作的建议。胡华诚恳向胡耀邦表达希望实现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如是,仍愿继续在干了一辈子的学校任教,并且汇报了近期各方面为复校所作的努力和存在的问题。胡耀邦认真听取了胡华的意见并说,“你们房子还有困难,还有班子问题,二三个月内总可解决”。

中午,胡华与北师大贾震、孟波、赵德芳诸同志通话,汇报了上午到胡耀邦处的事情,学校闻讯拟组织一个20人的班子讨论修改胡耀邦所交代的文稿。胡华与家人言及这次与胡耀邦见面的情形时说,“我是竹筒倒豆子,把‘八大’以来搞错了的都讲了!”

3月23日,胡华到北师大党史系讨论恢复高考后,党史系第一次招收的40位走读新生的教学计划和本系进教师和工作人员的问题。

3月26日,以成仿吾、郭影秋的名义形成了《关于恢复中国人民大学的几点意见》的报告,并上报教育部。3月27日,尚在北师大的党史系总支副书记高庆永电告胡华:成仿吾校长到北师大11楼宣布,中央决定成仿吾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党委书记;郭影秋为副校长、副书记;决定1978当年招生。中国人民大学复校了!这时,收音机里正传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周正播讲的胡华新著《青少年时期的周恩来同志》的声音……4月19日,在北师大的党史系牟建华秘书来电告知胡华,教育部已下任命决定,任命胡华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主任、张腾霄为哲学系主任、宋涛为经济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先从这三个专业开始。

根据教育部指示,中国人民大学复校之际,以北京师范大学名义为中国人民大学招收77级中共党史专业本科生39名。4月25日,胡华与宋涛、张腾霄、徐伟立、胡林紁至中央党校成仿吾处开会,后李新、郭影秋也到。成仿吾指示,三个系要强调学习马列原著,教学不能有错误,要学习外文等。

4月21日下午,胡华看望郭影秋副校长,郭谈,由李焕昌任党史系副主任、总支书记,王淇、何东任副主任,高庆永为专职书记。要胡华把队伍带好,有问题自己解决。

停办8年之久的中国人民大学终于开学了!4月24日上午10时,800名师生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在人民大学礼堂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恢复后的开学典礼,由胡林紁主持,成仿吾校长、郭影秋副校长讲话,教师代表李秀林讲话,工人、学生代表讲话。胡华与宋涛、张腾霄、何洛入主席台就座。

5月3日上午,作为系主任,胡华主持召开人大复校后党史系第一次干部会议。久盼的复校实现了,胡华很快进入状态,满腔热忱地投入到工作中。

由于被占用的校园正在腾退中,校方只能给胡华一间约12平方米的斗室,办公和卧室兼用。与自己同时在这里落脚的还有经济系主任宋涛。因为胡华家住城里,校园内无论如何也得有个落脚的地点。学生均在临时搭建的木板棚里听课。

校长办公室在原来的学生澡堂边的一个理发室。校方一边主持开学,一边在与占用校舍的军方交涉,落实中央关于腾还校舍的决定。应该说,当时所有任课教师在校园里均无落脚之地,只能提着包来上课,下课再提着包离校。胡华、宋涛二位元老,能有这样十多米的办公室,已经是优待了。

万事开头难。复校后的人民大学百废待兴,党史系也几乎是白手起家。忙碌了一个月后,胡华与党史系教师的建系工作渐入正轨,初见成效。1978年5月28日,胡华向成仿吾、郭影秋两位校长呈上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开学一月来的情况汇报》:

“七七届本科走读生班情况是:党史系77届本科走读生班,共有学员39人。

(原以北京师范大学名义招40人,有一人未报到。)内党员14人,团员21人,群众4人。有高中生21人,其中66、67届高中毕业生5人。学员77%是干部家庭出身,学员平均年龄26岁。自4月24日举行开学典礼,听了两位校长讲话后,学员们经过热烈讨论,心情兴奋,斗志高昂,一致认为是党中央、华主席粉碎“四人帮”,给他们创造了难得的学习机会,一定要排除环境艰苦的困难,努力攻关,夺取学习的胜利。一个月来,学习情绪稳定,学习紧张,抓紧一切机会努力学习,每次上完课总有一部分同学团团围住教师请教,同学间也互帮互学,在学习外语上表现更为突出。此种高昂的学习情况和紧张的学习空气,为前所未有。

但又感觉党史‘禁区’多,风险大,专业思想待巩固。教学情况:现在开课五门:外语、政治经济学、中国古代史、逻辑学、语文。授课的教师都是有较高水平的老教师(他们从目前国内来说,也可算是有较高水平的教师)。他们授课认真,同学们反映颇表满意。”

胡华也讲到教学上存在的问题:“1.要求尽快设立图书、参考资料、杂志阅览室,以免跑到师大去找参考书。而且许多旧书师大也借不出来。2.要求加强教材的印刷力量,如英语快班教材跟不上。3.同学们感到自学时间紧,政治经济学、中国古代史指定的参考书,有的同学看不完。原因:走读每天挤车费时,到师大借参考书费时,有的同学底子差。(为了解决远途同学走读挤车费时间的困难,我们已解决郊区同学8人——四男四女——住在本校,远途同学6人——男同学——借住师大;尚有六位同学——四女二男——住在军博、菜市口、宣武门、朝内、南新街一带,家庭离校较远,每日来回需二小时,目前天热,抗震棚(活动房)里听课下午西晒,同学们对校领导决定集中上午上课,关心同学们生活的措施感到满意)。”

胡华还汇报了党史系现有机构、编制和准备返校人员的情况:“全系现有教师、干部、资料人员共40人。计:一、党史教研室:教师21人(内病假者4人,半休1人)二、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教研室:教师8人。三、系行政办公室2人,总支办公室2人(半休2人)。四、系资料室6人(半休者2人),班辅导员1人。以上40人,经常全休者4人,半休者5人。准备返校人员情况:按规定,66年6月份后分配在外单位可返校人员38人(其中在北京者32人,在外省者6人)。其中32人表示愿意返校工作。又,本校各系、附属单位、校部的返校人员中,申请来本系工作者8人。北京各单位人员申请来本校本系工作者8人。如这些同志能调入,则可增加40余人。连原有40人,全系可有80余人。全国只有我校有一个党史系,校内要给十六个系开党史课,宣传马列和毛泽东思想,责任很重,望校领导支持调入。”

关于如何提高党史教学,胡华汇报说:“由于人民大学担负这培养高等学校师资和科研人才的任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比一般高等学校提高一步。同时在党史科学的领域,必须勇敢战斗,起一个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带头作用。根据校长指示精神,我们拟采取下列措施,以提高党史教学。一、强调阅读原著,着重学毛主席著作和有关的马列著作,结合历史。废止主要读一些讲义、教材、资料,抄一些笔记的倾向。力求达到完整地准确地领会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体系。肃清和抨击林彪‘四人帮’断章取义,摘录个别词句,为“我”所用的恶劣作风。二、进行重点讲授。废止平铺直叙一般化的讲授方法。重点讲授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何把马列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实际中,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批判党史上“左”、右倾机会主义。着重讲授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批判林彪“四人帮”摧毁党的作用和传统的滔天罪行。着重讲授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批判林彪“四人帮”鼓吹的英雄史观、天才论、先验论和封建帝王思想、法西斯专制主义。

三、严格贯彻历史唯物主义,坚决反对篡改历史、伪造历史,不能以今天活着的人的位置来代替历史上的位置,党史不能随着一些人政治上的浮沉而任意篡改。不能把人物的成长过程绝对化。

要有秉笔直书,实事求是的精神。近十年来,党史由于林彪“四人帮”的不断篡改,名声很坏,成为重灾区。而且至今“禁区”重重,很难成为科学。凡有禁区的地方,宁肯不讲,决不可乱讲。党史领域必须有拨乱反正的革命精神。四、必须把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相结合,革命史和路线斗争史相结合。纠正孤立地讲路线斗争的倾向。五、贯彻自学为主,重点讲授、辅导解答的方针。六、开展科学研究,理论斗争,以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在教师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开展理论斗争的基础上,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目前,系教研室、班都开始建立理论斗争小组,发动写作、练笔。系和教研室成立翻译组和资料组。准备组织一些专题科研小组,着重访问老同志,为党史抢救保存一些珍贵的活资料。

“目前,党史教研室正在编写80万字的专题讲义,已有初稿,正讨论修改中。

从前的《中国革命史讲义》亦在修改中。正在着手重编先前180万字的党史资料(本系用),及三四十万字的党史资料(外系用)。中国政治思想史教研室,正编写和修改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毛泽东选集五卷名词注释;修改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参考资料……”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下)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军事将帅。如圣马、安东万·约米尼、左宗棠、玻利瓦尔、温菲尔德·斯科特、尤利塞斯·格兰特、加里波第、毛奇。
  • 世界为率真者让路

    世界为率真者让路

    当当网自己做家电可能不敌京东商城或者苏宁易购,但它可以和国美合作,将国美商城直接拉到当当网的主页上来,冰箱、彩电任您挑选;当当网的鞋子、衣服、日用品可能没有淘宝品类繁多,没有凡客诚品专于一品,可它能找到实力雄厚的盟友,与淘宝网比质量、与凡客诚品比种类……这些做法让同行看得目瞪口呆,做网站还能这么搞?没错!李国庆不但这么“搞”了,还“搞”得有滋有味,有模有样。
  •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本书以沈从文的一生为经,以与之交往的人为纬,由此编织了一幅五彩缤纷、二十世纪中国文人的历史画卷。
  • 三分归晋

    三分归晋

    中国历史真正迷人的地方在哪里,有人从不读史,但却读魏晋风流。有人说:让我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魏晋:魏晋风流是人格精神与现实方式的统一,是时尚生活的历史写照。
  • 索罗斯传

    索罗斯传

    书中描述了索罗斯的思想对2004年美国大选的作用,他在2006年《纽约时报》上对驻伊拉克美军最高指挥官裴卓斯中将的抨击,以及他对慈善和政治活动的宏大计划。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家,同时也是自由政治活动的代表人物,乔治索罗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吸引人、最具极端性的人物。他最初的声誉来自他非凡的投资才能,而最近十几年,索罗斯开始关注国际政治领域。这是一本对投资大师的思想进行深入探讨的作品。
热门推荐
  • 乱世妖娆之狐言

    乱世妖娆之狐言

    她本是受众人唾弃与艳羡的红楼一花魁,虽无意待在妓院,但却意外搅进九尾狐族的纠葛,自此开始奇幻的旅程。他为狐族轻羽宫四使之一,第二次相见,他对她说:你不是人。因缘际遇,他救她两次,命运也自此与她展开纠葛。他是狐族宫主,而他又背负着不能说的沉重使命与任务。她无心于他,他却对她情有独钟。只爱饮酒作乐的妖艳美人,为了恋人放弃修行的狐狸精,抛却红尘琐事的逍遥仙,寡言的祭祀,失踪的密器,狐族,蛇族,鬼族,密室,上古传说,身世之谜……事情一桩桩,疑团一个个,她经历,她也成长。她失去,她也慢慢懂得。阅过万千悲欢,历尽百种离合,她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只不过她说:只要她还有一口气,她都会在这乱世妖娆的开放着。
  • 天下节度

    天下节度

    节度使:唐代外臣之首,掌总军旅,颛诛杀。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反复无常的枭雄,流民,乱世,便是父子兄弟,都用尽一切手段互相厮杀的时代。主角由弱者变为强者,由勇士变为魔王。
  • 仙王之都

    仙王之都

    仙王叶天,九霄之主,是九霄之王,因九霄九大长老一起致力,灭叶天之躯,灵魂逃脱,降临都市,他一步步觉醒,创造新的国度!
  • 妃嫔升职记

    妃嫔升职记

    谁说穿越者爱情来的容易,优秀男人像大白菜一样随地可见,她原是一名职场丽人,一朝穿越,将成为皇帝众多花朵中的一朵。还是动动脑子,积极讨上司欢心,咦?上司讨好了好处这么大?升职空间是巨大滴,福利是可以看见滴……
  • 四愿经

    四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再生之盛世医妃

    再生之盛世医妃

    重生一世,生于丞相之家但却不想再处于阴谋算计之中,奈何现实不肯放过她。满月,一张圣旨,她成了八皇子的未婚妻,平淡生活从此成为妄想,某人实在想朝皇帝大骂三声:尼玛一岁,原本立誓只娶娘亲一人的丞相爹爹领了一个姨娘进门,某姨娘还带了一个两岁的女娃,真相不言而喻。原本感慨于爹爹专情的某人只能说:坑爹啊。两岁,三岁,四岁……事情接踵而来,与前世哥哥长的一样的太子,娘亲的死,爹爹的无奈,神秘人的出现等等,一切的一切都将她推往越来越深的漩涡。她要如何才能独善其身并且保护她想保护的人呢?
  • 白手起家之异界霸主

    白手起家之异界霸主

    一名倒霉的逃犯,凭借外星人的只言片语就冒险逃到异界躲藏!初到异界的他就凭借自己抢来的的冲锋枪和被改造过的面容赢得精灵的崇拜!凭借外星人的智慧和自己无意间救下的炼器师,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无敌铁师!他可以把别人梦寐以求的神器大方的送给自己的朋友和战士!但送给敌人的只是无尽的杀戮!整个异界因他而变色,整个异界被他所号令!因为他是不可抗拒的异界霸主!
  • 绝色狐妃倾后宫

    绝色狐妃倾后宫

    冷蝶冰冰被一直跟踪她的绝色美男扔到雪地上,虽说不痛,面子上却如何也是挂不住的。头脑一阵昏沉,她“唰”的一下从雪地上跳了起来,满脸通红的窜到那人身前,大声道:“你欺负我,我要告诉我爹爹听,你叫什么!快报上名来!姑娘绝对不要饶你!”男子却不慌不忙,邪魅的一笑欺身上前……
  • 好书就是好老师好妈妈(学习卷)

    好书就是好老师好妈妈(学习卷)

    思考的辉光如银色闪电刺破黑暗,学习被笼罩上玫瑰色的花环。明天,后天,每一天.此刻,彼刻,每一刻,逝者如斯,惜时方能鼓起成功的风帆。一个字追上另一个字,一页书紧随另一页书,写满习惯又超出习惯。页页学习,不囿于学习。书中有书,三十位作家齐聚一堂;书中有法,条条建议助教子有方;书中有评,习惯之外寻文学天地,书中有言,寥寥数语却字字珠玑。
  • 娇妻诱人:首领的秘制爱妻

    娇妻诱人:首领的秘制爱妻

    前一刻还缠绵悱恻,后一秒就残忍的甩了她一耳光。“你连她的一根头发都比不上,不配碰她!”她爱他至深,他却伤她至此,在别的女人面前无情的践踏她的尊严。为了他,她赔上了一切,可是他却连看都不看,直接将她推入了深渊。她的卑微,彰显的只是她的愚蠢而已。再活一世,她发誓,要让他加注在她身上的痛,百倍还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