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1100000002

第2章 楔子

1987年12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名誉主任、历史学家胡华因肝癌医治无效,19时19分逝世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12月16日上午,他的遗体在上海龙华殡仪馆火化。而这一天,恰巧是胡华的诞辰。生于1921年的胡华,时66岁整。亲人们悲痛欲绝,难以接受这残酷的现实;熟悉他的人伤心落泪,惋惜这位革命史家的过早辞世……十天后,1987年12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为胡华举行追悼大会。这天,人们冒着严寒,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告别厅。除了胡华的亲人,有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有著名的专家学者,有胡华的老领导、老战友、老朋友、同事和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民大学老师和学生……他们其中有:萧克、雷洁琼、阎明复、邓力群、冯文彬、彭云、胡绳、李锐、高沂、黎澍、刘大年、金冲及、逄先知、沙健孙、张西帆、杨伯箴、李正文、梅岱、狄子才、周一良、姚远方、张静如、蔡美彪、孙思白、陈铁健、帅孟奇、刘英、蹇先佛、王定国、刘竞雄、程宜萍、殷子烈、周巍峙、刘健生等参加了追悼会;中国人民大学历届领导人聂真、崔耀先、刘寿彭、赵德芳、孙力余、霍遇吾、张腾霄、谢韬、李文海、罗国杰、杨德福、力康泰、郑杭生和知名教授宋涛、吴大琨、何洛、戴逸、甘惜分、高放……肃穆的告别厅里,哀乐令人心碎,花圈层层叠叠……在每个花圈左边的落款上,有着许多人们熟悉的名字:杨尚昆、宋平、胡耀邦、阎明复、雷洁琼、费孝通等。送花圈的单位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档案馆、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全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共张家口市委和首都部分高等院校等单位。送花圈和花篮的还有:何长工、何东昌、林铁、洪学智、莫文骅、曾三、黄火青、张淮三、李振军、李新、刘导生、王光美、张文秋、贺捷生、邵华、佘涤清、苏星、廖盖隆及中国人民大学历届领导李培之、李震中、李焕昌、周兴健、俞家庆、吴树青……追悼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黄达主持,校长袁宝华致悼词。他说:“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教育家、著名的中共党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中共党史系名誉主任胡华同志。”

悼词概括了胡华的人生历程和主要贡献:

胡华同志1921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奉化县。1937年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师范学校。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他积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到奉化城镇、乡村演出救亡话剧,教唱抗日歌曲,主办《战时大众报》。

1938年由中共奉化县委介绍到长沙、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不久奔赴陕北抗日根据地,入陕北公学旬邑分校学习。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随罗瑞卿、成仿吾率领的队伍,长途跋涉,抵达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0年4月起,先后在华北联合大学社会科学部和工人部、社会科学院、法政学院、教育学院讲授《中国近代革命史》,兼任队长和党的支部、总支部工作。在这期间,他经常带领学员同地方游击队一起参加反“扫荡”斗争,足迹遍及整个北岳恒山地区;同时,在艰苦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坚持教学与科研工作,深受学员的好评。1943年1月,他作为华北联大的代表,参加了晋察冀边区参议会。

抗日战争胜利后,胡华同志接受党组织的派遣,到张家口从事工人运动,当选为张家口市总工会执行委员,任宣传部副部长、部长。他出色地指导和组织了张家口工人的反奸清算斗争和生产竞赛运动。在《晋察冀日报》、《北方文化》杂志上发表多篇关于党领导新解放城市工人运动经验的文章。

1946年10月,胡华同志重返华北联大工作,任华北联大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史地系副主任。1947年参加河北束鹿县的土地改革运动。1948年4月任华北大学中共党史教学组组长,在吴玉章、成仿吾、钱俊瑞等同志直接领导下,从事中共党史的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同时开始担任吴玉章同志的学术助手。新中国成立初期,他还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学习干事会(后改称委员会)的工作,在周恩来、李维汉、徐冰等同志领导下组织、指导有关人士的理论学习。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后,胡华同志先后担任中国革命史教研室副主任、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1956年被评为教授,兼任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中国现代史组副组长。

“文化大革命”中,胡华同志遭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被剥夺了工作权利,到江西余江干校进行两年的农业体力劳动。在逆境中,他以历史学家的深刻洞察力,坚信党的正确路线一定会重新回到领导地位上。他对林彪、“四人帮”篡改歪曲党史的卑鄙行径深恶痛绝。1972年恢复工作以后,在担任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顾问和北京师范大学党史系教授期间,他在许多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中竭力抵制“四人帮”的谎言,坚持秉笔直书的史德。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他顶着“四人帮”的压力,收集有关周总理生平的资料,满怀深情地撰写周恩来传记。后来终于在1977年出版了《青少年时期的周恩来同志》一书,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广为传播。

粉碎“四人帮”后,胡华同志焕发了青春,率先在党史学界冲破禁区,拨乱反正,为恢复党的历史的本来面目,为捍卫党史研究的科学性、纯洁性,不知疲倦地四处讲演。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路线,认真参加党中央组织的《关于建国以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稿的讨论。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胡华同志先后担任中共党史系主任、名誉主任,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政治学社会学分组召集人,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全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兼大型丛书《中共党史人物传》主编,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学编委、科学社会主义编委兼“社会主义在中国”卷主编,北京市高校职称评定委员会副主任等十多个重要职务。他为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历史研究,特别是中共党史的研究,不遗余力,勤奋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胡华同志是蜚声中外的著名学者,曾应邀前往澳大利亚、美国讲学,对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作出了贡献。

胡华同志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环境中,他始终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于人民,忠于革命,忠于党和祖国的教育事业。

胡华同志从事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的教学研究工作近半个世纪,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党史、革命史的教学研究工作,一息尚存,矢志不移。他治学严谨、思路敏捷,在担负繁重的政治工作、教学工作的同时,勤奋著述,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他先后编写、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国革命史讲义》,成为我国大学生和党政干部学习的重要教材;他与翦伯赞、邵循正合写的《中国历史概要》,出版有日、英、法、德、西班牙、斯瓦西里文等多种译本,为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近年来,他不顾多病之躯,孜孜不倦,埋头苦干,致力于《中共党史人物传》的审稿、定稿工作。

这套丛书计划编辑50卷,现已出版32卷,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反响,1986年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胡华获最佳主编奖,1987年又获吴玉章奖金历史学一等奖,在国外已被译成多种文字转载或出版。

悼词对胡华的人品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胡华同志光明磊落,作风正派,平易近人,严于律己,处处表现出了共产党人不谋私利、一心为公的优秀品质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进取精神。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满腔热忱,生活俭朴无奢求,深得师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胡华同志在病重期间始终以乐观、豁达的态度与病魔作斗争。临终前一再表示去世后遗体献给医学科学,丧事从简。所有这些都表现了一位共产主义者的唯物主义精神。

胡华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逝世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教育界、党史学界的重大损失。他的优秀品质和作风将成为激励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祖国教育、科学事业的力量。

在“胡华同志追悼会”横幅下、胡华遗像和骨灰盒两边,是胡华在敌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任教华北联合大学时的战友、著名书法家、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张西帆挥泪题写的挽联:

痛失硕哲遽尔迎鹤乘风去

华声正茂不期化羽珠泪零

“羽化”之日与66年前的降生之日重合,胡华的人生似有一些奇异。一颗赤心的律动,令我们探个究竟,本书将从66年前主人公出生讲起……

同类推荐
  • 惊鸿一瞥,生死白头:徐志摩的倾世浪漫

    惊鸿一瞥,生死白头:徐志摩的倾世浪漫

    一个优雅的诗人,一个多情的才子。如一颗光华四射的明珠,沉沦碧海,永难再见。他留下那一闪光亮,却永世照耀人心。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一

    中国历史名人之一

    周公姬(jī)姓,名旦,亦称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他是周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在周文王诸子中,周公排行第三。商朝末年,周公的长兄伯邑(yì)考被殷(yīn)纣(zhòu)王烹(pēnɡ)死,次兄即武王姬发。周公自幼为人诚实忠厚,孝敬父母,多才多艺,因此他和武王发都深得文王的喜爱。文王之时,周族在西方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文王去世后,武王继承父位,继续进行灭商的事业。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周公一直是武王的得力助手。
  • 裴艳玲传

    裴艳玲传

    她是裴艳玲,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五岁登台、九岁挑梁、十三岁唱红。她转艺多师,戏路宽广,文武皆备,唱、念、做、打俱佳,京、梆、昆、乱不挡。娇娇女儿身,却擅演一身正气、铁骨铮铮的血性男儿。高亢嘹亮的嗓音,行云流水的行腔,干净利落的动作令人拍案叫绝。有人说,梅兰芳演女人演得最好,而裴艳玲,演男人演得最好!如果你知道梅兰芳,那你同样应该知道裴艳玲。她与共和国共同经历了梨园的风雨飘摇,她悲欣交集的多半生亦歌亦泣。尽管传统艺术的式微和京剧的沦落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有裴艳玲在,有裴艳玲这样一代卓越的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就有继续顶天立地地留存人间。她,注定是一个传奇。
  •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点评李自成;他为中国古代隐逸史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何鸣看黄宗羲;投机分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柏杨眼中的吴三桂;伊非寻常女,境界堪绝伦——阎崇年眼中的孝庄;慎之又慎解难题——阎崇年解读康熙;疏于哨鹿,勤先天下——樊树志谈雍正;积极进取的儒士与惊世骇俗的狂怪——孟桢评郑板桥;他掌舵的朝代,盛世与危机并存——范文澜评乾隆……本书收录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评论。
  • 华盛顿(名人传记丛书)

    华盛顿(名人传记丛书)

    华盛顿生平拒绝人们为他歌功颂德,但是却鲜有一位开国元首在死后仍然赢得人们一致的尊敬与称誉。美国人会拿柯立芝、布什开涮,却绝没有人会调侃华盛顿、林肯,提到他们的“国父”,他们都是一脸的向往与自豪。人们总喜欢排列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然而无论怎么排,华盛顿始终位居前列。他是一位罕有的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赢得了名副其实“伟人”称号的人。
热门推荐
  • 撩爱成婚:顾少宠妻入骨

    撩爱成婚:顾少宠妻入骨

    一起长大的好姐妹爬了男朋友的床,还反咬她一口;被亲妈灌药送入天上人间去陪睡;深夜醉酒被流氓调戏……却总在紧要关头被他所救,且不惜与家族为敌娶她为妻,自此,疼她入骨……尼玛,可真是疼她,疼的她每次都下不了床!
  • 空城里的女孩

    空城里的女孩

    我来到城南以南的那个城市,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却让我不得不把自己束缚起来,原本只是想走一走,却不小心跑了起来,只是跑的太快又不小心伤了自己,后来受伤后才知道,原来自己只是想简单的走一走。
  • 极道九重天

    极道九重天

    前世愿,今生缘。命多舛,问道难。不畏道途艰,不惧万劫险。拼尽一息命,极道九重天!……新书《极道九重天》上传,恳请诸君多多支持!收藏!推荐!
  • 蜜糖皇后

    蜜糖皇后

    唐十三!……男,唐门第三十四代传人。生擒者可获得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什么花宝典!唐觅!(咬牙切齿中)男!大内侍卫统领。生擒者这朝野之上想当什么官就当什么官!蜜糖!女!蜜糖,蜜糖,回来吧!可可好可怜啊!生擒者可获‘蜜糖可可’未来宝贝孩儿干爹(干娘)殊荣!三道追辑令一出,皇室、江湖人仰马翻,逃!逃!逃!逃跑的一方如鱼入水,追!追!追!追人的一方欲哭无泪,且看一场热闹非常,搅得皇室与江湖皆鸡犬不宁的——追妻之旅。
  • 最深情的守候:藏你容颜

    最深情的守候:藏你容颜

    【全文免费已完结】倪茸茸自大学实习期开始就发奋努力工作,饭局应酬来者不拒,她不知道的是,在她借酒消愁缓解失恋伤痛的时候,早有一个人默默注视着她,关心着她,保护着她,爱恋着她,以她能适应的步调,慢慢地走进她的生命,成为她的爱人。许藏言在商业版图扩张陷入困顿之时遇见倪茸茸,一见倾心,命运之手一次次推向他们,在亲历她对待工作的拼劲,面对感情的脆弱对待困难的韧性,待人的热忱之后,他知道他再也无法自己疯长的感情,她必须要成为他许藏言的女人。--“许总,我要出下门!”--“和谁?去哪里?去多久?何时去?何时回?”--“许总,我只是带大汪二汪去园子里溜溜。”--“我陪你!”
  • 血冲仙穹

    血冲仙穹

    天上有仙,我必烹之!神话时代的燕十三穿越百万年后的修真时代!心怀万古之秘的燕十三创造了无数奇迹,种药王,炼仙丹,挖仙人洞府,掘封印仙女之尸,养转世妖魔女婴!抢无敌仙兵!一个无名小人物走上了坑杀十地八荒神魔的无敌之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英雄系统

    穿越之英雄系统

    刚刚完成五杀超神的叶闻被一个雷给吓得穿越了,带着蛮王的大刀,带着蛮王的技能,带着英雄联盟的系统一起穿越到了修真世界,看叶闻纵横五大部州,屠戮蛮荒,杀出一个朗朗乾坤“我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了!”“你们就没有更能打的了么?”“还有谁?!”
  • 古穿今之寻夫记

    古穿今之寻夫记

    岑妙涵一睁眼,她从状元郎夫人变成了26岁“高龄”还未出嫁的现代女人,听说她的未婚夫是出了名的纨绔子弟,自诩贤妻良母的岑妙涵轻皱柳眉,复而大手一挥,既然是纨绔,那就调教吧!只是,岑妙涵看着未婚夫“欣赏”的一排儿美女,蹙眉,太瘦,太假,气质不好,姿态不佳……罢了,她亲自给他挑几位妾室吧,生的孩子都养她名下——把二世祖变成忠犬的扭曲调教之路……
  • 苍穹寻梦

    苍穹寻梦

    2212年12月21日,玛雅人预言的2012世界末日已经过去整整两百年。世界虽然没有灭亡,但地球生存环境发生巨大改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地球不再适宜人居,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为了生存,人类开始在茫茫宇宙中寻找......
  • 满汉斗

    满汉斗

    《满汉斗》,清佚名著,全书共八回,禹使义公案小说,主要叙述乾隆朝侯爵刘绕勋惩办旗人丞相夜里红及李红兄弟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