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5800000019

第19章 邮政发展新时期(4)

30年代初期,邮政储金汇业总局在上海成立,属交通部管辖。当时的北平一些邮局开办储蓄业务,称“邮政储金”,主要对象为中小储户,规定开户的最低限额仅1元,分“通储”与“非通储”两类,前者是将钱存入邮局,可以在全市任何邮局存取;后者是储户与邮局约定,存入款项后,在存入局固定存取;储户可在两种形式之间自愿选择。除此之外,邮局还推出过一种名为“儿童储金”的业务,利率定为周息5厘,存款人可在柜台上免费领取一个新式储蓄袋。当时,因为人们普遍手头并无更多闲钱,再加上邮政储蓄自身的社会认知度不足,储户数量和存款量一直较低。1942年7月,邮政储金汇业局被纳入国家金融垄断体系,与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并称“四行两局”。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于1949年11月作出决定,中华邮政时期的邮政储金汇业局由邮电部接管,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指导下进行工作。1950年6月,财政经济委员会下达指示,撤销邮政储金汇业局,所有经办业务陆续清理结束,其中储蓄业务作为受人民银行委托而代理的业务来经营;原由“邮政汇业局”经办个人储蓄、非经营性群众团体的存款业务及利息支付等全部转入人民银行。直到1953年9月1日邮政正式停办储蓄业务。

进入80年代后,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大量建设项目开工建设,一方面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上的资金量更加充裕,另一方面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量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并转化为建设资金就成为国家财政主管部门和银行工作的一项目标;同时,各部门的体制改革也开始酝酿并实施。这一时期,国内银行面临因服务网点不足,造成人民群众“储蓄难”,尤其是广大农村,“储蓄难”或“储蓄无门”,造成大量资金被闲置于炕头柜底的现象。而邮政储蓄的显着优势是点多面广,直接接触千家万户,可谓“拾遗补缺”且“正逢其时”。

据资料显示,1981年初,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邮政部门开始筹备恢复已停顿近30年的邮政储蓄业务,3月26日邮电部颁布《邮政储蓄业务处理规则(试行)》。直到1985年9月6日,国务院领导又一次作出指示,邮政要积极开办储蓄。1986年1月8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会议正式决定邮政部门恢复邮政储蓄业务。同月27日,邮电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出《关于开办邮政储蓄业务联合通知》,在北京、天津、郑州、上海等12个城市的邮政网点试办个人活期、定期储蓄等业务。3月10日,邮电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出《关于印发开办邮政储蓄协议的联合通知》宣布,自1986年4月1日起全面开办邮政储蓄业务,同时,邮电部公告《邮政储蓄章程》。

3月18日,邮电部决定成立邮政储汇局,负责管理全国邮政储蓄和汇兑业务。

1986年7月1日上午,邮电部在西长安街邮电局隆重举行仪式,推出邮政储蓄异地存取业务。这项业务的开办将使更多出门在外的人只凭一本存折就可取到现金。相对银行系统而言,邮电部门拥有一项“便利”优势,即通讯网络和通讯技术力量的优势,因而可以通过设置在储蓄业务中心的大型计算机与通讯线道连通,建立起全国联机系统网络,实现计算机通存通取等业务,而这对当时的银行说来却难以办到。邮电部一位副部长颇有自信地表示:“邮政储蓄目前还刚刚起位于雅宝路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步,我们现在且不忙‘高攀’,但以我国银行作比,我们邮政储蓄要搞到银行储蓄额的10%,并非难事”。

八、邮政通信枢纽

1991年1月23日,北京邮政通信枢纽建成,坐落在北京站前街1号,北临东长安街,号称当时亚洲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备最多的现代化邮件处理中心。这项工程曾被列入国家“七五”和“八五”

计划的重点工程,也是首都邮政的标志性工程,被评为当年度国内发生的重要事件。经过五个月试运转之后,工程于1993年初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营。

据资料显示,这项工程占地4公顷,总建筑面积9.33万平方米,投资2.28亿元,设计年处理邮件能力110亿件。在此之前,首都机场邮件交换站投入运营,主要用于航空邮件的处理。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北京的邮政通信量与日俱增,每日各地与北京之间往来或经由中转的各类邮件使北京原有的邮件处理能力已经超负荷运转,出现严重不足状况,邮件处理技术也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后对用邮的需求。

在现代化社会中,邮政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国务院批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94年2月27日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中明确指出:

20年内全市建成北京站和北京西站两个综合邮件处理中心、国际速递邮件和机要通信两个专业处理中心和5个邮件转运站,基本实现邮件处理转运机械化。远郊各县(区)建成各自的二次邮件处理中心。此外,要建设报刊博览中心、集邮展品中心和4个大宗邮件直封收寄局。

建成后的邮政通信枢纽为分信函分拣、包裹印刷品分拣和邮件转运、报纸期刊分发三大作业区,大量自动化、半自动化设备的大量应用和由电子计算机集中统一调度的各级作业系统和管理系统使这座邮政通信枢纽具备了国际先进水平。在信函分拣作业区,装备有高速信件分拣机和控制中心,形成自动化与人工相结合的分拣、封发、传输、交换流水作业线。大楼的楼顶和地下空间得到充分利用,楼顶可用于邮件转运的装卸台,地下建有汽车地道和连接北京站的地下通道,人们形容为“地上地下拉运相结合”。大楼的一层是建国门内邮政支局的营业大厅。

通常,邮局处理邮件按固定的作业流程进行。以北京邮政的信函处理流程为例,每日北京与全国各地来往的信函都需要汇总在一处,按照邮政内部的运输路线图,将这些信函进行整理与排列组合后,发往各地和本市各投递支局。因此,在邮局内部,专门设有分拣局。

有人这样描述,在使用自动分拣机以前,每名分拣员的眼睛平均在每封信上停留的时间,只能有1秒钟左右,看完地址后,再将信函投入相关的“格眼”。工作效率最高的分拣员一天需要挥动手臂2万多次。对于北京寄往外地的邮件,全国的县市数量2300多个,通往这些县市的邮件,除少数可以直接封发,大多数要由指定的中心局经传。而外地寄往北京的邮件,各邮政支局负责投递的区域,各条街道、胡同,各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等,分拣员都需要具有一双“火眼金睛”,在很短时间内将这些邮件分拣出来。有时遇到寄信人将地址写错或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只能凭着分拣员业务熟练程度将这些邮件“试投”或退回,许多所谓“瞎信”就是在这一环节中产生的。

有人说:一个平信分拣员,每天工作定额是2万多件(进口比出口稍低),分解到每小时大约3000件,可用“眼看、脑想、手动”来形容。

长期以来,北京邮政面临邮件处理场地紧张状况。在邮政通信枢纽投入使用之前,北京的邮件分发先后集中在公安街邮政大楼和永安路报刊发行大楼,作业场地拥挤,基本采取手工作业方式。邮件处理现场,人声嘈杂,尘土飞扬,到处堆着装满邮件的邮袋。工人们整天弯腰伸臂、肩背身扛,不停地搬运、整理邮袋,每日可达数十吨。

1986年春节前夕,部分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北京邮局的工作,他们来到北京站,看到工人们正在用人力将大捆的报纸邮件装上火车车厢,有的委员感慨道:“像这样的繁重体力劳动,就应该搞传送带来代替”。

在分拣现场,委员们看到在有限的场地上堆积如山的包裹和印刷品,工作人员在不停“倒腾”,不免感到忧虑。尤其是对女工们分拣信函时的眼疾手快和娴熟技术予以由衷称赞,同时深感,这样的手工作业方式肯定不是邮政发展的前途所在。

几年后,北京邮政通信枢纽中心建成,这些情形都已不复存在。

《北京邮政史话》一书中有一段文字描写道:

将来,北京邮政通信枢纽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以后,人们走进它的大门,看到的将是各种邮运车辆来往穿梭,昼夜不停,一派繁忙紧张而又有秩序的景象,每天吞吐着数以千吨计的各类邮件。再走进宽敞、明亮、空气清新的各个内部作业现场,呈现在面前的将是一条条由流水作业线和各种各样运送设备组成的日夜川流不息的邮件流,简直像进入一个“输送机的世界”。

同类推荐
  • 中国南海海洋文化传

    中国南海海洋文化传

    本书是中国南海文化研究丛书中的一部,作者通过自己深厚的文字功底,把与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相关的神话、传说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全书分为神话篇、神采篇、神秘篇、神奇篇、神韵篇、神圣篇六部分,用通俗易懂语言,图文并茂形式,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中国南海文化的神奇和神韵。
  •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本书为诚之先生中国近代史著述精选集,包括: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百年史概说、中国近百年史补编、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日俄战争六部分。其中只有《日俄战争》曾于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过单行本。书中六部分内容虽分别写于不同时期,有交叉、有延续、也有断裂,但每部分都是组成中国近代史这个整体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诚之先生写这些近代史著作的目的在于大声疾呼,唤起大家进一步抵抗侵略的精神。全书字里行间涌溢着先生对中华民族命运的乐观和自信,其拳拳赤子之心尤令人感动。
  • 问世间情为何物:中国历代名人情感解读

    问世间情为何物:中国历代名人情感解读

    本书对中国历代近两百位各类名人隐秘、经典、曲折、具有代表性的情感历程与影响进行了真实、生动、细致的披露、展示和解读。君王们的纵情色、英杰们的豪情干云、文土们的旖旎多情、另一类的畸零私情——本书写尽了中国历史上的各种男女人,写尽了男女人之间的各种情感。本书故事精彩、人物鲜明、情感充沛、内容丰富、语言优美、表述通俗、富有哲理,从而具有有趣、博识、励志等功能。
  • 楚湘宋

    楚湘宋

    作为宋粉的周楚在女友南湘去世后不久穿越到了宋朝,几经波折发现自己的女友竟然是柔福帝姬,看周楚如何在乱世中灭辽屠金,重塑大宋辉煌!!!!
  • 九尾龟

    九尾龟

    在十二集一百九十二回的鸿篇巨制里,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写了妓女、流氓、帮闲、腐吏、商贾、戏子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叙述了刁妓讹诈、庸臣弄权、官商勾结、公报私仇等奇奇怪怪的事件,深刻刻画了中国近代都市生活的众生相,充分反映了晚清社会政治的黑暗与腐败,具有一定的批判现实意义。作品语言典雅、情节曲折,那时而出现的吴语方言,又极生动地把人物的神韵表现出来。
热门推荐
  • 异世轶事

    异世轶事

    她,被弃养的官家小姐。为自救,潜心学医。遇到他,让她重获新生。她:无关风月,这是友情。幼时的一次交集,他对她上了心。她:有缘无份,这是禁忌。她的机智聪慧让他不经意间,情根深种。她:这,这是个误会。
  • 健康皇帝

    健康皇帝

    这是一部关于COPD、肺心病、呼吸道和五脏健康的QQ群聊为线索的日记节录性作品。希望它能给您带来知识、健康、思考、欢笑、阳光。。。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绝世命脉

    绝世命脉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年近十五岁的杨家废物在此立下誓言。从此一步步走向舞者的巅峰!一杆银枪,一把铁扇,火元素体质,笑傲江湖,称霸天下!
  • 陆羽

    陆羽

    前世身为亚洲首席驯兽师的陆羽重生穿越到一个只有斗气的世界。
  • 玄灵苍窘

    玄灵苍窘

    玄灵大陆,神魔与仙妖共舞,洪荒演绎天失色;玄灵苍穹,天苍地茫绝彼岸,神消仙陨百世殇;玄灵虞凌,风华绝代斩神佛,万世轮回破苍穹。少年虞凌,十五岁离家试炼,意外结识生命中的小恶魔,待到平安回到家族之时,生命的轨迹方向出现了偏移。一个强者的诞生过程,是敌人的噩梦,踩踏着无数敌人尸骸前进的强者,阻挡他的一切,尽都崩碎在历史长河。一腔热血洒玄灵,凭我问心无愧,意不顺我者,待我强大之日,匍匐或者死;天不应我者,待我登天之时,天归或陨破。玄灵证道:玄灵九级士,归真七品宗,超凡五重尊,入圣三通境,帝皇天境!以力证道:淬体九难,融躯七殇,破玄五劫,灭灵三陨,玄体大成!收藏之后可有直达机票,千万不要错过呢!谢谢!
  • 末世重生之魔帝

    末世重生之魔帝

    三千魔神图、噬魂魔幡、万魔宝印、九幽镇魂碑、天妖镇魔塔……宇宙风暴将各大通往地球的位面屏障全都撕裂,虫族、魂族、尸族。魔族等异族降临地球。人类由高高在上的主宰者瞬间沦为了猎物。“这一世,哪怕……是赌上我所有,也要在百族之中杀出一条生路。”——————————PS:这本书充斥着暴戾、黑暗、血腥、变态,没有一点正能量。这本书不适合普通人看,不适合正常人看,更不适合卫道士和正人君子看。鄙人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挖坑,而且只管挖不管埋。这本书里的大坑套小坑,一脚陷进去就不好拔出来,大家一定要慎入。
  • 烈皇小识

    烈皇小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仙气经

    太上仙气经

    宇宙广袤无垠,在地球之外存在着无数的平行位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文明。在浩瀚无边的寂静宇宙中,有一个和地球相差无几的平行位面。这是一颗和地球一模一样的星球,但是要比地球面积大上许多。更重要的是这里充满了危险,存在着地球上没有的妖魔。但在危险背后,隐藏着长生不老的秘密。这颗星球名叫沧澜星…
  • 不朽星路

    不朽星路

    石头穿越了,附身在一名刚被老兵坑死的新兵身上;而石头重生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斩敌军杀坑货!凭借着前世的异能,从此在军中走出一条另类的强者之路,顺便在星陨大陆上的留下不朽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