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5800000017

第17章 邮政发展新时期(2)

1972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进程,更多西方国家陆续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至1973年,与中国建立交换邮件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增至84个,国际邮件数量迅速增长,扩大北京邮局邮件消化和处理国际邮件能力日益紧迫。

1979年3月,北京国际邮电局成立,成为北京国际邮政的专业管理局。1981年9月,市邮局在天桥永安路新建国际邮件营业处,将原在煤渣胡同办理的国际邮件业务迁址此处,成为当时北京最大、服务功能齐全、提供国际间邮政服务的机构。营业厅内设五个工作台,分别办理国际信函、国际包裹、国际快递邮件的收递,办理各种邮件的存局候领和出租信箱等业务。这时,国际邮件中的往来外国使馆邮件大都为国际邮件和政府邮件,以及私人邮件,每日不过100封左右,以后逐月上升至500封,高峰时达1000封。直到1983年国际邮局新楼在建国门建成,国际邮件出口分拣与营业移至新楼,进口邮件仍在天桥大楼内作业。

新建的国际邮局,具有邮件收揽、分拣、取送、通关等功能,可为客户提供集中报关服务,简化手续,提高邮件的处理效率。

邮局投递部负责辖区内各使馆、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外国通讯社常驻机构的邮件和国内报纸投递。按照规定,所有频次的进口邮件、特快专递和重要函件需要客户自取,使得邮局的工作量无形中增加,工作时间相应延长,早到晚归。邮局的投递员一律使用机动车投递,原因是他们所代表的不仅是中国邮政的形象,并且是中国国家的形象。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更多中国公民纷纷出国留学、探亲、旅行、定居,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在欧美国家和其他发达国家使馆门前排长队办签证,许多签证所需材料和签证需要通过邮寄方式送达,国际邮局的业务更加繁忙。现在,北京市国际邮电局所属三个经营单位:国际邮件收寄中心、建国门邮电支局(前称建国门国际邮局)、首都机场邮电支局,成为邮政的“国门”。

四、特快专递

EMS是英文ExpressMailService缩写,中文的意思为“速递服务”,也称“特快专递”。1980年7月15日,中国邮政开通EMS国际特快专递业务,使用万国邮联在全球200多个国家的网络系统,与全球着名的速递企业TNT集团(荷兰天地物流)合作,向在中国境内的客户提供国际邮件速递服务。

在万国邮联的网站上,有一段介绍EMS业务的文字:

EMS邮政特快专递是一个在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优先事项文件和商品的国际邮件服务,具有许多便利的功能。由于邮政网络到达全球大多数邮局,EMS在全世界拥有众多客户接入点,并且通过邮政投递网络,提供更加广泛的服务。

有人记述,当年万国邮联在介绍国际特快专递EMS业务时,曾放映过一部宣传短片,大致的情节是:一位与14世纪着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同名的意大利青年来到北京,住在颐和园。有一天早晨,他忽然感到口欲难挨,非常希望很快能吃到瑞士的食品,然而他明白,要在万里之外实现这个愿望并无可能。出乎他的意料,第二天傍晚,一个装有他想要吃的食品包裹从瑞士直接送到了他的面前,犹如从天而降般的神奇。他一下子目瞪口呆,过了一会儿才缓过神来,感叹道:“我的天呐,这简直是神话!”

速递服务最早开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增长,这项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速度越来越快,覆盖越来越多的国家邮局开设EMS国际速递业务和地区,递送的品种主要是重要文件、资料、货样、机器零配件等。最早与中国开通国际特快专递业务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英国、美国和香港,后来陆续增加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瑞士、新加坡。国内只有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可以办理此项业务。当时,办理邮政快递业务的客户大多为外国人、海外华侨、港澳人士和一些中外合资企业。最初,只有市邮政局国际邮政营业处可办理国际特快专递邮件,后来,北京饭店邮电所也开始办理。1984年全年,市邮局传送的各类国际邮件计5500件,传递国际特快专递邮件82473件。北京市邮政局于1985年10月宣布,该局已与世界10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个城市,建立了直通邮件关系,同30个国家和地区互通特快专递邮件。

北京市邮局自1984年11月19日起,开始办理EMS国内邮政特快专递业务,第一批开通的国内城市主要集中在各直辖市、省会和一些沿海经济开放城市。北京市设有王府井邮电局、西长安街邮电局、阜成门邮电局、海淀路邮电局、天桥国际邮政营业处共五处经办点。根据邮电部规定,通过EMS特快专递寄递的邮件包括信函、文件、资料、商品、货样以及除现钞以外其他符合寄递的物品。此外,对于邮件尺寸、重量和资费标准都有明确规定。为更好地开展这项业务,北京邮局组建了专门提供邮件快递服务的公司——北京邮政特快专递服务,并于当年12月21日对外提供服务。公司主要经办国际、国内和市内的各项特快专递业务。所谓“特快”是指较普通邮件或快件传递速度更快,寄往国外的特快专递邮件只需二或三日即可到达;寄往国内的特快专递邮件,第一天交寄,第二天可到达;本市三环路以内互寄的特快专递邮件只需六小时即可到达收件人。

所谓“专递”是指邮件的专门处理和投递流程,专人收寄、专人分拣封发、专车运输投递,寄往国外和国内各地的快递邮件,都赶发民航班机或特快列车,确保在最短时间送达。后来,公司还开设上门收取邮件业务,用户只需打电话,配有EMS专用标志的人员就会“招之即来”。

有人回忆,起初特快邮件与普通邮件仅在信封上区别,特快邮件除加盖“国内邮资已付”戳外,并在邮件正面右上方空白处加盖红色“国内特快专递”号码戳,左上方粘贴“特快专递”标志签,以后逐渐发展到印有“EMS”和“中国邮政”的专用封袋。

据记载,1984年12月29日,北京制革厂要将30个排球寄往深圳的一个大型交易会,交易会要求工厂在年底前必须寄到,否则将会影响到与外商的业务洽谈。这时,离指定的交货期限只有两天,工厂了解到邮局刚开通的EMS国内特快专递业务,马上派人来邮局办理收寄手续,第二天上午,这批排球就送到了交易会,赶上了与外商的业务洽谈。

EMS特快专递业务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尚不熟悉,使用者多为外国人或企业。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国际国内交流日益频繁,EMS特快专递业务量呈直线上升态势。

据北京邮局一项统计资料,1980年EMS特快专递业务开办之初,邮局每月收寄量不过三四十件,10年后的1990年上半年,每月平均收寄量已达1.9万件。

1985年10月,中国大陆第一家专业快递企业——中国速递服务公司成立。1994年1月,EMS邮局的特快专递业务实现邮件网上查询。1995年11月26日,中国邮政航空公司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全货运航空公司,由此,中国邮政拥有了自己的专用飞机与航空公司。

进入21世纪后,EMS业务由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简称: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运营,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规模大、网络覆盖广、业务品种丰富。

五、北京市集邮协会

在北京的邮政发展史上,集邮活动与集邮组织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1981年10月30日北京市集邮协会(以下简称“市邮协”)正式成立,不仅使广大集邮爱好者有了自己的组织,同时也是北京市的集邮活动进入正常发展时期的标志。

新中国成立以后,集邮活动基本上在民间展开。1955年中国集邮总公司成立,同时出版《集邮》杂志,成为凝聚全国集邮爱好者的核心。“文革”期间,集邮活动被贬斥为“资产阶级情调”,有些老干部、老知识分子收藏了几十年的珍贵邮品被造反派或红卫兵抄走或毁于一旦。然而,集邮爱好者大有人在,人们将自己视若珍宝的集邮册小心翼翼地藏在安全地方。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内的集邮活动重新活跃,许多“邮迷”将自己收藏的邮票公开示人,有的父母将邮票作为珍贵礼物送给儿女,有些年轻人的恋情因“邮”而生。1979年,中国邮票公司改名为中国邮票总公司,随后成立北京市邮票分公司,次年《集邮》杂志复刊,民间集邮活动日益公开、合法。随着外省市集邮团体相继成立,北京的集邮爱好者酝酿成立自己的团体。

同年8月,东城区文化馆成立了业余集邮研究会,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首个跨行业的集邮社团,1981年更名为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据《北京集邮史话》一书记载:

1980年8月东城区文化馆下属“鼓楼集邮研究会”会刊《鼓楼邮刊》刊登了安徽省亳县的10名集邮爱好者致电邮电部、文化部要求成立全国性集邮组织的信。随后鼓楼集邮研究会向北京市邮政局、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3个部门提出成立北京市集邮协会的倡议。……市邮政局收到倡议信后,委托刚成立不久的北京市邮票公司邀请了几位专家商讨、研究成立全市性集邮组织问题,并于该年12月19日又召开有市邮票公司、市总工会、团市委和部分专家参加的会议,就这一问题达成共识。1981年4月9日,北京市集邮协会召开了第一次筹备会议,组成筹备委员会;在半年中,又召开了三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协会的章程、会徽、会员登记表、会员证样式、纪念封等;聘请廖沫沙为北京市集邮协会名誉会长等事项。

1981年10月30日,北京市集邮协会在全国工商联礼堂召开成立大会,有关部门领导、代表和各界来宾共120多人出席。在当天召开的第一届理事会一次会议上,推选出协会领导成员。会长杜庆云,副会长沈曾华、张关基、郑德山,秘书长刘国珍,副秘书长吴铎云、马贵田。对于“市邮协”成立起过重要推动作用的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于1983年8月被接纳为“市邮协”团体会员。

1982年10月27日至11月4日,由成立只有一年的“市邮协”

主办的“伟大的祖国,可爱的北京”个人专题集邮展览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参展者90人,展品94部,展出的邮票共8000余枚。在8天展期里,观众达4万余人,盛况空前,创下了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观众最多的纪录。据亲历者描述,邮展期间,在美术馆门外,排队购票参观的人,每日都排成一条蜿蜒的长龙。美术馆内,仅400平方米的展厅,观众人数严重饱和,以至于负责保卫的公安部门和馆方不得不采取控制展厅内人数的措施。有记载,当时第一次来华访问的国际集邮联合会副主席、日本人市田左右一博士观看过展览后发表感想:

80年代末,北京市集邮协会开始实行“会士”制度,并制定专门条例,对于在集邮界有较高声望和影响的会员颁授这一集邮学会最高荣誉称号。1989年12月2日,经会士评定委员会按照评定标准和无记名投票,评选出了7位知名集邮家为首批“会士”,分别是杜庆云、吴凤岗、沈曾华(曾丰秧)、赵人龙、刘铭彝、杨立、朱祖威。

六、推行邮政编码的前前后后

80年代初,当邮政编码推出时,许多人感到很不适应,尽管邮政部门大力宣传使用邮政编码对于实现自动化分拣邮件和邮政网络数字化的作用与意义,在推广实施过程中仍然遇到许多阻力,以至于用了长达8年时间,才使这项被作为实现邮政现代化重要基础工程和世界公认衡量国家邮政服务水平的标准之一,在社会上被普遍接受。

作为一项在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制度,邮政编码用数字将省份、直辖市、区、街道及邮局的信息编制成为代码,便于自动分拣设备识别或计算机系统查询。这项制度最早在英国实施。据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开始研究邮政编码,于1959年在诺威治邮区试行,引起国际邮政界的关注。而首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邮政编码的国家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该国于1961年正式公布了一套由4位数字组成的邮政编码方案。随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家陆续开始推行邮政编码。1965年以后,采用并实施邮政编码的国家数量增多,日本、意大利、加拿大、荷兰、瑞典等国家都开始使用邮政编码,进而这一制度不仅成为一种国际邮界通行的规则和现代化的标志,更成为现代邮政的发展趋势。如美国的邮政编码从最初的5位扩展到9位数。至1988年初,世界上共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邮政编码制度。

在中国,邮政编码的研制始于1974年,当时以邮政总局为主组成了全国邮政编码领导小组。经过五年左右的时间,专家们经过广泛调查、研究,拟定出《全国邮政编码试行方案》,并于1978年在辽宁、上海、江苏三地进行试点,同时选择江苏省的南通邮区、苏州邮区和辽宁省的锦州邮区进行邮区和中心局的试点工作。编制的基本思路是按照行政区划或邮区逐级用数字作为代码。开始时,将全国划分为不同邮区,每一个地区编一个代码,称“邮区编码”,编码采用四级六位制结构,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三位表示邮区,第四位表示县(县级市),第五六位表示投递区的位置。为了适应城市未来邮政业务量的迅速增长,加快邮件传递速度,邮政专家提出“邮区中心局体制”,特点是不受行政区划限制,将过去以县级为基本封发单元的体制改变为以邮区中心局为基本封发单元,由邮区中心局直接组织邮路到各投递点,形成完整、高效的邮政网络体系。当时,专家曾提出过一个方案,将北京邮区分为三片,整个市区为一片(编码“100”),郊区东部为一片(编码:“101”),郊区西部为一片(编码“102”)。最后,经邮电部开会讨论,并最后确定,邮区的划分与行政区划一致。

同类推荐
  • 帝国瑰色

    帝国瑰色

    本书通过一段段发生在中国古代的情感故事,揭示帝国宫廷深处的政治秘密和感情谜团,诠释中国皇权制度下的爱恨情仇,走出帝王将相崇拜的迷津。
  • 奋斗在明朝

    奋斗在明朝

    征服铸就辉煌,功勋带来荣耀。人民需要奴隶,大楚需要殖民地,天子渴望威加四海,而你们,是否也渴望荣誉和权利?勇士们,大楚需要你们的勇猛,人民需要你们的善战,这个世界即将聆听征服者的声音。出征吧!用你们的勇猛,用鲜血和杀戮来告诉这个世界,大楚威武!在你们得胜归来的时刻,天子将不吝裂土封茅,你们将获得荣耀、土地和奴隶,还有权利,你们将成为贵族。天子剑出,四海臣服!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穿越者的故事,同时,这也是一个征服者的故事。西元17世纪中期,在东方,汉人最后的王朝正在异族的铁蹄下苦苦支撑;在西方,白种人刚刚告别愚昧的中世纪,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这个世界正在上演征服和被征服。面对这千年不遇的大好机遇,李世杰用它的声音来告诉这个世界:我来了,我看到,我征服。大楚无双!
  • 恒川

    恒川

    戈壁长风烈烈,弦响剑鸣塞边。挥师出征陲野,兵锋耀亮青天。一枪碎云戮夜,半面烽火狼烟。血日纷乱岁月,征夫遗亡愿。古冢寂寞无言,青山磷火明灭。关外杀声连绵,闺中伊人泣倦。可笑刀剑无眼,虚妄千秋霸业。辉煌不过百年,弹指一挥间。百年繁浮,不过刹那芳华,恒者,川也。----恒川开国帝王林攸
  • 汉景帝阳陵探秘

    汉景帝阳陵探秘

    本书内容包括:承前启后汉景帝、规模宏大的汉阳陵陵园、千姿百态话陶俑、阳陵动物俑、工艺精湛的汉代兵器等。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主要内容包括:混乱中的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盛世时代——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和民族政权并立——辽宋夏金元;空前集权与走向没落的帝国——明清四部分内容,从中能了解到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经典典故、著名人物乃至文化内涵。本书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
热门推荐
  • 浮生三季一二七

    浮生三季一二七

    那年,小升初,我以为那只是普普通通的学校,却有着,不同的事老班坐在讲台上看着书,考着勤,同学们下面打闹着,扔书,下棋……窗边走过隔壁的班主任,瞬间,什么声音都没有,只能听见细细的翻书声。。这也许就是别人眼里的12.7但,了解我们的确是班主任,她知道这只是属于叛逆期,该管就管,该放任就放任……这是一种感觉,相遇七班的缘。12.7那一年初一,我们班落幕了学校里最后一次也或许是开始的一次《天女散花》……
  • 绝宠鬼妃

    绝宠鬼妃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修仙穿机甲

    修仙穿机甲

    杜语涛,一个来至修仙界的高手。在上古遗迹中得到九章金身功法,走火入魔来到未来世界,成为一个机甲战士。坐拥美女如群,身穿战神机甲,威风凛凛,高手重归。
  • 名媛晋升术:职场女性晋升的10堂课

    名媛晋升术:职场女性晋升的10堂课

    本书既精选了一些典型的职场名人案例,也有普通女性的职场故事,同时还为读者提供了工作实践中的具体行动方法。
  • 重生之一统天下

    重生之一统天下

    这些低贱的人种,曾经是我们大秦时期的弃民,他们卑鄙、无耻、下流、互相残杀!全世界的人都认为他们是硕鼠的代名词,所有人都谈之色变!可是有一天我们前朝某位异想天开的皇帝接纳了他们,取消了他们贱民的身份,让他们可以进入我们的大地!他们曾经一无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今天!他们拥有了先进的技术,众多的人口,各种精巧的手工艺品,但是他们却不能满足自己的贪婪,他们居然还想要消灭我们!然而今天,过去这几百年中所发生的一切都将成为一段传说,今天就是历史!杀!
  • 豪门孽债:总裁99日逼婚

    豪门孽债:总裁99日逼婚

    莫名奇妙被拐到沙漠的一个古堡,惨遭虐待和凌辱,还要给他当佣人,她到底得罪谁了?这个男人简直就是恶魔!她要逃!却三翻四次被他抓回来,又是一顿毒打……最后的真相是,抓错人了?他是亚州独步天下的帝豪,动一动手指,整个股市都会坍塌,得罪他的人,只有死路一条,偏偏遇到这么一个女人,他竟然心软了!
  • 情楼迷史霞笺记

    情楼迷史霞笺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御制大乘妙法莲华经序

    御制大乘妙法莲华经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在繁华中沉没·清帝国

    在繁华中沉没·清帝国

    中华帝国的脚步沉重而拖沓,而且,陷入了一个怪圈:从王朝初建的清明,到末期的腐朽,随后被不堪重压的农民起义推翻,而新的王朝又重复这样的轮回。我们的帝国,犹如意气风发的少年,在这样的轮回中逐日变为垂垂老者,巨大的身躯轰然倾倒于烟尘之中。在帝国的历史中,我们看到惊人的相似:制度的承袭、人物的脸谱化……每个中国人,在借此套丛书回望来时路之时,都将为我们的历史而欢呼、惊讶、愤怒,甚至于椎心泣血。本书内容包括:孝庄、选储风波、皇帝和权臣、科场黑幕、民族怀柔之策、满族的婚姻习俗、郑成功、“康乾盛世”、两种文明的碰撞、洋务运动、袁世凯等。
  • 少年武帝

    少年武帝

    我自横刀向天笑,哪管你是什么人!且看此间少年怎样一步步登上那大陆之颠,啸看天下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