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09300000014

第14章 洗脚上岸后再下地(3)

宗庆后养奶牛,这中间的逻辑不难理解。娃哈哈生产乳制品,如果拥有了自己的奶源,无疑将会提高产品的质量。恐怕这一点,也是他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得到的启示。

而且,娃哈哈现在还在销售奶粉,不是自己生产,是委托荷兰厂商贴牌生产的原装进口奶粉,宗庆后为其取名为“爱迪生”。按照宗庆后的性格,他应该不会继续贴牌,肯定是想在奶粉行业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对他来说,现在应该是个好时候,因为中国乳品行业缺乏真正的领军企业。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对中国乳业来说,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老品牌三鹿魂飞魄散,强势品牌伊利、蒙牛伤痕累累。综观中国奶粉行业,国外品牌占据了主流地位,国内品牌几乎全部沦为陪衬。

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是铁律,造成今天这种局面,只能说是市场的选择。可是另一方面,对国内奶粉企业来说,不能不算作一种悲哀。

别人或许可以忍受,意图在奶制品行业有更大发展的宗庆后,绝对不会坐以待毙。或许,这可以从他的性格中看出一丝端倪。

当年,娃哈哈和达能之战,很多人应该还记忆犹新。凭借多年的资本市场历练,狡黯的达能视娃哈哈为一道“美味大餐”,自然秉持“先吞进去而后快”的想法。当时,达能高调指责娃哈哈违反“契约精神”,侵占了其在合资公司的利益。一些新闻媒体不了解事实,偏听了达能的一面之词。

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娃哈哈会像大宝、南孚电池等沦为国外品牌附庸时,宗庆后据理力争,抵抗住了达能的种种“威胁利诱”——无论是达能将动用100亿元打官司,还是达能并购后将提供给他6000万美元的补贴,宗庆后始终把娃哈哈掌握在自己手中。

强势性格,也往往能造就强势品牌。更何况,娃哈哈也一直比较有“儿童缘”。“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这句广告语伴随着许多儿童长大成人,进而影响着他们的下一代。在乳制品方面,娃哈哈没有负面影响,人们对娃哈哈产品的忠诚度,是一些乳制品企业所不具备的。而这更增加了宗庆后进入奶粉行业的信心。

回过头来看,2010年,宗庆后就放出话来:不惧洋品牌,3年要领先。现在,宗庆后把自己的奶源放在荷兰,采取的是轻资产战略。可是,奶粉直接在国外生产,质量能否保证,这是一大疑问。

虽然可口可乐也在全球很多国家设有分厂,我们在国内喝的可口可乐,作为一种国夕卜品牌饮料,其生产地却明明白白是国内。但毕竟可口可乐的品牌影响力已经足够强大,无论在何地生产,不会影响其销售。

宗庆后的“爱迪生”奶粉却不同,作为一个奶粉行业初出茅庐的新品牌,名字已经起得洋味十足,生产场地再继续设在国外,很容易让人误解成与惠氏一样的洋品牌。难不成宗庆后打算用一种“洋品牌”来壮大国产品牌的势力?

把奶粉的原料地设在国夕卜,就成本来讲,无论如何都应该比国内高。长期来看,宗庆后在国内寻找奶源是早晚都要发生的事情。可是,即使把奶源放在国内,也不一定能免于像三鹿一样,疏于管理或监督机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自建奶源、亲自投资并管理生产,才更放心。

在欧洲考察了一圈回来后,宗庆后才意识到在养牛产业上国内与国外的差别。现在,娃哈哈每年消耗奶粉120万吨,等同于20万奶牛的产量。而国内农民养牛,产奶量只有3~4吨,欧洲却高达12~15吨。

仅仅依靠农民养牛,难以实现规模化效应,专业化养牛才是一条更靠谱的路。不过,专业化养牛如果仅仅依靠宗庆后和娃哈哈实施,毕竟势单力薄。再者,作为一家以饮品为主业的企业,正准备迈开多元化的步子,也不可能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养牛上。这就为其他“养牛人”提供了机会。宗庆后有言在先:“优质的奶源,企业不差钱。”

而且,每一个行业的兴盛衰落都顺承着起起伏伏的规律,想当年,蒙牛等乳制品企业获得融资,几乎信手拈来。现在,连宗庆后都打算为乳业新一轮的“雄起”迈出第一步,你还犹豫什么呢?

你们忙,我要回家种大米

人们的印象中,往往都是一些不循规蹈矩的人才能做成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而一些循规蹈矩的人,不是去考了公务员,就是进了事业单位,或者选择去一家公司做职员,老老实实从基层开始做起。

这两种人,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是人生轨迹不同罢了。在很多人看来,在互联网创业成功的一些人,大多头脑比较敏锐,不会循规蹈矩。否则的话,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说不定还留在美国硅谷做中产阶级,或者老老实实做着教书先生,又或者在大公司做高收入的高管。

在一般人眼中,京东商城老总刘强东应该也属于这个行列。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毕业后,他在一家日本企业做了两年的白领。当家人为他谋了个不错的差使高兴之时,他却偷偷溜到中关村租了个店面,创办了京东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强东还不能算作在互联网界创业成功的人,他创办的京东商城现在仍处于烧钱阶段:2011年4月刚刚创造互联网界融资第一的纪录,获得15亿美元的投资,但至今还没有实现人们眼中的鲤鱼跳龙门一一上市IPO。

尽管如此,应该没有人会轻视京东商城和刘强东,毕竟京东商城已经跃居中国82%市场的“NO.1”,后来居上超过淘宝、卓越等前辈。否则,投资者不会对其另眼相看。高额融资的背后,体现的是资本对京东未来的高估值。刘强东自己也放言,估计2013年在美国上市。

上市之后,会诞生多少亿万富翁、千万富翁,会不会超过当年阿里巴巴的辉煌?

正当人们期盼着刘强东全心全意带领京东商城创造新的IPO奇迹时,2011年2月,他却发了一条微博:“今天做出了一个决定,回宿迁老家租赁5000亩土地,自种大米。其实去年我就租了700亩土地,种的大米公司员工自己吃。过几天把剩下的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没有一滴化学农药,没有使用一粒化肥,周围土壤和水质没有任何污染。”

对刘强东来说,做82%是不是他最擅长的事情,这点不敢肯定,但种大米肯定不会是他的强项。要说实战经验,农村有一大批人几乎每天都在种植大米;说理论和技术,各种研究所有一大批专家几乎每天都在做着各种有关大米的试验,在种大米上,他们似乎都比刘强东强很多。

刘强东是社会学专业出身,社会科学学科与大米种植没有一点关系,现在却跑来种大米,不一定像他说的,只是为了给员工吃放心米。否则,为什么还要煞费苦心扩大经营,拿出来“分享”?

2011年5月31日,刘强东又在微博上发表“号外”:“我自种的大米终于上柜了。它的品质和安全性无可置疑,唯一遗憾的是有点贵!去年只种了几百亩,今年有数千亩,希望可以降低一些成本!”

听着这画外音,虽然有“安全”和“品质”这两个听起来比较安心的词语,但“上柜”、“降低一些成本”等极具商业气息的词汇更让人关注。说到底,刘强东想要做的可能不仅仅是种点大米,更有可能是想把种大米这种投资,当成自己的另一份事业来做。

如果你真去捧场,会发现不是有点贵,而是挺贵。每袋大米5千克,售价为128元,与市场上的普通大米相比,价格高出了一大截。

而且,刘强东给自己的大米起了一个不错的名字,叫“来龙有机大米”。要说,这个名字起得既有点意思,也差那么点意思。

按照国家规定,连续3年生产有机米后,才能够正式称为“有机大米”。现在,刘强东只种了1年,就敢声称“有机”,确实有点大胆。

可是,这份大胆中也含有一些心急的成分。有机概念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无疑,而且这个概念已经狠“炒”了很长一段时间。刘强东自然也想攀附上这趟“有机列车”,只不过因为着急,忘记排队买票,就匆匆上车。

车票不是没有,刘强东想再继续乘坐,只要去售票大厅排队就可以。创业多年且把京东商城经营得风生水起的刘强东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在自己“有机”的这个“口误”上,他也表现出大度和坦然,在微博上发表道歉和声明:“如果有希望退货的,京东承担一切赔偿责任。”

原本购买的人就不多,退货的人当然也寥寥无几。不过,打开2011年8月和9月京东商城的粮油货架,来龙有机大米的货架却被腾空了。同时,他还不忘继续做广告:“新的大米马上就要上市了!”

看来,在丁磊诚心养猪之后,这次刘强东真的是和大米杠上了。互联网大佬如此费心跨界,纯粹为国计民生考虑?这一点不能完全排除。同时是否也在为自己开疆拓土?这一点也让人不敢排除。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留下的阴霾至今仍然没有完全消散。次贷危机、债权危机等一系列经济事件,告诉了人们虚拟经济的虚弱一面。对互联网企业,尤其是B2C企业来说,其实一直都存在一个心病:尽管一直扮演着连接用户和实体企业之间的管道,B2C却仍然属于虚拟一族。

之前互联网概念还没深入人心时,大多数实体企业不重视互联网,更缺乏网络经营能力,自然需要互联网企业充当自己产品和消费者的媒介。现如今,随着互联网普及到大街小巷,随便一个中学生都能够建一个自己的网站,实体企业们不再甘心掏钱给“中介”,而是纷纷“自力更生”,建自己的网,卖自己的“粮”。

中粮集团建了“我买网”,把自己旗下的产品放在上面销售;苏宁电器建了“苏宁易购”,给自己实体卖场的产品在网上安了个家,而且直接冲击京东商城。诚然,家电B2C:是京东商城的强项,但在家电销售上,苏宁长期积累的口碑和经验优势也不能小视。

表面踌躇满志的刘强东,心里可能充满了压力。在全球粮食危机的背景下,想到自种大米可以利用现有的B2C优势,这一招还算高明。这样,自己既有了实业,又有了网络销售平台,还有完善的物流渠道,经营起来更踏实。

现在,唯一挡在他面前的可能就是种大米的规模。即使真如他所说,再租赁5000亩土地,加上原来的700亩,5700亩的确也算不上大规模。如果他真心想在大米上“做文章”,会不会考虑利用投资来扩大自己的种植面积,这一点,对一些种植农场来说,恐怕是个不错的融资机会。

同类推荐
  • 管理员工有绝招

    管理员工有绝招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办公司就是办人。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赢家。”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才是企业之本。所谓企业管理,其实就是员工管理。人心不一,招法不一。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或手段才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更加忠诚于企业,尽心尽力地完成工作,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希望解决的问题。不错,管理员工确实有难度,但并非没有办法,关键是要对症下药,找准规律,遵循规律,以心养心。按照规律管理员工,那么,“刺儿头”员工也会变成得力助手,低效的团队也会变得生机勃勃。
  • 为企业文化建设正本

    为企业文化建设正本

    本书不仅给出了这三个问题的根本解,而且分析揭示了企业文化的真实内涵——共同价值观念、共同思维方式、共同行事习惯,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明确了方向;而且从构成元素、构成要素、构成层次三个层面分析揭示了企业文化的内在构成关系,为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提供了分析设计的框架;而且分析揭示了企业文化对于人的行为选择产生作用的机理,解答说明了企业文化发挥管理作用的过程和方式;而且以蒙牛企业文化、东航企业文化为例,分析掲示了曽经如日中天的企业文化没有为企业发展起到保障作用的根本原因;
  • 左手管理右手领导

    左手管理右手领导

    结合了中西方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方式、方法及思想,从识人用人、领导魅力、团队建设、绩效评估、沟通技巧、激励下属、冲突管理、管理决策、员工培训等十大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地引用和阐释了大量经典案例,讲述了在不同背景下高效管理及提高领导效能的观点、方法和经验。
  • 零售企业管理

    零售企业管理

    无论是淘宝小店,还是电商大户,都逃不过零售的狙击。只有打通零售这道坎,才能实现零售的威武,脱离零售=“0售”的命运。本书从战略、市场调研和预测、商品展示与配置和促销管理等方面全面阐释零售业最新理念,并深入探讨切实可行的最新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零售商的管理水平。
  • 集团公司文化

    集团公司文化

    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研究顺应了当前企业重组兼并、企业跨文化管理的大潮。2004年4月,作者先后参加了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由山东省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省部工会联合发起的企业文化经济论坛;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省企业文化促进会成立大会。通过这两次会议,作者深切感受到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再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许多集团公司的要求,笔者于2004年2月出版了由中央电视台二套摄制、由中国科技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如何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系列光盘。
热门推荐
  • 襄阳记

    襄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狱神诀

    狱神诀

    那一贱的犀利,扭曲了命运。重生在世,穿梭与万花从中,是继续声色犬马,游戏风尘。亦或者是手持三尺剑,斩苍穹,饮敌血,踏千人白骨改变人生的轨迹。从此落霞与肚兜齐飞,红酥手、俏香肩、蜂腰翘臀玉足香。
  •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核心是敬业、责任、服从,诚实。这一理念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建设企业文化的最重...
  • 大乐金刚萨埵修行成就仪轨

    大乐金刚萨埵修行成就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镯印

    镯印

    她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权利,金钱,甚至鬼魂。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活着来的重要。他像一条蛇,生死浩劫,无不跟随,她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爱情,诡异且迷茫。他设计圈套,让她钻,让她慌,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然而,当这一切都结束了。她才发现,这才是诡异的开始……听过韩家村的传说吗?传说韩家村有个宝贝镯子,这个宝贝有着诡异的能量,只要是戴过它的人,都能看见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而且,只要戴上了,就再也摘不下来。
  • 爱上花木兰

    爱上花木兰

    他是不折不扣的“王子病”,规矩和法则从来都对他无效,被叫做是绝对任性的“西索大人”她是努力坚强的“公主病”,有着自己的骄傲和自尊,被当做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两个残缺的人碰在一起,演绎残缺×残缺的故事……
  • 厄运天尊

    厄运天尊

    芸芸众生,各具其运。得天福泽者,福运加身,修炼如坦途。气运浓厚至极数,坐于家中亦可好事连连。被天诅咒者,厄运缠身,修炼多崎岖。厄运累积至极数,躲在空地也有流星坠地。据先天所带气运不同。福运分为:小吉、次吉、大吉厄运分为:小厄、次厄、大厄。且看身负‘大厄’霉运者叶轩,如何从一个小小修者,成为至高无上的天尊!
  • 傲世情缘婉瞳天

    傲世情缘婉瞳天

    “夏医生,这是刚刚去世的病人叫人转交给你的!”“病人?”“对啊!38床那位”他就这样走了,永远的离开了她,当事业和爱情纷纷离开时,她终究没有撑住。一朝穿越,她是夏家被捧在手上的宝,亲情是她在另一个世界活下去的理由。“吴铭?”同名,一模一样,但心却不再是那样的透彻……“君傲天,你撑住,我一定可以救活你!”为了爱的人,她放弃了一生爱的职业,为了爱的人,她又从新拿起了刀,这一次,她不会让自己孤独……
  • 我的那些臭小子

    我的那些臭小子

    我和那些臭小子们在斗智斗勇,不知不觉就快要离开了
  • 彼岸彼方

    彼岸彼方

    只是想要永远铭记这段难忘的记忆,把它送给那些曾经陪伴、现在依旧陪伴我的朋友们,愿我们始终守望着对方的彼岸,同在一片晴空下呼吸,任波涛翻滚,让海风吹拂着我们的衣襟和脸颊,想必在遥远彼方的你也会记起曾经的那段时光,这段时光就叫做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