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79700000014

第14章 开创时期(13)

第二天,也就是8月26日,天刚亮我们都起来,在浓雾和细雨中好不容易煮了稀饭,大家吃完早餐,打好行装准备出发找路下山,由于雾大又有雨,视距很短,看不清附近的地形,杨氏兄弟说:“我们先上到梁子边,顺着梁子慢慢走”。前面的人走出十多米就不见了,不由得大家的心都发紧,这时还有雷声和闪电,记得正当我们缓缓前行时,突然一声“哗”的惊雷巨响,在前面十米开外出现了一个耀眼的火球,闪着白色刺眼的火光向前迅速滚去,吓得我们不自觉地将地质锤抛出三米开外,眼睛被闪光刺激得一时间看不见东西,耳朵也被震得发聋,数分钟才恢复正常,大家都被惊呆了,好久才说出:“好险呀。”后来我们开玩笑说:“天不绝我,这是苍天有眼。”大约11点左右,都走累了,反正视线不好,干脆休息一下再说。休息期间,杨氏哥哥却没有闲着,他独自下至有“羊角林”(矮子杜鹃树)的地方,去寻找“刀茬子”。这是前人来过用弯刀劈断树枝所留下的痕迹,也是山人故意留下的路标。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杨氏哥哥回来说:“在下面不远的地方,有刀茬子的印记,应该可以下去。”在杨氏兄弟的带领下,我们沿着印迹在羊角林中艰难地穿行,当行至亮脚羊角林(大杜鹃树林)与杉木林交汇的地段,见到了两间破烂的“药棚”,这说明过去曾经有人在此采过药材,由于“药棚”很破烂,估计是数年前的了,近几年已经无人来过此地,由于我们已抵达杉木林,树高林密,雾较淡薄,视线开阔了许多,发紧的心似乎轻松了许多,当我们快走出杉木林与阔叶混交林交汇的地段时,前面是一片悬崖,根本无法下去,我们只好顺着两交汇地段前行,试图找到下山的路,有大约两米左右宽的平台向前延伸,这可能是下山的路,我们怀着试探的心情,沿此平台前行,大约走出不到50米,平台越来越窄,再前去20米左右就消失了,“此路不通”,我们只好后退,走在后面的变成先锋,走在前面的压阵随后跟着,当走在后面的老范在跨一裂隙时,前脚跨过,后脚刚一离开时,后脚所踩的石块突然脱落掉下崖底,好久才听到“轰隆”的落石声,好险呀,大家倒吸了一口冷气,这真是“苍天有眼”的第二次照顾了。没有办法,大家又尽力的寻找新的路径,结果都是徒劳无获,到处碰壁,当下午3点半的时候,在无奈之下,大家只好拖着疲劳的身躯再往山上前行,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在高处才能看好地形,不能瞎转,这时我们走到最低处的高程大约是海拔2000米。当我们又上行到新的宿营地时已经是下午7点钟了,新的住宿点高程近海拔4000米,相对高差2000米的折腾,大家都很累,只吃了点稀饭就准备睡觉。这时我们所剩的粮食还不到两斤,除此之外,已经无任何可食的东西,甚至连食盐都快没有了,明天如若还走不出去,只好挨饿了。

8月27日,天气如故,浓雾和阴雨依然覆盖着大地,早晨起来大家无奈地看着天空,只好顺其自然了,吃完了最后一顿稀饭,整好装,继续寻找下山的路,一上一下来回两趟,情况都与昨天一样,当我们在第二趟上行至一个陡崖边休息时,杨氏哥哥在崖边,高喊着:“老天爷呀!你怎么这么不长眼呀,我若将他们带不出去还不如死了算啦!”此时此刻,我们真有说不出的苦楚,我们走过去劝说,请他不要这样,死活大家一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好不容易把他劝了下来。就这样过了一天,由于我们已经没有粮食,只好将剩下的一点食盐煮了一盆开水充饥,大家都很累,早早就睡了。

8月28日,天气仍很糟糕,浓雾和阴雨一点也没有散去的迹象,只好继续重复着寻路下山,由于大家没有进食,只凭一点开水充饥是很难熬的,相对高差近海拔2000米的来回一趟已经不行了,只好找一个地方住下,待明天再说,那种听天由命的感觉,不禁油然而生。这天晚上,虽然疲劳,但由于饥饿难当,大家都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8月29日凌晨,天刚蒙蒙亮,突然杨氏哥哥在帐篷外高兴地叫起来:“范同志,范同志,快起来看,我们找到路了!”听到喊叫声,大家都高兴地起来匆匆走出帐篷,这时,天刚蒙蒙亮,雾雨都没有了,视线很开阔,下面是一条深沟,一片杉木林海清晰可见。我们现在的住处是一条小支沟的尾部,帐篷就搭在矮“羊角林”中,上边是一片宽近百米的草地,出了草地就是风化梁子。大家顺着杨氏哥哥的手指着的方向望去,他说:“沟对面的支梁我来过,在这一带我来套过獐子,支梁下就是我们的家。”开初我们听了还有点不相信,在自家背后的山上还找不到路?他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事,接着补充说:“没错,没错,这下我们有救了,只要再往上走一段路,翻过那个山包就可转到对面的小山梁,山梁上是一条大路,经常有人来,好走。”看他说得那么肯定,不由得我们不信了。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高兴万分,但由于已经过度劳累,体力不支,要背负着行李下山已经是不行了,于是,大家商量后决定除记录本和图片等资料外,所有的东西都留下来,过一周后再派人来取,这时杨氏兄弟自告奋勇地说:“你们放心,过几天缓过气来,保证全部完好无损地给你们背回去。”随后将清理好的物品,全部放在帐篷内,准备轻装下山。要下山了,大家心情都很好,各自装满一军用壶的开水,艰难地往上爬行,这里我用爬行,是因为那段长度看似不到1000米左右的风化梁子,全是参差不齐的乱石,高低不平很难走,再加上体力不支,我们只好连走带爬奋勇向前。经过了3个多小时的爬行,总算到达了对面支梁的顶端。

顺着山梁一看,确实有一条顺脊延伸的山路,由于大家都很累,既然有了路也就心宽不急了,连忙坐下来休息。那天天气特别好,阳光照在身上,颇有暖意,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大家纷纷感叹着。1点20分,该起程了,大家怀着愉快的心情踏上了下山的路程,由于体力消耗太大,我们只能顺着山脊的路走走停停地往山下去,记得在半路上我们见到一窝“刷把菌”,呈黄白色,大约有500克左右,我们知道这种菌是无毒的,由于饥饿难当,我们三人就分着享用了(因为分给杨氏兄弟一半他们不吃),现在想起来还颇觉歉意。在下到住得最高的农户家中(距下面映秀-卧龙公路约800米高),购了约1.5公斤苦荞面馍充饥,休息了一下,时间已经是下午5点左右,下至公路上已是6点钟了,距耿达乡政府所在地大约还有十千米路程。十千米的路程若是在平时,并不算远,但是对于体力不支的我们来说却是太漫长了。我们沿着公路缓慢地走着,虽然有一点苦荞馍充了饥,但还是深感两腿酸软而无力,加上又是碎石简易公路,坑坑洼洼,走起来并不轻松。记得大约9点多钟,天色已经黑尽了,好在老天照应,有月光照路,这时我们发现在路旁一沟口的侧边,有几户农家还亮着灯,我们向杨氏兄弟问这里是否有小卖部,他们说:“原来这里有一个小卖部,平时卖油盐酱醋,有时也卖点糖果饼干。”为了增加点能量,我们就去他们指定的农户家打探。结果只有约500克左右的南瓜糖,虽然不多,口味也不很好,但可以解决一点问题。我们返回到公路,坐在桥边,边吃边赏月光,休息了一阵,继续前行。待我们艰难地到达目的地——耿达乡政府时,已经是深夜近12点钟了,当我们叫开铁栏门,打听已经在等待我们开会的同事们的住处时,乡政府已经有人将他们叫醒了。大家一见到我们都高兴极了,迅速给我们打来了洗脸水,端来了稀饭和肉包子,还有可口的咸菜,我们狼吞虎咽地吃着,回答着同事们的询问。大家看我们的吃相,千叮万嘱叫我们千万不要吃得太饱,吃多了会坏事的,所谓“听人劝,得一半”,我们还真得留着一点“肚皮”,不然要撑坏的。

通过这次生与死的考验,绝处逢生的历练,我们获得了在后来的区调工作的地质生涯中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没有了胆怯和畏缩。无论在随后的六七个春秋的茂汶、灌县两幅联测的艰苦的野外作业中,还是在尔后转战川西高原,穿行雅砻藏布江、鲜水河进行区调工作时,对所经历的艰难险阻都无所畏惧。因为,为了祖国的地质事业,为了填补地质资料的空白而努力工作,经历一些苦难,作出一些牺牲,那是自己的职责,我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一路人生,现在我们大家都在愉快地安享晚年。

走出白崖沟卡子

王林彰

当区调队成立50周年之际,当“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成都军区陆航团一直升机转移伤员时,在大雾迷漫中迷失方向坠毁在我们曾经战斗过的耿达白崖沟坠毁,这勾起了我对耿达白崖沟的回忆。

早在43年前,原川地二区测队一分队受命开展1:20万灌县-茂汶幅区域地质调查。这是一块神秘而美丽的处女地,需要我们去认识她。作为建设时期的游击队,地质战线的尖兵,这是我们的责任,全体职工欣然接受了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灌县-茂汶幅地处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过渡边缘,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类型繁多、地层发育齐全,矿产资源丰富,令人向往。这里地形复杂,高低悬殊,气候恶劣,雨、雾、雷、电多变,这些也是对我们严峻挑战之处。我们于1966年7月20日从罗江出发到达汶川县漩口工作站,进行上山前的生活物质准备。

我第一次参加野外作业,在到达漩口时就遭遇了严峻的考验。漩口处于岷江河谷转弯的峡口地带,悬崖峭壁、地势险要,岷江河水汹涌澎湃,浪花四溅。当步上漩口索桥时,我左右摇摆,手脚哆嗦,站立不稳,只好趴下匍匐前行。

我们小组三人(林友焕组长、范隆清和我)的任务是开展汶川县耿达-卧龙-线以北老婆子岩-白崖沟卡子一带的工作,利用航空照片进行试填图,为后期填图摸索经验。根据工作时间(20天左右)计划,我们在漩口进行粮食及副食品等准备后,于7月底到达耿达乡政府驻地。

在耿达乡受到乡领导热忱接待和热烈欢迎,并对我们说:你们来得好,我们很希望你们在这些地方找到更多的矿。矿多了,公路就修得多,我们的木材、药材就运得出去,农牧民进出山沟就方便多了。不过你们要去的地方,是大片原始森林,无人区,交通极其困难,地形复杂、山高路险,白崖沟卡子海拔5500多米,只能靠人力运输。同时说,现在正是雨季,气候变化大,雨、雾说来就来,要特别注意安全。我们尽快给你们安排两名常在这一带挖药、打猎,熟悉地形和道路的人,给你们带路和运输物资。

在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8月3日,我们一行五人顺利地出发了。上山前我们准备了充足的生活物质(大米、玉米粉、连麸面及副食等)。除两位老乡各背50多公斤的粮食及被盖卷外,两名地质人员每人背着20公斤左右的衣物、生活用品的爬山大背包,前面还要挂上一个工作必需品(航片、记录本、罗盘等)的小挂包。我得背上装着炊事用具,副食及衣被等物的一个大背篼。我们五人临时组成了一个团结、友爱的战斗小集体,同吃一锅饭,同住一个帐篷,一路上大家毫无怨言地进行认真细微的地质观察,为取得丰硕的成果工作着。

在海拔3000米以上煮饭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当时都是铝锅、铁锅等原始炊事用具。用平锅煮饭是很难煮熟的,开始几顿几乎都是夹生饭,大家吃不饱。随后,改为煮闷锅饭,另加石头压在锅盖上,虽比原来好些,但还是有夹生的。最后,改为大米、玉米同煮一锅成半熟饭后,揉成饭团,放入柴灰中烧,老乡风趣地说:这叫吹吹打打的“金裹银”(即黄色玉米粉与白色大米的混合物)。再加上豆瓣、豆腐乳等,顿时胃口大增。中午饭是又一难题,上山初期利用老乡带的洋芋,早晨煮饭时放在火堆中烤熟后,每人带上几个充饥,后期就只好忍饥挨饿,不吃中午饭了。

在该地区工作的另外一个难题是避不开无处不在的草虱、蚂蟥,它们随时都会爬到你身上,吸你的血,并引起全身痒痛。晚上都要脱掉衣服,从身上一个个的取出它们。草虱一旦进入你的皮肉,很难取出,有时只能拈出一半,另一半留在身上。早晨起床后,被窝常血糊糊的,那是蚂蟥吸血后留下的伤口向外流的血。幸运的是我们还没被毒蛇咬伤。

8月24日左右,野外工作进入尾声,老天爷与我们作对了。此时,进入海拔4000米左右的白崖沟-天生桥一带穿越路线时,意外地遭遇到了连续不断的阴雨和浓雾天气,视线模糊,分辨不清前进方向,大家只好在雨雾笼罩下的森林和荆棘丛生的油扎子(高山灌丛)、羊角林(杜鹃树林)中艰难地摸索前行。特别在穿越羊角林时,上山还较好走,下山时常被羊角树杈挂上后面背着的背包、行李等,一不小心头还会碰上树杈。沿途得继续作地质观察,每天全身被雨水、汗水湿透。此时,所带粮食已不多了,加之赶路和节约粮食,每天改为两餐(早、晚)稀饭,这样过了两天。

第三天开始了找路的战斗,当时想从杉树林-羊角林-油扎子等上下穿行一个来回(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左右),但仍无结果。直到傍晚突然听到流水声,认为已到了沟边就有路可寻了,结果走近一看,却是一个陡崖边的瀑布流水。此时雨雾变大,雷电交加,上下不能,大家只得就地住下。该处没有搭帐篷的平地,只好在两棵大树间,用绳子圈着帐篷,把全身湿透的衣裤全脱下,饿着肚子在帐篷里坐了一夜。

第四天早晨,穿上湿透的衣裤往上继续找路,走到一处较平的地方,放下行装,砍柴烧火,将剩余的粮食煮了一顿稀饭。饭后立即抓紧时间继续找路。约在下午四五点钟,我们竟鬼使神差地又回到早上生火煮饭的地方,两位老乡因找路心急,争论不休。有说是早上生火的地方,有说不是,结果其中一位将早上做饭烧剩下的柴火拿来,才结束了争论。这时两位老乡又分头在周围寻找了一圈,结果还是失望而归。连日来超常的劳累和精神的折磨,使一种不祥的情绪在组内慢慢滋生,虽求生的欲望更加强烈,悲观的情绪也随之增长。首先在老乡中表现出来,傍晚一位老乡独自朝陡崖边走去,并在陡崖边发呆似的站了一会儿,我们发现其行为有些异常而引起了注意,并听见他说:“我不活了,就从这儿跳下去……”大家上前把他拉住,面对这一突发事件,组长林有焕异常镇静,用发自肺腑的语言对那位老乡说:“你别这样,大家死也得死在一起,单位也才好找到我们呀!争取一块儿活着下山吧!”晚上开了一个短会,大家就如何脱离险境发表了意见。鉴于雨雾天气仍没有好转的迹象,人的生存危机逼近,为争取时间活着走出去,全组人员达成共识,把所有的东西(除航空照片,野外记录本外)都留在山上,空着手集中精力找路,一齐往山下奔。

同类推荐
  • 读与行的风景

    读与行的风景

    本书是著名作家贾宏图的散文随笔集。书中包括《背影如山》《将军泪》《爱情是跨越苦难的桥梁》等篇目。每篇文章均是作者读书、写作、与文友的交往中,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真情、真感,意境深远,是一部值得仔细阅读的佳作。
  • 万夜秃笔文集

    万夜秃笔文集

    本文集大部分文章为作者1977年至2006年间撰写,主要内容有:绍兴名人研究、统一战线研究、大禹研究和地方史研究。
  • 老家故事

    老家故事

    本书是刘黎丽的散文集,包括:我为什么要写刘庄、满子大叔的罗曼史、孤儿小本的情债、梅姨与三个男人、能人老才、阿花的爱情、女贼癸嫂......
  • 以经典的名义

    以经典的名义

    因为名著是时间深处的精神土壤,它记述的是人类的典型形状、典型情感,是人性不断提升的基础和平台,是人性从兽性中脱颖而出的见证和坐标。所以,阅读的过程,为的是寻找来路,理性地找到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命脉,从而不蹈“覆辙”,不费虚功,节省精神追求的人生成本,更好地进行新的思想建构。换言之,名著是时间汰去泡沫之后的结晶,它摆脱了种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催眠”作用,提供的是人性的本质和精神的纯粹,它足可以信任。从这个起点出发,再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思考去言说的时候,会减少妄断、谬议、乖论与陈词,增加了写作者的贡献值。
  • 唐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热门推荐
  • 异能邪帝

    异能邪帝

    某职业宅男在家中洗澡,不巧开启了命运的缘分,爱欲纠缠,夹缝求存,且看主角如何用得到的逆瞳来逆天。逆瞳,逆天之瞳,且看这双逆天的眼睛如何纵欲花丛,主角能否用它展开一个完全崭新的人生,那么,请拭目以待吧!逆瞳,逆天之瞳,它有如何能力去逆天,一切的一切将在异能邪帝中为大家展示!
  • 网络上行走的影子

    网络上行走的影子

    网络上行走的影子网络上行走的影子网络上行走的影子网络上行走的影子网络上行走的影子
  • 爱上异世将军:菩提恋花

    爱上异世将军:菩提恋花

    【全文免费】她,是尚氏企业的大小姐,古灵精怪,桀骜不驯……“姑奶奶我,乃当今世上打不死,踩不死,搓不死的钢铁小强!”他,是五百年前遭遇突变被菩提公引路穿越而来的将军……“我来自公元1487年的哈嚓仑朝代,是菩提老人把我带到了这里,我是来找欣儿的……”她们,是双胞胎姐妹,却因为他走向一条背叛的亲情路。“姐姐,迟早有一天,我会让你把拥有的全都吐出来还给我!”她无奈喝下孟婆汤,从此戴上另一重面具和别人的心走上一条,他誓死保护的路……新马甲:左咗。大家搜笔名可以看到左咗的新文噢!完结文《萌后嫁到:皇上,请就寝》,新书《邪帝爆宠:萌妃,别出墙》欢迎大家跳坑。
  • 像地狱的沉沦:卡夫卡散文菁华

    像地狱的沉沦:卡夫卡散文菁华

    作为20世纪初叶现代文学的鼻祖,卡夫卡一向以情节怪诞、内容深刻的小说著称于世,他在散文、随笔方面的创作虽贯穿其终生,而且其成就亦不亚于他的各类小说,却因卡夫卡的此类作品大多散见于本人书信、日记及杂感中,常常为一般读者所忽略。本书从全集中遴选作者思致深邃、文笔精美的片段,分告白、友情交流、爱情倾泻、随感、等几个部分,既有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卡夫卡的散文风格,亦可以蠡测海,在有限的篇幅内细细品味栖居于布拉格保险公司办公室内的这位奥匈帝国晚期的作家、思想家的华美的文学盛馔。
  • 对症自我按摩治百病

    对症自我按摩治百病

    获得健康主要有三种途径:养生、保健与治病,在祖国医学中,能够同时发挥这三种作用的方法很多,按摩、食疗养生就是其中一种!最了解身体的莫过于自己,科学证明,手对身体具有极强的感知力,通过对经络、反射区、穴位进行按、揉、压、搓等操作,能够将这种感知传达给身体各处,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体自愈潜能。
  • 君斩乾坤

    君斩乾坤

    五道同修七星曜日魔君归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可怨梦

    可怨梦

    天界的六公主跟一个擅闯天庭的妖孽逃离九天,甚至为此不惜散去一身仙法,几乎命丧人间。这一份执着而坚定的爱最终却被发现掺杂了无数的阴谋,痛彻心扉的背叛猝不及防,也让妖魔趁机给了天庭致命一击。尘埃落定,最后却是谁认了真?是谁入了魔?又是谁被诛了心?你且听我讲完这个故事罢。
  • 年轻思绪(读者精品)

    年轻思绪(读者精品)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自己是长子长孙,所以不到十一岁就说起媳妇来了。那时对于媳妇这件事简直茫然,不知怎么一来就已经说上了。
  • 诱爱冷妻

    诱爱冷妻

    那一年,老谋深算的京墨一不小心,迷上了这个浑身上下都写满了秘密的女子。他疼她宠她,却从不在她面前谈及“爱”。当放浪不羁,身世神秘的无良男医生到最心狠手辣的冷面女杀手,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剑侠在天涯

    剑侠在天涯

    在这一部书中,我们可以看见人间的冷冷暖暖,可以见到人类的痴情绝恋,还有天下之大丈夫有责的担当。本书没有什么绚丽的色彩,但是有着丰富的想象,和动人心魄的剧情,更有那亘古不变的人间爱情与真情。本书讲述的是一场江湖之史,围绕在北宋、西域古国、辽国契丹的三国空间中,产生于伏虎堂、鹤莱帮、独步剑派、重霄宫、浩然刀派、黑龙帮等众多新型武林集团的恩恩怨怨中,更有着李心阁与吴晴,王婧萱与高朋等才子靓女的爱恨交加,以及前所未闻的极高武学和轩辕无名一样的传奇武神。不得不说,这时一片讲究人性与爱的武侠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