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79700000012

第12章 开创时期(11)

从县城出发,经过三天的步行到达老县城——瓦厂。瓦厂是二区区政府驻地,坐落在山前的海拔仅3000米的夷平面上,唯一的、平整的街道上有政府机关、民族贸易公司、粮站、林站、县委党校、小学校、医院及少数的居民藏房。在区政府的关怀下,我们补充了生活物资,要来了运输骡马后,5月初,我们小组一行七人就正式开始了从木里瓦厂经稻城东义到云南中甸、翁水长约一百几十千米的地质路线踏勘工作。小组的三位助手是:白宁、李达云、周兴禄,两位后勤工是张开华、胡光霞,分队长田富昌在我组蹲点。那时没有固定的分队部,没有行政、会计,分队领导都跟组作业,经费由大队拨到小组指定的地点,各组按计划分分合合,是一个非常精干的分队。离开瓦厂我们就开始爬坡,都是高山、峡谷,没有平坦的地方。我们在军衣附近的奥陶系长英砂岩夹浅紫红色泥质粉砂岩中,采得了不少的三叶虫碎片、完整的笔石和正形贝及下奥陶统砂岩中特有的二叶石等化石。我们的田分队长也跟着我们敲敲打打,他特别喜欢我们采的古生物化石。当行进到一段硅质板岩时,老田对着一块转石劈开,他看见岩石面上有东西,马上递给我看。啊!不得了,是一枚非常完整清晰的笔石化石。我马上摸出化石手册进行对照,初步鉴定为单笔石类的雕刻雕笔石,时代属志留世(后来南古新鉴定为另一名称的单笔石)。我们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才开始工作的第一天就有了新发现和突破,因为这个时代的生物和地层是过去资料没有的,这是我们的分队长的功劳。我们决定停下来,专采化石,请老田在坡上热饭。我们几个人在200米露头上,逐步逐层地剥离采集,但足足花了半天时间,没有采到第二枚笔石化石。第二年,大队技术负责刘万熹又由我和郭达玖小组陪同,专程从瓦厂来这里采化石,十多人又花去大半天,还是没有采到第二块化石,到了20世纪80年代开展1:20万区调,亦没有采到笔石。这一幕再现了当年我们在川西科研队时,在夹金山下硗碛的下志留统碳质千枚岩采得唯一一枚单笔石化石的情景。老田的这一锤子敲得了几十年不能再得的一枚化石,创造了奇迹,真是“神锤”。

三、这口水谁也不愿喝

在宁朗乡休息一天后,继续向西部稻城东义区境内进发,我们用的是当时仅有的沙盘摆出的军用地图,从图上看,确定第一晚搬住寡隆垭卡坝子中。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岩石变质程度深,为了取得更多资料,决定分两组穿越。白宁和周兴禄沿小路工作,我和李达云沿南侧山脊翻山去寡隆垭卡。老田和张开华、胡光霞搬家选点扎帐篷,傍晚烧一堆大火,估计到时翻过5000多米的高山,很可能就天黑,所以请他们升堆大火,便于寻找目标。我们上山就抓紧工作,由于森林密布,路很窄,行进很是艰难。定了五个点后,已是中午,大约爬高1000多米,感觉这地形图与实地有较大的差距。我们俩急忙吃完饭,赶紧上路,越向上爬,越觉得这地形层次越多,好像是永远爬不上去一样。到了下午穿过了森林,岩石露头多了,可是我们已经肚饿口干,我俩的水壶里只剩下一口水,互相推让,谁也不愿喝下这珍贵的一口水,只好用嘴和舌头去舔岩石上的青苔来度过这艰难的时刻。我俩终于爬上了山顶,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天已完全黑了下来,我们却没有见到期盼中的山下的火光。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我们意识到情况十分危险。求生的欲望促使我们镇静下来,商量一下,决定立刻下山,无论如何要下到山脚,才有生存的可能。我俩团结一致,互不远离,一手将空饭盒摇动打响起来恐吓野物,一手抓住山坡,一步一步摸着往下移动。乱石、倒木不知绊倒我们多少次,奇怪的是倒不觉得肚子饿了,口也不干了,只有恐惧和向下冲的念头。两三个小时过去了,忽然隐约听见一丝小溪的流水声,我们顿时产生了希望,忙向右手边这声音靠近,直至靠拢。我们高兴了,心想先喝水止渴要紧。正好,我包中带着茶叶盒,烧起火来,首先煮了一饭盒茶叶,我俩连水带茶叶一齐吃了下去。这下子精神来了。按方案再沿溪而下,大约又过了一小时,到达山脚。凭经验,向左转走去,不到一千米,就看见了盼望中的火光,天哪!这么大一堆熊熊的大火仍然燃烧着,同伴们多么希望我们望见这生命的火光啊!这时已是下半夜了。田分队长他们都没合过眼,饭也没吃下,我们的归来令大家又激动又高兴,我和李达云呆了,仍然心有余悸。大家连忙高高兴兴地吃了饭,第二天睡了个懒觉,又开始了新的工作。

四、鱼水情

5月中旬,小组到达稻城县东义区,我们照例要汇报工作,整理资料。这次,不但住在区政府,还在伙食团搭伙,又和干部们一道上山打柴、平整秧田、插秧、锄草等。这里海拔不到3000米,气候温和,产红米水稻,真是世外桃源,高原中的“江南”。我们和地方干部同吃、同住、同劳动,融洽相处,增进了解,建立了友谊。良好的关系,为我们的工作创造了很有利的条件。就拿物资供应来说,东义区位于稻城县最南端,也是甘孜州最南端,与县城相隔一座大山——海拔4500米以上的喔措山,那时不通公路,去趟县城要半个月,物资全靠骡马、牦牛运输。与木里、瓦厂一样,区上首先保证了我们的供应,诸如大米、面粉、腊肉、黄豆、清油、花生、白糖、肥皂等,在内地物资还紧缺的情况下,首先保证了我们的物资供应,确保了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

分队和小组还十分重视与当地藏族同胞的关系,利用休息间隙,由区干部带领,去附近村寨访贫问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常请在旧社会受土司、头人、寺庙压迫受苦深重的“奴隶”、“娃子”给我们上课,接受教育。通过这些活动,使我们年轻人在政治上、思想上获得了进步,增强了团结群众的意识。藏族同胞说我们是毛主席派来给他们搞建设的,和他们做朋友的,他们很信任我们,给我们当翻译、带路、做马帮,我们小组的长期马帮幸国洛绒带我们去接近耳泽的高山上找“亮独呷”(即水晶)。我们和地方干部、藏族同胞的感情,可用“鱼水情”来比喻,离开他们则寸步难行。刘少奇说:“勘探队是建设时期的游击队、侦察队、先锋队”,我们真有名副其实的感觉。

五、团长

大凡在山上过夜,我们就称之为“当团长”。7月,完成寡隆垭卡-牙垭的志留系-三叠系剖面测制后,回到区上整理资料,正好郭达玖组也测定瓦厂西林山-查巴蒗的奥陶系-二叠系剖面,来到东义区集中交流总结工作。这时,分队接到大队电报,要求我们增加任务,完成东义幅地区地质填图。分队把我们两个组变为三个组,我和达玖两人率两个组填图,剩下的继续测剖面。分队技术负责李中海在我组蹲点,小组还有王衍英、张开华等人,开始地质填图工作。山川相间的高山峡谷地形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艰险……8月,小组从理塘河(即无量河)边的俄公堡向西边山上穿越。这天上午,我们的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露头良好,在灰岩中采得众多蜓类、珊瑚化石,大家兴致勃勃地向上攀登。陡峭的路线两侧森林密布,我们预计中午到达搬家的驻地吃午饭,但已过下午两点,还未见帐篷,我们又饿又渴地坚持着。渐渐地,天黑了下来,又下起雪弹子,在这海拔已近4000米的山上,真是雪上加霜。驻地是找不到了,我们商量一下,今晚就只好“当团长”了。今天我们只吃了一顿早饭,如果没有火烤,肯定过不了这个寒冷的夜晚。我们拾来刚下雪时打湿的柴火,幸好李中海同志包里常备有蜡烛,我们把蜡烛点燃,把蜡油滴在纸上,点在湿柴上,才升起火来,三个人顿时温暖了许多,有了这堆火,定能坚持到天亮,大家信心十足。地是湿的,柴是湿的,我们三人顶着细细的小雪,轮流用草帽扇着这团生命之火,但火总是只有脸盆大小。虽然这样,它还是把我们暖到了天亮。我们决定返回,向山下找去,不一会儿就听见有马铃声,循声而去,终于在森林中见到了帐篷和张开华等同志,开华的眼睛湿润了,急忙舞弄着饭锅和腊肉。当时我们什么都不想说了,只想好好地享用这迟到的“午餐”……

六、穿越香格里拉

从俄公堡上到4000多米山上的国营卡尔牧场,马帮家就住在这里,场长以1.05元/斤的平价卖给我们十多斤酥油,又过了两天,到达水洛乡。坐落在水洛河西岸的水洛乡,沿岸长满了层层叠叠的仙人掌,仙人掌结满了粉红色的仙人果,风光优美。我们开始向西边的贡嘎松柏岭奔去。图上标注的贡嘎松柏岭海拔6200米,就是世人所称的旅游胜地——稻城亚丁“香格里拉”。我们要从不到海拔3000米的水洛乡到达冰山脚下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高差2000多米,平距30多千米,计划工作三天。走出乡政府北边的藏寨小村后,就进入了茂密的森林,还是有不少的岩石露头出现,供我们观测定点。穿过了主要林带,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出现了草场牛场,然后到了海拔4500多米的滑山山脊及山坡,那些露头和滑坡碎石由砂岩、板岩组成。绕过几座山脊、山坳和垭口,终于到达贡嘎松柏岭北面的一座垮塌的寺庙。这座高山寺庙不知啥时候被什么人完全毁坏,遍地都是零乱的木头和石片,这里是否是后来重新修建的冲古寺呢?我们没有在这里久待,次日就向南面的冰山方向冲刺,沿着碎石路,艰难地向上移动。我们有机会远望终年不化的冰川,美丽的冰川呈浅蓝色,那天正好见到雪崩,巨大的冰块掉下、撞击,碎冰和雪末四处飞溅,就像“仙女散花”,确实很美。晚上,我们的帐篷搭在了冰山之间的一个小海子边,它就是西边冰山脚下呈“塔形”的丹增措吧,它的周围是宽阔的夏季牧场。由于缺少柴火,我们扯了一些野葱,开华同志简单煮了一顿热腾腾的面块,大家吃了,就算是晚餐。这里的景色虽然很美,却不是常常有人来这里,更不要说住在此地。这三座冰山就是世人所称的仙乃曰(西边)、夏郎多吉(北东边)和央迈勇(南边)“神山”,均在海拔6000米左右,也即是稻城亚丁的“香格里拉”。马帮给我说,驻地一带时有暴风雪发生,这雪崩是否会伤到我们也说不准,我们决定尽快穿过冰山之间的“路”,向西行进,到达东义河边的巨水村寨。

人们都说,穿越香格里拉是一项极根运动,的确这应该是这年最为艰险的地质路线之一,其中大多数段落都是当年洛克所经过的。不过对我们来说,经常遇到类似的艰险路线。就在此前不久的6月份,我们就在川滇交界的小雪山的南北穿了个来回,从接近山顶开始,那雪齐大腿深,连马都害怕,要一人牵一匹走,提一次脚要用多大的劲哟!那垭口的海拔足有5200米。虽然很艰辛,但我们欣赏了许多诸如雪山,森林,高山,湖泊,牛场等美景,第二节“分队长的神锤”中附的两张照片就是在小雪山拍的。在以后几十年的高原工作中,我们又到过诸如万石千湖的海子山,上有现代冰川、下有明镜般的新路海的雀儿山等。在这雪域高原上,到外都是原生态的自然美景,都是“香格里拉”。我们地质队员一边经历着艰险的工作,一边欣赏着大自然赠予的美丽河山。

1966年,我们的工区是山川相间的深切割区。在工作中,我们遇到过太多的困难,种种艰难险阻,生死考验都被我们克服并一一化解,从而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因此这一年是我和我的同志们最难忘的一年,我永远怀念瓦厂,怀念东义。由于篇幅和水平都有限,我仅回忆一些重要的片段,又偏重于鲜为人知的侧面。在纪念四川区调工作50周年之际,我借此机会向在高原区调工作中献出宝贵生命的同伴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雾迷白崖沟

范隆清林友焕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震撼了川人,震撼了国人,乃至震撼了全球人民的心,那山摇地动的情景,那抗震救灾、团结奋战的场面,那国内外全力救援的精神,令我们永远铭记在心。汶川大地震的震中位处汶川映秀地区,当惊闻抗震救灾的直升机在浓雾之中意外失踪,我们感到万分沉痛。飞机失踪的区域,也正是我们42年前的工作地区。当年正值我们所憧憬的地质工作的起点,也就是在这处起点,我们经历了一段艰辛的磨炼,也可以说是一段死里逃生的考验。整天阴雨绵绵,大雾弥漫,使我们辨认不出方向,困在那丛山深谷中,陷入缺粮挨饿的绝境,这种险境的历练让我们一生难忘。

同类推荐
  • 诗建设

    诗建设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数种不定期诗刊,《诗建设》是其中较好的一种。这不仅因为它的诗,也是因为它的一些文章。本刊的好处,在于收入的诗作比较注重美学与思想、社会价值的均衡,诗人立足复杂的现实给予诗与之相对称的面貌,而不是使之简化或将其降低到社会口水的层次上;而其中的一些诗学文章也常有新的发现,不是停留在某种文学成见上的自言自语,颇具建设性。《诗建设》旨在通过持续关注与追踪致力于现代汉语精神与语言探索的诗与人,通过伴随一代诗人最新的生长,见证与完成现代汉语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杂志的常设栏目有:《开卷》、《诗选》、《跨界》、《细读》、《笔记》、《建设》、《译介》等。
  •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散文传统,从先秦至明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文章选本可谓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散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此书上起周代,下至明末,囊括了名家名作及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文章,故三百多年来一直是一部适合初学散文者诵读的启蒙课本。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本书将原文、注释、白话翻译融为一体,更增加了“鉴赏”,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岁月诗痕

    岁月诗痕

    诗歌是中国读书人的基本功,20世纪之前,属于蒙童常识。本书收录了作者的诗歌如《七绝,毕业感叹》、《浪淘沙,食堂就餐记》、《七绝,贺年片题呈双亲》、《七绝(二首),为合影题照赠翁乃勇》、《七绝,相片自题呈寄双亲》、《忆江南(四首),咏雷锋》、《七绝(三首),出差盐源县感叹》、《七律,贺罗秉林发表学术论文》、《七律,辞旧迎新感咏》、《蝶恋花,九寨沟水景》等。
  • 拯救大地

    拯救大地

    一个迄今为止对极大多数哲学家、文学家仍然淡漠的命题,实际上已经困扰人类很久了如何拯救大地,这种报告性环境保护文学值得我们认真拜读思考。
  •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

    本书所写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重点课题,由八位专家撰稿,陈晓明主编。从“现代性”入手来重新梳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变革和转型。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一直处于与外部剧烈动荡的世界对话中不断发生着各种应变的状态中。这些变革对促使中国文明步入现代化文明体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当代中国文学为回应“现代性”的挑战,在建构现代性叙事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不懈的努力。在现代性的框架内来探讨中国20世纪以来的文学的发展变革,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看成现代性文学的实践形态。梳理出了二十世纪现代性文学的历史线索。
热门推荐
  • 深宫意

    深宫意

    这一路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局,她要的简单却是他们都给不了的,当千山过尽后谁会陪在她身边她又能否找到幸福
  • 王妃别闹

    王妃别闹

    尼玛,莫名其妙地穿越到这个世界,她已经够倒霉的了,居然还要嫁给素未谋面的九王爷?什么?只要九王爷休了她,此事就作罢?哼!既然如此,那她就不客气了。如果九王府是天庭,那她就是孙悟空;如果九王府是龙宫,那她就是哪吒。不把它闹翻天,她就不叫风悠悠。可是……怎么闹了九王府,还得闹皇宫?闹着闹着,居然推翻了一个国家,还称霸了整个大陆?这是不是闹得太大了?还有……九王爷究竟什么时候才肯休她啊?
  • 公共管理通论

    公共管理通论

    由于我们设定的读者对象是党政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因此,我们在本书编写中没有追求系统全面的学科构架,但力求内容切合现实,能够深入;也不拘泥内容的面面俱到,而尽可能地选择切近现实公共管理活动且需要深入探讨的重点问题作为确立章目的根据;同时在每章提供案例材料,并附思考与讨论题,以便更深入地思考所讨论的问题。为了强调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及政府管理的差别,我们在编写中适当加大了公民社会及其组织管理功能的内容,并且以上、中、下三篇的结构形式予以突出。
  • 盛世卿狂

    盛世卿狂

    所求所念,不过一生一世一双人罢了。奈何落花有情,流水无意,一腔执念终化为一缕幽魂。身死轮回,重生异界,一睁眼便以一纸天书搅乱天大势,顺带勾上某腹黑王爷的“兴趣”。某日,她调戏侍卫,“待你长发及腰,嫁给我可好?”正巧被“路过”的他听见,于是,隔日,她收到了一封“情书”“待你长发及腰,我娶你可好。”慕颜看了他一眼,答曰:好说罢,三千青丝齐肩剪断。一个是女尊国的公主,一个是男尊国的王爷。腹黑对狂妃,谁能征服谁?
  • 美女的富豪保镖

    美女的富豪保镖

    退伍特种兵叶向东,无意间救了一个哑巴小萝莉,没想到,她竟然是身家几百亿的财团小公主,感情、生活一团糟的穷吊丝,从此奔上了金光大道。仙女初恋、豪放女神、女总裁、女设计师……发了财的叶向东,却心甘情愿成为美女们的贴身保镖!
  • 魔戮血战

    魔戮血战

    太古洪荒,百族林立,异族横行山河崩陨,一个下界人族怀揣着仙界梦境飞升到此,美轮美奂的仙界不在,到处都是残破不堪。异族嚣狂,人族夹缝而生,只为一片安静乐土,一口玄兵,一道身影乱世之中,屹立巅峰的至尊传说。
  • 指尖琴率

    指尖琴率

    不是邂逅,而是我刻意的找到了他。不是无意,而是我设计心思走进了他的世界。为了只是了解他的音乐,了解他的心底想法,但是当我真正的看到,真正的了解到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一句对不起还未来得及说出口。他已经消失在了这个冬季。当我了解到的时候,我的钢琴之声和他一样在悲鸣着,你如名,如南风一去无返。那一句,对不起,我爱你。从此锁在琴声之中,无法传递。
  • 爱在落日下

    爱在落日下

    每个人都会幻想,这是个幻想小说
  • 超级抽奖系统

    超级抽奖系统

    无意间得到一台老虎机,第一次抽奖,竟然就抽中了一个妹子,却没想到……
  • 父母妙答:好孩子的怪问题

    父母妙答:好孩子的怪问题

    本书是一本专门回答宝宝各种怪问题的书,书内不只提供参考答案,更主要的是,笔者和家长朋友们一起来探索,寻找到最佳的、最适合宝宝的方式。我们相信,有时候学到方法比获得答案本身更重要!本书告诉家长朋友们,点亮宝宝智慧人生,您们可以这样做:回答未必正确,态度必须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