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03600000012

第12章 率先识破林彪的人们(1)

就有那么一些不信邪的人,敢于向林彪挑战。

他们不仅仅是从表面,或者直感,而是深入理论研究了林彪,认定他不是“好人”。

西北工业大学的姜明亮等人上书中共中央、毛泽东的信件,就是这样一篇有分析有说服力的檄文。

全国第一张反林彪的大字报

对于林彪的种种过激行为和极左口号,群众心中都有一本账,许多人甚至很反感,但作为共产党员和拥护党的群众,因其法定接班人的位置而敢怒不敢言,或根本不敢怒。因为多数人并不了解林彪的真实面目,所以遇到对林彪的观点表示怀疑时,总是努力打消自己的想法,朝着他的思想靠拢,以便维护他的接班人地位,维护党章的权威性。然而就有那么一些不信邪的人,敢于向林彪挑战。他们不仅仅是从表面,或者直感,而是深入理论研究了林彪,认定他不是“好人”。他们秉笔直书,或写大字报,或上书中央,其识其胆令人佩服。

先说给林彪贴出第一张大字报的人,她是名女性,名叫舒赛。(取材自《中原女战士》中舒铁民文,中国妇女出版社)舒赛原名祝成龙,又名王藕,1917年9月15日生于湖北江陵。抗战爆发后,她考入湖北省护士学校。在地下党员陈钟万(即郑重)的引导下,舒赛在校内组织话剧团、演讲队,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是年底,经陈钟万介绍到黄安七里坪,参加革命。1938年入党。解放战争期间,舒赛在东北从事公安工作。新中国成立不久,她转业到地方,先后在中南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和中南民委任副处长,在中央建工部任人事司处长,行政13级。正当她全身心投入新中国建设事业时,一堆莫须有的“政治历史问题”(如托派嫌疑、参加过女子特务组织、对其父敌我不分、在江陵当公安局长期间有冤狱等)向她袭来,改变了她的后半生。

1953年冬天,舒赛因治疗肝病,请调北京,在李先念的关怀下,到京后被安排在建筑工程部工作。由于档案里有所谓“问题”,因而受到种种歧视,难于正常工作。

1966年夏,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展开以后,作为普通老百姓的舒赛只能从广播和报纸上了解国家大事,从街头巷尾去关心形势的发展。她看到红卫兵横冲直撞,大闹北京,老干部、知名人士以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被揪出,被打倒,她感到忧虑和悲愤。这时,她完全忘却了个人的冤屈和不幸,时刻观察和思考着运动中所发现的情况。从她8月26日写的一篇日记中,可以看到她当时的心境:

“又看到一条消息,崇文区有八个红卫兵和一个少先队员被害。真使我悲愤震怒!为什么要在红色的首都搞这种自发的运动?为什么以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的路线、方法来进行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斗争经验,有系统的理论基础,在胜利的第17年,竟然出现这种怪现象:有经验的走开,没经验的勇闯。真是岂有此理!借电话打给北京日报社,因为九个孩子的不幸遭遇,使我难过得再也忍不住痛泪横抛地述说了我的意见。”

在社会上开展揪斗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时候,她对当地的民警说:“刘少奇同志是有功勋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一本光辉的著作,对党贡献很大。我认为这样对待刘少奇同志是不对的。”

林彪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这次运动对领导干部要坚决地“罢一批、保一批、升一批”。舒赛认为:“这是国民党的一套,一朝天子一朝臣。”林彪在许多言论中,标新立异地制造了大量政治口号、政治术语,如“四个念念不忘”、“四个第一”、“最高指示”等和一些什么“最最最”、“高高的、足足的、深深的”词藻,舒赛认为这是“中国文字、语言的倒退”,是林彪“哗众取宠、别有用心”。她在阅读了林彪大量的文章和讲话之后,不顾个人安危,于8月中旬,开始写批判林彪言论的材料,她写道:

“真正的头号‘黑帮分子’林彪,是个阴恶险毒的政治阴谋分子……他骗取信任,利用党给予的权力,树立个人势力。他拼命制造政治术语、专用词汇、文字和语言上的混乱,不过是为了制造政治、思想以至组织上的混乱,妄图趁乱中浑水摸鱼,各个击破地整倒、暗害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和骨干,再进一步打倒毛主席,实现其篡党、篡政和篡军的阴谋。”

舒赛逐条批判了林彪的一些政治术语。譬如对“四个念念不忘”,她写道: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实事求是,人之一时、一日、一年、一生该有多少思维活动和个人问题,怎么可以要求做到‘念念不忘’呢?我看林彪本人虽‘念念’有词,也难以做到。这些口号看来挺左,实际上华而不实。”

她在文中呼吁:“一切革命者,尤其是接班人红卫兵们,必须冷静地认清林彪的嘴脸,勇敢地、坚决地站出来揭发、清算林彪的罪行;不要迷信其军功、地位,不要被什么‘毛主席的亲密战友’之类显然有毛病的别有用心的宣传所蒙蔽。历来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大有人在,如今为何独独突出林彪一人?巍巍林彪乎,即令是出类拔萃的大将军,比起多少共产党人鲜血凝成的伟大革命事业来说,岂不是沧海之一粟?”

舒赛想到光靠她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必须得到组织和群众的支持。9月中旬她开始写大字报,10月初将写出的初稿送往中组部。接待人员告诉她:

“现在是各人自己管自己,自己对革命负责。”10月中旬,她就在王府井一带贴出了五张大字报。由于不醒目,很快被别人的大字报覆盖。她就改用红纸,蘸金粉书写,标题是《誓死揪出在毛主席身边的真正的资产阶级阴谋分子》,这下引起了行人的注意。12月2、3两日,舒赛骑上自行车,顶着刺骨的寒风,以坚强的毅力将18份大字报分别张贴在北京全城各繁华地点。在去西郊大学区张贴之前,考虑到可能会遇上狂热的红卫兵而遭到不测,她在家中留下遗言:“我可能回不来。如果我死了,就把我的尸体和母亲的骨灰葬在一起。”

这是全国第一张反林彪的大字报。以谢富治为首的公安部紧张万分,以为是一起有组织的反革命行动,即派人四处追查。生性光明磊落的舒赛,在3日的下午已就贴大字报事向本地派出所作了声明,表示:“如果我再坐牢的话,你们就知道是因为什么。”林彪的爪牙们很快就查到舒赛。令他们不解的是,在大佛寺5号旁边旁门一间十余平方米的陋室之内,这个曾被劳教过的孤身、无业、且瘦弱不堪的女子,竟有如此大的胆量和能量,于是他们断言:她的背后肯定有“黑手”。他们想放长线钓大鱼,没有立即抓她,而是跟踪了她四天四夜,但一无所获,乃于7日傍晚在其住所将她拘捕。在要她签字的拘留证上,舒赛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拒绝签字!因为林彪本人说过大民主,为什么我贴了一张红报就拘留我?”她被带走时,仍高呼“打倒林彪”。

从次日零时起,即对舒赛进行了日夜的轮番审讯。她总是针锋相对,应答如流,对自己的言行供认不讳,但拒认有罪。我这里有一份北京市公安局当年的审讯记录,摘取几段,可以对她多一些真实的了解:

问:你先讲讲你的红报内容针对谁的?

答:我是针对林彪一个人的。小小纸老虎的“虎”字,最后一笔提得很高,就是为了突出林彪的,小老虎就是“彪”。我觉得林彪讲毛泽东思想是断章取义的。林彪的三个面貌就是修正主义者、资产阶级阴谋复辟者、个别的反动分子。我虽然不知道党内的事,但我不相信我们党内会有那么多人有问题,我认为这都是林彪搞的。

问:残害忠良是怎么回事?

答:我一直受残害……林彪讲大民主,我没点名给他贴了几张大字报,就把我关进牢。

问:还有什么?

答:林彪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的讲话,说这一次要罢一批官,升一批官,我认为这是国民党的一套。他强调调换干部,这里边没有毛泽东思想,自冠他戴,资冠无戴。打倒罗瑞卿也是一个例子,我没有见过罗瑞卿,但我相信他是个好干部,林彪把他整下去了,我想不通。

问:你还有什么想法?

答:我觉得刘少奇写《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党是有贡献的。他没有在报上发表什么讲话,而林彪那么多讲话有问题,也没有人批判。

问:你讲的残害忠良和刘少奇有什么关系?

答:学生头脑比较简单,林彪大喊反对资本主义反对路线,学生大反河北省委、天津市委、华北局,还要一反到底。我认为我们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是很少一部分人,我认为我们党内批判刘少奇的材料是不允许的。陆定一、周扬他们过去宣传毛泽东思想不错,可是现在却把他们打倒了,而林彪有那么多问题反而当了权。

问:你对林彪的话还有什么看法?

答:林彪提的急用先学,立竿见影我有不同意见。立竿见影的典故我记不清了,从文字上讲就是竿立起来就有影了。我们对毛泽东思想应当作为终身指导思想,不能作为工作方法。

问:还有什么?

答:林彪说把毛泽东的书当作最高指示,我认为这个说法有问题,应当说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林彪讲的最高指示带有行政指示味道,也有地位味道,把毛泽东思想弄成行政地位味道,这就庸俗化了,看起来林彪是抬毛泽东思想,实际上却是贬低毛泽东思想。

问:你这是打着马列的旗号来反对党和政府。

答:你这样讲是对我压服。

问:无产阶级专政就是要压服你这样的人,你在这里只有老实认罪。

答:林彪大权在握,我今天反对林彪,林彪及林彪分子会杀害我,但我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死而无愧,死而无悔。

问:你攻击、诬蔑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林彪同志,这些问题你怎么不交代?

答:我对林彪是揭发批判,不是攻击、诬蔑。

问:我们已经警告了你,不准你公开诬蔑诽谤我们的林副统帅。

答:那是你们的副统帅。

问:林副统帅是人民的副统帅,你这是犯罪。

答:你才是犯罪,你没有理由驳倒我,你有理由就讲你的理由。我8日就表示只要你们理论对,我就听,为何回避理论问题?

问:你不要太猖狂了,你这样只能证明你反动透顶。别的你不要讲了,你交代你为什么攻击林彪同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我已经讲过了,没有再讲的必要。

问:你为什么不敢回答我的问题?

答:我连林彪是反革命都敢讲,难道不敢回答你的问题?你不理解一个有共产主义思想的人高尚。现在你们当权,我可能被你们杀害,但如果你们还有点人性的话,在我死之后想到我,你们会感到是个刺。

问:你这样耍流氓,对抗政府的审讯,会越搞越狼狈的。

答:只有你们林彪分子才是狼狈为奸,我希望你们考虑我的话,回头是岸。

问:我们要看你嚣张到什么地步,看你把花岗岩脑袋带到哪里去?

答:早死晚死都一样,有的人死得高尚,有的人死得渺小,活着的人也是一样,李大钊就是死得高尚。

问:李大钊是为革命而死,死得高尚。你是反革命,要你交代问题,你不要胡扯。

答:抓我来就是反革命行为,还交代什么?林彪分子才是反革命。

问:你这是公开谩骂诽谤人民政府。

答:我告诉你们,资产阶级阴谋分子搞复辟成功了,你们也没有好下场。如果我死了,那是被害,是我处在孤立地位时被林彪分子杀害的,但你们死了就要落臭名,就要受到谴责。

1969年10月,舒赛和数百名政治犯一起被押往临汾山西省第三监狱。翌年4月,她又和四个重要女犯转押隰县看守所。这时,她的病情急剧发展,走路东倒西歪,仍要参加劳动。同狱难友斯季英回忆道:“由于她患有开放性肺结核,把她单独关在一个窑洞里,她上厕所时总戴着自制的口罩,用自做的痰盂,到厕所去倒痰,总是蒙着纸,生怕结核菌会传染我们。她这种处处为人着想,爱护难友的崇高品质,在我心灵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另一位难友徐克写道:

“1971年初,她的病情恶化,脖子上的淋巴也开始溃烂流脓血,她仍坚持每天起来自己去打饭,可以看出,她是经过战争锻炼和考验的战士。”当年看守所的所长寇某回忆说:“有一天,她指着周围光秃秃的山坡对我说:‘你们为什么不种些树木,既可美化环境,又可防止水土流失。’”这些同志的回忆,如实地反映了舒赛的精神面貌。

1971年5月,舒赛的生命濒临衰竭,她不思饮食,但神志清楚。“我活着出不去了,死后尸骨也将无存”。想到对自己的种种令人发指的迫害,她愤然剪下一绺长发和指甲,收藏在一堆破烂的个人物品中,准备作为遗物留给亲属。舒赛坚信自己的斗争是正义的,党和人民终究会为她昭雪。到那时,它们将是控诉邪恶势力种种罪行的物证。

5月中旬,看守所经北京市公安局批准后,才将病危的“一号犯人”(舒赛在狱中的代号)送到当地医院。在医院,她拒绝进食,拒绝治疗,从病床上滚下来,决心以死来进行最后的抗争。5月24日凌晨,舒赛含恨而逝。终年54岁。

“九一三”事件后,她的亲属即开始为她反林彪一案进行申诉。前后周折共16年,直到1987年,在中纪委和中组部的关怀下,她的冤案才彻底得到了昭雪。

北京市公安局在1987年7月24日的《对王藕(即舒赛)案复查结论决定书》中认定:

经复查,“文化大革命”中,王藕(又名舒赛)于1966年12月初,在清华、北大校院内、王府井大街等处张贴了18张题为《誓死揪出在毛主席身边的真正的资产阶级阴谋分子》的大字报,提出林彪“一贯奸巧”、“招降纳叛,残害忠良,妄图篡乱变天”,“祸害广大工农兵人民”。内容完全是针对卖国贼林彪的。王被拘捕后冤狱四年半中,始终坚持反对林彪的观点,蒙受过辱骂、戴手铐脚镣等体罚虐待,王藕同志被迫害致死。逝世时未通知其亲属,即行就地掩埋,致使遗骨未存。

决定如下:

同类推荐
  • 汉末军阀

    汉末军阀

    曹操的祖先是夏侯婴,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袁绍家一门四世三公,丫的这是拼爹吗?拼爹算什么本事,主角穿越成了北海一小吏的儿子,但立誓要以兵起家,打造出汉末最为强悍的盖世军阀!典韦、赵云、太史慈……铁军如山,猛将如云,问天下诸侯何人不服。新人新书,喜欢三国的朋友帮忙收藏下,有空的每天帮忙投几张推荐。汉末军阀书友群:148011514
  • 权归大宋

    权归大宋

    【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一次生与死的逃亡,他来到宋朝,面对战争,他毅然的选择承担重任。为了让积弱的大宋变大强大,他投身到一次又一次的奋斗中!抗击辽国,勇斗党项猛士,改革宋朝弊端,利用巴蜀之乱乘机控制大理,占吐蕃,西州回鹘,控制路上丝绸之路,开发海运,开展对外贸易,实现大宋的完全强大。天下唯宋,岂存枭尔,一世朝臣,权归大宋!
  •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现代小宅男穿越到北宋末年,面对风雨飘摇的乱世,用自己金融知识开始了一段财富的神话,大宋王朝是理想与现实碰撞的时代,是文化经济商业大发展的时代,是金戈铁马转变成铁血硝烟的战争时代,是我们历史上一段最黄金的时代!来吧财迷们!该干什么干什么,不管在哪个时代,也不能忘了赚钱!
  • 大周权相

    大周权相

    号外!号外!那位让人蛋疼的林阿真又遗精海内外穿越了。殷大小姐不要这样啦,摸摸小手也是会闹出人命的,咱就不能斯文一点吗?耶!不行?那,那你先闭上眼睛,青山不改…绿水长……,咕拜!仙子大小姐,老子不仅善解人衣,且还随身带携凶器。什么?凶器在哪里?来!怎么样?此凶器堪比金箍棒吧?不管是蜘蛛精还是白骨精保证三回合拿下。啪……看什么看?没看过男人脸腮抹胭脂啊?惊!翩儿宝贝你忘了把菜刀放回厨房了?阿真哥哥,翩儿想砍人……
  • 醉吴

    醉吴

    千年之梦埋藏在少年的心中,华夏的魂魄又在何处?当东吴的老板不叫孙权的时候,当孙尚香不会嫁给刘备的时候,当曹孟德也要为之赞叹的时候,随孙郎周郎笑傲天下,且看东吴版司马懿的发迹史!
热门推荐
  • 成功有捷径

    成功有捷径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大多数人却不知该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启示成功是一种习惯,经过严格的训练任何人都可以掌握它。本书列出了57种简单易的方法,令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转型为“成功模式”。你会发现,成功原来如此简单!只要留意,你就会发现:成功的潜力其实一直就在你身上。其目的是帮助你认清理想,坚定你的信念,锤炼你的意志,平衡你的心态。只要你读完这本书并完成了书上的要求,你必将从人群里脱颖而出!
  • 告别玛丽苏

    告别玛丽苏

    这是讲一个女孩成长的故事,一个曾经如我们一般对未来充满美好期待的女孩,在经历了众多磨难之后,终于成为人生赢家。即使家道中落,也不能放弃自我,即使沦为杀手,也要快乐的生活。你以善待我,我必双倍奉还,你以恶对我,莫怪我下手太狠。不是我的,一分不取,是我的,寸土不让!************终于签约了,作为新人,是令人高兴的事情,谢谢亲们的支持,丽丽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写好这部书。请大家继续支持,收藏给个,推荐给个,飞吻!!!
  • 嫡女废材:逆天魔妃

    嫡女废材:逆天魔妃

    一代杀手之王的陨落,造就了另一世界的绝代王者。凤眸一睁,昔日废材华丽转身,什么天才,在她眼里就是个渣。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你就得做好等死的觉悟。惩恶姐,斗姨娘你们还当我是原来那个废物吗?降神兽,得神器。他,无上界至尊,冷酷无情,不染世俗,却唯宠她入骨。当狡诈遇见腹黑,会上演怎样的激情?而她的真正身份竟然是.....
  • 规划人生:唐骏向左,李开复向右

    规划人生:唐骏向左,李开复向右

    现代很多大学生和职场中的人都生活在一种困惑中。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很少有人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能干什么。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更不知道如何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很多年轻人毕业后在盲目的状态下匆匆选择了一份职业、一个公司、一位老板,从事着与自己的性格、兴趣和天赋完全不相适应的工作。这样的人生,毋庸置疑,很难取得大的成功,甚至很少有人能够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其结果不是一次次跳槽,就是一次次被解雇。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冒险追踪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冒险追踪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本书是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之一,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
  • 鬼手寒医

    鬼手寒医

    《医典》传人慕青横扫都市,凭借高超医术,强悍武技,混得风生水起。败巫医,斗医闹,救病人,传医道,声名大振的同时,也俘获了无数美女的芳心。一针在手,天下我有。救人不惜,泡妞不止。
  • 北大情绪掌控课

    北大情绪掌控课

    在现代社会,学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对人才的要求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智商、情商、财商、逆商……其实,归根究底,除了具有先天性因素的智商外,其余的都是人对自己的情绪的掌控。卡耐基说:“如果一个人是对的,他的世界就是对的。”充分说明了情绪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北大情绪掌控课》详细阐述了情绪掌控的必要性与方法,所举的例子大部分都是闻名中国乃至世界的北大人的故事,而另一部分则来自北大学子亲身经历。
  • 温情王爷狷狂妻

    温情王爷狷狂妻

    黄泉路上冷凄凄,彼岸花开亡灵路。奈何桥旁渡魂人,执念随碗孟婆汤。彼岸花啊,彼岸花,你的情劫到了,速速去凡间吧。狠厉公主,温情王爷,无情杀手,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这一世,她错爱了人,当一切摆在她的面前,被一剑穿心,她会选择谁?当被禁忌束缚,能否逃脱?重重分离,重重伤痕,再一次的觉醒,步步而来,华丽逆袭。褪去稚嫩的青衣,桀骜归来的她书写自己的历史。“你恨我也罢,敬我也罢,若是得罪了我,那么便只有死!”
  • 永远的琴音

    永远的琴音

    《永远的琴音》是从全国著名通俗文学作家叶雪松先生传奇故事作品中精心筛选出来的。这24篇故事,有万字左右的中篇,有数千字的短篇,既有当代题材,又关注了历史。有古今异事,有家长里短,有怪案奇破,有军事传奇,有朋友义,有恋人情,多角度,多侧面,映射出了人生百态,读之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或掩卷深思,或催人泪下,无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精食大餐。